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山东省淄博市2019中考生物 第三单元 第三章真题模拟实训
- 格式:doc
- 大小:760.00 KB
- 文档页数:9
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考前模拟卷(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学习了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后,某同学进行如下梳理归纳,你不认同的是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C.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D.郑氏孔子鸟化石证明了现代爬行动物经过长久年代可进化成鸟类【答案】D【解析】【分析】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
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详解】A、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正确。
B、地球从形成到现在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早期的地球是炽热的球体,地球上的一切元素都呈气体状态,那时谈不到生命的发生。
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才逐渐为生命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水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当时由于大气中没有氧气,因而高空中也没有臭氧层阻挡,不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所以紫外线能直射到地球表面,在紫外线、天空放电、火山爆发所放出的能量、宇宙间的宇宙射线,以及陨星穿过大气层时所引起的冲击波等这些能量作用下空气中的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物,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于是随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汇集入原始海洋。
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
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
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B正确。
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获得新植株的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A.小麦种子繁殖B.苹果和梨嫁接C.马铃薯块茎繁殖D.月季枝条扦插【答案】A【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苹果和梨嫁接”、“马铃薯用块茎繁殖”、“月季枝条扦插”,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小麦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故选A。
2.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受伤猎物的?”实验中,种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猎物的。
这应属于探究活动的哪一个步骤?()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定计划D.实施计划【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A、此实验提出的问题应是:“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故A不符合题意;B、做出假设是指对可能的方案做出的假设或猜想,所以作出的假设应是“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故B符合题意;C、“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踪受伤的猎物的”不属于制定计划,故C不符合题意;D、“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踪受伤的猎物的”不属于实施计划,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气都必须会经过A、口腔B、食道C、喉D、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可见咽既是呼吸的通道也是消化的通道。
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模拟试题(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礁形成的。
珊瑚虫的显著特征是()A.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B.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C.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D.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答案】A【解析】【分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详解】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它们的身体呈辐射对称,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口排出,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故A符合题意。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腔肠动物的特征。
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A.根、茎、叶B.茎和叶的绿色部分C.花、果实、种D.所有生活的部位【答案】D【解析】【分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释放的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详解】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释放的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只要是活的细胞都需要能量,就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可见D符合题意。
【点睛】关键抓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只要是活的细胞就能进行呼吸作用。
3.如图是心脏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④只能朝向心室方向开闭B.图中A内是经过肺循环回来的血液C.图中①内流动的是动脉血,D内流动的也是动脉血D.图中②是将血液运往全身去【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分别是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①、②、③、⑤表示与心脏各腔连接的血管,分别是:肺静脉、主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④表示心脏内的房室瓣,识图分析作答。
真题模拟实训1.(2018·潍坊)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都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都能持续进行分裂C.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D.各种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2.(2018·聊城)小明同学生病发烧,到医院检查确诊为扁桃体发炎。
