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河南省新改版编导统考试卷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1.25 KB
- 文档页数:7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殷.勤/殷.红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3.古诗文默写(8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
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_________,所以香味也不同.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河南事业单位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事业单位真题1:民事诉讼与和解、调解、仲裁的主要区别在于()单项选择题民事诉讼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最好方式民事诉讼的裁判结果具有强制力民事诉讼有国家的介入民事诉讼的结果当事人容易接受2:小王夫妇请了小李夫妇和小张夫妇参加他们的家庭舞会。
舞会上没有一个男人同自己的妻子跳舞。
小王请了小丽跳舞,小李的舞伴是小张的妻子,小英的丈夫正和小兰跳舞。
那么小王夫妇、小李夫妇和小张夫妇分别为()。
单项选择题小王—小兰,小李—小英,小张—小丽小王—小兰,小李—小丽,小张—小英小王—小英,小李—小丽,小张—小兰小王—小丽,小李—小兰,小张—小英3: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单项选择题《金刚经》《道德经》《圣经》《古兰经》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单项选择题尽管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多,开支较大,但不该浪费的就不要浪费改革开放二十年是一场演练,也是一种积累,我们走出了一条道路,锻造了一支队伍,酿就了一股豪情,积累了丰富经验清华大学毕业生实现综合魅力的提高,靠的是在保证主修课质量的基础上,对公选课和辅修课的拓展取得的最近,巴以局势尽管再度严重恶化,但布什仍表示将在近期宣布他的中东和平计划5: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新建的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其所指的三江源是下列哪三条江河的源头?()单项选择题长江、黄河、澜沧江长江、黄河、珠江长江、黄河、松花江长江、淮河、珠江6:创造性思维适合于()。
单项选择题开关决策旋钮式决策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7:耕种:收获单项选择题点火:煽风结婚:典礼起航:抛锚修改:定稿8: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单项选择题一般方法经验材料理论结论具体方法9:义务教育阶段是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形成城乡之间和不同收入家庭之间孩子的同一“起跑线”的关键,政府给予充分的公共资源投入______。
值得指出的是,______学前教育具有较高社会收益率,意味着政府买单是符合教育规律和使全社会受益原则的,应该逐步______义务教育的范围。
2018 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 1 卷试题分析新乡市一中语文组( 2018 年 6 月 15 日)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从文此题材上看,今年节选的是杨国荣的《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属文化、哲学范围,依旧是千字左右,选文拥有思想性、知识性,文化内涵深沉。
2. 从命题形式上看,本大题依旧设置 3 个小题,均为单项选择,两道选择错误项,一道选择正确项,总分值没有变化,依旧是9 分。
3. 观察内容上,第 1 题重视于对主要看法的理解,第2题从2017 年开始出现的重要变化依旧持续,观察对文段整体论证的掌握,这点在备考上特别需要注意,第 3 题重视于对文中看法的正确理解。
4.从观察难度上,整体难度不大,设置圈套依旧是七大种类,所以学生在做题时不可以总是逗留在找寻原句的阶段,应该特别注意训练自己对文章的分析、归纳、整合能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文章从体裁上看,本次所选择的小说与传记类文本有相似之处,在小说的形式下融入了很多真实的历史资料。
2.从对试题的分析来看, 4、 5 两题较为简单,从文中可直接获取有效信息,题型也较为常有。
第 6 题难度较大,历史与现实交错穿插的表达方式在小说中其实不广泛,学生可能在练习中所见其实不多,但是由于本篇小说阅读理解难度不大,有一订阅读能力的学生还是能做出来的。
这道题告诉我们,小说阅读做题诚然重要,但不可以机械,的确提高阅读能力才是根本。
3.从命题规律来看,文学类阅读改成必做以来,小说文本阅读难度有所降低,主题较为明显,2017 年的《天嚣》与2018 年的《赵一曼女士》理解起来都不太难。
别的从主题来看,对正面人物、英豪、正能量的歌颂呈持续状态。
(三)适用类文本阅读1. 从文本选材上看,资料环绕“量子通讯”,由三则材料构成,就资料采用而言,理科学生在对量子通讯发展的理解上更占优势,与论述类文本采用的诸子之学,一文一理,遥相响应,毫无偏颇。
2.从命题规律上来看,与 2017 年对比,试题形式变双选为单项选择,即两道单项选择题和一道主观题,总分值不变,且该题并未加入图表的观察形式。
2018年河南编导艺考全真模拟题一、填空题1.中国改革开放的探索者袁庚在深圳蛇口逝世,曾提出“”的口号。
2.2015年电影《刺客聂隐娘》的导演是。
3.普希金是俄国____初期最伟大的作家。
4.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并收入自至大约500年的诗歌篇。
5.最早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彩色电影是。
6.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诗人的诗集有《》《》《园丁集》,他创作的歌曲《》被定为印度国歌。
7.四书五经指的是:、、、、、、、、。
8.《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是。
二、选择题1.“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出自哪篇文章?( )A.《西洲曲》B.《采莲赋》c.《爱莲说》D.《忆江南》2.下列作品种属于司汤达的是( )。
