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治疗机检定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113.50 KB
- 文档页数:7
超短波疗法
1准备工作:
①治疗床和椅必须用木制的。
②治疗机在工作开始前,预热10分钟,在连续使用中的暂短停机时,要预热5分钟。
③应有大小毛巾、毛毡、固定带、砂袋及氖灯管等。
④治疗部位如有金属物品,如发夹、带扣,应摘除或移开。
2操作常规
①根据病情选用电极,确定电极间隙,对好治疗部位,加以固定。
治疗部位不须暴露,可连带衣服治疗。
但要注意将衣服厚度计算在间隙内。
②要注意两电极及其输出导线不可接触金属,不可互相重叠,不可互相交叉,以防高频大功率引起电极击穿。
③根据病情确定治疗剂量,治疗剂量主要以患者感觉,结合氖灯亮度及机器上仪器表指示,参考调节。
④治疗中应常巡视和询问患者反应,随时注意调节,纠正治疗剂量。
谈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超短波治疗仪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和康复中心。
它利用超短波电磁波对人体进行治疗,能够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疲劳等。
为了保证治疗仪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
本文将介绍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帮助医疗工作者正确地进行设备校准工作。
一、校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检查设备是否正常需要检查超短波治疗仪的外观是否完好,各种连接线是否齐全,开关是否灵活可靠,以及显示屏、按键等是否正常工作。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需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2.准备校准工具校准超短波治疗仪需要一个干净、整洁、安静的环境。
需要确保设备接地良好,以防静电干扰校准的准确性。
二、校准步骤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主要包括功率校准、频率校准和电磁场校准。
下面将介绍具体的校准步骤。
1.功率校准功率校准是确保超短波治疗仪输出功率的准确性,通常使用功率计进行测量。
将功率计连接到超短波治疗仪的输出端,然后将超短波治疗仪设置为标准治疗模式。
接着,将功率计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
之后,将超短波治疗仪输出功率调至标准值,再次使用功率计进行测量,确保输出功率的准确性。
3.电磁场校准将电磁场测量仪放置在超短波治疗仪的治疗区域内,然后将超短波治疗仪设置为标准治疗模式。
接着,使用电磁场测量仪进行测量,确保电磁场的均匀性和强度符合标准要求。
三、校准后的处理在校准完成后,需要及时记录功率、频率和电磁场的校准结果,以备日后查阅和比对。
2.设备清洁校准完成后,需要对超短波治疗仪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设备的卫生和整洁。
3.设备维护校准完成后,需要对超短波治疗仪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确保设备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医疗工作者在进行校准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认真、细致地进行校准工作,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谈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
超短波治疗仪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设备,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疼痛。
为了确保超短波治疗仪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校准。
下面将介绍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
校准器是进行超短波治疗仪校准的关键设备。
校准器是一个精密的电子设备,具有测量功率和频率的功能。
用于测试治疗仪输出的功率和频率,从而确保其输出的结果准确可靠。
在进行校准之前,需要确保超短波治疗仪已经预热并处于正常工作温度。
将超短波治疗仪连接到校准器上,并将校准器和治疗仪与电源连接。
接下来,根据超短波治疗仪的说明书,设置治疗仪的输出功率和频率。
通常情况下,校准器会提供一系列已知功率和频率的信号供治疗仪进行校准。
启动超短波治疗仪,观察校准器上的读数。
利用校准器的功率和频率读数,检查治疗仪的输出是否与校准器上的读数一致。
如果读数一致,则表示治疗仪的功率和频率已经校准正确。
如果校准器的读数与治疗仪的输出有偏差,需要进行调整。
根据超短波治疗仪的说明书,调整相应的参数,使得校准器上的读数与治疗仪的输出一致。
当调整完成后,将超短波治疗仪的参数和校准结果记录下来,并将校准器从治疗仪上拆下。
关闭超短波治疗仪,断开电源连接。
超短波治疗仪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安全性。
校准方法包括连接校准器和治疗仪、设置参数、观察校准器的读数、调整参数以及记录校准结果等步骤。
