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尿液一般检验 03 尿液化学检查(下)
- 格式:ppt
- 大小:10.47 MB
- 文档页数:55
第五章尿液一般检验通过本章学习,你将能回答关于“尿液一般检验”的下列问题:1.什么是蛋白尿?形成肾小球性和肾小管性蛋白尿有哪些原因和主要特点?2.维生素C如何影响试带法和班氏法尿糖定性试验?3.简述亚硝基铁氰化钠检测尿酮体组成成分的灵敏度?4.化学法尿血红蛋白测定应用什么原理?5.哪些因素影响亚硝酸盐快速筛检尿路感染?6.试带法尿白细胞检测能完全替代显微镜尿有形成分检查吗?为什么?7.什么是试带法尿维生素C检测的真正目的?8.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有哪些内容和方法?9.比较不离心法和离心法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各自的优势和不足?10.染色法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有哪些优势?11.简述均一性和非均一性尿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12.尿白细胞形态如何?何为闪光细胞和脓细胞?13.尿管型形成有哪些基本条件?14.尿pH和渗透压对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有哪些影响?15.简述尿试带法检测尿液各项目的原理?16.试述尿试带法检测与尿显微镜检查的关系?17.试述流式细胞术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检测原理?18.流式细胞术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如何分析尿红细胞?有何临床意义?19.试述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与尿显微镜检查的关系?20.尿液理学变化有何临床价值?第一节尿液理学检查一、尿量尿量(urine volume)是指24h内排出体外的尿液总量。
尿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肾脏生成尿液的能力和肾脏的稀释与浓缩功能。
尿量的变化还受机体的内分泌功能、精神因素、年龄、环境(湿度和温度等)、活动量、饮食、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故即使是健康人24h尿量的变化也较大。
【检测原理】使用量筒等刻度容器直接测定尿量。
①直接法:将各次排出的全部尿液集于一个容器内,然后测定尿总体积。
②累计法:分别测定各次排出的尿体积,最后记录总尿量。
③计时法:测定每1h排出的尿体积或特定时间段内一次排出的尿体积,换算成每小时尿量。
【方法学评价】直接法准确性较好,但容器需加防腐剂。
医学检验学基础知识:尿液的化学检查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要求理解性记忆较高的内容,其中尿液的相关知识点是常考。
对于尿液中的化学检查也是考试中需要掌握的内容,今天帮助大家梳理相关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尿液的化学检查主要检查这几个方面:尿液酸碱度测定,尿液蛋白质,尿糖检查,尿液酮体检查和尿液胆红素检查,大致这5个方面(一)尿液酸碱度测定1.参考值:尿pH值4.5~8.0,平均6.5。
2.pH降低:见于酸中毒、发热、糖尿病、痛风、白血病或食肉过多等。
3.pH增高:见于碱中毒、膀胱炎、呕吐或素食者,也见于肾小管性酸中毒。
(二)尿液蛋白质1.检查方法(1)蛋白定性试验:磺基水杨酸法、加热醋酸法、干化学法。
(2)尿蛋白定量试验:需留取24h尿测定。
双缩脲比色法为尿蛋白定量的经典方法,正常尿蛋白20~130 mg/24h。
(三)尿糖检查1.检查方法(1)班氏法糖定性试验。
(2)干化学试带法。
2.临床意义正常人尿糖定性为阴性,定量0.56~5.0 mmol/24h。
如尿糖定性呈阳性或定量增多即称糖尿。
(1)生理性糖尿:见于食糖过多、精神紧张及妊娠等。
(2)病理性糖尿①糖尿病②其他内分泌疾病③应激性糖尿,如颅脑外伤、急性心肌梗死等。
④肾性糖尿⑤其他糖尿(四)尿液酮体检查2.参考值定性:阴性。
定量:酮体(以丙酮计)170~420mg/L;乙酰乙酸20 mg/L。
3.临床意义尿酮体检查主要用于糖代谢障碍和脂肪不完全氧化疾病或状态的诊断,强阳性试验检查结果具有医学决定价值。
(五)尿液胆红素检查1.检查方法及评价(1)重氮法:目前多采用此方法做定性筛检试验(2)氧化法:Smith碘环法最为简单,但灵敏度低;Harrison法操作稍繁,但灵敏度较高。
2.参考值定性:阴性。
