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师范培养方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440.00 KB
- 文档页数:14
培养英语师范人才方案摘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英语教育的不断深入,培养优秀的英语教育人才已成为各个教育部门的共同目标。
本文将概述一个完整的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优秀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拓展就业市场。
背景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英语作为一种全球通用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当前一些地区的英语教育水平存在不足,教师队伍缺乏高水平英语教育人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针对这一问题,英语师范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各个教育部门的共同目标。
方案一、建立教育理念家长、学生和教师都应该明确学习英语的意义。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单纯的语言交流,更是为了培养想象力、探索精神和国际视野。
英语师范人才也应该了解这一理念,带领学生掌握探索和研究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并将其用于个人生涯规划和社会发展。
二、架构课程体系培养英语师范人才需要突出英语专业知识的教育。
这包括:语言学、翻译学、语文教育学、英语教育学等。
通过课程,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英语语言及其文化背景,以及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
此外,还应该进行教育实习课程,提高学生的教学经验,保证他们后期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建设实验实训基地英语师范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为此,需要建立实验实训基地,让学生进行以实验为核心的教学实践,包括教材编写、教学设计、教学执行等。
通过实验实训,学生将能够更好地了解目标学生的需求,顺利完成后期教学任务。
四、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学生在校期间还需要进行社会实践,进行实地教学,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教学状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服务能力。
社会实践平台不仅包括国际交流,还包括国内教育资源共享、教育科技创新、教学设计和教育研究等方面。
结论英语师范人才的培养需要全系统、多角度的建设。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方案,期望能够提高优秀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拓展就业市场。
同时,也期望能够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国内英语教育的不断发展,让更多的人受益于英语教育的发展。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交流、文化交流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工具。
因此,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师范院校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创新。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课程设置英语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涉及到语言、文化、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设置一系列的课程,包括英语语言课程、英美文学、文化、翻译等课程。
此外,还需要注重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训练,以及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的培养。
二、实践教学英语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实践教学的设置。
比如,开设实践性强的课程,如口语、写作、翻译等;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如实习、社会实践等。
三、师资队伍英语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关键。
因此,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招聘具有高学历、高学位、高水平的教师,同时要注重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
此外,还要注重教师的培训和发展。
四、学科建设英语专业学科建设是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又一重要方面。
要注重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时还要加强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此外,还要建设好英语专业的实验室和教学资源中心,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
总之,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英语专业人才的目标,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英语专业人才的素质和实力,推动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
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01 学科门类:文学专业门类:外国语言文学授予学位:文学学士标准学制:4年适用年级:2016级所属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负责人:王敏方案制订人:王敏方案审核人:程家才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夯实语言基础、培养跨文化意识、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校校合作为主要路径,采取英语语言技能学习与师范技能锻炼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英语师范人才的需要,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掌握英语教学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较高的教师职业素质,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主要在中小学及其他教育部门从事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一)培养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教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相关学科理论与技能的系统教育和训练,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具体规格要求如下:1. 思想政治素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
2. 通识能力素质方面: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军事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等应用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掌握一门第二外语。
3. 专业能力素质方面:掌握英语专业知识,包括语言、文学和英语国家社会文化及科技发展概况的知识,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掌握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英语教学与测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师范专业技能,包括普通话、板书、教学活动设计、班主任工作艺术等,具有设计实施英语教学和英语教育研究的能力,能熟练地采用现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教学手段与模式,能根据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需要,将新知识、新技术引入英语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了解国家和地方相关教育政策,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与教师职业特点。
培养英语师范人才方案1. 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以及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速,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流中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
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培养大批优秀的英语教师成为了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英语师范人才的培养尤为关键。
在当前的中国高校教育体系中,英语专业的师范教育已经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并逐渐走向了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方向。
许多高校也开始重视英语师范教育的发展,制定了相应的招生计划和培养方案。
2. 目标针对当前国内英语教育事业存在的巨大问题,培养优秀的英语师范人才已经成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的培养方案的目标是:1.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符合国家基本素质要求的人才;2.培养掌握坚实的英语文化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英语师范人才;3.提高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满足不同类型和层次学校的需要。