通过校准,可以确保超短波治疗仪输出的功率和频率准确可靠,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JJG(吉) 29-2005超短波治疗机检定规程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超短波治疗机( 100W~500W)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包括更换振荡管后)和使用中检定。
2引用文献GB9706.1—1995 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GB/T 14710—1993 医用电器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YY91086—1999 超短波治疗设备技术条件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和计量单位3.1术语3.1.1 超短波治疗机:工作频率为 40.68MHz,产生电场或磁场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仪器。
3.1.2额定输出功率:在一秒钟时间内,平均计算传给30至150欧姆负载电阻的最大高频功率。
3.2计量单位3.2.1工作频率单位为“兆赫兹” ,符号为“ ΜHz”。
3.2.2输出功率单位为“瓦特” ,符号为“ W”。
4概述超短波治疗机是一种医用物理治疗仪器。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极板形式发出高频电场,使人体表层和深部组织都均匀加热,增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主要由整流电路、推挽振荡电路、治疗极板组成,见图1整流电路推挽振荡电路极板图 1仪器工作原理图5计量性能要求5.1工作频率误差:40.68ΜHz±1.5%。
5.2额定输出功率误差:不超出标定的额定输出功率的±20%。
5.3稳定性:在额定输出功率80%点上,输出功率变化不大于±10%。
5.4 最低输出功率:额定输出功率在 250W以下(含 250W)应不低于额定输出功率的 20%,额定输出功率在 250W以上(不含 250W)应不低于 50W。
5.5患者漏电流:正常状态不超过100μA。
5.6绝缘电阻:不小于20Μ。
5.7外壳漏电流:正常状态不超过100μA。
6通用技术要求6.1面板铭牌应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标有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及额定输出功率和工作频率。
6.2显示仪表、指示灯应完好,不应有影响仪器准确度的损伤。
谈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超短波治疗仪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治疗设备,它能够通过高频电磁场的作用来帮助患者进行治疗。
但是在使用超短波治疗仪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校准,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下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
一、检查设备在进行校准之前,首先需要检查超短波治疗仪的外部及内部情况。
外部检查包括检查设备表面是否有损坏或脏污,按钮是否灵敏,指示灯是否正常等。
内部检查包括检查连接线是否牢固,电源线是否完好,散热孔是否通畅等。
确保设备外部及内部都没有异常情况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校准工作。
二、检查配件超短波治疗仪通常配有一些特定的治疗头、导管等配件,这些配件在进行治疗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校准之前,需要对这些配件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治疗头的电极是否完整、导管是否漏水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如果发现配件有损坏或异常,需要及时更换或修理。
三、连接电源在进行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之前,需要将其连接到电源上并打开电源开关,确保设备可以正常通电。
一般情况下,超短波治疗仪的电源开关位于设备的侧面或底部,打开电源开关后,设备的显示屏或指示灯应该能够正常亮起。
如果发现设备无法正常通电,需要检查电源线、插头等是否损坏,或者尝试更换其他电源插座进行测试。
四、校准参数超短波治疗仪在进行校准时,需要对其一些重要的参数进行检查和设置。
首先是功率参数,一般超短波治疗仪的功率范围在100W至500W之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
其次是频率参数,超短波治疗仪的频率通常在27.12MHz左右,也需要根据治疗需要进行设置。
还需要对治疗时间进行设置,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适当的治疗。
这些参数的设置可以通过设备上的控制按钮或者屏幕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中需要确保参数的设置是准确的。
五、检验辐射超短波治疗仪在工作时会产生高频电磁场辐射,为了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需要对设备的辐射进行检验。
超短波疗法操作程序:1、治疗前患者除去身上的金属物品,取舒适的体位,治疗部位可不裸露。
高热治疗时则需裸露。
治疗时则需裸露治疗部位。
2、选用治疗需用的电极,采用电容场法治疗,电极放置的方法不同。
