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控制
- 格式:doc
- 大小:127.50 KB
- 文档页数:4
Workbench全局⽹格控制-1今天给⼤家介绍⼀下Workbench中全局⽹格控制,以及常⽤的⼀些功能。
⾸先是显⽰形式见图1,此块选项可以调整窗⼝模型显⽰形式。
图1接着是⼀些默认设置,可以调整单元阶次以及⽹格尺⼨,物理偏好决定了⼀些默认设置,整体介绍见图2以及表1。
图2表1然后是全局⽹格尺⼨相关介绍,如图3所⽰。
图3Adaptive⾃适应此选项为默认值,也是最常使⽤的设置。
此时⽹格控制的规则为先从边开始划分⽹格,在曲率⽐较⼤的地⽅⾃动细化⽹格,然后产⽣⾯⽹格,最后产⽣体⽹格。
Resolution分辨率,可控制全局⽹格疏密成程度Mesh Defeaturing可以设置忽略特征尺⼨,针对微⼩特征Initial Size Seed初始尺⼨种⼦⽤来控制每⼀部件的初始⽹格种⼦,此时已定义单元的尺⼨会被忽略。
初始种⼦就是我们指定程序从哪⾥开始取值,默认初始种⼦是Active Assembly(激活的装配体),⼀般我们不需要去设置。
Transition过渡⽤于控制邻近单元增长⽐,包含 Fast、Slow 两个选项可供选择。
通常情况下 CFD、Explicit 分析需要缓慢产⽣⽹格过渡,Mechanical、Electromagetics 需要快速产⽣⽹格过渡。
Span Angle Center跨度中⼼⾓跨度中⼼⾓只有在Size Function 关闭时⽅可使⽤。
⽤来设定基于边细化的曲度⽬标。
控制⽹格在弯曲区域细分,直到单独单元跨越这个⾓,包含 Coarse(粗糙:60°~91°)、Medium(中等:24°~75°)、Fine(细化 12°~36°)三个选项可供选择。
当⾃适应⽹格关闭时,可⼈为调整相关尺⼨,如图4所⽰。
图4Curvature曲率在有曲率变化的地⽅⽹格会⾃动加密,可以控制曲⾯处⽹格的变化,使转⾓处或孔洞的曲边的⽹格细化(对直⾓边不起作⽤)。
【流体】ANSYSmeshing网格划分之-入门3-总体网格控制参数详解(上)1.Defaults2.Sizing3.Inflation4.Assembly Meshing5.Patch conforming Options6.Patch Independent Options7.Advanced8.Defeaturing9.Statistics1、Defaults点击Defaults左边的+号,展开Defaults。
可以看到,有三个选项。
可以看出Defaults主要是设置网格适用软件。
1.1 Physics Preference根据仿真需求,选择网格划分的参考。
因为不同分析类型对网格的划分要求是不同的,例如粗糙度,边界层是否需求,网格过度平滑等。
当你选择了分析类型后,ANSYS Meshing会提供默认选项,帮助更好划分所需网格。
下面是ANSYS Meshing物理场网格默认选项。
这里,我们的教程系列是流体力学网格,所以选择CFD类型。
1.2、Solver Preference网格求解器类型。
提供了3种ANSYS中的流体力学仿真软件。
这里我们用Fluent仿真,选择Fluent即可。
1.3、Relevance网格相关度,数值可以设置-100到100,表示由疏到密。
下面这幅图是来自网上显示网格相关度对网格疏密的影响。
但是,我尝试自己划分看看效果,发现并没有效果,改变不了网格疏密。
下图中,将相关性数值由0改到100,发现网格并没有变密,只是面网格分布发生一些微小变化而已。
其实,个人觉得这个数值没必要改,想要网格加密的话,修改网格大小或者局部加密即可。
2、Sizing在这里设置网格全局划分的尺寸参数。
2.1 Use Advanced Size Function高级尺寸功能,ANSYS Meshing提供了5种高级尺寸功能。
当你选择不同的尺寸功能时,尺寸参数的设置会跟着变化。
•Off-关闭高级尺寸功能,只能设置•Curvature-可以控制曲面网格的变化,细化转角处网格•Proximity-控制几何狭窄处的网格层数。
ANSYS LS-DYNA结构冲击动力学分析专题培训学习心得——网格控制心得: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在于利用workbench进行模型的前处理方面,尤其是网格划分控制上,前期我们进行分析的主要网格划分方式多为系统自动划分,对于结构形式复杂的模型,很多时候都不太会对网格进行控制。
在三维网格划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1. 四面体网格划分2. 扫略网格划分3. 多区网格划分4. 六面体为主网格划分5. 自动网格划分算法区别这些我们都有了解,而网格划分算法中的Patch Conforming 算法和Patch Independent 算法的区别却不太清楚,其主要差别在于Patch Independent 算法有较强的几何容忍度,小于某一给定尺寸的几何形状会被忽略,但同时也带来了计算精度有偏差的问题,如何均衡这两者的关系需要根据工程实例情况来进行区分。
对于单个模型的多次网格控制对于一个模型可以添加多个不冲突的网格控制,尺寸控制几乎可以跟任何一种划分方式合用,这样可以保证模型网格的规则性,也可以控制单元数量(因为在DYNA中,单元数量及最小单元尺寸与计算效率及计算精度关系非常密切)。
局部网格控制局部网格控制同样也是以尺寸控制为基础,用单元尺寸、线份数、影响球等手段来实现所关注的局部网格质量。
这个控制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计算的效率和精度。
在高级尺寸共功能上,打开调整曲率功能可以调整曲率法向角,细化转角处网格,还可以通过控制狭缝间的网格层数来对细微部分进行细化处理。
单元数量控制DANY的分析对单元数量很敏感,普通的双核CPU的计算机,计算400万单元的模型已经是极限,大型计算机的并行计算也需要进行合理的网格数量及尺寸的控制,另外不同的分析类型对网格质量的要求也不同。
