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雕刻技法
- 格式:doc
- 大小:604.00 KB
- 文档页数:6
浅述古今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来源发布时间[200969 114519]访问次数中国玉雕艺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创造了无数惊世骇俗的艺术精品。
古语有“玉不琢,不成器”之说。
可见,一块美玉只有经过琢玉人的巧妙构思和鬼斧神工般的雕琢,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
中国琢玉工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以精湛的技艺和优美的造型著称于世,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享有“东方艺术”之美誉。
琢玉大师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玉料的玉质、玉色与工艺技术、民族特色融于一体,琢于一体,琢成的玉器精品无疑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之物,同时也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宝贵财富。
1 古代玉雕中的攻玉与解玉中国制玉工艺方法起源于先祖的生产劳动。
在生力极其落后的古代,古人是如何加工玉器的呢《礼记学记》中有“玉不琢,不成器”。
《诗经卫风淇奥》中更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其中就有琢玉技术的描绘,这里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所指的是琢玉的工艺程序。
切就是把玉料解开,磋就是对玉料进一步的成形修整,琢就是雕琢花纹和成器,磨即是抛光。
《诗经》讲述了如何琢玉同时又更为形象贴切地比喻君子修身要像加工玉器一样。
那么古人又是用什么材料对玉石进行切、磋、琢、磨的呢《诗经小雅鹤鸣》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的诗句。
这里被用来“攻玉”的“它山之石”,一般指两种材料,一类是“错”,即磨玉用的粗石,另一类是“攻玉”用的解玉砂,用于粗加工和精加工。
而后者最常用。
根据有关考古资料显示,我国某些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便有玉器出土。
早期的所谓玉石包括的种类比较多,有些是我国现代所称的软玉,摩氏硬度6~6.5;有些是水晶、玛瑙等,摩氏硬度7。
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虽然出现了金属工具,可是前者硬度仅为3后者硬度为5.5,难以雕刻硬度较高的玉石。
显然,为了攻玉,我们的祖先早在旧石器时代就认识到了等于和大于玉石硬度的研磨材料——解玉砂。
《天工开物》曾具体描述攻玉时的某些情形。
艺术品知识一、制作工艺天然玛瑙石质坚硬、润滑、凝重,因此它的雕刻比起玉石雕刻更费功夫。
一般来说,经过能工巧匠精雕细琢而成的玛瑙是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越是薄的玛瑙雕刻起来难度越高。
如果在市面上看见雕工特别好的明清老玛瑙则要当心是现代仿品了。
因为以当时的雕刻工艺,中间所打的线孔是不可能很平滑的,一般都歪歪扭扭,呈倒喇叭形。
如果看到一通到底很平滑的线孔,基本可判定是仿制品或者是假货。
二、色泽一般优质天然玛瑙有玻璃和油质光泽,天然图案色泽艳丽明快,自然纯正,光洁细润;纹理自然流畅,最主要的是玛瑙上有渐变色,其颜色分明,层次感强,条带明显。
而品质一般的玛瑙的色彩和光泽均要差一些。
通常玛瑙的颜色决定了它的升值潜力。
各种级别的玛瑙,都以红、蓝、紫、粉红为最好,颜色要透亮,且应该无杂质、无沙心、无裂纹。
三、造型一般外形有特点的玛瑙藏品收藏价值较高。
玛瑙的质地很硬,制作起来需要有几十道工序,所以,造型越是繁复的外形,造价也就越高昂,自然,它的价值也就越高。
1、中国湖北绿松石:颜色有天蓝色、淡蓝色、绿色、月白色,颜色均一,结构致密,瓷状,蜡状光泽,属优质绿松石。
2、波斯绿松石:产于伊朗,天蓝色,孔隙小,质地细腻,光泽强度高,也属优质绿松石,有的品种有较多的黑蜘蛛网状褐色花纹。
3、美国和墨西哥绿松石:颜色差别大,好品呈蓝绿色和绿蓝色,次品由苍白到淡蓝色,孔隙多,质地较疏松,一般市场销售的需人工处理。
