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语音学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6.00 MB
- 文档页数:52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语言学?1.1定义语言学常被定义为是对语言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学科。
语言学研究的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语言,而是人类所有的语言。
为了揭示语言的本质,语言学家首先要对语言实际使用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关语言使用的概括性假设,这些初步形成的假设要在语言使用中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最终形成一条语言理论。
1.2语言学的研究范畴:语言学研究有不同的侧重。
对语言体系作全面研究的语言学研究称为普通语言学。
语音学主要是对语言声音媒介的研究,它不只是研究某一特定的语言的声音媒介,而是所有语言的声音媒介。
音系学与语音学不同,它主要研究特定语言的语音体系,即音是如何结合在一起产生有意义的单位。
形态学主要研究单词的内部语义结构,及这些叫做词素的语义最小单位是如何结合构成单词。
句法学主要研究构成潜在句子的句法规则。
语义学以研究语义为目的,传统语义学主要研究抽象的意义,独立于语境之外的意义,语用学也是研究语义,但是它把语义研究置于语言使用语境中加以研究。
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各种社会因素都会对语言的使用产生影响。
从社会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科学被称之为社会语言学。
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心理语言学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它要研究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大脑的工作机理,如人是如何习得母语的,人的大脑是如何加工和记忆语言信息等问题。
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的科学形成了应用语言学。
狭义上,应用语言学指把语言理论和原则运用于语言教学的科学,在广义上,它指把语言理论与原则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
除此之外还有人类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数学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
1.3语言学研究中的几对基本概念1.3.1规定性和描述性语言学研究是描述性的,不是规定性的。
这是语言学和传统语法的一个重要区别。
语言学研究的目的是对人们使用的语言进行客观描述与分析,而不是对语言的使用作出规定。
传统语法是规定性的,它主要建立在笔头语言基础之上,旨在规定一系列的语法规则,并且把这些语法规则强加给语言使用者。
第一章声母第一节语音概述一、语音的属性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能起社会交际作用的声音。
通俗点说,人类说话的声音就是语音。
(一)物理属性(二)生理属性(三)社会属性(一)物理属性1.音高:(1)是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震动的快慢(频率),与震动的快慢成正比。
语音的音高与发音体的薄厚、松紧、长短、粗细、大小有关。
⏹比较:⏹同样的力度敲击铁板和铁片的声音孰高孰低?⏹同样力度下松紧带的松紧程度不同与声音高低的关系。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语音的高低与发音体的薄厚、松紧、长短、粗细、大小有关。
⏹音高又可以分为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
⏹比较:⏹(1)老年人、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小孩的音高?⏹他们的音高不同是绝对音高的不同,因为他们声带的薄厚、大小、松紧不同。
⏹(2)同一个人在电话中刚刚睡醒的声音和后来的声音的音高⏹前后的不同是相对音高的不同,因为人的声带的松紧程度不同。
⏹相对音高是由同一个发音体本身的松紧程度来决定的。
(人为控制声带的松紧)⏹在汉语中的声调就是靠人为调节声带的松紧快慢而形成的,是相对音高的不同变化决定的。
语言学关心的是相对音高。
2.音强(1)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体震动的幅度(振幅),与其成正比,即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有关。
(2)汉语中一般不区别意义,但是轻声主要是由音节的强弱决定的,并且可以区别意义。
⏹比较:讲话、演讲或吵架VS呢喃耳语;什么是所谓的¡°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等?⏹在英语中,区分重读音节和次重读、非重读音节。
重读音节不同可以区别意义。
如:content 重读音节在前,是名词¡°内容¡±、重读音节在后,是形容词¡°满意¡±。
⏹轻声主要是由音节的强弱决定的,并且可以区别意义。
如,¡°老子VS老子¡±、¡°兄弟VS 兄弟¡±。
第一章 语音概说第一节 语音和语音学一、什么是语音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声音。
二、什么是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言声音体系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说明语音的性质,内部结构和单位,语音的分类和组合,语音的产生、变化及变化的规律。
第二节 语音的性质一、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的物理性质:由气息振动发音器官产生声波,经过共鸣器官扩大和美化传入人耳。
我们要分析语音的物理属性,可以从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方面考虑。
(一)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