A.《复活》B.《巴黎圣母院》C.《双城记》D.《红与黑》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出自( )。
A.李白《古风》B.李白《上李邕》C.李白《北风行》D.李白《题顶峰寺》4.电视剧《金婚2》又叫____。
5.《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 )A.皇帝B.诸侯王C.贵族D.重臣6.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位于下列哪个省份?( )A.四川B.湖南C.湖北D.江西7.“挥泪斩马谡”是哪部名著中的著名章节?( ) A.《搜神记》B.《三国演义》C.《水浒传》D.《聊斋》8.民国时期就有京剧“四大名旦”的说法,下列哪位艺术家不属于当时的“四大名旦”?( )A.孟小冬B.程砚秋C.尚小云D.苟慧生9.1982年,香港亚视的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播映,在大陆掀起了( )。
A.“黑帮片热”B.“宫廷片热”C.“功夫片热”D.“言情片热”10.元代文人高明所创作的哪部戏代表了南戏创作的最高成就?( )。
A.《窦娥冤》B.《西厢记》C.《琵琶记》 D.《汉宫秋》三、简答题1.立体主义2.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
四、论述题1.电视纪录片分析:《最后的山神》。
五、答案解析本试题答案解析在编导100网提供。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编导制作类专业省统考阶段性质量检测试卷(二)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专业考号填写在密封线以内,座位号填写在试卷的右下角。
2.答案必须用黑色钢笔或褐色水性笔写在试卷上,铅笔答题不得分。
3.影片连续播放两遍,时长大约30分钟。
4.本试卷满分为200分。
一、影视作品分析:请认真观看影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共80分)1. 片子在讲述陶玉玲坐在观众席,看着大荧幕上61年前的自己的时候是如何从声音和画面两个方面进行处理的?这样的处理方式有何作用?(15分)2. 片子在讲述陶玉玲70余年的军旅艺术生涯的过程中结构上是如何安排的?你认为这样的组织结构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0分)3. 陶玉玲在讲到他们一行人登顶单独为一名战士表演节目的时候眼里流出了泪花,为什么?这组镜头在转场上又是如何处理的?(20分)4. 本片有很多镜头都具有深刻的内涵,请你找出至少三处这样的镜头并分别分析它们此时想要表达的含义。
(15分)5. 请你以“生活与艺术”为角度并结合个人实际谈谈你对本片的理解。
(1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得分 评卷人密封线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和班级二、文艺常识(6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 我国古代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学习了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体诗楚辞。
其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
2. __________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诗化了的散文。
枚乘的《七发》是这种形式的第一篇,被后代称为_____________的是《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3. 蔡琰,字文姬,建安时期的大诗人。
她的五言诗《悲愤诗》表现了汉末政治动乱所造成的人民疾苦。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编导制作类专业省统考阶段性质量检测试卷(一)意:考生注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专业考号填写在密封线以内,座位号填写在试卷的右下角。
2.答案必须用黑色钢笔或褐色水性笔写在试卷上,铅笔答题不得分。
3.影片连续播放两遍,时长大约30分钟。
4.本试卷满分为200分。
一、影视作品分析:请认真观看影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共80分)1.片子讲述了“启功的曾祖父溘然长逝后子孙闹着分财产,然后花瓶被打碎、书籍被焚烧”,这一组镜头是如何从声音和画面两个方面进行处理的?这种处理在片中具有何意义。
请结合画面简要分析。
(15分)2.启功在自己“跌宕起伏的旅程”中都经历了哪些?这些经历中哪件事对他影响最大,以致每次提及都会掉眼泪?为什么?(20分)3.片子在讲述启功与辅仁大学之间的关系时都经历了哪些?他又为何放弃官位,要选择在辅仁教书呢?请结合内容分析。
(20分)4.本片在对启功先生的介绍时有两条线索,请你找出这两条线索并结合片子进行分析其作用。
(15分)5.片子末尾,一句“校训是学校的,不是我个人的”,对此你有何理解?请结合个人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0分)二、文艺常识(6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 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写了“完璧归赵”、________________、“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他还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国的平原君立过传。
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孟子》中很多重要的思想,如“仁政”论、“性善”论以及_________________的民本思想等,与《论语》______________《大学》四部儒家经典合称“四书”。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木兰辞》并称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河南四套篇一:201X河南编导统考题全四套201X河南编导统考题全四套一、影片分析(80分)《敬礼,天安门》1、本片的字幕中有三次标出了具体时间,是哪三个时间?作者为什么要特别提到这些时间?(20分)2、分析本片最后一个画面的寓意及其作用。
