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学士的书斋名
- 格式:pdf
- 大小:620.28 KB
- 文档页数:1
文人书斋名趣我国历代文人雅士都很讲究书斋的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
刘禹锡--陋室诸葛亮--茅庐杨雄--玄亭陆游--老学庵蒲松龄--聊斋张溥--七焚斋刘鹗--抱残守缺斋梁启超--饮冰室鲁迅--绿林书屋闻一多--何妨一下楼朱自清--犹贤博弈斋柳亚子--羿楼梁实秋--雅斋孙梨--耕堂姚雪恨--无止境斋杨树达--积微居丰子恺--缘缘堂梅兰芳--梅花诗屋冯友半--三松堂王力--龙虫并雕斋阮章竞--苦噪楼陈恒--励耕堂历代文坛“四大家”初唐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初唐四大书法家:欧阳洵、褚遂良、虞世南、薛稷。
唐代文章四友:杜审言、崔融、李峤、苏味道。
楷书四大家: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代赵孟页?宋代书法四大家:蔡襄、黄庭坚、米芾、苏东坡。
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晃无咎、秦观。
宋代程门四大弟子:谢良佐、游酢、杨时、吕大临。
南宋四大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南宋诗坛四大家:杨万里、陆游、范成大、尤袤。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元代儒林四杰:黄晋?虞集、柳贯、揭俊斯。
元代山水画四大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元代诗坛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椁、揭俟斯。
元代吴中四杰:高启、张羽、徐贲、杨基。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
明代书坛“吴中四子”:祝枝山、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
清初画家四王:王时敏、王、王鉴、王原祁。
清初文学四公子:方以智、陈贞慧、冒襄、侯方域。
“扬州八怪”与“秦淮八艳”“扬州八怪”是指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曾在扬州卖画的一批“怪画家”。
他们的绘画风格与当时的正统画家有所不同,他们的思想行为与当时的习俗也不大一样。
他们是:李渔、郑燮、金农、高凤翰、李方膺、黄慎、边寿民、杨法、汪士慎、高翔、陈撰、罗聘、闵贞、李勉?。
“秦淮八艳”是明末清初生活在古城金陵的八位名妓。
“八艳”是:卞玉京、陈圆圆、马湘兰、柳如是、寇白门、李香君、顾横波、董小宛。
书房名雅称大全书房,是人们阅读、学习、思考的地方,也是人们展示品味和个性的空间。
一个好的书房名,不仅可以为书房增添一份雅致,更可以为书房主人增添一份气质。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书房名的雅称大全,希望可以给您的书房命名提供一些灵感。
1. 静心书斋。
2. 心灵阅览室。
3. 沉思角落。
4. 吟风阁。
5. 静思堂。
6. 静心阁。
7. 静心轩。
8. 静思轩。
9. 静思居。
10. 静思园。
11. 静思苑。
12. 心灵驿站。
13. 静思书屋。
14. 心灵角落。
15. 静心书屋。
16. 心灵书屋。
17. 静思书斋。
18. 心灵书斋。
19. 心灵阁。
20. 静思书房。
21. 心灵书房。
22. 静心书房。
23. 心灵书堂。
24. 静思书堂。
25. 心灵书堂。
26. 静心书堂。
27. 心灵书轩。
28. 静思书轩。
29. 静心书轩。
30. 心灵书斋。
这些书房名雅称,从字面意思上都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深思的氛围。
在给自己的书房命名时,可以根据书房的装饰风格、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书房名。
比如,如果书房装饰风格偏向古典,可以选择“吟风阁”、“静心阁”等名字;如果书房主人喜欢读书思考,可以选择“沉思角落”、“心灵书屋”等名字。
除了以上提到的书房名,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创意组合,打造出更具个性和独特性的书房名。
比如,结合自己的名字或者家庭成员的名字,可以创造出“某某之书房”、“某某书屋”等名字;结合书房的特色和用途,可以创造出“阅读天地”、“思维空间”等名字。
总之,一个好的书房名可以为书房增添一份雅致,也可以为书房主人增添一份气质。
希望以上介绍的书房名雅称大全可以给您的书房命名提供一些灵感,也希望您可以在书房中享受到阅读、学习、思考的乐趣。
愿您的书房名如其人,雅致而独特。
高中语文涨知识:历代的文人雅士的书房,都是什么名?我国历代的文人雅士,不仅喜欢给自己取别称,而且喜欢给自己的居所、书房取斋名,比如王维的“竹里馆”、杜甫的“草堂”、刘禹锡的“陋室”等。
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文人书斋,这些书斋名称有哪些特点。
一起来了解——中国历代文人,往往都有一种雅趣,就是为自己的寓所、书斋起个斋名(或称“室名”),自我欣赏,自得其乐。
