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4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探究肝癌是一种以肝细胞为起源的癌症,它是全球第四大癌症死因。
肝癌的预后通常很差,因此,研究肝癌的发病机制以及探究潜在的治疗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是一个研究的热点,下面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一、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简介生长因子是一类内源性蛋白质分子,它们在细胞增殖和分化中起关键作用。
生长因子分泌到周围的细胞或直接与受体结合,调控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如增殖、分化、凋亡等。
目前已知的生长因子有很多种,例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等。
生长因子的作用是通过结合相应的受体来实现的。
受体是负责接受生长因子信号的膜蛋白。
它们属于跨膜受体家族,通过膜内外的区域进行信号传递。
感受到生长因子的受体会成为激活状态,从而引发生物学反应。
二、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肝癌细胞的角度来看,它们的表达经常异常增加,这一现象与肝癌的发生和进展有关。
目前研究发现,EGF、FGF、HGF、IGF等多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肝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EGF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EGF作为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与EGF受体结合后,可以引起多种细胞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促进肝癌的增殖和转移。
研究表明,EGF及其受体(EGFR)在肝癌中的表达量与肝癌的发生、病程、转移等密切相关。
因此EGFR被视为肝癌表面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2. FGF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FGF是另一种常见的生长因子,它的受体与制动肝癌细胞增殖、促进血管生成、调控肝癌转移等。
研究表明,FGF和其受体(FGFR)信号通路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HGF及其受体在肝癌中的作用HGF是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可以通过与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结合,促进肝癌的增殖和转移。
研究表明,c-met是一种重要的促进肝癌增殖和转移的信号通路,是新一代抗肿瘤药物的潜在治疗靶点。
c-met是一种由c-met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为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与多种癌基因产物和调节蛋白相关,参与细胞信息传导、细胞骨架重排的调控,是细胞增殖、分化和运动的重要因素。
目前认为,c-met与多种癌的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许多肿瘤病人在其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均有c-met过度表达和基因扩增。
本文就c-met在大肠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1 c-met基因的结构和功能1984年Cooper在研究人骨肉瘤Hos细胞系时,克隆出了一个具有转化活性的片段,定名为c-met [1]。
c-met位于人类7号染色体长臂(7q31)。
c-met基因大小约110kb,包括21个外显子。
启动子区域有许多调控序列,如IL-6和HGF等[2]。
在不同组织和细胞系中c-met的转录产物有多种。
如9.0、7.0、6.0、5和3.5的mRNA,这可能是由于转录的启始位点及剪切的方式不同造成的。
各种转录产物的功能尚不清楚,但某些转录产物只在特定的癌组织中出现,因此,这些转录产物可能与特定组织的癌变有关。
9.0kb转录产物较普遍存在,是编码正常膜受体的转录产物。
其前体蛋白分子量为140KD,经糖基化作用产生170KD的糖蛋白。
进而切割成5 0KD的α亚基和145kD的β亚基,两个亚基以二硫键相连形成190kD的成熟受体蛋白。
成熟的受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
β亚基有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
α亚基只有胞外部分,借助于二硫键附于β亚基上。
α亚基和β亚基的胞外区是配体识别部位,而胞内部分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
c-met受体的配体是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也称为离散因子(scatter facˉtor)。
由于c-met在不同细胞、不同分化阶段作用的底物不同,使其在特定的条件下表现出多种功能:(1)促进肝细胞、内皮细胞和黑色素细胞的分裂;(2)引起上皮细胞的分散,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控制细胞的移动;(3)诱导细胞形态变化[3]。
性质,以及钼靶对致密型乳腺,由于脂肪成分较厚,对腺体结构显示较差,造成钼靶诊断率降低,而超声对它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明显提高PCM 的诊断准确率。
MRI 由于软组织分辨率高,对乳腺内部结构分辨率高,脂液性物质是PCM 特征性表现[6],脂液性物质在T1WI 呈高信号,在T2WI 呈高信号,在STIR 脂肪抑制像上呈低信号,较具特征性。
而MRI 不足之处是对钙化显示不佳。
因此,在临床上,对PCM 钼靶征象不典型或鉴别困难时,利用超声及MRI 联合诊断,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对诊断特别困难的病例,应行针吸细胞学检查。
3.4治疗目前手术切除病灶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手术的选择应根据钼靶的表现,有时超声、MRI 及CT 也是一种补充,尤其是MRI 及MSCT [7]对分期有很大的帮助PCM 若能完全切除,基本不会复发[参考文献][1]罗志琴.浆细胞性乳腺炎钼靶X 线诊断(附15例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6,21(4):356-357.[2]周毅,马丽华,黄其敏.浆细胞性乳腺炎的X 线诊断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6(3):216-217.[3]闫少宁,平学军.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钼靶X 线表现[J].宁夏医学杂志,2007,29(8):706-707.[4]唐文,何山,郑轲,等.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11):810-811.[5]张梅,杨斌,李萍.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 线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J].医学研究生报,2011,24(4):390-394.[6]谭文莉,陆孟莹,黄学菁,等.MRI 在浆细胞性乳腺炎分期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4):492-495.[7]马海峰,王嵩,王夕富,等.浆细胞性乳腺炎MSCT 细化分型在临床治疗计划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影像,2009,18(4):280-282.[收稿日期]2011-09-26*[作者简介]黄海静,女,汉族,生于1982年4月,江苏省南通市人,检验师,研究方向:临床检验学。