(15分)3、分析本片片头音乐及片头剪辑手法的特点。
(20分)4、结合本片和社会实践,谈谈对“备份”的理解。
(400字左右,25分)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8分)一,1,“游刃有余”一词出自《庄子》中的-------2,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长太息以掩涕兮,---------------------------”是其中的名句3,《孔雀东南飞》原名为《----------------------》与北朝时的《-----------》并称“乐府双壁” 4前期多写闺中闲愁,如“--------------------------如“-----------------欲语泪先流” 5“---------------------”》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之一。
6》《-------------------》》被定位印度国歌。
7,俄国作家-----------------其代表做有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
三、 1、(4分) 2、在闻一多《死水》中,“绝望的死水”(4分) 3、《阿Q正传》收录到鲁迅哪部集子中?Q4分)四、编写故事(40分)接到妈妈的电话,赵梦琪心神不宁地向家里赶去。
大雪还在洋洋洒洒地飞舞,城市的霓虹灯在漫天飞雪中显得惝恍迷离,一如赵梦琪此刻的心情。
她打开家门,家里的情景让她惊呆了......一、影片分析《武大爷的广播站》1、本片哪些细节表现了武大爷广播站的用途?又有哪些细节展现了武大爷遇到的烦恼与尴尬?2、本片中有两次使用了武大爷及家人搬乐器安排场地的一组快放镜头,请指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作者使用的意图是什么?3、本片开场时的同期声和武大爷唱戏表演时的同期声有何不同?分别有什么作用?4、通过武大爷故事对传媒人有什么启示?二.文学常识1.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上古神话表现了远古人民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如。
2018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真题试卷(共五则)第一篇:2018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真题试卷影片《常香玉》1.影视资料在纪录片中的作用是什么?本片使用了哪些影视资料?(25分)2.本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黑场上的字幕起到什么作用?(10分)3.本片的音乐元素中,运用了豫剧《花木兰》的唱段,分析作者的用意(20分)4.从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25分)(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5.《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在()被官方推崇为儒家经典之一,始成为《诗经》。
A.先秦B.秦代C.汉代D.宋代6.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以下属于其作品的是()A.《英雄交响曲》B.《蓝色多瑙河圆舞曲》C.《费加罗的婚礼》D.《悲怆交响曲》7.下列诗句与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短歌行B.“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秋兴八首》(其一)C.“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拟行路难》(其四)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乌衣巷》8.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A.《梦游天姥吟留别》B.《长恨歌》C.《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D.《离骚》 9.《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A.司马光的《资治通鉴》B.徐陵的《玉台新咏》C.郭茂倩的《乐府诗集》D.萧统的《文选》10.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作是()A.《汉书》 B.《史记》 C.《国语》 D.《新书》11.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A.李白B.陈子昂C.杜甫D.白居易12.在宋词的发展过程中,“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作家是()A.冯延巳 B.晏殊 C.欧阳修 D.晏几道 13.关汉卿公案剧的代表作是()A.《汉宫秋》B.《窦娥冤》C.《赵氏孤儿》D.《拜月亭》 14.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中《水浒传》属于()A.历史演义小说B.世情小说C.英雄传奇小说D.神魔小说15.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下列作品集《临川先生文集》《聊斋志异》《欧阳文忠公文集》《李太白全集》《东坡乐府》《杜工部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法分别是:()A.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16.雨果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是()A.《巴黎圣母院》B.《上海劳工》C.《悲惨世界》D.《九三年》17.《洛神赋图》出自()之手。
2018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紧扣核心素养,着重能力考查2018年河南中考语文整体构成依然是四块: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
阅读量明显提高,第一篇阅读《父亲的长笛》篇幅很长;书写量变少,第二篇阅读《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的题目由4道改为3道。
试卷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探究性和开放性集于一体。