它取决于声波在单位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和快慢。
我们还可以从物体的形态来区别物体发音的高低。
一般说物体的大小、粗细、厚薄、长短、松紧直接影响物体发音的高低。
一般来说,成年男子声带长厚,声音低,声波频率大约在80-200赫兹之间;成年女子声带相对短薄,声音高,声波频率可高达400赫兹左右。
(二)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也有人称之为“音量”。
音强取决于一定时间内发音体声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也就是空气质点在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量。
计算单位是分贝(dB)。
从发音上看,同一个人语音强弱是由发音时气流冲击声带力量的强弱来决定的。
(三)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也有人称“音值”。
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持续的久暂。
振动时间长,声音就长,振动时间短,声音就短。
(四)音色音色,是指声音的本质和特色,也叫“音质”。
它反映了每个人不同的声音品质和色彩,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基本特征。
音色的差别取决于声波振动形式的不同,或者说是声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才造成不同的音色。
形成不同音色的原因有三个方面:1.发音体不同;2.发音方法不同;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从生理上看,人类能够发音是因为呼吸器官所产生的气流在发音器官通过不同部位、不同方式的动作配合而发出的,发音器官的生理活动决定了语音又具有生理性质。
人类发音时,肺里的气流经过气管振动声带发出声音,到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得到扩大和美化。
语⾳学知识点精编绪论⾳系学/⾔语科学/实验语⾔学⽣理语⾳学(发⾳):研究发⾳器官在发⾳阶段的⽣理特性物理语⾳学(声学):研究⼝⽿之间传递的语⾳的声学特性感知语⾳学(听觉):研究语⾳感知阶段的⽣理和⼼理特性⾔语交际全过程发⾳—》传递—》感知语⾳学:研究⼈类说话的学科语⾳:⼈类发⾳器官发出来的,具有⼀定意义、能起社会交际作⽤的声⾳。
副语⾔现象:咳嗽、打哈⽋(表意义时)前语⾔时期:婴⼉模仿说话应⽤:⾔语矫治/通信⼯程/⾃动控制/⼈⼯智能(语⾔教学/⾔语矫治/语⾔信号处理/司法语⾔)第⼀章:语⾳的形成(⼀)声波概述★纯⾳:具有单⼀频率的正弦波,振幅与时间之间是正弦函数关系。
★声源:因震动⽽发声的物体。
★声波(准周期波):因声源振动引起空⽓(弹性介质)振动⽽产⽣的振动波(压⼒振动)。
★复合波:由若⼲纯⾳组成的声波。
声波使⿎膜产⽣振动,于是我们听到声⾳。
声源——声带振动——发声⾳质共鸣——声道形状——元⾳⾳质辐射——唇形——⾼频提升★普通话⾳节分为:①声母:⾳节中元⾳前的部分,多数是辅⾳。
②韵母(⼀般⽽⾔都有,⾳节中除声母、声调的部分):1.韵头(介⾳)2.韵腹:不可缺少,⾃成⾳节除外3.韵尾★⾳素:从⾳⾊⾓度划分,是构成⾳节最⼩的语⾳单位,由元⾳和辅⾳组成。
(⼀个⾳节1~4个⾳素)汉语每个单字就是⼀个⾳节。
★⾳位:最抽象、最简单的语⾳单位。
★振幅:空⽓质点的振动幅度,也是空⽓质点在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偏移量。
★基⾳:组成复⾳的纯⾳中频率最低,振幅最⼤的纯⾳。
★基频:基⾳的频率,由声带颤抖的频率决定(Hz)能发⾳的物体都有其固有频率。
★共振:两物体固有频率相同,其中⼀个在外⼒作⽤下发声,另⼀个物体受到相同频率空⽓质点运动的影响也会发声,是能量的加迭。
(⼆)语⾳发⾳机制⽣理基础:发⾳:肺动⼒发⾳听觉:外、中、内⽿神经:神经元、⼤脑⽪层语⾔区★⼈类发⾳器官:声门下(发⾳时动⼒):肺(肺⽓流)、横膈膜、⽓管声门(主要发声体):喉头、声带、声门声门上(共鸣与调节作⽤):软腭、⼝腔、唇上腭被动发声,⾆头主动发声。
《语音学基础知识综合性概述》一、引言语音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音的科学,它涉及到语音的产生、传播、感知和分类等多个方面。
语音学的研究对于语言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语音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概述,包括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
二、基本概念1. 语音语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由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四个要素组成。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幅度;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取决于发音体的材质、形状和发音方法等因素。
2. 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例如,英语中的“p”、“b”、“m”等都是音素。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元音是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阻碍而发出的音,辅音是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受到一定阻碍而发出的音。
3. 音节音节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音单位,它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
例如,英语中的“book”是一个音节,由“b”、“oo”和“k”三个音素组成。
音节可以分为开音节和闭音节、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等不同类型。
三、核心理论1. 发音语音学发音语音学是研究语音产生的科学,它主要关注发音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等方面。
发音器官包括肺、气管、喉头、声带、口腔、鼻腔等部分。