3、检查治疗仪的各开关,旋钮是否在适合的位置,电流输出是否在零位,电极电缆插头是否固定在输出孔内,接通电源,治疗仪预热1-3分钟。
4、将治疗仪接通“高压”调节输出钮至“治疗”档,再调节“谐振”钮,使仪器工作到谐振状态,此时电流表指针上升至最高点,氖光灯测试亮度最大。
高热治疗恶性肿瘤时应在治疗开始5分钟内达到治疗要求的温度。
5、治疗剂量的分级与短波疗法相同。
应按照治疗仪的输出功率,病灶部位的深度与患者温热感的程度,调整治疗电极与皮肤的间隙来达到治疗剂量的要求。
微热量治疗时,小功率治疗仪浅作用时,电极皮肤间隙为0.5-1厘米,深作用时为2-3厘米;大功率治疗仪浅作用时,电极皮肤间隙3-4厘米,深作用时为5-6厘米。
无热量或温热量治疗时应适当加大或减小电极皮肤间隙。
不得仅按治疗仪的电表读数或氖光灯的亮度来划分,调节治疗剂量,不得用失谐法来调节治疗剂量。
6、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高热治疗时注意温度监测记录,以便及时调节输出。
如患者感觉过热、烫痛,应中止治疗,检查治疗部位有否烧伤,如有烧伤应及时处理。
7、一般每次治疗15-20分钟。
8、治疗完毕,将治疗仪输出调回零位,关闭高压与电源。
注意事项:1、头部及小儿和老人的心区不宜进行大功率超短波治疗。
2、大功率超短波治疗不宜采用单机法。
3、小儿骨垢、眼、睾丸、心脏、神经炎、神经丛对超短波敏感部位,不宜采用大剂量。
4、慢性炎症、慢性伤口及粘连患者不宜进行过长疗程的超短波治疗,以免引起结缔组织增生过度而使局部组织变硬、粘连加重。
JJG(吉) 29-2005超短波治疗机检定规程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超短波治疗机(100W~500W)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包括更换振荡管后)和使用中检定。
2引用文献GB9706.1—1995 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GB/T 14710—1993 医用电器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YY91086—1999 超短波治疗设备技术条件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和计量单位3.1术语3.1.1超短波治疗机:工作频率为40.68MHz,产生电场或磁场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仪器。
3.1.2额定输出功率:在一秒钟时间内,平均计算传给30 至150 欧姆负载电阻的最大高频功率。
3.2计量单位3.2.1工作频率单位为“兆赫兹” ,符号为“ ΜHz”。
3.2.2输出功率单位为“瓦特” ,符号为“ W”。
4概述超短波治疗机是一种医用物理治疗仪器。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极板形式发出高频电场,使人体表层和深部组织都均匀加热,增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主要由整流电路、推挽振荡电路、治疗极板组成,见图 1整流电路图1 仪器工作原理图JJG(吉) 29-20055计量性能要求5.1工作频率误差:40.68 ΜHz±1.5%。
5.2额定输出功率误差:不超出标定的额定输出功率的± 20%。
5.3稳定性:在额定输出功率80%点上,输出功率变化不大于± 10%。
5.4最低输出功率:额定输出功率在250W以下(含250W)应不低于额定输出功率的20%,额定输出功率在250W以上(不含250W)应不低于50W。
5.5患者漏电流:正常状态不超过100μA。
5.6绝缘电阻:不小于20Μ 。
5.7外壳漏电流:正常状态不超过100μA。
6通用技术要求6.1面板铭牌应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标有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及额定输出功率和工作频率。
6.2显示仪表、指示灯应完好,不应有影响仪器准确度的损伤。
康复科超短波仪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一、操作规程:1、开始使用前,先将电极片的插头插入主机插口中,然后插上电源插头,打开电源。
2、用干燥毛巾作衬垫,将两电极板对置放在患者的治疗部位(建议后排的电极朝下放置,可有效防止两电极线交叉)。
3、将“输出调节”旋至“0”位置(先回零)。
4、“治疗时间20分钟”,是从“零位”指示灯熄和“治疗”指示灯亮开始计时。
开关上绿灯亮,“零位”指示灯也亮,电子管开始预热。
约二分钟后,“治疗”指示灯亮,电疗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将“输出调节”旋至所需档位。
按治疗需要选择治疗剂量,一般急性疼痛和手外伤选用“1”档,慢性疼痛或炎症选择“2或3”。
6、转动“输出调谐”,观察“电流表”,找出谐振点(电流数值最大)。
7、当“治疗时间”结束,输出自动切断,电流表指示为零,“治疗”指示灯出现闪烁并发出“嘀、嘀”声音。
应将“输出调节”旋回“0”位置,再从患者身上取下电极板。
8、治疗结束后:将“输出调节”调至“0”即可。
9、关机:要求先将“输出调节”调至“0”,才可以关机二、注意事项1、治疗时,治疗区域及其邻近不应有金属物品,当体内有金属物品而又必须治疗时只能用很小的剂量。
2、治疗时一般无须除去衣服,请勿与人体直接接触,可用干厚毛巾间隔开,但必须注意如有汗湿、尿湿以及伤口纱布浸湿时应换干后方可进行治疗。
3、治疗前应询问及病人的局部知觉,如果湿度觉迟钝或丧失者,治疗应慎重,剂量宜偏小。
4、阻塞性动脉病禁用大剂量,最好在对称侧肢体或相应植物神经节上进行治疗。
5、为了安全使用,在使用前请检查电极,如有损坏的情况就要更换新品。
6、本机对电视机、音响、收音机、电话机、等会产生干扰,使用时请勿与本机共同使用同一插座,并尽量远离本机,避免干扰。
7、请避开高温、灰尘多和湿气重的场所,以免会缩短机器寿命,造成机器故障。
