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县基本情况及工业园区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3
新疆县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研究——以沙湾县为例刘雅轩;雷军【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沙湾县为例,分析了其县域产业发展态势与空间布局现状,认为其产业发展总体上具有产业多元化与合理化、产业结构自我完善两大趋势;但其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各乡镇产业趋同,且规模小、级别低,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根据沙湾县县域产业空间布局现状及产业发展趋势,本文认为其产业空间布局可优化为“三区三带”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期刊名称】《新疆财经》【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5页(P47-51)【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产业空间布局;沙湾县【作者】刘雅轩;雷军【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县域是一个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的区域。
县域经济是指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
[1]它既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体,又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交汇点;[1]既是区域经济的基础层次[2],也是国民经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也快速推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的发展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既是带动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战略路径,也是中国新时期的经济增长点,对于社会经济转型、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底子薄、起步晚,从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看,与东部地区发达省份差距较大。
[3,4]本文以新疆沙湾县为例,研究新疆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与布局。
一、新疆县域经济格局截止到2012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2个地级市、7个地区、5个自治州,包括11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62个县、6个自治县。
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显示,新疆的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内核、两圈层、一远角”的三类区域。
伊犁州开发与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分析王友文(1.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新疆伊宁市835000;2。
伊犁师范学院新疆伊宁市835000)摘要: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天山北路,土地广阔,水草丰美,耕牧兼宜,清代历史上曾是全疆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所在。
文中从五个方面全面系统分析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一、伊犁州开发历史的简要回顾;二、影响伊犁州生态环境的主要自然因素;三、人工绿洲的拓展和天然绿洲的保护;四、绿洲生态保护与荒漠化防治;五、伊犁州人居绿洲生态环境趋向良性。
作者简介:王友文1949-,男,陕西蓝田人,研究生,伊犁师范学院伊犁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研究方向: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伊犁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新疆实施生态建设和改善民生联动战略研究》(批准号:11BJY028)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伊犁州开发历史的简要回顾(一)古代和近代对伊犁州区域的开发古代人类和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对天山南北戈壁荒漠的开发和生态建设,都是从引水屯田、营造绿洲开始的。
从考古发现来看,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在全州各地多有分布,表明当时人们是以狩猎和游牧为主,频繁迁徙。
而且这些遗址中的一些文物与西北各省区的同类遗址文物有相似性。
说明在原始社会时期,伊犁、塔城、阿勒泰区域内当时的人类部落与这些地区已存在一定联系。
西域地区城镇兴起的历史最早是西汉时期西域城郭诸国。
当时南疆已进入农业社会,在水资源丰富的河流下游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形成人类活动密集的绿洲地带。
与南疆不同的是,伊犁、塔城、阿山(阿勒泰)地区为广阔草原地带,以牧业为主,因“逐水草而居”,城镇很少。
