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学电工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学电工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学电工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学电工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学—电工技术课后答案

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P39 习题二 2-1 题2-1 图 题2-1等效图 解: 334424144I R R I R I R R I ?=?+??? ? ??+? ① 33341445I R E I I R R I R ?-=?? ? ???++ ② 3 44443363I I I I =+?? ? ??+,344215I I = 34815I I = ① 33444621I I I I -=?? ? ??++, 34562 3 I I -= 3 410123I I -=, 3 4506015I I -=, A 29 30,302933= =I I 代入 ①A 29 16,293081544 =? =?I I 另外,戴维南等效图 A 29549 296I 5== 回归原图 3 355I R I R E ?=?-,所以 A 29 3042954 163=?-= I 2-2答 由并联输出功率400w 所 以 每 个 R 获得功率 R U P 2 ,W 1004400== )(484,2201002Ω==R R 改 串 联 后 : 3R 2R 4R 5R 3I 1I 5I 4I E + - 1R 2I 6V + - Ω1 Ω9 20 5I

W 254 22220P P 222=?===总消耗 输出R U 2-3 题2-3等效图 Ω=++?=++?=31 3212123121112111R R R R R R , Ω=++?=++?= 13213 223121123122R R R R R R Ω=++?=++?= 2 1 3213123121123133R R R R R R )(913910312 953125225 231ab Ω=+=+=+ ? + =R 2-4 题2-4 △-Y 变换(一) 图 题2-4 △-Y 变换(二)图 题2-4 △-Y 变换(三)图 c b 1Ω a 2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六版秦曾煌

第14章 晶体管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 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 C B I I β≈ (1)E B C B I I I I β=+=+ C C B B I I I I ββ?= = ? 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 (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 等于某个电压时,B I 和BE U 之间的关系。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B I ,且B I 随BE U 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B I 为某个值时,C I 随CE U 变化的关系曲线。在不同的B I 下, 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B I =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CE U 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 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此时,C I =b I β,C I 与b I 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此时,B I =0,C I =CEO I 。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CE U 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此时,C I 虽然很大,但C I ≠b I β。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C I 不受输入基极电流B I 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 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D U =0.7V 。

电工技术第3章课后习题及详细解答

第3章单相正弦电路分析 已知正弦电压(V)、(V),则u1与u2的相位差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分析讨论相位差问题时应当注意,只有同频率正弦量才能对相位进行比较。这是因为只有同频率正弦量在任意时刻的相位差是恒定的,能够确定超前、滞后的关系,而不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是随时间变化的,无法确定超前、滞后的关系,因此不能进行相位的比较。 解不正确。因为u1的角频率为ω,而u2的角频率为2ω,两者的频率不同,相位差随时间变化,无法确定超前、滞后的关系,因此不能进行相位的比较。 已知某正弦电流的有效值为10 A,频率为50 Hz,初相为45°。 (1)写出该电流的正弦函数表达式,并画出波形图; (2)求该正弦电流在s时的相位和瞬时值。 解(1)由题设已知正弦电流的有效值A,频率Hz,初相。由频率f可得角频率ω为: (rad/s) 所以,该电流的正弦函数表达式为: (A) 波形图如图所示。 (2)s时的相位为: (rad) 瞬时值为: (A) 已知正弦电流(A)、(A),试求i1与i2的振幅、频率、初相、有效值和相位差,并画出其波形图。 解i1与i2的振幅分别为: (A) (A) 频率分别为: (Hz)

初相分别为: 有效值分别为: (A) (A) i1与i2的相位差为: 说明i1超前i2。波形图如图所示。 图习题解答用图图习题解答用图设,,试计算、、AB、。 分析复数可用复平面上的有向线段、代数型、三角函数型和指数型(极坐标型)等形式表示。复数的加减运算就是将实部和虚部分别进行加减,因而采用代数型比较方便。复数的乘法运算就是将模相乘而辐角相加,复数的除法运算就是将模相除而辐角相减,因而采用指数型(极坐标型)比较方便。 解 写出下列各正弦量所对应的相量,并画出其相量图。 (1)(mA)(2)(A) (3)(V)(4)(V) 分析用相量来表示正弦量,就是用一个复数来反映正弦量的振幅(或有效值)和初相,即用相量的模来代表正弦量的振幅(或有效值),用相量的辐角来代表正弦量的初相。一个正弦量可以用有效值相量来表示,也可以用振幅相量来表示。相量图就是相量在复平面上用有向线段表示所得的图形,画相量图时坐标轴可用极坐标。 解(1)(mA)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汇编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题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_ 变化,这样的电流、电压分别称做交变电流、交变电压,统称为__ ___。 2. 负载增加一般指负载 增大. 3. 已知图2所示电路中的U S =10 V ,I S = 13 A 。电阻R1和R2消耗的功率由( )供 给 。 A. 电压源 B. 电流源 C. 电压源和电流源 R 1 图2 4. 关于电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参考点的电位为零,某点电位为正,说明该点电位比参考点高 B. 参考点的电位为零,某点电位为负,说明该点电位比参考点低 C. 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值是固定的,与零电位参考点的选取有关 5. 电路如图所示, U S 为独立电压源, 若外电路不变, 仅电阻R 变化时, 将会引起( ) A. 端电压U 的变化 B. 输出电流I 的变化 C. 电阻R 支路电流的变化 图1 1. 在图3中,(1)试求电流I ;(2)计算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功率,并说明是取用的还是发出的功率。

