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香港电力市场未来的发展第一阶段》谘询文件
- 格式:pdf
- 大小:484.26 KB
- 文档页数:7
公司上市致辞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及英唐的所有同仁:大家晚上好!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让所有英唐人都心潮澎湃的日子----英唐成立十周年纪念日。
在此我谨代表英唐智控董事会和总经理办公室向到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同时向一直以来关心、爱护和支持公司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以及爱岗敬业、辛勤工作为公司作出巨大贡献的全体同仁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十年前,英唐在深圳华强北的小办公室里,我们描绘了一个图,我们认为中国家电会怎么发展,中国智能控制会怎么发展,我们讨论了几个小时,从此就走上了这条路。
十年来,我们英唐人披荆斩棘,奋发图强,始终秉承“诚信合作,开拓创新,客户满意,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英唐从最初的 3 个人壮大到今天的 1300 多人;公司总产值从几十万达到了今天的四五个亿;名不见经传的小工厂发展成为登陆创业板上市的国内外知名生活电器智能控制器制造商。
喜讯不断,捷报频传。
今年 3 月,公司投资 5000 万元成立润唐电器公司进行智能家用豆腐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全球首款智能家用豆腐机已于 5 月成功面世。
今年 7 月,公司购买合肥高新区面积约为 130 亩的土地,并拟使用超募资金1 亿元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合肥英唐”建设英唐智控合肥基地。
合肥基地项目主要生产公司的主营产品电器智能控制产品和智能电器产品等,总投资不低于10 亿元,达产后产值不低于 15 亿元。
项目一期投资 4 亿元,项目建设生产线20条,年产值不低于 5 亿元。
项目二期投资 6 亿元,主要生产数码电子产品、电力智能控制产品、LED 照明产品及智能电器产品的扩产,项目建设生产线 30 至50条,年产值不低于 10 亿元。
今年 8 月,深圳第 26 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大运村英唐汉语学习中心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和深圳本土电子科技的发达,成为本届大运会完美谢幕的中坚力量之一。
港交所18c规则-回复港交所18c规则: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利器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迅猛,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参与其中,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优质企业前来上市融资。
然而,这种快速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确保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香港交易所(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imited,简称港交所)推出了18c规则,旨在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规范市场行为。
本文将以港交所18c规则为主题,分步骤详细回答相关问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规则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措施。
第一步:了解港交所18c规则的背景和目标为了了解港交所18c规则的出台背景和目标,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其面临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香港成为了连接国内外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
然而,在迅猛的市场发展下,一些问题逐渐浮现,如市场行为不规范、信息披露不透明、投资者权益难以维护等。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港交所推出了18c规则,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其主要目标包括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二步:介绍港交所18c规则的几大要点港交所18c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增加上市公司披露要求:港交所将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进行进一步提高,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更多与公司财务状况、内部管理、风险控制等相关的信息,以增加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提高市场透明度。
2.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港交所要求上市公司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增加董事会独立董事的比例、设立独立审计委员会等,以确保公司内部管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此外,港交所还推出了行政许可制度,对一些可能存在问题的公司进行限制或取消其上市资格。
