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件—第一章
- 格式:pptx
- 大小:235.54 KB
- 文档页数:17
当代教育心理学讲义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80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则注重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研究,它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
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提出了学习活动理论。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在60年代受十年动乱的冲击,研究曾一度中断。
70年代末,我国教育心理学重新繁荣。
教育心理学家们自编了多本教材,同时,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有些研究的规模、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成就: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成为心理科学中一个较发达的分支。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著:创立很多理论,出版很多作品3.对实践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这个实际上主要是城市教学,布鲁纳在美国领导的一个课程改革,其实就是结构主义学习。
研究趋势:1.在理论方面:万能论和机械论逐步被克服。
2实验采用心理模拟法。
3.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
4.在传统理论及客体基础上,提出许多新的理论研究客体与研究方法。
5.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
6.分析性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
7.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一、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性认识获得了事物的初步印象;而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是通过思维实现的。
认知心理的诸多因素的发展时序不一。
感觉发生、发展最早,新生儿就具有多种感觉。
大约在六个月左右出现了观察力的最初形态,在一岁左右,形成了对物体常驻性的认识。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课件讲义当代教育心理学讲义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80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则注重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研究,它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
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提出了学习活动理论。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在60年代受十年动乱的冲击,研究曾一度中断。
70年代末,我国教育心理学重新繁荣。
教育心理学家们自编了多本教材,同时,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有些研究的规模、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成就: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成为心理科学中一个较发达的分支。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著:创立很多理论,出版很多作品3.对实践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这个实际上主要是城市教学,布鲁纳在美国领导的一个课程改革,其实就是结构主义学习。
研究趋势:1.在理论方面:万能论和机械论逐步被克服。
2实验采用心理模拟法。
3.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
4.在传统理论及客体基础上,提出许多新的理论研究客体与研究方法。
5.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
6.分析性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
7.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一、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性认识获得了事物的初步印象;而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是通过思维实现的。
认知心理的诸多因素的发展时序不一。
感觉发生、发展最早,新生儿就具有多种感觉。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1.教育心理学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是一种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与教的五要素 + 三过程☆上图说明了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1)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因素。
研究的主要范畴,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①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
年龄差异能体现出心理发展阶段的差异。
(选择、填空)②个体差异:包括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原有知识的起点水平、学习方式、兴趣和需要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2)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等,是在“学”与“教”的互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5)教学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涉及课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主要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文化背景等)两个方面,社会环境比物质环境重要。
★三过程(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1)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加涅,八阶段学习结构模式:动机→选择→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2)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利用教学媒体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3)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P6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一、西方发展情况(4个时期)(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提出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武断教学法)——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基础并付诸实施的教育家。
《当代教育心理学》讲课要点第一章绪论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什么是教育心理学(P4)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不仅研究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而且也研究如何去教学生。
这是教育心理学中两项极为重要的课题。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影响教学过程的五大因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2. 学与教的三大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1.绪论:阐述学科性质、对象、任务、研究方法、发展历史等。
2.学生与教师心理:阐述如何根据学生与教师的心理实施教学、教育活动。
3.学习的基本理论:介绍学习的一般概念和有关学习的主要理论。
4.学习心理:阐述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学习策略与品德学习等。
5.教学心理:述如何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规律进行教学设计、课堂管理与学习评定等课程性质•心理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位课程•教师教育的基础课程•学时:54•教材:陈琦、刘儒德主编教材特点:•体系结构•材料丰富•研究生考试•不足:语言表述方面主要参考书目:、伍新春主编,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李伯黍,燕国材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4、何先友主编,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5、张春兴主编,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6、R.J.Stermberg,(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7、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8、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与教育心理学有关的主要学术杂志:国际:1.《教育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教育心理学家》(Educational Psychologist)3.《教育心理学评论》(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4.《认知与教学》(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5.《美国教育研究杂志》(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6.《教育研究者》(Educational Researcher)7.《学习与教学》(Learning and Instruction)8.《英国教育心理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国内:《心理学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进展》,《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师教育研究》等等四、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一)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1-3章课后答案(第3版陈琦)1.2课后思割窗洋辑、选劣題1.学与教的过秆从宏规1?说包括五个发黃.Hfil选项屮不.?7X屮的是(><A.学生与教师-教有fj政部门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和教孕坏境【善幻B【解匸】在宏观1.?学':;教过翟定?个东线过减该杀统包菇学生、教瞅教学虫容、教学媒久印教学环境五网凶索,由学习过程.教学过洱和评价反思过理这三种过理交編在2.教号心理学中各家冬派学习理论乙争;2带集中佻现左对()的不同解尿上.A.学习过稅8.教学过思C.评价过榨.反思过程【答幻A1^1学习过程是戟仔心理学來门进扌.层早也是煤#的一顶両尤内*这纫的t成果构成/学习和功机凤论.灵家冬该学习理论Z争佈处中盜规任对学生学习过思的不;?3.1903佯?芙疋心理学家< }出版了 <&(?心理学〉.这足西方并一冬以教仔心埋学俗名的号艺.A.tl?.加涅C.码申斯丛D.彙代克【芥案】D【解1903年.爻国心理学农?锻代克「版了otm心理学人这是四方第木以救金心理学侖名的专片?1913?1911年?又发展成三大卷的〈教右心却.学玄细篦1? < )以实用卞义为廉鈕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攻乂教学的实践必动?対敦代产牛了桐勺宋远的形响.A.彩态斯B.鲁宾IW坦C.11咸D.布件納rn*) c【解柄】札喊以实用上义为丛昭的“从做屮学“为仁条?进f;?改节枚孚的买践活动?対教E产工了HI为深远的妙叫?成为滋刃工义教宵的密珞人。
