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1.16 家庭用电调查
- 格式:pptx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16
综合与实践:家庭用电调查【教学内容】西师版五上P23【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家庭用水用电的情况。
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渗透统计思想和方法,让学生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3.通过对生活实际的分析,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携手共创美好家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题单每个小组一个计算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我们学习了小数乘除法,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小数乘法的知识来解决。
今天我们就开展一次家庭用电调查的实践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二、实践探索。
(一)调查了解:调查学生家庭用电量并计算9月份的电费。
课件出示:现在老师很想知道你家9月份的用电量是多少?该付电费多少元?要解决老师的问题,课前你们是用什么方式去调查的,又了解了哪些相关的数据呢?(板书:调查了解。
)课件出示要求:(小组讨论)视频展示:9月份家庭用电情况登记表展示多种调查方式的数据。
请你在表格下面写出计算的过程,并把表格填写完整。
计算用电量和电费或验证调查数据的正确性。
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你是怎样计算本月用电量和电费的。
这个数据比较大,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检查一下自己的答案。
不仅电费可以这样计算,水费、气费都可以用一个月的用量乘单价的方法来计算。
(二)计算比较:计算小组学生家庭用电量统计表,分析信息。
刚才我们了解了自己的用电情况,现在我们把小组内几个同学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进行计算比较,看看能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
(板书:计算比较)1.出示9月家庭用电量及费用统计表。
将小组内每位同学收集的信息填入表格中。
2.用计算器算出小组的合计。
3.通过这个统计表你发现了哪些信息小组交流后反馈:预设1:谁家的电费最多,谁家的电费最少。
五年级上册数学书西师版家庭用电调查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它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应用,我们进行了一项家庭用电调查。
本文将详细描述调查方法、结果分析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启示。
1. 预备工作:在调查开始前,我们准备了一份调查问卷,包括以下内容:- 家庭成员人数- 家庭用电设备种类及数量- 每种设备每天使用的时间- 家庭电费开销2. 调查范围:我们选择了10个五年级学生家庭进行调查,确保样本覆盖面较广。
3. 调查过程:我们事先联系了这些家庭,并得到他们的同意参与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向家庭成员解释了调查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帮助他们填写问卷。
4. 数据收集与整理:我们收集到的数据包括家庭成员人数、家庭用电设备的种类和数量、每天使用的时间以及电费开销等信息。
我们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调查结果分析:1. 家庭成员人数与用电设备的关系: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我们发现家庭成员的人数与用电设备的数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通常来说,家庭成员越多,用电设备也越多,因为每个人对于电器的需求也会增加。
2. 用电设备的类型与每天使用时间的关系: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用电设备在家庭中的每天使用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电视机、冰箱等大型家电每天使用时间较长,而电风扇、电脑等小型电器使用时间相对较短。
3. 家庭用电习惯与电费支出的关系:我们发现家庭的用电习惯与电费支出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那些注意用电节能的家庭,其电费开销相对较低;而那些使用大量电器且没有注意节约用电的家庭,电费开销较高。
对学生学习的启示: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家庭用电的情况,还得出了一些对学生学习有启示的结论:1.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家庭用电调查向学生展示了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帮助他们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 数据分析的重要性: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 综合实践:家庭用电调查-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掌握家庭用电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
2. 家庭用电的计算方法。
3. 家庭用电调查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家庭用电调查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庭用电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家庭用电调查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家庭用电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用电问题。
2. 讲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1)介绍电能的概念和单位。
(2)讲解家庭用电的计量方式,如电能表的使用。
(3)介绍家庭用电的种类,如照明、空调、电视等。
3. 讲解家庭用电的计算方法(1)讲解电能的计算公式:电能(度)= 功率(瓦)×时间(小时)。
(2)通过实例演示计算过程,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分析家庭用电的实际案例(1)展示家庭用电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讨论如何节约用电,提高用电效率。
5. 组织家庭用电调查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家庭用电调查,记录用电器的功率和每天的使用时间。
(2)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家庭每天的用电量。
(3)分析调查结果,提出节约用电的建议。
6. 总结与反思(1)总结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
(2)反思家庭用电调查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家庭用电的计算方法。
2. 根据家庭用电调查结果,撰写一篇关于节约用电的倡议书。
七、板书设计1. 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1)电能的概念和单位(2)家庭用电的计量方式(3)家庭用电的种类2. 家庭用电的计算方法:电能(度)= 功率(瓦)× 时间(小时)3. 家庭用电调查实践活动:(1)分组调查(2)记录数据(3)计算用电量(4)分析结果(5)提出建议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以及组织家庭用电调查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了家庭用电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小数除法综合应用:家庭用电调查教材分析这个综合应用安排到小数乘、除法的教学以后进行,其目的就是要应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选择家庭用电调查来作为活动题目,一是因为实用性强,几乎每家每户都涉及用电和交电费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个题材来开展活动。
