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小学科学 新版二年级上册《两极指南北》
- 格式:ppt
- 大小:5.66 MB
- 文档页数:14
两极指南北-大象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南北极,并知道南北极的位置及特点;2.认识和了解北极熊和企鹅等生物;3.了解地球上的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及适应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南北极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北极熊和企鹅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特点。
教学难点地球生物的适应与进化,如何适应严寒环境等问题。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教学内容•了解南北极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掌握北极熊和企鹅的生存特点;•了解地球生物的适应与进化。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南北极是什么?•第二课时:南北极的位置和特点;•第三课时:探索北极熊的世界;•第四课时:掌握企鹅的生存特点;•第五课时:地球生物如何适应与进化。
教学方法及教学媒体教学方法课堂授课、讨论、实验、图片解释等。
教学媒体图书、图片、视频、实物等。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南北极是什么?教学目标1.理解南北极是什么;2.理解南北极的位置。
教学步骤1.利用图片等教具向学生介绍南北极的基本情况;2.讲解南北极的地理位置;3.通过图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南北极的温度、亮度等特点。
第二课时:南北极的位置和特点教学目标1.掌握南北极的地理位置;2.了解南北极的特点。
教学步骤1.通过图片等教具向学生介绍南北极的地理位置;2.通过教学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南北极的特点,如极地日照、气温等。
第三课时:探索北极熊的世界教学目标1.理解北极熊的生存特点;2.理解北极熊的行为习惯。
教学步骤1.通过图片等教具向学生介绍北极熊生存的环境;2.利用视频等教学媒体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北极熊的生存特点,如节食、保暖、狩猎等;3.利用图片等教具向学生介绍北极熊的行为习惯。
第四课时:掌握企鹅的生存特点教学目标1.理解企鹅的生存环境;2.了解企鹅的特点。
教学步骤1.利用图片等教具向学生介绍企鹅的生存环境;2.通过视频等教学媒体向学生展示企鹅的生存特点,如繁殖、捕食、抗寒等。
第五课时:地球生物如何适应与进化教学目标1.理解地球生物如何适应严寒的环境;2.了解地球生物如何进行进化。
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两极指南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两极指南北》是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课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认识地球磁场和方向的重要一课。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掌握利用磁铁两极指南北的方法,培养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地球科学和物理学知识奠定基础。
本课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已经接触过磁铁,并对其有一定的好奇心。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将生活经验与科学知识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2.教材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入部分:通过展示一些与方向有关的图片或现象,引发学生对方向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两极指南北。
认识磁铁:介绍磁铁的基本性质,如能吸引铁制品、有两极等。
探究磁铁两极指南北: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磁铁两极在不同情况下的指向,引导学生发现磁铁两极指南北的规律。
拓展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制作指南针等。
3.教材特点内容贴近生活:教材中的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注重实验探究: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探究磁铁的性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图文并茂:教材中配有丰富的图片和插图,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实验过程和科学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知道磁铁有两极。
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知道磁铁两极指南北的规律。
掌握制作简单指南针的方法。
2.科学探究目标能够提出关于磁铁两极指南北的问题,并进行猜想和假设。
能够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磁铁两极指南北的规律。
能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想法。
3.科学态度目标对科学探究保持好奇心和兴趣,愿意参与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
《两极指南北》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两极指南北》的背景和文学特点,提高同砚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2.培育同砚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分析文学作品。
3.激发同砚对文学的爱好,培育同砚的创设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两极指南北》的作者、背景和写作动机。
2.《两极指南北》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3.《两极指南北》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4.《两极指南北》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老师通过讲解、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援助同砚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内涵。