4、埃及绿松石:多呈蓝绿色和黄绿色,在浅色的底子上有深蓝色的斑点,虽然质地细腻,但颜色不受欢迎。
5、阿富汗、俄罗斯、澳大利亚、秘鲁也有少量优质绿松石,大多呈暗黄色,无宝石价值。
1、中国湖北绿松石:颜色有天蓝色、淡蓝色、绿色、月白色,颜色均一,结构致密,瓷状,蜡状光泽,属优质绿松石。
2、波斯绿松石:产于伊朗,天蓝色,孔隙小,质地细腻,光泽强度高,也属优质绿松石,有的品种有较多的黑蜘蛛网状褐色花纹。
3、美国和墨西哥绿松石:颜色差别大,好品呈蓝绿色和绿蓝色,次品由苍白到淡蓝色,孔隙多,质地较疏松,一般市场销售的需人工处理。
DESIGN·ARTISTRY设计·技艺浅谈战国红玛瑙的雕刻创作文 关守龙[摘 要] 通过对“战国红”雕刻创作的优势、“战国红”原料的创作难点及因材施艺的雕刻理念与艺术表现形式三个部分对“战国红”雕刻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战国红的雕刻发展有借鉴意义。
[关 键 词]战国红;因材施艺;玛瑙[中图分类号]TS93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17)02-0040-02战国红玛瑙是指近些年在辽宁北票、河北宣化等地新发现和开发的红缟玛瑙,因其与战国时期出土的许多饰品上的玛瑙无论在颜色方面还是纹理方面都极其相似,于是民间就把这种玛瑙称之为“战国红玛瑙”,简称“战国红”。
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人们对玉石雕刻制品的喜爱更是根深蒂固。
而战国红的出现,更是为玉雕界增加了一页华章。
这种绚丽的玉雕作品,开始在国人心目中渐渐有了自己的定位和归属。
随着市场的追捧,人们对战国红的认识不断增加,需求扩大,但是雕刻创作及其工艺却仍不尽人意,现在虽然有了较大进步,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如何让战国红雕刻更具自然价值和人文艺术价值,是战国红雕刻者需要不断努力的。
笔者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简述。
一、战国红雕刻创作的优势1.色彩艺术与文化战国红浓艳的色彩是战国红两大特点之一,主体为红色系、黄色系,辅以黑、白、紫、绿等色彩,混合交织出丰富的色感,引人注目。
华夏子民尚红,对红色的喜爱是这个民族的审美追求。
红色在中国代表的是热情、吉祥、幸福,且已融入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正因如此,中国人对红色宝石的追求千百年来从未改变。
黄色是所有色彩中最明亮的,其辉煌明朗的特性给人强烈的视觉刺激,予人明快、活泼、醒目的感觉。
黄色自隋唐起始被规定为皇家专用色,臣民使用黄色视为僭越,会受到严厉处罚,因此,黄色至今,一直都是民众所崇敬的颜色。
战国红在色彩上的表现力充分满足了人们对高贵、华丽的向往和追求。
2.自然形式美纹理是战国红画面的重要元素,充满韵律变化的纹理线条成为战国红形式美的主体。
逊克玛瑙雕刻的审美分析作者:***来源:《美与时代·上》2021年第11期摘要:逊克玛瑙是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特产,2014被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逊克玛瑙的雕刻技法遵照“量料取材”“因材施艺”这一中国传统雕琢技艺法则核心,突出表现材质之美、雕琢之美和意蕴之美,在“巧”“俏”“绝”“雅”中把立意构思、设计造型、加工琢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守护者·九州祥和》和《祥瑞》很好地表现了逊克玛瑙雕刻的审美意蕴。
关键词:逊克玛瑙雕刻;审美意蕴;九州祥和;祥瑞一、逊克玛瑙雕刻的审美特征概述逊克玛瑙是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特产,2014被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逊克玛瑙尤以宝山玛瑙为最。
宝山玛瑙颜色多以纯红、深红、火红、粉红为主,色泽明亮艳丽,细腻圆润、透明度高,硬度可达8度以上。
上乘的逊克北红玛瑙,密度及质量均居世界玛瑙前列,素有“世界玛瑙看中国,中国玛瑙看逊克”的美誉。
《周礼·考工记》有言:“天有时,地有利,材有美,工有巧。