3.加强投资者保护:为了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港交所增加了退市制度的灵活性,对于违规行为严重的公司,可以更加快速地实行退市。
此外,港交所还推出了类似IPO发行核查的“新股发行框架”,以确保发行人的合规性和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2024年首府供电方案变更答复尊敬的各位领导和相关部门:____年首府供电方案变更答复首先,我谨代表能源部门向各位领导和相关部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感谢。
感谢您们对首府供电方案变更的关注和重视,并对我们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与鼓励。
针对去年提出的首府供电方案,我们已经开展了全面的研究和评估工作。
在各方面的考虑和分析后,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供电方案进行变更,以满足首府未来能源需求的增长和改善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首先,我想对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首府的电力需求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而现有的供电能力已经逐渐接近饱和。
此外,首府所依赖的传统能源如煤炭和天然气,不仅面临供应不稳定的问题,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我们有必要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以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供电方案。
在研究和评估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以下首府供电方案的变更建议:1. 新能源发展和应用:我们建议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新能源,以提高首府的能源结构的多样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将加强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发电效率。
2. 电力网络改造和升级:我们计划对首府的电力网络进行全面改造和升级,以适应未来能源需求的增长。
这将包括电网的扩容改造、智能电网的建设和配电网络的优化,以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能源储存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我们将加大力度研究和应用能源储存技术,以解决新能源供应的波动性和间歇性问题。
这将包括电池储能技术、蓄热储能技术等,以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和供电的可靠性。
4. 能源管理和节能措施:我们将推动能源管理和节能措施的落实,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这将包括建筑节能、工业生产过程优化、能源智能化管理等,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在制定和实施新的供电方案时,我们将坚持科学、可持续和环保的原则,积极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以满足首府未来能源需求的增长和改善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021年12月11日行业研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利好绿电、分布式、储能、电网——新能源、环保领域碳中和动态追踪(四十三)电力设备新能源:事件:2021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逐句解读如下:(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解读:碳达峰、碳中和本质上是环境问题与定价权问题,能源革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双碳”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发展质量以及在全球产业链的位置,以获取更大的定价权,所以我们要坚定的推动“双碳”目标,但是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要防止“运动式减碳”。
(二)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
解读:我们在把碳成本内部化的过程中,需要(1)全国统筹:不仅要考虑能源布局,也要考虑产业布局;在碳核算的过程中,要考虑整体要素的流动性,能够更加优化能源和产业布局。
(2)节约优先:要有节约意识,在生产生活中,激发自身内生式减碳的潜力;(3)双轮驱动:一方面要进行低碳转型,另一方面要推进末端固碳;(4)内外畅通:各省份之间、国内国外之间、不同产业要素之间要有顺畅的成本疏导机制;(5)防范风险:防范政策层面出现“一刀切”的现象;防范碳成本内部化的过程中出现经济问题。
(三)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解读:新能源发电客观上存在着波动性等问题,与用电负荷并不完全匹配。
在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果没有做好相关的保障性工作,传统能源快速退出会对整体的用能安全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一方面我们现阶段仍要把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清洁化与高效利用做好,在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进行传统能源的逐步退出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快新能源发电配套保障性设施发展,要加强特高压、配电网改造及储能的建设,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国家电监会代表团一行6人,于2009年11月23-26日先后赴澳门和香港访问。