2.谈论法:老师组织同砚进行小组谈论,引导他们自主探讨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3.朗读法:老师和同砚一起朗读文学作品,提高同砚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4.写作法:要求同砚进行写作练习,写作读后感、议论文等,培育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简短的导入,引出《两极指南北》的主题和背景,激发同砚的进修爱好。
2.讲解:讲解《两极指南北》的作者、背景和文学特点,援助同砚全面了解作品。
3.分析:分析《两极指南北》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引导同砚深度理解作品的内涵。
4.谈论:组织同砚进行小组谈论,让他们自由发表对《两极指南北》的看法和评判。
5.朗读:指挥同砚进行课文朗读,提高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6.写作:要求同砚进行写作练习,写出对《两极指南北》的读后感,培育他们的写作能力。
7.总结: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梳理同砚的进修收获,引导同砚乐观参与下一堂课的进修。
五、教学评判:1.教室表现:评判同砚在讲解、谈论、朗读和写作环节的表现,包括乐观性、思维深度和表达能力。
2.作业效果:评判同砚的作业质量,包括写作练习、读后感和课外拓展等。
3.考试效果:通过期中期末考试评判同砚对《两极指南北》的理解和精通水平。
六、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两极指南北》的原文阅读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文学理论和鉴赏书籍供同砚参考。
3.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室教学。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3.2《两极指南北》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指南针的指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A.木头B.铁C.磁铁2.条形磁铁可以指()。
A.东西B.南北C.前后3.指南针里的指针是()。
A.磁铁B.铁C.木头4.下列表示磁铁南极的字母是()。
A.W B.S C.N5.下列能指示南北的是()。
A.B.C.6.下列指南针能指示南北方向的原因的是()。
A.指南针的做工很精细B.指南针里的指针是磁铁C.指南针上面标有方向7.磁铁的北极用字母表示()。
A.E B.S C.N二、综合题思考并回答问题。
8.一块条形磁铁,不知道南北极,小明用线将它捆住吊起来,等磁铁静止时观察,磁铁指北的一端就是( )极(N/S),指南的一端是( )极(N/S)。
9.人们利用磁铁的这个特点,发明了()。
A.电扇B.汽车C.指南针三、判断题10.指南针是中国人发明的。
( )11.司南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
( )12.条形磁铁能指示南北。
( )13.在野外能用指南针判别方向。
( )14.指南针里的指针是铁钉。
( )15.条形磁铁一端为南极,用“N”表示;另一端为北极,用“S”表示。
( ) 16.条形磁铁中间部分吸铁能力最强。
( )四、简答题17.你知道如何使用指南针吗?说一说。
18.指南针为什么能指示南北方向?19.指南针是根据什么原理做成的?五、填空题20.指南针的指针能吸大头针,是( )做成的。
21.我们可以用( )找出教室的东、西、南、北。
22.指南针的“家史”有( )、( )、( )。
23.条形磁铁一端为( ),用“S”表示;另一端为( ),用“N”表示。
24.条形磁铁可以指示___________。
指南针里的___________是磁铁,所以能指示___________。
25.做水浮条形磁铁和悬挂条形磁铁实验,当磁铁静止后,磁铁指向__________。
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两极指南北》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磁针与南北第二课两极指南北一、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要求:1.知道指南针中的小磁针是磁铁,可以用来指示南北。
2.说出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
教材分析:《两极指南北》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磁铁有两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认识了条形磁铁的两个磁极,所以这节课再研究条形磁铁,学生就不在陌生了。
指南针是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一种现代科学仪器。
本课我先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指南针的方法,然后拆解指南针,探究小磁针的奥秘,学生研究指南针的小指针,发现小指针能指南北,再利用条形磁铁,发现磁铁的两极能指示南北的规律。
学生分析:磁铁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指南针也很熟悉。
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指南针可以指示南北,但是指南针的小指针是磁铁,学生却不明白,也不知道磁铁的两极也可以用来指示南北。
本课采用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得出结论——扩展活动等环节,环环相扣,让学是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得出结论,最后与生活应用紧密联系,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学习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
2.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水浮法,悬浮法,悬挂法实验验证条形磁铁能指示南北。
3.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磁铁的两极能指南北。
4.了解指南针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三、学习重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磁铁的两极能指南北。
四、学习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水浮法,悬浮法,悬挂法实验验证条形磁铁能指示南北。