发音方法包括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等;发音部位包括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前音、舌面后音、舌根音等。
2. 声学语音学声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传播的科学,它主要关注语音的物理性质和声学特征。
语音的物理性质包括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等;语音的声学特征包括共振峰、谐波、能量分布等。
声学语音学可以通过语音信号处理技术来分析语音的声学特征,从而为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应用提供基础。
3. 听觉语音学听觉语音学是研究语音感知的科学,它主要关注人类听觉系统对语音的感知和理解。
第一章语音和语音学第二节语音的性质一、语音的物理属性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物理属性主要表现为: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简称“语音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被称作语音的超音段特征或韵律特征,与音色相对。
✓“音色”被称为音段特征,它在语音中的作用最重要,是表达语义最重要的手段。
超音段特征必须依附于音段特征才能起作用。
(一)音高✓指声音的高低✓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频率来决定。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或者写作“周/秒”✓从声学上来说,声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声波频率的高低。
频率高,声音尖锐,频率低,声音低沉。
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其频率从20到20000赫兹。
✓在具体语言里,我们最能体会语音音高变化的是汉语的声调。
声调是“相对音高”的变化,而非“绝对音高”的变化。
✓这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变化,我们叫做调位,它是一种非音质音位。
✓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是构成声调和语调。
(二)音强✓指声音的强弱✓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
振幅是发音时空气压力偏离正常值的最大变化幅度。
音强与声波振幅的平方成正比关系。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语言学中把这种能区别词义的语音形式的重音叫做重位或势位。
✓音强在语言中的作用是构成重音、轻音和语调(焦点)。
(三)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所持续的时间。
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
音长的单位一般采用毫秒✓利用语音的长短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在语言学中叫“时位”。
✓音长在重音、轻音和语调中起着重要作用。
音高、音强和音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语音中的音高、音强、音长三者之间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
语言学中对音高、音强、音长的关系,与音乐、通讯等部门是不相同的。
它们的绝对数值在语言学上并不是很重要的。
重要的是它们的相对差别,因为只有相对的差别才是系统性的差别。
(四)音色✓是声音的特色。
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讲义第一章语音学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第一节语音和语音学一、语音语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能负载与传达一定的语义信息并能被别人理解的声音。
语音具有以下三种属性。
(一)语音的社会性2.不同的语言或方言各有自己独特的语音系统3.各个语音系统的音素和音素的组合关系也不一样。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二)语音的物理性从物理学角度看,语音跟其他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要素。
1.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音高在汉语里有区分语义的作用。
汉语里字调和句调都跟音高密切相关。
2.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音强在语言里可以构成轻重音,有区分语义的作用。
3.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
音色在任何语言中,都是用以区别意义的要素;音高在汉语中的作用特别重要,声调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音强和音长在句调和轻声里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语音的生理性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1)肺和气管,(2)喉头和声带,(3)口腔和鼻腔。
通过口腔共鸣发出的音叫口音,通过鼻腔共鸣发出的音叫鼻音,同时通过口腔和鼻腔共鸣发出的音叫鼻化音,也叫半鼻音或口鼻音。
二、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
(一)语音学的分类普通语音学研究人类语音的一般特征,例如,罗常培、王均两位先生在北京大学开设语音学课程,编写了教科书《普通语音学纲要》,这是我国解放后第一部语音学著作,学术水平很高,在我国语言学界享有盛誉。
描写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在一定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特殊现象,如《现代英语语音学》研究现代英语的语音系统、语音演变及其规律;《现代汉语语音学》研究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语音演变及其规律。
