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改编导统考试卷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5.89 KB
- 文档页数:5
2021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真题解析材料作文部分第三部分:材料作文(80分)新闻评述(25分)40、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旨在破除老年人扫描健康码扫码困难,在线支付困难等“数字困镜”,跨越“智能鸿沟”,据统计中国有近2.55亿的老年人,其中有近2亿老年人没有接触过互联网。
针对这则新闻,你有什么看法。
参考范文:数字时代,一个人都不能落下“银发族”作为互联网的“难民”和“留守人员”处在数字时代的边缘,与日常的数字化社会参与存在着疏离和脱节。
全民幸福的数字时代不能少了老年群体,公共治理和服务更应该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老年人无健康码各项出行受阻反映出数字背后缺乏了关怀的温度,社会治理的问题便会随之产生。
当下,火车站、银行、社区网点等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场所完成了数字化的转变,但在许多管理实施的细节方面,仅仅采用了“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却未关注到老年群体的需求。
另一方面老年群体和数字时代已然存在断层,在日常生活中需细致充分地考虑老年群体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在交通出行、医疗保障还是疫情防控上,都应该为其开放一条充满关怀的服务通道。
除此之外,家庭方面也应给予老年群体情感和行动上的支持。
家人对老年人“触网”行为的耐心和关心,会很大程度地帮助老人对互联网的学习接纳,年轻一代的反哺,能更好地带动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让他们体验互联网时代方便快捷的生活。
网络数字的新时代里,更应该注重关切那些吃力追赶或者远被落下的老年一代,让互联网的发展更加适老化。
这样,幸福生活的时代,才会一个人都不落下。
续写故事(55分)41、熙熙攘攘的闹市区。
一如既往,老板冷川一身衬衫马甲,头发梳的油亮,端坐店里,闭目养神,冬日午后,阳光照进店里,这个小店已经一年没有人光顾了。
门开了,突然一道陌生的身影闪了进来......真题解析:当考生们看到故事续写的开头之后,一定不要急着下笔。
第一步需要做的事情,是先认真分析材料当中所给的各种信息,提炼出关键词。
河南省考编导真题答案解析河南省考编导是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岗位之一。
每年的考试都备受关注,参与考试的学子们都渴望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河南省考编导真题进行解析,并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备考的思路和建议。
第一部分:选择题解析对于河南省考编导的选择题部分,考生应重点关注影视产业的相关知识、艺术理论和制作技术。
其中,对于考生的英语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选择题类型和解析:1. 影视剧常用的拍摄技术是:a)多机位拍摄 b)跟拍 c)主机位拍摄 d)镜头链接技术正确答案:a)多机位拍摄解析:多机位拍摄是影视剧中常用的拍摄技术,通过多个摄像机的不同角度拍摄,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多样,增加观众的观赏体验。
2. 以下哪个文学作品不属于豫剧改编题材?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杜拉拉升职记》正确答案:d)《杜拉拉升职记》解析:豫剧改编题材一般是以中国古典小说为基础,将其改编成适合豫剧表演形式的剧目。
《杜拉拉升职记》是一部当代小说,不属于古典文学作品。
第二部分:主观题解析河南省考编导主观题一般分为两个部分:案例分析和综合分析题。
这两个部分的题目往往涉及到实际的影视制作问题和研究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观题类型和解析:1. 案例分析:以某部影视作品为案例,考察学生对于该作品的剧本、导演风格、角色塑造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解析:在回答此类题目时,考生需要有对于影视剧制作和观赏的相关知识。
首先,分析剧本的编写是否符合其题材和风格的要求,包括情节的设置、对话的表达等。
其次,对导演的风格进行分析,如镜头运用、节奏把握等,进一步理解导演通过这些手法来传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最后,对角色塑造进行评价,包括演员的表演、角色的性格与形象等方面。
2. 综合分析题:考察学生对于影视制作流程、市场分析、观众需求等综合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解析:回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影视制作经验和市场分析能力。
