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使用与基本操作
- 格式:ppt
- 大小:403.54 KB
- 文档页数:38
初中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一、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还可以用于收集少量气体。
加热前要注意保持外壁干燥,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2、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
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要握住长柄。
3、玻璃棒:⑴配制溶液和蒸发溶液时用于搅拌,搅拌时尽量不要碰击容器壁。
⑵过滤操作时用于引流。
⑶移取固体。
⑷蘸取少量的液体。
4、酒精灯:用于加热。
⑴使用前要检查灯芯是否平整,灯内是否有酒精(少于1/4时应添加),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⑵使用时要注意: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②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③使用时要用火焰的外焰加热,玻璃容器的底部不能跟灯芯接触。
④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⑤万一碰倒酒精灯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盖灭。
5、烧杯:用作溶解物质、配制溶液、加热液体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和加热时使用。
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使受热均匀。
6、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制取气体等实验操作中。
7、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使用时要注意保持橡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滴加时要悬空垂直放在容器的正上方,不要伸入容器中接触反应容器的内壁。
8、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不能加热,不能用来量取热的溶液,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取液体时,量筒应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
9、集气瓶:用于收集和贮存气体,并可以作为气体和其它物质的反应容器。
10、还应了解和认识的仪器:水槽、蒸发皿、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锥形瓶、燃烧匙、研钵、橡皮塞、导管、坩埚钳、石棉网、托盘天平等。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试剂放在细口瓶中,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
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如AgNO3等)应存放在棕色的试剂瓶中,盛放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等溶液)的试剂瓶必须要用橡胶塞、软木塞。
基本仪器的使用及操作方法仪器是科学研究和实验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基本仪器的使用及操作方法。
一、显微镜显微镜是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等领域常用的仪器之一。
使用显微镜前,需要进行以下操作:1. 确认样品适合在显微镜中观察。
准备好待观察的样本,可以是生物标本、细胞、组织切片等。
2. 调整显微镜的对焦及放大倍数。
将样本放到显微镜平台上,用调焦手轮调整焦距,使样本清晰可见。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一般从低倍逐渐调节到高倍。
3. 观察样品并记录。
使用显微镜目镜和物镜观察样品,观察并记录想要的显微结构或细胞形态。
二、天平天平是用于测量质量和重量的仪器。
使用天平前,需要进行以下操作:1. 将天平放在水平平面上,确保平衡。
调整天平的脚轮或者调整螺丝,使仪器保持水平状态。
2. 预热天平。
打开天平电源,让天平预热一段时间,通常是10-15分钟,以确保仪器的稳定性。
3. 将准备好的样品放在天平上。
先将称量皿放在天平盘上,记录下皿的质量。
将待测物质放入皿中,记录下总质量,然后计算出待测物质的质量。
三、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是用于测量光吸光度和透过率的仪器。
使用分光光度计前,需要进行以下操作:1. 打开分光光度计电源并启动仪器。
通常仪器会自动进行初始化和校准,待显示屏稳定后即可进入下一步操作。
2. 调节样品室路径长度。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光程,如1cm或者更小,以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3. 调节样品室座标。
将待测样品放在样品室中,使用座标调节样品室位置,使样品与光束取得适当的接触。
4. 选择所需的测量波长。
使用仪器的调波功能,选择适当的波长以进行测量。
5. 测量样品的光吸光度或透过率。
根据仪器的操作指南,进行相应的设置和测量,记录下测量结果。
四、电子天平电子天平是一种精密的质量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生产现场。
使用电子天平前,需要进行以下操作:1. 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平面上,并确保光线充足的环境。
