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摔玉
- 格式:docx
- 大小:22.84 KB
- 文档页数:3
《红楼梦小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一个《红楼梦》里的小故事,叫“宝玉摔玉”。
有一天,贾府里来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小姐姐,叫林黛玉。
贾宝玉一看到她,就觉得特别亲切。
他们聊天的时候,贾宝玉发现林黛玉没有玉,他就生气啦,觉得这么好的小姐姐都没有玉,那这玉也没啥好的。
于是,贾宝玉就把自己脖子上的玉摘下来,狠狠地摔到了地上。
这可把大家都吓坏啦,丫鬟们赶紧过来捡玉,生怕摔坏了。
小朋友们,你们说贾宝玉是不是有点任性呀?
《红楼梦小故事》
小朋友们,来听听“湘云醉卧”的故事哟。
有一次,贾府里举办了一个大聚会。
好多人都在一块儿喝酒、赏花、作诗。
史湘云小姐姐特别高兴,喝了好多酒。
后来她觉得有点困了,就走到一个石头凳子上躺下来睡着了。
她周围落满了花瓣,风儿轻轻吹着,她睡得可香啦。
大家看到她这个样子,都忍不住笑起来。
小朋友,你觉得史湘云可爱不可爱呀?
《红楼梦小故事》小朋友,我来讲“香菱学诗”的故事。
香菱是个很努力的小姐姐。
她特别想学会写诗。
于是,她就去找林黛玉姐姐教她。
林黛玉姐姐很耐心地告诉她怎么写。
香菱白天黑夜都在想啊、写啊。
写了好多遍,终于写出了不错的诗。
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像香菱一样努力学习哟。
简述宝玉摔玉的情节内容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其中,宝玉摔玉的情节是其经典的一部分。
在小说中,宝玉是贾家的公子,而玉是他的至爱之物。
宝玉曾多次对玉表现出深厚的感情,对玉的珍视之情更是无以言表。
然而,宝玉的母亲林黛玉曾警告他,玉是虚无缥缈之物,而对玉的追求只会带来烦恼和苦难。
在一个晚上,宝玉睡梦中梦到自己和玉在一起,怀里抱着的却是玉的尸体。
宝玉惊醒后,才发现自己摔碎了玉。
他悔恨不已,感到自己对玉的珍视本身就是一种贪婪和错误。
宝玉的摔玉事件引起了家人的关注,他们纷纷前来安慰宝玉。
宝玉深受教训,明白了自己对玉的执着之情是错误的,他开始慢慢走出对玉的依赖,开始学会珍视生命、珍爱人心。
宝玉摔玉的情节,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示意义。
它告诉我们,对于珍爱之物,我们要理性对待,不能过于执着,更不能沉溺其中。
只有珍视生命,才能更好地珍爱人心。
- 1 -。
宝玉摔玉赏析(原创实用版)目录1.宝玉摔玉的背景和原因2.宝玉摔玉的意义和象征3.宝玉摔玉对故事情节的影响4.宝玉摔玉对读者的启示正文《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描绘了一个封建王朝家族的兴衰。
其中,宝玉摔玉是书中一个非常著名的情节。
在这里,我们将对宝玉摔玉这一情节进行赏析。
宝玉摔玉的背景和原因:宝玉摔玉发生在《红楼梦》第八回,当时贾宝玉在梦中历劫,醒来后发现脖子上的通灵宝玉不见了,急得痛哭失声。
贾母等人忙告诉他玉还在,宝玉却说:“这玉连我的性命都保不住,要它还有什么用!”说罢,将玉摔在地上,摔得粉碎。
这一举动,既反映了宝玉的性格特点,又为后面的故事情节埋下了伏笔。
宝玉摔玉的意义和象征:宝玉摔玉,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场情绪失控的行为,但实际上却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首先,摔玉反映了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在宝玉心中,玉象征着家族的荣誉和地位,但他却选择将其摔碎,表达了他对这些传统观念的抵触。
其次,摔玉意味着宝玉心灵上的觉醒。
他意识到,自己脖子上的玉并不能保佑自己,反而成为了一种束缚。
摔碎玉,意味着他试图摆脱这种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
宝玉摔玉对故事情节的影响:宝玉摔玉这一情节,对于《红楼梦》后面的故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摔玉使得宝玉与黛玉、宝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此之后,宝玉与黛玉的感情更加深厚,而宝钗则逐渐退出了宝玉的生活。
其次,摔玉成为了宝玉命运的转折点。
在此之后,宝玉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逐渐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宝玉摔玉对读者的启示:宝玉摔玉,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学会反抗压迫,追求心灵的自由。
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宝玉选择摔碎玉,表达自己的抗议。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其次,我们应该勇于面对人生的挑战,不断成长和进步。
在摔玉之后,宝玉逐渐成熟,勇敢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