从人体的结构层次讲,扁桃体属于(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3.(2017·宿迁)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主要原因是( )A.细胞分裂B.细胞数目增多C.细胞体积增大D.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4.(2018·威海)藕是莲的根状茎。
“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 )A.营养组织B.保护组织C.分生组织D.输导组织5.(2018·泰安)如图示人体结构层次(各结构不是按同一比例绘制),分析正确的是( )A.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①→②→③→④,不同的④组成人体B.①是受精卵,在人体形成的场所是子宫,它通过不断分裂形成③C.皮肤、血液属于②这一结构层次,都由不同的③按一定次序构成D.③有四种基本类型,其中[1]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4]主要由神经元构成6.(2018·青岛)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B.①到②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C.④⑤与①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不同D.细胞分化增加了细胞的数量7.(2018·扬州)下列关于一株番茄和一头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它们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C.番茄的果实和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D.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8.(2018·孝感)生物体是有严整结构的。
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肱二头肌属于组织B.血液属于结缔组织C.叶芽的生长点中有分生组织D.番茄的果实属于生殖器官9.(2017·德州)观察如图,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分析,与其他三幅图不同的是( )10.(2017·黄冈)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是随机堆砌在一起的B.血液是人体中流动的组织,属于结缔组织C.从结构层次上分析,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属于器官D.麻城的杜鹃花和杜鹃鸟有相同的结构层次11.(2018·南通)如图是动物细胞分裂和分化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表示细胞分裂B.过程①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C.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D.过程②可形成多种多样的细胞12.(2017·莱芜)随着柳树的生长发育,分生组织会逐渐消失的结构是( )A.芽 B.茎C.根 D.叶13.(2018·德州)“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
真题模拟实训1.(2018·威海)绿色植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可食用B.葫芦藓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C.卷柏可提供优质的木材D.被子植物中有许多粮食作物2.(2018·潍坊)比较学习法是学习生物学的常用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植物类群知识,正确的是( ) A.藻类植物都是单细胞水生植物B.石花菜和葫芦藓都有茎和叶的分化C.桫椤是国家一级保护的裸子植物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属孢子植物3.(2018·邵阳)大豆、玉米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分别来自( )A.子叶、胚乳B.胚芽、胚根C.胚根、子叶D.胚轴、胚芽4.(2018·东营)在“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中,实验材料是金鱼藻。
或许有同学认为金鱼藻是藻类植物,其实在植物学分类上金鱼藻属于被子植物。
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金鱼藻有根、茎、叶的分化B.金鱼藻有种子C.金鱼藻有发达的输导组织D.金鱼藻有果实5.(2018·云南)下列关于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豆油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的子叶B.成熟的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有胚乳C.大豆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和胚根组成D.玉米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6.(2018·德州)美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在寒冷的土卫二(星体)上可能存在开花植物这样的生物。
若土卫二上真有这样的植物,按照地球上的植物分类它应该属于( )A.种子植物B.藻类植物C.苔藓植物D.蕨类植物7.(2018·达州)银杏是达州的市树。
下列关于银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银杏能由小长大,只与细胞的生长、细胞的分裂有关B.中学生常用银杏叶制作叶脉书签,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看,叶属于器官C.银杏是最古老的裸子植物之一,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其果实俗称“白果”D.银杏幼根的生长,主要是根的分生区和成熟区共同作用的结果8.(2018·烟台)“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2019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三)一、单选题1.下表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家探究过程中实施实验步骤的是()A. 步骤1B. 步骤2C. 步骤3D. 步骤42.将写有字母“b”的透明纸片移到低倍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是()A. bB. pC. dD. q3若基因A和a分别控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组成均为Aa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性状表现应有()A. 一种B. 两种C. 三种D. 四种4.下列关于芽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侧枝顶端的芽叫做侧芽B. 叶芽将来发育成枝条C. 花芽将来发育成花,花芽通常比较肥大D. 无论是顶芽还是侧芽,都可能有花芽、叶芽和混合芽5.人工呼吸时,口对口吹气每分钟吹气的次数是()A. 15—20次B. 10—15次C. 20—25次D. 25—30次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单位:千焦),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的个体数量B. 乙营养级中200kg植物被丙营养级的动物吞食,转化为丙动物的30kg能量,传递效率为15%C. 乙、丙对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和水、氮循环具有促进作用D. 甲固定的太阳能等于乙、丙的能量之和,外加乙、丙的消失的能量7.谷物是人体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人体在维生素B1缺乏时易患脚气病.以加“碱”馒头为主食的人群易患脚气病的几率,明显大于以普通馒头为主食的人群,由此可以做出的判断是()A. 高温破坏了馒头中的维生素B1B. “碱”破坏了馒头中维生素B1C. “碱”影响了人体对维生素B1的吸收D. 以加“碱”馒头为主食会导致维生素B1摄入量不足8.当你的手指无意间碰到灼热的物体时,会立即缩回手。