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逊克玛瑙的雕刻技法遵照“量料取材”“因材施藝”这一中国传统雕琢技艺法则的核心,突出表现材质之美、雕琢之美和意蕴之美,在“巧”“俏”“绝”“雅”[1]中把立意构思、设计造型、加工琢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虚实相生、有无相成中实现工艺之“良”,充分体现中国传统的审美特征。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核心是追求创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即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的说“神与物游”[2]。
“神与物游”就是要求心与物相“感会”,景与意“相兼”“相惬”,作家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物境的契合交融,即“意”与“境”的交融,从而成为中国古典艺术,包括手工艺雕刻在内的最重要的特征。
逊克玛瑙雕刻的审美特征必然是逊克玛瑙材质的天然之美、创作构思的意蕴之美和雕刻的技艺之美的完美融合。
二、逊克玛瑙雕刻的审美呈现如上所述,若要充分地表现出逊克玛瑙丰富而独特的审美意蕴,需要将构思、工艺与材质无间融合。
玛瑙的鉴别与收藏一、玛瑙 (Agate)的鉴别:1、玛瑙类物理性质标准物理参数:英文名称:chalcedony(agate,jasper,green,chalcedony)矿物(岩石)名称:玉髓化学成分:SiO2;可含有Fe,Al,Ti,Mn,V等元素结晶状态:隐晶质集合体,致密块状构造,也可呈球粒状、放射状或微细纤维状集合体材料性质:常见颜色:各种颜色光泽:玻璃光泽至玻璃光泽解理: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或参差状断口摩氏硬度:6,7密度:2.60(,0.10,,0.05)g/cm3光性特征:隐晶质集合体多色性:无折射率:1.535,1.539,点测法1.53或1.54双折射率:不可测,有时可有0.004紫外荧光:通常无,有时可显弱至强的黄绿色荧光吸收光谱:不特征放大检查:隐晶质结构,参差状断口特殊光学效应:晕彩效应,猫眼效应2、宝石分类标准玛瑙:呈同心层状和规则的条带状,可分为缠丝玛瑙、条纹玛瑙、苔纹玛瑙、火玛瑙、缟玛瑙玉髓:不具备任何形态的纹带构造碧玉:隐晶质致密块状,砖红色、黄褐色、绿色等优化处理(或说做假):热处理:热处理改善颜色,不需鉴别染色处理:可有各种颜色,染料沿裂隙分布,染绿色可有645,670nm模糊吸收带重要鉴定项目:密度、折射率、放大检查、吸收光谱玛瑙、玉髓、碧石三者的区别:三者极易混为一谈。
但因它们的经济价值各不相同,所以严加区分还是必要的。
一般而言,玛瑙具有纹带构造,玉髓不具备任何形态的纹带构造,而碧石则在矿物成分中混有黏土等矿物杂质。
碧石毫无例外地都是光泽暗淡、透明度差;玛瑙和玉髓则必须在10厘米以上的原料块体上观察才能加以区分。
如前所述,碧石同样有若干品种,却远不如玛瑙和玉髓值钱。
玛瑙按经济价值分级如下:特级:纹带美丽;颜色纯正、明快的红、蓝、紫、粉红色;透明度好,即半透明;无裂纹、无砂心、无杂质;块重约5公斤以上者。
一级:纹带美丽;颜色纯正、明快的红、蓝、紫、粉红色;透明度好,即半透明;无裂纹、无砂心、无杂质;块重约2,5公斤者。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九章知识点:漆器、金属工艺品一、漆器生漆自古盛产于中国,漆器制作始于六七千年以前。
明隆庆年间,新安(今安徽歙县)漆工黄大成,将绝技传之吴越,开其地漆作之先声,并著成《髹漆录》一书,对漆器制作工艺的阐述极为精辟。
以推光、雕填、彩绘、镶嵌玉石和螺钿等技法,制作出各种精美的工艺品。
当代漆器主要分布于北京市、福建省福州市、江苏省扬州市、四川省成都市(雕嵌填彩)、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推光)、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县(皮胎)、甘肃天水(雕填)等地。
(一)北京雕漆北京市雕漆、江西省景德镇市瓷器和湖南省长沙市湘绣,称为中国工艺美术三长。
雕漆不同于一般漆器,它是在涂刷成几毫米到20多毫米厚的漆层上,加工雕刻的工艺品,是我国漆器艺术中的一个独特品种。
(二)福州脱胎漆器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已有180多年历史。
其脱胎漆器特点是质地轻巧坚牢、造型雅致大方、色泽鲜艳古朴、做工精细,还具耐热、耐酸、耐碱等优点。
福建脱胎漆器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的国际礼品和重要出口产品,被誉为“真正的中国民族艺术”。
