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历年一模二模课内诗词鉴赏大全破阵子
- 格式:docx
- 大小:421.97 KB
- 文档页数:8
2022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2022年上海市(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6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
(2分)7“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
(2分)(二)(4分)6(2分)写这首词寄给挚友陈同甫,以共勉 7(2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2022年天津市6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表现大海的气概,创造了开阔的意境。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诗人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表达了自己变革现实的理想无法实现的伤感与失望。
C江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这两句描写极其寒冷的边塞秋天,秋雁毫无逗留之意,如此景物与词人家乡大不相同。
D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诗句中两个比喻用沦陷区反衬解放区,表达出诗人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和真挚情感。
2022年浙江省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2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5分月螺川①早发【明】王猷定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
长江流远梦,短棹②拔残星。
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字青。
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③。
【注】①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
②棹(hào):船桨。
③孤亭:这里指螺江。
诗人:王猷定óu(1598—1662),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
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辈科名显达,但他并不追逐功名利禄。
(1)诗中哪些自然景物表现了“螺江早发”的“早”(2分)答:(2)“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
破阵子诗歌鉴赏《破阵子》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注释:(1)醉里:醉酒之中。
(2)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看剑:查看宝剑。
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
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3)八百里:指牛。
《世说新语·汰侈》“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
后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4)麾:军旗。
麾下:指部下。
(5)炙:烤肉。
(6)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
翻:演奏。
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7)沙场:战场(8)点兵:检阅军队。
(9)马作的卢(dìlú)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的卢,马名。
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
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10)作:像,如。
(11)霹雳(pīlì):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12)了(liǎo)却:了结,完成。
(13)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14)赢得:博得。
(15)身后:死后。
(16)可怜:可惜。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可怜已成了白发人!赏析:,这首词以诗人早年的战斗生活为基础,融合梦境与幻觉,描绘了一幅驰骋沙场,雄伟壮阔的场面,表达了渴望杀敌报国的崇高理想。
“醉里挑灯看剑”,第一句就描绘了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的自我形象,以此显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
借梦境追忆,想象慷慨豪壮的军旅生活,憧憬杀敌报国、成就功名,托志于梦。
诗中连用“八百里”、“五十弦”、“的卢”、“霹雳”等典故,表情达意,通脱灵活,极大地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上海初中重点文言诗词篇目全解:破阵子.为XXX赋壮词以寄(含课文理解、基础演练、中考精选和全部答案)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赢得生前身后名,了却君王天下事。
3.塞外声指军中的各种乐器合奏出的雄壮军歌;天下事特指收复失地、统一天下的大业。
4.XXX和XXX都是被XXX所排斥、打击的人物。
8.下列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2分)A.词中通过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感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B.“连营”、“炙”、“点兵”等词语,展现了军队的壮丽和战争的残酷。
C.词中的“五十弦”和“沙场秋点兵”等词语,凸显了词人对军队的敬仰和向往。
D.词中的“可怜白发生”一句,表达了词人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破阵子·为XXX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XXX的XXX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XXX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2.从词中可以看出词人早年的梦想是“建功立业,赢得生前身后名”,而现实是“白发生”,两者形成强烈对比,由此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情。
7、词中“五十弦”的意思是指词人所向往的军队中的乐器,凸显了他对军队的敬仰和向往。
8、下列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是D,“可怜白发生”一句并不是表达作者的悲愤,而是表达作者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和遗憾。
7.词中“沙场”的意思是指战场。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中并没有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当年金戈铁马的疆场生活的留恋怀念。
7.“点兵”的意思是军队进行点名,检阅。