伊犁的屯垦始于西汉,历代相袭,继传至今。
伊犁河谷属当时的乌孙古国地域。
公元前53年(汉宣帝甘露元年),汉朝政府开始在乌孙国眩雷、王都赤谷(今伊犁河谷一带)屯田。
沙湾县工业园区发展的思考席玲(中共沙湾县委党校新疆沙湾832100)[收稿日期]2014-03-28[作者简介]席玲,新疆沙湾县委党校,讲师。
研究方向:经济学。
[内容提要]依照国内外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轨迹,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集中-集聚-集群。
沙湾县目前工业园区发展的总体状况处于由集中向集聚发展的过渡阶段,如何在工业园区内形成产业集聚,并由集聚形成集群,向工业园区的高级形态迈进,更好地发挥地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是园区建设发展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经济发展工业园区[D O I 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4.02.16[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87(2014)02-0051-02州情州策研究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Journal of YiLi Prefecture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 No.220142014年第2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园区经济的集聚作用、整合作用和带动作用日益凸现。
由于其自身具有集聚特色产业、拉伸工业链条、集约利用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等明显优势,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沙湾县也提出将建设工业园区作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首要任务。
中央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各项政策的落实、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展开,也为沙湾县工业园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结合园区发展建设现状,认真制定工作计划、措施,将“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作为工业园区工作的中心,园区发展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作为全县今后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工业园区在沙湾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沙湾县工业园区发展呈现的特色沙湾工业园区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后,近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中期规划面积44平方公里(至2025年)。
园区分为金沟河农产品精深加工区和哈拉干德工矿产品加工区两大板块,其中金沟河农产品精深加工区位于县城东南部、金沟河东岸,近期规划面积4.27平方公里,中期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哈拉干德工矿产品加工区位于县城西侧25公里处,毗邻独山子区和奎屯市,近期规划面积5.73平方公里,中期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
关于沙湾县经济运行发展的思考作者:赵堂霞来源:《商场现代化》2014年第18期摘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县为深入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对推进新疆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部署。
如何理解把握这一战略,使之真正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关键词:沙湾县;新型工业化;对策一、沙湾县新型工业化基本情况近年来,沙湾县强力打造具有沙湾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实现了工业发展速度跨越式增长,开创了沙湾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2005年,沙湾县工业增加值仅为8.97亿元,2013年工业完成增加值33亿元,增长30.1%。
2013年工业拉动GDP增长10.8个百分点,对GDP 的贡献率达到40%,对财政贡献率达37%。
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新阶段。
支柱产业现形成煤炭能源、建材化工、纺织轻工、绿色食品支柱产业,生产规模、产品种类大幅增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县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质的突破,2013年,三次产业结构为调整为29.7:43.6:26.7。
这标志着我县以工业为主的二产已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占据主导地位。
二、沙湾县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存在问题从全县工业企业结构看,主要工业企业和主要工业产品大多属于资源开发和农产品初加工的产品,产业发展尚停留在资源消耗、初级加工和劳动密集的粗放经营阶段,资源开发的利用程度不高,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不深。