这种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总之,宝玉摔玉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它既反映了宝玉的性格特点,又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宝玉摔玉赏析摘要:1.宝玉摔玉背景介绍2.宝玉摔玉事件分析3.宝玉摔玉背后的寓意4.宝玉摔玉对人物性格的影响5.宝玉摔玉在整部作品中的作用正文:《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宝玉摔玉这一情节可谓是脍炙人口。
本文将对这一情节进行赏析,分析其背后的寓意以及对于人物性格和整部作品的影响。
一、宝玉摔玉背景介绍宝玉摔玉发生在《红楼梦》第一回,讲述了贾宝玉在一次宴会上,因为贾政的一句话而心情激动,不慎摔碎了手中的玉。
这一事件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也成为了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等女子之间情感纠葛的导火索。
二、宝玉摔玉事件分析宝玉摔玉事件看似是一个意外,但实际上反映了贾宝玉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贾宝玉生于封建社会,身处官宦世家,他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无法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而玉象征着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宝玉摔玉可以看作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同时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发泄。
三、宝玉摔玉背后的寓意宝玉摔玉背后寓意着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抵触和反抗。
贾宝玉性格独立,渴望自由,但身处封建社会,他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
摔玉成为了一种象征,表达了他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同时,宝玉摔玉也暗示了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等女子之间悲剧性的爱情命运。
四、宝玉摔玉对人物性格的影响宝玉摔玉事件对贾宝玉的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次事件使得贾宝玉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身处封建社会的无奈,进一步坚定了他追求自由的信念。
然而,他也意识到自己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力,因此内心更加矛盾。
这一事件也为贾宝玉日后的离家出走埋下了伏笔。
五、宝玉摔玉在整部作品中的作用宝玉摔玉在整部《红楼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开启了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等女子之间的爱情纠葛,展现了贾宝玉性格中矛盾的一面。
同时,宝玉摔玉也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总之,宝玉摔玉这一情节在《红楼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揭示了贾宝玉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展现了封建社会下个体抗争的悲壮。
宝玉摔玉的理解一、宝玉摔玉的背景1.1《红楼梦》简介《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巨著,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它是一部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和人物命运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宝黛、宝钗、王熙凤等人的命运故事为主线,通过对爱情、婚姻、家庭、友情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堕落和腐败,探讨了人生的悲剧性和空虚。
1.2 宝玉摔玉的情节概述在小说的第五十回中,宝玉遭遇了一次人生的重大打击。
宝玉是贾府的衮职内侄,他生性柔弱,喜好文学艺术,与黛玉、宝钗等人是好朋友。
然而,由于宝玉的不懂世事、情感纠葛和纨绔行为,最终导致他失去了心爱的玉石。
二、宝玉摔玉的意义2.1 玉的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被视为美好、吉祥的象征物。
它代表了高贵、纯洁、高尚的品质。
而在《红楼梦》中,玉更加具有象征意义,代表了爱情、友谊、梦幻和追求完美的心理寄托。
2.2 宝玉摔玉的象征意义宝玉摔玉的情节,折射出了宝玉内心的痛苦和迷茫。
宝玉一直以来将玉视为至宝,它代表了他与黛玉之间纯洁的友情和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然而,当玉被摔碎的那一刹那,宝玉无疑经历了心灵上的摧毁和悲痛。
2.3 宝玉摔玉的启示宝玉摔玉不仅仅是一场意外,更是对宝玉一系列错误行为的警示和惩罚。
宝玉是一个长期处于家族溺爱中的人物,他过于纨绔、放纵自己,缺乏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洞察力。
