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口语教案第4章讲述训练
- 格式:pdf
- 大小:449.31 KB
- 文档页数:8
2024年口才幼儿公开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口才训练教程》第四章,详细内容包括:口语表达基础、语音语调训练、简单故事讲述和自我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语表达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增强语言感染力。
3. 培养学生自信、大方的个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语音语调的掌握,故事讲述的连贯性和生动性。
2. 教学重点:口语表达基础,自我介绍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故事卡片,录音机。
2. 学具:口才训练手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小朋友互相交流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口语表达的重要性。
2. 口语表达基础(15分钟)(1)教师讲解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
(2)学生跟读,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3)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语音语调训练(15分钟)(1)教师示范正确的语音语调。
(2)学生模仿,互相纠正。
(3)进行语音语调小游戏,巩固所学。
4. 简单故事讲述(20分钟)(1)教师用故事卡片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
(2)学生复述故事,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3)小组合作,自编故事并讲述。
5. 自我介绍(10分钟)(1)教师示范自我介绍。
(2)学生依次进行自我介绍,注意表达清晰、自信大方。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口语表达基础表达技巧语音语调2. 简单故事讲述故事结构情感表达3. 自我介绍姓名年龄爱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模仿教师讲述的故事,录制一段自己的故事讲述视频。
2. 答案:(1)故事讲述视频。
(2)自我介绍范文:姓名:年龄:6岁爱好:画画、唱歌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故事讲述环节,部分学生语音语调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参加口才兴趣班,提高口才能力。
2024年《幼儿教师口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教师口语》教材第四章“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详细内容将涵盖:幼儿语言教育的原则、目标及方法;如何创设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以及如何运用游戏、故事、童谣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原则、目标及方法。
2. 学会创设有利于幼儿语言学习的环境,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
3. 能够运用游戏、故事、童谣等多种形式,设计和组织幼儿语言教育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设计和组织富有成效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
重点:幼儿语言教育的原则、目标及方法;创设语言学习环境;运用多种形式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挂图、卡片、故事书、童谣集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幼儿语言教育的实际场景,引发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幼儿语言教育的原则、目标及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
3.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中的实例,讲解如何创设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的语言教育活动,并展示成果。
5. 游戏活动(10分钟)组织一个与语言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言教育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幼儿语言教育的原则、目标及方法2. 创设语言学习环境3. 运用多种形式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七、作业设计答案:活动名称:快乐故事会活动目标:1.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2. 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教师选取一本适合幼儿年龄段的绘本故事,如《爱心树》。
2. 讲解阶段:教师向幼儿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注意倾听。
3. 讨论阶段: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故事讲述的技巧及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喜欢听故事,愿意自己尝试讲述故事。
2. 培养幼儿的倾听、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
3. 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故事讲述技巧,如角色扮演、情感表达等。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 故事讲述技巧:角色扮演、情感表达、语音语调、肢体动作等。
3. 经典儿童故事选材:《龟兔赛跑》、《狼与七只小羊》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掌握故事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故事讲述技巧。
2. 难点:帮助幼儿在实际讲述中运用所学技巧,使故事更具吸引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基本结构,传授讲述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讲述,展示技巧运用。
3. 实践法:幼儿分组讲述,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书籍、录音机、磁带、角色头饰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讲述空间。
六、教学进程:1. 课程导入:通过一首儿歌或趣味游戏,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讲解故事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 示范讲述一个故事:教师选取一个经典儿童故事,运用角色扮演、情感表达等技巧进行讲述。
4. 小组讨论:幼儿分组,讨论故事讲述技巧的应用,分享自己的感受。
七、实践训练:1. 角色扮演:幼儿分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角色分配,练习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 情感表达:教师指导幼儿如何通过语音语调、面部表情等表达故事中的情感。
3. 肢体动作:教师示范故事讲述中的肢体动作,引导幼儿在讲述时运用。
八、互动环节:1. 幼儿讲述: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尝试运用所学技巧。
2. 同伴评价:幼儿互相评价讲述过程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教师总结:对幼儿的讲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九、课后作业:1. 让幼儿选择一个故事,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讲述,家长记录幼儿的讲述过程。
2.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讲述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幼儿持续练习。
