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塑料、纤维和橡胶【教学设计、知识点、习题、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1.20 KB
- 文档页数:12
第四节 塑料 橡胶 纤维教学重点、难点1、知识上重点、难点:重要高聚物的加聚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2、方法上重点、难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的理解第一课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材料,根据资料结合已有的知识对材料进行分类。
【交流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如:晶体硅、硅酸盐材料等) 无机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金属和合金)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 有机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如:塑料、涂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___________________(如:高分子分离膜等)【问题探究1】1、计算葡萄糖和硬脂酸甘油酯的相对分子质量。
是否是高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呢?2、像以前所学过的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物质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有哪些特点呢?【归纳整合】一、有机高分子化合物1.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虽然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但是它们的结构并不复杂,通常是由简单的结构单元连接而成的,例如聚乙烯 是由结构单元_______________ 重复连接而成的,聚氯乙烯 是由结构单元_________________重复连接而成的,其中的_________表示结构单元重复的次数。
[思考]的结构单元由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及其结构的特点,因而使它们具有与小分子不同的一些性质。
【实验探究】探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 【归纳整合】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迁移应用】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聚乙烯塑料凉鞋破裂可以热补,而电木插座不能热修补。
2.装苯的试剂瓶不能用普通的胶塞的原因。
【问题探究2】1、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除了主要成分,还要加入哪些添加剂?2、聚乙烯是产量最大的塑料产品,其主要原料是什么?如何从乙烯分子得到聚乙烯?3、什么是聚合反应?什么是加聚反应?【归纳整合】二、塑料1聚乙烯形成的反应原理2 聚合反应的概念:3加聚反应的概念:【阅读】阅读课本92页第一、二、三段归纳聚乙烯塑料性质和品种4 聚乙烯塑料性质和品种【迁移应用】氯乙烯、苯乙烯、四氟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经过聚合反应所得聚合物都是重要的合成树脂。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塑料、纤维和橡胶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了解物质的结构对性能和用途的影响2、了解复合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教学重点、难点】以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以及橡胶的硫化为例,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能和用途的关系【教学过程】:【引入】一、合成材料(一)合成材料概况随着人类不断的文明和进步,人对天然材料的利用已不能满足很多方面的需要,于是就发生了一场材料的革命--人工合成材料;合成材料的原料丰富、制造加工简单,性能千变万化;(二)三大合成材料:、、粘合剂、涂料也属于合成材料。
1.塑料(1)概念:由合成树脂及增塑剂、防老化剂等添加剂组成的,主要成分是。
(2)简介:塑料是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大,但组成不复杂,结构也很有规律。
它们大部分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能合成聚合物的小分子物质叫。
例如,CH2=CH2是的单体。
(3)分类热塑性:受热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后又可熔化热固性:制造过程中受热时能变软,可以塑制成一定的形状,但加工成型后就不会受热熔化热塑性塑料:具有结构(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塑料热固性塑料:硬化后,形成结构(酚醛塑料)【思考与交流】当加热温度很高时,热固性塑料会怎样呢?(4)常见塑料的化学成分、性能和用途(看课本P68-69)2.合成纤维注:3.合成橡胶 (1)分类天然橡胶的化学组成是 ,分子结构(2)合成橡胶(1)原料:石油、天然气 (2)单体:烯烃和二烯烃(3)性能:高弹性、绝缘性、气密性、耐油、耐高温或低温 【思考与交流】橡胶硫化的作用是什么?(三)白色污染1.由于合成材料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一些塑料制品带来的环境污染就“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的危害3.白色污染的治理A.废弃塑料的再利用(如直接作为材料、制作单体和燃料油、制作气体等);B.制造易降解材料。
