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191.00 KB
- 文档页数:42
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
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曰:“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武侯曰:“善。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相田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
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2019高考真题(语文)——文言文阅读(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附详解-历年高考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三、(12分,每小题3分)(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衷裒①,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
祖脩,有名魏世。
父仪,高亮雅直,为文帝司马。
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日:“近日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日:“责在元帅。
”帝怒日:“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斩之。
裒少立操尚,行己以礼,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雅正,博学多能。
痛父非命,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
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
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
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轨到墓日:“裒在此。
”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
家贫,躬耕,计口而田,度身而蚕。
或有助之者,不听。
诸生密为刈麦,裒遂弃之。
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
门人为本县所役,告裒求属令。
裒曰:“卿学不足以庇身,吾德薄不足以荫卿,属之何益!且吾不执笔己四十年矣。
”乃步担干饭,儿负盐豉,草屩,送所役生到县,门徒随从者千余人。
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
裒乃下道至土牛旁,磬折而立,云:“门生为县所役,故来送别。
”因执手涕泣而去。
令即放之,一县以为耻。
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
彦后为西夷校尉,卒而葬于,裒后更嫁其女。
彦弟馥问裒,裒曰:“吾薄志毕愿山薮,昔嫁姊妹皆远,吉凶断绝,每以此自誓。
今贤兄子葬父于,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馥曰:“嫂,齐人也,当还临淄。
”裒曰:“安有葬父而随母还齐!用意如此,何婚之有!”邴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笈游学,乡邑佥②以为邴原③复出。
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
其后春果无行,学业不终,有识以此归之。
裒常以为人之所行期于当归善道,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及洛京倾覆,寇盗蜂起,亲族悉欲移渡江东,裒恋坟垄不去。
贼大盛,方行,犹思慕不能进,遂为贼所害。
2019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汇编(7套含答案及解析)1.【来源】2019年高考真题——语文(浙江卷)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宗子相①集》序(明)王世负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
武昌吴国伦传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昔在建安,二曹龙奋,公转角立。
爱至潘陆衍藻,太冲修质,沈宋丽尔,必简岳岳,李杜并驱,龙标脱衔。
古之豪杰于辞者,往往志有所相合而不相下,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日,余与李攀龙于鳞燕中游也,子相抉吴生暨天目徐生来。
子相才高而气雄,自喜甚,尝从吴一再论诗,不胜,覆酒盂,啮之裂,归而淫思竟日夕,至喀喀呕血也。
当其所极意,神与才傅,天窍自发,叩之冷然中.五声,而诵之爽然风露袭于腋而投于咽,然当其所极意而尤不已,则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者,亦间离得之。
夫以于鳞.之材,然不敢尽斥矩镀②而创其好,即何论世贞哉?子相独时时不屑也,曰宁瑕无碱。
余则无以难.子相也。
诸善子相者,谓子相超津筏而上之;少年间是非子相者,谓子相欲途津而弃其筏。
然雅非子相指也。
充吾结撰之思,际吾才之界,以.与物境会。
境合则吾收其全瑜,不合则吾姑取其瑜而任瑕。
字不得累.句,句不得累篇,吾时时上弱,以次驰天下之中下者,有一不胜,而无再不胜,如是耳。
今其篇章其在,即使公、太冲、必简、龙标小自贬损,而附于诸贤之骥,子相甘之哉。
子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生。
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县是不朽矣。
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善文士无毛发之用。
子相独不然。
为考功郎④有声,以不能附会..,非久出参⑤藩落。
属有岛寇事⑥,在席吏民,调兵食,规摹为.一方冠。
既又佐其案为儒生师帅。
比死,家祀而人哭之,则子相居恒不铎,谓:“麒麟风皇,宁能并鸡犬用乎?不得之,不能为圣世。