访问期间,分别与澳门能源办、香港环境局、香港机电工程署等政府部门,以及澳门电力公司、香港中华电力公司等电力企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撰写了考察报告,供大家参考。
港澳地区目前电力发展状况及监管措施电监会赴港澳考察团一、港澳电力工业概况及特点(一)港澳电力系统基本情况香港,与深圳毗邻,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内陆地区组成,总面积约1104平方公里,合计人口680万。
目前主要由中华电力公司和港灯公司两家电力公司负责电力供应。
其中,中华电力公司的供电范围包括九龙、新界、长洲、大屿山、喜灵洲、东平洲;港灯公司则供应港岛、南丫岛和蒲苔岛。
截止2008年底,香港发电装机总容量为1304万千瓦,包括青山(412万千瓦)、龙鼓滩(187.5万千瓦)、竹蒿湾(330.5万千瓦)、南丫发电厂(373.6万千瓦)等。
其电网电压等级有400kV、275kV、132kV、66kV、11kV、380(220)V。
香港与广东通过4回400kV 线路(与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和广东电网相联)和9回132kV线路(与深圳电网相联)联网,中华电力与港灯公司经3回132kV海底电缆相联。
澳门,北邻珠海市,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和路氹城四部分组成,总面积为32.8平方公里,合计人口54万。
目前主要由澳门电力公司负责电力供应。
截止2008年底,澳门发电总装机容量为47.2万千瓦,包括澳门电厂(6.4万千瓦)、路环A 厂(27.1万千瓦)和路环B厂(13.6万千瓦)等。
其电网电压等级有220kV、132kV、66kV、11kV、380(220)V。
2008年,澳门电力公司有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4座,并通过3回220kV线路和4回110kV线路(目前处于备用状态)与广东珠海电网相联。
(二)港澳与内地电力交易情况长期以来,港澳地区与内地电网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电能交易频繁,为保障港澳电力供应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赵民谈咨询”系列之一:为中华之崛起而做好咨询“两会”在北京正如火如荼地开着,我们还应该继续关注“两会”。
不过呢,今天已经是2007年的3月11号了,我们在关注“两会”国家大事的同时,也还需要关注一下自己的事情了。
从今天开始,我开一个新的谈话系列——“赵民谈咨询”系列。
今天,谈第一个话题。
在当今的中国,全民炒股票横行,全民炒房霸道;风险投资太多而好项目太少,投资家急得抓耳扰腮,创业“骗”风投成风,互联网公司前赴后继...中国社会有太多的“发财机会”和“成功机会”,做什么,都比做咨询要赚钱多,要来得快。
所以,在当今的中国,做咨询要做出名堂来,“革命的首要问题”是:你为什么做咨询。
自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为了有一个好的职业生涯,是为了有一个好的工作机会,是为了能够摆脱自己不喜欢的本科专业,是为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户口,是为了能够成为国家税务总局要求的自己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年收入十二万以上的纳税人”(这才是“白骨精”的标准呢!),是为了有足够的钱买车买房子,是。
对此,我们都非常赞成,非常理解。
在中国做咨询,有一个天然的好处,那就是中国的企业太多了,有实在太多的机会,可以让我们的咨询公司和咨询顾问一展身手、一展雄辩、一展风采;有太多的机会,可以和那些凭各种各样的本事、资源和机会成功的老总们促膝谈心、秉烛夜谈、会心一笑;有太多的机会,可以和中国的第一流的公司的老总,一同出席论坛、一同来到学校、一同挥杆击球。
但这还不是最多的机会。
对中国的咨询行业的顾问和从业人员来说,最多的机会是,中国有可能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一样,产生一个或几个中国人自己的世界级的管理咨询大公司。
为什么?因为中国社会的三个特性。
第一是当代中国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这样的一个转型,决定了市场化程度是缓慢的,是不均衡的。
从东部到中部到西部,从沿海到中原到内陆,市场化进程就好象一个连接着一个的波浪,长江后浪推前浪,市场化的改革程度不断提高和加深。
商务部关于同意国家电网香港有限公司增资的批复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商务部
•【公布日期】2008.02.13
•【文号】商合批[2008]120号
•【施行日期】2008.02.1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
正文
商务部关于同意国家电网香港有限公司增资的批复
(商合批〔2008〕120号)
国家电网公司:
《关于对国家电网香港有限公司增资的请示》(国家电网外事〔2008〕57号)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你公司以现汇对在香港设立的“国家电网香港有限公司”增资4000万港元。
增资后,该境外企业的总投资从1000万港元增至5000万港元。
其他事项不变。
二、接此批文后,请你公司到我部(合作司)换领《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批准证书》,自领取批准证书起60天内,到外汇管理部门办理有关登记手续,并凭批准证书于1年内办理其他有关手续。
三、请要求境外企业主要负责人持批准证书(复印件)向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经济部)重新登记。