工业园区的规划滞后,导致工业项目落地困难,落地项目仍需办理单独选址、环境影响评价、安全生产评价等前期手续,延长了项目审批及落地时间;同时由于投入不足,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滞后,导致园区的供电、供水、排水、道路等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目前,我县大多数企业尚处于“一次创业”阶段,相当一部分民营业主低价买下原国有、集体企业后,往往“就汤下面”,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规划,不重视自己品牌的培育,缺乏市场竞争力。
县汇华工业园区简介**县汇华工业园区是由云南**县汇华水电有限公司投资组建,园区内有**水电站和**县汇华硅业有限公司等共同组成;通往**县城与国家二级口岸——南伞的羊勐公路从工业园区旁的南捧河右岸通过,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工业园区占地面积约450亩。
**丙弄电站管理房边下,南至南捧河以上,西至**水电站隧道出洞口以下,北至丙弄电站大沟渠以下;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拥有员工1000人。
现将工业园区基本情况介绍如下:一、**水电站**水电站厂址位于**县勐堆乡园梦桥及汇华工业园区旁,坝址(取水口)在勐堆河与勐捧河交汇口下游约780m处的南捧河干流上,到**县县城南伞的羊勐公路从坝址河边右岸通过,交通十分便利。
**水电站是南捧河流域开发的第一级,装机2×2万kW,总投资2.3亿元,年发电量2亿kW·h;年利用小时4960h;电站为无调节水径流式,坝址以上流域集雨面积775km2,引用流量27m3/s,额定水头185m,首部枢纽为重力式溢流坝,坝顶长105m,坝高10.6m,总库容为42.5万m3,调节库容17万m3,死库容25.5万m3;有压引水隧洞长约7km,隧洞断面尺寸约4m;出线等级为110/35kv(回路数2/4其中1/2回备用),输电目的地**变电站;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有:挡河坝、进水口、有压引水隧洞、调压井、压力管道、主副厂房、户外升压站等组成。
该电站在2004年6月25日正式开工,于2006年12月26日两台机组并网投入运行;目前该电站运行状况良好,以“安全、多发、稳发、满发”为生产目标。
二、汇华硅业有限公司工业园区内的汇华硅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8月15日经**县工商管理局批准成立,其注册资金为2000万元,公司组织机构健全,依照公司法进行组建。
主要从事硅冶炼、人造宝石的加工及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边境贸易进出口业务,国内贸易业务。
乐山市沙湾不锈钢园区介绍不锈钢产业园区是乐山市沙湾区冶金建材重点产业园区,规划面积为11.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市场短缺的板管带材、不锈钢冷轧板、深镀层板以及不锈钢五金制品、防盗门、钢构架等产品。
按照“依托大企业、做强大产业、延长产业链、建成大市场”的园区总体发展思路,沙湾区出台了不锈钢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政策。
对所有外来投资者实行“一站式”服务,投资者在沙湾的投资项目确定后,由区招商局、区政务服务中心及相关部门落实专人,15个工作日内完善全部手续。
涉及行政收费除技术性费用外,一律只收工本费;对园区内确定的不锈钢重点加工企业,按已签订的银政合作协议提供融资担保金融配套服务,生产所需原材料由西南不锈钢公司优先保障供给。
以工业立区、兴区的沙湾区,享有“西南钢城”、“水电之乡”的美誉。
区境内矿藏丰富,有铁矿、铜矿、铝土矿、石灰石、粘土矿、白云石等20余种,年产煤130万吨。
水能富集,依托大渡河而建成的龚嘴水电站、铜街子水电站、沙湾水电站等4座大中型水电站,装机容量达280万千瓦。
成昆铁路、四川省道103线贯穿全境,沙湾城区乐(山)——宜(宾)高速公路和绵(阳)——成(都)——乐(山)城际铁路仅10多公里。
目前,全区已形成了能源、冶金建材、机械铸造、造纸四大支柱产业。
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3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59.2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万余元,位居乐山市首位。
2008年,在四川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考核中,沙湾区名列全省第21位,人均GDP名列全省前十强。
站在新起点,谋划新跨越,开启新征程,沙湾人正恋恋不舍的跨越积淀厚重的历史河流,目光炯炯昂首迈向美好的明天。
沙湾区委书记伍定在接受采访时兴奋地告诉笔者:“坚持凡是涉及园区发展的问题优先研究,凡是涉及园区发展的矛盾优先解决,凡是涉及园区发展的环境优先创造,凡是涉及园区发展的保障优先提供。
通过3—5年努力,将不锈钢园区建成产值300—500亿的省级特色产业园区,中国西部最大的不锈钢基地;奋战8—10年,打造千亿产业,建成中国西部最大的不锈钢城。
沙湾县xx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下载可编辑)报告说明—沙湾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下辖县,塔城地区的东大门,位于新疆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接石河子市,南依和静县,西邻奎屯市、独山子区,北连克拉玛依市。
全县行政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下辖9镇3乡。
2018年常住人口20.24万人,由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等30个民族组成。
县政府驻地塔城地区沙湾县世纪大道55号。
沙湾县先秦时期,就有人类进行狩猎、采集、放牧,历史确证这里的人称北塞种人。