(三)扬州镶嵌漆器江苏省扬州市漆器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生产,在明朝时达到全盛时期,成为全国漆器制作中心。
其产品以镶嵌螺钿特色,造型古朴典雅,做工精巧细致,纹样优美多姿,色彩和谐绚丽,五彩缤纷。
二、金属工艺品(一)青铜器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制成的器皿、用具等。
青铜是红铜与锡,铜与铅或是铜与铅、锡的合金。
青铜原来的颜色大多是金黄色的,由于经过长期腐蚀表面所生成的钢锈呈青绿色,因此而得名。
青铜具有下列优越性:首先,硬度大;其次,熔点低,溶液流动性能好,凝固时收缩率小;再次,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可长期使用和保存;此外,青铜器碎坏以后可回炉重铸。
中国青铜时代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到战国末年结束,跨越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经历了2000多年时间。
铸造一件青铜器需要经过塑模、翻范、烘烤、浇注等一整套工序。
浇注方法包括浑铸法、分铸法、叠铸法及失蜡法。
玛瑙玛瑙的矿物成分以玉髓为主,有时含有少量石英和蛋白石。
玛瑙是有纹带构造的石髓,它是由灰、白、淡褐、淡蓝、红、绿、黑等多种颜色构成的、层层相间的条带和花纹。
玛瑙产量较多而身价下跌,居中低档石玉,但有些品种如水胆玛瑙、缠丝玛瑙,特别是红缟玛瑙,仍为高档玉料。
水胆玛瑙为玛瑙体内有天然包裹水的珍贵品种。
红白文纹理相同,紧密缠绕,状如蚕丝,为缠丝玛瑙也叫缟玛瑙。
玛瑙是玉髓类矿物的一种,经常是混有蛋白石和隐晶质石英的纹带状块体,硬度7-7.5度,比重2.65,色彩相当有层次。
有半透明或不透明的。
常用做饰物或玩赏用。
古代陪葬物中常可见到成串的玛瑙球。
玛瑙:agate玛瑙的形成及产地天然玛瑙原石——母子情有记载说由于玛瑙的原石外形和马脑相似,因此称它为“玛瑙”。
黄缠丝玛瑙——圣者灌顶图不论在旧约圣经或佛教的经典,都有玛瑙的事迹记载。
在东方,它是七宝、七珍之一。
玛瑙可分为玉髓和玛瑙。
原石颜色不复杂的称为“玉髓”,出现直线平行条纹的原石则称为“条纹玛瑙”(截子玛瑙)。
根据原石的颜色,又有缠丝玛瑙、深红玛瑙等称呼。
玛瑙[1]的历史十分遥远,大约在一亿年以前,地下岩浆由于地壳的变动而大量喷出,熔岩冷却时,蒸气和其他气体形成气泡。
气泡在岩石冻结时被封起来而形成许多洞孔。
很久以后,洞孔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溶液凝结五彩玛瑙原石——啄木鸟成硅胶。
含铁岩石的可熔成份进入硅胶,最后二氧化硅结晶为玛瑙。
在矿物学中,它属于玉髓类,是具有不同颜色且呈环带状分布的石髓。
通常是五彩水草玛瑙雕件——小龙由二氧化硅的胶体沿岩石的空洞或空隙的周壁向中心逐渐充填、形成同心层状或平行层状块体。
一般为半透明到不透明,硬度6.5至7度,比重2.55至2.91,折光率1. 535至1.539。
在地质历史的各个地层中,无论是火成岩还是沉积岩都能形成玛瑙。
所以,玛瑙很多,成色差异也很大。
按其花纹和颜色的不同,而有缟状玛瑙、苔纹玛瑙、碧玉玛瑙等名称。
玛瑙以其色彩丰富、美丽多姿而被当做宝石或作工艺制品,也可以用来制作精密仪器的轴承及玛瑙硏体、玛瑙乳白玛瑙原石——杨贵妃钵等工业用品。
玛瑙吊坠编织打结方法玛瑙是一种经济实用、使用广泛的宝石,拥有独特的纹理和颜色。
将玛瑙制成吊坠,在饰品搭配中也是一种时尚的选择。
下面,为您介绍一种关于玛瑙吊坠编织打结方法。
材料准备:1.一根粗绳子2.玛瑙珠子3.夹子4.剪刀步骤一:选择珠子在开始制作之前,我们需要挑选出需要的珠子。
可以选择不同颜色、大小和形状的玛瑙珠子,以及一些其他材料来做与之搭配的饰品,创造出更多款式和风格的吊坠。
步骤二:长短处理把绳子剪成合适的长度,根据个人需要来决定需要制作的吊坠长度。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吊坠长度应该足够长,以便打结时能够轻松进行,所以建议留下足够的长度。
步骤三:打结方法把绳子平均分成两条后,将玛瑙珠子线穿过绳子中心,这时可以通过夹子来贴合,确保玛瑙位置不会偏移。
一般制作吊坠的时候,可以先从珠子底端打起来,打好每个珠子后用手指轻轻拉紧绳子,让珠子处于固定位置,不会有太多的晃动和松动。
接下来,将左边的绳子从珠子左侧向前绕过珠子,穿过绳结中央的洞,再从右边用同样的方法穿过绳结中央,把右边的绳子从珠子右侧向后绕过珠子,穿过绳结中央的洞。
现在,将珠子向绳结两端移动,拉紧绳子,打好绳结,注意不要太紧或太松,以免影响饰品的美感。
步骤四:完成制作依照上述方法,一颗玛瑙吊坠就制作完成了。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再加入一些其他的饰品,例如铜环、水晶、木质或植物。
