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第二章
- 格式:ppt
- 大小:24.30 MB
- 文档页数:1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2023最新修订(1997年2月23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23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普通合伙企业第一节合伙企业设立第二节合伙企业财产第三节合伙事务执行第四节合伙企业与第三人关系第五节入伙、退伙第六节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第三章有限合伙企业第四章合伙企业解散、清算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合伙企业的行为,保护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本法对普通合伙人承担责任的形式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第三条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
第四条合伙协议依法由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以书面形式订立。
第五条订立合伙协议、设立合伙企业,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
第六条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国家有关税收规定,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
第七条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第八条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的合法财产及其权益受法律保护。
合伙企业的经营范围中有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的,该项经营业务应当依法经过批准,并在登记时提交批准文件。
第十条申请人提交的登记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企业登记机关能够当场登记的,应予当场登记,发给营业执照。
除前款规定情形外,企业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是否登记的决定。
行政强制法全文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2023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第三章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查封、扣押第三节冻结第四章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第三节代履行第五章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第三条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
发生或者即将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行政机关采取应急措施或者临时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行政机关采取金融业审慎监管措施、进出境货物强制性技术监控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第五条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
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
第六条实施行政强制,应当坚持教育与强制相结合。
第七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行政强制权为单位或者个人谋取利益。
第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强制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制定第三章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第四章城市规划的实施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和进行城市建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本法。
第三条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本法所称城市规划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第四条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
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
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
第五条城市规划必须符合我国国情,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的关系。
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
第六条城市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计划分步实施。
第七条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和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第八条国家鼓励城市规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技术水平。
第九条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城市规划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工作。
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城市规划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制定第十一条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分别组织编制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政务服务事项第三章政务服务平台第四章政务服务程序第五章政务服务便利措施第六章政务服务监督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服务型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政务服务,是指行政机关和其他负有政务服务职责的机构(以下统称政务服务机构)为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以下统称申请人)依法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活动。
前款所称其他负有政务服务职责的机构,包括法律、法规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和利用公共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政务服务事项包括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
本条例所称行政权力事项,包括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确认、行政裁决等依申请实施的事项,以及为申请人履行法定义务提供便利的事项。
本条例所称公共服务事项,包括利用公共资源提供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住房保障、文化体育、救助帮扶、法律服务等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以及服务创新创业需求的综合服务事项。
第四条政务服务应当遵循依法诚信、公开公正、廉洁规范、便民高效的原则。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的政务服务工作,应当将政务服务建设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政务服务政策措施,健全政务服务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政务服务工作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明确政务服务管理机构负责管理监督本行政区域政务服务工作,因地制宜设立和规范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开展政务服务工作。
政务服务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政务服务中心。
第七条县级以上政务服务机构组织和推进本行业本系统的政务服务工作。
第二章政务服务事项第八条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应当明确事项类型、名称、编码、依据和行使层级等基本要素。
安全生产条例(最新版)第一章总则本条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规范生产活动中的安全工作,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第一节企业安全生产责任1.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 企业应组织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 企业应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第二节政府安全监管责任1. 政府应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
2. 政府应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3. 政府应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安全违法行为。
第三章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第一节事故隐患排查1. 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2. 政府应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督促企业消除隐患。
第二节事故应急预案1. 企业应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2. 政府应指导企业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一节行政处罚1. 对于安全违法行为,政府有权进行行政处罚。
2.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应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进行确定。
第二节刑事责任1. 对于造成重大事故或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2. 刑事责任的追究应根据法律规定进行。
第五章附则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生产活动。
> 注意:本文档为虚构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法律依据。
若需了解最新版安全生产条例,请参阅相关法律文件和官方发布的信息。
2023年最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全文解读
简介
