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悦悦事件感想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3
“小悦悦”事件感想那是一段令人揪心的视频。
广东佛山一个五金城里,两岁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碾轧,接下来的几分钟,还有呼吸的悦悦孤零零地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都当没看见,而其间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
这令人心寒的一幕,直到拾荒阿姨陈贤妹经过,将悦悦搬离街心、在高喊中惊动了悦悦妈妈,才得以终止。
终于,濒临脑死亡的小悦悦,躺在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2011年10月21日,多次越过死亡线的小悦悦绝望地撒手人寰,她才来到这个世界两年,还不曾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繁华和美好,而这个冰冷的世界和冷漠的国人就已经将她无情地抛弃……逝者小悦悦,一个两岁的小女孩。
这个秋天小悦悦见识了人性最冷漠的一面。
也许直到离开的那一刻,她都不会想到国人的冷漠竟至于此!且不说坐视一个两岁生命自生自灭,是否过于冷血和残忍,就算不敢去扶、去拉,不能打电话报个警、叫个急救,让女童早点得到救治吗?如果每一个“我”都多一份热诚,多一点关心,那么即使社会风气不能就此得到根本扭转,至少也会让遗憾和悲剧少一点。
18∶1,多么让人遍体生寒的数字!或许有些人想去救人,但又害怕“狗咬吕洞宾”,当这两种心理占据主导地位时,其实更多的是在想救人之后被诬陷怎么办?被索赔怎么办?公交司机救人反被诬告,因为一个小小摄像头还其清白。
“彭宇”效应,已经根植在每个人的心底。
好事,做?不做?两难!很大一部分人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想我不去救人,后边的人会去救的。
尽管有人曾因见义勇为被冤,尽管救人常不免带来某些“麻烦”,但是,见死不救甚至用冷漠来助纣为虐,是在撕裂社会的良知底线,消解公众灵魂深处的仁义善念。
行侠仗义的黄飞鸿早已成为佛山历史与民风的一种代表,佛山因此“城市名片”而在中国家喻户晓。
不幸的是,近日佛山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不是因为黄飞鸿大师,而是因为一名两岁多的小女孩遭两辆车碾过身体、18名路人经过却无人问津。
他们的冷漠,是让文明蒙羞的道德灾难。
而这样的冷漠,绝非特例,却有日渐弥漫的趋势:比如频频发生的老人跌倒无人扶助,面对歹徒行凶无人挺身而出……”让人诧异的是,在道德环境因各种冷漠渐显不堪之时,弱势者却义务反顾地表现出他们的仗义,比如这一事件中救助女童的拾荒阿姨陈贤妹,还比如那些扶起摔跤老人的青少年……社会道德要靠底层和弱者来维系脸面,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从“小悦悦事件”中所想系部:建筑工程系专业:建筑工程管理班级:建管A1002班姓名:贾大卫学号:08121002152012年5月18日1:内容摘要与关键词 (1)2:社会为何变得如此冷漠 (2)3:如何让社会不再冷漠 (4)4:传递温暖,从我做起 (5)引言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 ,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
2011年10月29日,没有追悼会和告别仪式,小悦悦遗体在广州市殡仪馆火化,其骨灰将被带回山东老家。
关键词小悦悦社会冷漠人文关怀传递温暖一、社会为何变得如此冷漠孔子说,礼失求诸野。
中华民族的礼义廉耻,原本植根于最质朴最底层的“草民”中间。
路旁行人口似碑,不管是大是大非的价值判断,还是急公好义、古道热肠的民间道德,都是五千年文明史得以绵延不绝的重要支撑。
基于此,我们一面对陈贤妹们的良知善行深深致敬,一面也必须对冷血的路人报以严厉谴责,他们对生命冷漠如斯,不仅是文明社会的耻辱,也让文明古国蒙羞。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见多了肇事司机撞人后驾车逃跑的情况。
但我们远未想到,会有18名路人看见倒在地上的小悦悦而冷漠离开。
我们的民族,本是个讲道德重情感的民族。
但改革开放之后,人们一直处于追求物质的发展,忽视了人的精神的追求,人们的价值观逐渐改变,社会的道德底线一再下降。
阻止道德的滑坡、托举向善的力量,正成为今天我们这个社会必须面对的考题。
这道考题不仅涉及道德的考问,也关乎文明社会的公民责任。
在一些国家,见死不救甚至会构成犯罪,英国的“见死不救罪”规定:如果涉嫌“没有对涉险人士予以协助”,将面临法律的惩罚。
小悦悦事件反思近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令人痛心的事件。
其中,小悦悦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起事件使我们深刻反思了个体道德观念和社会道德伦理的缺失。
本文将就小悦悦事件展开讨论,探索我们应该如何反思并改善社会道德风气。
小悦悦事件是指2011年中国山东省临沂市的一起交通事故。
当时,一辆货车在某大街行驶,不慎撞倒了两岁的女童小悦悦。
然而,在接下来的七分钟里,司机逃离现场,导致小悦悦被后续车辆连续碾压,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社会,引发了人们对于道德底线的思考。
首先,小悦悦事件反思了个体的道德观念。
