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北师大版物理八上4.3《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word导学案-物理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超声波的特点;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查找、交流信息、应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通过对次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的分析,加强学生的社会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教学难点】1. 超声波在科技中的应用。
2.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流程】一【课前自主预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独立预习课前完成1、听到雷声就知道马上要下雨利用了声音传递,铁路工人敲击铁轨可知道是否有松动的螺栓是利用了声音传递2、蝙蝠飞行时发出,这些碰到墙壁或昆虫时回,根据回声到来的和,蝙蝠第一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做,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
3、B超向病人体内发射,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超声探伤对人体伤害。
4、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时,超声波穿过液体并引起激烈的,把物体上的污垢敲击下来而不会损坏被洗的物体,,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波更加;外科医生利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点拨:这些题目可以在课本上找到评价:等级()评价人()二【课堂合作探究】---------小组学习加强交流积极发言勇于展示(一)超声波1.让学生阅读关于超声波的知识,看一看图4-25、4-26、4-27,,用多媒体播放声呐形成的声波、胎儿的B超图像,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2.总结: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超声波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传递信息,二是传递能量)特点:频率高,波长短,对液体和固体的穿透本领强,容易会聚成一束定向发射。
另外,超声波沿直线传播,传播举例较远,且不易被吸收。
动脑思考:实际生活中超声波的作用有哪些?(1)、(2)、(3)、(4)、(5)、(二)次声波1、阅读与次声波相关的知识,小组相互讨论然后总结。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导学案1.人耳只能听到频率在范围内的声音。
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称为,高于20 000 Hz的声波称为。
2.超声波容易会聚,便于定向发射,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并且在水中能够传播很远,人们利用它制造出了水声仪器——,利用这种技术,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鱼群、、潜艇等。
利用超声波制成的“”,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工业上使用可用来探查金属内部的裂纹、气泡等隐患。
利用超声波还可以清洗细小物品表面的污物,击碎人体内的等。
3.次声波为振动频率低于 z的声音。
应用:台风、地震、海啸和监测核爆炸等。
蝙蝠能够在黑暗中飞行自如,你知道它是利用什么来正确判断目标和它的距离吗?答案:超声波。
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及危害1.超声波的频率超过20 000Hz,由于它的频率高,因此具有以下特点:(a)方向性好,几乎沿直线传播;(b)穿透能力强,能穿透许多电磁波不能穿透的物质;(c)在媒质中传播时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力,可以用来为硬质材料做切割、凿孔等,也可以用来清洗和消毒等。
对于超声波的应用,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医院中常用的B超,它是把超声波射入人体,根据人体组织对超声波的传导和反射能力的变化来判断有无异常,如对人体内脏器管做病变检查、结石检查等,它具有对人体无损伤、简便迅速的优点。
2.次声波又称亚声,是频率在20Hz以下的低频率波。
许多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龙卷风等在发生前都会发出次声波。
次声波对人体能够造成危害,引起头痛、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位物理学家做过实验:他把一台次声波发生器带进剧场,开演后悄悄地打开,然后坐在自己的包厢内观察动静,只见坐在次声器四周的观众产生一种惶恐不安和迷惑不解的神情,并很快蔓延到整个剧场。
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等。
科学家们利用它来预测台风、研究大气结构等。
在军事上可以利用次声来侦察大气中的核爆炸、跟踪导弹等。
【例题】下面列出了人和几种动物发出和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
四、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竞赛、分组讨论、观看动画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和创新了解声可传递能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通过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通过声的利用和危害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难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复习: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一、展示学习目标
二、阅读课本(2分钟)
1、每小组在30秒内说出一个声音传递信息的事例。
2、练习回声测距
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利用回声进行测距。
某处海水深为6000m,则经过多久能收到回声。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m/s)
3、演示实验
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
敲橡皮膜有什么用?
火焰摇动说明了什么?