本文为《2023年最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全文解读,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法律。
第一章总则
该法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消费者
和生产者的公平交易。
第二章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
该法规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自愿原则、
公平原则、公开透明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
第三章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具体内容
该法规定了消费者权益的具体内容,包括商品和服务质量保证、合同权益保护、价格合理性保护、信息公开和教育等。
第四章经营者责任
该法明确了经营者的责任,包括严禁虚假宣传、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保证、履行合同等。
第五章消费维权
该法设立了消费维权机构,鼓励消费者参与维权活动,并规定了消费者投诉和维权的程序。
第六章法律责任
该法对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行为给予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罚款、赔偿等。
第七章附则
该法对相关的衔接性问题进行了规定,同时明确了对其他与之相悖的法律规定的调整。
结论
《2023年最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为维护消费者权益而制定的重要法律,它将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公平交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产、经营、使用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生产第三节经营第四节使用第三章检验、检测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预防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特种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
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
特种设备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三条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对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实施分类的、全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
第五条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特种设备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七条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责任制度,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安全,符合节能要求。
第八条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应当遵守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
第九条特种设备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
第十条国家支持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科学技术研究,鼓励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的推广应用,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5)第三章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 (15)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17)第五章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22)第六章法律责任 (25)第七章附则 (3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修正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第七条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一、单选题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资产?()A、应收票据B、预付账款C、预收账款D、无形资产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成本类科目?()A、生产成本B、劳务成本C、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3、“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不包括()。
A、增值税B、营业税C、消费税D、城市维护建设税4、某上市公司在编制2011年第一季度报告时,于2010年10月6日以每股19元购买的股票在2011年3月31日的价格为30元,在报表上应以30元反映,这属于按()属性计量。
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现值D、公允价值5、(),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等价物。
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现值D、公允价值6、在实务中,()多应用于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等。
A、历史成本B、公允价值C、现值D、重置成本7、()通常应用于存货资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
A、历史成本B、公允价值C、可变现净值D、重置成本8、在()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可变现净值D、公允价值9、会计科目是为了满足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要求。
根据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和外部信息需要,对()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是对劳资运动第三层次的划分。
A、会计要素B、资金运动C、会计账户D、会计对象10、()课确认为资产。
A、已签购买合同的设备B、技术上已被淘汰的设备C、临时租给其他企业的设备D、临时租用其他企业的设备11、以下()属于利得。
A、讲自己制造的产品售出B、将包装物出租给其他企业所获取的收益C、将专利技术出售给其他企业所获取的收益D、将专利技术出租给其他企业所获取的收益12、2010年末企业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该批商品市场销售价为85万元(不含增值税),估计销售该批商品需要发生销售费用等相关税费为10万元(不含增值税)。
2023年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目录第一编总则第一章基本原则第二章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第一节不动产登记第二节动产交付第三节其他规定第三章物权的保护第二编所有权第四章一般规定第五章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第六章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第七章相邻关系第八章共有第九章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第三编用益物权第十章一般规定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经营权第十二章建设用地使用权第十三章宅基地使用权第十四章地役权第四编担保物权第十五章一般规定第十六章抵押权第一节一般抵押权第二节最高额抵押权第十七章质权第一节动产质权第二节权利质权第十八章留置权第五编占有第十九章占有附则第一编总则第一章基本原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
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第三条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第四条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五条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第六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第七条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八条其他相关法律对物权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章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第一节不动产登记第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第三章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查封、扣押第三节冻结第四章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第三节代履行第五章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第三条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
发生或者即将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行政机关采取应急措施或者临时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行政机关采取金融业审慎监管措施、进出境货物强制性技术监控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第五条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
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
第六条实施行政强制,应当坚持教育与强制相结合。
第七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行政强制权为单位或者个人谋取利益。