图3 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 1.根据戴维宁定理,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以用一个和 的串联组合电路来代替。 2. 3.电路如图4所示,试计算电阻R L上的电流I L;(1) 用戴维宁定理;(2) 用诺顿定理。 图4 第三章 1.电容、电感和电阻都是电路中的基本元件,但它们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同的,从能量上看,电容和电感是_ __元件,电阻是_ ___元件。 2.在自感应现象中,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成正比。 A. 通过线圈的原电流 B. 通过线圈的原电流的变化 C. 通过线圈的原电流的变化量 3.在直流稳态时,理想电感元件上() A. 有电流,有电压 B. 有电流,无电压 C. 无电流,有电压 4.有一RC电路如图5(a)所示,其输入电压如图5(b)所示。设脉冲宽度T = RC。试求负脉

电工技术第2章习题答案

2.1.1 选择题 (1)在图2-73所示电路中,发出功率的元件是__A___。 (A)仅是5V的电源(B)仅是2V的电源 (C)仅是电流源(D)电压源和电流源都发出功率 (E)条件不足 图2-73题2.1.1(1)图图2-74题2.1.1(2)图 (2)在图2-74所示电路中,当增大时,恒流源两端的电压U__B___。 (A)不变(B)升高(C)降低 (3)在图2-75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P点的电位__B___。 (A)不变(B)升高(C)为零 (4)在图2-76所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R而言,点画线框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该等效电源是__C___。 (A)理想电压源(B)理想电流源(C)不能确定 图2-75题2.1.1(3)图图2-76题2.1.1(4)图 (5) 实验测的某有源二端线性网络的开路电压为10V,当外接3Ω的电阻时,其端电压为6V,则该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压的参数为(C)。 (a)U S=6V,R0=3Ω (b)U S=8V,R0=3Ω (c)U S=10V,R0=2Ω (6) 实验测得某有源二端线性网络的开路电压为6V,短路电流为3A。当外接电阻为4Ω时,流过该电阻的电流I为( A )。 (a)1A (b)2A (c)3A (7) 在图2-77所示电路中,已知U S1=4V,U S2=4V,当U S2单独作用时,电阻R中的电流为1MA,那么当U S1单独作用时,电压U AB是(A)

(A)1V (B)3V (C)-3V 图2-77题2.1.1(7)图 (8)一个具有几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其独立的KVL方程为(B) a)(n-1)个 b)(b-n+1)个 (9)一个具有几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要确定全部支路电流,最少要测量(B) a)(n-1)次 b)(b-n+1)次 (10)一个具有n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要确定全部支路电压,最少要测量(A) a)(n-1)次 b)(b-n+1)次 (11)电阻并联时,电阻值越大的电阻:(A) a)消耗功率越小; b)消耗功率越大。 (12)两个电阻并联时,电阻值,越小的电阻(B) a)该支路分得的电流愈小; b)该支路分得的电流愈大。 (13)电路如图2-78所示,ab端的等效电阻R ab=(B) a)2.4 b)2 (14)电路如图2-79所示,已知U AB=6V,已知R1与R2消耗功率之比为1:2,则电阻R1,R2分别为(A) a)2 ,4 b)4 ,8 图2-78题2.1.1(13)图图2-79题2.1.1(14)图 2.1.2 填空题 (1)在图2-80所示电路中,甲同学选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为I,乙同学选定为I′。若甲计算出I=-3A,则乙得到的计算结果应为I′=__3__A。电流的实际方向与_ 乙___的方向相同。 (2)由电压源供电的电路通常所说的电路负载大,就是指_浮在电阻小,吸收的电流大,消耗的功率大____。

