打造民生新闻 铸造品牌栏目
- 格式:pdf
- 大小:434.18 KB
- 文档页数:2
告与品牌研究新闻文化建设 2021.4下广电传媒130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品牌构建的实践与思考李 洋摘要:电视民生新闻因其贴近百姓生活而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也成为许多地方媒体喜欢的栏目形式。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电视民生新闻竞争激烈,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栏目竞争力成为地方媒体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本文以多家地面频道民生新闻栏目为案例,探讨在融媒体环境中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品牌构建意义及策略。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品牌构建伴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不断壮大,传统的媒体环境和文化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被大幅削弱。
在这场媒体变革中,传统媒体不能坐以待毙,而构建品牌栏目是电视民生新闻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然而,走好品牌发展的道路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不断地加强实践与探索。
一、找准品牌定位,稳固收视群体品牌定位是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构建最为关键的一步,其目的在于深挖受众的观看诉求,打造品牌的个性特点,形成栏目的核心理念,从而吸引稳定的收视群体。
具体来说,是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市场环境中进行市场定位,围绕民生新闻特定受众需求进行栏目定位,对品牌的文化取向和个性差异进行建构,确定适当的市场位置的过程和结果,并以此出发做出让观众满意的内容。
明确电视栏目的品牌定位,建立权威性的品牌形象,可以为栏目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小莉帮忙》为例,其是河南电视台晚间黄金时间第一档“帮忙类”电视栏目,该栏目将“帮忙与服务”作为品牌定位,以电视台所在的郑州市为报道区域,为本土老百姓提供服务,帮助解决老百姓遇到的难事、烦心事,协调解决各种矛盾问题[1]。
在栏目创办之初,民生频道在实践中发现,“帮忙类”电视栏目不仅能为观众提供身边的社会民生新闻信息,还能为新闻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
因此,民生频道抓住这一空白,及时推出《小莉帮忙》,定位“帮忙与服务” ,成为河南电视台晚间黄金时间第一档“帮忙类”电视栏目。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纸质媒体如何应对来自广播、电视与互联网新媒体的竞争压力?这是纸质媒体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
宁波晚报近年来的办报实践证明,纸质媒体必须通过自身的品牌塑造举措去吸引受众注意力,从而形成报纸运作的良性循环。
目前,宁波晚报已成为宁波发行量最大、广告创收最多、影响力最大的报纸。
省委宣传部将《宁波晚报》称之为“品牌媒体”;近年来,宁波晚报推出了不少影响全国、全省的报道,在省好新闻评选中名列前茅;作为一家非省会城市晚报,宁波晚报在2004-2006年中,三次蝉联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20强。
品牌化运作日益成为晚报、都市报在报业竞争中胜出的武器。
因此,报业取得发展优势的关键是铸造良好的品牌,这主要集中在媒体的内容方面,包括媒体的舆论影响力,宣传的品牌效应等。
一旦报纸在受众心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就会获得他们的认同,有利于扩大报纸发行面与发行量,同时取得市场优势地位,报纸的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誉度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新闻记者出“品牌”媒体记者的作品和他本人会随着报纸品牌的形成而壮大,逐渐成为代表所在媒体品牌的显著识别因素。
报纸风格是通过一则则报道展现的,而具体的每则报道都是记者个性化的作品。
可以说,伴随着品牌媒体的形成,必然会有品牌记者出现。
近年来,宁波晚报下大力气培养知名记者,一批年青记者逐步具备了“名记者”潜质,成为报社采编队伍的“排头兵”,其作品被广大读者认同,较好地引导了社会舆论,频频获得省市好新闻奖。
如杨静雅便是宁波晚报近年来着力培养的“品牌记者”中的一位。
她擅长从社会新闻小切口看社会大变化,她所撰写的人物(或集体)典型,曾三度名列“浙江骄傲”。
新闻栏目出“品牌”品牌栏目也是报纸品牌形成的重要因素。
一个打得响的品牌栏目,可以持续性地进行特定内容的信息发布,便于读者形成一定的印象,进而形成认知,扩大报纸在读者中的影响力,增强竞争力。
《宁波晚报》的“民情直通车”专栏就是这样的一个成功案例。
关注民生,服务大众,打造节目品牌摘要:本文分析了《民生96》节目的特点和实际运行情况,并提出只有始终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把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作为自己的新闻责任,才能做好民生新闻节目,打造自己的节目品牌。
关键词:民生新闻;关注民生;舆论监督;热线交流《民生96》是赤峰广播电视台于2011年6月1日推出的一档全新的民生节目。
它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为宗旨,集民生新闻、民生服务于一体,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节目品牌。
受到了广大听众的一致好评。
一、精编民生新闻,满足百姓信息需求。
我们这里所说的民生新闻,就是用平民视角,站在老百姓的立场,编播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新闻。
赤峰广播电视台的《民生96》节目,在选择民生新闻时非常注重“对象性”和“贴近性”,不管是在《非常新闻》,还是在《本地传媒》、《更多资讯》栏目,编辑在选择新闻题材时都把关注的目光更多的聚焦于群体的、社会的民生新闻,如住房、交通、医疗、教育等跟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题材,让老百姓快速及时的了解到最新的民生资讯。
其内容大到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针、政策,如国土资源部开始试点治理小产权房、质检总局监测食品安全、2012年内蒙古高中全部实行免费教育、内蒙古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农牧民培训“阳光工程”等信息。
小到老百姓身边的民生信息,如赤峰市红山区老旧小区改造、民用液化气价格上调,元宝山区开展“红盾护农”保春耕行动等内容。
通过这些老百姓爱听的、想听的民生新闻,让老百姓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家和当地的民生政策,民生资讯,满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信息需求。