2024年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教材第四章“教学口语表达技巧”进行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1)语音语调的把握;2)表达清晰、简洁;3)情感表达的技巧;4)态势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教学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能够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情感和态势语进行教学活动。
3. 培养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的口语表达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语音语调的把握、情感表达的技巧。
教学重点:表达清晰、简洁;态势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录音带、教学视频、卡片。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口语表达技巧。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对教材第四章的内容进行讲解,着重强调语音语调、表达清晰简洁、情感表达和态势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口语表达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教学场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5.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练习中的体会和收获,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口语表达技巧:语音、语调、表达清晰简洁、情感、态势语。
2. 教学场景:模拟教学、角色扮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编写一段教学口语表达稿,内容包括语音、语调、情感和态势语的运用。
2. 答案:示例: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故事。
请大家竖起耳朵,听我来讲一讲这个故事里的小动物们。
它们呀,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优秀幼儿教师的教学口语表达,学习并借鉴其优点,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实践活动,如演讲比赛、教学模拟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训练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师口语训练》教材第四章,主题为“教学口语表达技巧”。
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口语的特点与功能、教学口语表达的基本原则、教学口语表达技巧及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教学口语的特点、功能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教学口语表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 能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口语,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教学口语表达技巧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2. 教学重点:教学口语的特点、功能、基本原则及表达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体会教学口语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介绍教学口语的特点与功能。
(2)讲解教学口语表达的基本原则。
(3)阐述教学口语表达技巧。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教学口语表达技巧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并运用所学的教学口语表达技巧。
六、板书设计1. 教学口语特点与功能2. 教学口语表达基本原则3. 教学口语表达技巧语言简练、明确语调亲切、自然语速适中、有节奏善用提问、引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教学活动,运用教学口语表达技巧。
答案示例:活动名称:认识水果教师口语表达:(1)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水果王国旅行,你们准备好了吗?”(2)提问:“这个水果是什么颜色的?它有什么味道?”(3)引导:“大家一起来摸一摸,这个水果的皮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2. 作业要求:结合教材内容,运用教学口语表达技巧,设计一个有趣、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教学口语表达技巧的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幼儿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了解教学口语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幼儿教师口语全套优质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教师口语》教材第四章“幼儿教育语言表达”及第七章“幼儿故事讲述”的内容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幼儿教育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情感态度与发音技巧;幼儿故事讲述的基本结构、情节构思与语言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幼儿教育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学会运用情感态度和发音技巧,使表达更具感染力。
3. 掌握幼儿故事讲述的基本结构,能独立创作并讲述富有吸引力的幼儿故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教育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情感态度与发音技巧,幼儿故事讲述的基本结构。
难点:如何将情感态度和发音技巧融入到口语表达中,创作并讲述富有吸引力的幼儿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材、教案、多媒体设备、故事卡片、录音机。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幼儿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口语表达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2. 新课内容讲解(15分钟):a. 讲解幼儿教育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
b. 分析并示范情感态度与发音技巧。
c. 介绍幼儿故事讲述的基本结构。
3. 例题讲解(15分钟):a. 演示如何运用情感态度和发音技巧进行口语表达。
b. 分析一个优秀的幼儿故事,讲解其讲述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情感态度和发音技巧的练习。
b. 学生独立创作一个幼儿故事,并进行讲述。
5. 小结与反馈(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教育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
2. 情感态度与发音技巧。
3. 幼儿故事讲述的基本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创作一个幼儿故事,要求结构清晰,情节吸引人。
2. 答案:a. 自我评价部分,学生需如实写出自己的口语表达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在下次课堂中进行改进。
2024幼儿教师口语全套优质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教师口语》教材第四章“幼儿教育语言艺术”展开,具体涵盖4.1节“幼儿教育语言的基本要求”,4.2节“教育语言的情感传递”,4.3节“教育场景的语言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幼儿教育语言的基本要求,提升学生专业口语表达能力。
2. 掌握如何运用情感传递提升教育效果,增强学生的语言感染力。
3. 学会不同教育场景下语言的应用技巧,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教育语言的情感传递技巧,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重点:幼儿教育语言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通过语言提升教学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教学视频、模拟教学场景图片。