注意:1.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割伤手指或误伤眼睛。
2.玛瑙是一种坚硬的宝石,需要小心操作,以免损坏。
3.在制作之前最好理清吊坠的设计风格和样式,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珠子来搭配。
总结:以上是关于玛瑙吊坠编织打结方法的介绍。
制作吊坠需要耐心和细致,但最后的成果是值得满足和自豪的。
希望这些制作方法对您有所帮助,并祝您在制作过程中快乐愉悦!。
导游基础知识第九章知识点:漆器、金属工艺品一、漆器生漆自古盛产于中国,漆器制作始于六七千年以前。
明隆庆年间,新安(今安徽歙县)漆工黄大成,将绝技传之吴越,开其地漆作之先声,并著成《髹漆录》一书,对漆器制作工艺的阐述极为精辟。
以推光、雕填、彩绘、镶嵌玉石和螺钿等技法,制作出各种精美的工艺品。
当代漆器主要分布于北京市、福建省福州市、江苏省扬州市、四川省成都市(雕嵌填彩)、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推光)、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县(皮胎)、甘肃天水(雕填)等地。
(一)北京雕漆北京市雕漆、江西省景德镇市瓷器和湖南省长沙市湘绣,称为中国工艺美术三长。
雕漆不同于一般漆器,它是在涂刷成几毫米到20多毫米厚的漆层上,加工雕刻的工艺品,是我国漆器艺术中的一个独特品种。
(二)福州脱胎漆器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已有180多年历史。
其脱胎漆器特点是质地轻巧坚牢、造型雅致大方、色泽鲜艳古朴、做工精细,还具耐热、耐酸、耐碱等优点。
福建脱胎漆器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的国际礼品和重要出口产品,被誉为“真正的中国民族艺术”。
(三)扬州镶嵌漆器江苏省扬州市漆器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生产,在明朝时达到全盛时期,成为全国漆器制作中心。
其产品以镶嵌螺钿特色,造型古朴典雅,做工精巧细致,纹样优美多姿,色彩和谐绚丽,五彩缤纷。
二、金属工艺品(一)青铜器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制成的器皿、用具等。
青铜是红铜与锡,铜与铅或是铜与铅、锡的合金。
青铜原来的颜色大多是金黄色的,由于经过长期腐蚀表面所生成的钢锈呈青绿色,因此而得名。
青铜具有下列优越性:首先,硬度大;其次,熔点低,溶液流动性能好,凝固时收缩率小;再次,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可长期使用和保存;此外,青铜器碎坏以后可回炉重铸。
中国青铜时代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到战国末年结束,跨越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经历了2000多年时间。
铸造一件青铜器需要经过塑模、翻范、烘烤、浇注等一整套工序。
浇注方法包括浑铸法、分铸法、叠铸法及失蜡法。
阜新玛瑙加工工艺和雕刻方法[农广天地]玛瑙加工工艺(2010.9.17)玛瑙属玉的一种,是呈环带状结构的玉髓,被视为美丽、幸福、吉祥、富贵的象征。
玛瑙属中档宝石,特点是硬度高、颜色丰富,花纹、图案多种多样,变幻莫测。
由于有丰富的纹理、图案、俏色,给设计师们、工艺师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本期节目介绍玛瑙的加工工艺。
农广天地视频同步解说词:玛瑙雕刻工艺(一组玛瑙雕件)不读眼前这温润典雅、玲珑剔透、美轮美奂的雕塑作品就是阜新玛瑙雕。
阜新出产玛瑙,而且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50%。
玛瑙是呈环带状结构的玉髓,是玉的一种,它具有天然纹带,同心层及图案构造。
由于有丰富的纹理、图案、俏色,给设计师们、工艺师们留下了玛瑙雕刻的艺术创作空间。
阜新玛瑙的雕刻工艺历史非常悠久,可追溯到7600年前。
1982年,在阜新境内挖掘出土的查海遗址中,就发现很多玛瑙雕件,工艺体系已有雏形。
经过代代相传和玛瑙雕刻艺人们的切磋琢磨,现如今的玛瑙雕刻工艺已经形成体系。