常用仪器及实验基本操作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类。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仪器以及它们的基本操作方法。
物理仪器:1.显微镜:用于放大细小物体的仪器。
使用时,首先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台面上,然后通过调节镜头和台面的位置,调整样品与光源的距离和对焦,最后通过目镜观察放大后的图像。
2.电子天平:用于精确测量物体的质量。
使用时,首先将待测物品放置在天平的称针上,调节调节针盘使得指针回到零位并停止晃动,然后读取显示屏上所示的质量数值。
3.万用表:用于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等。
使用前,首先将待测电路与万用表正确连接,然后选择相应的测量档位,接通电路并读取测量结果。
化学仪器:1.烧杯:用于加热、蒸发和混合溶液等操作。
使用时,首先将要处理的液体放入烧杯内,然后将烧杯放置到火源上进行加热操作,或者使用玻璃棒等工具进行混合。
2.烧瓶:用于储存和反应液体等操作。
使用前,首先清洗烧瓶并将待处理的液体注入其中,使用滤纸等材料进行过滤或加入试剂进行反应。
3.微量移液器:用于准确测量和转移微量液体。
使用时,首先选择合适的容量和体积档位,然后将移液器底端插入待转移液体中,轻轻按压按钮使液体进入移液器内,最后将液体转移至目标容器中。
生物仪器:1.PCR仪:用于聚合酶链反应(PCR)的仪器。
使用时,首先设置合适的参数,如温度、时间等,然后将待扩增的DNA样品与PCR试剂混合,放入PCR仪中进行反应,最后读取反应产物。
2.离心机:用于旋转离心,分离和沉淀悬浮液中的物质。
使用时,将待处理液体放入离心管中,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的转盘上,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设置转速和时间等参数,最后启动离心机进行分离操作。
3.免疫分析仪:用于检测生物分子的含量和生物反应等。
使用时,首先将待测样品和试剂放置在相关位置上,启动仪器进行分析,根据仪器的测量原理和方法,读取并记录结果。
除了上述仪器外,科学实验还需要常规的基础设备和实验玻璃器皿等,如实验室台面、试管、烧杯架、坩埚等。
化学的仪器使用和基本操作知识点一、化学仪器使用。
(一)可加热仪器。
1. 试管。
- 用途:- 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 可用于收集少量气体。
- 使用方法:- 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约(1)/(3)处。
- 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底部。
- 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2. 烧杯。
- 用途:- 用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 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 使用方法:- 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而炸裂。
3. 烧瓶。
- 分类:- 圆底烧瓶和平底烧瓶。
- 用途:- 用于试剂量较大而又有液体物质参加反应的容器,可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置。
- 使用方法:- 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平底烧瓶一般不宜长时间加热。
4. 蒸发皿。
- 用途:- 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 使用方法:- 可以直接加热。
- 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 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5. 坩埚。
- 用途:- 用于高温灼烧固体物质。
- 使用方法:- 可直接加热。
- 取放坩埚时要用坩埚钳。
(二)计量仪器。
1. 托盘天平。
- 用途:- 用于粗略称量物质的质量。
- 使用方法:- 称量前先调节天平平衡,游码归零。
- 称量时左物右码,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要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中称量。
-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从大到小添加。
2. 量筒。
- 用途:-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 使用方法:- 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化学反应和配制溶液。
(三)分离仪器。
1. 漏斗。
- 用途:- 普通漏斗用于过滤操作,将固体和液体分离。
- 使用方法:- 过滤时,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玻璃棒引流,下端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实验室仪器使用和操作规范一、实验室仪器使用前的准备工作1.确保使用仪器的人员具备必要的操作知识和技能,并经过相关培训。
2.确认仪器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准备所需的仪器配件、试剂和材料,并检查其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4.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实验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并理解使用方法和实验步骤。
二、实验室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操作1.在使用仪器前,必须正确连接仪器的供电、电源和通信线缆,并确保线缆不受损坏。