历史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各个历史时期的语音演变及其规律;如王力的《汉语语音史》(商务印书馆),研究上古汉语、中古汉语以及近代汉语的语音系统、语音的演变及其规律。
语言学基础知识第一章语音学基础知识语音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了语音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语音学的研究范围是语音的发音、分布、演变和分类等方面。
1. 语音的基本概念语音是语言中的基本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
元音是由声门开放时,气流自由通过口腔腔面形成的音,例如/a/、/e/、/i/等。
辅音是由声音中气流在口腔腔面受阻而形成的音,例如/p/、/t/、/k/等。
2. 语音的分类语音的分类可以根据发音的方式、发音的部位和声音的调高低三个方面。
根据发音的方式,可以分为清音、浊音、摩擦音、塞音等四种。
根据发音的部位,可以分为唇音、齿音、舌音、软腭音、硬腭音、喉音等六种。
根据声音的调高低,可以分为高、低、中、升调和降调等五种。
3. 语音的演变语音的演变是指人类历史上语音系统的变化。
语音的演变可以分为语言演变和语音演变两种。
语言演变是指一个语言从古老的阶段到现代的阶段的演变。
语音演变是指一个语言在发音上的变化。
第二章词汇学基础知识词汇是一种语言的基本元素,是用来表达思想和意义的词语。
词汇有很多种类,包括独立词、依存词、派生词、合成词等。
1. 词汇的分类词汇可以按照词义、构词方式和语法功能进行分类。
按照词义,可以分为实义词和虚词两种。
实义词是有具体含义的单词,例如“桌子”、“衣服”等。
虚词则是语言中一些无实际含义,起到构词、语法等方面作用的词语,例如“的”、“是”等。
根据构词方式,可以分为派生词、合成词和构词词等。
根据语法功能,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等。
2. 词汇的记忆和运用词汇的记忆和运用是外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
记忆词汇要注意搭配和应用场合,多做词汇扩展练习并巩固记忆。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语境和情境进行运用。
第三章语法学基础知识语法学是语言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和规则。
语法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
1. 词类和语法关系词类是指单词属于哪一种语法类别,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简明新编英语语言学教程教案第一章:英语语言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英语语言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和重要性。
掌握英语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1.2 教学内容英语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语言、言语和语言学的区别。
英语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和理论。
1.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介绍英语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学的实际应用。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英语语言学的理解程度。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编写简短的英语语言学小论文。
第二章:语音学2.1 教学目标了解语音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掌握基本的语音学知识和术语。
2.2 教学内容语音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音素、音位和音标的概念。
英语音素的分类和特点。
2.3 教学方法讲授和示范相结合,介绍语音学的基本概念。
通过听力和发音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英语音素的发音。
2.4 教学评估课堂发音练习和听力测试,了解学生对语音学的掌握程度。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析和描述英语单词的发音特点。
第三章:词汇学3.1 教学目标了解词汇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掌握词汇学的基本知识和术语。
3.2 教学内容词汇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词根、词缀和词性的概念。
英语词汇的构成和变化。
3.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介绍词汇学的基本概念。
通过词汇练习和词根记忆法,帮助学生扩展英语词汇量。
3.4 教学评估课堂词汇练习和词根记忆法展示,了解学生对词汇学的掌握程度。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析和解释英语单词的构成和变化。
第四章:语法学4.1 教学目标了解语法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掌握语法学的基本知识和术语。
4.2 教学内容语法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句子结构、词类和时态的概念。
英语语法的规则和用法。
4.3 教学方法讲授和练习相结合,介绍语法学的基本概念。
通过句子结构和时态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的规则。
4.4 教学评估课堂语法练习和句子结构分析,了解学生对语法学的掌握程度。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编写简短的英语语法分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