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种子发芽了》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种子发芽了》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生长发育过程;2. 掌握种子发芽的条件和步骤;3. 能够观察和描述种子发芽的过程;4. 培养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
二、导学内容:1. 种子的基本结构;2. 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3. 种子发芽的条件和步骤;4. 种子发芽的实验观察。
三、导学过程:1. 通过观察实验图片,引导学生发表对种子的认识和想法;2. 讲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胚乳、胚珠等;3. 分析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从种子的种植到发芽的全过程;4. 探讨种子发芽的条件和步骤,如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等;5. 进行种子发芽的实验观察,记录种子从发芽到生长的各个阶段;6. 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发表对种子发芽的看法。
四、导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生长发育过程,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和步骤,并培养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
同时,学生还应能够通过观察描述种子发芽的过程,提升科学素养和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1. 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种子发芽了》,这是一篇关于种子生长发芽的故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种子发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但你知道种子是如何发芽的吗?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将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以及种子在生长中的重要性。
2. 学习目标1)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和原理;2)理解种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3)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对自然的好奇心。
3. 学习过程第一部分:种子发芽的过程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外表,讨论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图片展示或实际种子的观察,引导学生了解种子内部的胚芽和营养物质,以及种子外部的种皮和种胚。
第二部分:种子发芽的条件指导学生探讨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如水、空气、温度等。
可以通过实验展示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让学生亲自体验观察种子的生长过程。
第三部分:种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通过故事《种子发芽了》,让学生了解种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如种子发芽后形成幼苗,继续生长成为成熟的植物。
2019年三年级科学下册《种子发芽了》教案青岛版教学目标:1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全过程,体验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2培养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教学准备:实验记录表格、绿豆种子、实验盒、水、滴管、纸巾、钟表、温度计。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导入新课你们平时吃过绿豆芽、黄豆芽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研究种子发芽的实验二、交流实验计划,完善实验操作。
1、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1)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首先要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
(2)介绍实验材料。
浸泡2天的花生蚕豆、绿豆、黄豆的种子。
(3)演示解剖方法。
示范用镊子剥蚕豆皮的方法,强调要领:a.不要着急;b.把剥了皮的蚕豆从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放在培养皿中。
(4)分组研究。
研究重点:种子可以分成几部分?注意比较三种种子的异同。
(5)小结种子由种皮子叶胚芽胚根胚轴构成。
2、研究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1)、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2)、根据猜想制定实验方案3、教师提出问题有哪些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4学生猜想阳光、空气温度、水5各小组围绕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光照、温度、水这几个条件,谈谈准备研究什么?准备怎样研究?6学生交流()改变的条件是水;不改变的条件是空气光照、温度;()改变温度的条件,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改变空气光照的条件,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7用课件的形式,展示三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并配有相应的讲解。
三、配备材料,分组实验。
1明确了实验计划和操作方法后,想一想:你们需要什么材料做实验?2学生说材料:实验记录表格、绿豆种子、实验盒、滴管、纸巾、温度计等。
3现在一切实验材料准备好了。
我想请一位同学说说打算怎样一步一步做实验?4学生介绍实验方法5学生分工合作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实验结束,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做的实验成果,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表扬。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2课《种子发芽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够理解种子发芽过程的基本原理;•能够观察、记录、描述种子发芽的过程;•能够掌握适宜种子发芽的条件。
### 2. 能力目标•能够发散思维,关注植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能够移植发芽后的幼苗,培养养成健康植物;•能够积极探究,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 3. 情感目标•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关注生态保护;•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种子发芽的原理,种子发芽的过程;•种子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移植发芽后的幼苗,培养成健康植物的方法和要点。
### 2. 教学难点•种子发芽的关键环节的揭示与讲解;•种子发芽过程中的技巧讲解;•种子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的规律讲解。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学生探究式、体验式为主。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观察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意识。
四、教学步骤与课时安排本节课为一课时的内容。
第一步:引入新课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植物发芽的状态,或播放视频向学生介绍种子发芽的意义,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步:认识种子发芽的动因介绍氧气和水分是种子发芽的重要动因,引导学生思考气体、水分对种子发芽的作用。
第三步:实践观察种子发芽过程1.。
选择豌豆种子;2.。
在种子睡前两天,我们将豌豆种子分成四组,分别浸泡在水中、放置在室温下、放置在黑暗中、放置在室温通风良好的情况下;3.。
在接下来的三天中,观察豌豆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记录种子发芽的时间,发芽的数量和长度,并画出生长图表,以便于分析研究。
第四步:归纳报告并讲解1.,并汇总各组种子发芽的情况和记录报告。
2.,讲解种子发芽的基本过程和关键要素。
第五步:实践活动展示移植幼苗的实战,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探究培育好的植物。