请根据示意图判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A. ①②③④⑤B. ①⑤④③②C. ②③④⑤①D. ⑤④③②①9.下列动物中,属于腔肠动物的是()A. ①③B. ①②C. ②④D. ③④10.哺乳动物能够敏锐地感知环境的变化,既有利于捕食,又有利于逃避敌害,下列结构特征与这些特点无关的是()A. 有发达的大脑B. 神经遍布全身C. 有发达的四肢D. 体表被毛11.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十一号飞船.三位航天员会在太空中进行多项科学实验,如将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在空间辐射和微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品种.下列关于太空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植物种子产生的变异都不能遗传给后代B. 植物种子产生的变异对人类都有害C. 植物种子可能会产生能够遗传的变异D. 植物种子产生的变异对人类都有益12.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只蜜蜂在同一朵花上争采花蜜的行为属社会行为。
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9七上·凤翔期末)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看到了以下几幅图像,这几幅图像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顺序依次是()A . 甲→丁→乙→丙B . 丁→甲→丙→乙C . 甲→丁→丙→乙D . 丁→甲→乙→丙2. (2分) (2017七下·同安期中) 下列消化腺中能分泌胆汁的是()A . 胃腺B . 胰腺C . 肝脏D . 肠腺3. (2分) (2016八上·泰兴期中) 人眼球结构中,分别相当于照相机镜头和光圈的是()A . 巩膜和虹膜B . 玻璃体和瞳孔C . 角膜和视网膜D . 晶状体和瞳孔4. (2分) (2018九下·回民模拟) 下列对预防传染病措施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 . 将患病学生送回家治疗----控制传染源B . 按规定接种疫苗---保护易感人群C . 每天对教室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D . 饭前便后洗手----保护乙肝人群5. (2分) (2019七上·宜昌期中) 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蚕豆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有()A . 细胞壁、液泡、线粒体B . 细胞壁、液泡、叶绿体C . 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D . 叶绿体、液泡、线粒体6. (2分) (2016八上·东阿期中) 以下对节肢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所有的节肢动物都能飞行B . 绝大多数节肢动物身体内部有骨骼C .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大类群D . 绝大多数节肢动物有发达的脑、灵敏的感觉器官和独特的呼吸器官二、简答题 (共3题;共15分)7. (5分) (2015七上·株洲期中) 完善下面的概念图8. (5分)(2017·德州) 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1﹣11表示部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中肺循环的途径是________(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________处连通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2)动脉瓣是存在于________(填标号)之间的瓣膜,其作用是防止血液从动脉倒流.(3)饭后的血管[6]与[11]相比,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是________.(4)某人患有肠炎,在上臂进行静脉注射,药物需经过心脏________次才能到达病灶.9. (5分)(2013·海南) 如图是绿色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的②是由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2)图丙中胚的组成包括________(选填序号).(3)豆浆是人们喜爱的营养食品,它主要来自于图丙中的[________]________.三、科学探究说明题 (共1题;共4分)10. (4分)(2016·来宾) 某生活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遗传变异的有关知识后,选择有耳垂和无耳垂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进行研究,他们向全校同学随机发放了问卷。
真题模拟实训1.(2018·枣庄)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同种植物新鲜叶片,做如下处理:甲组不处理,乙组上表皮涂凡士林,丙组下表皮涂凡士林,丁组上、下表皮均涂凡士林,再将四组叶片同时置于通风处,则蒸腾作用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甲→丁→丙→乙D.丁→甲→乙→丙2.(2018·德阳)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将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
该过程中,这部分水依次经过的主要结构是( )A.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叶肉B.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C.根尖成熟区→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脉筛管→叶片气孔D.根尖分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3.(2018·临沂)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B.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处往高处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C.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途径是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4.(2017·德州)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B.叶片由叶肉和叶脉组成C.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5.(2017·滨州)植物蒸腾作用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列几种情况中,蒸腾作用最强的是( )A.气温37 ℃,阴天,无风B.气温37 ℃,晴天,有风C.气温20 ℃,阴天,有风D.气温20 ℃,晴天,无风6.(2017·苏州)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A.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B.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阴C.对栽培的花卉适时松土D.选择阴雨天移栽植物7.(2018·广东)下列有关植物参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根吸收水分B.通过筛管运输水分C.通过气孔散失水分D.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8.(2018·日照)如表是对某地小麦在不同发育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小麦不同发育期的需水量不同B.抽穗期平均每天的需水量最大C.灌浆期需水量最大,主要用于种子的呼吸作用D.小麦各时期吸收的水分大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9.(2017·德阳)生物圈的水循环离不开植物的蒸腾作用。
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模拟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赣南脐橙果大形正、肉质脆嫩、酸甜适度,入围商务部、质检总局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的地理标志产品清单。