秦曾煌《电工学电子技术》(第7版)(上册)(考研真题+习题+题库)(电工测量)【圣才出品】

第13章 电工测量 一、选择题 用准确度为2.5级,量程为30A的电流表在正常条件测得电路的电流为15A时,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华南理工大学研] A.±0.375 B.±0.05 C.±0.25P D.±0.75 【答案】±0.75 【解析】最大绝对误差为:y=±2.5%×30=±0.75。 二、填空题 1.有一低功率因数功率表的额定参数如下: cosψ=0.2,Un-300V,In=5A,αn=150分格,今用此表测量一负载的消耗功率,读数为70分格,则该负载消耗的功率P =______。[华南理工大学研] 【答案】140W 【解析】功率表常数,该负载消耗的功率为:P=70C=70×2W=140W。 2.用一只准确度为1.5级、量程为50V的电压表分别测量10V和40V电压,它们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华南理工大学研]

【答案】±7.5%;±1.875% 【解析】该电压表的基本误差:,所以在测量10V 的电压时,501.5%0.75V γ=±?=±最大相对误差为: ,在测量40V 的电压时,最大相对误差为:0.7510%100%7.5%1010 γγ±?=?=?=±100% 1.875% 40γ γ?=?=±3.用准确度为2.5级、量程为30A 的电流表在正常条件下测得电路的电流为15A 时,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______。[华南理工大学研] 【答案】±0.75 【解析】最大绝对误差为:y =±2.5%×30=±0.75。 4.一磁电式电流表,当无分流器时,表头的满标值电流为5mA ,表头电阻为 2012。今欲使其量程(满标值)为1A ,问分流器的电阻应为 ______。[华南理工大学研] 【答案】0.1Ω 【解析】分流器电阻为:

电工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电工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 1、把图 1 所示的电路改为图 2 的电路,其负载电流I1 和I2 将(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2、当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u BC = 380sin wt V,则相电压u B = ( )。 (a) (b) (c) 3、在图示电路中,开关 S 在t = 0 瞬间闭合,若,则 ( )。 (a) 0.6 A (b) 0.4 A (c) 0.8A 4、两个铁心线圈除了匝数不同 (N1 > N2) 外,其他参数都相同,若将这两个线圈接在同一交流电源上,它们的磁通F1 和F2 的关系为( )。 (a) F1 > F2 (b) F1 < F2 (c) F1 = F2 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决定于( ) 。 (a) 电源电压大小 (b) 电源频率高低 (c) 定子电流的相序 6、在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零压保护的功能是( )。 (a) 防止电源电压降低烧坏电动机 (b) 防止停电后再恢复供电时电动机自行起动 (c) 实现短路保护 7、在中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系统中,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对电气设备应采取 ( ) 措施。 (a) 保护接中( 接零 ) 线 (b) 保护接地 (c) 保护接中线或保护接地

8、图 1 与图 2 为两个正弦交流等效电路,已知R = 9 W,R¢= 10 W,C = F, C¢ = F,需施加的正弦信号的角频率w为 ( )。 (a) 0.32 rad / s (b) 0.11 rad / s (c) 2 rda/s 9、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R = XL = 10 W,欲使电路的功率因数l = 0.707,则XC 为 ( )。 (a) 20 W (b) 10 W (c) 5 W 10、在R,L,C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流 i = 10sin(wt+) A,w=1 000 rad / s,L = 1 H,则R,C分别为 ( )。 (a) 10 W,1 mF (b) 10 W,1 000 mF (c) 0.1 W,1 000 mF 11、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Z = ( 40 + j 30 ) W,XC = 10 W,有效值U2 = 200 V,则总电压有效值U为 ( )。 (a) 178.9 V (b) 226 V (c) 120 V 12、在R,L并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R = 40 W,XL = 30 W ,电路的无功功率 Q = 480 var,则视在功率S为 ( )。 (a) 866 VA (b) 800 VA (c) 600 VA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节后学习检测解答 第1章节后检验题解析 第8页检验题解答: 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电力系统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信号的产生、处理与传递。 2、实体电路元器件的电特性多元而复杂,电路元件是理想的,电特性单一、确切。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实体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 3、电路中虽然已经定义了电量的实际方向,但对某些复杂些的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来说,某时刻电路中电量的真实方向并不能直接判断出,因此在求解电路列写方程式时,各电量前面的正、负号无法确定。只有引入了参考方向,方程式中各电量前面的的正、负取值才有意义。列写方程式时,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正号,即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若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负号,则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求解结果某电量为正值,说明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求解结果某电量得负值,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量的实际方向是按照传统规定的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为了求解电路方程而任意假设的。 4、原题修改为:在图1-5中,五个二端元件 分别代表电源或负载。其中的三个元件上电流和电压的 参考方向已标出,在参考方向下通过测量得到:I 1=- 2A ,I 2=6A ,I 3=4A ,U 1=80V ,U 2=-120V ,U 3= 30V 。试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解析:I 1与U 1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1=-I 1×U 1=-(-2)×80=160W ,元件1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1是负载;I 2与U 2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2=I 2×U 2=6×(-120)=-720W ,元件2获得负功率,说明元件2是电源;I 3与U 3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3= I 3×U 3=4×30=120W ,元件3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3是负载。 根据并联电路端电压相同可知,元件1和4及3和5的端电压之代数和应等于元件2两端电压,因此可得:U 4=40V ,左高右低;U 5=90V ,左低右高。则元件4上电压电流非关联,P 4=-40×(-2)=80W ,元件4是负载;元件5上电压电流关联,P 5=90×4=360W ,元件5是负载。 验证:P += P 1+P 3+ P 4+ P 5= 160+120+80+360=720W P -= P 2 =720W 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等于负载上吸收的总功率,符合功率平衡。 第16页检验题解答: 1、电感元件的储能过程就是它建立磁场储存磁能的过程,由2/2L LI W =可知,其储能仅取决于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和电感量L ,与端电压无关,所以电感元件两端电压为零时,储能不一定为零。电容元件的储能过程是它充电建立极间电场的过程,由2/2C CU W =可知,电容元件的储能只取决于加在电容元件两端的电压和电容量C ,与通过电容的电流无关,所以电容元件中通过的电流为零时,其储能不一定等于零。 2、此电感元件的直流等效电路模型是一个阻值等于12/3=4Ω的电阻元件。 3、根据dt di L u =L 可知,直流电路中通过电感元件中的电流恒定不变,因此电感元件两端无自感电压,有电流无电压类似于电路短路时的情况,由此得出电感元件在直流情况下相当于短路;根据 图1-5检验题4电路图 U 3