超短波治疗操作规范1.预治疗评估和准备在进行超短波治疗之前,医务人员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预治疗评估。
包括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过敏史和禁忌症,评估治疗的适应症和可行性,排除不合适的患者。
然后,对治疗区域进行皮肤检查,了解皮肤情况,是否存在皮炎、湿疹和糜烂等损伤。
同时,询问患者是否带有金属物品或植入物,以避免金属物品对治疗效果的干扰和给患者带来不适。
2.选择治疗参数超短波治疗的参数主要包括治疗时间、治疗位置和辐射强度。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目的,医务人员应根据经验和临床指南选择合适的治疗参数。
治疗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治疗位置取决于患者的病变部位,辐射强度一般为300-500W。
3.准备治疗设备在进行超短波治疗之前,医务人员需要确保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首先,检查超短波设备的电源连接是否牢固,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然后,检查治疗电极、治疗头和连接线是否完好无损。
最后,医务人员应检查治疗设备的电流调节器和波长调节器是否调整到合适的位置,防止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
4.准备患者在进行超短波治疗之前,医务人员需要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内容和注意事项,以免造成误解和不良反应。
患者需要脱去治疗部位的衣物,保持部位干燥。
对于敏感皮肤的患者,可以在治疗前使用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涂抹特殊的皮肤保护剂。
同时,医务人员应向患者核实对金属物品的敏感情况,并提醒患者不要佩戴金属首饰和植入物,以免对治疗结果产生干扰。
5.治疗操作超短波治疗的操作主要包括治疗位置定位和治疗头的放置。
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治疗区域和患者症状,将治疗部位暴露出来,并按照治疗计划放置治疗头。
治疗头应与治疗区域密切接触,并尽量保持与皮肤的平行,使辐射能量均匀分布。
放置后,医务人员需要确保治疗头与患者躯干或四肢处于稳定状态,以防治疗过程中位置移动或脱落。
6.监测治疗效果和患者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监测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反应。
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了解治疗效果。
超短波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概述应用波长为10-1米的超高频交流电作用人体,以达治疗目的方法,称为超短波疗法。
由于治疗时采用电容式电极,而电容场中主要是超高频电场的作用,故又名超高频电场疗法。
物理学特性超短波波长为10-1米,频率为30-300兆赫。
国产治疗机波长有6米、7.2 米、7.34米、7.7米等几种,频率为50兆赫左右。
由于超短波波长短,频率高,超短波电流很容易通过电介质,故治疗时电极不直接接触皮肤。
超短波之电流曲线一般为连续式,电流振荡是连续的;另一种为脉冲式超短波电流,是在连续超短波电流基础上加以低频脉冲调制和放大,形成一种间断的一般为矩形的超短波电流。
其脉冲频率通常为100-1000赫,持续时间为1-100微秒,间断时间为1-10秒,脉冲最大功率为1-20千瓦,即相当于普通连续式超短波电流的数十倍。
连续式超短波所产生的热能要比脉冲式的大得多。
许多学者认为脉冲式超短波对人体的作用主要基于脉冲群的振荡效应。
治疗时一般无热感。
此外,近年来还有大功率(输出功率1000瓦以上)超短波治癌机出现,用以治疗恶性肿瘤。
生物物理学特征超短波作用人体产生各种生理反应的基本因素是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由于人体是一个具有导电体和电介质的复合组织,在超短波作用下,体内同时形成了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
由于其频率更高,电介质的阻力越来越小,就形成了超短波治疗时,位移电流成分占优势,以介质损耗产热为主。
但当频率极高时,偶极子就来不及转动或转动幅度极小,使介质损耗下降以至产热减少。
这就说明产热随频率增加而增加的正比关系,只适用于一定范围之内的振荡频率。
这种位移电流为克服介质阻力而产热,而介质损耗的大小与组织的介电常数密切相关,由于人体内各种组织的介电常数差别较小,故在超短波作用下产生的热分布比较均匀。
但在超短波电容电场治疗中,由于脂肪层中血管少,热量不易为血流带走,因此,其温度比供血丰富的肌肉还要高,据测定,波长7.34米超短波作用时,脂肪升温与肌肉升温之比达8:1,仍存在脂肪过热的缺点,实际治疗时可利用调整皮肤与极板间距使深部组织温度升高,皮及皮下脂肪温度降低。
谈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1. 引言1.1 介绍谈超短波治疗仪的概念超短波治疗仪是一种常用于物理治疗的设备,它利用高频电场和高频电磁场的辐射作用于人体,产生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加速组织修复。
超短波治疗仪具有渗透力强、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简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骨折、扭伤、关节炎、腰痛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中。