事故中的司机明显缺乏道德职责感和同情心,他选择逃离现场而不是及时报警或寻求帮助。
这种自私的行为让我们不禁怀疑道德观念在一些人心中是否已经模糊了。
对于个体而言,培养和弘扬正确的道德观念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教育每个人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以行动践行道德原则。
其次,小悦悦事件反思了社会的道德伦理。
在事故发生后的七分钟内,车辆和行人经过都对小悦悦的身体毫不关心,甚至麻木不仁地将她再次碾压。
这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冷漠和缺乏同理心的一面。
建设一个和谐有爱的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加强社会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各个层面的道德进步。
同时,我们也应该推动立法和加强执法力度,确保个体的道德行为在法律的底线之内。
此外,小悦悦事件反思了应急救助体系的不完善。
在小悦悦被连续碾压的那七分钟,没有人及时伸出援手。
这暴露了我们在应急救助方面的薄弱之处。
我们应该完善紧急救援体系,提高人们对于危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关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事故发生后的救治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悲剧。
最后,小悦悦事件也让我们思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悦悦事件中,小悦悦的监护人明显疏忽了对她的照料。
这种不负责任的家庭教育让小悦悦置身于危险的环境中。
家庭是培养孩子道德观念和人格塑造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不能被忽视。
小悦悦事件读后感小悦悦事件是中国社会发生的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
这个事件让我深刻反思了当前社会道德与人性的丧失,并对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通过阅读与了解这一事件,我深深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互助与关爱的重要性。
小悦悦是一个无辜的2岁女孩,她在街头被一辆压过的货车撞倒后,遭遇车辆碾压。
令人唏嘘的是,事发后路人纷纷走过,却无一人停下帮助小悦悦。
此时,小悦悦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可惜没有人伸出援手。
最终,小悦悦因为长时间缺乏及时救助,导致严重缺氧,不治而亡。
震撼人心的小悦悦事件引发了社会对于冷漠与缺乏道德关怀的广泛讨论。
人们对于那些被称为"路人"的普通市民的漠视感到愤慨。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每天都在忙碌着追逐我们的自身目标与利益。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想,这些路人们可能也被现代社会的压力与紧张所影响,导致了他们选择了"置之不理"的态度。
然而,这种态度实在让人心寒。
“人间冷暖自知”,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困境时都期望得到援助,难道我们就不能给予别人一点温暖和关怀吗?从这件事中,我也看到了当前社会道德与人性的丧失。
我们总是抱怨社会问题的种种,但事实上,社会问题的产生与恶化,与我们每个人的道德观念与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悦悦事件揭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我们缺乏共同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
只有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关注他人的困境,尊重他人的生命,才能构建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加强道德教育。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关注他人,主动帮助他人。
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大对道德倡导的宣传力度,让道德行为成为社会的美德,受到广泛赞扬和尊重。
其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我们要学会关怀他人,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多一点宽容和善良。
当我们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时,不要犹豫,伸出援手。
即使我们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但我们可以为他人提供一份温暖与关爱。
小悦悦事件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悦悦事件读后感
最近,有一篇新闻引起人们的重视!