运用DYNA进行碰撞模拟时多采用的是显示动力学分析的模式,这是因为一方面,计算收敛程度高,另一方面,计算结果更为精确,只是由于显式分析计算量大,对网格的质量要求就很高。
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控制墙面抹灰裂缝的施工技术研究摘要:在房屋建筑装饰装修阶段,墙面抹灰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后续的施工工艺以及建筑物的保温、防潮、隔热、隔音等使用功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常规的墙面抹灰施工中,墙面裂缝是最常见的质量通病,玻璃纤维网格布具有稳定、良好的化学特性及物理特性,它对抹灰层的加强可减少墙面的裂缝发生。
关键词: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面层抹灰、减少裂缝、质量控制引言在常规的墙面抹灰施工中,墙面裂缝是最常见的质量通病,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墙面裂缝问题尤为突出,墙面的抹灰层常出现脱层、空鼓、开裂等质量问题,耐碱玻纤网格布作为墙体表面的一种强化抗裂材料,是目前墙面抹灰层抗裂最常用的措施。
但是,由于耐碱玻纤网格布在墙面抹灰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缺乏对耐碱玻纤网格布施工流程的控制,并没有发挥出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的应用功效和防裂功能,从而导致墙面抹灰施工中仍然存在着抹灰层脱层、空鼓、开裂等的工程质量问题。
通过对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在墙面粉刷中应用技术的研究,优化墙面抹灰中加入耐碱玻纤网格布的施工流程,并借此来改善建筑内墙抹灰层的质量控制。
1工程实例1.1 项目概况泾川县世纪花园D区一期12#、16#楼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40707.17平方米;结构类型剪力墙结构,建筑层数均为26层,建筑高度79.45 米。
为了在内墙面抹灰过程中减少和预防裂缝的产生,并抵抗由于外界因素(温度、湿度)的改变,而导致水泥砂浆在抹灰表面产生的裂缝,项目部通过查找资源,综合研究化学特征和物理特点以及在现场实践后,在原有的抹灰施工表面砂浆中压入一层耐碱性玻璃纤维网格布。
通过水泥砂浆与耐碱性玻纤网格布的共同作用,能够使抹灰层表面的收缩应力进行分散,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抹灰过程中出现裂缝。
2方案实施在项目实施的初期阶段,项目部首先要编制施工方案,制作样板间,经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三方验收后,方可进行大面积墙面抹灰。
2.1 施工准备熟悉施工图纸、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相关文件;施工技术交底已完成;抹灰前墙体必须经验收合格、喷浆交接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冬季施工现场温度最低不低于5℃。
网格控制
网格控制包含以下两个选项:
•Post Processing 后处理
后处理可以使你更好的控制中性面或双层面网格的划分过程
网格匹配控制,可以使你创建的双层面网格互相匹配的更好。
对与流动分析来说匹配率要高于85%,而对翘曲分析最好能高于90%。
网格光顺控制,可以使你获得光顺的网格棱边。
该选相可以更好的表现曲线特征,但它会细微的降低网格的匹配率。
对于含有许多曲线特征的双层面网格,最好分别使用这两个控制来划分网格,比较一下看那个控制生成的网格质量较好。
•Adaptive Meshing 网格适应
当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划分时,通常会先创建一个初开始的网格,该网格会比目标网格尺寸小,接着,网格会反复的通过移动接点来创建满足目标网格边长的网格。
通过网格适应划分出的网格其网格单元的边长将分布更均匀,而且网格单元的边长与模型的特征更适应。
这样的网格能更好的用于流动分析。
注意: 对于简单的模型,网格适应并没有什么效果。
对于特征较多的复杂模型,该选项可以优化并保护细小特征上的单元。
比如大面上的筋板上的区域。
Smooth Nodes 光顺节点
该工具用于平均各节点的距离以使网格更加均匀。
该命令也可使重划网格的区域和未
重划网格的区域的连接更光顺。
要使用该工具,只需你想要光顺的节点。
选中保护特征的棱边(Preserve feature
edges)选项,这将保证产品角部的节点不变形。
C reate Beams 创建一维梁单元
一维梁单元是用来建立浇注系统,冷却水路的结构的。
直接创建梁单元需要预先定义
好单元的两个端点。
如何创建梁单元
1. 选择定义好的梁单元的开始节点和终止节点
2. 输入要创建的梁单元的数量。
3. 单击改变按钮,在属性定义面板中选择要创建的梁单元的类型。
注意: 想要创建3D 网格,你必须先建立Fusion 网格,修复完网格存在的问题后再重新用3D 网格来划分网格。
划分网格的讨论
大的纵横比是由产品上的一些细小的特征造成的。
减小网格大小一般可以降低网格的纵横比问题和提高网格的匹配率。
产品局部的网格重划分能够解决大部分的纵横比过高的问题。
这包含两个半圆柱和圆弧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