河南省2022年编导统考真题(附答案)河南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编导制作类省统考题|卷【一】单项选择题(题1分、共20分)01、以下不属于楚辞的篇目是(A)A.《江汉》B《天问》C《离骚》D.《九章》02、不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是(D)A《呐喊》B《故事新编》C《彷徨》D《野草》03、(B)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A比B赋C铭D兴04、曹操(D)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揭示了人民苦难。
堪称"汉末实录"的"史诗。
A.《苦寒行》B《短歌行》C.《对酒》D《蒿里行》05、“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出自(A)A.《孟子》B.《道德经》C《庄子》D.《论语》0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作者是(C)A李白B苏轼C王安石D杜牧07、不属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十七年电影"的是(D)A《渡江侦察记》B《铁道游击队》C《青春之歌》D.《红灯记》08、《二刻拍案惊奇》的作者是(A)A凌濛初B宋献宗C冯梦龙D张笛君09、(C)代表中国古代讽刺小说高峰,以小说评价现实生活A《官场现形记》B《狂人日记》C《儒林外史》D.《老残游记》10、不是理学创始人的是(B)A周敦颐B朱熹C邵雍D.张载11、“孤岛文学”是指从1937年到1941年存在于(A)租界文学A上海B汉口C广州D天津12、《人间词话》作者(A)A王国维B陈寅恪C姜夔D吴构13、“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关丽的雪花”下相信术来”的作者是(B)A海子B食指C顾城D舒婷14、下列2021年诺奖文学家获得者是(D)A鲍勃迪伦B村上春树C莫言D阿卜杜勒拉扎克15、与明成祖朱棣无关的是(C)A靖难之战B郑和下西洋C实行一条鞭法D编修《永乐大典》16、属于中国古代社会上地制度的是(C)A井田制B屯田制C摊丁入亩D均田制17、瘦体是(A)创立的A赵佶B赵恒C赵桓D赵光义18、不是启蒙运动代表人物(C)A孟德斯鸠B卢梭C薄伽丘D.伏尔泰19、不是女性作家的作品是(A)A.《茶花女》B《汤姆叔叔的小屋》C《尼罗河上的惨案》D《艾格尼斯格雷》20、有口戏之祖之称的是(B)B.A京剧B昆曲C徽剧D豫剧【二】多项选择题(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何题2分,共10分)21、五声音阶,汉族古代音律,中国古代文献通常称为“五声”“五音”等,包括(ABCDE)A宫B商C角D徵E羽22、下列不属于巴金《爱情三部曲》的作品有(ACE)A.《家》B《雾》C《春》D《电》E《雷雨》23、《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中的女将有(ABE)A顾大嫂B扈三娘C仇琼英D庞秋霞E孙二娘24、下列作品,不属于第五代导演的作品有(ACD)A《南京!南京!》B《黄土地》C《青红》D《牧马人》E《活着》25、简·奥斯汀的小说作品(BCD)A《简爱》B《理智与情感》C《傲慢与偏见》D《爱玛》E《呼啸山庄》【三】判断题(请对下列各题做出判断,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河南省编导制作统考试题类型、评分标准及例卷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编导制作类专业考试试题类型、评分标准及例卷(一)考试环节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术科考试人从2008年开始由面试和笔试两个环节组成,满分200分,其中面试50分,笔试150分,面试、笔试共分两次进行,但次序不定。
(二)考试科目1、面试(满分50分)(1)面试内容即兴评述,满分50分(限时2分钟以内)。
(2)面试程序①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凭《专业准考证》、身份证、《面试次序表》进入备考室,在备考室抽签决定本组考试的考场号;②由引导员带到相应的候考室,在候考室抽签决定自己的考试顺序,然后将序号填写在《面试次序表》的“编号”栏内,依次阅题备考;③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参加考试;④考试结束后到成绩领取处签领本人的成绩通知单,由工作人员统一带离考场。
(3)评卷标准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主题立意把握、思维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面,共分A、B、C、D四个档次。
2、笔试(满分150分)(1)笔试内容①影视作品分析(看片分析)(80分)。
试题类型:播放一部影视作品,考生观摩后,根据试卷要求写出一篇评析性文章。
或根据试卷要求回答问题。
②文学常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范围)(30分)。
试题类型:填空、选择或连线。
③材料作文(根据给定素材,编写故事情节)(40分)。
试题类型:给定素材编写或给定开头续写。
(2)评卷标准评卷主要从考生对作品的主题分析能力、结构把握能力、写作能力、艺术分析能力、编创能力及文学常识等方面进行评分。
(三)考核要求及评分细则1、即兴评述A.档(50~40分):观点十分鲜明,思维非常敏捷,语言表达准确完整,知识面广。
B档(40~30分):观点鲜明,思维比较敏捷,语言表达基本准确完整,有一定的知识面。
C档(30~20分):有观点,思维反应一般,基本能够完整表达所思所感,知识面较窄。