因此,宝玉摔玉这一打击对他来说,不仅是对他追求完美世界的遗憾,更是对他醒悟、反思的机会。
三、宝玉摔玉的原因分析3.1 宝玉的纨绔行为宝玉长期生活在贾府的封闭环境中,他得不到外界的锻炼和经历。
因此,他渐渐迷失在自己的世界中,纨绔生活、沉溺于音乐、诗词和美食。
他对权势财富无动于衷,缺乏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2 情感纠葛的困扰宝玉与黛玉的感情纠葛是《红楼梦》中的一大亮点,也是宝玉的心结所在。
宝玉对黛玉有着复杂的情感,既是亲人又是朋友,他们之间的纠葛和矛盾导致了宝玉内心的挣扎和不安。
3.3 缺乏人生的认知和体验宝玉长期在贾府中生活,缺乏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体验。
宝玉为什么摔玉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小说里的贾宝玉屡屡摔玉,这是为什么?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宝玉摔玉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宝玉摔玉的原因小说第一回写了石头转世的想法是这样的: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
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
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
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
”而神瑛侍者的初衷则是这样的: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
这里,石头和神瑛侍者下凡转世的意图是不一样的,石头想的就是享受荣华富贵;而神瑛侍者所谓的凡心,并不是贪图荣华富贵,而是动情之心,所以他的目的是“造历幻缘”,也就是经历情感,说白了,神瑛侍者就是来凡间体验人世间情为何物的。
一个指向物质,一个指向情感,本身就背道而驰。
因此,我非常赞同王国维先生的解读,所谓玉者,欲也。
这样就能理解贾宝玉为何屡屡砸玉了,其实代表的是贾宝玉对世俗欲望的反抗和叛逆。
这种欲望不仅仅是贪图物质享受,甚至包括读书获取功名,走入仕途。
第四,贾宝玉屡屡在黛玉面前砸玉呢?其实就是要表达他要冲破世俗的愿望,具体来说也就是“金玉良缘”的束缚——砸了玉,就自然破了金玉之说,可以和林黛玉终生相守,至死不渝。
那块玉,其实就是伴随着贾宝玉投胎而来的挥之不去的世俗的、物质的、欲望的化身,它伴随着贾宝玉的一生,也阻碍着贾宝玉去追求真正的爱情,所以,贾宝玉每每忍受不住的时候,就要发作砸玉,砸破这物质欲望的牢笼,摆脱金玉良缘的世俗婚姻,和他的林妹妹牵手,共同延续木石前盟的誓言。
所谓三生石上旧精魂,说的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缘定三生的爱情。
简述宝玉摔玉的故事
宝玉摔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经典情节。
故事发生在贾府中,宝玉是贾府的公子,他是一个文静、感性的男孩。
他与黛玉相遇后,两人慢慢地产生了感情。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两人不能在一起。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宝玉看到黛玉在冰上滑冰。
他想要跟黛玉一起滑,但是他不会,于是他请求黛玉教他滑冰。
黛玉并不想让宝玉受伤,就告诉宝玉不要尝试。
但宝玉非常执着,他坚持要学,于是黛玉就开始教他。
然而,宝玉的身体不灵活,他摔了好几次。
黛玉心疼他,告诉他不要再试了,但宝玉还是不肯放弃。
最终,宝玉尝试了一次跳跃,结果他不小心摔了下来,手中的玉簪也掉了出去。
玉簪跌落在冰上,被一只鱼儿吞了下去。
宝玉非常伤心,他觉得自己失去了黛玉送给他的宝贝。
他后悔自己太执着,不应该那么冒险。
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伤害了自己和黛玉之间的关系,他感到非常难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的执着和冒险是有代价的。
我们应该懂得放弃,不要让自己和别人受到伤害。
- 1 -。
贾宝玉主要故事10个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以下是关于他的10个故事:
1.宝玉摔玉: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时,被黛玉的美貌所吸引,忍不住把自己的通灵宝玉摔在地上,以示对黛玉的亲近。
2.宝玉读西厢:贾宝玉在园中读《西厢记》,被林黛玉发现。
黛玉本想和他一起读,但宝玉却把书藏了起来,以避免被家长发现。
3.晴雯撕扇:贾宝玉为了逗晴雯开心,把扇子给她撕。
这一幕被贾母看到,她开玩笑说晴雯撕扇子像黛玉的作风。
4.宝玉娶亲:贾宝玉被迫娶了薛宝钗,但他始终心系林黛玉。
在婚礼上,他病倒在床上,让林黛玉心痛不已。
5.晴雯病补雀金裘:贾宝玉的雀金裘被烧坏,晴雯不顾病体连夜补好,让贾宝玉感激不已。
6.宝玉游太虚幻境:贾宝玉在梦中游历太虚幻境,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和红楼梦中的各种人物。
7.宝玉失玉: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丢失,引发了一场大混乱。
最后在林黛玉的帮助下找到了玉。