二、复合材料(基体、增强剂)【学与问】P71复合材料指或高分子材料组合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在复合材料中一种材料作为,另外一种材料作为如:玻璃钢(玻璃纤维和合成树脂)【思考】如何制得玻璃钢?玻璃钢有哪些突出的优点?玻璃钢的用途?玻璃钢的制得玻璃钢的优点:玻璃钢的用途:【课堂练习】1、下列高聚物中,属于体型结构的是()A、有机玻璃B、硫化玻璃C、聚苯乙烯D、聚乙烯课本P73【资料】各种纤维的简单鉴别方法识别各种纤维最简便的方法是燃烧法。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知识点一:塑料1.航天科学家正在考虑用塑料飞船代替铝质飞船进行太空探索。
其依据是()A.塑料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取代反应大量生产B.塑料生产中加入添加剂可得到性能比铝更优良的新型材料C.塑料用途广泛,可从自然界中直接得到D.塑料是有机物,不会和强酸或强碱作用2.塑料废弃物的危害有( )①难以分解,破坏土壤结构,影响植物生长②污染海洋③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④造成海难事件⑤破坏环境卫生,污染地下水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⑤3.关于塑料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另外有少量具有某些特定用途的添加剂B.塑料是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以二烯烃和单烯烃为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C.塑料制品容易被微生物分解,所以废弃塑料制品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D.工程塑料具有某些优异的性能,但不可作为工程材料而代替某些金属知识点二:纤维和橡胶4.复合材料的使用使导弹的射程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导弹经受超高温的变化B.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导弹的质量减轻C.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导弹承受超高强度的压力D.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导弹承受温度的剧烈变化5.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
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活中的玻璃、陶瓷、水泥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其生产原料都需要使用石灰石B.合金材料钢铁里的铁和碳在潮湿的空气中因构成许多原电池而易发生电化学腐蚀C.居室装修材料如化纤地毯、三合板、花岗岩等均会释放出污染空气的甲醛气体D.造成“白色污染”的聚氯乙烯塑料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来进行食品包装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金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D.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是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综合练习: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资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B.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于河水C.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D.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8.奥运福娃的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其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羊毛与聚酯纤维的化学成分相同B.聚酯纤维在强碱溶液中能水解C.合成聚酯纤维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D.聚酯纤维属于人造纤维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B.棉花C.合成纤维D.合成橡胶10.下列塑料制品中,属于热固性塑料的是()A.电木插座B.聚氯乙烯凉鞋C.聚丙烯材料D.聚乙烯塑料膜11.家用保鲜膜上表有PE,PE是指()A.聚乙烯塑料B.聚氯乙烯塑料C.聚丙烯塑料D.聚苯乙烯塑料12.鉴别纯棉布,羊毛织物和尼龙布最简单的方法是()A.点燃B.稀硫酸浸泡C.稀氢氧化钠溶液浸泡D.酒精浸泡13.PVC塑料指的是()A.聚氯乙烯B.聚丙烯C.聚丙烯腈D.聚乙烯14.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料在性能上进行互补,同时产生某些特殊性能。
由于复合材料的设计自由度很大:不仅可以选择不同的组分材料,而且可通过改变各组分材料的含量来(书后习题P68-6)[板书]二、复合材料(composite)1.复合材料的定义:复合材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合成的一种新型材料。
其中一种材料作为基体,其他的材料作为增强剂。
[讲]玻璃钢是一种以高分子树脂为基体,以玻璃纤维为增强体,经过复合工 艺而制成的复合材料。
通常具有耐腐蚀,抗老化,绝缘性好等特点,在管道、 造蜃、汽车制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玻璃钢坚韧,比钢材轻得多。
喷气式飞机上用它作油箱和管道,可减轻 飞机的重量。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他们身上背着的微型氧气瓶,也是用玻 璃钢制成的。
玻璃钢加工容易,不锈不烂,不需油漆。
我国已广泛釆用玻璃 钢制造各种小型汽艇、救生艇及游艇。
节约了不少钢材。
化工厂也釆用酚醛 树脂的玻璃钢代替不锈钢做各种耐腐蚀设备,大大延长了设备寿俞。
玻璃钢 元磁性,不阻挡电磁波通过。
用它来做导弹的雷达罩,就好比给导弹戴上了 i 副防护眼镜,既不阻挡雷达的“视线”,又起到防护作用。
[板书]2・优异的性能:强度高、质量轻、耐高温、耐腐蚀,在综 合性能上超过了单一材料。
3.应用:宇宙航空工业、汽车工业、机械工业、体育用品、人类 健康等方面。
[投影]满足不同的需求。