D档(20分以下):观点模糊或明显错误,思维反应迟钝,不能完整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知识面窄。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河南四套篇一:201X河南编导统考题全四套201X河南编导统考题全四套一、影片分析(80分)《敬礼,天安门》1、本片的字幕中有三次标出了具体时间,是哪三个时间?作者为什么要特别提到这些时间?(20分)2、分析本片最后一个画面的寓意及其作用。
(15分)3、分析本片片头音乐及片头剪辑手法的特点。
(20分)4、结合本片和社会实践,谈谈对“备份”的理解。
(400字左右,25分)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8分)一,1,“游刃有余”一词出自《庄子》中的-------2,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长太息以掩涕兮,---------------------------”是其中的名句3,《孔雀东南飞》原名为《----------------------》与北朝时的《-----------》并称“乐府双壁” 4前期多写闺中闲愁,如“--------------------------如“-----------------欲语泪先流” 5“---------------------”》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之一。
6》《-------------------》》被定位印度国歌。
7,俄国作家-----------------其代表做有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
三、 1、(4分) 2、在闻一多《死水》中,“绝望的死水”(4分) 3、《阿Q正传》收录到鲁迅哪部集子中?Q4分)四、编写故事(40分)接到妈妈的电话,赵梦琪心神不宁地向家里赶去。
大雪还在洋洋洒洒地飞舞,城市的霓虹灯在漫天飞雪中显得惝恍迷离,一如赵梦琪此刻的心情。
她打开家门,家里的情景让她惊呆了......一、影片分析《武大爷的广播站》1、本片哪些细节表现了武大爷广播站的用途?又有哪些细节展现了武大爷遇到的烦恼与尴尬?2、本片中有两次使用了武大爷及家人搬乐器安排场地的一组快放镜头,请指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作者使用的意图是什么?3、本片开场时的同期声和武大爷唱戏表演时的同期声有何不同?分别有什么作用?4、通过武大爷故事对传媒人有什么启示?二.文学常识1.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上古神话表现了远古人民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如。
2023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真题一、文学、艺术常识(共6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出自《诗经·秦风·蒹葭》。
2.墨子是家学派旳创始人,主张“”“”,但愿人们互助友爱,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3.左思创作《》后,豪贵之家争相传抄,使得洛阳纸价上涨,遂有了“”旳典故。
4.温庭筠被尊为派鼻祖,“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望江南》)为其著名词句。
5.陆游《书愤》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通过对(历史人物)旳颂歌,体现自己旳悲壮难愁。
“伯仲”在古代本指兄弟间旳排名,此处指旳是。
6.辛弃疾,字幼安,号,其阔《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以“,两三点雨山前”等优美词句,描写了农村月夜旳优美幽静。
7.茅盾、巴金和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坛大家真《》中旳资本家吴荪甫、《》中旳叛逆者觉慧,《》中泼辣旳虎妞是他们笔下塑造旳中心人物。
8.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朝印刷旳《》是世界上有确切日囡旳雕版印刷品。
9.相声演出旳四大基本功是:说、、逗、。
10.同名网络小说改编旳电视剧《》,荣获第30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该剧导演孔笙获得优秀导演奖。
11.“勃朗特三姐妹”代表作品是、、。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1.《战国策·燕策三》“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一段,作者是从哪几种角度渲染送别时旳气氛旳?其中旳音乐描写有何不一样?2.夸张,是李白常用旳体现手法,试举例分析李白诗歌中夸张手法旳运用及其效果。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营造雄奇壮丽旳意境旳?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旳情感?4.张晓风在其散文《行道树》文末写道:“立在都市旳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哀愁而又快乐旳”为何说行道树既是“哀愁”旳又是“快乐”旳?怎样能使行道树多些快乐、少些哀愁?5.法国著名思想家帕斯卡尔在其《思想录》中说:“人只不过是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旳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旳芦苇……我们所有旳尊严就在于思想”。