3.按财?定的II的和计划?何接堆显集研咒対0存关的现状史材料.从WW1PJ??通过分折.斫等方法.笈现何趣.探索教n规休的轩允方法趁< >.A.实脸法B.调仪法C.观察法D.教金经脸总结法f?$*J B【解析】说TE法足按服?定的H的和讣划?何搖地投集哥兀对仗令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斜?从而弄清爭实.通过分析、慨姑等方法发现甸蛇?探索教。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1、简要叙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答:是要研究的是教与学,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
2、说说学与教过程的模式。
答: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年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
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教学、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习与教学及其评价/反思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3、当今教育心理研究的新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
(5)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
(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4、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定量研究又称为“量化研究”“量的研究”,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
它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据统计方法等。
其基本过程是:假设—抽样—资料收集—统计检验。
研究者首先明确分析志研究的问题,确定其中的重要变量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者相关关系做出理论假设,然后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研究样本,使用可靠而有效的工具和程序来采集数据,进而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来检验所假设的变量关系。
质性研究又称为“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实际互动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
这种研究一般不使用量表或其他测量工具,而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质性研究不像定量研究那样通过收集事实资料来检验已有的理论假设,而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思路,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寻找其中的核心维度,“扎要”于经验资料来建立理论。
第1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一、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A.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答案】D【解析】根据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的资料分析,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但是其内容只是对与教育实践有关的心理学知识的总结,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和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早期代表作,但它们同样只是介绍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
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首次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从而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建立。
2.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答案】C【解析】教育心理学从最初依附于普通心理学,后融合于发展心理学,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20世纪20年代以前为初创时期,20年代至50年代末是发展时期,60年代至70年代末是成熟时期,80年代以后为深化拓展时期。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B.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D.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答案】A【解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而组织,包括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其研究对象包含了学习与教学的交互模式、学习与教学的因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二者地位没有主次之分。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名师陈琦刘儒德讲义笔记和习题解第一部分绪论第1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1.1复习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作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交互模式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由学习、教学和评价/反思3种过程交织在一起,涉及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5种要素。
如图所示:2.学习与教学因素(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3)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信息。
(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帮助师生传递信息。
(5)教学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前者影响教学过程,后者关系到学生的情感、社会性发展及认知发展。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教学、评价/反思3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2)学生个体因素如学生投入和学习策略,社会情境因素如学校氛围和社会家庭影响都会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业成就。
(二)教育心理学的任务1.描述和测量通过对学习与教学行为的描述和测量来界定本领域的概念,是进行学习和教学实证研究的基础。
2.理解和说明旨在理解观察到的学习和教学行为,并找出这些行为的原因。
3.预测和控制运用测量工具与相关理论对学习和教学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
(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提供学习与教学的理论和研究,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教学行为。
教育心理学能够提供学习与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做出有效的教学决策。
2.提供研究视角和方法,帮助教师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不仅要学习并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总结经验。
教学需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宜。
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也需要根据不同学生、情境和内容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理解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理解学科的任务与研究意义,熟悉学科发展历程,初步认识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本章重点: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应用本章难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学时数:3学时教育心理学是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
它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教育心理学”是师范院校学生在校学习和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对提高教育者的业务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工作者要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去检查自己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去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品德心理的发展特点,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素养和教育艺术。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独立分支,也是发展最为成熟,应用效果最为显著的分支之一。
小学教育心理学则是把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产物,教育心理学在师范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各国的师资培训都将其列为必修科目。
关于教育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由来已久,有的以为教育是科学,需要掌握足够的知识、技能,寻找并把握教育规律,严格地按照相应规范执行教育活动。
有的则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天赋才能胜任教育工作,在教学中抓住灵感的火花,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提倡“教无定法”。
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存在着基本的程序、方法;同时它又为教师提供了足够的体现自身特性,发挥创造性的空间。
(与教育心理学的关联)。
学校教育中的核心是教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
要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先做好哪些准备呢?首先当然是学科课程方面的知识,正如以前所说明“一桶水”,现在强调的“长流水”。
其次是学生及其学习的知识。
学生是教师劳动的对象,教师如果对学生缺乏必要的了解,则教学将是盲目的,如果对其学习活动的过程规律缺乏深入的认识,则教学将是低效的,有些教师在本学科领域学识渊博,但教学效果却很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