校准超短波治疗仪是确保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只有经过准确的校准,才能保证设备输出的电磁场和电场参数符合临床需求,避免因误差导致的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良反应。
了解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及其重要性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保证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2 说明校准的重要性校准是确保谈超短波治疗仪能够准确输出治疗波长和功率的关键步骤。
只有在经过准确的校准后,才能确保治疗仪的治疗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如果治疗仪的校准不准确,可能会导致治疗波长和功率偏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对谈超短波治疗仪进行定期校准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确保治疗仪的准确性,才能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通过校准,可以提高治疗仪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治疗效果的持续性和一致性。
校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校准方法,才能有效保证谈超短波治疗仪的准确性,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效果。
2. 正文2.1 校准前的准备工作校准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确保校准过程顺利进行并提高校准的准确性。
在进行校准前,首先需要对超短波治疗仪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其各项功能正常。
接着需要准备好所有的校准工具,包括频率计、功率计、信号源等。
确保这些仪器都处于正常状态,并能够正常工作。
在准备工作中还需要对治疗仪的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其工作环境符合要求,例如温度、湿度等。
同时还需要检查仪器所连接的电源线是否牢固,避免在校准过程中出现因电源故障导致的错误。
在进行校准前还需要对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仔细阅读,了解校准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谈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超短波治疗仪是一种应用射频技术产生的电磁波进行治疗的医疗设备。
超短波治疗仪通过电磁波的产生来刺激人体的神经、肌肉、软组织等,达到治疗效果。
因为电磁波的频率较高,一般在300MHz至3GHz之间,所以超短波治疗仪辐射的电磁波较为集中,能够深入人体组织,适于治疗深层组织炎症和肿瘤等疾病。
为了保证超短波治疗仪的治疗效果、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需要对治疗仪进行准确的校准。
本文将介绍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
1.校准电源电压和频率超短波治疗仪的工作需要稳定的电源电压和频率。
在使用超短波治疗仪之前,需要进行电源电压和频率的校准,保证治疗仪的运行正常。
2.校准辐射功率超短波治疗仪的辐射功率决定了治疗时电磁波的强弱。
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和防止对人体的伤害,需要对超短波治疗仪的辐射功率进行校准。
首先,需要使用电磁波功率计测量治疗仪辐射的功率。
然后,将测量结果与超短波治疗仪规格书中标明的功率值进行比较。
如果差别较大,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治疗仪的辐射功率符合规定范围。
3.校准辐射方向和角度在使用超短波治疗仪时,需要将治疗仪辐射头放置在患者病部的正上方。
为了保证辐射的功率和规律,需要对辐射头方向和角度进行校准。
4.校准照射时间超短波治疗仪的照射时间一般为10-30分钟,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治疗效果。
在使用超短波治疗仪进行治疗之前,需要对照射时间进行校准。
校准照射时间最好使用计时器测量,可以根据超短波治疗仪规格书中标明的时间范围进行调整,以保证治疗时间符合规定范围。
综上所述,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包括校准电源电压和频率、校准辐射功率、校准辐射方向和角度、以及校准照射时间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超短波治疗仪进行准确的校准,可以保证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超短波治疗操作规程一、超短波治疗操作程序1、操作步骤1.开机预热2-3分钟;②电极置于治疗部位;③调节输出(选择治疗档、调谐);④记录治疗持续时间。
治疗结束后,按相反顺序关闭机器2、输出强度:2.急性炎症和损伤的早期:用无热量;②急性炎症和损伤的恢复期或慢性期:用微热量。
3、输出功率:大超50mA以下;小超30mA以下。