下列关于赣南脐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果实中的果肉属于营养组织B.果肉中的酸味和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液泡内C.采用嫁接的方式繁殖赣南脐橙属于无性生殖D.果实中的所有种子是由一个胚珠发育而来的【答案】D【解析】【分析】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雌蕊发育来的具体发育为:。
【详解】果实中的果肉中储存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A正确;植物细胞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液泡中,因此果肉中的酸味和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液泡内,B正确;嫁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C正确;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的,一个胚珠发育成一个种子,而不果实中的所有种子是由一个胚珠发育而来的,D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图示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物质浓度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Y表示血液中尿素的浓度,则C可能是肾静脉B.如果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则C一定不是左心房C.如果Y表示血液中氧气的浓度,则C一定不是右心室D.如果Y表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则AB段可能是小肠【答案】A【解析】【分析】(1)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血液流经的器官不同,血液的成分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据图可以看出:图中的成分流经某器官时,含量增加了。
(2)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详解】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减少,血液流经除肾脏外的组织器官时尿素含量增加,经过体循环尿素含量增加的静脉血最后经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因此如果Y表示血液中尿素的浓度,则C可能是上腔静脉,A错误;经过体循环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静脉血最后经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因此如果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则C可能是右心房、右心室,一定不是左心房,B正确;经过肺循环氧气含量增加的动脉血最后经肺静脉流入左心房,因此如果Y表示血液中氧气的浓度,则C可能是左心房、左心室,一定不是右心室,C正确;吸收葡萄糖的器官是小肠,因此如果Y表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则AB段可能是小肠,D正确。
真题模拟实训1.(2018·枣庄)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同种植物新鲜叶片,做如下处理:甲组不处理,乙组上表皮涂凡士林,丙组下表皮涂凡士林,丁组上、下表皮均涂凡士林,再将四组叶片同时置于通风处,则蒸腾作用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甲→丁→丙→乙D.丁→甲→乙→丙2.(2018·德阳)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将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
该过程中,这部分水依次经过的主要结构是( )A.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叶肉B.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C.根尖成熟区→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脉筛管→叶片气孔D.根尖分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3.(2018·临沂)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B.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处往高处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C.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途径是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4.(2017·德州)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B.叶片由叶肉和叶脉组成C.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5.(2017·滨州)植物蒸腾作用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列几种情况中,蒸腾作用最强的是( ) A.气温37 ℃,阴天,无风B.气温37 ℃,晴天,有风C.气温20 ℃,阴天,有风D.气温20 ℃,晴天,无风6.(2017·苏州)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A.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B.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阴C.对栽培的花卉适时松土D.选择阴雨天移栽植物7.(2018·广东)下列有关植物参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根吸收水分B.通过筛管运输水分C.通过气孔散失水分D.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8.(2018·日照)如表是对某地小麦在不同发育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小麦不同发育期的需水量不同B.抽穗期平均每天的需水量最大C.灌浆期需水量最大,主要用于种子的呼吸作用D.小麦各时期吸收的水分大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9.(2017·德阳)生物圈的水循环离不开植物的蒸腾作用。
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完成B.炎热的夏天,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C.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由根部运输到茎、叶等部位D.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的水分,这对植物的生长是不利的10.(2018·扬州)要探究绿色植物叶与植物散失水分有关,应选用哪两个实验装置作对照实验(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11.(2018·安徽)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通过叶上、下表皮的气孔进行B.散失的水分主要来自有机物的分解C.可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D.能提高大气的湿度,从而增加降水12.(2017·呼和浩特)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无机盐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B.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遮阴和选择阴雨天,能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C.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这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13.(2018·东营)水是生命之源,生物圈中的水不断地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循环流转,不舍昼夜。