2011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统招考试面试考题1.川大学自主招生政策出台,偏才怪才可破格录取,对此有你有看法?近期各大院校招生进行的如火如荼,而不同的学校也推出了不同的政策。
川大近期推出了怪才偏才破格录取的政策,对我们的选择起了不小的影响。
面对这一社会现象,首先,出现这种问题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中国教育体制“万人过独木桥”的现象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学生越来越多,而院校虽然不断扩招,但是每年还是有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学可上。
学生面对上大学的压力更大。
从而把目光投向了更多的上学途径,自主招生在这种环境下也进行了自身的调整。
其次 ,对于学校来说,人才的保留是有助于促进学校发展。
钱钟书当时面对报考清华大学的时候,语文满分,数学零分,英语则是接近满分。
清华大学当时就录用了钱钟书。
偏才得到保护,得到更好的深造,从而钱钟书才能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偏才怪才的界定上,要严格把关,防止有潜力的学生流失,更要防止个别学生投机。
最后,对于学生来讲,个人的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有部分学生确实对某些学科很有钻研的尽头,并且在某些学科上是有天赋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成了所谓的偏才怪才。
川大的这一政策让这一部分学生看到了升学的希望,让他们在专业领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学习。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有专业素质的人才。
所谓术业有专攻,只有达到更好专业素养,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
川大自主招生政策偏才怪才破格录取,有助于学校和学生的成长。
2.某校设置人品币,表现好的要发人品币引发争议,对此你有何看法?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提倡的行为。
首先,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一个“人品币”呢?原因如下:经济社会下,好的社会风气,好的榜样人物似乎正在慢慢消失……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要采取什么行动来挽回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
某校的行为,其实正是一种奖励机制,有助于良好风气的转化。
让更多的人对于好人品趋之若鹜。
那么其引发争议的关键在于,把人品、道德与金钱联系在一起,让很多人认为这是对道德规范的一种侮辱。
# 编导艺考#2020年统考真题分析(河南)临近统考了,还是讲讲真题一、考试内容1.文学、文艺常识,单选25题25分,多选5题10分,判断15题15分(50分);2.材料作文(根据给定素材,编写故事情节和评述)(70分);3.影视作品分析(看片分析)(80分)。
三部分内容为两份试卷,采用笔试的形式,满分200分,考试时间3个小时。
考试时间为2020年12月13日8:30-11:30第一部分文艺常识(40分)【一】单选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01、如果你要了解西周的农民生活,可以参考哪本书籍?《诗经》02、“杞人忧天”出自哪里?《列子》0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出自哪里?《岳阳楼记》04、《天净沙·秋思》的体裁?散曲05、青莲居士谪仙人指的是?李白06、“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是谁写的?顾城07、塞万提斯的哪本书里面提到了“大战风车”?《唐吉坷德》08、于连出自哪本作品?《红与黑》09、倒拔垂杨柳的是谁?鲁智深10、三五步千山万水,六七人百万雄兵。
戏台11、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作品?《祝福》12、谁的《家》中写了觉慧?巴金13、“更著风和雨”的上一句?已是黄昏独自愁14、“故人西辞黄鹤楼”的下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15、“三秋桂子十里桃花”出自?杨永《望海潮》16、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
指的是?贾宝玉17、孙仲谋指的是谁?孙权18、“艰难苦恨繁霜鬓”出自哪?杜甫《登高》19、张若虚的哪部作品孤篇压全唐?《春江花月夜》20、不是顾恺之的作品的是?《雪竹图》选项:《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雪竹图》、《列女仁智图》【二】多选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01、《牡丹亭》的主要人物?杜丽娘、柳梦梅02、关于梅花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无意苦争春;为有暗香来。