斋名约在两晋时期出现,如晋代王子良的“古斋”,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楼”、顾野王的“读书堆”等。
到了唐代,斋名增多,如王维的“竹里馆”、杜甫的“草堂”、刘禹锡的“陋室”等。
唐代以后,取斋名之风盛行,文人间多以斋名相称,赋诗行文也以斋名自署。
于是,斋名就成了和“别号”相似的一种称谓,如宋人蔡京的“六鹤堂”、陆游的“双清堂”,元人黄公望的“三教堂”,明人汤显祖的“玉茗堂”,清人秦荣光的“养真堂”等。
到了清代,人们把姓加在斋名之前来称呼文人,如称姚鼐为“姚惜抱”(姚鼐的斋名为“惜抱轩”),称王闿运为“王湘绮”(王闿运的斋名为“湘绮楼”),称卢文弨为"卢抱经"(卢文弨的斋名为“抱经堂”)等。
现代文学艺术家刘半农的“含辉堂”、丰子恺的“缘缘堂”、陈寅恪的“寒柳堂”、张大千的“大风堂”、刘海粟的“艺海堂”、李可染的“耕牛堂”等,也都是著名的斋名。
单字的斋名,在20世纪前期较为盛行,如王国维的“观堂”、鲁迅的“俟堂”、周作人的“知堂”、孙犁的“耕堂”、冯其庸的“宽堂”等,已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所熟知。
古今文人雅士斋名大体有以下几种:以庭院所植花木为名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北京大学燕园的书斋,命名为“三松堂”,因其庭院有三棵松树而得名。
古典戏曲小说研究专家吴晓铃斋名“双棔书屋”,因其庭院有两棵棔树(学名合欢树)而得名。
红学家俞平伯20世纪40年代迁入北平时,因院内有一株古槐,遂以“古槐书屋”为斋名。
历史学家陈寅恪因酷爱柳树,为书斋命名为“寒柳堂”。
从诗文佳句中选取为了表明志向、抒发情怀,文人学者喜欢从古代诗文名篇佳句中选取词语为斋名。
历代皇宫练字房叫法
1、惜抱轩:清代桐城派古文学家姚鼐的书斋名;
2、梦溪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沈括的书斋名;
3、书巢: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斋名;
4、本穴世界:宋末诗人郑思肖的书斋名;
5、梅花屋:元代画家、诗人王冕的画室名;
6、项脊轩: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书斋名;
7、七录斋:明代文学家张溥的书斋名。
8、在古代,文人们喜欢把写字的地方叫书房,书房又叫做书斋,是古代文化人用来读书、写字、工作、研究的地方。
一般书房里面都会放着他们的书籍和笔墨纸砚。
而且古代的文人都很喜欢给自己的书房起一个文雅的名字。
当然现在写字的地就多了,教室、家里客厅等。
看你自己高兴了!。
史上名人书斋名趣谈中国的名人在写作之余多有为自己的书斋命名的雅趣。
这些书斋的名字,有的反映了作者的志向,有的寄托了自己的情怀,或自勉,或自嘲,让人不禁大开眼界,涉之成趣。
1、老学庵: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叫“老学庵”。
据陆游在《老学庵诗》自注中说:“予取师‘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名庵”,意为要活到老学到老。
2、苦斋:明朝文学家章溢晚年隐居在龙泉县一间陋室学习和创作,尽管生活条件很艰苦,但他以苦为乐,在陋室中发愤学习,写出不少着名的诗文。
他曾说:“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苦。
”刘基被这种精神所感动,写了《苦斋记》这篇文章,把章溢的书斋取名为“苦斋”。
3、七斋录:明代着名学者张溥的书斋。
张溥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之书都要亲自抄写,抄好朗读后烧掉再抄,一直要抄六七遍,因此他的书斋起名为“七斋录”。
4、项脊轩:明朝文学家归有光的书斋。
其远祖归隆道曾在太仓(今江苏太仓)项脊泾居住,以地名作室名,有纪念先祖之意。
5、聊斋:相传,清初着名文学家蒲松龄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须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
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书屋名为“聊斋”。
6、贼者居:清代戏曲家李渔的书斋。
他虽富有文采,但生活随便,不大讲究读书人的礼节,他寓居北京时,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贼者居”。
7、抱残守缺斋:清末小说家刘鹗的书斋。
他在政治上保守,集古籍来寻求心理的安慰,故把自己在北京寓所的一间小屋命名为“抱残守缺斋”。
8、人境庐:清代学者黄遵宪的书斋名。
陶渊明诗歌语言质朴自然、精炼,颇受黄遵宪推崇,进而提出“我手写我口”的主张。
黄遵宪尤其喜欢陶渊明诗中《饮酒·结庐在人境》一首,故以“人境庐”命名书斋。
9、饮冰室:近代学者梁启超的书斋。
“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形容心情焦虑,内心烦躁,故而饮冰。
以此命名,暗示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
10、缀玉轩:着名戏剧家梅兰芳室名“缀玉轩”,是诗人李释戡给起的,寓意为博采众家之长。
文人书斋名趣
刘禹锡——陋室诸葛亮——茅庐杨雄——玄亭
陆游——老学庵蒲松龄——聊斋张溥——七焚斋
刘鹗——抱残守缺斋梁启超——饮水室鲁迅——绿林书屋
闻一多——何妨一下楼朱自清——犹贤博弈斋柳亚子——羿楼梁实秋——雅斋孙犁——耕堂姚雪垠——无止境斋