4、治疗时间:3月以内小儿8分钟,4个月以上小儿10分钟,瘦小、体弱的6个月以内小儿亦宜8分钟。
二、超短波治疗的注意事项;1、机器的输出电缆不宜交叉,也不宜打圈2、治疗床应采用绝缘材料结构,不能有金属结构材料。
3、操作者应随时察看患者和容易过热的机器,嘱咐患儿或家长有不适感觉(热感、刺痛感)要及时告诉医生。
4、患者皮肤和衣物应干燥,不允许穿金属织物进行治疗,治疗部位的金属异物应去除。
5、头部治疗剂量不宜过大。
6、婴幼儿治疗功率不应过大,治疗过程中应有专人看护。
三、超短波治疗的禁忌症:恶性肿瘤(一般剂量时)、出血倾向、活动性结核、妊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局部金属异物(要注意带环者)、直入心脏起搏器者。
超短波治疗操作规程一、超短波治疗操作程序1.操作步骤1.开机预热2-3分钟;②电极置于治疗部位;③调节输出(选择治疗档、调谐);④记录治疗持续时间。
治疗结束后,按相反顺序关闭机器2.输出强度:2.急性炎症和损伤的早期:用无热量;②急性炎症和损伤的恢复期或慢性期:用微热量。
3.输出功率:大超50mA以下;小超30mA以下。
4.治疗时间:3月以内小儿8分钟,4个月以上小儿10分钟,瘦小、体弱的6个月以内小儿亦宜8分钟。
二、超短波治疗的注意事项;1.机器的输出电缆不宜交叉,也不宜打圈2.治疗床应采用绝缘材料结构,不能有金属结构材料。
3.操作者应随时察看患者和容易过热的机器,嘱咐患儿或家长有不适感觉(热感、刺痛感)要及时告诉医生。
4.患者皮肤和衣物应干燥,不允许穿金属织物进行治疗,治疗部位的金属异物应去除。
谈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超短波治疗仪是一种常用于物理治疗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放射电磁波,使病人的受损组织得到修复和改善。
然而,如果设备未经校准,可能会导致放射出的电磁波不稳定或不准确,从而降低治疗效果或出现安全隐患。
因此,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至关重要。
第一步:准备校准设备准备一台标准电阻或电流表,可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和电流,用于判断设备的输出是否准确。
此外,还需要一台射频功率计,以便检测治疗仪的输出功率是否与设备书面说明一致。
第二步:测试连接线路检查设备的主电源线和治疗线路连接是否稳定,是否有松动或腐蚀等情况。
第三步:调节出力控制器通过调节设备的出力控制器,将输出功率设置为所需功率。
第四步:进行电阻测试连接标准电阻或电流表,将它们接入设备输出端口,通过读取电阻和电流的值,确定设备输出是否符合标准。
如果输出值与设备说明书中的值有较大偏差,则可能需要调整设备的电路或更换故障部件。
将射频功率计连接到设备输出端口,然后调节设备输出功率以达到所需功率,并读取功率计上的值。
与设备说明书中的功率值进行比较,若出现偏差,则需要进行调整。
第六步:检查辐射场利用电磁波检测器,测量设备发出的辐射场强度,确保其不超过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范围。
如果发现超出范围,则需要重新调整治疗仪,以确保其安全。
第七步:记录校准结果将所有测试结果记录在校准报告中,包括设备输出功率、辐射场强度等,以便日后进行比对分析。
在需要时,可以再次进行校准。
总之,超短波治疗仪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治疗设备,校准是保证其正常使用的重要环节。
只有经过准确和规范的校准后,设备才能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谈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5篇第1篇示例:超短波治疗仪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仪器,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和康复中心。
为了确保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将就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方法进行介绍。
一、设备准备在进行超短波治疗仪的校准之前,首先要做好设备的准备工作。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电源、接地、安全开关是否正常。
确定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二、校准前准备1. 检查环境温度:确定校准时的环境温度,因为超短波治疗仪的输出功率与环境温度有关。
通常情况下,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5°C~25°C之间。
2. 校准工具的准备:准备好校准所需的工具和仪器,例如功率计、频率计、校准电阻、电压表、示波器等。
三、进行校准1. 输出功率校准:将功率计连接到超短波治疗仪的输出端,调节功率计的量程和标定,通过功率计测量输出功率,并与设备显示的数值进行比较。
若有差异,可通过调节设备上的功率控制旋钮进行校准,直至输出功率与设定值相符。
3. 电压校准:使用电压表测量超短波治疗仪的输入电压,确保输入电压稳定在设备规定的工作电压范围内。
4. 示波器波形校准:使用示波器观察超短波治疗仪的输出波形,确保波形稳定、正弦波形良好,并且无畸变。
四、校准后检查进行完校准后,需要再次检查设备的各项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功率、频率、电压是否稳定,波形是否正常,确保设备校准正确。
还需进行一些功能性测试,确保超短波治疗仪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符合要求。