第六步:小结与评价1.,强调学生们应当如何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以及如何爱护自然环境;2.,检验学生对种子发芽知识的掌握程度。
《种子发芽了》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发展过程。
2.掌握种子发芽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3.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导学内容
1.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种子的发芽过程。
3.种子发芽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三、导学重点
1.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种子的发芽过程。
3.种子发芽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四、导学难点
1.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种子发芽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五、导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2.进修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3.探究种子的发芽过程。
4.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5.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六、导学评判
1.观察记录种子的发芽过程。
2.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
3.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和体会。
七、导学延伸
1.观察不同种子的发芽过程,比较差别。
2.钻研种子的保存和利用方法。
3.探究种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种子发芽的过程,以及种子发芽的条件和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不息拓展自己的视野,为未来的进修和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青岛版科学三下《种子发芽了》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全过程,体验操纵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2培养探究种子奥妙的爱好,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操纵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教学预备:实验记录表格、绿豆种子、实验盒、水、滴管、纸巾、钟表、温度计。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导入新课你们平常吃过绿豆芽、黄豆芽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研究种子发芽的实验二、交流实验打算,完善实验操作。
1、观看种子的内部构造(1)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怎么说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第一要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
(2)介绍实验材料。
浸泡2天的花生蚕豆、绿豆、黄豆的种子。
(3)演示解剖方法。
示范用镊子剥蚕豆皮的方法,强调要领:a.不要着急;b.把剥了皮的蚕豆从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放在培养皿中。
(4)分组研究。
研究重点:种子能够分成几部分?注意比较三种种子的异同。
(5)小结种子由种皮子叶胚芽胚根胚轴构成。
2、研究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1)、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2)、依照猜想制定实验方案3、教师提出问题有哪些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4学生猜想阳光、空气温度、水5各小组围绕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光照、温度、水这几个条件,谈谈预备研究什么?预备如何样研究?6学生交流()改变的条件是水;不改变的条件是空气光照、温度;()改变温度的条件,对绿豆种子发芽的阻碍()改变空气光照的条件,对绿豆种子发芽的阻碍。
7用课件的形式,展现三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并配有相应的讲解。
三、配备材料,分组实验。
1明确了实验打算和操作方法后,想一想:你们需要什么材料做实验?2学生说材料:实验记录表格、绿豆种子、实验盒、滴管、纸巾、温度计等。
3现在一切实验材料预备好了。
我想请一位同学说说打算如何样一步一步做实验?4学生介绍实验方法5学生分工合作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实验终止,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现学生做的实验成果,并给予适当的评判和夸奖。
10.种子发芽了
教学目标:
1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全过程,体验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2培养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教学准备:实验记录表格、绿豆种子、实验盒、水、滴管、纸巾、钟表、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导入新课
你们平时吃过绿豆芽、黄豆芽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研究种子发芽的实验
二、交流实验计划,完善实验操作。
1、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1)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首先要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
(2)介绍实验材料。
浸泡2天的花生蚕豆、绿豆、黄豆的种子。
(3)演示解剖方法。
示范用镊子剥蚕豆皮的方法,强调要领:a.不要着急;b.把剥了皮的蚕豆从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放在培养皿中。
(4)分组研究。
研究重点:种子可以分成几部分?注意比较三种种子的异同。
(5)小结种子由种皮子叶胚芽胚根胚轴构成。
2、研究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
(1)、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2)、根据猜想制定实验方案
3、教师提出问题有哪些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4学生猜想阳光、空气温度、水
5各小组围绕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光照、温度、水这几个条件,谈谈准备研究什么?准备怎样研究?
6学生交流
()改变的条件是水;不改变的条件是空气光照、温度;
()改变温度的条件,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改变空气光照的条件,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7用课件的形式,展示三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并配有相应的讲解。
三、配备材料,分组实验。
1明确了实验计划和操作方法后,想一想:你们需要什么材料做实验?
2学生说材料:实验记录表格、绿豆种子、实验盒、滴管、纸巾、温度计等。
3现在一切实验材料准备好了。
我想请一位同学说说打算怎样一步一步做实验?4学生介绍实验方法
5学生分工合作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实验结束,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做的实验成果,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表扬。
四、联系实验,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1老师提出疑问
请你们猜一猜:播种后的绿豆种子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不同条件下的绿豆种子变化的时间是否一样,会有什么不同?(指导学生看书思考)
2学生猜想
(1)绿豆种子会发生种子膨大、种皮破裂、出现根、长出叶等四方面变化。
(2)不同条件下的绿豆种子变化时间不一样。
水少的种子变化可能慢些。
(3)在温度低的种子变化可能慢些,甚至有时不发芽。
(4)在黑暗中的种子变化可能慢些。
3小结:你们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方面的情况。
到底谁猜的结果对了,那就需要你们课后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再比较得出结论。
五、联系生活实际,扩展延伸所学知识。
探讨:植物的向光性和向水性。
板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