8.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马作”两句并不是写军中日常训练的场景,而是描写战场上的英雄形象。
7.“麾”的意思是旗帜,而“麾下”在这首词中指词人所指挥的军队。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词中并没有虚幻与现实的对比,而是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8.以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词中大量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战争生活的喜爱之情。
《破阵子》诗词翻译及赏析《破阵子》诗词翻译及赏析《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前言】《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为宋代婉约派词人晏殊所作。
此词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
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注释】①破阵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
又名《十拍子》。
双调六十二字,平韵。
②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
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
③碧苔:碧绿色的苔草。
④飞絮:飘荡着的柳絮。
⑤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
⑥逢迎:相逢。
⑦疑怪:诧异、奇怪。
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
⑧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翻译】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飘落的梨花告知清明的到来。
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
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赏析】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描写了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
词的上片写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这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给人以具体的印象。
行文轻快流丽,蕴含喜悦的情意,为全词的明朗、和谐、优美的基调打下了基础。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春水池塘,点缀那末三四点青苔,密林深处,不时传来莺儿的歌唱。
“日长”,表明季节已开始变化,多少有点惜春的意味。
柳絮在空中飞舞,显示出晴和的景象。
“碧苔”、“黄鹂”、“飞絮”,看来似乎是极其常见的自然景物,经词人稍加点染,宛如一轴初夏风光小幅,特别惹人喜爱。
清明时节后,天气渐渐转暖,海棠梨花刚刚开败,柳絮又开始飞花。
[中考语文重点诗词]中考诗词赏析复习、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二)
- 中国古代诗词是中考语文考试的重点之一,其中《破阵子》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诗歌。
- 《破阵子》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这首诗描写了陈同甫在战场上英勇战斗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赞扬和敬意。
- 诗中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开头,生动地描绘了战场的气氛,强调战争的残酷性。
- 诗中还有“铜鞮锁磷犀,手把芙蓉旗。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等优美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战争的悲壮和美丽。
- 诗的结尾是“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表达了陈同甫为国捐躯的决心和牺牲精神。
- 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中考诗词赏析中必须掌握的一篇。
- 在复习时,我们可以通过背诵、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文化背景等方式来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记忆。
-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了解唐代的社会背景和战争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 总之,破阵子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诗歌,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掌握其中的精髓和文化内涵,为中考语文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古代民歌《破阵子》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古代民歌《破阵子》原文及赏析【导语】:莲脸柳眉羞晕,青丝罢拢云。
2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写于宋代淳熙十五年〔1188 〕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时。
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在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陷。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
他不得已而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
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
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
这首词就是寄给陈亮的。
“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上片描述军旅生活。
一、二句写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早晨醒来时听到了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
开头两句便把镜头定在了军营之中,这正是作者曾经历过而今已失去的生活情景。
三至五句每句写一事: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八百里炙;听乐器翻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指挥战斗。
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极雄豪、壮美的行事,这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它说明已被削去官职退居山林的作者仍十分企羡军中生活,渴望再有时机参军杀敌,建立功业。
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
作者骑着飞快奔驰的的卢马,猛力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