3. 培养方案3.1 师资力量提高教师教育的培养质量,离不开具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因此,我们的培养方案需要不断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并按照学科特点和学科需求,优化师资结构。
在教师教育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在线直播、录播、网络交流等,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3.2 课程设置培养英语师范人才的过程中,课程设置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因此,我们将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科学、系统、完整的英语师范人才培养体系。
在课程方面,我们将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同时,我们也会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培养过程中给予充分的实践机会。
3.3 教学方法在培养英语师范人才的过程中,教学方法也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实践教学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学科交叉和跨学科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学习体验。
3.4 实践教学英语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我们在培养过程中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
英语专业(师范类)本科培养方案(2017)一、专业简介专业代码:050201英语专业隶属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英语语言文学是XX大学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本专业发轫于1977年的XX师范学院XX分院英语科,2000年起招收师范类本科生,学制4年,授文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是学校办学历史最长、办学声誉较高的传统优势专业之一。
拥有一支以教学名师领头,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良好,学历层次高的教学队伍。
本专业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深受社会好评.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职业英语教育人才。
通过本专业学习,学生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掌握英语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从事英语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在外事、文化、科技、管理、旅游等领域从事翻译、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也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三、培养要求1。
知识要求。
①熟悉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英语语言知识;了解英语语言学、文学、英语国家国情、跨文化交际、英汉互译和专门用途英语等方面的知识;有侧重地掌握经贸领域知识。
②理解英语语言学、英语文学、英汉互译、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研究理论和科学方法。
③掌握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专业基本技能;掌握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和英语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
2. 能力要求.①具备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能够用英语对某一专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并且较为清楚地阐明自己的观点.②具备运用本专业知识进行思辨、创新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③具备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和教学的能力,能够从事英语课程教学和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
3.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有人文与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较宽广的知识面和较高的语言素质,热爱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四、学制与学分要求1。
英语专业(教育方向)培养方案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够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等和中等学校英语教师、英语教学研究人员以及相关的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和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基本技能训练,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习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英语教学、管理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熟练地掌握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并具有丰富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2.掌握英语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3.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4.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实际应用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6.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英语教学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英语教学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四、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初级口语、英语中级口语、基础写作、高级写作、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阅读、英语语法、英译汉、汉译英、口译、英语国家概况、英语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七、学制:四年八、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九、课程结构:通修课36.5学分学科基础课56学分专业核心课6.5学分专业选修课20学分教师教育类课程17.5学分公共选修课6学分实践课程29学分总学分165.5学分,其中理论课总学分135.5学分,占总学分82%,实验(践)课程29学分,占总学分18%,专业选修课比例26%。
英语专业(师范类)※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50201专业名称:英语English※培养目标本专业基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和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的教育工作者、学科教学骨干教师、教育管理者,毕业后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外事、旅游、翻译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及特色以突出师范性为特色,使学生了解基本的英语教学法流派、英语教学基本理论,熟悉高等或中等学校的英语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测试及评价,为毕业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要求和能力:1.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
2、掌握对象国家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及英语教育基本理论,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基本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学制和学位学制:四年学位:文学学士※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相近专业日语、法语、俄语※课程体系普通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数学文化、大学计算机基础、文献信息检索、体育与健康、外语(日语/俄语)。
专业教育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语音、基础英语、视听说、阅读、写作、语法、翻译、高级英语、语言学概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论文写作。
综合教育课程:由石河子大学统一规定,见《石河子大学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中的相关规定。
特色课:外语教学论、中学英语教学法。
※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一)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安排在第4学期暑假进行,时间为2周,活动内容可自拟,也可选定指导教师提供的题目,方式可以是独立进行,也可以组成小组,由教师指导,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师教育方向)本科培养方案(2013年4月修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教育类)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英语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经贸及文化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使用能力与英语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与教育发展的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教育、经贸、旅游、外事、文化、新闻出版及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翻译、外贸、旅游、外事、文秘及研究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牢固掌握英语语音、词汇、语法、文体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娴熟运用听、说、读、写、译五项英语基本技能;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