五、记录和报告完成校准后,需要将校准过程的各项参数、结果进行记录,并制作校准报告。
报告应包括校准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校准日期、环境温度,校准人员的签名、日期等信息。
并将校准报告归档保存,作为设备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六、定期维护超短波治疗仪在日常使用中,还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和安全可靠。
定期维护包括清洁设备、检查连接线路是否松动、检查设备是否漏电,以及定期的校准和检测。
2.性能指标2.1 工作频率工作频率为40.68MHz,允差为±1.5%。
2.2 额定输出功率额定输出功率为50W,误差不能超过额定输出功率的±20%。
2.3 输出方式设备有四种输出模式,分别为热效应、温热效应、微热效应、非热效应。
2.4 输出功率稳定性设备连续工作30min,输出功率变化不大于±10%。
2.5 电极电极应用导电性良好的材料制成,电极外应包绝缘材料。
电极有长绑带式电极、方绑带式电极以及圆绑带式电极可选。
2.6 工作时间设备工作时间1~30分钟可调,以1分钟为单位增加或减少,误差范围±5%。
2.7 工作噪声设备正常工作时的工作噪声不大于60 dB(A)。
2.8 外观与结构2.8.1 外观应光亮整洁,文字、符号和标志清晰可见,无明显划痕、破损及变形等机械损伤。
2.8.2 紧固件应连接牢固,按键、功能开关均应安装正确,调节可靠。
2.8.3 连接线与主机连接应牢固可靠。
2.8.4 LCD液晶屏应显示清晰,无破损现象。
2.9 环境试验应符合GB/T14710-2009中气候Ⅱ组、机械环境Ⅱ组及表2的要求。
2.10 安全性能应符合GB9706.1-2007的要求(主要安全特征见附录A)。
2.11 电磁兼容性应符合YY 0505-2012的要求。
2.12 对不正确输出的防止设备必须配备非控制调谐方式的输出控制装置,如能不采用输出电路失谐的方式就使输出功率减至50W或低于20%额定输出功率(取最低值)。
2.13 对电击危害的防护应用器及其电缆的绝缘必须能承受输出电路的最高高频电压。
在正常使用下达到最大温度时,输出电路和设备机身之间的绝缘必须能承受输出电路的最高高频电压。
(以下内容无)。
超短波治疗仪适用范围:该产品对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患者的疼痛、腰椎前屈活动度和患肢直腿抬高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1.1 型号: K2010-A型1.2结构组成: 主机、电源线、连接电缆、电极板、固定绑带组成。
其中电极板包括大、中、小号各一对,具体尺寸为(270×180) mm2±5 mm2、(200×130)mm2±5 mm2和(150×100) mm2±5 mm2三种。
1.3电极板配置:大、中、小号各一对(见2.8.1b)。
电极板结构:见下图。
2.1 工作频率:40.68 MHz,误差为±1.5 %.2.2 波长范围:7.265 m~7.486 m.2.3 输出功率:在0~150 W之间连续可调,误差为±20 %.2.4 对不正确输出的防止:治疗仪配备有非控制调谐方式的输出控制装置,可使输出功率减至0。
2.5 输出功率稳定性:在基准负载50 Ω时,治疗仪连续工作30 min ,输出功率变化不大于±10%。
2.6 电表量程及精度:治疗仪装有能相对指示输出功率强弱的电表,其精度不低于2.5 级。
2.7 功率输出调谐:输出反射功率与输出功率之比不大于15%。
2.8 应用部分2.8.1 电极板:a) 性能要求:内部应使用导电良好、柔软的磷铜片,厚度为0.2 mm~0.4 mm;外包3 mm厚工业毛粘(绝缘)和黑色护套组成。
b) 尺寸要求:(270×180) mm2±5 mm2、(200×130)mm2±5 mm2和(150×100)mm2±5 mm2三种。
2.8.2 连接电缆:电缆为铜芯橡胶线。
长度不短于1米。
2.9 功能:a) 数码块显示治疗时间。
治疗时间可在0~99min之间(单位/分)根据医生需求通过按键(十位、个位)进行设定,误差为±5 %;b) 最小反射功率通过调谐按键、调谐指示仪表、调谐旋钮进行调节,取最小值;c) 输出功率通过仪表头和按键进行调节,其输出功率在0-150 W之间通过按键(增大、减小)连续可调;d) 语音提示旋钮可调节语音提示音量的大小;2.10 外观治疗仪外观应色泽均匀、无划痕等缺陷。
超短波治疗机检定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超短波治疗机(100W~500W)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包括更换振荡管后)和使用中检定。
2 引用文献
GB9706.1—1995 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GB/T 14710—1993 医用电器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YY91086—1999 超短波治疗设备技术条件
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术语
3.1.1 超短波治疗机:工作频率为40.68MHz,产生电场或磁场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仪器。
3.1.2 额定输出功率:在一秒钟时间内,平均计算传给30至150欧姆负载电阻的最大高频功率。
3.2 计量单位
3.2.1 工作频率单位为“兆赫兹”,符号为“ΜHz”。
3.2.2 输出功率单位为“瓦特”,符号为“W”。
4 概述
超短波治疗机是一种医用物理治疗仪器。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极板形式发出高频电场,使人体表层和深部组织都均匀加热,增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主要由整流电路、推挽振荡电路、治疗极板组成,见图1