五、教学准备:教材、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六、学习过程:大象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变幻的天气》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变幻的天气第一课变幻的天气一、目标指定的依据课标要求:1.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2.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变幻的天气》,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猜一猜、连一连等环节,让学生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认识简单几种天气符号,并在各个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 两极相遇了【教学分析】对于磁铁两极的相遇现象,大多数玩过磁铁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发现。
这是两个幼儿园孩子关于磁铁相遇的感受:“磁铁能吸上,要是反着就不会吸上”;“磁铁正极对负极可以吸在一起,但是正极和正极不能吸在一起,如果正极和正极对一块儿两个头就会掉头”。
可以发现学生有着很多的生活经验,教师就以此为基础直接引入“磁铁长龙”的游戏。
初次的拼摆后会发现磁铁的两极不同才能吸引,相同的两极是不能吸引的。
此时的提出问题与猜想就更加具体和有效,教师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列举出4种两极相遇的情况,并请学生多次实验和记录。
准确地描述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是实验的关键,并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同极相吸、异极相斥”的规律。
最后的拓展可使学生对磁铁的这一性质掌握得更加深入和灵活。
【教学目标】(1)进行磁铁磁极相接近的实验,发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正确描述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在比较、归纳中形成实验结论。
(3)主动发现磁铁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感受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圆形磁铁、没有颜色(或遮盖颜色)的磁铁等。
(2)活动场地:在教室内和实验室内均可。
【教学过程】师:大家对于条形磁铁和它的两极已经熟悉了,现在我们进行一个“磁铁长龙”的游戏。
请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到黑板这里进行磁铁接龙,要把每两根磁铁牢牢地吸上,我们拖动第一根磁铁,后面的磁铁都能够跟着运动才行。
(学生代表进行活动,其他的同学都能够清晰地看到操作过程。
)师:看来,这个活动是有窍门的,谁来说说?生1:不同的颜色才能吸上,相同的不能吸上。
师:你们说的颜色指的是磁铁的两极,磁铁的两极相接近会有几种接近的情况发生?生1:相同的极和不同的极。
生2:S极和S极接近,N极和N极接近,S极和N 极接近。
师:老师把你们说的情况记录下来。
最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
例如S——S会发现“吸不上”,就把“吸不上”记录在后面。
《两极指南北》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地理位置和两极的特点;2. 掌握两极地区的气候、动植物资源及人类活动;3. 探讨气候变暖对两极地区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地球的地理位置和两极的特点1. 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北极和南极是地球的两个极点。
2. 北极位于北半球的90°北纬处,南极位于南半球的90°南纬处。
3. 两极地区气温极寒,终年冰雪覆盖,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干燥的地区。
4. 北极是一片覆盖海洋的冰川,南极是一片覆盖冰盖的大陆。
二、两极地区的气候、动植物资源及人类活动1. 两极地区的气候寒冷干燥,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
2. 两极地区的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有北极熊、企鹅、海豹等动物,还有一些耐寒的植物。
3. 人类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研究、旅游探险等活动,同时也存在捕捞、开采资源等经济活动。
三、气候变暖对两极地区的影响1.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地区冰盖融化,加剧了全球性海平面上升,造成极地动植物栖息地减少。
2. 气候变暖也影响了两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导致部分物种数量减少、分布范围缩小。
3. 气候变暖还可能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如风暴、暴雪等,对两极地区的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导学活动:1. 小组合作讨论:根据所学知识,讨论气候变暖对两极地区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2. 图片展示与解析:观看两极地区的图片,了解两极地区的景色和环境特点。
3. 角色扮演:扮演科学家、探险家等角色,模拟进行两极地区的科学研究或探险活动。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当地博物馆或科研机构,了解两极地区的科学研究成果和保护措施。
导学反思:1. 地球的两极地区是地球上独特而重要的生态系统,我们应当珍惜和保护。
2. 气候变暖是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球共同努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
3. 通过学习两极地区的知识,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还可以激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行动。
《两极指南北》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两极指南北》是一部描写极地探险故事的小说,通过主人公在极地探险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和勇气拼搏,展现了人类面对自然力量时的顽强和英勇。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小说,设计此作业方案。
二、教学目标1.了解极地探险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理解小说《两极指南北》中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激发学生对探险精神和勇气的倾慕和追求。