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剧烈和顺利。
他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
率师北伐,统一南北,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写到这里已到达这首词的最强音,它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但结语却只有五个字“可怜白发生〞。
这五个字一方面说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
一方面说明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还能有时机实现自己的理想吗?所以最后一句也是壮语,只是它已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末酬的抑郁、愤慨。
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前九句每句咏一事,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鲜丽、生动。
最后结句戛然而止,但却遗音缭绕,余味无穷中考考点习题汇总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中考语文重点诗词]中考诗词赏析复习、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V1中考语文重点诗词赏析:《破阵子》作为一位优秀的内容创作者,在中考语文备考期间,我们要牢记语文重点诗词,考试时才能游刃有余,发挥出最好的成绩。
其中《破阵子》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诗词,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来赏析和复习一下。
一、作者和背景《破阵子》的作者为唐朝的文学家王之涣,其生卒年份不详。
据《全唐诗》记载,王之涣曾经担任过秦王李世民的府司马,是一位五言绝句的代表性作家。
二、诗词内容《破阵子》是一首关于友谊和胸怀的诗词,具体内容如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此处省略)三、诗词赏析1. 诗意深刻《破阵子》整首诗词表达了人在险恶环境中,又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礼之后,仍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自己的方向,最终能够达到目的地的含义。
在这个“难”字诀要的时代,这样的诗歌内容无疑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 构思优美诗中运用了很多比喻和描绘,让读者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场景,同时也展示了王之涣的深厚文学功底和无限的想象力。
3. 语言简洁王之涣在写作时非常注意词语的精准和简洁,能将复杂的场景和情感用简短的五言绝句表达出来,这也是他成功的大功臣。
四、总结在中考语文备考中,《破阵子》是一个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重点诗词,通过赏析这篇神作,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还能深入理解王之涣的文学世界。
同时也可以针对这篇文章写下交作文等题目。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好好学习并记忆好这首诗词。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含答案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问题】词中画线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塑造了为国而战的勇士形象,请自选角度赏析。
【答案】示例一: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战马像的卢马一样飞驰,弓弦声响如雷鸣一般,刻画出战士们骁勇善战、奋勇杀敌的英姿。
示例二: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夸大了战马奔腾和弓箭发射的气势,描绘了激烈的战斗场面,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冲锋陷阵、勇猛无比的将领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把弓弦声比作霹雳,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夸大了战马奔腾和弓箭发射的气势,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马作的卢飞快”是视觉描写,“弓如霹雳弦惊”是听觉描写,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以此来刻画一个冲锋陷阵杀敌立功的将军形象。
《破阵子》原文以及译文赏析《破阵子》原文以及译文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破阵子》原文以及译文赏析篇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作者: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注释八百里:牛之名。
五十弦:瑟。
的卢:马白额入口至齿者。
译文醉意中把灯拨亮抽出宝剑细看,一梦醒来营房里号角响成一片。
官兵们都分到了将军奖给部下的烧肉,各种乐器齐把边疆的歌曲演奏。
秋高马肥的季节,战场正在阅兵。
烈马奔驰好似的卢马一样飞快,箭发弦动响声如同劈雷一般。
替君主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争取生前死后都留下为国立功的勋名。
可惜的是而今我已白发斑斑不能报效朝廷。
赏析这是辛弃疾寄给陈亮(字同甫)的一首词。
陈亮是一位爱国志士,一生坚持抗金的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上、学术上的好友。
他一生不得志,五十多岁才状元及第,第二年就死了。
他俩同是被南宋统治集团所排斥、打击的人物。
宋淳熙十五年,陈亮与辛弃疾曾经在江西鹅湖商量恢复大计,但是后来他们的计划全都落空了。
这首词可能是这次约会前后的作品。
这词全首都写军中生活,也可以说是写想象中的抗金军队中的生活。
上片描写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沙场上点兵时的壮盛场面。
开头两句写军营里的夜与晓,“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
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
上句是看,此句是闻。
接下三句写兵士们的宴饮、娱乐生活和阅兵场面,词的境界逐渐伸展、扩大。
“八百里分麾下炙”,八百里炙是指烤牛肉。
《晋书》载:王顗有牛名八百里?,常莹其蹄角,王济与王顗赌射得胜,命左右探牛心作炙。
上海中考历年一模二模课内诗词鉴赏大全破阵子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6、对标题中“壮词”词义理解最合理的一项是( )(2分)A.壮志之词B.壮丽之词C.壮观之词D.壮美之词7、词中划线句表达出作者的心愿是 (2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7题(4分)6.D7.替君王完成收复失地、统一天下的大业,生前死后都赢得一个为国建功的美名。
嘉定区7.(2分)B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
(4分)【甲】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6、【甲】词中“而今识尽愁滋味”中的“愁”在【乙】词中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