吾厌吾鸡犬,行去矣!”于鳞大赏之,为诗曰:“一为麟风言,三叹加飨食。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4:文言文阅读【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2019高考语文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荣斋笔记)汉士择所从汉自中平黄巾之乱,天下震扰,士大夫莫不择所从,以为全身远害之计,然非豪杰不能也。
荀彧少时,以颍川四战之地,劝父老亟避之,乡人多怀土不能去。
彧独率宗族往冀州,袁绍待以上宾之礼。
彧度绍终不能定大业,去而从曹操。
其乡人留者,多为贼所杀。
袁绍遣使迎汝南士大夫。
和洽独往荆州,刘表以上客待之。
洽曰:“所以不从本初,避争地也。
昏世之主,不可黩近..,久而不去,谗慝将兴。
”遂南之武陵,其留者多为表所害。
曹操牧兖州,陈留太守张邈与之亲友。
郡士高柔独以为邈必乘间为变,率乡人欲避之,众皆以曹、张相亲,不然其言。
柔举家适.河北,邈果叛操。
郭嘉初见袁绍,谓其谋臣辛评等曰:“智者审于量主,袁公多端寡要..,好谋无决,难与共济大难,吾将更举以求主,子盍.去乎?”评等曰:“袁氏今最强,去将何之?”嘉不复言,遂去依曹操。
操召见,与论天下事。
出曰:“真吾主也。
”杜袭、赵俨、繁钦避乱荆州,钦数见奇于表,袭曰:“所以俱来者,欲全身以待时耳。
子假设见能不已,非吾徒也。
”及天子都许,俨曰:“曹镇东必能济华夏,吾知归矣。
”遂诣操。
河间刑颙在无终,闻操定冀州,谓田畴曰:“闻曹公法令严,民厌乱矣,乱极那么平,请以身先。
”遂装还乡里。
畴曰:“颙,天民之先觉者也。
”孙策定丹阳,吕范请暂领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众,岂宜复屈小职!”范曰:“今舍本土而托将军者,欲济世务也,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此亦范计,非但将军也。
”策从之。
周瑜闻策声誉,便推结分好,及策卒权立,瑜谓权可与共成大业,遂委心服事焉。
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一见刘备,事之不疑。
此诸人识见如是,安得困于乱世哉!(选自《容斋随笔》,有改动)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不可黩近..黩近:亲近B、柔举家适.河北适:到C、子盍.去乎盍:何不D、袁公多端寡要..寡要:少谋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汉士择所从”的一组是()(3分)①袁绍遣使迎汝南士大夫②陈留太守张邈与之亲友③嘉不复言,遂去依曹操④曹镇东必能济华夏,吾知归矣⑤孙策定丹阳,吕范请暂领都督⑥策从之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⑥D、③④⑤6、以下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汉朝自从平定黄巾之乱以后,天下动荡不宁,士大夫都在选择自己将要跟随的对象,以此来保全自己。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公与语,数日不厌。
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换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
居五年,秦人富强。
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
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印,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
而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日:“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B.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C.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D.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A. 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文阅读真题汇编(WORD版本真题,共171页,名师解析答案,建议下载练习)文言文知识梳理(一)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 失其所与,不知.( )3. 无能为也已.( )4. 秦伯说.(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古义:2. 行李..之往来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3. 共其乏困..今义:疲劳古义:4.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义:妻子古义: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2. 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朝济而夕设版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2. 越国以鄙.远( )3. 既东封.郑( )4. 与郑人盟.( )5. 既东.封郑( )6. 越国以鄙远.(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夫晋,何厌之有?( )2.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3.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4. 是寡人之过也。
( )六、文化常识检测。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和《公羊传》《穀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B. “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位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
如晋侯比秦伯低一等。
C. 在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D. “陛下”是对皇帝的尊称,古代臣子不敢直接同皇帝交谈,就告诉站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