境外企业要对安全、质量、知识产权、社会责任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
四、请督促境外企业按照《境外投资联合年检暂行办法》的规定,参加境外投资的年检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二〇〇八年二月十三日。
回應《香港電力市場未來的發展第一階段》諮詢文件引言1.香港的溫室氣體和空氣污染排放物,主要是來自本港的兩間電力公司,即中華電力和香港電燈: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2002年總和35,300千兆克67,300公噸86,400公噸7,280公噸2002年電廠所佔比例約佔 62% 約佔89% 約佔46% 約佔37%2003年總和37,600千兆克90,900公噸96,600公噸7,380公噸2003年電廠所佔比例約佔65% 約佔92% 約佔57% 約佔46%(資料來源:環保署.hk/epd/tc_chi/environmentinhk/air/data/emission_inve.html)2.能源和電力工業,雖是推動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但亦為社會帶來沉重的代價。
目前發電廠依賴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氣)的情況,是直接加速全球暖化的危機和區域性的空氣污染問題。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政府和電力公司不能置市民健康、環境保護和國際公民的責任於不顧。
3.以上所列的四種氣體,包括溫室氣體的主要元素「二氧化碳」,和空氣污染物的主要元素「二氧化硫」,自2000年開始有明顯的上升趨勢,特別是2002年與2003年間,上升幅度顯著。
全球暖化與空氣污染,最終都會影響市民的生活和健康,對環境、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的發展,都會帶來連鎖的負面影響和惡果。
4.一直以來,政府並沒有要求兩電採取積極的措施以回應全球暖化和空氣污染的問題,如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上限,或以各自的准許利潤承擔進行除硫設備的費用;兩電亦沒有主動在龐大的利潤回報之外,承擔這些社會代價,變相是市民與政府,每人分擔了電力公司燒煤發電的風險,和將危機延禍給下一代。
5.因此,電力市場的未來,不但要繼續為大眾提供穩定和價錢合理的電力,更要多顧及社會、環保、可持續發展等的面,定下符合整體社會長遠利益的電力政策,以取代現時只著眼於利潤監管的《管制協議計劃》安排。
6.本文件旨在簡述綠色和平對未來電力市場改革原則和機制的建議。
電力市場改革的原則7.原則一:為可再生能源發展,提供制度上的誘因和規範7.1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原因:7.2燒煤的代價:氣候反常 - 全球暖化只是氣候反常的其中一種現象。
但氣候被擾亂後,隨之而來的是整個生態系統變得反覆無常,難以預測,破壞力和摧毀性也更大。
這不但帶來沉重的社會和經濟損失,更會令自然界很多的物種處於瀕臨的邊緣。
主流科學界已一致認為,全球氣候反常,極端的氣象情況,是因為人類活動所致,與工業化和能源消耗激增有莫大的關係,大量燃燒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氣,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特別是二氧化碳,是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主要元兇。
(a)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大約有16萬人死於全球暖化直接導致的疾病。
這一數字到了2020年將會「翻兩翻」;全球最大的再保險公司Munich Re去年表示,未來的夏季將會與2003年一般的酷熱,十年內因氣候轉變而帶來的經濟損失達1500億美元,金額遠超過保險公司所能承擔。
(b)香港天文台表示,去年香港平均氣溫較正常值高了0.4度,未來香港的夏季有可能整整一個月晚上超過攝氏28度,冬季不會低於12度。
(c)中國氣象局去年6月份發表研究,表示2020年至2030年,全國平均氣溫將上午1.7度,到2050年時上升2.2度,華北和東北南部等一些地區將出現持續的乾旱,包括廣東省多個地區已經發出50年以來最嚴峻的乾旱警告,影響農業、民生和經濟發展。
全國冰川減少將會減少27%,至2100年,中國海平面上升26-28厘米,珠江三角洲一帶可能被淹沒。
7.3可再生能源是全球能源發展的趨勢 – 紓緩氣候反常的現象,最徹底的途徑是發展潔淨、安全、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減少燃燒化石燃料帶來的破壞。
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迅速,在主流的能源分析家當中,風能被評為最具前綠色和平頁二景的商業領域,單是風能的成本,過去的5年內已下降了20%,可與傳統的燃煤發電廠競爭。
風能既能提供清潔的能源,不會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還能紓緩全球暖化的現象。
根據歐洲風能協會(EWEA)最新的數字,過去六年,歐洲的風能產業每年有20%的增長,2004年底的累積裝機容量已達34,205兆瓦,去年風機產業共帶來57億歐元的利潤1。
一月初,八大工業國的一個高層工作小組向八大工業國的元首建議,2025年前,八大工業國至少要有25%的電力由可再生能源供應,才可紓緩氣候變化的危機2。
7.4香港市民支持可再生能源 – 以下列舉三個最新的民意調查的結果:(a)2003年7月,綠色和平委託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進行「可再生能源意見調查」,以隨機抽樣的方式成功訪問了超過1000位市民對全球氣候暖化(b)2004年4月,特區政府統計處發表《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十七號報告書》,有關公眾對香港的電力供應的意見,調查了2,172,600個住戶的意見。
(c)2004年12月13日,特區政府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發表《誠邀回應文件》的總結報告,詳細諮詢市民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意見。