c-met是一种由c-met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为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与多种癌基因产物和调节蛋白相关,参与细胞信息传导、细胞骨架重排的调控,是细胞增殖、分化和运动的重要因素。
目前认为,c-met与多种癌的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许多肿瘤病人在其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均有c-met过度表达和基因扩增。
本文就c-met在大肠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1 c-met基因的结构和功能1984年Cooper在研究人骨肉瘤Hos细胞系时,克隆出了一个具有转化活性的片段,定名为c-met [1]。
c-met位于人类7号染色体长臂(7q31)。
c-met基因大小约110kb,包括21个外显子。
启动子区域有许多调控序列,如IL-6和HGF等[2]。
在不同组织和细胞系中c-met的转录产物有多种。
如9.0、7.0、6.0、5和3.5的mRNA,这可能是由于转录的启始位点及剪切的方式不同造成的。
各种转录产物的功能尚不清楚,但某些转录产物只在特定的癌组织中出现,因此,这些转录产物可能与特定组织的癌变有关。
9.0kb转录产物较普遍存在,是编码正常膜受体的转录产物。
其前体蛋白分子量为140KD,经糖基化作用产生170KD的糖蛋白。
进而切割成50KD的α亚基和145kD的β亚基,两个亚基以二硫键相连形成190kD的成熟受体蛋白。
成熟的受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
β亚基有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
α亚基只有胞外部分,借助于二硫键附于β亚基上。
α亚基和β亚基的胞外区是配体识别部位,而胞内部分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
c-met受体的配体是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也称为离散因子(scatter facˉtor)。
由于c-met在不同细胞、不同分化阶段作用的底物不同,使其在特定的条件下表现出多种功能:(1)促进肝细胞、内皮细胞和黑色素细胞的分裂;(2)引起上皮细胞的分散,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控制细胞的移动;(3)诱导细胞形态变化[3]。
生长因子和受体的分子机制分析在生命科学领域,生长因子和受体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生长因子是一种生物活性分子,可以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进而启动一系列的细胞信号传递过程。
细胞表面的受体被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膜受体,另一类是胞内受体。
在这两类受体中,细胞膜受体是最广泛研究的对象之一。
细胞膜受体被广泛运用在医疗、工业和农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生长因子和受体的分类生长因子是一种由细胞或细胞分泌并作用于细胞外的化合物,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生长。
根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的不同,生长因子和受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酪氨酸激酶类受体。
这类受体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GFR)等。
这些受体具有单激酶性质,可以催化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受体酪氨酸残基自身磷酸化。
这种磷酸化是细胞二级信号通路的起始点。
第二类是细胞内酪氨酸激酶类受体。
这类受体通常被翻译出的酪氨酸激酶因子磷酸化,进而诱导信号通路的激活。
细胞内酪氨酸激酶类受体的例子包括Janus激酶、rII干扰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等。
第三类是鸟苷酸酰化酶类受体。
这种受体通常被细胞膜的G蛋白激活,并从内侧将信号传递到酵素的活性中心,从而诱导细胞的所有反应。
二、生长因子和受体的分子机制1. 生长因子的作用生长因子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启动了一系列的细胞信号传递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受体激活:生长因子接触到受体上的结合位点并结合,引起受体激活,从而会引起受体特异性的磷酸化。
2)信号转导:磷酸化的受体与多种聚合物结合,这些聚合物可以将信号分子带到细胞质内,生成信号分子的舞台。
信号分子在舞台上相互作用,形成大量复杂的信号路径。
3)细胞反应:信号通过转导路径进入细胞核,调控细胞基因转录和翻译产物的表达,这样才能够产生细胞的生理反应。
2. 受体的分类细胞表面的受体被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膜受体,另一类是胞内受体。
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调节机制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一种由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分泌的多肽生长因子,对肝脏、肾脏、乳腺等器官细胞生长和分化具有调节作用,同时也参与了细胞迁移、增殖和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在临床上,HGF在肝病、肾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HGF的调节机制HGF通过结合其受体c-met而发挥作用。
c-met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它的活化可以启动多种信号传导途径,包括Ras-MAPK、PI3K-Akt、JAK-STAT和Src等途径。
这些信号途径的激活进而调节了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等生物学过程。
HGF的产生和释放往往受到诸多内外因素调控。
例如,肝内损伤可引发HGF的产生和释放,进而刺激肝细胞再生;肝纤维化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HGF产生也增加,使得细胞分化和迁移增强。
除此之外,很多生物活性物质(如炎症介质、激素、细胞因子等)也可以通过调节HGF的产生和释放来影响生物学过程。
HGF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代谢器官,同时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损害,包括病毒感染、药物毒性、酗酒等。
一旦肝脏损伤,就会引发肝细胞的死亡和肝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
HGF作为一种参与肝细胞再生和修复的生长因子,因此也在肝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 乙型肝炎治疗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乙型肝炎患者中,HGF的产生和释放常常受到抑制,导致肝细胞生长和修复能力下降。
