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的人格铁的纪律ppt
- 格式:ppt
- 大小:3.99 MB
- 文档页数:29
在“自治自育” 中养成“金的人格”作者:陈阳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05期摘 ; ;要:为践行黄炎培先生“学生自治”的职业教育思想,实现“金的人格,铁的纪律”养成教育培养目标,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创新德育举措,实行与传统“值周”有显著区别的校园自我管理与公共参与德育实践周活动。
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停课一周,设立校园服务、自我监督、宣传报道、建言献策四类岗位。
形成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全面贯之的完整体系。
参与实践周活动的班级,道德风尚有了显著提高。
但是也出现了德育效果延伸不足的问题,家校共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黄炎培 ; ;自我管理 ; ;职业学校 ; ;德育实践一、实践背景(一)理论基础。
黄炎培先生关注职校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他把“在民主政治制度下,应养成富于平民精神,自立立人,自治治人而兼能自养养人的公民”作为现时职业教育新使命的一项内容。
因此,中华职业学校在初创时便实行学生自治,发展学生的自治能力,培养自治精神[1],目的是训练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培育品性淳朴、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的公民,为个人服务、为社会国家服务。
(二)历史渊源。
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与黄炎培先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办学以来就秉承着黄炎培先生的职教理念,积极践行黄炎培先生“手脑并用,双手万能”“做学合一,敬业乐群”“德技并修”的职业教育思想[2],造就学生“金的人格,铁的纪律”,以职校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鼓励学生“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3]。
(三)现实依据。
在德育实践中,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学习习惯和文明习惯不佳、缺乏自信心和自制力、缺少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4]。
结合上述情况,学校把黄炎陪的“学生自治”理念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方针,将传统的校园“值周”活动提档升级,创新德育举措开展校园自我管理与公共参与德育实践周活动,旨在让学生在“自治”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增强自信,造就责任担当意识,将学生培养成为“有业、乐业”的有志青年。
基于黄炎培职教思想的卓越工匠培养模式探究摘要:随着“云物大智移”技术的迭代,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为了适应技术革新带来的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必须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反促其成为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卓越工匠。
何为卓越工匠,如何培养新时期卓越工匠,我们可从黄炎培职教思想中含英咀华,寻求突破与创新,抓准并传承黄炎培职教思想的灵魂与核心特征,走出一条特色创新的卓越工匠培养道路。
关键词:黄炎培;职教思想;工匠培养模式;探究引言“一般教育不发达,职业教育当然不发达。
”“只从职业学校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
”按照黄炎培的观点,要想做好职业教育就要放眼全局,具备“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思维。
这说的正是职业教育的质量与评价问题。
一、黄炎培职业教育质量观的当代价值一是为国家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比如: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以保证实现“一贯互进法”以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为企业内涵式发展提供优质人才。
企业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技能人才,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质量高,则可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内涵式发展。
三是为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我们可以在学生入学后进行一次新生职业能力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建议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职业倾向的专业,如果学生同意就无条件转专业;让用人单位的实践检验我们的职业教育质量。
二、卓越工匠的职业教育要义黄炎培深入考察国内外教育后对中国的职业教育进行多维度思考,实用主义价值观是贯穿着黄炎培职业教育理论中核心思想。
黄炎培解释职业教育是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
”这里的“群”即社会民众,为“群”服务即对社会尽责,黄炎培先生把“为群服务”“卓越工匠”作为职业教育的第一要义。
职业教育最大目标二点曰: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