(2分)7、对这两首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两首词中都具体运用了典故。
B.两首词都运用对比写作手法。
C.两首词的内容上都是从过去写到现在。
D.两首词都直接抒发了报国无门的痛苦。
6、可怜白发生(2分)7、B(2 分)(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6-7题(4分)【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雕弓如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6.两首词的作者,依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
(2分)7.对两首宋词理解有误的两项是()()(2分)A.【甲】词首句中的“狂”字,贯穿并统摄了全词。
B.【乙】词首句中的“醉”字,引出的内容都是梦境。
C.两首词都描绘了宏大激烈的战争场面。
D.两首词都表达出词人报国难酬的壮志。
6、(2分)苏轼、辛弃疾7、(2分)BC阅读【甲】【乙】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甲】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请指出【甲】【乙】两首词的一个相同之处(不涉及内容方面)。
(2分)2.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词以“时间”为线索,用语虽平易浅显,表达的情感却深沉蕴藉。
B.乙词将梦境和现实对比,表达作者无限的感慨,悲愤之情跃然纸上。
C.两词均以秋季为背景,营造萧瑟的氛围,烘托词人愁苦悲愤的心境。
D.两词题材不同,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同,因而词人表达的情感也不同。
杨浦区1.作者同为南宋词人辛弃疾或甲词中的“而今之愁”与乙词中想借酒所消之愁一致,都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优愁和愤懑。
(2分)(2分)【甲】酒酣胸胆尚开张,鬂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乙】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诉衷情》)【丙】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6.以上作品都属于___ __(体裁)(2分)7.下列对以上作品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都反映了作者的壮志未酬的悲愤。
B.都表现出作者对前途无望的悲观。
C.都以鬓发的渐白衬托内心的悲叹。
D.都应以深沉、悲壮的情感来朗读。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6.这两首词的作者分别是、。
(2分)7.下面对这两首词的比较,有误的一项是()A.两首词分别用班超、苏秦与陈亮的典故,表达了抗击外侵的雄心。
B.“尘暗旧貂裘”与“醉里挑灯看剑”都暗示了报国无门的无奈。
C.两首词都先回忆往事继而直抒胸臆,现实与理想形成鲜明的对比。
D.“身老沧洲”和“可怜白发生”都彰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忧愤。
(二)阅读古诗词,完成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6.“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既点明了,又为战士出征增添气氛。
(2分)7.列说法最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B.这首词中“可怜”一词,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为悲壮,表现作者壮志难酬。
C.这首词描写了吹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D.这首词成功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二)古诗文理解(4分)6. 季节肃杀(2分)7. D (2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7.辛弃疾被称作“词坛飞将军”,这一称谓既巧妙地概括了辛词□□的风格,又点出词人生命中曾有过的_____________的经历。
(2分)8.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醉”和“看”传递出词人有志难伸的苦闷。
B.“八百里”可指牛,也可用以形容连营之广。
C.“马作的卢”两句实写词人英姿飒爽的形象。
D.“可怜”句将全词一下子拉回悲凉的现实里。
7.豪放/豪迈/雄壮(1分)行伍/军旅/抗金(1分) 8.C(2分)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7、两首词都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8、对两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诉衷情”与“破阵子”分别是两首词的词牌名。
B.两首词都在对比中突出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
C.两首词都借用一定的典故来增加表达的内涵。
D.两首词都上阙写当年的战争生活,下阙直抒胸臆。
7.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慨(2分) 8.D(2分)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6、“沙场秋点兵”,“沙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分)7、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诉衷情》只有正标题,《破阵子》还有一个副标题。
B .“梦断”、“梦回”两句都是回顾驰骋疆场的军旅生涯。
C .前者为“觅封侯”,后者为“赢得生前身后名”,全是为个人博取功名。
D .“泪空流”、“可怜白发生”两句,抒发的都是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
6.战场 7.D 8.唐 柳宗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7—8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7.词中的“麾下”是指 (2分) 8.以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词中大量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战争生活的喜爱之情。
B .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与前面抒发的豪情壮志形成了强烈的落差。
C .本词与“尚思为国戍轮台”一样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D. 本词与陆游的《诉衷情》一样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愤慨、无奈之情。
7.部下 8. A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7.“麾“的意思是___________。
“麾下”在这首词中指___________。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一句连用三个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
B.“八百里”原是牛名,这里语意双关,亦兼指连营之广。
C.连营分炙、沙场点兵、英勇杀敌······词里的英雄正是词人的化身。
D.全词首尾写梦境,中间写实,抒发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参考答案::7.(2分)军旗部下 8.(2分)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