二是在活动中要广泛应用到小数乘、除法的知识。
三是通过一个小活动可以让学生关注一个大问题,就是要节约能源的问题,这是目前全世界都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这个活动虽然规模小,但是它的意义大。
和前一个综合应用相同的是,都是采用了程序性的设计方式,教科书用一个一个地活动程序指导学生逐步开展这个活动,并且都采用了参与式的设计方式,留下一些表格的空白让学生在活动中填写,这些内容将成为学生的活动记录,作为学生重要的活动经历和活动过程保留下来。
但是和前一个活动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前一个活动花边设计比赛是在课堂上就能完成的活动,活动地点集中,并且整个活动时间不长;而这个活动很多内容要在课外完成,它的活动地点相对分散,活动周期也比较长,这会给教师组织活动造成一定的困难。
这个活动主要分为4个步骤,教科书分别用“调查了解”、“计算比较”、“出谋划策”、“节电实践”来标明这个步骤主要的活动方式。
其中“调查了解”是这个活动的第1个步骤,它包括学生查电表、计算自家电费这样两个过程。
很明显这个内容应该安排在学生家里进行,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要查出自家的电表的上月读数、本月读数,再根据这两个读数算出这个月的用电量,根据用电量和用电单价算出这个月应付的电费。
这里的活动内容比较多,但是学生在前面通过解决问题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电表读数的方法和计算电费的经验,这里只要把这些经验直接应用于查电表的过程就行了。
第2个步骤是“计算比较”,这个内容应该在课堂内进行。
方式是以小组为单位把各同学家用电的情况登记在一张统计表上,可以检查每个学生的电费算得对不对,然后比哪个同学家用电多?哪个同学家用电少?并且可以调查其原因,特别是用电少的家庭,可以请这些同学介绍一下节约用电的经验。
教案标题: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9:综合与实践:家庭用电调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家庭用电的节约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用电的基本情况调查2. 家庭用电器的功率及使用时间统计3. 家庭用电量的计算4. 家庭用电节约措施的分析与讨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家庭用电量的计算,家庭用电节约措施的分析与讨论。
2. 教学难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家庭用电节约措施的提出与实施。
四、教学方法1. 实践活动法:通过调查、统计、计算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情况。
2.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调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家庭用电节约措施,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家庭用电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用电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践活动一:家庭用电基本情况调查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情况,如用电器的种类、数量、使用频率等。
3. 实践活动二:家庭用电器的功率及使用时间统计学生分组统计家庭用电器的功率及使用时间,为计算家庭用电量做准备。
4. 实践活动三:家庭用电量的计算学生根据实践活动二的数据,计算家庭用电量,了解家庭的用电水平。
5. 实践活动四:家庭用电节约措施的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家庭用电节约措施,如使用节能电器、合理安排用电时间等。
6.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家庭用电节约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完成实践活动报告,包括家庭用电基本情况、用电量计算、节约措施等。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七、板书设计1. 家庭用电基本情况调查2. 家庭用电器的功率及使用时间统计3. 家庭用电量的计算4. 家庭用电节约措施的分析与讨论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节约意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 综合实践:家庭用电调查西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高兴能与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
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 综合实践:家庭用电调查,这是一节非常实用的课程,旨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37页至39页的综合实践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家庭用电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调查了解家庭用电情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家庭用电的计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家庭用电的调查,并能够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家庭用电的计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家庭用电的调查。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调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调查表格和计算工具,以及一些与家庭用电相关的图片和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展示和讲解。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家庭用电的图片,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对家庭用电的了解。
然后我提问:“你们知道家庭用电是如何计算的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知识点:然后我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讲解家庭用电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家庭用电调查。
3. 例题讲解:我出示了一些例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讲解。
4. 随堂练习:我给了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讲解。
5. 实际调查: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家庭用电调查,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6. 调查结果分析:我让学生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家庭用电情况。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家庭用电计算方法和调查步骤的板书,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根据你所学的家庭用电计算方法,对你家的用电情况进行调查,并填写调查表格。