电工学电工技术答案艾永乐主编

电工学电工技术答案艾 永乐主编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分析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计算各种电阻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 本章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等效电路的概念,并利用等效变换化简电路。 2.掌握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 3.电阻电路的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的应用。 4.运用支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分析计算电路。 5.运用叠加定理分析计算电路。 6.熟练应用戴维宁定理分析计算电路。 7.应用戴维宁定理求解电路中负载电阻获得的最大功率。 8.学会含有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 9.了解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习题解析 2-1 求习题2-1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并求电流I5。 解:电路可等效为题解2-1图题解2-1图 题2-1图

由题解2-1图,应用串并联等效变换得 5.1)6//)12(2//2//(3ab =++=R Ω 由分流公式3 136********=?+++?+= ab R I A 2-2 题2-2图所示的为变阻器调节分压电路。50=L R Ω,电源电压220=U V ,中间环节是变阻器。变阻器的规格是100Ω 3A 。今把它平分为4段,在图上用a 、b 、c 、d 、e 等点标出。试求滑动触点分别在a 、b 、c 、d 四点是,负载和变阻器所通过的电流及负载电压,并就流过变阻器的电流与其额定电流比较来说明使用时的安全问题。 解:1)a 点: 0L =U 0L =I 2.2100 220ea ea === R U I A 2) c 点:75eq =R Ω 93.275220eq ec === R U I A 47.12 1 ec L ==I I A 5.73L =U V 3) d 点:55eq =R Ω 455 220eq ed === R U I A 4.2L =I A 6.1da =I A 120L =U V 4) e 点: 2.2100220ea ea === R U I A 4.450 220 L ==I A 220L =U V 2-3 试求习题2-3ab 之间的输入电阻。 题2-2图