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建西域都护府,沙湾此地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1978年石河子地区撤销,沙湾隶塔城地区。
沙湾县境内有城际铁路、国防公路(S101)、北疆铁路和115省道、连霍高速公路、克榆公路,219、223、224三条省道和3条县道经过。
沙湾县曾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首批健康促进县、自治区优秀平安县、自治区招商引资先进县、自治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蝉联九届自治区文明县。
2019年8月,沙湾县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12月6日,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18年,沙湾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134.4亿元(不含兵团数据),比上年增长2.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68元,增长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82元,增长3.24%。
陶粒是一种在回转窑中经发泡生产的、主要用于作隔热耐火材料的骨料,我国陶粒砂主要用于石油支撑剂,是需求量最大的陶粒砂品种之一。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5940.4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8.6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31%;流动资金931.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69%。
达产年营业收入6576.00万元,总成本费用4982.66万元,税金及附加93.37万元,利润总额1593.34万元,利税总额1906.48万元,税后净利润1195.0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711.4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6.82%,投资利税率32.09%,投资回报率20.12%,全部投资回收期6.47年,提供就业职位99个。
德胜集团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构建绿色智能园区——高标奋进中的沙湾经济开发区沙湾经开区不锈钢检测中心德胜集团饥钛钢产业厂区四川乐山沙湾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沙湾经开区)是2019年1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 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前身为乐山(沙湾)不锈钢产业园区,始建于2009年5月,占 地面积611.17公顷,现有规模以上企业36家,2019年营业收入242亿元。
沙湾经开区秉承“绿色、开放、创新、智能”的发展理念,以不锈钢、机钛钢、机 械铸造为主导产业。
不锈钢产业主要依托四川罡宸不锈钢公司,聚集不锈钢生产加工和 关联企业24户。
现罡宸公司正加快设备安装、检修、调试等工序,力争尽快正式投产运 营,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产值40亿元,明年达百亿元。
目前沙湾经开区具备年产60万吨 不锈钢卷材、20万吨不锈钢制品生产能力,全面形成“冶炼一热轧一酸洗一冷轧一制 品一市场”的不锈钢完整产业链,成为西部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加工基地、全国七大不锈钢产业集群之一。
机钛产业主要依托四川德胜集团机钛有限公司,形成“矿石及烧结一精煤焦炭一炼铁炼钢一联铸联轧一含机抗震钢材一钢渣提机一钢渣水泥”产业链,具备 年产200万吨全系列高强度含机抗震建材、400万吨机钛炉料的综合生产能力。
四川德胜 集团机钛有限公司2019年度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58位、四川民营企业第5位。
多年来,沙湾经开区紧紧围绕“2+2”产业战略和“一园一特色”发展主线,坚持 转型升级和招商引资,发挥原料和集群优势,全力推进绿色环保、智能智造.不断开发 新材料、新产业、新产品,进一步拓宽产业链条,打造智能智造的增长极,力争在“十 四五”期间实现年产值500-800亿元目标,为千亿园区奠定基础。
目前沙湾经开区有国中国西部(沙湾)不锈钢金属综合市场规划图家级技术研发中心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户、西部首个不锈钢公共研发检测中心;有国家驰名商标2个、省级名牌产品2个、全国不锈钢行业名牌产品5个,已成功创建为四川 省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四川省特种钢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四川省生态工业 园区示范单位、四川省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沙湾县基本情况及工业园区简介
一、沙湾县基本情况与区位优势
沙湾县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伊犁州、塔城地区的东大门,区位优势突出。
东距乌鲁木齐国际机场150公里,向西向北可直抵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巴克图、吉木乃四个国家一类陆路通商口岸;境内交通发达,国防公路、北疆铁路和115省道、乌奎高速公路、克榆公路自东向西横穿县境,219、223、224三条省道和3条县道自南向北纵贯全县,形成“五横六纵”的交通网络。