03、海明威的作品是?《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太阳照常升起》04、对应正确的是?曹禺—《雷雨》—四凤;沈从文-《边城》-翠翠;张爱玲-《半生缘》-顾曼桢;钱钟书-《围城》-方鸿渐;老舍-《骆驼祥子》-虎妞05、哪个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作品?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三】判断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01、初唐四杰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2022年河南省编导统考真题II编导制作类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河南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编导制作类省统考卷 I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以下不属于《楚辞》中的是()。
A.《江汉》B.《天问》C.《离骚》D.《九章》解析:《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的,其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
《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
《江汉》为《诗经.大雅》的一篇,故选A。
2.鲁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下列不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是()。
A.《呐喊》B.《故事新编》C.《彷徨》D.《野草》解析:鲁迅中国现当代作家必考人物,其小说集两部《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散文诗集一部《野草》,故选D。
3.()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音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更偏向于散文。
A.比B.赋C.铭D.兴解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赋”始于战国荀卿的《赋篇》,兼有诗歌散文的特点,故选B4.曹操()记述了汉来军阀混战的现实,揭示了人民苦难,称“汉来实录”的诗史。
A.《苦寒行》B.《短歌行》C.《对酒》D.《蒿里行》解析:《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主要是写诸侯军阀之间的争权夺利,酿成丧乱的历史事实。
故选D5.“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出自()。
A.《孟子》B.《道德经》C.《庄子》D.《论语》解析:出自《孟子.公孙丑上》,选A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作者是()A.李白B.苏轼C.王安石D.杜牧解析:此诗句出自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属于小学古诗必备三百首之一。
故选C7.以下不属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十七年电影”的是()A.《渡江侦察记》B.《铁道游击队》C.《青春之歌》D.《红灯记》解析:“十七年电影”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这一时期新中国电影确立了“人民电影”的服务对象、叙事构架、历史视角和美学范式。
2016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招生统考真题一、文学、艺术常识(共6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出自《诗经·秦风·蒹葭》。
2.墨子是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希望人们互助友爱,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3.左思创作《》后,豪贵之家争相传抄,使得洛阳纸价上涨,遂有了“”的典故。
4.温庭筠被尊为派鼻祖,“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望江南》)为其著名词句。
5.陆游《书愤》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通过对(历史人物)的颂歌,表现自己的悲壮难愁。
“伯仲”在古代本指兄弟间的排名,此处指的是。
6.辛弃疾,字幼安,号,其阔《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以“,两三点雨山前”等优美词句,描写了农村月夜的优美幽静。
7.茅盾、巴金和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坛大家真《》中的资本家吴荪甫、《》中的叛逆者觉慧,《》中泼辣的虎妞是他们笔下塑造的中心人物。
8.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朝印刷的《》是世界上有确切日囡的雕版印刷品。
9.相声表演的四大基本功是:说、、逗、。