2. 学具:口语表达练习本、彩色笔、情景模拟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优秀幼儿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教育语言的重要性和魅力。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幼儿教育语言的基本要求,结合PPT展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
3. 情感传递训练(15分钟):进行情感传递的实践练习,学生分组模拟教学场景,尝试运用情感传递技巧。
4. 场景模拟(20分钟):提供不同教育场景的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上台展示如何运用语言技巧。
5.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运用教育语言,提高教学效果。
6.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例题,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教师口语——教育语言艺术2. 内容:(1)幼儿教育语言基本要求(2)情感传递技巧(3)不同场景下的语言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设计一个教育场景,运用所学语言技巧进行情景模拟,并录音提交。
2. 答案:(2)情景模拟:学生可设计如晨间问候、课堂教学、游戏引导等场景,运用情感传递技巧进行模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幼儿教师口语全套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师口语教材第四章《幼儿日常沟通技巧》及第七章《故事讲述与表达》,具体内容包括:幼儿日常沟通的基本原则、技巧训练;故事讲述的结构、语言表达及情感投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幼儿日常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高与幼儿的沟通能力。
2. 培养学生讲述故事的能力,提升语言表达和情感投入的水平。
3. 培养学生关爱幼儿,尊重幼儿,关注幼儿发展的教育理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故事讲述中的情感投入和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幼儿日常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故事书籍。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幼儿日常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分析故事讲述的结构、语言表达及情感投入。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个幼儿日常沟通的场景,让学生分析如何运用所学原则和技巧进行沟通。
讲解一个故事,分析故事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投入。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幼儿日常沟通场景的角色扮演,互相评价并给予建议。
学生选取一个故事,进行讲述练习,注重语言表达和情感投入。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日常沟通技巧基本原则:尊重、关爱、关注技巧:倾听、表达、肢体语言2. 故事讲述与表达结构:起、承、转、合语言表达:生动、形象、有趣情感投入:真诚、热情、感染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编写一个幼儿日常沟通的场景,并描述如何运用沟通技巧进行有效沟通。
选择一个故事,进行讲述练习,注意语言表达和情感投入。
2. 答案:作业一:学生根据所学原则和技巧,编写场景及沟通策略。
作业二:学生讲述故事,注重语言表达和情感投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幼儿园实习中运用所学沟通技巧,观察并记录效果。
幼儿教师口语全套教案幼儿教师教案教案名称:《幼儿教师口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幼儿教师口语》第四章第二节,主要内容为幼儿教师口语的表达技巧,包括倾听、回应、引导、鼓励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幼儿教师口语的基本技巧;2. 培养学生在与幼儿交流时的耐心和细心;3. 培养学生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幼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幼儿教师口语的表达技巧;难点:如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些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幼儿教师与幼儿的对话视频,让学生了解幼儿教师口语的重要性。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幼儿教师口语的表达技巧,包括倾听、回应、引导、鼓励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幼儿教师口语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幼儿教师与幼儿的对话,练习所学的口语技巧。
六、板书设计:幼儿教师口语技巧1. 倾听2. 回应3. 引导4. 鼓励七、作业设计:2. 请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幼儿教师口语技巧。
答案:1. 幼儿教师口语的重要性:幼儿教师口语是教师与幼儿沟通的主要工具,它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2. 实际教学中运用幼儿教师口语技巧:在与幼儿交流时,要注重倾听他们的想法,给予积极的回应,引导他们思考,并用鼓励的语言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让学生了解了幼儿教师口语的重要性,并通过实例让他们学会了如何运用幼儿教师口语技巧。
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这些技巧,还需要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个幼儿教师与幼儿的对话视频,让学生了解幼儿教师口语的重要性。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要部分,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对幼儿教师口语的关注。
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教材第四章“日常会话”部分。
详细内容包括:基本问候语、自我介绍、询问时间与天气、表达喜好与需求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日常会话用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主动与人交流、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3. 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日常会话用语的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基本问候语、自我介绍、询问时间与天气、表达喜好与需求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挂图、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口语表达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创设情景:教师扮演卡通角色,与学生进行简单问候,引导学生模仿。
(2)引导学生相互问候,进行自我介绍。
2. 新课内容展示与讲解(15分钟)(1)展示基本问候语,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2)展示自我介绍、询问时间与天气、表达喜好与需求等日常会话用语,教师讲解,学生练习。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用所学日常会话用语进行提问与回答。
(2)教师挑选学生进行示范,纠正发音与表达错误。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日常会话。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评价与鼓励。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主动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教案2. 板书内容:基本问候语自我介绍询问时间与天气表达喜好与需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所学日常会话用语与家人进行交流,记录下来。
(2)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剧,运用所学口语。
