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毛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pptx
- 格式:pptx
- 大小:68.71 KB
- 文档页数:2
毛概第一章重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理论成果 (1)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1)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2)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3)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理论成果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作为选择或者判断)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2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3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4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名词解释)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4、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单选与判断)第二节: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316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8年毛泽东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①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③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期目标①紧密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②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③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实现马克思中国化的途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历史,文化相结合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承)(1)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2)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进)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根)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知识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
2.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7.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8.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毛概论第一章知识点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前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提出过程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曾经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思想。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
1945年5月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在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阐述。
党的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第二大理论成果。
(二)科学内涵实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实践:革命、建设、改革;历史;文化)相结合。
1. 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 就是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从而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内容。
3. 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二者共同的“根”)二、毛泽东思想概述(一)科学内涵1.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历史进程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的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展开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具体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5)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重要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思想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的理论(6)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意义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7)科学发展观的形成①基本依据: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来的。
②现实依据:是根据我国在新世纪,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提出来的。
③重要借鉴:当代世界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第一章第一节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
第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总之,无论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需要,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抑或是中国的具体实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质,都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且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
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80多年的实践证明 , 只有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深入和科学的进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才能取得胜利。
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必然的。
2.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传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3.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