这则新闻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年仅两岁的小悦悦先后被两辆车碾压,生命岌岌可危,可先后路过的18个人对近在咫尺的小悦悦视而不见,最后居然是一位拾荒阿婆救下了小悦悦并我到了她的妈妈。
后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2011年10月21日零时32分离世。
啊,这是多么残忍!中国人是多么无情!多么冷漠啊!他们见死不救,对近在咫尺的受害者视而不见。
当时,他们只要伸出一只援助之手,就可能让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小悦悦转危为安,可他们为何又不这样做呢?是怕众人把他当成肇事者吗?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难道他们是受这一俗语的影响吗?有着上下五千年优良传统美德的中国人就这么自私吗?捡垃圾的阿婆虽然天天跟垃圾打交道,一粥一饭离不开垃圾,她却救下了小悦悦,这与那之前的18个人“明哲保身”的做法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这时,我的脑海里又涌现出一幕幕画面:乘公共汽车时,一个小偷正在偷别人的东西,却没有一个人敢报警,更不敢声张阻止小偷行窍了;放学的路上,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学生,其他的同学们却视而不见,惟恐连累了自己;在僻静的路上,强盗正对着一个大人或小孩实施抢劫,路过的人
避而远之,根本就不敢声张,惟恐自己受到伤害。
我掩卷深思:一个堂堂的的中国人就这样自私吗?社会就这样黑暗吗?为此,我郑重地向大家呼吁:我们要乐于肋人,“路见不平,拔刀相肋”,这样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对小悦悦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归结起来无非就是法律和道德层面的问题。
透过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我们不难看出国人的道德滑坡非常严重。
道德滑坡已不是某个人的问题,有向全社会蔓延的趋势。
正是这种道德全面滑坡,才出现了今天人与人之间冷漠到冰点,冷漠到见死不救的程度。
小悦悦案件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我们现在应该思考的是以后如何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我认为,第一,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条款,比如加重对逃逸行为的惩罚,避免肇事司机逃逸。
第二,应该设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社会的保障。
第三,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要搞好社会公德教育从而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共同营造全社会形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风气。
从表面上这件事件反映出当今社会的道德缺失问题,这种冷漠引起了社会广泛的担忧和一致的谴责。
那么造成这种道德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第一,近年发生南京彭宇案、许云鹤等案件对国人的触动很大,做好事不但没落下好名声,而且被伤者诬陷并要求赔偿。
类似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国人还怎么敢去见义勇为?第二,改革开放30 年,我国的经济飞速的发展,国人陷入拼命赚钱的漩涡,并且越陷越深,而忽略了我们的精神层面的提升。
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不去考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导致现在社会变成一个“陌生人”的社会。
国人应该注重自己精神层面的需求,并及时清理思想垃圾。
第三,我们国家信任缺失。
现在假的东西太多了,新闻里铺天盖地的事情都让我们国人对这个社会产生了一个怀疑的态度,不去信任任何人。
那么信任缺失的国人怎么去用真心与别人交流,如何能构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静下心来,我们要认真反思出现“小悦悦事件”悲剧的根源,要用“良知的尖刀”来解剖自身的丑陋,要忍着揭开疮疤刮骨疗伤的疼痛,唤起全社会的警醒和行动,在公众参与下创造一种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减少和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广东小悦悦事件读后感
知道广东小悦悦事件之后啊,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小悦悦就那么小小的一个人儿,被车给撞了,躺在路上。
你说这事儿多让人揪心啊。
可是呢,更让人寒心的是,那么多路人就从她身边走过,竟然都像没看见似的。
这就好比你走在路上,看到前面有个闪闪发光的宝贝掉了,你都得瞅一眼吧,可这是个活生生的小生命啊,咋就这么冷漠呢?
我就在想啊,那些路人当时心里都在想啥呢?是害怕被讹诈吗?这社会上确实有一些不良现象,有人假装摔倒或者受伤去讹好心帮忙的人,可也不能因为这个就见死不救啊。
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这个世界得变得多冰冷啊。
这就像住在公寓里,大家都关着门,谁也不管谁,那和住在冰窖里有啥区别呢?
不过呢,这个事件也让我看到了一些希望。
最后还是有那个拾荒的阿姨伸出了援手。
这阿姨就像黑暗里的一束光,虽然微弱,但足够温暖。
她可能没什么钱,没什么社会地位,但是她有一颗善良的心。
这就告诉我们啊,不管这个社会怎么变,善良永远都是最珍贵的东西。
从这件事,我们整个社会也该好好反思反思了。
我们是不是在追求物质和速度的时候,把良心和道德给弄丢了呢?我们得想办法把它们找回来啊。
比如说,学校里应该多教教孩子们怎么去关心他人,社会上也应该多宣传那些正能量的事儿,鼓励大家做好事。
要是每个人都能像拾荒阿姨那样,不那么冷漠,多一点爱心,那以后像小悦悦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再发生了。
我们的街道也就不再是冷漠的过道,而是充满温暖的大家庭里的小径啦。
广东小悦悦事件读后感
广东小悦悦的事儿啊,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
你想啊,那么个小娃娃,就那么被车给碾了,多可怜呐。
这时候周围要是有人能赶紧上去帮帮她,说不定这小娃娃就不会遭受后面那么多痛苦了。
可那些路人呢,一个一个就跟没看见似的走过去了。
这场景就像一盆冷水,“哗啦”一下就浇灭了咱心里对人性美好的那种期待。
有人可能会说,那些路人是不是害怕被讹诈啊?这确实是个问题。
可咱退一万步讲,就算有这种风险,那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小生命在地上挣扎呀。
要是当时我在场,我心里肯定也会打鼓,担心会不会被冤枉,但我觉得我还是会去做点什么的,哪怕就是打个120呢。
小悦悦事件就像一面镜子,把咱们社会存在的一些毛病照得清清楚楚。
它让咱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这种冷漠就像一种传染病,在那个时刻,在那条路上,迅速蔓延开来。
不过呢,这事儿也不完全是黑暗面。
最后还是有个拾荒的阿姨伸出了援手,这阿姨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虽然这道光来得有点迟,但好歹让咱们看到了人性里善良的火苗并没有完全熄灭。
从这件事以后啊,咱们可真得好好反思反思。
咱们这个社会得想办法把大家的善心重新给激发出来,不能让害怕被讹诈这种事儿成为见死不救的借口。
得让大家知道,帮助别人其实是一种本能,是一种让社会变得更温暖的力量。
咱们不能让小悦悦这样的悲剧再发生了,每个小生命都值得被呵护,每个需要帮助的人都应该被温柔以待。
小悦悦事件读后感
小悦悦的事情真的是让人心里堵得慌。
你想啊,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就像个小天使一样,却在马路上遭遇了那样可怕的事情。
她被车撞了,躺在那儿,就像一个被世界遗忘的小可怜儿。
那些来来往往的路人,一个接一个地走过,就像没看见似的。
这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我当时就想,这些人的心难道是石头做的吗?