整体难度不大,但对学生答题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这恰好是核心素养的体现,是否得高分由学生答题精准度高低决定,换句话说,全面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探究、归纳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如第6题,分析两则材料一句话得出结论,以及解说漫画的内容并说出漫画的寓意。
考生必须仔细分析材料的内容再分析之间的联系,才能准确概括出主要内容。
再如:议论文阅读,共3题,每题4分。
第11小题,"重视汉语的母语自信的原因是什么",分值4分,要深入阅读文本,仔细筛选信息,才能得出准确而全面的答案,这是对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考查。
(二)整体问法常规侧重稳中有变试题中没有出现偏、难、怪的问法。
问法都很常规,但是都有细微的变化。
例如:第4题名著,任选一题作答。
其中第(2)问是延续近4年的常规问法;第(1)问是看图片解说《鲁宾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的一个故事情节。
又如:记叙文阅读,第7题问法是"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的几件事",还是整体感知的考查,但是概括角度发生改变。
第9题,结合句子,揣摩我和父亲的心理。
不是常规的以第一人称揣摩当时的心理活动,而是分析句子中人物的动作、神情体现人物各自什么心理。
所有的试题,都要有条理作答,如果没分析出答题的维度,学生是很难得到满分或高分的。
(三)传统美德忘不得注重分析少套路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在第6小题,对诚信的考查,2道小题既让学生明白传统美德丢不得,更以灵活的形式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3道选择题难度较小,其余试题表面很平常,都要结合文本仔细分析才能得出完美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编导文艺常识综合测试试题科目:艺术基础知识考试时间8:00---12:00 考试方式:闭卷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1.世界“电影之父”是 _____________ ;美国“电影之父”是 _______________ 。
2.世界上第一部纪录片是__________________ ,导演是美国有“纪录片之父”之称的__________________ 。
3.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是______________ ;中国第一部译制片是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岛之恋》的导演是____________ ;《东京物语》的导演是。
5.卓别林的代表影片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民凯恩》是自编、自导、自演的成名代表作,是美国和世界电影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敖德萨阶梯”是电影中的经典场景,充分展示了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
8.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个电影运动,主张以冷静的写实手法呈现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其开篇之作是_________________ 。
9.世界上的电视制式有三种,一种是美国的NTSC制,一种的是法国的SECAM制,一种是德国的 _________________制,中国采用第三种制式。
10.爱森斯坦运用蒙太奇的典型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 ,其中著名的蒙太奇片段是 _______________ 。
11.电影《辛德勒名单》的导演是_______________ 。
12.刘勰的______________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杰岀著作。
13.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______________ 成功塑造了著名的吝啬鬼形象。
2018 高考语文全国二卷试卷分析2018年全国高考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教育部修订颁布的《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
这份考试大纲体现了新《考试大纲》的精神,同时又尽量保持与往年的衔接照应,以体现语文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势功能。
考试命题思路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立场。
考察内容上,以古今优秀作品为载体,蕴藏着丰厚的历史人文因素。
考查形式上,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导向。
第一大题为现代文阅读,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三个部分。
与2017年保持一致,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必考。
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原文论证以及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阅读材料摘编自___《“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一文,体现对大数据时代保障个人权利的反思,适合高中毕业水平考生的阅读和理解。
三道题考点各不相同,且指向明确。
第一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二题考查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第三题考查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文学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综合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阅读材料是老舍的小说《有声电影》。