临床研究表明,通过注射外源性HGF可以提高患者肝功能和生存率。
HGF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激活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肝血流动力学等途径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2. 肝硬化治疗肝硬化是肝脏疾病发展到晚期的表现,患者常常伴随有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出血、腹水等症状。
在肝硬化发展过程中,HGF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减轻肝细胞损伤和纤维化程度、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等方面。
生长因子和受体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在人体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生长因子和受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长因子是一种蛋白质,能够在细胞分裂和增殖时发挥调节作用;而生长因子受体则是一类膜蛋白,负责与生长因子结合并传递信号,从而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近年来,生长因子和受体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应用在医学领域中的诸多进展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生长因子和受体的作用机制生长因子和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生长因子分泌到细胞外,与受体结合形成配对,启动受体磷酸化,进而激活酪氨酸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信号通路,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
另外,生长因子和受体还可以与胞质酶和细胞凋亡通路产生相互作用,引发凋亡或促进存活。
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因子和受体的作用机制非常重要。
比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IGF受体在胚胎发育和儿童生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并在生长期沉积骨骼。
而在成年后,生长因子和受体的调节作用则与肌肉发育、创伤修复等方面相关。
二、生长因子和受体的应用尽管生长因子和受体的作用机制非常复杂,但是随着研究深入,它们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下面列举一些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生长因子和受体:1.人类生长激素(HGH)人类生长激素是生长激素家族内的一种,是组织生长的主要荷尔蒙。
HGH治疗可用于身材过矮和免疫系统失调等多种情况,具有促进增高、刺激骨骼和肌肉生长、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2.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在皮肤细胞中表现出很强的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皮肤疾病的治疗中,比如溃疡、烧伤、创伤等,具有促进创口愈合、皮肤再生、修复扩张性瘢痕等作用。
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受体TNF-α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可以通过与其受体结合来诱导细胞凋亡。
目前,一些TNF-α受体拮抗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PDGF是一种促进细胞增殖和修复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因子,具有刺激组织生长、促进伤口修复等作用。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肝脏生理和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能够通过活化PTEN-PI3K-AKT-mTOR和ERK 信号途径,促进肝细胞增殖、生长和分化的多肽分子。
在肝脏生理和疾病中,HGF都具有重要作用,且其细胞信号途径的异常调控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HGF的生理作用和疾病机制进行详细探讨。
HGF的生理作用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之一,为维持肝细胞的功能和生存,细胞的增殖、生长和分化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HGF是肝脏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生长因子,在肝脏生理状态下以自分泌方式维持肝细胞正常的增殖和生长。
HGF通过活化HGF受体(c-Met)的信号途径,作为强大的增殖和生长因子,能够促进位于肝窦的肝细胞分裂、增殖和生长,从而维持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
同时,在体内还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有助于肝脏的修复和再生。
HGF的疾病机制HGF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肝细胞再生、肝纤维化和肝癌的发生发展等方面。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自体分泌的HGF往往无法维持肝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以外源性的HGF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1. 肝细胞再生肝脏组织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但受到严重的细胞损伤和疾病的影响后,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能力往往不足以满足需要。
而在早期肝损伤和肝细胞死亡中,外源性的HGF能够刺激肝细胞增殖和再生,从而快速恢复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2. 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肝脏疾病中较为常见和严重的病理变化,是指肝脏纤维组织形成或过度增生,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在肝纤维化的发展过程中,HGF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肝星状细胞(HSC)的分化和活化,阻止HSC生成过度的胶原蛋白和纤维化因子,从而降低肝纤维化的风险和程度。
3. 肝癌肝癌是现代医学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肝癌的预防和治疗中,HGF也被广泛研究。
HGF作为生长因子,能够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从而加剧肝癌的恶化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