咱们这个社会,一直都说要互相帮助,什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可在小悦悦这儿,这些好像都成了空话。
那些路人可能在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这是一条小生命啊!要是自己的孩子或者亲人躺在那儿,他们肯定希望有人能伸出援手的。
不过呢,这个事件也让我看到了,虽然有那么多冷漠的人,但还是有像陈贤妹阿姨这样的好人。
她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在大家都冷漠的时候,勇敢地把小悦悦抱起来,送去救治。
她可能没想太多,就是凭着自己的良心做事。
这也说明,咱们这个社会还是有希望的,好人还是有的。
小悦悦事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社会的一些问题。
它让我知道,我们不能只忙着自己的事情,对别人的苦难视而不见。
每个人都应该有点人情味,有点爱心。
如果下次我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可不想做那些冷漠的路人,我一定要像陈贤妹阿姨一样,做点什么,哪怕只是打个急救电话呢。
而且,咱们也应该教育身边的人,特别是小孩子,要让他们从小就知道要帮助别人,不能那么冷漠。
希望以后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了,咱们的社会应该是充满温暖和爱的,而不是像小悦悦事件里表现出来的那么冰冷。
小悦悦事件引发众生感悟【胡彩双】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道德!那一幕幕血的画面令人不寒而栗,那一幕幕冷漠的画面让人心灰意冷,面对2岁幼童小悦悦连续两次被碾压,过路人却视若无睹袖手旁观。
是什么让这个社会冷漠至此,是什么令人性的道德沦丧至此!无视自己的过错,漠视无辜的生命,肇事司机于心何忍!面对临危的生命,视而不见若无其事,不伸出援手,过路人情何以堪!人性的缺失,道德的滑坡,令人痛心疾首。
为了拯救道德,拯救我们的社会,为了不让人性缺失的悲剧再一次上演,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弘扬道德贡献我们的力量!【汤雅婷】看着小悦悦先后被两辆车碾压,路过的18人竟无一人出手相救的画面,心中犹如被根根芒刺戳扎般,说不清的痛楚,道不完的叹惋,人们的道德何在?灵魂何去?去年发生后的李启明、药家鑫事件才渐渐平息,如今小悦悦事件又一次让道德滑坡的惨剧重新上演。
面对悲剧的频频,内心深处如被暴雨冲刷过的缓坡瞬间垮塌。
痛楚如溢出河道的洪水肆意蔓延!一次次血的教训,一桩桩泪的事件,重重灼伤了我们的双眼。
难道生命就如此廉价吗?难道为了追逐利益就可以无视生命的存在吗?道德的无知,灵魂的缺失,让那些冷漠无情的人将生命看得如此贫贱,令人着实心寒。
尼采说:“当我帮助受苦者的时候,我就是洗净了我的双手,同时也揩净了我的灵魂。
”人们啊,醒醒吧,人性的坠地犹如打破了的镜子再不能复原。
唤醒良知,拯救几近泯灭的心,构筑充满爱的社会大厦,义不容辞!【李文丽】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爱,有血有肉更有泪。
然而面对一个被车碾压的两岁小女孩,18位路人竟视而不见漠不关心,使女孩失去了有可能的生存机会。
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还未来得及展现生命的美艳,还没感受到人世间的美好,就在世人的冷漠中匆匆离去。
是什么让我们的心如此冰冷?是什么让善良的本性化为乌有?是什么一次次刺痛国人的心灵?难道物质生活搞上去的代价就是精神道德垮下来?我们是否应该深刻反思一下我们的言行,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的道德观念是否也被冲刷的一无所有了?面对女孩那渴望得到帮助的眼神,面对那双柔弱无力但仍然努力摇臂召唤的小手,我们该停下追逐名利的脚步,扶起她扶起我们的精神大厦。
小悦悦事件感想精彩6篇一个目击者从她身边走过,看都没看她一眼。
又有两名路人从悦悦身边经过,同样漠然不理。
这时,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司机好像没有看到地上的悦悦,再次从她身上碾过。
此时的悦悦已经一动不动。
接下来的5分钟更像一场噩梦,有十多位路人从悦悦身边走过,每个人只是看了看,没有人伸出援手,哪怕是打个电话求助。