8.宝玉醉酒:贾宝玉和林黛玉一起喝醉酒,两人在月夜下共赏海棠花。
9.宝玉戏熙凤:贾宝玉和王熙凤开玩笑,让王熙凤羞愧不已。
10.宝玉送别:贾宝玉送别林黛玉,两人在船上依依惜别。
这些故事描绘了贾宝玉的个性、情感和成长历程,也展现了《红楼梦》中丰富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题目:王熙凤口吻劝说宝玉摔玉石序:王熙凤,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位女性角色,她的口吻和行为一直备受读者争议。
在小说中,她曾劝说宝玉摔掉玉石,而这段情节也成为了许多读者讨论的焦点。
本文将结合小说中的情节,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王熙凤口吻劝说宝玉摔玉石的话,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一情节背后的深层含义。
一、情节回顾在《红楼梦》中,宝玉在王熙凤的怂恿下,将自己的玉石摔碎。
王熙凤劝说宝玉的话语,以及宝玉听从她的行动,引发了读者对于王熙凤性格和影响力的思考。
这一情节不仅仅是小说中的对话,更是对于人性、人际关系、欲望和悲剧的诠释。
二、深度评估1. 王熙凤的口吻和劝说在小说中,王熙凤对宝玉的口吻和劝说方式是颇具煽动性和影响力的。
她的言辞和表达方式,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宝玉的行为。
这引发了对于她为何要劝说宝玉摔玉石的思考,以及她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
2. 宝玉的摔玉石行为宝玉为何会听从王熙凤的劝说,摔掉自己的玉石?这背后可能涉及到他对王熙凤的信任和依赖,以及他个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这也引发了对于宝玉性格和成长轨迹的探讨。
3. 人性、欲望和悲剧王熙凤口吻劝说宝玉摔玉石的情节,反映了人性中的欲望和悲剧。
在小说中,人物所表现出的欲望和悲剧,如何在这一情节中得到体现和表达?这也是对于小说整体主题的一种延伸和诠释。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王熙凤口吻劝说宝玉摔玉石的情节,不仅仅是对于小说中人物关系的描写,更是对于人性、悲剧和欲望的深刻反思。
王熙凤的口吻和劝说,以及宝玉的行为,折射了人类内心的复杂和深刻,以及人际关系的微妙和扭曲。
这也让我对小说中的其他情节和人物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和联想。
总结:通过对王熙凤口吻劝说宝玉摔玉石的情节的深入探讨,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了人性、欲望和悲剧的多重含义。
这一情节不仅仅是小说中的一个描写,更是对于人类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剖析和探究。
让我们一起来阅读《红楼梦》,感受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红楼梦》是一部描写清朝贵族家庭生活和爱情悲剧的文学巨著,作者曹雪芹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复杂和深刻。
第41卷第2期2020年2月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Vol.41Nc.2Feb.2020[文章编号]1004—5856(2020)02—0071—04试析“宝玉摔玉乃的思想意蕴及艺术特色王丽频(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阳泉045200)[摘要]《红楼梦》第三回"宝玉摔玉”情节,意蕴丰厚,在全书布局结构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从思4意蕴来看,这一情节凸显了贾宝玉的核心性格,是宝黛爱情的预演;从艺术特‘来看,体现了作者曹雪芹的匠心独运;在人物形象塑造手法上,是人物出场定型的“点睛”之笔;在小说布局结构中,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开端。
[关键词]宝玉摔玉;思4意蕴;艺术特‘[中图分类号]T07.411[文献标识码]A《红楼梦》是一部有着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著作。
在这部作品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经典片段,如第三回“宝玉摔玉”,不仅意蕴丰厚,平常琐碎中蕴含着无限的烟波,而且在整本书的布局结构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
从人物出场上来看,中心人物贾宝玉在前两回的层层铺垫中,第一次正式登台亮相,贾宝玉和林黛玉第一次相遇相识;从内容情节上,“宝玉摔玉”是“石头”(贾宝玉)下凡历劫的前奏,也是宝黛爱情即将开启的序幕。
可见,“宝玉摔玉”作为小说正式的开场锣鼓,写什么?怎样写?无疑对后文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发挥着定调定性的关键作用。
因此,探寻“宝玉摔玉”的意蕴及艺术价值,对深入理解作品至关重要。
一、“宝玉摔玉”的深层意蕴(一)宝玉思想性格的凸显第三回中,宝黛初次相遇,本来是亲人团聚其乐融融的场面,可是因为林黛玉没有玉的一句如实回答,致使贾宝玉顿时发起痴狂病来,将脖子上佩戴的晶莹美玉狠命地朝地上摔去。