荆轲刺秦王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秦王必说.见臣( )2. 今日往而不反.者( )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4. 秦王还.柱而走( )5. 卒.起不意(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共10题;共124分)1.(2019•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临川汤先生传邹迪光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
豫章之临川人。
生而颖异不群。
体玉立,眉目朗秀。
见者啧啧曰:“汤氏宁馨儿。
”五岁能属对。
试之即应,又试之又应,立课数对无难色。
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员。
每试必雄其曹偶。
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耳。
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丁丑会试,江陵公①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
曰:“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
”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内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
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故矣。
诸所为附薰炙者,骎且澌没矣。
公乃自叹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而时相蒲州、苏州两公,其子皆中进士,皆公同门友也。
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馆选,而公率不应,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时者。
以乐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
至则闭门距跃,绝不怀半刺津上。
掷书万卷,作蠹鱼其中。
每至丙夜,声琅琅不辍。
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书为?”曰:“吾读吾书,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
”寻以博士转南祠部郎。
部虽无所事事,而公奉职毖慎,谓两政府进私人而塞言者路,抗疏论之,谪粤之徐闻尉。
居久之,转遂昌令。
又以矿税事多所蹠戾②,计偕之日,便向吏部堂告归。
虽主爵留之,典选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长往,神武之冠竟不可挽矣。
居家,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
即有时事,非公愤不及齿颊。
人劝之请托,曰:“吾不能以面皮口舌博钱刀,为所不知后人计。
”指床上书示之:“有此不贫矣。
”公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攻《文选》一书,到掩卷而诵,不讹只字。
于诗若文无所不比拟,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莲少陵氏。
公又以其绪余为传奇,若《紫箫》、《还魂》诸剧,实驾元人而上。
每谱一曲,令小史当歌,而自为之和,声振寥廓。
识者谓神仙中人云。
公与予约游具区灵岩虎丘诸山川,而不能办三月粮,逡巡中辍。
2019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题分类解析文言文阅读理解〔全国新课标卷〕(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
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
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
”为府州、火山军巡检。
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
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
”萧矍然起拜。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
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
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
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报可。
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
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
入言:“假设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那么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
”从之。
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那么否。
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
”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迁步军都虞候。
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
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
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
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节选自《宋史·何灌传》〕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辽人常越境而汲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敛:躲藏。
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彻:穿透。