10.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荣获第30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该剧导演孔笙获得优秀导演奖。
11.“勃朗特三姐妹”代表作品是、、。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7分,共35分)1.《战国策·燕策三》“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一段,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渲染送别时的气氛的?其中的音乐描写有何不同?2.夸张,是李白常用的表现手法,试举例分析李白诗歌中夸张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营造雄奇壮丽的意境的?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张晓风在其散文《行道树》文末写道:“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为什么说行道树既是“忧愁”的又是“快乐”的?如何能使行道树多些快乐、少些忧愁?5.法国著名思想家帕斯卡尔在其《思想录》中说:“人只不过是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河南省新改编导统考试卷分析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2018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试卷改版后分析一、影视作品分析请认真观看《常香玉》,然后回答下列问题(80分)1. 影视资料在纪录片中的作用是什么本片使用了哪些影视资料(25分)2. 本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黑场上的字幕起到什么作用(10分)3. 本片的音乐元素中,运用了豫剧《花木兰》的唱段,分析作者的用意(20分)4. 从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25分)说明:改版前与改版后考试形式有所变化,学生在观看影片(两编)前无法观看到试卷题目,而是等影片播放完毕后才能见到题目进行答题。
考试内容基本保持原状,无变化可言,相比2017年此题目试卷难度有所降低。
三、材料作品(60分)(一)新闻评论(20分)34. 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简要评述(300字左右,20分)据媒体报道,4月15日晚9时,上海市公安局黄埔分局认证官方微博“黄埔公安”开设曝光台栏目,以照片配图文的形式,曝光了12位闯红灯的行人。
这是自3月24日上海开设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以来,首次以这样的方式曝光行人闯红灯的违法行为。
行人闯红灯的现象时有发生,但该不该用曝光的方式处理?要求:根据材料,进行评论,观点明确,逻辑清晰,300字左右。
说明:与改版前新闻评论考查形式,考察内容完全一样(二)编写故事(40分)35.根据材料,编写故事(800字左右,40分)喧嚣的酒吧,袁征孤独地坐在角落里,怅然若失的凝视着桌子上自己精心设计的画扇。
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耳际,蓦然回首,喜出望外的他抓起画扇,循声而去...要求:1.根据以上给定的场景,人物展开合理想象,续写故事,题目自拟。
2.故事内容健康向上,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流畅。
3.字数不少于800字。
说明:与改版前编写故事考查形式,考察内容完全一样。
依然沿用续写式或三句话式。
2021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影片分析部分一、本片展现了秦怡的哪些电影作品?(15分)答:本片展现了秦怡参演的5部电影作品,具体体现为:1.1956年参演电影《铁道游击队》饰演女性形象芳林嫂2.1957年参演电影《女篮5号》饰演篮球运动员林洁3.1959年参演电影《青春之歌》饰演革命者林红4.1949年秦怡参演电影《失去的爱情》5.2014年参演电影《青海湖畔》,并担任编剧和制作人通过本片影视资料的内容,共展现秦怡5部电影作品,表现了秦怡在漫长艺术人生中不同时期的经典银幕形象,诠释了“人民艺术家”秦怡的丰富演艺履历和坎坷人生际遇,表现一代艺术家的艺术情怀与初心使命。
解析:考情分析:本题考查细节类型题,考生需要在影片的影像、图文资料中找到秦怡的电影作品。
答题思路:文本类型题目需要在观影前记录关键性作品名称,按顺序“1.2.3.”等,标清顺序便于阅卷老师审阅。
需要将片中展现的秦怡所有的电影作品梳理清晰,完整记录作答。
综述:此题分值是15分,是一道关于影片内容细节的考查。
首先,考生看到影片题目《牢记初心使命·秦怡》的时候第一反应在记笔记的时候需要准确无误的记录关于秦怡的电影作品。
其次,此题又是对“影视资料”的变相考查,表面上是对秦怡作品的考查,也是对编辑手法中影视资料运用的考查。
本片中第2题考察资料的运用,“资料”所包含的秦怡作品中“影视资料”也是这两道题的相互补充照应。
最后,片中关于《失去的爱情》中的展现仅通过图片资料的展示,考生在阅片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切莫忽略。
二、本片出现的资料镜头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20分)答:(1)本片中资料镜头的作用为:配合解说词叙事、推动叙事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时代环境、深化主题内涵、营造记录真实、丰富画面造型等。