路边的店铺里似乎也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人出来看一眼。
就这样,先后18人从悦悦的身边走过。
下面是整理的小悦悦事件感想精彩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小悦悦事件感想篇一2023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广东佛山两岁的王悦(小悦悦)刚从幼儿园回来,妈妈收衣服去了。
像往日一样,小悦悦一个人在家门口的巷子里玩耍着,厄运突然降临,一辆迎面驶来的面包车猛然加速,将悦悦撞倒卷到车底,右侧车轮从悦悦胯部碾过。
司机停了一下车,又加油门开走了,后轮再次从悦悦身上碾过。
一个目击者从她身边走过,看都没看她一眼。
又有两名路人从悦悦身边经过,同样漠然不理。
这时,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司机好像没有看到地上的悦悦,再次从她身上碾过。
此时的悦悦已经一动不动。
接下来的5分钟更像一场噩梦,有十多位路人从悦悦身边走过,每个人只是看了看,没有人伸出援手,哪怕是打个电话求助。
路边的店铺里似乎也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人出来看一眼。
就这样,先后18人从悦悦的身边走过。
最后还是有一位善良女性来救了这一位孩子,一位捡垃圾的大婶。
也许在中国社会的最底层,这份善良还没有磨灭。
中国现在富翁很多,但是毫无疑问,同时也是世界上精神最贫穷的国家。
中国,是一位巨人,从外表上看。
而它的内脏,所有主要器官,却已烂了,已经发臭了。
中国自从毛公砸烂四旧,多次运动,已让人性丑恶之极,道德沦丧,人间再无信任。
到邓某摸着石头过河,物质第一,金钱至上,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伪命题,中国人便彻底地沦为金钱和权力的奴隶。
毫无信仰、毫无道德约束的中国,成为世界人民的笑柄。
广东小悦悦事件读后感
广东小悦悦事件真的是让我心里堵得慌啊。
小悦悦,就那么个小小的人儿,被车撞了躺在那儿,多可怜呐。
你说那些路过的人,咋就像瞎了眼似的呢?一个接一个地走过去,就当没看见。
这是咋啦?是怕被讹诈吗?还是说这个社会变得太冷漠了,大家都只想着自己的那点事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就想啊,这要是自己的孩子或者亲人躺在那儿,得多希望有人能伸把手啊。
那些人从旁边走的时候,心里难道就没有一点儿波动吗?这就像一盆冷水,“哗啦”一下,把我对人性美好的那点幻想都给浇灭了不少。
不过呢,后来还是有个拾荒阿姨把小悦悦给救起来了。
这阿姨就像黑暗里的一道光啊,虽然她可能没什么钱,没什么社会地位,但是她的心是热乎的。
这让我又觉得,这世界上还是有好人的,还是有那些不在乎会不会被讹,只知道生命很重要的人。
这件事也给咱们敲了个警钟啊。
咱们的社会到底是咋了?为啥大家会变得这么冷漠呢?是不是我们平时对道德的宣传,对善良的鼓励还不够呢?还是说,那些个讹诈好人的坏蛋把大家都给吓怕了?
我觉得我们得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东西。
我们不能让这种冷漠继续蔓延下去。
不管是从法律上,要好好保护那些做好事的人,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还是从教育上,得从小就教孩子要善良、要乐于助人。
要是每个人都像那些路过小悦悦却不帮忙的人一样,那这个社会可就太可怕了。
咱们都得努力,让自己成为那个拾荒阿姨一样的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能勇敢地站出来,给这个世界多一点温暖。
“小悦悦事件”感想一个残酷的事实无情的发生了。
2岁的小悦悦倒在血泊之中。
残酷的是,她被两辆货车碾压过去。
车子的颠簸,令人心碎。
倒下的小悦悦身旁,还走过了18个行人。
这18个人注定要一辈子受良心的谴责,做一辈子噩梦。
第19个人是位拾荒的老大娘。
她抱起了小悦悦,她大声呼喊。
事后,各大论坛上的舆论一波三折。
先是痛骂围观路人冷漠的,然后有痛心国情不堪并以国外媒体的观点为佐证的,后又有以“彭宇”案为理由为路人辩解的乃至暗指当局治理无方导致世风日下的,再后来就有说“围观”是我们自古有之的传统为当局开脱的。
全社会募集资金达到407288430万元,没有人是天生的冷漠者,是什么让他们——或者说,是我们——变得冷漠?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对人性、对公平最起码的信任?为什么我们不再敢相信这世界上还有美好?从彭宇案、许云鹤案等直到小悦悦事件,大众的心理有了重大的改变,从帮到相帮却又不敢帮再到不帮一直演变成如今的漠然无视。