三、作业内容1.阅读小说《两极指南北》,并撰写读后感。
2.就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进行分析和讨论。
3.设计一次极地探险计划,并以PPT形式展示。
4.模拟极地探险过程,进行团队合作活动。
5.观看相关纪录片或影视作品,进行讨论和比较。
四、作业要求1.读后感要求言之有物,深入思考,不少于800字。
2.分析和讨论要求结合具体事例和引用文本,不少于1000字。
3.PPT展示要求包括探险目标、路线规划、装备准备等内容。
4.团队合作活动要求每组成员积极参与,完成任务并撰写心得体会。
5.观看纪录片或影视作品后,要求撰写观后感不少于500字。
五、评分标准1.读后感:内容充实,观点独到,结构清晰,语言流畅,得分30%。
2.分析和讨论:论据充足,逻辑周密,观点明确,得分30%。
3.PPT展示:内容完备,排版美观,表达清晰,得分20%。
4.团队合作活动:合作默契,任务完成度,个人表现,得分10%。
5.观后感:观点鲜明,分析深刻,总结清晰,得分10%。
六、作业安排1.第一周:阅读小说《两极指南北》,准备读后感。
2.第二周:交流讨论小说主题和人物,准备分析和讨论。
3.第三周:设计极地探险计划,准备PPT展示。
4.第四周: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完成任务并撰写心得。
5.第五周:观看纪录片或影视作品,完成观后感。
七、作业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小说《两极指南北》的内容和主题,还能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对探险精神和勇气的倾慕和追求。
两极指南北-大象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南极”和“北极”的地理位置,区分两极的异同;2.了解两极的气候、地形和动植物资源;3.了解两极的特殊生物——企鹅和北极熊的生存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区分南极和北极;2.了解两极的气候、地形和动植物资源;3.探究企鹅和北极熊的生存特点。
难点1.探究企鹅和北极熊的生存特点。
三、教学准备1.PPT投影仪;2.学生自带的作业本。
四、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老师以图片为教学材料,在投影仪上向学生展示南极和北极的图片,先让学生说出看到的内容,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当地早晚是否存在光线,为什么?训练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
2. 正文(25分钟)1.南极和北极是什么?•老师让学生学习科学二年级的课本或单独发给学生相关资料去了解南极和北极是两个地理位置极端的地区。
2.南极和北极的异同点有哪些?•通过PPT或其他形式呈现两极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特点,学生自己总结两极的异同点。
3.两极的动植物资源•让学生自己总结南极和北极的动植物资源特点。
4.探究企鹅和北极熊的生存特点。
•老师提供有关企鹅和北极熊的基本信息;•学生展示在家自己收集到的关于企鹅和北极熊的有趣知识。
3. 总结(5分钟)•根据所学内容,老师帮助学生归纳出南极和北极的异同点及两极的动植物资源特点;•老师带领学生总结企鹅和北极熊的生存特点。
4. 作业(5分钟)•发布本节课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再次了解南极和北极的特点,最好自己画一张地图标注出两极地区的具体位置,提交到下次课上。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图片及相关资料呈现在两极地区的环境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及著名动物企鹅和北极熊的生存特点等方面进行教学。
在课堂中,老师除了适时地提问,也让学生自主展示自己关于企鹅和北极熊的有趣知识,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参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的来说,本节课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各种特点和生态资源,也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两极指南北》教学设计一、目标制定的依据(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科学知识:知道指南针中的小磁针是磁铁,可以用来指示南北。
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两极指南北》,是在学习了《磁铁有两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知道了磁铁有两个磁极。
指南针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现代科学仪器,本节课学生先学习正确使用指南针的方法,然后通过拆解指南针,发现小指针是磁铁,再利用条形磁铁,探究条形磁铁两极能指南北的规律。
本课采用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得出结论——扩展活动等环节,环环相扣,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得出结论,最后与生活应用紧密联系,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指南针并不陌生,对磁铁更熟悉。
大部分学生知道指南针可以指示南北。
但由于年龄特点,学生仅仅掌握了观察、比较等方法,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上,不容易想到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也不知道磁铁的两极也可以用来指示南北。
因此,本节课要从引导学生探究指南针里的小指针入手,进而探究出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
二、学习目标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出指南针中的小指针是磁铁。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实验验证条形磁铁能指示南北。
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磁铁的两极能指南北,并想出区分磁铁两极的办法。
4.了解指南针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三、学习重难点重点: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实验验证条形磁铁能指示南北。
难点:想出区分磁铁两极的办法。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指南针、曲别针、白磁铁、水、泡沫、悬挂支架、学生记录单五、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