二、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
民生新闻记者是最接近老百姓“原生态”的人,记者采访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整个新闻作品的质量。
在《民生96》的《我在现场》栏目中,记者始终深入基层,深入到老百姓中间去关注他们的生活,用自己的新闻作品唤起全社会对老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关注,尽量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生存环境。
如宁城县铁西街道建立“安置帮教基地”,为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融入社会搭建桥梁;巴林左旗为患“高分化骨肉廇”白晓丽同学进行爱心捐款,传递希望和坚强;今年,“老病号”的慢病补偿政策又有新变化等内容,记者都给予了积极的关注。
做强民生打造品牌——2013年上半年《听文说事》宣传工作总结今年上半年以来,《听文说事》按照“服务民生办好栏目”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展新闻宣传思路,在社会民生新闻的宣传报道上紧紧围绕“关注社会热点、服务百姓群众”的宗旨,精心制作《今日关注》、《热线追踪》、《记者观察》、《生活资讯》等专栏,得到了社会各界一定程度的关注和好评。
1、围绕社会热点和重大活动精心策划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两会期间,栏目重点推出了“两会视点”、“网言两会”等系列报道,《建设“绿色通道”推进本地农副产品外运》等题材内容,紧紧围绕民生热点,开掘话题深度,传递“两会”精神;围绕一年一度的高考,精心策划,推出了《高考记忆——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高考》、《考前十天怎么过》等富有新意的报道,同时就考前提醒、各部门保驾护航等常规题材进行全方位的报道,一周时间,推出了近20篇的报道,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此外今年消费者权益日联合工商部门,推出《关注“3·15”》系列报道,既有《食品安全受关注市民维权意识增加》、《咨询服务受关注联合维权在行动》等面上的报道,又有《新买手机无法开机、充电客服称需自行质检才处理》、《商家要求不合理商品三包有规定》等个案的追踪,同时也有《假酒“傍名牌”横行市场真假难辨》、《小心消费“陷阱”“五个要”记在心》等服务提醒类的题材。
今年上半年,栏目还精心策划,推出了《关注城市电动三轮车载客现象泛滥》的系列报道,从交通事故个案的分析到市场的如何兴起,再到背后存在的风险,记者进行了连续的深入采访,引起了社会和相关部门的强烈反响,交巡警部门在报道后也多次重拳出击整治电动车载客。
2、弘扬社会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今年上半年,节目在弘扬社会正气,传播人间真善美上也给予了重点宣传。
《新闻故事:六十九载寻觅终如愿今朝烈士英魂归故里》、《热线追踪:患癌父亲无偿捐献遗体儿子无钱上学成为心病》、《肇事小伙拦车救人无人睬边城交管所工作人员伸援手救助》、《万元物资失而复得环卫工人拾金不昧》、《为雅安祈福百张卡片寄托祝福》、《大爱无疆莘莘学子心系雅安灾区群众》等一系列报道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其中茅山社区清洁工段玉发、崇明小学教师戴相顺两位的好人事迹经报道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今年两位被评为句容“十大好人”。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品牌打造与发展创新作者:彭浩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6年第20期长春广播电视台,吉林长春 130061摘要民生新闻栏目的核心是以民为本进行新闻传播,被很多电视观众所喜爱,也正是因这样的因素使得近年来的民生新闻栏目数量持续上升,可以说整个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实现了蓬勃发展。
但与此同时,受市场竞争的影响,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同质化、庸俗化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影响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
鉴于此,文章从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品牌打造入手,提出了几点创新发展策略,以期能促使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实现健康持久发展。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品牌打造;发展创新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20-0149-02在行业竞争加剧的环境中,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因自身独特的视角、很强的新闻贴近性等特点使其成了电台的竞争核心。
在《南京零距离》播出之后,很多地区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数量都在增加,进而使得栏目的同质化现象不断加剧,进而影响了电视栏目的效益。
为此,必须要改善观念,认识到品牌才是栏目的立足之本,强化品牌打造,才能吸引观众。
所以文章重点研究了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品牌打造与发展创新的有关内容,仅供参考。
1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简述自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出现之后,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有关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研究也在增加,这样的情况下就使得很多民生问题被挖掘出来,然后就产生了这种独特的报道形式。
但整体上看,当前相关领域中对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研究还未形成一个统一、权威的概念界定,通常对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理解的就是在站在民众的角度上反映其生活内容,本质上属于新闻报道的新发展。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电视民生新闻栏目通俗地讲即以民为本,关注民众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以此拉近观众和新闻栏目之间的距离,可见做好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能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于地方台打造品牌民生新闻节目的几点思考长期以来,地方台都在学央视的路上奔忙,既用心良苦,又谨小慎微,其结果是学什么都不像,仿什么都变味。
尤其是地市台的电视新闻,面临的是两路夹击的窘迫,一路是上级台的新闻,一路是本台及本区域内兄弟台的电视剧和娱乐性节目,长时间地在夹缝中求生存。