电工学课后习题解答

1页脚内容 第1章 习题解答(部分) 1.5.3 有一直流电源,其额定功率P N =200 W ,额定电压U N =50 V ,内阻只RN =0.5?, 负载电阻R0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所示。试求: (1)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 (2)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 分析 电源的额定值有额定功率P N 。额定电压U N 和额定电流I N 。三者间的关系为 P N =U N I N 。额定电压U N 是指输出额定电流I N 时的端电压,所以额定功率P N 也就是电源额定工作状态下负载所吸收的功率。 解 (1)额定电流 负载电阻 5.124 50===N N I U R ? (2)开路状态下端电压U 0 等于 电源电动势E 。 U 0=E =U N +I N R0=50+4×0.5=52 V 1.5.6 一只100V ,8W 的指示灯,现在要接在380V 的电源上,问要串多大阻值的电阻?该 电阻应选用多大瓦数的? 分析 此题是灯泡和电阻器额定值的应用。白炽灯电阻值随工作时电压和电流大小而变,但可计算出额定电压下的电阻值。电阻器的额定值包括电阻值和允许消耗功率。 解 据题给的指示灯额定值可求得额定状态下指示灯电流I N 及电阻只R N 串入电阻R 降低指示灯电压,使其在380V 电源上仍保持额定电压U N =110V 工作,故有 该电阻工作电流为I N =0.073 A,故额定功率为 可选额定值为3.7k ?,20 W 的电阻。 ,要在12V 的直流电源上使6V ,50 mA 的电珠正常发光,应该采用哪 一个联接电路? 解 要使电珠正常发光,必须保证电珠 获得6V ,50mA 电压与电流。此时电珠 的电阻值为12050 6==R ?。 在图1.03(a)中,电珠和120?电阻 将12V 电源电压平分,电珠能获得所需 的6V 电压和50mA 电流,发光正常。 在图1.03(b)中,电珠与120?电阻并联后再串联120?电阻。并联的120?电阻产生分流作用,使总电流大于50mA ,串联的120?电阻压降大于6V ,电珠电压将低于6V ,电流将小于50mA ,不能正常发光。用中学物理中学过的电阻串并联知识,或教材第二章中2.1节的方法可计算如下: 结论 应采用图1.03(a)联接电路。 1.5.9 图1.05的电路可用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0。图中,R 1= 2.6 ?, R 2=5.5?。 当将开关S 1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2A ,断开S 1,,闭合S 2后,读数为1A 。试求E 和R 0。 解 据题意有两个未知量,可列出两个电压 方程式求解之。 当开关S 1闭合时有 + E - a R0 b I + U - R d c + 12V - (a ) (b ) + 12V - 120V 120V 120V 图1.03 习题 R1 A R2

《电工学-电子技术-下册》习题册习题解答

《电工与电子技术》 习 题 与 解 答 电工电子教研室 第九章: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第十章:基本放大电路 一、单项选择题 *1.若用万用表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的方法来判断二极管的好坏,好的管子应为(C) A、正、反向电阻相等 B、正向电阻大,反向电阻小 C、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大很多倍 D、正、反向电阻都等于无穷大 *2.电路如题2图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其正向导通压降为0V,当U i=3V 时,则U0的值( D)。 A、不能确定 B、等于0 C、等于5V D、等于3V **3.半导体三极管是具有( B)PN结的器件。 题2图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晶体管的主要特性是具有(D)。 A、单向导电性 B、滤波作用 C、稳压作用 D、电流放大作用 *6.稳压管的稳压性能是利用PN结的(D)。 A、单向导电特性 B、正向导电特性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C 、反向截止特性 D 、反向击穿特性 8.对放大电路进行动态分析的主要任务是( C ) A 、确定静态工作点Q B 、确定集电结和发射结的偏置电压 C 、确定电压放大倍数A u 和输入、输出电阻r i ,r 0 D 、确定静态工作点Q 、放大倍数A u 和输入、输出电阻r i ,r o *9.射极输出器电路如题9图所示,C 1、C 2足够 大,对输入的交流信号u 可视作短路。则输出电压u 0 与输入电压u i 之间的关系是( B )。 A 、两者反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B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小于且近似等于输入电 压 C 、两者相位差90°,且大小相等 D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11.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当其他参数不变只有 负载电阻R L 增大时,电压放大倍数将( B ) A 、减少 B 、增大 C 、保持不变 D 、大小不变,符号改变 13.在画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时常将耦合电容视作短路,直流电源也视为短路,这种处理方法是( A )。 A 、正确的 B 、不正确的 C 、耦合电容视为短路是正确的,直流电源视为短路则不正确。 D 、耦合电容视为短路是不正确的,直流电源视为短路则正确。 14.P N 结加适量反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 )。 A 、变宽 B 、变窄 C 、不变 D 、消失 *16.题16图示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是( D ) *19.题19图示放大电路,输入正弦电压u i 后,发生了饱和失真,为消除此失 真应采取的措施是( C ) A.增大R L B.增大R C C.增大R B D.减小R B *21.电路如题21图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组件,其正向导通压降为0V ,则 电路中电流I 的值为( A )。 A.4mA B.0mA C.4A D.3mA *22.固定偏置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 如 题22图所示,当温度升高时,工作点Q 将( B ) 。 A.不改变 B.向Q′移动 C.向Q″移动 D.时而向Q′移动,时而向Q″移动 题22图 题21图 题9图 题16图 题19图 题19图