这dci:10.3969/j.issx.1004-5856.2020.22.220块玉并非普通佩物,而是贾宝玉出生时口中衔着的那块“通灵宝玉”。
xx真情流露之“摔玉”
——《红楼梦》读后感姓名:
xx
学号:3
班级:08会计学一班2010年11月26日
xx真情流露之“摔玉”
——《红楼梦》读后感曹雪芹一部《红楼梦》,打动千万人心,不同人生经历的人读红楼梦往往看到不同的世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品味红楼梦,亦有特别的感受,真是所谓“一人一部红楼梦”。
在《古代小说鉴赏》课上,我又一次以别样心情在老师指点下品读红楼精髓,从“宝玉摔玉”这一情节,我又读到了更多感悟,有了更多收获。
在《红楼梦》里,贾宝玉有两次摔玉的经历,第一次在第三回宝黛相见之时,第二次在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两次摔玉都是宝玉的真情流露。
第一次摔玉时,是在宝玉送黛玉“颦颦”二字后,“(宝玉)又问黛玉:
‘可也有玉没有?’”脂砚斋曾在这句话后批注“奇极怪极!痴极愚极!焉得怪人目为痴哉。
”这一问看出了宝玉的痴,以及他的平等思想,可见宝玉对自己特殊的身份并不在意。
当“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
‘我没有那个。
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黛玉心思是细腻而又单纯的,因此回答得十分准确直白。
而“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
‘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
”黛玉一句简单的话竟能让宝玉狠命摔玉,这一摔把宝玉的真性情展露得淋漓尽致,一个叛逆的形象跃然脑海,以贾宝玉在贾府的地位和通灵宝玉的分量,这一摔着实吓坏了众人。
溺爱xx的xx急的搂了xx道:
“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玉本是已通人性的顽石化身,贾宝玉是神瑛侍者转世,这二者早已合二为一,取得了本质上的一致。
玉的正面写了“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自然被贾府的人认做了命根子,而宝玉这一摔正好体现了他对天命的否定。
贾母的反应有爱有恨,一字一千金重,更多的是心疼。
“宝玉满面泪痕泣道:
‘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宝玉从没有把自己放在高位,他从未有过傲气,对贾府的丫鬟以平等之心对待,当其他人都没玉,他不觉得这是一种优越感,反而觉得没趣,再次体现了宝玉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他眼中,如此神仙似的黛玉应当要有玉,可见宝玉对黛玉的印象是极好的。
此刻“贾母忙哄他道:
‘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
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
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
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戴上,仔细你娘知道了。
’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戴上。
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天真烂漫、善良多情的宝玉,被贾母几句谎话就哄好了。
正如脂砚斋批:
所谓小儿易哄,余则谓君子可欺以其方云。
宝玉为什么摔玉?我觉得宝玉的思想、个性、感情决定了他必然要摔玉,而且是狠命摔玉。
从思想上看,虽然身处传统封建家庭,等级观念禁锢的时代,但宝玉似乎是整个封建王朝的一个异类,从小叛逆,被称为混世魔王的他反抗封建思想的束缚,鄙视八股功名,骨子里透露着民主,向往真正的自由。
通灵宝玉是他身份特殊的代表,但追求平等自由的他不屑于这种所谓的特殊感,摔玉是他表明摆脱封建束缚的方式,可以说几次摔玉又未成功弃玉反映了他与封建思想的几次斗争却没有成功,暗含了悲剧性。
尽管如此,宝玉的思想已经具备了划时代的意义。
独特思想决定了他的个性,性格单纯直率的宝玉,为人感性,容易情绪化,任性叛逆,不受拘束,一生气来可以任性而为,这种
性格也是贾政封建管制和贾母的过分溺爱导致的。
从感情发展情况看,宝玉初见黛玉便有了惺惺相惜之感,这次摔玉正印证了宝黛“不是冤家不聚头”,两次摔玉都和黛玉直接相关,宝玉与黛玉的感情从第一次摔玉就有了表现,为后来二人感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宝玉喜欢女孩儿,围绕在他周围的女儿们,就像一片清净洁白的水,是不容污染的,他觉得所谓的高贵就是如此,像林妹妹那样孤傲高洁,而现实的世界并非他理想的世界,所以这所谓的“通灵”宝玉也不过是个劳什子,不是什么好东西,因为它不会“认人”。
摔玉表达了他为林妹妹抱不平,为黛玉而摔玉,也为他所喜欢的女儿们抗诉到底的心理。
“宝玉摔玉”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天性善良却又叛逆、独特而又思想自由的宝玉,引出了宝玉与黛玉知己般的感情,是假宝玉、真顽石抗争及一生悲剧的诠释。
从宝玉摔玉这一情节我也体会到《红楼梦》处处是经典,处处有深意。
读懂红楼梦,绝非一日之功,参透一部红楼梦,更非三言两语、一朝促成,它需要我们爱读红楼梦,多体悟,多积累深厚我们的文化底蕴,要用心感受其中的点滴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