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玛瑙雕刻艺术作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能工巧匠们的大量作品已经成为我国艺术殿堂上耀眼的奇葩。
片头:玛瑙雕刻工艺玛瑙雕刻属雕塑艺术的一个种类,其作品分为:浮雕、圆雕和镂空雕三大类。
浮雕就是指在玛瑙原石的一面雕刻的作品,这尊层次感极强的《化蝶》和反应人们宽容心态的《知足常乐》就是浮雕类的代表作。
《出塞》、《济公纳福》和《少女》也反映了玛瑙浮雕的艺术成就。
圆雕就是将整块玛瑙原石设计成一尊作品,从原石的全角度进行艺术创作。
玛瑙圆雕要求设计者知识丰富、兴趣广范。
要集绘画、建筑、书法、文学、艺术于一身,去构思、设计作品;同时雕刻者也要经验十足、技巧娴熟,只有两者的巧妙结合,才能使作品达到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作品《葡萄》、《连年有余》、《喜鹊登枝》、《莲池清韵》等圆雕作品都在因材施艺、巧用俏色方面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而《水草玛瑙花熏》、《如意》和《平平安安》为玛瑙镂空雕的代表作品。
086姚立明浅谈战国红玛瑙的雕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民众对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广。
战国红玛瑙是近几年在我国辽宁北票以及河南宣化等地开发的新玛瑙品种,由于其颜色和纹理都与战国时期出土的玛瑙饰品相似,所以被称为战国红玛瑙,也简称战国红。
本文将对战国红玛瑙的雕刻方面进行研究,以提升战国红雕刻的自然与人文艺术价值。
一、战国红玛瑙的主要优势浓艳的色彩是战国红的主要特点,玉石本身呈红色、黄色系,并与黑、白、绿等多种色彩交汇融合,色彩丰富艳丽。
中华民族对红色有着高度的热爱,红色是民族的审美追求,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中,代表着热情、幸福;而黄色作为最为明亮的色彩,有着辉煌、明朗的特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战国红的纹理所具备的自然形式美是其第二大特点,在玉石上表现出韵律变化丰富的纹理线条。
纹理主要形成于地质成矿期,在形成的过程中有着诸多界面变化,这种自然产生的纹理有着折角以及交错等多种形式,艺术韵味十足,与现代美学以及构成艺术相呼应,具有浓厚的艺术特性。
二、战国红玛瑙创作的主要难点(一)原石的形态不易创作对战国红原料来说,一般以流淌状和圆球状为主,而这两种形态在设计创作时都有一定的难度,会使创作者在设计时由于器形的约束而产生一定的局限性,但设计主题应该和原料形态相契合,所以创作的难度较大。
(二)原料硬度较高且料性较脆通常越好的战国红原料,其硬度就越高,且料性较脆,在进行加工设计时容易使成型的部分发生破损,所以对精工制作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三)原料多水线且多裂缝裂缝较多也是战国红原料具备的另一大特征,寻到一块完全无裂缝的原料十分不容易,而且战国红原石裂缝的内部是不可预知的,在加工过程中,若对裂隙处理不好,还会使其继续延伸,增加加工的难度。
(四)色彩较多且纹理复杂战国红原料的色彩和纹理变化多样、不可预料,当对其内部进行加工时,其颜色和纹路有可能会和之前的设想不一样,从而打破创作者的原有构思,需进行重新设计,所以创作者要随机应变,提前进行一定的设计构思。
休闲 2020 / 0490休闲文化内蒙古地区玛瑙石雕的工艺初探张坤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摘 要:石材是人类艺术创造之初,最多样,最坚硬,最易取得的原材料。
内蒙古的玉石雕塑就地取材,独具特色。
本地区特有而丰富的巴林石、中华麦饭石、佘太翠、兴安石、玛瑙等彩玉石,借助得天独厚的原材料得以创作设计出有着内蒙古民族特色的精美雕塑工艺品。
关键词:历史沿革;工艺特点1 内蒙古玛瑙的历史沿革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众多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是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考古的重要地区,生活在新时期时代的人们,善于就地取材,用石器打造了涉及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工具,包括炊具、农耕工具、武器、装饰品、礼器、乐器等。