(2)片中资料镜头作用与情节具体对应为:1.资料镜头配合解说词完善情节补充叙事。
通过大量资料镜头,秦怡的人生历程的表述内容更为直观清晰。
2021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统考题解析(文学文艺常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风”指的是什么?A、祭祀歌谣B、民间歌谣C、神话传说D、宗教乐调解析:《诗经》出自高中语文必修2,《诗经》两首,“风”有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歌。
课本中的《氓》《采薇》分别属于“卫风”和“小雅”。
因此答案选B。
2、以下哪个不是屈原写的是?A、《九歌》B、《离骚》C、《天问》D、《弹歌》解析:出自高中语文必修2,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而《弹歌》出自汉代赵晔《吴越春秋》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因此答案选D。
3、“落英缤纷,芳草鲜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出自谁的作品?A、欧阳修B、李煜C、陶渊明D、陆机解析: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故选C。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论语》哪一篇?A、《为政》B、《述而》C、《颜渊》D、《子罕》解析:意思是学习而不觉满足,教会别人而不知疲倦,出自《论语·述而》,高中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论语》,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共38章,故选B。
5、中国第一部电影短故事片是什么?A、《歌女红牡丹》B、《火烧红莲寺》C、《渔光曲》D、《难夫难妻》解析: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篇与1913年郑正秋与张石川共同完成的《难夫难妻》,属于2016年北京电影苏学院电影学专业招生考试考题;而《火烧红莲寺》1928年张石川拍摄的第一部武侠神怪片;《歌女红牡丹》则是1931年张石川做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渔光曲》是第二代导演蔡楚生拍摄,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故选D.6、哪个选项不是狄更斯的作品?A、《双城记》B、《雾都孤儿》C、《远大前程》D、《驯悍记》解析:出自高中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大卫·科波菲尔》查尔斯·狄更斯,英国小说家,代表作历史小说《双城记》,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长篇小说《雾都孤儿》《远大前程》,而《驯悍记》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剧本,故选D。
一、影视作品分析:请仔细观看《常香玉》,然后回答下列问题(80分)1. 影视资料在纪录片中的作用是什么?本片运用了哪些影视资料?(25分)2. 本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黑场上的字幕起到什么作用?(10分)3. 本片的音乐元素中,运用了豫剧《花木兰》的唱段,分析作者的用意?(20分)4. 从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25分)二、文学、文艺常识(60分)(一)、单选题(每题一分,共15分)5.《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在()被官方推崇为儒学经典之一,始称为《诗经》。
A.先秦B.秦代C.汉代D.宋代6.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以下属于其作品的是()。
A.《英雄交响曲》B.《蓝色多瑙河圆舞曲》C.《费加罗的婚礼》D.《悲怆交响曲》7.下列诗句与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短歌行》B.白日放歌须纵酒《秋兴八首》C.出师一表真名世《拟行路难》D.庄生晓梦迷蝴蝶《乌衣巷》8.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A.《梦游天姥吟留别》B.《长恨歌》C.《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D.《离骚》9.《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
A.司马光《资治通鉴》B.徐陵《玉台新咏》C.郭茂倩《乐府诗集》D.萧统《文选》10.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作是()。
A.《汉书》B.《史记》C.《国语》D.《新书》11.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
A.李白B.陈子昂C.杜甫D.白居易12.在宋词发展过程中,“疏隽开子詹,神婉开少游”的作家是()。
A.冯延己B.晏殊C.欧阳修D.晏几道13.关汉卿公案剧的代表作是()。