答案:C 解析:敛,退缩,收缩。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3分)①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②或著崖石皆没镞③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④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⑤得善田二万六千顷⑥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A、①②⑤ B.①③④C、②④⑥ D.③⑤⑥答案:D解析:①敌人依旧侵犯了边境;②是有时;④是奏章的内容。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真题实战训练+名师解析答案,值得下载)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伯行张伯行,字孝先,河南仪封人。
康熙二十四年进士,考授内阁中书,改中书科中书。
四十八年,调江苏巡抚,赈淮、扬、徐三府饥。
会布政使宜思恭以司库亏空为总督噶礼劾罢,上遣尚书张鹏翮按治。
陈鹏年以苏州知府署布政使,议司库亏三十四万,分扣官俸役食抵补,伯行咨噶礼会题,不应。
伯行疏上闻,上命鹏翮并按。
别疏陈噶礼异议状,上谕廷臣曰:“览伯行此疏知与噶礼不和为人臣者当以国事为重朕综理机务垂五十年未尝令一人得逞其私此疏宜置不问。
”伯行寻乞病,上不许。
鹏翮请责前任巡抚于准及思恭偿十六万,馀以官俸役食抵补。
上曰:“江南亏空钱粮,非官吏侵蚀。
朕南巡时,督抚肆意挪用而不敢言。
若责新任官补偿,朕心实有不忍。
”命察明南巡时用款具奏。
伯行又疏奏各府州县无著钱粮十万八千,上命并予豁免。
噶礼贪横,伯行与之迕。
五十年,江南乡试副考官赵晋交通关节,榜发,士论哗然,舆财神入学宫。
伯行疏上其事,正考官左必蕃亦以实闻,命尚书张鹏翮、侍郎赫寿按治,伯行与噶礼会鞫,得举人吴泌、程光奎通贿状,词连噶礼。
伯行请解噶礼任付严审,噶礼不自安,亦摭伯行七罪讦奏。
上命俱解任,鹏翮等寻奏晋与泌、光奎通贿俱实,拟罪如律;噶礼交通事诬,伯行应夺官。
上曰:“伯行居官清正,天下所知。
噶礼才虽有馀而喜生事,无清正名。
此议是非颠倒,命九卿、詹事、科道再议。
”明日,召九卿等谕曰:“伯行居官清廉,噶礼操守朕不能信。
若无伯行,则江南必受其朘削几半矣。
此互参一案,初遣官往审,为噶礼所制,致不能得其情;再遣官往审,与前无异。
尔等能体朕保全清官之意,使正人无所疑惧,则海宇升平矣。
”遂夺噶礼官,命伯行复任。
伯行方成进士,归构精舍於南郊,陈书数千卷纵观之,及小学、近思录,程、朱语类,曰:“入圣门庭在是矣。
”尽发濂、洛、关、闽诸大儒之书,口诵手抄者七年。
始赴官,尝曰:“千圣之学,括于一敬,故学莫先于主敬。
2019年高考语文专项练习:文言文专题训练(一)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1]隐处也。
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
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
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
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
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
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
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
巉岩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
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水流波动,势欲飞起。
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
意当日垂纶[2],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
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
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
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俱至,则鼻游之。
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
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
返坐舟中,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
日之.夕矣,舟泊前渚。
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
快矣哉,是游乎!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3]卧游五岳,孙兴公[4]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
客曰:“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选自清•郑日奎《游钓台记》)【注释】[1]严先生:指严光,字子陵,东汉初会稽余姚人,早年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学。
刘秀做皇帝后,他改名换姓,隐居不仕。
后被刘秀觅得,召到京师洛阳,授以谏议大夫,固辞不受,归隐于富春山。
[2]垂纶:垂钓[3]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好游山水。
晚年将游历过的山水绘室中以观看,自称“卧游”。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一)【文题】夷陵县至喜堂记①欧阳修峡州治夷陵,地滨大江,虽有椒、漆、纸以通商贾,而民俗俭陋,常自足,无所仰于四方。
贩夫所售,不过鱐鱼腐鲍②,民所嗜而已;富商大贾皆无为而至。
地僻而贫,故夷陵为下县而峡为小州。
州居无郭郛,通衢不能容车马,市无百货之列,而鲍鱼之肆不可入。
虽邦君之过市,必常下乘掩鼻以疾趋。
而民之列处,灶廪匽井无异位,一室之间,上父子而下畜豕。
其覆皆用茅竹,故岁常火灾。
而俗信鬼神,其相传曰作瓦屋者不利。
夷陵者,楚之西境,昔《春秋》书荆以狄之,而诗人亦曰蛮荆。
岂其陋俗自古然欤。
景祐二年,尚书驾部员外郎朱公③治是州,始树木,增城栅,甓南北之街,作市门市区;又教民为瓦屋,别灶廪,异人畜,以变其俗。
既,又命夷陵令刘光裔治其县,起敕书楼,饰厅事,新吏舍。
