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丙橡胶ppt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24
乙丙橡胶简介乙丙橡胶是一种合成橡胶,由乙烯(ethyl)和丙烯(propylene)两种单体共聚而成。
其化学结构中交替排列的乙烯和丙烯单体单元赋予了乙丙橡胶良好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物理性质1.外观:乙丙橡胶呈白色或乳白色固体。
2.纹理:乙丙橡胶具有柔软的纹理。
3.密度:乙丙橡胶的密度通常在0.87-0.89 g/cm³之间。
4.硬度:乙丙橡胶的硬度范围通常在60-90 Shore A之间。
5.耐热性:乙丙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在高温下仍可保持其弹性和物理性能。
6.耐腐蚀性:乙丙橡胶对酸、碱及大部分有机溶剂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主要应用由于乙丙橡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和耐化学腐蚀性,它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乙丙橡胶的主要应用领域:1. 汽车工业乙丙橡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
它常用于汽车密封件、悬挂系统、减震器、轮胎等零部件的制造。
乙丙橡胶的优良耐热性、耐磨性和耐候性使其成为汽车工业的重要材料。
2. 医疗器械乙丙橡胶在医疗器械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过敏性,乙丙橡胶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医用管道和密封件。
3. 电气领域由于乙丙橡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热性,它常用于制造绝缘电缆、电线和电子元件。
乙丙橡胶还可以用于制造电气绝缘胶带和电气绝缘垫等电气辅助材料。
4. 建筑行业乙丙橡胶也在建筑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它常用于制造防水膜、屋顶防水材料和建筑密封胶等。
乙丙橡胶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使其成为建筑行业的理想选择。
5. 体育用品乙丙橡胶常用于制造运动鞋的外底,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弹性。
此外,乙丙橡胶还可以用于制造乒乓球拍的胶皮,提供良好的摩擦力和旋转性能。
生产过程乙丙橡胶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单体聚合:乙烯和丙烯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共聚成乙丙橡胶。
通常使用聚合物化学方法进行反应。
2.乳液凝固:乙丙橡胶形成乳液,并通过乳液凝固过程将其转化为固体。
3.干燥:将凝固后的乙丙橡胶干燥,以去除水分。
橡胶配合加工技术讲座第6讲 乙丙橡胶(EPR)安宏夫(青岛化工学院橡胶工程学院 266042) 乙丙橡胶(EPR)是50~60年代开发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介于通用橡胶和特种橡胶之间的SR。
19世纪50年代纳塔与意大利Montecatini(现为Montedison)公司以乙烯和丙烯为单体,采用齐格勒2纳塔型催化体系进行阴离子配位共聚,首先成功地合成了二元乙丙橡胶(EPM),其分子主链完全饱和,抗臭氧和耐热性能优良。
1963年美国杜邦公司用乙烯、丙烯单体,加入少量非共轭的环状二烯作第三单体,首先合成了分子侧链上含有少量双键的低不饱和度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
因其分子主链仍完全饱和,故不仅保持了EPM的优异特性,而且达到了可用硫黄硫化的目的。
此后,许多国家都积极致力于EPR的开发。
到80年代末期,已有包括我国在内的10多个国家的近20家公司共生产出100多个商品牌号的EPR。
近年来又开发出了高乙烯摩尔分数的EPR、高不饱和度的EPDM、热塑性EPR、EPDM与NBR共混胶及各种改性EPR等。
1 制造111 共聚反应EPR是以乙烯、丙烯及少量非共轭二烯为单体,采用溶液法或悬浮法进行二元 作者简介 安宏夫,男,59岁。
副教授。
1964年毕业于山东化工学院(现青岛化工学院)橡胶工程专业。
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参与编写专著3部。
或三元共聚而制得的无规共聚物。
其中溶液共聚法是目前EPR生产中主要采用的方法。
溶液共聚法采用三氯氧钒2倍半卤化烷基铝作催化剂,正己烷为溶剂,于一定压力和温度下进行共聚。
常加入催化剂第三组分作活性剂,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并采用氢或其它化合物作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
因聚合度越高,溶液的粘度越大,搅拌越困难,故反应必须在较低浓度下进行,因而生产效率较低,而且获得极高相对分子质量的产物比较困难。
悬浮共聚法是在液态丙烯(既是单体,又是介质)中进行共聚反应,聚合产物不溶于丙烯液体,而是呈悬浮粒子状存在,因而可在较高浓度下进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