3.掌握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质和从事英语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
4.初步掌握英语语言学、文学、文化及翻译等科目的基本理论,了解本专业新成就、新发展;具有从事本专业研究的能力。
5.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历史、地理、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国情,了解经贸、文秘、旅游及金融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
6.具有较强的第二外语应用能力。
三、学制、学位、学时与学分1、学制:本专业的基本学制为四年。
修业年限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缩短和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6年。
2、学位:完成本专业规定的全部课程,毕业论文答辩成绩在“中等”(包括中等)以上,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详见本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
3、学时与学分:学时2672,学分167四、相关和相近专业日语、俄语、汉语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国际贸易五、专业主要课程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语法、语音、高级英语、笔译、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导论、英语国家概况、英语教学法、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英语小说选读、外贸英语、口译、英文报刊选读六、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总体安排1、人才培养方案时间分配表2、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1)-(4)3、人才培养方案汇总表英语( 教师教育类)专业培养方案时间分配表3英语(教师教育类)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1)英语(教师教育类)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2)注:①“语音”共开课10周,排在第1学期上课后的第1周至第10周。
英语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泛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双语方向的学生还应兼具备较强的法语或俄语或德语语言应用能力),能在教育、科研、文化和新闻出版等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涉外部门从事英语翻译、教学、研究或管理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主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相关学科: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三、专业主干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口语、基础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英语笔译、英语口译、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语言学概论、英语学术论文特点与写作英法方向:综合法语、法译汉、汉译法英俄方向:综合俄语、俄译汉、汉译俄英德方向:综合德语、德译汉、汉译德四、主要实践环节毕业论文,专业实习,语言技能实践,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科研训练,军事训练五、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文学学士学位六、毕业条件最低完成170学分(课内)及8学分(课外)。
并且军事训练考核合格,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可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七、选课说明与要求1、课程设置表中各模块选修课要求(1)通识类课程由三部分组成:思想政治与国防教育,必修16学分;体育、二外和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分别限选2学分、10学分、3学分;基础通识类课程必须修满12学分,其中通识类核心课程限选6学分,根据英语专业的需要建议英语专业理科学生从自然科学与技术、文化传承、社会与艺术或世界文明四类核心课程中选三类,每一门类中各选一门课(2学分)。
建议双语学生从文化传承、社会与艺术课程、世界文明三类课程中每一门类中各选一门课(2学分),开课学期:1-6学期(2010级从第2学期开始选修)。
在此类核心课中增设有关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文学等双语课程供学生选择。
另外6学分限选课程为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中国哲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各2学分。
(2)学科课程又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课程。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师教育方向)本科培养方案(2013年4月修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教育类)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英语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经贸及文化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使用能力与英语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与教育发展的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教育、经贸、旅游、外事、文化、新闻出版及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翻译、外贸、旅游、外事、文秘及研究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牢固掌握英语语音、词汇、语法、文体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娴熟运用听、说、读、写、译五项英语基本技能;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
3.掌握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质和从事英语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
4.初步掌握英语语言学、文学、文化及翻译等科目的基本理论,了解本专业新成就、新发展;具有从事本专业研究的能力。
5.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历史、地理、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国情,了解经贸、文秘、旅游及金融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
6.具有较强的第二外语应用能力。
三、学制、学位、学时与学分1、学制:本专业的基本学制为四年。
修业年限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缩短和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6年。
2、学位:完成本专业规定的全部课程,毕业论文答辩成绩在“中等”(包括中等)以上,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详见本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
3、学时与学分:学时2672,学分167四、相关和相近专业日语、俄语、汉语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国际贸易五、专业主要课程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语法、语音、高级英语、笔译、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导论、英语国家概况、英语教学法、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英语小说选读、外贸英语、口译、英文报刊选读六、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总体安排1、人才培养方案时间分配表2、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1)-(4)3、人才培养方案汇总表英语( 教师教育类)专业培养方案时间分配表3英语(教师教育类)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1)英语(教师教育类)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2)注:①“语音”共开课10周,排在第1学期上课后的第1周至第10周。
②“学术论文写作”共开课5周,排在第7学期9-13周。
注:每位学生至少选修其中一个模块中的13个学分课程。
注:以上专业达标课程不占学时,只进行达标测试,计入总学分。
英语(教师教育类)专业培养方案汇总表8主要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5405101 课程名称:基础英语总学时:420 周学时:6总学分:23课程简介:本课程以语法结构为基础,兼顾交际教学原则,综合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能力,培养一定的交际能力,狠抓基本功,给学生打好扎实的英语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杨立民主编,《现代大学英语》, 1-4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