2.在使用仪器时,必须按照要求设置和调整好仪器的参数,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3.在使用仪器过程中,必须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和实验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对于有辐射、高温、高压等特殊性质的仪器,在操作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相应的安全规定操作。
5.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对仪器进行任何未经授权的修改和调整,以免导致仪器损坏和人员伤害。
6.实验室仪器在使用过程中不得临时离开,如果需要离开,必须关闭仪器电源和相关设备,并妥善保管。
三、实验室仪器的维护和保养1.每次使用完实验室仪器后,必须进行仪器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2.定期对实验室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
3.对于易损部件和耗材,必须定期检查和更换,避免出现故障和影响实验结果。
4.实验室仪器在长时间不使用时,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封存和保存,以避免仪器损坏。
四、应急措施和异常处理1.在使用实验室仪器时,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措施。
2.在实验过程中,如遇到仪器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相关人员,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以防止事态扩大。
3.在发生意外事故或仪器故障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
五、仪器使用记录和评估1.对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使用日期、仪器型号、使用人员、异常情况等,以备后续查询和评估。
2.定期对实验室仪器进行绩效评估,包括仪器的精确度、准确度、灵敏度等性能指标,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一:常用仪器及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室规则及实验室安全常识。
2. 学会正确清洗实验仪器。
3. 掌握液体试剂及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4. 掌握量筒、移液管(吸量管)、托盘天平、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实验用品】1.仪器: 托盘天平、100ml量筒、10ml量筒、100ml容量瓶、25ml移液管、10ml吸量管、50ml烧杯、100ml烧杯、250ml烧杯、塑料滴管、洗耳球、药匙、玻璃棒、毛刷。
2.试剂:NaCl固体、100g/L葡萄糖、75%的酒精、蒸馏水【实验步骤】1.玻璃仪器的洗涤(1)一般玻璃仪器,如烧杯、试管、量筒、锥形等可用毛刷蘸取少量刷洗,再用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润洗次(取用蒸馏水的量为容器的10-20%)。
洗净的标志:冲洗后仪器内壁挂有一层均匀的,而不是挂有。
(2)一些具有精密刻度的玻璃量器,如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吸量管等刷洗,可以用肥皂水清洗再用自来水冲洗,直至内壁不挂水珠,再用次。
如果冲洗后内壁仍然挂有水珠,可用洗涤,用洗涤时一定要保证仪器的。
(3)移液管的洗涤方法:将铬酸洗液倒在一个小烧杯里,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拿住移液管的刻度以上部位,把移液管的下端尖嘴垂直深入铬酸洗液中,左手拿洗耳球并排出空气后,把洗耳球的尖嘴插入移液管的上端,然后慢慢松开左手,使铬酸洗液慢慢吸入移液管刚至移液管膨大部分,眼睛始终要看着吸入洗液的量,右手食指迅速按住移液管顶端,取出移液管,放平移液管,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拿住移液管的两端,慢慢转动移液管并使洗液布满仪器内壁,等铬酸与内壁污物充分作用后,将移液管直立铬酸由移液管的下端放回小烧杯中,再用自来水冲洗仪器,最后用蒸馏水润洗2—3次。
2. 液体试剂的取用方法取下瓶塞在桌面上,手心对准试剂瓶的,试剂瓶承接容器口,慢慢倾倒溶液,取好溶液后,让试剂瓶口在承接容器口轻轻靠一下,让试剂瓶口的最后一滴溶液流入承接容器中,然后迅速竖直试剂瓶盖好瓶塞并放回试剂台。
仪器的基本使用流程1. 准备工作在使用仪器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这些工作包括: - 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仪器是否有损坏或需要维修。
- 准备使用仪器所需的耗材和试剂。
根据实验要求,确保所有需要的材料和试剂都已经准备好。
- 阅读仪器的操作手册和说明书。
熟悉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仪器的启动和设置一般来说,启动和设置仪器是使用仪器的第一步。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启动和设置步骤: - 打开仪器的电源和主机。
根据仪器的型号和要求,按照操作手册上的步骤打开仪器的电源。
- 检查仪器的参数和设置。
在启动仪器后,检查仪器的显示屏上是否显示出正确的参数和设置。
如果有必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校准。
3. 样品的准备和加载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准备样品并将其加载到仪器中。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步骤:- 准备样品。