因此, 复合材料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投影][总结]今天我们就合成材料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说不仅认识到合成材料的利弊,而且同学们在近两个星期的对白色污染的调查中,很好地培养了自己的环保意识,老师希望你们人人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环保卫士”。
[知识拓展]战争的产物一一合成橡胶现在的橡胶,大部分己不再是从橡胶树中流出来的胶液制成的,而是用石油或天然气做原料用人工制造出来的,因为天然橡胶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现在全世界生产的橡胶中,天然橡胶只占1/3,人工合成橡胶占2/3。
人造橡胶发展这么快,是由于战争的原因。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塑料纤维和橡胶的基本特性和用途。
2.掌握塑料纤维和橡胶的制备方法。
3.能够分辨不同种类的塑料纤维和橡胶。
4.培养学生对环保材料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设备和实验原料。
2.教师准备塑料纤维和橡胶的实物样品。
3.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教师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到过哪些塑料纤维和橡胶制品?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并进行交流。
Step 2:讲解塑料纤维1.教师出示塑料纤维的实物样品,并简单介绍其特点和用途。
2.教师运用图片和视频资料,讲解塑料纤维的制备方法和分类。
3.学生记录重要的知识点。
Step 3:实验演示1.教师进行塑料纤维的制备实验演示,并向学生解释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
2.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出塑料纤维的制备方法。
Step 4:讲解橡胶1.教师出示橡胶的实物样品,并简单介绍其特点和用途。
2.教师运用图片和视频资料,讲解橡胶的制备方法和分类。
3.学生记录重要的知识点。
Step 5:实验演示1.教师进行橡胶的制备实验演示,并向学生解释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
2.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出橡胶的制备方法。
Step 6:巩固与拓展1.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复习并巩固所学的知识。
2.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塑料纤维和橡胶的应用前景以及环保问题。
3.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项目展示,展示自己对塑料纤维和橡胶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Step 7:总结和反思1.教师与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重点。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不足之处。
教学扩展: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有关塑料纤维和橡胶的进一步知识,并进行相关的研究项目。
2.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身边的塑料纤维和橡胶制品,深入了解其制备、用途和环保问题。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塑料的主要成分,掌握加聚反响原理。
2、了解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及性质不同的原因。
一、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1、塑料塑料的主要成分:合成树脂、增塑剂和防老化剂——聚合物。
聚合反响:⓵加聚反响:由不饱和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以加成反响的形式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响叫做加成聚合反响,简称加聚反响。
⓶缩聚反响:是指单体之间相互作用生成高分子,同时还生成小分子(如水、氨、卤化氢…)的聚合反响,是缩合聚合反响的简称。
如氨基酸合成多肽的反响。
例如:由CH2〓CH2制备聚乙烯是通过加聚反响催化剂nCH2=CH2→[ CH2- CH2 ]nCH2〓CH2:单体,—CH2—CH2—:链节,n :聚合度请尝试写出由CH2 〓CHCl合成聚氯乙烯的反响方程式。
科学探究:现象:聚乙烯塑料受热到一定温度范围时开始软化,直到熔化成流动的液体;冷却后又变成固体,加热后又熔化成液体。
——热塑性塑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有些塑料只是在制造过程中受热时变软,可以塑制成一定的形状,但加工成型后就不受热熔化。
——热固性塑料如:酚醛塑料(俗称电木〕具有耐热性为什么两种塑料的特性不同呢?热塑性塑料具有长链状的线型结构。
受热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弱,易滑动;冷却时,相互引力增强,会重新硬化。
热固性塑料再次受热时,链与链间会形成共价键,产生一些交联,形成体型网状结构,硬化定型请思考:当加热温度很高时,热固性塑料会怎么样?当加热温度很高时,热固性塑料中链与链之间的共价键会断裂,塑料制品就会损坏,无法继续使用。
学与问:从塑料的结构分析,塑料在一般情况下会导电吗?塑料中的原子是以共价键结合的,没有自由电子和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塑料不易导电,是良好的电绝缘材料。
[学生活动1] 阅读:“科学视野——导电聚合物〞,从中得到了那些启示?[学生活动2]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表3-1,了解常见塑料的化学成分、性能和用途。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塑料的组成和分类,了解常见塑料的化学成分、性能和用途。
2.认识纤维的分类,了解常见纤维的性质和用途。