A.《汉宫秋》B.《窦娥冤》C.《牡丹亭》D.《西厢记》14.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类型中《水浒传》属于()。
A.历史演义小说B.世情小说C.英雄传奇小说D.神魔小说15.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下列作品集《临川先生文集》《聊斋志异》《欧阳文忠公文集》《李太白全集》《东坡乐府》《杜工部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法分别是()。
作为一个河南编导考生,首先要知道考试考什么,根据河南省的特殊情况,我把考试内容分为两大块:第一块就是河南省的统考,第二块是省外单招. 省统考和省外单招的考试题型是不一样的。
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考试考四项A:面试(即兴评述50)B:编写故事(40)C:影视作品分析(8 0)D:文学常识(30)A:面试又叫即兴评述那么这些题目都出自哪里呢?首先都是上年的热点话题,请注意:是“文化热点”分析,一般不会是时事政治热点,比如2008年热点面试题目之一:圆明园该不该重建,谈谈你的观点。
再这话题是2007年最热的(每年艺术考试都是1月份,所以他的热点都是上一年的热点)大家闲暇时间多看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1+1》,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面试的题目大多与考试题目吻合,2008年圆明园该不该重建《一虎一席谈》就做了一期节目,而且分析很到位,但是,请大家记住,面试一定不会考察敏感话题,他们会避开,会考察:你怎样看待宅男宅女;怎么看待富二代,怎么看待山寨这一现象等等,比如2011年省统考考题:你觉得“非诚勿扰”这样的电视相亲节目相得是什么?这些都是当年最热的话题,所以说,用6个字来概括河南省统考的面试题目就是:文化热点剖析它的评分标准: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主题立意把握、思维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面,共分四个档次:A.观点十分鲜明,思维非常敏捷,语言表达准确完整,知识面广。
B.观点鲜明,思维比较敏捷,语言表达基本准确完整,有一定的知识面。
C.有观点,思维反应一般,基本能够完整表达所思所感,知识面较窄。
D观点模糊或明显错误,思维反应迟钝,不能完整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知识面窄。
B:编写故事即材料作文(根据给定素材,编写故事情节)例如:2008年河南省统考题目:清晨林方看报纸,突然被吸引…续写类编写故事C:影视作品分析即看片分析请注意:河南省统考的影视作品分析是提出问题让你回答问题,并不是让你写影评。
例如2008年河南省统考题目:《命运的交响之科学家谢希德》1:影片中的闹钟有什么作用?(25分)2:谢希德在看望生病的丈夫中有哪些细节?(30分)3:影片中同期声的作用?(20分)4:影片中有哪些抒情镜头,作用是什么?(15分在这里我以最简单的方式解答一下:第一个问题考察的是细节,所谓的细节是什么??所谓的细节,就是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的组成元素。
2018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试卷改版后分析一、影视作品分析
请认真观看《常香玉》,然后回答下列问题(80分)
1. 影视资料在纪录片中的作用是什么?本片使用了哪些影视资料?(25分)
2. 本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黑场上的字幕起到什么作用?(10分)
3. 本片的音乐元素中,运用了豫剧《花木兰》的唱段,分析作者的用意?(20分)
4. 从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25分)
说明:改版前与改版后考试形式有所变化,学生在观看影片(两编)
前无法观看到试卷题目,而是等影片播放完毕后才能见到题目进行答题。
考试内容基本保持原状,无变化可言,相比2017年此题目试卷难度有所降低。
三、材料作品(60分)
(一)新闻评论(20分)
34. 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简要评述(300字左右,20分)
据媒体报道,4月15日晚9时,上海市公安局黄埔分局认证官方微博“黄埔公安”开设曝光台栏目,以照片配图文的形式,曝光了12位闯红灯的行人。
这是自3月24日上海开设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以来,首次以这样的方式曝光行人闯红灯的违法行为。
行人闯红灯的现象时有发生,但该不该用曝光的方式处理?
要求:根据材料,进行评论,观点明确,逻辑清晰,300字左右。
说明:与改版前新闻评论考查形式,考察内容完全一样
(二)编写故事(40分)
35.根据材料,编写故事(800字左右,40分)
喧嚣的酒吧,袁征孤独地坐在角落里,怅然若失的凝视着桌子上自己精心设计的画扇。
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耳际,蓦然回首,喜出望外的他抓起画扇,循声而去...
要求:
1.根据以上给定的场景,人物展开合理想象,续写故事,题目自拟。
2.故事内容健康向上,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流畅。
3.字数不少于800字。
说明:与改版前编写故事考查形式,考察内容完全一样。
依然沿用续写式或三句话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