作为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___的作品接地气,具有通俗晓畅而又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选篇充分体现了这些特征。
第四题作为客观题,考查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到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涉及到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第五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综合。
第六题考查幽默这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本篇文章介绍了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四个材料。
第一篇文章来自中国知识产权报社论,强调了保护知识产权对于中国实现创新的重要性。
第二篇文章是《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的表格形式,呈现了社会总体专利侵权比例降低带来的全民知识产权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维权行为的支持与保护。
第三篇文章则表达了高校知识产权转化为科技专利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河南编导考生,首先要知道考试考什么,根据河南省的特殊情况,我把考试内容分为两大块:第一块就是河南省的统考,第二块是省外单招. 省统考和省外单招的考试题型是不一样的。
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考试考四项A:面试(即兴评述50)B:编写故事(40)C:影视作品分析(8 0)D:文学常识(30)A:面试又叫即兴评述那么这些题目都出自哪里呢?首先都是上年的热点话题,请注意:是“文化热点”分析,一般不会是时事政治热点,比如2008年热点面试题目之一:圆明园该不该重建,谈谈你的观点。
再这话题是2007年最热的(每年艺术考试都是1月份,所以他的热点都是上一年的热点)大家闲暇时间多看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1+1》,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面试的题目大多与考试题目吻合,2008年圆明园该不该重建《一虎一席谈》就做了一期节目,而且分析很到位,但是,请大家记住,面试一定不会考察敏感话题,他们会避开,会考察:你怎样看待宅男宅女;怎么看待富二代,怎么看待山寨这一现象等等,比如2011年省统考考题:你觉得“非诚勿扰”这样的电视相亲节目相得是什么?这些都是当年最热的话题,所以说,用6个字来概括河南省统考的面试题目就是:文化热点剖析它的评分标准: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主题立意把握、思维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面,共分四个档次:A.观点十分鲜明,思维非常敏捷,语言表达准确完整,知识面广。
B.观点鲜明,思维比较敏捷,语言表达基本准确完整,有一定的知识面。
C.有观点,思维反应一般,基本能够完整表达所思所感,知识面较窄。
D观点模糊或明显错误,思维反应迟钝,不能完整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知识面窄。
B:编写故事即材料作文(根据给定素材,编写故事情节)例如:2008年河南省统考题目:清晨林方看报纸,突然被吸引…续写类编写故事C:影视作品分析即看片分析请注意:河南省统考的影视作品分析是提出问题让你回答问题,并不是让你写影评。
例如2008年河南省统考题目:《命运的交响之科学家谢希德》1:影片中的闹钟有什么作用?(25分)2:谢希德在看望生病的丈夫中有哪些细节?(30分)3:影片中同期声的作用?(20分)4:影片中有哪些抒情镜头,作用是什么?(15分在这里我以最简单的方式解答一下:第一个问题考察的是细节,所谓的细节是什么??所谓的细节,就是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的组成元素。
2018年河南省编导制作类统考试卷改版后分析
一、影视作品分析
请认真观看《常香玉》,然后回答下列问题(80分)
1. 影视资料在纪录片中的作用是什么?本片使用了哪些影视资料?(25分)
2. 本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黑场上的字幕起到什么作用?(10分)
3. 本片的音乐元素中,运用了豫剧《花木兰》的唱段,分析作者的用意?(20分)
4. 从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25分)
说明:改版前与改版后考试形式有所变化,学生在观看影片(两编)前无法观看到试卷题目,而是等影片播放完毕后才能见到题目进行答题。
考试内容基本保持原状,无变化可言,相比2017年此题目试卷难度有所降低。
三、材料作品(60分)
(一)新闻评论(20分)
34. 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简要评述(300字左右,20分)
据媒体报道,4月15日晚9时,上海市公安局黄埔分局认证官方微博“黄埔公安”开设曝光台栏目,以照片配图文的形式,曝光了12位闯红灯的行人。
这是自3月24日上海开设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以来,首次以这样的方式曝光行人闯红灯的违法行为。
行人闯红灯的现象时有发生,但该不该用曝光的方式处理?
要求:根据材料,进行评论,观点明确,逻辑清晰,300字左右。
说明:与改版前新闻评论考查形式,考察内容完全一样
(二)编写故事(40分)
35.根据材料,编写故事(800字左右,40分)
喧嚣的酒吧,袁征孤独地坐在角落里,怅然若失的凝视着桌子上自己精心设计的画扇。
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耳际,蓦然回首,喜出望外的他抓起画扇,循声而去...
要求:
1.根据以上给定的场景,人物展开合理想象,续写故事,题目自拟。
2.故事内容健康向上,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流畅。
3.字数不少于800字。
说明:与改版前编写故事考查形式,考察内容完全一样。
依然沿用续写式或三句话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