杨树达——积微居丰子恺——缘缘堂梅兰芳——梅花诗屋
冯友兰——三松堂王力——龙虫并雕斋阮章竞——苦嗓楼
陈垣——励耕堂皇帝——南书房辛弃疾——稼轩
冯梦龙——墨憨斋袁宗道——白苏斋袁枚——随园
袁中道——珂雪斋陈廷焯——白雨斋方孝孺——逊志斋
钟惺——隐秀轩茅维——凌霄阁沈从文——窄而霉斋
张恨水——待漏斋。
名人书斋名名人书斋名第一篇、梁启超:饮冰室陆游:老学庵丰子恺:缘缘堂闻一多:何妨一下楼朱自清:犹贤博弈斋刘禹锡:陋室舒位:瓶水斋贾平凹:静虚村蒲松林:聊斋谢国桢:瓜蒂庵章钰:四当斋沈从文:窄而霉斋李耕:菜根精舍曾国藩:求缺斋方渐:富文阁纪晓岚:阅微草堂怀素:绿天庵毛晋:汲古阁张溥:七焚庵黄宗羲:惜字斋郑燮:七品官耳王力:龙虫并雕斋杨雄:玄亭文征明:玉磐山房徐文长:湘管斋翁方纲:复初斋王毅荣:天绘阁何绍基:不洗砚斋龚自珍:定庵刘鹗:抱残守缺斋吴昌硕:缶庐柳亚子:弈楼梁实秋:雅舍冯友兰:三松堂陈恒:力耕堂梅兰芳:梅花诗屋叶圣陶:未厌居齐白石:寄萍堂张善孖:大风堂孙犁:耕堂杨树达:积微居阮章竞:苦噪楼姚雪垠:无止境斋第二篇、文人书斋名寓意多自古以来,我国便是诗书礼仪之邦,不少文人墨客大都有专门藏书、读书、写作的地方,或称为书斋,或称为室、居、轩、堂等。
这些书斋的命名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了主人的性情与志趣,它们往往或缘于某事,或由于某因,异彩纷呈,各有寓意。
这些饶有情趣的室名,常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陋室: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
诗人曾专门写下了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绘自己书斋的简陋,把自己的“陋室”与三国时诸葛亮的“茅庐”以及西汉文学家杨雄的“玄亭”相提并论,表现了高洁的品行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老学庵: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的书斋名。
取“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之语铭斋,立志要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苦斋:明朝文学家章溢隐居在龙泉县一间陋室里进行学习和创作,他以苦为乐,发奋用功,写出不少著名的诗文。
他曾说:“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
”刘基为这种精神所感动,写了《苦斋记》一文,把章溢的书斋取名为苦斋。
“七焚斋”:又名“七录斋”。
明朝文学家张溥自幼勤奋好学,他读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完毕后,朗读一遍即烧掉,接着再抄,再读,再烧,如此反反复复达六七次之多。
天长日久,他的右手握笔处长出了老茧。
古代书房的名字由来古代书房是古人用来读书、写字、研究学问的场所。
书房的名字往往寓意深远,蕴含着主人的修养、志向和追求。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古代书房名字的由来。
1. 静斋:静斋一词源于《诗经·氓》:“斋朝耆艾,言秋其已。
”意为早晨到斋堂里读书,并且读到秋天已经很深了。
静斋这个名字寓意着书房是一个宁静、清净的地方,可以让人专心致志地读书。
2. 心香阁:心香阁的名字来源于唐代文学家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里的“香”指的是书香,代表着知识和文化。
心香阁的名字寓意着这个书房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文化氛围的地方。
3. 知行堂:知行堂是清代学者王阳明所建的书房,名字取自王阳明的教育理念:“知行合一”。
这个名字寓意着书房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实践、行动的场所。
在这里读书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还要将知识付诸实践,用于实际生活中。
4. 静思堂:静思堂这个名字来源于明代文学家谢榛的《静思堂集》。
谢榛是南京太学的学者,他的书房以“静思”为名,寓意着这个书房是一个思考问题、研究学问的地方。
在这里,人们可以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寻找答案。
5. 养正斋:养正斋是明代著名学者杨时所建的书房,名字取自孔子的名言:“君子修养正,不知斋戒,不食肉。
”这个名字寓意着书房是一个修身养性、追求道德美的地方。
在这里读书的人要注重道德修养,追求高尚的品德。
古代书房的名字往往体现了主人的修养和追求,也承载着对知识和文化的崇尚。
这些书房名字不仅富有意义,还能给人们带来深思和启发。
在现代社会,虽然书房的形式和功能有所改变,但是人们对于知识和文化的追求从未改变。
无论是古代书房还是现代书房,它们都是人们思考、学习、成长的地方,都散发着智慧和魅力。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利用好这样的空间,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修养,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