电工电子技术题习题解析

电工电子技术题习题解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1章检测题(共100分,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电源和负载的本质区别是: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设备,负载是把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能量的设备。 2、对电阻负载而言,当电压一定时,负载电阻越小,则负载越大,通过负载的电流和负载上消耗的功率就越大;反之,负载电阻越大,说明负载越小。 3、实际电路中的元器件,其电特性往往多元而复杂,而理想电路元件的电特性则是单一和确切的。 4、电力系统中构成的强电电路,其特点是大电流、大功率;电子技术中构成的弱电电路的特点则是小电流、小功率。 5、常见的无源电路元件有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常见的有源电路元件是电压源元件和电流源元件。 6、元件上电压和电流关系成正比变化的电路称为线性电路。此类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压和电流均具有叠加性,但电路中的功率不具有叠加性。 7、电流沿电压降低的方向取向称为关联方向,这种方向下计算的功率为正值时,说明元件吸收电能;电流沿电压升高的方向取向称为非关联方向,这种方向下计算的功率为正值时,说明元件供出电能。 8、电源向负载提供最大功率的条件是电源内阻与负载电阻的数值相等,这种情况称为电源与负载相匹配,此时负载上获得的最大功率为U S2/4R S。 9、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电位的差值等于这两点间电压。电路中某点到参考点间的电压称为该点的电位,电位具有相对性。 10、线性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任意瞬间都受欧姆定律的约束;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任意时刻均遵循KCL定律;回路上各电压之间的关系则受KVL定律的约束。这三大定律是电路分析中应牢固掌握的三大基本规律。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电路分析中描述的电路都是实际中的应用电路。(错) 2、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总是由电源负极流向电源正极。(错) 3、大负载是指在一定电压下,向电源吸取电流大的设备。(对) 4、电压表和功率表都是串接在待测电路中。(错) 5、实际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内阻为零时,即为理想电压源和电流源。(错) 6、电源短路时输出的电流最大,此时电源输出的功率也最大。(错) 7、线路上负载并联得越多,其等效电阻越小,因此取用的电流也越少。(对) 8、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时,电源的利用率最高。(错) 9、电路中两点的电位都很高,这两点间的电压也一定很大。(错) 10、可以把1.5V和6V的两个电池相串联后作为7.5V电源使用。(错)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假设该元件(A)功率;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假设该元件(B)功率。 A、吸收; B、发出。 2、一个输出电压几乎不变的设备有载运行,当负载增大时,是指(C) A、负载电阻增大; B、负载电阻减小; C、电源输出的电流增大。 2

电工技术习题答案

电工技术习题答案 [2.1.1] 在图2.3.1所示的电路中,6=E V ,61=R Ω,32=R Ω,43=R Ω, 34=R Ω,15=R Ω,试求43I I 和。 【解】 本题通过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可化为单回路电路计算,41R R 和并联而后与3R 串联,得出的等效电阻24,3,1R R 和并联,最后与电源及5 R 组成单回路电路,于是得出电源中电流 A A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E I 2)36364(3)36364(316)()(4141324141325=+?+++?+?+=++++++= 而后应用分流公式得出43I I 和 图 2.3.1 习题2.1.1的图 A A I R R R R R R R I 3 223636433414 1322 3=?+?++=+++= A A I R R R I 9 43236634114-=?+-=+-= 4I 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2.1.2】有一无源二端电阻网络[图2.3.2(a)],通过实验测得:当U=10V 时,I=2A ;并已知该电阻网络由四个3Ω的电阻构成,试问这四个电阻是如何连接的? (a) (b ) 图2.3.2 习题2.1.2的图

【解】 按题意,总电阻应为 2 10==I U R Ω5=Ω 四个3Ω电阻的连接方法如图2.3.2(b)所示。 【2.1.3】 在图2.3.3中,3004321====R R R R Ω,6005=R Ω,试求开关S 断开和闭合时a 和b 之间的等效电阻. 【解】 当开关S 断开时,31R R 与串联后与2R 并联, 42R R 与串联后也与5R 并联,故有 4 231542315ab 1111 )//()//(R R R R R R R R R R R ++++=++= 3003001300300160011 ++++=Ω200=Ω 图2.3.3 习题2.1.3 的图 当S 闭合时,则有 434 32121554321ab 111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 300300300 3001300300300300160011 +?++?+=Ω200=Ω 【2.1.5】图2.3.4(a )所示是一衰减电路,共有四档。当输入电压161=U V 时,试计算各档输出电压2U 。