3.认识橡胶的分类,了解橡胶材料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改造和优化。
4.认识合成材料特别是复合材料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了解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塑料的组成和分类,用途。
2.纤维的分类,常见纤维的性质和用途。
3.橡胶的分类、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改造和优化。
教学难点塑料、纤维和橡胶的分类,制备原料及成分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塑料、合成纤维、黏合剂、涂料等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
合成材料既是化工产品,又是化工产品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在国民经济生产和人们社会生活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合成材料产业呈加速发展态势,目前我国化工工业已居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合成材料产量已居世界第2位,合成纤维产量居世界第1位。
未来我国经济仍然保持稳步增长,内需仍然在支撑商品市场的需求,电子通信、汽车、建材、办公器材、生活用品等下游产业将拉动合成材料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合成材料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人工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史上的一次飞跃,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今天,我们将来学习合成材料的三大主要成员: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相关知识二、新课教学合成材料 P61-651.塑料 P61-64(1)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除此外还根据需要加入某些特定用途的添加剂,如能提高塑性的增塑剂,防止塑料老化的防老化剂等。
(2)热塑性——一些塑料在加热时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变成固体,再加热又熔化的性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1[人教版]3.4.1 塑料、纤维和橡胶教案教学目标:1.列举生活中的常用材料,能通过实例认识化学在发展生活用材料中的重要作用。
2.举例说明生活中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评价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3.了解居室装修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举例说明生活中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
教学难点:认识化学在发展生活用材料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查阅资料并讨论。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投影]图片:[问题探究]你能找出有那些物品是合成材料吗?[板书]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一、合成材料[讲述] 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塑料、合成纤维、黏合剂、涂料等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合成材料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人工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史上的一次飞跃,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今天,我们将来学习合成材料的三大主要成员: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学生阅读:第一部分—塑料][回答]根据阅读提纲讨论回答:塑料成分:__________________,塑料大部分是通过_______反应得到,单体是指_____,聚乙烯单体是______。
[板书]1、塑料(1)成分主要反应类型单体概念[实验探究]在一支试管中放入聚乙烯塑料碎片约3g,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观察塑料碎片软化和熔化的情况。
熔化后立即停止加热以防分解。
等冷却后固化后再加热,观察现象。
[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熔化成可流动液体,遇冷后又变成固体。
[板书](2)热塑性和热固性①热塑性: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稀)受热熔化成流动的液体,冷却后成固体,这种现象叫热塑性。
②热固性:有些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加工成型后受热不会熔化,这种现象叫热固性。
如酚醛塑料。
[投影] 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用途[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教师用力拉一下食品袋或橡皮筋,然后放松,问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弹性),又问为什么会具有弹性呢?(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本中有关的段落或由教师讲解)要求答出:在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中原子间、链节间是以共价键结合。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课标要求举例说明生活中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评价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课标解读1.以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为例,认识常见塑料的化学成分、性能和用途,了解物质的结构对性能和用途的影响。