绿色植物对维护生物圈中水的循环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请据图分析回答:(1)水分是如何进入植物体的?①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如图中[ ]__________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②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送到植物体各处。
(2)植物体内的水分是如何散失到大气中的?①科学研究发现,植物吸收的水只有1%~5%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其余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植物的________作用散失到外界空气中。
植物的该作用能降低叶面温度,避免叶片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观察叶片的结构,可以发现,________是植物散失水分的“门户”。
(3)大气中的水分是如何回到地表的?①蒸发到大气中的水遇冷形成降水。
据估计,丰茂的森林可截留降水量的20%~30%,草地可截留降水量的5%~13%。
绿色植物被称作天然的“蓄水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循环把生物圈中的水体联系在一起,但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请拟定一则保护水资源的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17·益阳)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
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 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一),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请据图回答问题:(1)下列哪一项可以作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______。
A.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B.油滴对植物吸水有影响吗?C.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D.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连接)。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二是观察该植物叶横切面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图中标注的部位______(填数字)散失的。
1.(2015·杭州一模改编)植物打针输液,是近些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给植物输的液体中可能有哪些物质,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哪一类组织( )A.水分和有机物输导组织B.水分和无机盐输导组织C.水分和有机物机械组织D.水分和无机盐机械组织2.(2018·聊城莘县二模)有关如图三个实验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甲可以用来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且必须放置在阳光下B.装置乙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且必须放置在阳光下C.装置丙的塑料袋内壁有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D.装置丙的塑料袋口应该扎在植物茎的基部,土壤以上,且必须放置在阳光下3.(2019·原创题)2018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
水是生命之源,自然界的许多水分都要经过植物的吸收、运输和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冠B.导管中水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C.蒸腾作用失水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D.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4.(2018·德州庆云一模)下列呈现的各组装置图,能验证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是( )5.(2018·德州庆云一模)在学校不同环境中多次测量后获得如表所示平均值。
据表分析,不合理的是( )A.灌丛的蒸腾作用弱,故其周围湿度大B.单位空间中灌丛的植物种类更丰富C.不同环境中,中午的湿度均为最低值D.适当绿化有助于增加校园的空气湿度6.(2016·黑龙江改编)“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
”这是2018年植树节的主题。
植树时,为了提高成活率,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去掉大部分的枝叶B.在雨天或傍晚移栽C.在中午用遮阳网遮阴D.移栽后立刻施肥7.(2018·阳江江城一模)下列各项中能正确描述水分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界中的循环途径的是( ) A.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B.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C.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D.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8.(2018·中山一模)下列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蒸腾作用只在白天进行B.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C.阴雨天移栽植物,可以提高成活率D.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9.(2018·泰安新泰一模)某同学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所看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3]是叶肉B.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图中的[4]气孔C.图中[1]是下表皮D.气孔的开闭由[5]保卫细胞控制10.(2018·临沂蒙阴一模)我们知道,植物主要通过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如果一次施肥过多,根毛细胞不但吸收不到水分,反而要失去水分,从而使植物萎蔫,即“烧苗”。
该现象说明( )A.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不需要无机盐B.植物吸收水分与土壤中无机盐浓度有关C.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D.植物生活对水和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11.(2018·日照莒县模拟)五指山自然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系统,该地区降雨量较多,其主要的原因是( )A.蒸腾作用增加大气湿度B.光合作用旺盛,利用水分多C.呼吸作用较弱,产生水分少D.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降低12.(2019·原创题)绿叶的一生是平凡的,然而也是伟大的,它一生的基业,就是每天做同样的事。
绿叶看起来小小的,没有人重视,但它却为大自然做出了无比巨大的贡献。
根据如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叶片的上、下两面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无色透明,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