4、看几个类似的实例/
5、方法指导
判断声是传递信息还是传递能量,看声是否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或状态。
改变了就是声传递了能量
6、回顾目标
1、声与信息——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2、声与能量——声波能传递能量。
作业设计
同学们星期天去山里郊游,当大声喊叫时,发现对面山崖产生回声。
如果想测出所在的地方与对面山崖的距离。
请问在当时的条件下你应怎样做最为简单?。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加深对超声波、次声波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文字资料、观察图片资料、观看音像资料等方式,了解有关声知识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趣的声现象使学生领悟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同时让学生了解声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向往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超声波的应用
难点:超声波的应用
四、教材分析
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主要介绍了自然界中的动物及人类在科学技术中对超声波的应用,使学生了解超声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学情分析
超声波和次声波与现代技术联系紧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学生超声波和次声波认识甚少,教科书展现了几幅超声波应用的图片,教师选择性的插播录像,丰富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介绍,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了解声的应用和工作原理。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word导学案
备课组长签字:包级领导签字:学生:上课时刻:
集体备课个人空间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声波能够传递、。
2、人的听觉范畴是发声范畴是
3、回声测速的公式是
4、是超声波;是次声波;
5、语音识不是指
〔导学释疑〕
阅读课本93---94 页内容回答下面咨询题
1、声能够分为;;。
2、声呐是指;声呐是
的应用
3、超声波的应用有;
;;等等
4、次声波的应用有;次声波的危害有
5、常见的识不方法有;;
;。
语音识不的优点是。
四、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了解超声波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
3.通过对超声波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超声波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讲故事:两个随着殖民军到非洲来掠夺土著人金刚石矿的人,第一次偷A部落的金刚石矿的时候,由于听到了土著人吹哨子报信的声音,迅速逃脱了,而第二次去偷B部落金刚石矿的时候却没那么幸运了。
“这次……看来这个B部落的人比A部落的人聪明,他们到底是怎样传信的呢?”“我看见他们在吹放在嘴里的一个东西。
”“是什么东西?”“看不清,那东西很小,吹的时候好像很用力,但是听不到声音。
吹哨的人还带着一条大黄狗,那狗真听话,跟着一声也不叫,只是偶尔抬起头在主人身上蹭蹭。
”“奇怪,人不喊、狗不叫,他们远处的人是怎么知道我们偷金刚石矿的呢?”原来B部落的土著人吹哨子,发出的是每秒振动几万次的超声波,人耳听不见,但狗能听到,土著人训练狗,使它一听到超声波就抬头蹭主人,主人知道有情况就吹哨子,一站接一站,声音可以传得很快。
那么什么是超声波?它有哪些应用呢?推进新课在生活中我们可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是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有限的,大致在20 Hz 到20 000 Hz之间,频率小于20 Hz和频率大于20 000 Hz的声波,虽不能引起人类听觉器官的感觉,但它们对人类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超声波。
一、学生阅读课文用投影片出示阅读思考题:1.什么叫超声波?2.超声波有哪些应用?试举例说明。
二、学生解答阅读思考题1.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波,叫超声波。
2.超声波的应用(1)超声波的波长比可闻声波的波长短,它基本上是沿直线传播的,可以定向发射。
(2)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要比光波和无线电波远得多。
水声测位仪就是根据超声波的这种特性制成的装置,这种装置既能发出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又能接收被潜艇、鱼群或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根据反射波滞后的时间和波速,就可以确定潜艇、鱼群的位置或海水深度。
XX秋八年级物理上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导学案(北师大版)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主备人:审核人:姓名:课题四、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学习重点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学习难点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导学流程预习演练实际生活中超声波的作用有哪些次声波的作用语音识别技术就是知识要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XX0HZ,其频率高于XX0HZ的声波称为。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这壮观的场面由同步通讯卫星通过波传递到全国各地。
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着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此现象说明,塑料球的作用是。
0、图为八年级班物理活动小组成员在探究声音的一些场境。
八年级物理上册 4.4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学习目标】1、了解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加深对超声波、次声波的人识。
2、通过观察、参观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有关声知识的应用。
3、通过了解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习重点】超声波的特点与应用,次声波的危害。
【自学提纲】1、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2、超声波有何特点?超声波有哪些应用?3、什么现象中能产生次声波?4次生波有哪些危害?5、次声波有哪些应用?6、了解语音识别技术。
【资料收集】1、超声波﹑次声波与可听声波的规律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它们的传播都需介质,真空不能传播,且在同种介质中的波速相同。
不同的是它们的频率与波长,这三种声波中超声波的频率最高,次声波的频率最低。
2、超声波频率高波长短,基本沿直线传播,可定向发射。
3、超声波比光和无线电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远得多,依此特点制成-----声呐。
4、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很强,依此可制超声探伤仪。
5、超声波可“打碎”普通水,据此可制超声加湿器。
6、超声波可用来消毒灭菌。
7、超声波可用来清洗精密仪器零件,击碎药物,击碎胆结石。
8、超声波可用来对人体按摩。
9、超声波可用来检查人体内脏器官B超。
10、声呐可用来探鱼群,测海深等等。
【自学效果监测】1、下列关于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都是次声波B、次声波在传播时能量损失小,能传播得极远C、次声波给人类带来的只有危害D、我们听不到次声波的原因是,它的响度太小2下列实例中,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是()A、夜深人静的时候说话特别响亮B、雷雨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C、蝙蝠利用超声波捕捉昆虫D、渔民利用声呐技术探测鱼群3、利用“B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人体内脏器的情况,这是因为()A、“B超”声波的频率很大B、“B超”声波的能量很大C、“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脏器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息D、“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穿透内部脏器治病4、日本广岛一家工厂研制出一种电动保险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