1請參閱:2請參閱:(IPRR:24/1/05 press release)綠色和平頁三7.5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建議特區政府為「可再生能源發展」制定具體指標和政策,方向非常明確 – 包括:2008年前開放電力市場予供應可再生能源的發電公司(本港與內地)、2006年前向電力公司提供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誘因(如於特區政府建築物內安裝可再生能源設備、土地配合等)、2008年前電力公司應提供可再生能源。
7.6立法會議員支持可再生能源 - 立法會亦分別於2001年1月17日和2002年10月30日,通過兩項議案,促請政府應提供支援和誘因,推動科技研究,扶助可再生能源市場的發展;長遠而言,還須積極與廣東省政府和珠三角洲各有關當局合作。
7.7中央政府定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標 – 目前,中國是亞洲區域第三大的風能大國,還定下2010年前最少10%的電力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其中風能市場於過去的3年平均增長21.8%,為世界第十大的風能市場。
(《風力12》,綠色和平/歐洲風能協會,2004,頁19-20)中央政府亦積極草擬《可再生能源法》,預計本年6月就會正式通過,加大力度發展可再生能源,回應電力短缺和環境保護的訴求。
初步知悉,《可再生能源法》將會包括三大原則:1. 每個省份自行定下因時制宜的可再生能源指標;2. 「固定電價」:電網公司為可再生能源定下一個較長期和穩定的電價,以增加供應商投資的信心;3.「電費分攤」:可再生能源的前期成本較高,電費有可能上升,政府、電網公司和消費者均須承擔部份的成本。
7.8因此,在未來的電力市場制度內,為發展可再生能源提供誘因是符合:1. 負起香港作為「國際公民」的責任,減少二氧化碳;2. 回應民意,讓市民有選擇可再生能源的權利;3. 配合中國和全球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趨勢,把握這個新興產業的機遇。
8.原則二:區域性的「可持續發展」方向8.1全球氣候變化的危機- 廣東省50年一遇的最廣泛旱災和面對沿海水位上升的危機,是全球暖化最明顯的力證,「泛珠三角」亦有著唇亡齒寒的關係。
特區政府可在現有中電與廣東省電網聯合的基礎上,加快本港電網與廣東電網融合的步伐,定下區域性的能源供應策略;8.2區域視野的重要性 - 「泛珠區域經貿合作」十大領域中「環境保護」是其中一個重要項目,可見泛珠區內各地已認同持續發展必須共同承擔,不能獨善其身。
在電力改革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方面,廣東省是全國進展較快的一個省份。
除了增加電力市場的自由度和競爭,實行「廠網分家」外,針對嚴重的空氣污染、酸雨和氣候反常的問題,廣東省發改委為風能定下「固定電價」,規定電網公司必須購買風電公司的風能,每度電為人民幣0.528(2004年),比綠色和平頁四現時的火電價錢稍為高。
這個措施給予風電公司前期投資的信心,亦鼓勵更多可再生能源的產業發展,逐步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市場競爭力。
「泛珠三角」,特別是粵港之間,可把握雙方電力改革之機,互相配合,朝向發展「可持續能源」的方向;8.3粵港「聯網」成熟,內地亦增加與周邊國家「送電」-8.31中電自1996起,每年向中國內地售電。
截至200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內,售予內乎的電量增加38.3%,佔2003年總售電量的9.7%,共達3,008百萬度,即約30億千瓦時(或30億度),包括廣東省廣電集團有限公司和蛇口工業區。
8.32中央政府於1982年批准興建大亞灣核電廠,中電擁有25%的股權。
大亞灣核電廠於1994年開始向香港供電,達70%的大亞灣核電「輸送」給中電的電網。
根據中電控股2004年年報的數字,去年核電的輸出量佔中電總輸出量約27.8%,相當於供應給超過150萬香港市民的一年電量。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電量,即五個香港市民中,至少一人是在使用核能。
十年以來,中電與大亞灣之間的合作和電力輸送,並沒有影響香港電力供應的穩定性。
8.332004年9月25日,中國政府首次由大電網向國外送電,由雲南河口懸送往越南老街省。
送電最大電力40兆瓦,年售電量約2億千瓦時(或2億度)。
國內專家認為,雲南電力成功輸往周邊國家,表明以電力輸出為主要內容的「第四條經濟大通道」正在加快形成。
對於在國內供電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中國為何還向周邊國家售電時,雲南電網負責人表示,雲南電網向周邊國家的售電量,與年總電量300多億千瓦時(或300多億度)相比,實是微不足道,不會影響雲南及南方區域的供電。
「第四條經濟大通道」證明,國內與周邊國家積極發展電力產業,技術或電網穩定等問題亦愈來愈得到保證。
38.4善用廣東沿海區域的風力資源 - 與廣東省政府定下發展華南地區區域性風能項目,既可減少區內因燃煤發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和空氣污染物,增加區內的投資機會和增加就業機會,亦可共同解決廣東省缺電的問題。
綠色和平與歐洲風能協會估計,至2015年,單是廣東省地區,就可以發展20億千瓦的風能,相等於該區14%的電力總需求。
根據《風力12》的評估,至2020年,中國每年的風力發電將達17萬兆瓦,等於12%的電力總需求;因此帶來了44萬新的就業機會,1500億歐元的投資總額,以及大幅減少325百萬噸的二氧化碳。
這是大勢所趨,現時約有50個國家加入了風力發電的行列,整個行業從3相關新聞,請參閱:/cysc/ny/dl/200502/19/t20050219_3110689.shtml和/40926/6/117ISH7C0001124T.html綠色和平頁五業人員已達10萬人。
香港是華南地區的一部份,區域性的能源整合發展是有助發揮香港固有的優勢,如融資、專業技術培訓、健全法制和投資環境,亦因大規模使用不會排放二氧化碳的風能,而避免更嚴重的環境災難,如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