答案:根据学生的调查结果,能够正确填写调查表格。
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家庭用电调查》教案一、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家电用电量的计算方式以及电费的计算方法;2.能够分析家庭电器的能耗情况,提高节能意识;3.了解电器的功率、电流、电压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课时安排本节课需要2-3个课时完成。
第1课时:了解电器的功率、电流、电压的概念。
第2-3课时:调查家庭的用电情况。
3.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1.了解电器的功率、电流、电压的概念;2.能够分析家庭电器的能耗情况,提高节能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电器功率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2.让学生能够比较分析家庭的用电情况,掌握统计数据分析的方法。
二、教学设计1.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讨论和实践的教学手段。
2.教学步骤第1课时(1)导入与热身(5分钟)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电器的例子,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于用电量的认识和疑问。
(2)对于电器功率、电流、电压的概念的介绍(15分钟)我们要先让学生了解到电器功率、电流、电压的概念,讲解这三个概念的含义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3)理论实验:电器功率的实验(15分钟)编制简单的电路,利用万用表,模拟电器在使用时的功率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实践中对功率的认识更深刻。
(4)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中所学习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到功率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第2-3课时(1)家庭用电的调查与分析(50分钟)学生利用调查问卷调查家庭中的电器种类,数量,每天使用时长,观察电器的功率,从而分析家庭用电与节能的关系。
(2)数据汇总与分析(25分钟)学生将问卷所得的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家庭每年用电量,分析哪些电器对家庭用电影响较大,哪些电器确实有节能的可能。
(3)小结(10分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调查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
让学生在总结中明白节能意义的重要性。
3.教学评价1.体验式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体验式调查与分析,加深学生对于实际用电情况的认识程度,提高学生的节能意识。
综合应用:家庭用电调查(教材72—73页)活动目标全解1.应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2.通过在具体活动中的实际操作来理解节约用电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节约用电的意识,培养节约用电的习惯。
活动方法全解1.明确活动内容实际调查自己家的用电情况。
2.活动操作过程(1)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在家长的协助下,安全地查出电表的上月读数、本月读数。
(2)统计、分析、总结。
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各同学家的用电情况,比较哪个同学家用电多,哪个同学家用电少,并分析原因,总结节约用电的经验。
(3)查阅资料。
通过报刊、借助网络查找信息,了解我国关于发电和用电的情况。
(4)体会与交流。
结合以上三个步骤广泛地说出彼此的体会并写下来,然后进行交流。
活动范例展示1.了解自家本月用电量和应付电费这个月我家用了多少电?该付多少电费呢?(1)查电表。
在家长的帮助下,查出自家电表的上月读数、本月读数并记录下来。
(2)计算自家电费。
根据自家电表的上月读数、本月读数算出这个月的用电量。
方法是:本月读数一上月读数=用电量。
再根据用电量和电费单价算出这个月应付的电费。
方法是:电费单价×自家的用电量=应付电费。
再将自家用电情况进行统计,并填人下表。
家庭用电登记表2.比较小组成员家的用电量和应付电费(1)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各同学家的用电情况,并把各同学家的用电情况登记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6月份第1小组同学家庭用电情况统计表(2)检查每个同学的应付电费计算是否正确。
(3)比较谁家电费多,谁家电费少。
(4)调查用电量大的原因。
3.出谋划策请你与同学们商量节约用电的好办法。
(1)随手关灯,人走灯灭;(2)下班后关掉电脑、打印机等物品的电源;(3)空调温度不要调太低;(4)选择安装节能灯具;4.节电实践制定好节电的计划,然后把上月和本月用电量记录下来并填人表中,本组成员比较,看谁家节约用电做得最好。
湖南省邵阳市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9 循环经济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7题;共30分)1. (6分) (2015高二上·平安期中) 下图为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东北地区农业耕作制度为()A . 一年一熟B . 一年两熟C . 两年三熟D . 一年三熟(2)适宜在东北农业基地大量种植的农作物有()A . 冬小麦、黄麻、水稻B . 柑橘、菠萝、椰子C . 甘蔗、水稻、玉米D . 春小麦、玉米、甜菜2. (4分) (2018高一下·邢台期末) 读我国某地农村农业、畜牧业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产业链可以解决的主要农村问题是()A . 生态破坏B . 饮用水安全C . 生活能源短缺D . 农产品滞销(2)影响图中加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 . 原料B . 市场C . 科技D . 劳动力(3)图中该产业链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A .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缩短了产业链B . 大力实施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完全没有污染C . 循环经济减量化、无毒化原则D . 减小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的排放量3. (6分)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和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形成原因是()A . 靠近原料产地B . 靠近销售市场C . 利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D . 方便工人上、下班和外出学习培训4. (2分) (2017高三下·杭州月考) 阅读“西藏产业结构变化表”,回答问题(1)关于西藏的区域发展,正确的说法是()A . 正处于传统农业阶段B . 具有农业经济特点的结构正在逐步改变C . 第三产业非常发达,比重最大D . 已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2)西藏根据当地的特殊情况,提出了“提升一产、壮大二产、做强三产”的发展模式,符合该发展模式的做法是()A . 积极发展特色农牧业,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B . 加快特色矿业的开发,限制加工业的快速发展C . 大力扶持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D . 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牧5. (4分)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都蒙上一层黑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6节综合与实践家庭用电调查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包括电能的计量单位、电费的计算方法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电能的计量单位、电费的计算方法。