《电工电子基础》韦冬梅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1-1. (a) 2V ,-2V (b)-1mA (c)U AB =IR +U ,U BA =-IR -U (d)U AB =IR -U ,U BA =-IR +U 1-2. (a)100V , -120V (b)-0.6A , 600Ω 1-3. 2A ,0.5A ,6V 1-4. 0.9A , 9V 1-5. (a) 2.5Ω (b) 55Ω (c) 2Ω (d) 10Ω (e) 8Ω (f) 10Ω 1-6. 3A 1-7. -0.2A 1-8. 17.89A ,19.88A , -37.77A 1-9. 0.8A ,-0.75A ,2A ,1.55A ,-2.75A 1-10. -0.55A ,-0.35A ,0.8A ,0.15A ,0.2A 1-11. -41.08V 1-12. 10A 1-13. –1A 1-14. 3A 1-15. 5V 1-16. 2A 1-17. A 31 12 1-18. -3A 1-19. -2V -12V 1-20. 0 4V 4V 0 2-1.(1) V )70314(sin 250?+=t u (2) A )60314(sin 30?+=t i (3) V )120314(sin 127?-=t u (4) A )30314(sin 220?-=t i 2-2. (1) -90? 落后 (2) -60? 落后 (3) 60? 超前 (4) -180? 反相 2-3.周期 0.02s 频率50Hz 初相位 150? 最大值14.14V

t =0.1s 时的瞬时值 7.07A 波形图——略 2-4. (1) 17.84∠108.64? (2) 231.38∠6.25? (3) 128.08∠-132.79? (4) 142.3∠-18.43? 2-5. (1) -41.34-j3.62 (2) -8.61+j8.92 (3) 4+j3 (4) 790.68-j456.5 2-6. A )90314(sin 232.17?+=t i A )89.40314(sin 246.26?-='t i 2-7. u A +u B +u C =0 相量图——略 2-8. (1) 48.4Ω (2)4.55A A 314sin 255.4t i = (3)60度 2-9. 5.5A 0 A )120314(sin 25.5?-=t i 0.55A 2-10. 0.138A 0 A )60314(sin 2138.0?+=t i 1.38A 2-11. 16Ω 48.1mH 2-12.(1)Ω61.3164.152?∠=Z A 61.3179.0?-∠=I (2)V 49.215.391?∠=U V 61.7634.222?-∠=U V 29.5793 ?∠=U (3)W 74.80=P Var 69.49=Q VA 8.94=S 852.0cos = 2-13. (a)10V (b) 10V (c) 2V 2-14. (1)63.5V 127V (2)感性 2-15. (a)14A (b)10A (c)10A (d)2A 2-16. (1) I = 2.24A ,I 2= 1A ,U = 10V 。 (2) 感性;(3)相量图——略 2-17. (1)1.97A ;(2)50.93μF 2-18. A 1.83501?∠=I A 60402?-∠=I V 53.385.404?∠=U 2-19. V 43.1235100?∠=U 2-20. I =10A Ω15C =X Ω5.7L L ==R X 2-21. A 210=I Ω210=R Ω210=C X Ω25=L X 2-22. Z ab =5+j5 Ω 2-23. A 6.26894.01?∠=I ,A 1.8223 ?∠=I 2-24. W 689=P Var 726-=Q VA 1210=S 2-25. kW 65.1≈P kVar 44.0-≈Q kVA 71.1=S

电工技术习题答案

[2.1.1]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6=E V ,61=R Ω,32=R Ω,43=R Ω, 34=R Ω,15=R Ω,试求43I I 和。 【解】 本题通过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可化为单回路电路计算,41R R 和并联而后与3R 串联,得出的等效电阻24,3,1R R 和并联,最后与电源及5R 组成单回路电路,于是得出电源中电流 A A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E I 2) 3 63 64(3) 363 64(316 ) () (4 141324 141325=+?+++?+?+ = ++++++ = 而后应用分流公式得出43I I 和 图 2.3.1 习题的图 A A I R R R R R R R I 3 223 6364334 141322 3= ?+?+ += ++ += A A I R R R I 9 4 3236634114-=?+-=+- = 4I 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2.1.2】有一无源二端电阻网络[图,通过实验测得:当U=10V 时,I=2A ;并已知该电阻网络由四个3Ω的电阻构成,试问这四个电阻是如何连接的? (a) (b ) 图2.3.2 习题的图 【解】 按题意,总电阻应为

2 10== I U R Ω5=Ω 四个3Ω电阻的连接方法如图2.3.2(b)所示。 【2.1.3】 在图中,3004321====R R R R Ω,6005=R Ω,试求开关S 断开和闭合时a 和b 之间的等效电阻. 【解】 当开关S 断开时,31R R 与串联后与2R 并联,42R R 与串联后也与5R 并联,故有 4 231542315ab 1 111 )//()//(R R R R R R R R R R R ++ ++= ++= 300 3001300300160011 ++ ++= Ω200=Ω 图2.3.3 习题的图 当S 闭合时,则有 4 34 321215 54321ab 111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 = += 300 300300 3001300300300300160011 +?+ +?+= Ω200=Ω 【2.1.5】图(a )所示是一衰减电路,共有四档。当输入电压161=U V 时,试计算各档输出电压2U 。 5 ? 45 ?