2.认识纤维、橡胶的分类,了解纤维的性质和用途,并以橡胶的硫化为例进一步强化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能、用途之间关系的认识。
3.认识复合材料,掌握不仅可以选择不同的组分材料,而且可以通过改变各组分材料的含量来制造复合材料。
4.了解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环境质量的影响。
●教学地位本节主要介绍了传统的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以及在航空航天、生物工程和机械工业等领域中应用日益广泛的复合材料。
本节知识是第三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奠定知识基础。
●新课导入建议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橡胶、高分子合成材料等。
合成材料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你了解这些材料的结构、性质吗?你了解传统的合成材料又有哪些发展吗?我们一起学习本节内容,认识一下合成材料的三大主要成员: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教学流程设计采用课前预习、小组研究、成果汇报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步骤1:课前预习: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初步了解相关知识。
步骤2:调查研究:提前将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根据兴趣自愿结合),如塑料小组、纤维小组、橡胶小组和复合材料小组。
在教师指导下,各小组确定各自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成果汇报形式等,并分工实施。
步骤3:课堂交流:塑料小组通过“科学探究”介绍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和结构差异,展示塑料制品的图片资料或部分实物标本。
纤维及复合材料小组侧重于实际应用。
步骤4:归纳总结:从组成、结构→性质→用途角度进行小结。
起到的重要作用。
(难点)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1.塑料(1)成分⎩⎪⎨⎪⎧合成树脂添加剂:如增塑剂、防老化剂等。
(2)制备:小分子塑料↓ ↓(单体) (聚合物)如:CH 2===CH 2是聚乙烯的单体。
(1)天然纤维:包括棉花、羊毛、蚕丝、麻等。
(2)人造纤维:由木材等加工而成。
(3)合成纤维①概念用石油、天然气、煤和农副产品作原料制成单体,然后再经化学合成和机械加工制成。
②性能⎩⎪⎨⎪⎧优点: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和 不怕虫蛀。
缺点:吸水性和透气性不如天然纤维。
③典型代表物——“六大纶”⎩⎪⎨⎪⎧ 锦纶:聚酰胺纤维(尼龙)涤纶:聚酯纤维(的确良)腈纶:聚丙烯腈纤维(人造羊毛)维纶:聚乙烯醇纤维氯纶:聚氯乙烯丙纶:聚丙烯1.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有什么不同?【提示】 (1)吸水性:合成纤维的吸水性比天然纤维差。
(2)耐久性:合成纤维的耐久性比天然纤维强。
(3)保暖性:合成纤维的保暖性比天然纤维差一些。
(4)形成:天然纤维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蛋白质或纤维素构成的;而合成纤维是通过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3.橡胶(1)种类和性质橡胶错误!)(2)结构特点线型结构――→优点 可塑性好――→缺点强度和韧性差改进措施:硫化体型结构强度、韧性、弹性增大,化学稳定性增强2.天然橡胶为什么易老化?【提示】 由于天然橡胶中有,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
1.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合起来,在性能上取长补短,就可以得到比单一材料性能优越的复合材料。
2.组成由基体和增强剂组成。
3.性能由于复合材料是由多种材料组合起来的,它的设计自由度很大:(1)可以选择不同的组分材料;(2)可以通过改变各组分材料的含量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因此,复合材料具有比单一材料更优越的性能,根据其组成材料的不同,有的强度大、密度小;有的耐高温、耐腐蚀、绝缘性好;有的易导电、易导热等。
4.典型代表物——玻璃钢(1)原料:玻离纤维和合成树脂。
(2)优点:材料的强度大大提高、密度小、有较高的耐化学腐蚀性、电绝缘性和易加工性能,有较好的韧性。
(3)主要用途:制造汽车车身、火车车箱和船体,以及印刷电路板等。
3.为什么说复合材料是宇航工业发展的关键?【提示】由于复合材料是由多种材料组合起来的,它的设计自由度很大,不仅可以选择不同的组分材料,而且可以通过改变各组分材料的含量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因此,复合材料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成为宇航工业发展的关键,而且在民用工业如汽车、体育用品,甚至人类健康方面的应用前景也是十分广阔的。
各类塑料的特征比较【问题导思】①聚合物和单体的化学性质一样吗?【提示】不同。
如乙烯能使溴水褪色,但聚乙烯不能。
②热塑性塑料与热固性塑料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提示】热塑性塑料是线型分子,链与链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受热时软化可重新塑造成型;热固性塑料是体型结构,受热时不会软化,一次成型后不能反复重塑。
1.塑料与树脂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①塑料:由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
主要成分是树脂。
②树脂:指没有跟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聚物。