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
2.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课后可组织学生参加口语角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口语实践机会。
单元/章节名称第四章讲述训练学时 4 学期总课次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学习目标1.掌握复述、描述和评述的基本技能。
2.灵活运用复述、描述和评述进行讲故事的综合训练。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综合运用运用复述、描述和评述进行讲故事。
做好复述、描述和评述训练的单项训练,并分析成功的讲故事的案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复述、描述和评述在讲故事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综合运用运用复述、描述和评述进行讲故事。
在分别进行复述、描述和评述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充分地练习。
教学反思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课前五分钟热身新授案例导入和分析第一节复述训练一、复述的定义及其要求复述是一种常用的口语表达形式。
它是指运用自己的语言,把看到或听到的语言材料重新叙述一遍,但是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原文。
复述时,要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读过的或听过的语言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根据不同的要求,或周密详细地叙述,或简要概括地叙述,或变换人称来叙述,或变换顺序来叙述,甚至可略加想象,丰富一些细节内容来叙述。
复述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忠于原材料的内容或要点。
(2)完整准确地体现原材料的中心和重点。
(3)条理清楚,能反映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
(4)要口语化,尤其要将书面句式、词语转化为口语。
二、复述的分类及训练复述虽是对原材料的重新叙述,但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忠实于原材料的基础上的再加工与再创造。
因而复述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复述有详细复述、扩展复述、概要复述和变式复述。
(一)详细复述详细复述又称一般性复述,这是最简单、最基本、最接近原材料的复述。
教师讲解,与学生互动第 1 页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具体来讲就是按照原材料的内容、结构、顺序,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叙述出来。
它并非是对原材料的背诵,它的技巧体现在复述者语言的组织和加工上。
在进行详细复述时,要注意以下四点:(1)围绕文章中心,不改变原意。
2024年精选幼儿教师口语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师口语教材第四章《日常会话》,具体内容包括日常问候、介绍自己、询问时间等基本交流场景,着重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日常会话用语,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在特定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学习、主动参与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日常会话用语的表达与运用。
难点:让幼儿在特定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沟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时钟模型等。
2. 学具:口语表达练习册、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日常交流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表达。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日常问候、介绍自己、询问时间等场景的用语,并进行示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模拟场景中练习口语表达。
4. 小组讨论(5分钟)6. 互动游戏(10分钟)设计相关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精选幼儿教师口语教案12. 内容:日常问候用语介绍自己询问时间口语表达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内容,编写一段日常会话。
2. 答案示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学校等场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组织相关活动,如“每日一问”,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练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实践5. 板书设计的简洁与清晰6.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与拓展性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紧密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
本教案选取了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流场景,易于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共鸣。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
幼儿口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口语教材第四章《日常会话》部分,详细内容包括:基本问候语、介绍自己、询问时间、表达喜好等日常交流场景,旨在帮助幼儿在生活情境中学会运用简单口语进行交流。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日常问候语和自我介绍,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在特定场景下运用口语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学习口语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特定场景下灵活运用所学口语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基本问候语、介绍自己、询问时间、表达喜好等日常交流场景的口语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场景图片、时钟、口语卡片等。
2. 学具:口语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场景图片,展示日常生活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用口语描述图片内容。
2.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每个场景,教师示范口语表达,让幼儿跟读,并解释句子的含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运用所学口语回答。
同时,鼓励幼儿互相问候、介绍自己,进行口语交流。
4. 小组活动(1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用口语进行角色扮演,进行口语练习。
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展示场景图片,标注对应的口语句子。
2. 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重点词汇和句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口语完成自我介绍。
(2)与家长进行日常问候,并询问时间。
(3)描述自己喜欢的事物,并用口语表达。
2. 答案:(1)示例:大家好,我叫小明,今年5岁了,我来自北京。
(3)示例:我喜欢吃苹果,因为它很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口语交流中的困难,针对问题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在家庭、学校等场合运用所学口语进行交流。
(2)开展口语角活动,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练习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