这些独具特色的远古文化遗存证明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渔猎文化、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并存,记录了中华文明最初的立体形态,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创造了中国历史的匈奴、东胡、乌桓、鲜卑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 都曾在内蒙古这片热土书写过灿烂的文化篇章,产生了独具特色的雕塑艺术。
但由于这些部落的艺术家们大多逐水草而居游牧生活,所以在石雕领域留存下来的大型作品较少,存世最多的是青铜透雕饰牌和上层贵族阶级专用的金银装饰品,以及大量或独立成形或镶嵌金属的小型石雕艺术品,包括玛瑙、巴林石、佘太翠、水晶等石雕艺术作品。
玛瑙色泽明丽丰富,纹饰多变浪漫,料质莹润坚韧,非常适合加工成工艺美术雕塑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北方民间石雕主张因材施艺,借助石料原本的形状、色泽、纹理、质感确定题材和装饰表现。
在内蒙古东南部有集中出土辽代墓葬,其中出土有多种玛瑙工艺品,包括玛瑙项链、玛瑙马具、玛瑙酒杯。
辽金时代把玛瑙钦定为统治阶级专用的宝物,明文规定百姓不准使用玛瑙器皿及用之装饰刀把和鞘. 元代继承了此传统,在宫廷中专门设置了玛瑙玉局,并“领玛瑙匠户五百有奇”,专为帝王贵胄制作精美玉器,以供赏玩。
玛瑙作为一种分布较广,产量较多的宝石矿物,是最早被人们利用的矿物保湿。
红玛瑙珠珠项链的编法
红玛瑙珠珠项链的编法有多种,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编法步骤:
1. 准备材料:红玛瑙珠珠(大小和数量根据个人需求确定)、珠子线或者鱼线、胶头针。
2. 将珠子线或者鱼线穿过一个胶头针的眼孔,打个结,以便珠子不会掉下来。
3. 取一颗红玛瑙珠,将线穿过它的孔,然后再将线穿回去,把珠子固定在线上。
4. 在固定的珠子下方,留出一定的空隙,然后取第二颗红玛瑙珠,将线穿过孔,再穿回去,固定在线上。
5. 重复上述步骤,一颗颗将红玛瑙珠穿在线上,直到完成整条项链的长度。
6. 在最后一颗珠子的下方留出一定的空隙,将线穿过一个胶头针的眼孔,打个结,固定住珠子。
7. 检查项链的长度和形状是否符合要求,如果需要调整,可以在需要的位置加入或者取出珠子。
8. 如果想要更加固定和美观,可以在每颗珠子之间加一个小珠子或者珠子间隔。
9. 绑好项链之后,将两端的线打个结固定。
10. 检查项链的整体线条和细节,确保没有松动或者错位的珠子。
11. 完成后,可以调整项链的长度,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扣子或者挂饰。
这只是一种常见的编法方法,具体的编法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玛瑙加工工艺看到这座保存完整的辽代古塔,观众朋友不要以为,今天的电视节目,会给大家讲述它神秘而美丽的传说,而我们要介绍的是古塔下面这座绵延起伏的山峦里深藏的另一个宝贝——玛瑙。
大家看到的这片辽阔土地就是全国最大的玛瑙原料产地和加工基地之一——辽宁阜新十家子镇。
这里的玛瑙以储量大、品种多、色泽全、纹理美、质地优而著称。
2004年9月,第十二届国际矿山测量大会宣布,阜新玛瑙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50%。
玛瑙属玉的一种,是呈环带状结构的玉髓。
玉,泛指温润的美石。
珍珠玛瑙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的喜爱,玛瑙被视为美丽、幸福、吉祥、富贵的象征。
玛瑙区别于其它玉料最显著特点,就是玛瑙具有天然纹带、同心层及图案构造,如果在一块直径达10厘米大小的块体上看不到纹带和图案,那可能就是其它玉料了。
玛瑙属中档宝石,特点是硬度高,为摩氏6.5—7度,金刚石为10度。
玛瑙颜色丰富,几乎什么色泽都有。
花纹、图案多种多样,变幻莫测。
料质透明、半透明,晶莹剔透,溢彩流光。
由于有丰富的纹理、图案、俏色,给设计师们、工艺师们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是进行艺术创作难得的理想之材,中国数千年留下来的无数玉器珍宝,有相当一部分是玛瑙雕成的。
一、玛瑙的品种及分类(不读)天然玛瑙是二氧化硅的胶体溶液失去水分后凝结而成,由于形成过程缓慢,一层层由外向里的凝结,每一层因含有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不同的杂质,所以呈不同的颜色,剖开来可见各种颜色的环带条纹,如同心圆状、波纹状、层状、平行带状等,颜色和花纹丰富多彩,故有“千种玛瑙万种玉”的说法。
