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以及答案(新课标全国1卷)

  • 格式:doc
  • 大小:414.9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新课标全国1卷)24.在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帝王、大臣等人的生平事迹为其拟定谥号,从战国时期起,“辨行

迹、明善恶、寓褒贬”逐渐成为立谥的规范。这一规范主要是为了

A. 崇拜和颂扬先人

B. 缓和君臣关系

C. 惩恶劝善维护统治

D. 巩固儒学地位

25.汉安帝时,某地方官犯罪,大臣们认为应给以“禁锢二世”的处罚,太尉刘恺指出:“《春

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于是安帝下诏禁锢罪臣本人,不株连子孙。汉代多次出现这种援引《春秋》判决案件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A. 地方吏治废弛B.试图重建礼乐制度

C. 君主专制加强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6.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

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27.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

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B.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说明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终结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清政府的国防战略逐渐由原来的重“塞防”轻“海防”转变为

“海防”和“塞防”并重,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是基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 B.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

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 D.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反应

29.导致下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1895年至1919年中国报刊数量的增长

A.政治制度变革的推动 B.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

C.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 D.思想文化运动的促进

30.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

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

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

31.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

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

A.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 B.推动经济均衡发展

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 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32. 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二百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的众多城邦组织本邦的部分居民向外迁移,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这些行动

A. 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

B. 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

C. 具有殖民扩张、争夺霸权的特征

D. 瓦解了城邦民主政治

33.《共产党宣言》中提到“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

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B.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34.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

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B.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C.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D.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35.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

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美国

A.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 B.政府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C.分权制衡原则受到冲击 D.政府的决策受冷战思维影响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宋代的扶贫帮困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如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到了宋代,国家开始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进行扶贫救助;另外还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设立“纳票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等;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如每逢冬春时节,政府一般会向贫民赐钱、赐衣及赈粜,助其过冬和春耕;对于无力抚养子女的贫民,政府向其发放生育补贴;对于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政府也会免除其部分劳役。宋代的这些做法为历代王朝所借鉴。

——摘编自孙竞等《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材料二在贫困及消除贫困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消除贫困问题的坚定领导力量,全体中国人民尤其农民群众是反贫困的主导力量;工业化和现代化是实现反贫困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化是反贫困的基本战略。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开始指引中国农民的合作化建设,指出“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1955年,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提出“共同富裕”理念。1956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阐述了共同富裕的具体目标:即在几年内“使现在还存在的农村中一小部分缺粮户不再缺粮,除了专门经营经济作物的某些农户以外,统统变为余粮户或者自给户,使农村中没有了贫农,使全体农民达到中农和中农以上的生活水平”。

——摘编自黄承伟等《新中国扶贫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扶贫帮困措施的特点并分析宋代扶贫帮困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初期有关消除贫困问题的主张。(8分)

(3)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上扶贫思想的现实意义。(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