三年夏,县功毕。
某有罪来是邦,朱公于某有旧,且哀其以罪而来,为至县舍,择其厅事之东作斯堂,度为疏洁高明而日,居之以休其心。
堂成,又与宾客偕至而落之。
夫罪戾之人,宜弃恶地,处穷险,使其憔悴忧思而知自悔咎。
今乃赖朱公而得善地,以偷宴安,顽然使忘其有罪之忧,是皆异其所以来之意。
然夷陵之僻,陆走荆门、襄阳,至京师,二十有八驿;水道大江,绝淮,抵汴东水门,五千五百有九十里。
故为吏者多不欲远来,而居者往往不得代,至岁满或自罢去。
然不知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今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桔柚茶笋四时之味;江山美秀,而邑居缮完,无不可爱。
是非惟有罪者之可以忘其忧,而凡为吏者莫不始来而不乐,既至而后喜也。
作至喜堂记藏其壁。
夫令虽卑,而有土与民;宜志其风俗变化之善恶,使后来者有考焉耳。
注:①宋景祜三年〔1036〕五月,朝廷大臣范仲淹由于直言谏事被贬,身为宣德郎的欧阳修为之鸣不平,因此也被贬为夷陵县令。
本文作于作者初到夷陵时。
②鱐鱼腐鲍:鱐鱼,干鱼;腐鲍,腌鱼、不新鲜的鱼。
③朱公:朱庆基,当时任峡州知州,欧阳修的上级。
阅读上面材料,回答文题。
1.对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而鲍鱼之肆不可入肆:店铺B.始树木,增城栅树:种植C.三年夏,县功毕功:事情D.至岁满或自罢去岁满:满一年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①虽邦君之过市②句读之不知B.①上父子而下畜豕②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①今乃赖朱公而得善地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D.①朱公于某有旧②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是朱公治理峡州的举措的一组是〔〕①始树木,增城栅②又教民为瓦屋,别灶廪,异人畜③三年夏,县功毕④甓南北之街,作市门市区⑤又命夷陵令刘光裔治其县⑥择其厅事之东作斯堂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⑥D.④⑤⑥4.以下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一二两段介绍了夷陵的概况,当地的出产,人民的风俗,由于夷陵地僻而贫,民俗俭陋,古籍《春秋》和一些诗人称它为蛮荆。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同步导入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请你概括一下这段故事的内容?2、这段故事表现了廉颇和蔺相如什么样的品质?参考答案:1、负荆请罪 2、廉颇:知错就改蔺相如:深明大义体裁特点类型传主身份一般写作顺序价值取向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以写人记事为主要内容)一类是史传文学,即正史中的人物传记;一类是杂传文学,即具有传记性质的碑、铭、诔、自传等。
政治类:领袖、政治家文艺类: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教育家民间类:侠义之士、奇人异士、模范、孝子姓名→籍贯→官职→经历→事件为官清廉、淡薄名利,为民作主、关爱百姓,孝敬父母,聪明智慧、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针砭时弊、弘扬正气。
知识讲解文体特征关注题目和文章内容,看是否是以写人记事为主为主。
(1)所选材料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官职、法律、习俗等有关的内容。
(2)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3)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500字左右,文后有一定量的注释。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模块汇编及精品解析之文言文阅读(一)(2019全国Ⅰ卷)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全国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绝对精品素材,对2019高考作文很有帮助,值得下载打印)(一)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
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
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
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 乃召伺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伺胡惶恐,俱服其状。
超乃闭伺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
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
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
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
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
”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众曰:“当与从事议之。
”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
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
死无所名,非壮士也。
”众曰:“善。
” 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
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
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
”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
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