根据实验的要求,准备所需的样品。
确保样品具有一定的纯度和浓度。
- 配置样品。
根据仪器的要求,将样品配置成合适的浓度和体积。
- 加载样品。
根据仪器的操作手册,将样品加载到仪器的样品槽或样品盒中。
4. 仪器的操作步骤一旦样品加载完成,可以开始进行仪器的操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仪器操作步骤: - 启动仪器的测试程序。
根据实验的要求,在仪器上选择正确的测试程序并启动它。
- 设置仪器的参数。
根据实验的要求,设置仪器的参数,如测量时间、温度等。
- 开始仪器的运行。
根据仪器的操作手册,按照要求开始仪器的运行,观察仪器的显示屏或监控程序,记录实验数据等。
5.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在仪器运行过程中,需要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的步骤: - 记录数据。
根据实验的要求,在仪器运行的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测量值、观察结果等。
- 分析数据。
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
- 绘制图表。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表来更好地展示和分析实验结果。
6. 仪器的维护和保养使用完仪器后,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仪器的长期使用和准确性。
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仪器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工具,能够帮助化学研究人员进行分析、测试和合成。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一、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1.烧杯:烧杯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容器,用于容纳少量的液体或固体试剂。
使用烧杯时,首先将试剂加入烧杯中,然后可以在热板上加热烧杯,或进行混合、搅拌等操作。
2.热板:热板是一种能够提供高温的仪器,常用于加热试剂。
使用热板时,首先将试剂放置在胶合板或玻璃板上,然后调节热板温度,使其逐渐升温。
3.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
使用显微镜时,首先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玻璃片上,然后调节放大倍数和焦距,最后通过镜头观察样品。
4.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化学物质的光学性质。
使用分光光度计时,首先将待测样品注入样品池中,然后选择恰当的波长,最后读取透过率或吸光度数值。
5.pH计:pH计用于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使用pH计时,首先将pH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然后等待数秒,直到pH计读数稳定,最后记录酸碱度数值。
6.电子天平:电子天平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
使用电子天平时,首先将待测样品放置在平台上,将天平置于水平位置,然后等待数秒,直到读数稳定即可。
7.恒温槽:恒温槽用于在一定温度下保存试剂或进行实验。
使用恒温槽时,首先将试剂装入试管或容器中,然后将其放入恒温槽中,调节槽内温度至所需温度。
8.微量移液器:微量移液器用于准确分配和转移微量液体。
使用微量移液器时,首先选择合适的容量和型号,然后吸取或排放液体,最后轻轻旋转控制按钮转移液体。
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1.实验前准备:首先,检查所需试剂和仪器是否准备就绪。
然后,穿戴适当的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确保工作区域整洁并配备足够的通风设备。
2.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和要求依次进行,注意记录关键步骤和观察结果。
在操作过程中,尽可能避免直接接触试剂或分析设备,使用合适的工具和仪器进行操作。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使用:铁夹、铁圈)夹在试管中上部;从试管底部套入、取出;拇指不要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尖端向上平放在实验台上;温度高时应水不要加满,防止实验时有水溢出每次用完及时用纸擦干净搅拌时切勿撞击器壁,以免碰破容器。
注意随时洗涤、擦净二、实验器材的认识三、常见仪器主要用途和注意事项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不超过试管1/3②在常温可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
加热前试管壁不能有水珠加热前要先预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从试管底部往上推,夹于试管口1/3处防止烧损和腐蚀。
①用于搅拌; ②过滤:转移液体时引流 ; ③蘸取少量固体或液体。
酒精灯是化学实验加热时常用的热源。
熄灭时用灯帽用嘴吹引起火灾,炸裂酒精灯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① 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② ②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操作①配制溶液;②可用作较多量涉及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 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加热时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