第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强制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中有违法行为或者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第二章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第九条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Demand1.Demand.2.Supply.3.Market Equilibrium.4.Shocking the Equilibrium.5.Effects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s.6.When to Use the Supply-and-DemandModel.• The following factors determine the demand for a good:w♦ Price of the goodw♦ Tastesw♦ Informationw♦ Prices of other goods• Complements and substitutesw♦ Incomew♦ Govern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w♦ Other factors• Quantity demanded - the amount of a good that consumers are willing to buy at a given price, holding constant the othe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purchases.• Demand curve - the quantity demanded at each possible price, holding constantthe othe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purchasesg k r e p $ , pEffect of a 60¢ increase in the price of beef 3.30• The processed pork demand function is:Q = D(p, p b, p c, Y)w♦ where Q is the quantity of pork demanded w♦ p is the price of pork (dollars per kg)w♦ p b is the price of beef (dollars per kg)w♦ p c is the price of chicken (dollars per kg)w♦ Y is the income of consumers (thousanddollars)• Estimated demand function for pork:Q = 171−20p + 20p b + 3p c + 2Y• Using the values p b = 4, p c = 3.33 and Y =12.5, we haveQ = 286−20pw which is the linear demand function for pork.• How much would the price have to fall for consumers to be willing to buy 1 millionmore kg of pork per year?1. Express the price that consumers arewilling to pay as a function of quantity.Q = 286−20p20p = 286 - Qp = 14.30 − 0.05QSolved Problem 2.12. Use the inverse demand curve to determinehow much the price must change forconsumers to buy 1 million more kg of pork per year.Δp = p2− p1= (14.30 − 0.05Q2) − (14.30 − 0.05Q1) = –0.05(Q2− Q1)= –0.05ΔQ.w The change in quantity is ΔQ = Q2− Q1 = (Q1 +1)−Q1 = 1, so the change in price is Δp = –0.05.• The total demand shows the total quantity demanded at each price• The total quantity demanded at a given price is the sum of the quantity each consumer demands at that price• Q = Q1 + Q2 = D1(p) + D2(p)Application Aggregating the Demandfor Broadband Service• The following factors determine the supply for a good:w♦ Price of the goodw♦ Costsw♦ Govern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Quantity supplied - the amount of a good that firms want to sell at a given price, holding constant othe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firms’ supply decisions, such as costs and government actions• Supply curve - the quantity supplied at each possible price, holding constant the othe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firms’ supplydecisionsp , $ p e r k gS SThe Supply Function• The processed pork supply function is:Q = S(p, p h)w♦ where Q is the quantity of pork suppliedw♦ p is the price of pork (dollars per kg)w♦ ph is the price of a hog (dollars per kg)From the Supply Function to the SupplyCurve• Estimated demand function for pork:Q = 178 + 40p−60p h• Using the values p h = $1.50 per kgQ = 88 + 40p.• What happens to the quantity supplied if the price of processed pork increases by Δp =p2−p1?• The total supply curve shows the total quantity produced by all suppliers at each price• Horizontal sum of each producer’s supply curvew Sum of all quantities supplied at a given priceFigure 2.5 Total Supply: The Sum ofDomestic and Foreign Supply• How does a quota set by the United States on foreign steel imports of Q affect the total American supply curve for steel given the domestic supply, S d in panel a of the graph, and foreign supply, S f inpanel b?Solved Problem 2.2• Equilibrium - a situation in which no one wants to change his or her behaviorw♦ equilibrium price is the price at whichconsumers can buy as much as they wantand sellers can sell as much as they wantw♦ equilibrium quantity is the quantity boughtand sold at the equilibrium price• Excess demand the amount by which the quantity demanded exceeds the quantity supplied at a specified price.• Excess supply the amount by which the quantity supplied is greater than thequantity demanded at a specified priceBelow the equilibrium price….the quantity supplied….• Demand: Q d= 286 − 20p• Supply: Q s = 88 + 40p• Equilibrium:Q d = Q s286 − 20p = 88 + 40p60p = 198P = $3.30Q = 286 – 20(3.3) = 220• The demand function for a good isQ = a−bp, and the supply function isQ = c + ep, where a, b, c, and e are positive constants. Solve for the equilibrium price and quantity in termsof these four constants.The equilibrium changes only if a shock occurs that shifts the demand curve or the supply curve. These curves shift if one of the variables we were holding constantchanges.• Mathematically, how does the equilibrium price of pork vary as the price of hogs changes if the variables that affect demand are held constant at their typicalvalues?Solved Problem 2.31. Solve for the equilibrium price of pork in termsof the price of hogs.Q d = 286−20pQ s = 178 + 40p −60p h286−20p = 178 + 40p −60p h -60p = 108 – 60p h -p = 1.8 – p h2. Show how the equilibrium price of pork varieswith the price of hogs.w Since Δp = Δp h, a ny increase in the price of hogs causes an equal increase in the price of processed pork.• Government action can causew♦ a shift in the supply curve, the demand curve, or bothw♦ the quantity demanded to be different fromquantity supplied• Policies that shift supply curvesw♦ Licensing laws, quotas• Policies that cause demand to differ from supplyw♦ Price ceilings, price floors• Solved Problem 2.4e 1Supply shifts to the left….which creates excessdemand.• Suppose that there is a single labor market in which everyone is paid the same wage. If a binding minimum wage, w, is imposed, what happens to the equilibrium in this market?• Answer:w♦ Show the initial equilibrium before the minimum wage is imposed.w♦ Draw a horizontal line at the minimum wage, andshow how the market equilibrium changes.Figure 2.10 Minimum Wage• The quantity that firms want to sell and the quantity that consumers want to buy at a given price need not equal the actual quantity that is bought and sold.w Example: price ceiling.• Everyone is a price taker.• Firms sell identical products.• Everyone has full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ice and quality of goods.• Costs of trading are low.Figure 2A.1 Regr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