玛瑙按颜色、条带纹理、杂质和包裹体等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种。
按颜色分类(不读)根据玛瑙的颜色可分为红玛瑙、白玛瑙、绿玛瑙、黑玛瑙和花玛瑙等品种。
红玛瑙,主要是指红色的玛瑙。
珠宝行业有这样一句话:“玛瑙无红一世穷”,所以,玛瑙以红色的较为珍贵。
白玛瑙,是指白色的玛瑙,其透明度各有不同。
白玛瑙在工艺品上用途很广,大多数用于制作小件饰品、珠子、雕件等。
玛瑙雕刻技法
阜新被誉为“玛瑙之都”,是全国主要的玛瑙加工地和原料集散地,拥有丰富的玛瑙矿产资源。
玛瑙加工历史悠久,近几年玛瑙加工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各种高精设备的应用和各种新型技法的推出,使玛瑙作品更加丰富多彩,谈到玛瑙加工,每个玛瑙人都能如数家珍,下面我们就玛瑙雕刻的一些技术和工序进行浅析。
一件玛瑙雕刻作品的形成要经过原料选取、观察构思、确定主题、打样去皮、设计定型、精雕细琢、研磨抛光、配座包装等工序。
玛瑙雕刻一般有两种方式完成,一种是根据原料设计作品,另一种是根据事先的要求精选原料。
前者是阜新玛瑙人大多数采取的方式,后者的加工需要高超的雕刻技法和合适的原材料。
挑选玛瑙原料一般多选取颜色丰富,纹理清晰,形状奇特,不皲裂、无杂质、通透性好的玛瑙料。
在实际挑选过程中,能全面达到标准的很少,能够遇到应该是很难得的精品材料。
如果不能全面则需要加工者独具慧眼,精心构思,巧妙运用创作手法,去除瑕疵,遮盖弊点使作品更加完美。
下面就具体做法做以简单介绍。
首先,对一块玛瑙原料进行观察。
我们先取清水润湿原材料,观其颜色,勾勒出设计作品的大致,然后利用切割机、去皮机打去外皮,设计师根据玛瑙的形状和颜色敲定题材,题材有山子活,有任务、动植物等。
其次,用雕刻机和切割机对坯料推层次,做大形。
一件雕刻作品若是山子活就需要有层次,若是圆雕作品可以不考虑层次感问题。
在做大形的过程中,首先主题突出要定位,一般在第一层按照颜色和需要的深度进行确定,去掉多余的玛瑙料部分。
然后在第二层安排作者构思的具体内容,第二层来烘托第一层,采取近距离和远距离分别细致观察,精细设计内容,要使作品远近结合,层次感强烈,浑
然一体。
确定后着手研究第三层及第四层、第五层等。
层次感越多,越需要细腻,才能更好地体现作品的精美,才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一件题材定位的雕刻大形完成了。
第三,开始由雕刻师精雕细琢。
在收细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以第一层次为主题,去掉多余的玛瑙肉,完美地去进行下一层次。
二、要根据玛瑙矿石的特点,薄、脆、软、小、细的地方要后做,先处理面积大、有硬度、不怕修改的地方先雕刻,对容易损坏的地方要小心精益求精,不能影响作品的完整性和完美程度。
三、有时候根据玛瑙料质的需要应该从后面做,根据后面背景的衬托,突出前面设计内容,要前后照应。
不能出现前后反差过于敏感,造成艺术性缺失。
否则作品可能会失去应有的价值。
四、做雕刻的过程中,要雕刻和抛光结合着进行。
雕刻的时候要考虑抛光的技术要求,在雕刻细微的地方,为保障作品的完整性,要先行抛光。
要防止由于雕刻的细腻引起玛瑙作品的材质附着污染物,防止出现水垢或者锈渍。
进入作品完成的后期,要进行全面抛光处理。
在抛光的过程中,技师必须注意作品的艺术性,要充分体现作品的题材、内涵和艺术价值,要有针对性地抛光。
技师在加工的过程中要明暗结合、光度要配合雕刻主题的需要,力求所有的细微雕刻体现完整,广度雕刻一目了然,浑然一体,别致奇雅。
在一件雕刻作品完成后,为了体现作品的价值和应用的需要,要进行完美地包装。
一件好的作品,包装的艺术性非常关键地反映其价值。
首先要配好座。
选用什么材质、款式、题材的座能体现其作品的完整性,也是一个具有艺术挑战性的工作。
这是玛瑙作品出炉前的升华阶段。
包装盒、包装袋、运输要求等都是玛瑙作品雕刻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的一部分。
以上是对玛瑙雕刻过程额简单介绍,每一件精美作品的产生需要不同的生产构思、不同的艺术再现,这是每个玛瑙从业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玛瑙是天然矿石,是宝石的一种。
应该说上千年的中华文明赋予了玛瑙通体的灵气,这需要更多的玛瑙设计者,加工者更深度的挖掘,也给广大玛瑙爱好者充分的想象空间。
玛瑙,让人充满智慧,只要你认真地读她、懂她、开悟她,她就给你带来福气、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