县辖9镇、3乡、5个农牧林场和2个管理处,辖区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拥有耕地140万亩,人口46万,其中地方人口21万,由汉、哈、回、维等24个民族组成。
二、沙湾县自然资源与基础条件
沙湾县是自治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的扶优扶强县之一,具备在天山北坡经济带率先发展的自然资源和基础条件。
一是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县内蕴藏石油、煤炭、石灰石、天然气、砂金、芒硝、页岩、玉石等4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已探明煤炭储量17亿吨,远景储量100亿吨;探明石灰石储量3.5亿吨,远景储量达5亿吨;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在5亿吨和2000亿立方米以上。
二是农产品资源丰富。
沙湾县主要以高产棉花、畜牧养殖、加工番茄、蔬菜林果、优质粮油五大特色产业为主。
年种植棉花55万亩,粮食作物30万亩、番茄10万亩,蔬菜10万亩,辣椒5万亩,特色经济林果1万亩左右,种植面积趋于稳定。
已争创了安集海辣椒、大葱,乌兰乌苏韭菜、红薯,博尔通古土豆,大泉花生,金沟河啤酒花、枸杞等8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产品营销市场化模式已初步形成。
三是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沙湾县集山川、平原、沙漠三种地形地貌于一体,自然景观
和人文景观众多,已建成4个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有一级景点1处,二级景点1处,三级景点6处,四级景点2处,五级景点4处。
山区自然景观壮丽秀美,主要以鹿角湾、双龙沟、温泉、东大塘、蒙古庙、宁家河、塔斯布拉克等景点为主;水域风光独特隽秀,主要以千泉湖、柳树沟、海子湾风景为主;山区草原文化底蕴深厚,哈萨克民族风情浓郁无限;以森林公园为代表的平原区生态,是生态观光旅游和田园风光旅游的最佳去处;以沙湾大盘美食城为代表的大盘饮食系列,构成了闻名全疆的饮食文化,成为沙湾县独具特色的一道旅游大餐。
近年来,来自疆外各地的游客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沙湾县工业园区现状
1、园区概况
沙湾工业园区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近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中期规划面积44平方公里(2025年)。
划分为金沟河农产品精深加工区和哈拉干德工矿产品加工区两大板块,其中,金沟河农产品精深加工区位于县城东南部、金沟河东岸,近期规划面积4.27平方公里,中期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
哈拉干德工矿产品加工区位于县城西侧25公里处,毗邻独山子区和奎屯市,近期规划面积5.73平方公里,中期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
2、产业定位及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金沟河农产品精深加工区重点发展棉纺产业和以县域内粮油奶及蔬菜林果业等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哈拉干德工矿产品加工区依托丰富的煤炭、石灰石、页岩资源,以及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基地丰富的原料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煤化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努力延伸产业链,形成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工矿产品加工以及石油化工产业集群。
目前,金沟河农产品精深加工区入驻企业已涵盖
鲜奶、番茄、植物油料加工、酱菜及脱水蔬菜加工、大米深加工及配套高级复合饲料生产、棉籽蛋白、纺纱、织袜、短纤、物流园等多个领域,已形成10万锭棉纺、6万吨棉籽蛋白、10万吨面粉和食用油、7.3万吨鲜奶、3.5万吨番茄、2万吨塑料制品生产规模;哈拉干德工矿产品加工区现有帅科煤化工产业园、合兴化工工业级维生素B系列、闽顺50万吨精密铸造、安达化工10万吨减水剂、嘉特公司10万吨炭黑项目、中石能源5万吨车用燃料二甲醚项目等项目入驻。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沙湾园区累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28亿元,其中,金沟河农产品精深加工区建设投入1.5亿元,己实现通道路、供电、供水、排水、供热、通信,场地平整等“六通一平”,已完成园区道路摊铺12公里,铺设供水管线5.5公里、排水管线8公里,修建防洪坝9.2公里。
哈拉干德工矿产品加工区建设投入已达2.23亿元,并采用BT模式加快了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使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园区现已建成年供水能力2000万方的供水工程;建成了5.24公里的园区南北向主干道和0.905公里的帅科北侧道路,8.5公里的东西向主干道已完成水稳层铺设,预计8月底完工。
园区紧靠S115省道和连霍高速公路,毗邻独山子经济开发区和奎屯市经济开发区,园区内已形成“三横二纵”路网格局,交通便利发达;园区绿化已达面积430亩,植树33000余棵;建成一期防洪工程;110KV变电站已投入运营,总长32公里的10KV园区配网已全部架设完成;园区产业孵化中心及一期排水管网工程已开工建设;采用BT模式的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已完成工程可研和选址,将于7月初开工建设。
初步具备了承载大项目、实现大发展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