2. 家庭用电调查:调查家庭用电情况,收集相关数据。
3. 数据分析:整理、分析调查数据,提出节能建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家庭用电调查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数据分析的方法,提出合理的节能建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用电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1)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a. 电能的计量单位:度(千瓦时)b. 电费的计算方法:电费 = 用电量× 电价(2)家庭用电调查的方法a. 设计调查问卷b. 收集家庭用电数据c. 整理调查数据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收集家庭用电数据。
4. 数据分析:整理、分析调查数据,找出家庭用电的规律和问题。
5. 提出节能建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节能措施。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家庭用电中的行为。
五、课后作业1. 设计一份家庭用电调查问卷。
2. 收集自己家庭的用电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节能建议。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调查报告:评价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报告的质量。
3. 节能建议:评价学生提出的节能建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家庭用电的基本知识,学会进行家庭用电调查,并能运用数据分析方法提出节能建议。
同时,培养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
家庭用电调查-西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1.什么是家庭用电?2.家庭用电的计算方法。
3.家庭用电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重点1.家庭用电的计算方法。
2.家庭用电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1.如何合理利用电力资源,以及如何减少用电浪费。
2.如何计算家庭用电量以及用电费用。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导入生活话题:“我们现在生活中离开电,会怎样?”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家庭用电调查,请同学们认真听讲,认真思考。
”(二)讲解1.什么是家庭用电:就是家庭所使用的电,主要包括照明、家电、电脑等等。
2.家庭用电的计算方法:根据家庭所使用的电器的功率和使用时间来计算。
例如:60瓦的灯泡每天使用5小时,用电量就是60瓦/小时×5小时=300瓦时。
3.家庭用电的注意事项:–要合理使用电器,避免过度使用造成浪费。
–家电要经常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维修。
–家庭用电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事故。
(三)实践1.同学们回到家中,完成一次家庭用电调查,记录下家庭每种电器的功率和使用时间。
2.在下一节课时,同学们带着记录完成的调查表,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计算家庭用电量和用电费用,并进行讨论。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了解到什么是家庭用电,家庭用电的计算方法,以及家庭用电的注意事项,希望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更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环保做出贡献。
六、教学反思在实践环节,老师应该有一份详细的调查表的模板作为参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记录家庭用电情况,避免调查表内容缺失不全。
同时,教师在讲解家庭用电的注意事项时,可以借助具体事例进行讲解,加深同学们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家庭用电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综合实践:家庭用电调查◆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综合实践活动:“解决生活中的用水,用电费用问题”,培养学生节水节电意识。
◆教材提示本节课是综合实践课,实践课的重点在学生的调查和分析所得数据,进行自我学习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本节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序地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交流,并学会尝试解决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等与我们生活相关的问题,使学生懂得学以致用。
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然后讨论出节约用水、用电的小窍门,共同学习,培养节约用水、用电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调查知识的归纳总结中,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解决生活中的用水、用电费用计算小常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交流,在分组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并总结形成结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解节约的意义,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学习提高。
◆重点、难点重点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用水、用电费用计算知识小结和运用。
难点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节约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用电调查表。
学生准备:草稿本、用电调查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导入:问:我们家中都有哪些用电的电器?学生汇报:电视要用电,洗衣机要用电,夜里用电灯,手机要充电,电磁炉都要电…2.介绍电的来历引入新课:讲述:我们用的电来源于水力、火力、核力、风力等发的电,但我们国家主要还是靠火力发电,占总电量的80%,而火力发电需要大量的煤,但煤资源有限,所以我们要懂得节约用电。
今天,我们通过实际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计算有关电的问题。
板书课题:家庭用电调查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用电电器,使学生感知用电的广泛性,电力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从而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二)探究新知1.检查预习并计算。