(2)联系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性能。
2.塑料的分类有关塑料的几点需注意的问题(1)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虽然很大,但组成并不复杂,结构也很有规律性。
____(2)聚合物与单体的化学性质有区别,如乙烯能使溴水褪色,但聚乙烯不能。
(3)当加热温度很高时,热固性塑料中链与链之间的共价键会断裂,塑料制品就会损坏,无法继续使用。
(4)“白色污染”是大量使用塑料制品造成的环境污染,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人们开始着手利用废弃塑料,使它成为有用的资源:①回收用作材料。
②热解成单体。
③制成燃油和燃气。
现有两种高聚物A、B,A能溶于氯仿等有机溶剂,B不溶于任何溶剂,加热不会变软或熔融,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高聚物A可能具有弹性,而高聚物B一定没有弹性B.高聚物A一定是线型高分子材料C.高聚物A一定是体型高分子材料D.高聚物B一定是体型高分子材料【解析】A溶于氯仿等有机溶剂说明一定不是体型高分子,而是线型高分子;B不溶于任何溶剂,加热不会变软或熔融,则一定是体型高分子材料。
【答案】C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物质的结构,在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考性质与结构的相互关系。
1.下列原料或制成的产品中,若出现破损不可以进行热修补的是()A.聚氯乙烯凉鞋B.电木插座C.聚丙烯材料D.聚乙烯塑料膜【解析】线型结构的高分子具有热塑性,即加热时可以变软为黏稠状、流动的液体,该液体冷却后又变为固体,该固体再被加热后又熔为黏稠、流动的液体,所以线型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制成薄膜、拉成丝或压制成各种形状。
即可用热修补法来修补破损的是线型高分子材料。
常见的线型高分子材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而体型高分子材料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因而具有热固性,如酚醛塑料(俗称电木),不可以进行热修补。
①什么是纤维?【提示】纤维(纺织纤维)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弹性、细度、长度,可用来制造纺织品的材料。
②人造纤维与合成纤维都是化学纤维,二者有何区别?【提示】人造纤维是用木材、草类纤维经化学加工制成的;合成纤维是利用石油、天然气、煤等作原料制成单体再经聚合反应制成的。
1.常见纤维的化学组成和性质天然纤维棉纤维纤维素、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吸水性好,易干,穿着舒适,不起静电,不耐磨蚕丝蛋白质,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吸水性好,手感柔和,有光泽,不起静电,不起球羊毛蛋白质,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弹性好,隔热性、保暖性好,水洗后收缩,易起球化学纤维人造纤维纤维素(黏胶纤维)吸水性好,穿着舒适,不起静电,不耐洗,不耐穿合成纤维各种线型有机高分子(聚酰胺、聚酯、聚丙烯等)强度高,耐磨,不易染色,吸湿性、透气性差识别纤维最简便的方法是燃烧法。
根据燃烧时的现象不同和燃烧后产物形态及烟、烟灰、气味和燃烧后灰烬的性能的不同,可以区分出哪种纤维。
棉纤维:易燃,燃烧速度快,有烧纸的气味,烧出的灰保持原形,手触灰即散碎。
麻:燃烧快,产生黄色或蓝色火焰。
燃烧后仍保持原形,有烧枯草的气味,灰烬少,呈浅灰色。
羊毛:近火即卷缩,灼烧时臭味与烧毛发相同,灰缩成黑色易碎的颗粒。
丝:现象与毛相似。
但烧前丝线长而细,有光泽,与毛不同。
人造纤维(黏胶纤维):易燃,燃烧速度快,有烧纸的气味,但灰烬很少。
(2013·包头高二质检)国际上通行的环保产品概念,至少应满足下列4个条件:①原料能再生,②加工无污染,③对消费者无危害,④废弃后可降解。
现不少厂家广告中称其保暖内衣是“绿色”“环保”“生态”产品,有的还称为纳米技术制造。
其实保暖内衣面料一般由3层组成,上下两层为普通高支全棉或涤棉材料,中间层是保暖内衣的保暖精华部分,其生产方法不同,材料不同,性能不同,保暖效果也不同。
其中间层通常用3种材料:①聚乙烯薄膜,②涤纶和丙纶复合绒,③羊毛等其他保暖材料,根本不是纳米技术制造。
保暖内衣应该具有的散热与储热,透气与抗风,导湿与保温的功能也许真的要用纳米技术才能解决。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全棉是指天然棉花产品B.涤纶是合成纤维,不能降解C.保暖内衣有三层,所以保温效果好D.保暖内衣不能透气,否则保暖效果不好(2)若某种品牌保暖内衣标志牌上标明中间层是羊毛,如何鉴别是否是真羊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聚乙烯薄膜、涤纶和丙纶复合绒的制造都是以石油作为原料,写出以石油产品乙烯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保暖内衣能否称为环保内衣?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保暖内衣由于含有涤纶、丙纶复合绒和羊毛等保暖材料,故保暖效果好。
鉴别羊毛可以用灼烧实验。
乙烯聚合可得聚乙烯。
此保暖内衣的原料不可再生,废弃后不能降解,不符合环保内衣标准。
【答案】(1)AB(2)可抽几根纤维点燃,如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或灰烬用手指一压即碎就是纯羊毛(其他答案合理也可)(3)n CH2===CH2CH2—CH2(4)不能,因为原料不能再生,废弃后不可降解纤维的分类如下:纤维⎩⎪⎨⎪⎧ 天然纤维:棉花、麻、羊毛、蚕丝人造纤维:人造丝、人造棉、人造毛合成纤维:“六大纶”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可统称为化学纤维B .酚醛塑料和聚氯乙烯都是热固性塑料C .锦纶丝接近火焰时先蜷缩,燃烧时有烧焦毛发的臭味,灰烬为有光泽的硬块,能压成粉末D .许多纤维如锦纶,具有很高的强度【解析】 酚醛塑料为热固性塑料,聚氯乙烯为热塑性塑料;毛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当它接近火焰时先蜷缩,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锦纶是一种合成纤维(聚酰胺纤维),无上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