我们到底是怎么了?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归根结底是错在哪?值得我们大家一起深思。
我们对于彭宇的结果很无奈,但是却愿意相信这是内心道德心理影响,法律的公正正义保证往往不能符合人们对于道德的期待。
对于小悦悦的遭遇很痛心很同情,也察觉社会冷漠到让人冷颤的地步,我们褒奖那个帮助小悦悦的拾荒者,她或许让我们冰冷的心有了一丝温暖,但舆论的压力媒体的大肆报道也只会扭曲助人者的初衷。
对于媒体大肆曝光冷漠的路人,我觉得也是不必要的,惨剧已经发生,我们祈祷悲剧再也不要发生,但也不必大肆去闯过法律的底线打扰没有法律责任的他们,法律保障我们平等的每一个人,保障作为公民的我们的基本权利。
社会是一个需要协调平衡的结构,任何一方面的坍塌都是不可想象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理应兼顾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人们日渐脆弱的信仰和心理。
如今社会道德的失范,确实已到了急需转变的时刻。
然而,在佛山市、广东省或以重金激励见义勇为,或推动见死不救入罪等强力方式力图扭转局面时,我们理应冷静,这是否就是扭转社会风气的终极解决方案?首先,人心的冷血、道德的沦丧,只是公民不安全感爆棚的最终结局,由“果”用力改变“因”,难免有南辕北辙之忧。
小悦悦事件感想篇一:小悦悦事件感想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广东佛山两岁的王悦(小悦悦)刚从幼儿园回来,妈妈收衣服去了。
像往日一样,小悦悦一个人在家门口的巷子里玩耍着,厄运突然降临,一辆迎面驶来的面包车猛然加速,将悦悦撞倒卷到车底,右侧车轮从悦悦胯部碾过。
司机停了一下车,又加油门开走了,后轮再次从悦悦身上碾过。
一个目击者从她身边走过,看都没看她一眼。
又有两名路人从悦悦身边经过,同样漠然不理。
这时,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司机好像没有看到地上的悦悦,再次从她身上碾过。
此时的悦悦已经一动不动。
接下来的5分钟更像一场噩梦,有十多位路人从悦悦身边走过,每个人只是看了看,没有人伸出援手,哪怕是打个电话求助。
路边的店铺里似乎也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人出来看一眼。
就这样,先后18人从悦悦的身边走过。
最后还是有一位善良女性来救了这一位孩子,一位捡垃圾的大婶。
也许在中国社会的最底层,这份善良还没有磨灭。
中国现在富翁很多,但是毫无疑问,同时也是世界上精神最贫穷的国家。
中国,是一位巨人,从外表上看。
而它的内脏,所有主要器官,却已烂了,已经发臭了。
中国自从毛公砸烂四旧,多次运动,已让人性丑恶之极,道德沦丧,人间再无信任。
到邓某摸着石头过河,物质第一,金钱至上,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伪命题,中国人便彻底地沦为金钱和权力的奴隶。
毫无信仰、毫无道德约束的中国,成为世界人民的笑柄。
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光有金钱是不行的,更需要成为一个让世界各国人民尊敬的国家。
彭宇案是促使中国道德沦丧到极点的一个标志性案件。
2007年,一个叫彭宇的年轻人去年好心扶一名跌倒在地的老人并送去医院。
不想,老人及家人得知要花费数万元医药费时,异口同声指其撞了人,要他承担数万元医疗费。
索赔未果后,老人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13万多元。
2007年9月5日此案一审判决,彭宇被判一次性给付原告元。
判决书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
广东小悦悦事件读后感
当我知道广东小悦悦事件的时候,心里就像被一块大石头砸了一下,堵得慌。
你说这事儿多让人寒心呐。
小悦悦就那么小小的一个人儿,被车碾了,在马路上躺着,那可是来来往往好多人啊。
结果呢,那些人就像没看见似的,一个接一个地走过去。
我就纳闷儿了,难道他们的眼睛都被蒙上了一层冷漠的布吗?这就好比你走在路上,看到前面有个闪闪发光的宝贝掉了,你肯定会捡起来看看,可小悦悦这个“宝贝”是个活生生的小生命啊,咋就没人“捡”呢?