(1)课前,同学们调查自己家用电情况,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调查的结果填在表格中,接着算出电费是多少元?(2)让学生对比发现哪家用电最多,哪家用电最少?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填表并计算出电费是多少元。
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导学案9:综合与实践:家庭用电调查一、引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电量是非常大的,同时这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问题。
比如环保,节能等等。
因此,不仅需要我们自然环境的保护,更需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注重节约用电。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家庭用电调查,看看我们的家庭每月的用电量是多少,那些是占用了我们大量用电的电器,然后对比一下使用这些电器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去节约用电。
二、调查1.调查对象及样本调查的对象是本班学生的家庭。
每个学生都需要向家里人收集参与调查的表格,每家要调查两个月的用电量。
2.调查表格制作我们需要制作出一个家庭用电调查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基本信息•家庭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家庭用电器情况序号用电器名称每天使用时间每月用电量电费(元)12345电约用法的节约方法序号用电器名称节约方法12345三、数据统计与分析1.数据统计各组对调查表格进行整理,得到各项数据后填写到以下表格中。
四家家庭每月用电量序号月份A家庭B家庭C家庭D家庭12各家庭用电器每月用电量汇总序号用电器名称A家庭B家庭C家庭D家庭123452.数据分析根据以上数据统计表格,进行以下数据分析:四家家庭每月用电量对比分析•比较四家家庭每月用电量,发现家庭平均每月电费高低不一。
•归纳总结有哪些电器占用大量用电。
各家庭用电器每月用电量对比分析•对比分析家庭各电器的用电量,找出显著耗电器,整理排名。
•对比分析家庭各电器的使用时间,找出每个家庭进行用电器节约的情况,整理排名。
四、总结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了家庭用电量大的原因,以及哪些用电器占大量用电。
通过对电器的使用时间和节约方法的推荐,我们也可以在保证生活质量的情况下,节约用电,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综合与实践:家庭用电调查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我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了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107页至108页的“家庭用电调查”这一章节。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调查、记录和分析家庭用电情况,从而培养他们的统计观念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让学生掌握调查的基本方法,学会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让学生通过家庭用电数据的分析,了解家庭用电的情况,从而培养他们的统计观念;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用电的环保问题,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调查和整理数据,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出家庭用电的情况,并从中得出结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我准备了一些与家庭用电相关的图片和数据,以及一些调查工具,如问卷调查表等。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在板书上设计了家庭用电调查的流程,包括调查目的、调查方法、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等环节,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调查过程。
七、作业设计为了巩固学生对家庭用电调查的理解,我布置了一道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对家庭成员的用电情况进行调查,并整理出相应的数据,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我发现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对于如何设计问题、如何整理数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我还想拓展延伸,让学生关注家庭用电的环保问题,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总的来说,我相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调查的基本方法,还能培养他们的统计观念和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取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注重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通过“家庭用电调查”这一主题活动,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学习兴趣。
这一主题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情感需求。
探索展示多种调查方式的数据。
请你在表格下面写出计算的过程,并把表格填写完整。
计算用电量和电费或验证调查数据的正确性。
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你是怎样计算本月用电量和电费的。
这个数据比较大,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检查一下自己的答案。
不仅电费可以这样计算,水费、气费都可以用一个月的用量乘单价的方法来计算。
(二)计算比较:计算小组学生家庭用电量统计表,分析信息。
刚才我们了解了自己的用电情况,现在我们把小组内几个同学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进行计算比较,看看能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
(板书:计算比较)1.出示9月家庭用电量及费用统计表。
将小组内每位同学收集的信息填入表格中。
2.用计算器算出小组的合计。
3.通过这个统计表你发现了哪些信息小组交流后反馈:预设1:谁家的电费最多,谁家的电费最少。
预设2:电费的多少由用电量的多少决定。
预设3:推测为什么会用电这么多。
师生一起评价最有价值的信息。
9月家庭用电量及费用统计表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反馈请学生计算出全班用电总量及电费总量。
(课件)输入五个组的合计电费并求出平均数选取多个组用电费的平均数作为基准,估算出全班1年的用电总量。
(板书 )全校60个班的一年的电费。
如果范围推广到全区、全市、全国,将会怎样?(用电量非常的大,节约用电)(三)出谋划策1.是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量越来越大,可你知道目前我国电资源的现状吗?课件出示:新华网(08.11)(转载自《财经时报》 7月以来,华东、华中、华南等地持续高温酷暑,用电负荷接连创历史新高,已有19省市拉闸限电,长江三角洲被迫频频拉闸限电,影响企业近千家,造成惨重损失。
江苏省严重缺电,80%的电是从省外甚至国外调入。
提问:看到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感想?预设:电能紧缺,节约用电,2.尽管电能如此紧缺,可在我们的生活中缺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天已经亮了,路灯还开着,没人看电视,却开着;空调没有用了,却一直插着电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