电工技术作业参考答案

《电工技术》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1 1-1 00=--U I R E V E 23323056.0=+?= W EI P E 11655233=?==(发出) W R I P R 156.025020=?==(吸收) W P U 16505230=?=(吸收) U R E P P P +=0(功率平衡)该支路吸收电能 1-2 (1) N N N I U P = A I N 450200== Ω===5.1216 20020I P R N (2) V U 5245.050=?+= (3) A I Short 1045 .052== 1-3 (a) V U 44040105=?+= A I 1.050 5-=-= (b) V U 50)4010(1=+?= A I 1= 1-4 V U AB 914)16(7=---= 1-5 S 断开时 V U A 459186-=?-= S 闭合时 V U A 151 566=?+-= 作业2 2-1 0321=++I I I 0)()(2222011101=++-++-E I R R I R R E 0)()(3333011101=++-++-E I R R I R R E 代入数据解方程可得,1I =A 322,3 1132-==I I A 2-2 0)(3323=+++-R I R I I E s 0331=+-R I R I U S 代入数据解方程可得=3I -0.5A =U 3.5V 2-3 (略) 2-4 =I 0A 2-5该电路中只有两个结点,选左边结点为参考结点,结点电压方程如下:

V E E E U 344010 310440101101101101010321==++++= 再根据KVL 可得三个电流 3 221034402201=-=I A 3112-=I A 3113-=I A 2-6 将10Ω支路断开,左边回路电流为A 121315=- 右边回路电流为 A 22 4= V U C 12211130=?-+= Ω=+?++?= 111111111eq R A I 111211012=+= 2-7 (a ) Ω=1eq R V U C 111010=+= (b) Ω==+?=3 812328484eq R A I SC 5444=+= 作业3 3-1 Ω=?==50059.1314L X L ω A I 44.0500 220== )90314sin(244.0?-=t i Ω=?==1008 .313141016 WC X C 3-2 Ω=?==1003148.311016C X C ωA X I C 2.2220== )90314sin(22.2?+=t i 3-3 Ω+=+=K j jX Z L 25.15.1 A k V I 152.05.2380=Ω= 6.05 .25.1cos ==? W UI P 656.346.0152.0380cos =??==?VAR UI Q 2.468.0152.0380sin =??==? VA UI S 76.57152.0380=?== 3-4Ω=?==8.31100 3141016 C X C ω 8.318.31j jX R Z C -=-= A Z I 9.42 8.31220220=?== 3-5 3.433.3310150500032321j j j j Z Z Z Z Z =Ω+=-=+?+ A j I 9008.53 .4302201-∠=∠=?

电工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工技术 一、选择题: 1.电感L的单位是 [ ] A. 法拉 B. 亨利 C. 欧姆 D. 瓦特 2.电源有载工作中,增加电路的负载引起的结果是 [ ] A.电源端电压减小,电源电流减小 B. 电源端电压增大,电源电流减小 C. 电源端电压减小,电源电流增大 D. 电源端电压增大,电源电流增大 3.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电流是标量,没有正负 B. 电流是标量,有正负 C. 电流是矢量,没有正负 D. 电流是矢量,有正负 4.关于电源、负载和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电源一定吸收功率 B. 电源一定发出功率 C. 负载一定吸收功率 D. 电源和负载都可能吸收功率 5.电容C的单位是 [ ] A. 法拉 B. 亨利 C. 欧姆 D. 瓦特

6.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 [ ] A. 负载电阻大于电源内阻 B. 负载电阻等于电源内阻 C. 负载电阻小于电源内阻 D. 负载电阻大于、等于或小于电源内 阻都可能 7. 当求解电路中每一条支路的电流时,采用何种方法比较简单 [ ] A. 支路法 B.节点法 C. 回路法 D. 戴维宁定理 8. 电阻元件上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不一致,则其伏安关系的表达式应为 [ ] A. IR U -= B. IR U = C. R u i = D. Gu i = 9. 应用叠加定理时,当电压源单独作用时,代替其他电流源用 [ ] A. 开路 B. 短路 C. 电阻 D. 导线 10. 下面的电路不属于动态电路的是 [ ] A. 纯电阻电路 B. 含储能元件的电路 C. RL 电路 D. RC 电路 11. 直流电源、开关S 、电容C 和灯泡串联电路,S 闭合前C 未储能,当开关S 闭 合后灯泡[ ] A. 立即亮并持续 B. 始终不亮 C. 由亮逐渐变为不亮 D. 由不亮逐渐变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