作为立台之本的新闻栏目如何办出特色,打造品牌,提高节目的可视性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任。
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向大众传媒本质回归,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平民化。
它比任何时候更考虑大众的接受心理,尊重大众的审美趣味,即便是以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为己任的新闻节目也毫不例外。
各地方台纷纷办起了民生新闻栏目,在拼不过大台硬新闻制作的现状下,地方台似乎找到了一个夺取观众眼球的法宝。
然而,地方民生新闻节目要办成收视率长盛不衰的品牌栏目也并非易事,不是改头换面贴了“民生新闻”的标签、走了“民生新闻”的形式就可以了。
个人认为,一方面要在突出新闻素材的新闻性、社会性、贴近性、趣味性和服务性等方面下足功夫,关注平民百姓的社会生活和喜怒哀乐,另一方面在表现手法上要不断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的可视性。
一、突出新闻的时效性无论是时政新闻抑或是民生新闻,时效性和新闻性都是不变的原则。
尤其是民生新闻,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这就要求记者的反应速度要快,要在得知新闻线索后的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拍摄记录最为真实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与事后补拍一些空镜头来叙述事件过程相比,以画面语言表现为主要手段的电视新闻如果记者能够抓拍到第一现场自然就更具看点。
如果一个民生新闻栏目经常能在第一时间播发这样的独家新闻,久而久之,新闻栏目的收视率和观众关注度自然会日渐攀升。
二、深度报道凸显新闻魅力地市级新闻媒体的新闻资源与上级台相比的确是没有优势,然而即便没有轰轰烈烈的重大新闻事件,每时每刻发生在平民百姓身边的小事也都蕴含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如何充分挖掘这些看似不大的新闻事件背后的新闻,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做出颇有见地的深度新闻成为地方台提升民生新闻质量的有益途径。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手册( 2014 届)安徽经视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的品牌构建院系文学院专业编辑出版学姓名葛文兵指导教师齐晓坤韩成美职称讲师助教等级安徽经视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的品牌构建摘要安徽经视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自2003年开办以来已有十一个年头,节目组一直非常注重对自身品牌的构建,本着以民生新闻为根本,坚持“三贴近”的原则,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在当地同时段收视率一直稳居第一。
当然这和节目组是对节目的准确定位、品牌名称的命名与精心设计、品牌优势的打造是分不开的。
《第一时间》的成功虽然为安徽经视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提升了安徽经视的品牌影响力,但是栏目还存在着些许问题,栏目组只有不断地去发掘问题并予以解决,才能促进节目的长远发展,同时这对我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办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关键词:第一时间民生新闻品牌定位品牌构建AbstractThe First time, a program focus on people’s livelihood in Anhui Economic Life Channel, has so far been shown in TV for 11 years. It has receives consistent praises from the audience and always as the top-rated program locally. Based on people’ livelihood and “three closes” principles, the program group has been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its brand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success can’t be separate with the accurate positioning, program’s namin g and well-designed and its brand advantage. The program has brought considerable economic income and promoted its brand influence of AHELC, but the program has also some problems, the program should find some solu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which can promote long-term development. Meanwhile, it provides important reference and direction for other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program.Key words:The First Time News of people’s livelihood Brand positioning Brand establishment目录前言 (1)一、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简介 (1)二、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的品牌构建 (2)(一)栏目的定位准确 (2)(二)栏目品牌的命名与设计 (2)(三)栏目品牌优势的打造 (3)三、《第一时间》栏目品牌构建时存在问题的探究 (5)(一) 新闻价值出现下降趋势,影响品牌核心价值 (5)(二)新闻镜头语言陈式化现象加重,影响品牌形象 (6)(三)综合新闻报道和深度报道过少,影响品牌推广 (6)四、结论 (6)(一)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时效性 (7)(二)加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 (7)(三)注重主持人风格的创立 (7)(四)提高节目的开放性和观众的参与度,加强互动交流.. 8 (五)加强后续新闻的追踪与反馈 (8)参考文献 (9)前言众所周知,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时新闻界诞生了一种新的新闻内容形式——民生新闻①,它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贴近性,因而深受广大观众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