量筒是用于度量液体体积不能加热,不能做反应容器。
1.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2.进行有关气体的化学反应四、初中化学常用仪器根据用途分类• 1、能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 2、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烧瓶.• 3、不能加热的仪器: 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 • 4、用于称量和量取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 • 5、用于取药品的仪器:药匙、镊子、胶头滴管. • 6、给液体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 • 7、给固体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 8、用于夹持或支撑的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或铁圈) 、坩埚钳. • 9、过滤分离的仪器:漏斗、玻璃棒. • 10、加热常用的仪器:酒精灯.•11、加热至高温的仪器:酒精喷灯、电炉.五、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1.取用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或气体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大全一、实验基本操作与仪器使用1. 仪器使用与操作试管:试管是最常用的实验仪器之一,用于进行少量物质的反应、加热、溶解等。
使用试管时,应注意试管的洁净度,避免杂质干扰实验结果。
加热试管时,应先预热,避免突然加热导致试管破裂。
烧杯:烧杯用于进行较大量的液体反应或溶解。
与试管相似,使用烧杯时也应注意洁净度。
加热烧杯时,应放在石棉网上,避免直接加热导致烧杯破裂。
烧瓶:烧瓶分为圆底烧瓶和平底烧瓶,主要用于加热液体,进行蒸馏、回流等实验操作。
使用烧瓶时,应注意液体的加入量,避免过多或过少影响实验结果。
锥形瓶:锥形瓶常用于滴定实验,也用于加热。
使用时,应注意滴定管的插入深度,避免液体溅出。
量筒:量筒用于量取液体体积。
在使用量筒时,应注意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避免误差。
容量瓶: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在使用容量瓶时,应注意洗涤方法,避免残留杂质。
定容时,应注意加入蒸馏水的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2. 玻璃棒的使用玻璃棒在实验中具有多种用途,如搅拌、引流、转移固体等。
在使用玻璃棒时,应注意其洁净度,避免污染实验试剂。
同时,应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玻璃棒,如长短、粗细等。
3.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加热:加热是实验中常见的操作之一。
在加热过程中,应注意火焰大小、加热顺序(如先预热后集中加热)以及加热时间等。
同时,应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如直接加热、水浴加热等。
称量:称量是实验中常见的操作之一。
在称量过程中,应注意“左物右码”的原则,使用镊子取放砝码。
同时,应选择合适的称量纸或容器进行称量,避免污染或损失试剂。
滴加:滴加是实验中常见的操作之一。
在滴加过程中,应注意滴管的使用方法,避免污染试剂或影响实验结果。
同时,应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滴加速度和滴加量。
4. 试剂的保存与使用试剂的保存与使用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在保存试剂时,应注意避免高温、潮湿、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应根据试剂的性质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如密封、避光、冷藏等。
化学基本仪器及操作方法
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基本仪器包括:容量瓶、量筒、分液漏斗、滴定管、试管、试剂瓶、显微镜、pH计、天平、加热器等。
常用的操作方法包括:
1. 使用容量瓶:清洗容量瓶,在室温条件下将试剂缓慢加入容量瓶中,当溶液液面接近刻度线时,用准确的仪器将液面调整到刻度线。
最后在取用试剂时,用洗瓶将残余溶剂冲入容量瓶中,摇匀后即可倒出所需的试剂。
2. 使用量筒:清洗量筒,在实验台上平放,将试剂缓慢倾倒入量筒中,调整液面高度到刻度线,注意眼睛与刻度线保持平行。
3. 使用分液漏斗:用溶剂将分液漏斗的漏嘴润湿,将漏斗内装入待分液的溶液,插入滑塞,轻轻摇动,确保两相均匀混合,打开滑塞,通过漏嘴使下层相滴出。
4. 使用滴定管:一个手握胶头,另一个插管到待测溶液中,逐滴加入滴定液,直到溶液出现颜色变化或指示剂指示达标,记录滴定液的用量。
5. 使用试管:清洗试管,在固定支架上支撑试管,加入试剂,注意与试管口保持一定的角度倾斜,避免试剂溅出。
6. 使用试剂瓶:取用试剂时,将试剂瓶颈倾斜45度,对准试剂瓶口,用一只小瓶(具有滴塞)接近试剂瓶口,将所需试剂转移至小瓶内。
7. 使用显微镜:将被观察物放在玻片上,加一滴试液,将镜片放在载玻片上,移动镜片直到图像清晰可见。
8. 使用pH计:保持pH计的电极干燥和干净,将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等待数秒直到读数稳定,记录下pH值。
9. 使用天平:将称物纸放在称盘上,将天平校准,并记录校准质量,将称物置于称盘上,称量后记录质量。
10. 使用加热器:将试验物置于加热器上,并调节加热器的温度,注意不要超过试验物的沸点或燃点,以免引发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