第五章尿液一般检验第一节尿液理学检查一、名词解释1.多尿2.少尿3.无尿4.尿比重二、选择题【A1型题】1.加热后浑浊消失,提示尿液内含有A.细菌B.脓细胞C.磷酸盐D.碳酸盐E.尿酸盐2.高浓度葡萄糖、尿素或造影剂皆不影响的比重测定方法为A.称量法B.折射仪法C.超声波法D.化学试带法E.尿比重计法3.标本用量最少且易于标准化的比重测定方法为A.称量法B.超声波法C.折射仪法D.化学试带法E.尿比重计法4.不引起少尿的是A.高热B.休克C.前列腺肥大D.大面积烧伤E.输注大量葡萄糖5.尿量增多而比重增高的是A.休克B.尿崩症C.糖尿病D.慢性肾炎E.急性肾炎6.正常成人每天尿量为A. 100~600mLB. 500~1000mLC. 1000~1500mLD. 1500~2000mLE. 2000~2500mL7.测定24h尿量时,读数误差应小于A. 10mLB.20mLC. 30mLD. 40mLE. 50mL8.成人多尿是指24h尿量大于A.100mLB.400mLC.1000mLD.1500mLE.2500mL9.成人少尿是指每小时尿量低于A.7mLB.17mLC.27 mLD.37 mLE.47 mL10.成人少尿是指24h尿量低于A.500mLB.400mLC.300mLD.200mLE.100mL11.成人无尿是指24h尿量低于A.50mLB.100mLC.150mLD.200mLE.250mL12.适用于浑浊尿标本比重测定的方法为A.称量法B.折射仪法C.超声波法D.化学试带法E.尿比重计法13.加热可使浑浊消失的尿为A.菌尿B.脓尿C.乳糜尿D.结晶尿E.脂肪尿【B1型题】题14~15备选答案A.尿量B.尿比重C.尿颜色D.尿气味E.尿渗量14.判断肾脏浓缩稀释功能最佳的指标为15.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出现明显异常的是【X型题】16.外源性或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多尿见于A.尿崩症B.糖尿病C.饮水过多D.输注葡萄糖E.输注生理盐水17.因肾脏浓缩稀释功能减低引起的多尿为A.糖尿病B.急性肾衰竭C.中枢性尿崩症D.慢性肾炎后期E.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8.影响尿液颜色的生理因素为有A.血液B.卟啉C.尿色素D.胆红素E.尿胆原19.引起肾前性少尿的是A.严重脱水B.膀胱功能障碍C.急性肾小管坏死D.肝硬化腹水E.大面积烧伤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多尿:是指24h尿量超过2.5L。
尿液常用化学检查(二)引言概述:尿液常用化学检查是指通过化学方法对尿液中的各种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便帮助医生判断和诊断患者的疾病情况。
本文将重点介绍尿液常用化学检查的五个大点,包括酮体、胆红素、葡萄糖、蛋白质和白细胞酯酶等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正文:1. 酮体的检查:a. 酮体的产生机制及意义b. 尿液中酮体的检测方法c. 酮尿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d. 妊娠和糖尿病中酮体检查的应用e. 酮体异常检查结果的解读和处理2. 胆红素的检查:a. 胆红素的生成和排泄途径b. 尿液中胆红素的检测方法c. 胆红素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d. 肝胆疾病与胆红素的检查e. 胆红素检测结果解读及其临床意义3. 葡萄糖的检查:a. 葡萄糖的代谢和尿中葡萄糖的产生b. 尿液中葡萄糖的检测方法c. 葡萄糖尿的诊断和病因分析d. 糖尿病和其他疾病中葡萄糖的检查e. 葡萄糖检测结果的解读和处理4. 蛋白质的检查:a. 蛋白质的来源和尿中蛋白质的形成机制b. 尿液中蛋白质的检测方法c. 尿蛋白异常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d. 肾脏疾病与尿蛋白的关系e. 尿蛋白检查结果的解读及其应对措施5. 白细胞酯酶的检查:a. 白细胞酯酶的生理功能和尿液中的含义b. 尿液中白细胞酯酶的检测方法c. 白细胞酯酶异常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d. 尿液中白细胞酯酶与尿路感染的关系e. 尿液白细胞酯酶检查结果的解读和处理总结:尿液常用化学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病因。
本文分别从酮体、胆红素、葡萄糖、蛋白质和白细胞酯酶五个方面介绍了其检测方法、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对于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来说,了解和掌握尿液常用化学检查的相关知识,对于及早发现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