虏众皆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注]:班超,班固之弟,沟通西域,为发展与西域的政治文化联系作出不朽功绩。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宁觉广意薄.乎?薄:微薄B.明者睹未萌.萌:开始发生,显现C.可殄灭..也殄灭:消灭D.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然:“燃”2.下列“以”字与其他各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以.超为假司马B.固以.为能C.欲立大功以.求富贵D.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3.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B.因.激怒之曰会.天大雨,道不通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C.今虏使到裁.数日D.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唯大王裁.其罪匈奴使.来数日4.下列各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鄯善国的国王广接待班超的礼节很恭敬完备B.卿曹与我俱在绝域——你们和我都身在绝境C.从事文属吏,闻此必恐而谋泄——从事是庸俗文官,知道了一定害怕而想办法告密D.死无所名,非壮士也——死了却不能扬名,就不是壮士5.下列句子中,不能都表现班超多谋善断的一项是A.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B.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C.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酒酣,因激怒之D.从事文属吏,闻此必恐而谋泄不入虎穴,不得虎子6.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班超从鄯善礼节上的先敬后废,察知有变,便机智诱供鄯善侍者,断然采取相应措施。
B.鄯善佯结汉朝,暗通匈奴,终于被班超发现,得到应有的下场。
C.班超运用激将法,发动官兵,出敌不意,火攻匈奴,一举获胜。
D.班超英勇善战,出使西域又多谋善断,终于取得巨大胜利。
(二)周新,南海人,初名志新。
成祖常独呼“新”,遂为名,因以志新字。
洪武中以诸生贡入太学。
授大理寺评事,以善决狱称。
成祖即位,改监察御史。
敢言,多所弹劾,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
京师中,致以其名怖小儿,辄皆奔匿。
巡按福建,奏请都、卫、所不得陵府、州、县,卫、官相见均礼,武人为之戢……还朝,即擢云南按察使。
未赴,改浙江。
冤民系久,闻新至,喜曰:“我得生矣!”至,果雪之。
锦衣卫指挥纪纲使千户缉事,擢贿作威福,新欲按治之。
遁去,顷之,新赍文册入京,遇千户涿州。
捕系州狱,脱走诉于纲,纲诬奏新罪。
帝怒,命逮新。
旗校皆锦衣私人,在道榜掠无完肤。
既至,伏陛下前抗声曰:“陛下诏按察司行事,与都按察同,臣奉诏擒奸恶,奈何罪臣?”帝愈怒,命戮之。
临刑,大呼曰:“生为直臣,死当作直鬼!”竟杀之。
他日,帝悔,问侍臣曰:“周新何许人?”对曰:“南海。
”帝叹曰:“岭外乃有此人!枉杀之矣。
”……妻有节操,新未遇时,缝纫自给;及贵,遇赴同宦妻内宴,荆布如田家妇。
诸妇惭,尽易其衣饰。
新死无子,妻归,甚贫。
广东巡抚杨信民曰:“周志新当代第一人,可使其夫人终日馁耶?”时时贴给之。
妻死,浙人仕广东者皆会葬。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未遇..时,缝纫自给未遇:未得到君主的信任B.卫、官相见均.礼.均礼:都要行礼C.以善决狱..称决狱:判决案件D.擢贿..作威福擢贿:夺取不义之财,收受贿赂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目.为“冷面寒铁”B.至以其名怖.小孩北驱余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C.岭外乃.有此人D.帝愈怒,令戮之.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枉杀之.矣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敢言,多所弹劾..,贵戚震惧B.旗校皆锦衣私人..C.新未遇时,缝纫自给..D.周志新当代..第一人10.以下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武人为之戢在道榜掠无完肤A.带兵的人因此有所收敛在路上把周新随身财物抢夺个干干净净B.带兵的人因此有所收敛在路上把周新打得体无完肤C.当兵的人因此收藏了兵器在路上把周新随身财物抢夺个干干净净D.当兵的人因此收藏了兵器在路上把周新打得体无完肤11.下列各组句子,能直接表现周新“直臣”的一项是A.授大理寺评事,以善决狱称B.敢言,多所弹劾,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C.锦衣卫指挥纪纲使千户缉事,擢贿作威福,新欲按治之D.伏陛下抗声曰……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周新冤死与他过分耿直,没有对阴险狠毒的纪纲及其手下作威作福的千户作出应有的准备和防范是分不开的。
B.明成祖一向倚重锦衣卫,并利用他们来打击异己。
C.周新在朝廷上敢于直言,被视为“冷面寒铁”,对违法者多有弹劾,贵戚震惧,因此对他受诬无人挺身相助。
D.明成祖偏听偏信,一时误听了锦衣卫头目的恶言中伤。
(三)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
父韶,彭城太守。
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
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
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言遣系雄于狱。
司隶钟会于狱中辟雄为都官从事,会死无人殡殓,雄迎丧而葬之。
文帝召雄而责之曰:“往者王经之死,卿哭王经于东市,我不问也。
今钟会躬为叛逆,又辄收葬,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
雄感义收葬,教亦无缺。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于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不亦惜乎!”帝甚悦,与谈宴而遣之。
累迁黄门侍郎。
时吴奋、刘毅俱为侍中,同在门下,雄初不交言。
武帝闻之,敕雄令复君臣之好。