李观仪主编,《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1-4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邹为诚主编,《综合英语教程》,1-4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编号:05405102 课程名称:听力总学时:140 周学时:2总学分:8课程简介:通过大量真实的、题材广泛的、由易到难的听力材料和练习,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听力训练,所听材料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不同口音人士的英语、训练材料不难于英语阅读材料。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张民伦主编,《英语听力教程》,1-4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课程编号:05405103 课程名称:口语总学时:68 周学时:2总学分:4课程简介:以非正式的日常口语内容和社会生活内容的口语形式为主进行各种功能项目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较熟练地运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姚保慧主编,《英语口语教程》,1—2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课程编号:05405104 课程名称:演讲与辩论总学时:72 周学时:2总学分:4课程简介:从理论上与实践上提高学生在公共场合的英语演讲能力,使他们能够富有逻辑地、说服力地、艺术性地、策略性地、感人地、幽默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成功地说服听众;学会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演讲;通过分析中外名家的演讲,让学生了解演讲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黄滔,英语口语教程(3)—英语演讲与辩论(Ⅰ)(常俊跃),华中科技出版社,2008年黄滔,英语口语教程(4)—英语演讲与辩论(II)(常俊跃),华中科技出版社,2008年课程编号:05405105 课程名称:阅读总学时:140 周学时:2总学分:8课程简介:介绍英语词典和参考书的查阅方法:指导学生独立解决语言难点和背景知识;通过大量实践作业,使学生能读懂英语国家出版的中等难度的各种材料和文章。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刘乃银主编,《英语泛读教程》,1-4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课程编号:05405106课程名称:写作总学时:72 周学时:2总学分:4课程简介:介绍英文基本文体的写作技巧,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写作技能。
通过讲授审题、立意、篇章、表达、语言等写作的基本原理,以及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等基本表现手法,并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麻保金主编《大学英语写作教程》上、下册,河南大学出版社。
葛传规主编,《英语写作》,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钱歌川主编《英文文法作文大全》等。
课程编号:05405107课程名称:语法总学时:72 周学时:2总学分:4课程简介:简单介绍不同的语法流派,系统地介绍英语基本语法,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英语语法,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章振邦主编,《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年。
课程编号:05405108课程名称:语音总学时:20 周学时:2总学分:1课程简介:讲授语音、语调方面的基本知识,通过大量实践,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发音,纠正错误的发音习惯,克服母语的影响,熟练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技巧、技能。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申葆青主编,《英语语音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编号:05405109 课程名称:高级英语总学时:144 周学时:4 总学分:8课程简介:本课程以语法结构为基础,兼顾交际教学原则,综合训练学生的读、写语言能力,培养一定的交际能力,继续给学生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
黄源深主编,《英语》5-6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课程编号:05405110课程名称:笔译总学时:72 周学时:2 总学分:4课程简介:扼要介绍中国翻译史,翻译标准及常用方法、技巧。
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基本的翻译技能,要求学生基本掌握英汉对译的能力。
在英译汉方面能借助工具书将相当于“高级英语”课文难度的英语文章译成汉语。
在汉译英方面能译出“高级英语”中的有关翻译练习。
每小时1000个印刷符号,要求忠实、通顺。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张培基等主编,《英汉翻译教程》,第2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周方珠,《英汉互译原理》,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
吕瑞昌等主编,《汉英翻译教程》,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课程编号:05405111课程名称:英国文学总学时:54 周学时:3总学分:3课程简介:系统讲授英国文学的发展,对英国文学史各时期的特点、主要作家的生平及主要著作作初步分析。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吴伟仁编,《英国文学史及选读》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年。
陈嘉《英国文学作品选读》1-3册,商务印书馆。
课程编号:05405112课程名称:美国文学总学时:36 周学时:2总学分:2内容提要:介绍美国文学史上重要流派及代表作家与作品,帮助学生对美国文学作品作初步分析,锻炼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吴伟仁编,《美国文学史及选读》第2版,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上、下册) 南开大学出版社课程编号:05405113课程名称:语言学导论总学时:56 周学时:2总学分:3课程简介:讲授语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介绍几十年来语言研究的各个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对语言研究的三个层次(音系、句法、语义)以及英语的历史演变、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母语习得及第二语言习得加以简明阐述。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胡壮麟等编,《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戴炜栋等编,《新编简明语言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课程编号:05405114课程名称:英语教学法总学时:36 周学时:2 总学分:2课程简介:介绍中学英语教材教学目的和任务,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现代英语教学的流派,英语课堂的教学组织。
培养五会能力的途径,讲授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课文教学、阅读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学会钻研教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考试、考查等教学环节。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王蔷主编,《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课程编号:05405401课程名称:俄语总学时:216 周学时:2/4总学分:12课程简介:对俄语语音,语法和作文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俄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为查阅俄文版工具书刊,进一步掌握俄语打下初步的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周鼎编,《俄语入门》上、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应云天编,《大学俄语预备级教程》,《大学俄语初级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编号:05405402课程名称:日语总学时:216 周学时:2/4总学分:12课程简介:对日语语音、语法和作文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日语听、说、读、写、译技能,为查阅日文版工具书,阅读日文书刊进一步掌握日语打下初步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级上、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课程编号:05405230课程名称:英文报刊选读总学时:36 周学时:2总学分:2课程简介:主要介绍英文报刊有关世界政治、经济、科技、金融等方面的材料,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专业知识较强的文章,并要求学生就所读内容用英语做出简要书面报告,做到理解准确、表达清楚,无重大语法错误。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周学艺,《美英报刊文章阅读》(精选本),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课程编号:05405203课程名称:英语文体学总学时:36 周学时:2总学分:2课程简介:综合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理论的研究成果,向学生介绍文本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辨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