当然啦,最后还是有位拾荒阿姨把小悦悦救起来了。
这位阿姨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在所有人都冷漠的时候,她伸出了援手。
她可能没有那些路人穿着光鲜,可她的心是最善良的。
这就说明啊,善良和身份地位真没多大关系。
那些穿着得体、看似文明的路人冷漠得像冰,而这位拾荒阿姨却温暖得像火。
从这件事儿里,我也看到了社会的一个大毛病,那就是人心的冷漠。
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同一个社会里,咋就不能多一点爱心呢?如果大家都这么冷漠,那这个世界得多可怕啊。
今天是小悦悦没人救,明天会不会就是我们自己身边的人呢?这就好比住在一栋大楼里,邻居家着火了,你要是都不管,那火迟早也会烧到自己家呀。
我觉得这个社会就应该多宣传像拾荒阿姨这样的好人好事,让大家都知道,善良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儿,不需要你付出多大的代价,可能就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挽救一个生命。
咱们可不能让小悦悦这样的悲剧再发生了,要让这个世界充满爱,大家见面都能笑一笑,遇到事儿都能搭把手,这样的社会才是咱们想要的温暖的家嘛。
小悦悦事件反思导读:范文小悦悦事件反思【篇一:小悦悦事件反思】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但最终小悦悦还是于21日凌时32分离世。
此事件由此引发国民广泛热议。
“小悦悦事件”之后,社会各界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见死不救的行为展开了谴责、质问和反思。
“冷漠”成为时下中国最热的话题。
从民间到官方,小悦悦不断被提起。
其实归根到底这件事件最终围绕着:小悦悦事件为何会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18个路人是否应该接受道德审判?陈贤妹的好心救人是否是炒作?等这几个问题而成为时下的热点。
中国向来都是礼仪之邦。
自秦汉来,中国就有着优越的思想与传统美德。
古人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民风淳朴蔚然。
然而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到如今,我们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却丢失了他的灵魂,丢失了他自古就有的道德!曾记得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好心的彭宇去扶起被撞倒的老太,最后却被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
在彭宇案之后,多少热心助人的人选择了避让,多少内心淳朴的人选择了麻木,又有多少心存善念的人选择了冷漠!彭宇的正义没有得到伸张,因为好心扶起老人,却被判刑罚款。
一件事情的处理反映了一个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
然而,继彭宇案后,小悦悦事件再此激起了社会道德的反思。
小悦悦事件为何会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小悦悦事件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交通事故,更重要的是它反映的是一个日益滑坡的道德该怎样唤起人们的良知。
如同一些国民所讲,道德的崩塌不敢肯定每个人都是无辜者,但可以肯定每个人都会是受害者。
小悦悦事件给了大家一个反思和情绪发泄的平台。
借助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大肆的宣泄我们的情感,一起探讨挽救道德的解决之道。
曾几何时,我们会义不容辞的救起无助的伤者;曾几何时,我们会毫不犹豫的扶起跌倒的老人;曾几何时,我们会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广东小悦悦事件读后感广东小悦悦的事儿真的是让我心里堵得慌。
这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中那些让人寒心的东西,也让我想了好多好多。
你想啊,小悦悦那么小一个孩子,就像个小天使一样,却遭遇了那么可怕的事情。
她被车碾了,在马路上躺着,多可怜啊。
这时候,路过的那些人,就像没看见似的,一个接一个地走过去。
这哪像是在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社会里该发生的事儿啊?我就想啊,难道他们的心都是石头做的吗?就算是怕被讹诈,那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孩子在那儿受苦啊。
可是呢,这个事件也不完全是黑暗的。
最后那个拾荒阿姨出现了,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
她虽然身份普通,没什么钱,但是她有一颗善良的心。
她看到小悦悦就去帮忙了,这才让我们又看到了人性中的温暖。
这就说明啊,不管这个社会变得多复杂,善良的人还是有的,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
从这个事儿,我就觉得咱们这个社会好像病了。
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儿,对别人的苦难变得那么冷漠。
这可不行啊,咱们要是都这样,这个社会不就变得冷冰冰的了吗?咱们得像那个拾荒阿姨学习,不能让恐惧和冷漠把咱们的良心给盖住了。
要是再碰到这样的事儿,哪怕只是打个电话报警也好啊。
而且啊,这事儿也让我想到,社会上有些不好的风气得改改了。
为什么大家都怕被讹诈呢?这说明有些人不诚实,利用别人的善良来赚钱,把大家的信任都给破坏了。
就像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咱们得想办法让那些好人做好事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这样大家才愿意去帮助别人啊。
小悦悦的事儿虽然很悲惨,但也给咱们敲响了一个警钟。
咱们得从自己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温暖,少一点冷漠,这样咱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你说是不是?。
浅谈小悦悦事件的感想
摘要:轰动全国的小悦悦事件触动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2次碾轧,18个路人的冷漠对待让我们感到心寒,小悦悦事件给我们每个人的感想以及反思、启示是永远的。