雄不得已,乃诣毅,再拜曰:“向被诏命,君臣义绝,如何?”于是即去。
帝闻而大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故绝?”雄曰:“古之君子入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
刘河内于臣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帝从之。
泰始中,累迁秦州刺史,假赤幢、曲盖、鼓吹,赐钱二十万。
咸宁初,入为御史中丞,迁侍中,又出为征虏将军。
太康初,为河南尹,赐爵关内侯。
齐王攸将归藩,雄谏曰:“陛下子弟虽多,然有名望者少。
齐王卧在京邑,所益实深,不可不思。
”帝不纳。
雄固谏忤诣,起而径出,遂以愤卒。
13.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雄迎.丧而葬之迎:迎丧,接丧B.今钟会躬.为叛逆躬:自己,自身C.假.赤幢、曲盖、鼓吹假:给予D.齐王攸.将归藩攸:所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B.法立于.上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C.与谈宴而.遣之D.古之君子进人以.礼帝闻而.大怒遂以.愤卒以下15--16题中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15.①又以少言遣系雄于狱②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A. ①又因少许怨言把他关进监狱②你又同情他,把王法放到哪里了B. ①又因小小的谴责把他关进监狱②我如果再宽容你,又把王法放在哪里C. ①又因少许怨言把他关进监狱②我如果再宽容你,又把王法放在哪里D. ①又因小小的谴责把他关进监狱②你又同情他,把王法放在哪里16. ①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②退人若坠诸川A. ①从前先王将骨头肉埋在地下,仁心传布到枯骨上②退掉一个人像落到水里一样B. ①从前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体,仁德润泽枯骨②摒退一个人如同把他推入深渊.C. ①从前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体,仁德润泽朽骨②退掉一个人像落到水里一样D. ①从前先王将骨头肉埋在地下,仁心传布到枯骨上②摒退一个人如同把他推入深渊1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向雄重义的一组是①雄感义收葬,教亦无缺②假赤幢、曲盖、鼓吹③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④会无人殡殓,雄迎丧而葬之⑤安复为君臣之好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⑤D. ②④⑤1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帝司马昭在向雄为钟会收殓安葬后责备他,向雄却说“我为道义所感化而收葬他,没有过错。
”B.武帝曾下令让向雄与刘毅恢复君臣关系。
向雄迫不得已,便到刘毅家里拜访他,说:“我们恢复君臣的友好关系,怎么样?”C.齐王打算回到封国时,向雄曾向天子进谏说:“陛下虽然子弟多,可是有名望的人少。
齐王守在京城获益的确很多,不能不考虑。
”D.对于向雄的进谏,天子并没有采纳。
向雄极力进谏,违背了圣旨,向雄径自出宫,后因愤懑而死。
(四)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
其先七世两千石卿校,祖父侵,安帝时司隶校尉;父儒,桓帝时太常。
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
及武败,坐党事禁锢十余年,幽居守静,及党禁解,复辟太尉府,四迁为庐州太守。
后扬州黄巾贼攻舒,焚烧城郭,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
会集数万人,并势力战,大破之,郡界平。
后安风贼戴风等作乱,续复击破之,斩首三千余级,生获渠帅,其余党辈原为平民,赋与佃器,使就农业。
中平三年,江夏兵赵慈反叛,杀南阳太守秦颉,攻没六县。
拜续为南阳太守,当入郡界,乃羸服间行,侍童子一人,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
其令长贪洁,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郡内惊竦,莫不震慑,乃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击慈,斩之,获首五千余级,属县余贼并诣续降,续为上言,宥其枝附。
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
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服羸败。
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
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
其资藏唯有布衾、敝衤氐衤周,盐、麦数斛而已。
顾敕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
[注] 衤氐衤周:汗襦,短衣。
1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皆持兵勒陈.陈:陈列B.宥其枝附..枝附:随从的人C.乃羸服间.行间:从小道D.候民病利..病利:兴利除害20.比较下列句子中:“为”、“与”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四迁为.庐江太守②续为.上言③赋与.佃器,使就农业④乃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击慈A.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D.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2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 B.及党禁解,复辟..太尉府C.其余党辈原为平民.... D.赋与佃器,使就农业22.对下列句子在文中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①及武败,坐党事禁锢十余年②属县余贼并诣续降A.①等到窦武因事被治罪,羊续牵连到党锢之事,被禁锢不许为官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