图1 仪器工作原理图
5计量性能要求
5.1 工作频率误差:40.68ΜHz±1.5%。
5.2 额定输出功率误差:不超出标定的额定输出功率的±20%。
5.3 稳定性:在额定输出功率80%点上,输出功率变化不大于±10%。
5.4 最低输出功率:额定输出功率在250W以下(含250W)应不低于额定输出功率的20%,额定输出功率在250W以上(不含250W)应不低于50W。
5.5 患者漏电流:正常状态不超过100μA。
5.6 绝缘电阻:不小于20ΜΩ。
5.7 外壳漏电流:正常状态不超过100μA。
6 通用技术要求
6.1 面板铭牌应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标有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及额定输出功率和工作频率。
6.2 显示仪表、指示灯应完好,不应有影响仪器准确度的损伤。
6.3 开关调节旋钮(或调节孔)应能正常使用。
6.4 外接导线及插头、插座应安装牢固,连接可靠,无松动现象。
6.5 机壳接地良好,安全可靠。
7 计量器具控制
7.1 检定条件
7.1.1 检定设备
7.1.1.1 频率计:10Hz~60ΜHz,±0.4%。
7.1.1.2 功率测量装置:±5%;
7.1.1.3 绝缘电阻表:500V/500ΜΩ,1级。
7.1.1.4 漏电流测量仪:准确度优于1%,含200μA量程。
7.1.2 工作电源电压: 220V±22V,频率50Hz±1Hz。
7.1.3 环境条件
7.1.3.1 环境温度:15℃~35℃。
7.1.3.2 相对湿度:≤80%。
7.1.3.3 大气压强:96kPa~104kPa。
7.2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7.2.1检定项目见表1
表1 检定项目
7.2.2 最低输出功率的检定
检定时,先将检定装置与被检仪器连接好,按说明书要求进行预热(一般为3min~5min),预热结束后,将仪器调至第一档位(粗调),反复调谐输出电流(细调),直至电流表示值最大,稳定后测量其输出功率,并记录。
输出功率用下式表示:
P
min
=UI
式中: P
min
—输出功率,单位为W;
U —输出电压,单位为V;
I —输出电流,单位为A。
7.2.3 额定输出功率误差的检定
“7.2.2”条测量结束后,在不关机的情况下,调节粗调各档位,然后反复调谐输出电流(细调),使电流表示值由小到大,仪器的输出功率达到额定输出功
率,示值稳定后每隔3min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并取平均值为P
i
,其输出功率误差用下式计算:
δp=
Po Po
P
i×100%
式中: δ
p
—额定输出功率误差(%);
P
i
—测量值的平均数,单位W;
Po—标称的额定输出功率,单位为W。
7.2.4 稳定性的检定
在 “7.2.3”条测量完成后,再将输出功率调节到额定输出功率的80%,示值稳定后, 在1min 内, 连续取3个示值,取平均值为P 初, 然后在80%点上连续工作30min, 再进行测量,在1min 内连续读取3个值,取平均值为P 续 , 输出功率稳定性用下式计算:
L=
续
初续初p p p p +-)(2×100%
式中: L — 输出功率的稳定性(%);
P 初 —初次测量显示平均数,单位为W;
P 续 —工作30min 后的测量显示平均数,单位为W 。
7.2.5 工作频率误差的检定
在仪器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通电预热后,将频率计测量线接到仪器两极板的插接处;先调节各档位(粗调),再反复调谐输出电流(细调),使电流表示值最大,稳定后在(1~2)min 内测量其最大输出频率,并记录5个示值,取平均值为f ,其输出频率误差用下式计算:
δf =
68
.4068
.40-f ×100%
式中:δf -工作频率误差(%);
f -测量值的平均数(ΜHz )。
7.2.6 患者漏电流的检定 7.2.6.1 检定方框图见图2
~加入110%的额定电网电压
图2 患者漏电流检定方框图
7.2.6.2将漏电流测量仪地线接于被检仪器的外壳或接地端子,将漏电流仪“输入”端接于板上(金属部位)。
7.2.6.3 超短波治疗机在接通110%的额定电网电压后,在内高频发生器处于非工作状态(即预热状态),但所有的电源变压器均需接通电源的情况下,读取漏电流测量仪示值,为被检仪器的患者漏电流。
7.2.7外壳漏电流的检定
7.2.7.1 检定方框图见图2
加入110%额定电网电压
~
图3 机壳漏电流检定框图
7.2.7.2断开超短波治疗机的供电线中的地线和机壳地线,将超短波治疗机引入漏电流仪的“输出”端。
7.2.7.3按7.2.7.2给出的细则操作。
7.2.8绝缘电阻的检定
将绝缘电阻表的一端接到超短波治疗机输入电源(相线)上,另一端接到地线上,在施加直流电压 1min后,读取示值为绝缘电阻。
7.3检定结果的处理
7.3.1 检定合格的仪器发给检定证书,检定不合格的仪器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项目。
7.3.2 判定原则为:“计量性能要求”中如有一项不合格,可判定该仪器不合格;“通用技术要求”不做是否合格的判定项目。
7.3.3 超短波治疗机的检定周期不超过一年。
——————————————
超短波治疗机检定证书(背面)格式
一、检定条件:
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大气压强: kPa;主标准器型号:,编号:测量不确定度及覆盖因子:
二、检定项目及结果:
检定项目检定结果
1、通用技术要求:
2、工作频率误差:%
3、最低输出功率:W
4、额定输出功率误差:%
5、稳定性:%
6、患者漏电流:μA
7、绝缘电阻:
8、外壳漏电流:μA
以下空白
超短波治疗机检定记录格式超短波治疗机检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