关键词:小悦悦事件、人性、道德、社会、舆论
轰动全国的小悦悦事件触动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2次碾轧,18个路人的冷漠对待让我们感到心寒,但人间总是有爱的,拾荒阿姨的善行让我们感受到社会还存在一丝的温暖,让我们知道好人还是存在的。
对于小悦悦事件,我们的看法都不一样,在这事件中许多人都指责这18个路人的冷漠,但是我觉得我们更应该从小悦悦事件中探讨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18个路人的人性冷漠、道德沦丧。
我觉得应该从几年前的彭宇案、许云鹤案以及“老人跌倒不能扶”的现象给人们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好人没好报的思想逐渐植入人们的心中,使得人们那颗善心慢慢缩到角落里,再也不敢伸出援助之手。
我觉得那18个路人的见死不救固然有错,但是造成这现象的一大部分原因是各种社会的因素,包括公众的舆论,社会教育的缺陷,法律制度的漏洞等等。
作为局外人的我们都在指责这18个路人的冷漠,但是假如我们当时也是那18各路人之一,你会怎样做呢?你会像拾荒阿姨那样二话不说地抱着小悦悦到一边救她吗?我觉得很多人都不会做到像拾荒阿姨那样,他们肯定会在救人前再三考虑的。
但是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肯定还会遇到这类似的事件,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当然不能见之则避,我们要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
并且我们还要学会正确地救人,一般情况下,不要随遇移动伤者,而且我们要第一时间打电话叫救护车。
通过观看视频,我更加清楚的看到了那18个人的举动。
其中特别让我感到气愤的是第一个撞小悦悦的那个司机的录音,其中他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一次就撞死小悦悦的话应该赔几万块钱就可以了事的,假如小悦悦没死的话,很可能赔几十万的治疗费,这样不是亏大了吗?听到这段话后,我为小悦悦的生命受到如此的轻视和摧残而感到心痛,同时也为那司机的冷漠无情而感到气愤和心寒。
当时,我真的很想当面
问一下那司机:假如以后别人也这样对待的你的亲人,你能接受吗?
除了那司机外给我影响很深刻的是一个带着小孩的母亲,在视频里,我看到她带着她的小孩对小悦悦视若无睹地经过,当时我真的觉得很心寒和很诧异。
我觉得,她作为一名母亲,她应该能体会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的痛苦吧,难道她就真的那么冷血滴认为只有她的小孩才是宝贝,别人的就是一文不值吗!除此以外她给她的小孩树立了一个不好的例子,他没有伸出援助之手,而选择了冷漠地离去,这样的做法,给她的小孩带来错误的认识,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长尚且如此做,小孩长大以后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家长的影响的。
现在的社会中时常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如今的人们对于身边发生的惨剧视若无睹呢,又是什么让原本火热的心逐渐冷漠。
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冷漠呢。
当下人们对生命的漠视,对法律的无知,都该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和反思。
事实上,人性的冷漠并不仅仅是佛山的问题,如果小悦悦的事故发生在其他城市,相信依然会有路人畏惧绕行,所区别的可能只是数量多少的问题。
如今社会道德的失范,确实已到了急需转变的时刻。
然而,在佛山市、广东省或以重金激励见义勇为,或推动见死不救入罪等强力方式力图扭转局面时,我们理应冷静,这是否就是扭转社会风气的终极解决方案?
首先,人心的冷血、道德的沦丧,只是公民不安全感爆棚的最终结局,由“果”用力改变“因”,难免有南辕北辙之忧。
再看立法手段。
的确,以法律“越俎代庖”制约道德,从德国、意大利到美国均有成例。
但彭宇案、许云鹤案以及“老人跌倒不能扶”的现象,已经让热心助人未必善有善报,见义勇为却被反口诬赖的结局深入人心。
如若真以法律强制救助,让仅仅是擦肩而过的路人,在获罪和被讹孰轻孰重的纠结中迅速作出判断,的确有些难为并非圣贤的普通市民。
因此,以严刑峻法唤醒世道人心,仅仅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
其实阻碍公众救死扶伤、出手相助的,还是内心中对社会和他人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而造成这种不安全感的,则是社会体制、法制、保障机制的不健全。
我想如果我们的社会能给每个公民提供完善的法律和经济、医疗保障机制,那么出于经济角度的讹诈或将大为减少,甚至不复存在,而见义勇为者也无需过分担忧补偿与法律责任的判定。
等到全社会都来为你“撑腰”的那一天,相信将不会有人在小悦悦面前绕行。
纵观整件事情,我觉得我们真的要认识到现在的社会人性冷漠和道德沦丧的原因并且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修补法律的漏洞。
我觉得在小悦悦事件上,她的父母要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他们的对孩子疏忽也导致这事件的发生,因此家长的对小孩监护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类似于小悦悦事件的事情不再会发生,也希望经过这件事后,我们不会再吝啬我们的善心,能够在他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我始终相信好心是有好报的。
参考文献:
[1] 联合早报:“小悦悦事件”最应反思的是什么?2011-10-25
[2] 李伍真.论道德理论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地位.社科纵横, 2009年1月
[3] 倪洪兰.社会转型时期加强道德建设的对策思考.理论前沿, 97 第 8 期
[4] 苏继芳.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道德建设.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9月第22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