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31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I、H3P,HF、HBr、HI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氩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一:俗称性质用途1.S 硫磺淡黄色粉末、易燃、于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纯氧中为蓝紫色,并伴有刺鼻气体产生(SO2)2.P 赤(红)磷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P2O5固体) 用物制烟雾弹3.C 金刚石、石墨、活性炭金刚石是最硬物质;石墨具有导电性、润滑性、质软;活性炭用于吸附剂金刚石用于制钻头,切割物质。
石墨用于电极、润滑、制铅笔4.Fe 化学性质活泼、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于纯氧中燃烧生成Fe3O45.CO2干冰碳酸气易溶于水、水呈酸性、比空气重人工降雨、工业原料6.SO2有刺激气味、其水溶液为H2SO3 .SO3水溶液为H2SO47.CH4 沼气坑气ρCH4<ρ空气难容于水,无味、易燃、是最简单有机物8.C2H5OH 酒精易燃烧用于燃料、消毒(70%~75%) 。
CH3OH (甲醇) 与乙醇相似;有毒(使人眼睛失眠、甚至死亡)易燃烧9.CH3COOH (乙酸) 醋酸水醋酸有刺激气味、具有酸性、能使指示变色10.CaO 生石灰白色固体、易吸水、溶于水后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可用于干燥剂11.Fe3O4磁铁矿的主要成分黑色物质、难溶于水、可用酸来溶解用于治炼金属铁12.Fe2O3磁铁矿的主要成分、铁锈主要成分红褐色难溶物质、可用酸来溶用于治炼生铁13.CuO 黑色难溶于水2Cu+O2=CuO、可被还原剂还原成单质铜、可用酸来溶解用于治炼单质Cu、即Cu+H2=Cu+H2O14.CuSO4 白色固体、溶于水变成蓝色能与活性比其强的金属反应置换出单质铜来用于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15.CuSO4"5H2O 胆矾蓝矾蓝色晶体、溶于水后其性质与CuSO4 溶液一致,易风化即:CuSO4"5H2O=CuSO4+5H2O16.KMnO4暗紫色易溶水,其水溶液为红色用于制氧气17.KCIO3白色物质易溶于水在MnO2崔化下制氧气18.Cu2(OH)2CO3 孔雀石绿铜绿色难溶于水有毒物,加热变成CuO、H2O、CO2用二:在鉴别题中1.AgCI 白色凝乳状物,不溶于酸。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 02, H2, C12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相关例题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 F2,O2,H2,Cl2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相关例题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一、物质的分类工程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概念凡能跟碱起反响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响而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组成大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穿插关系) 都是金属氧化物(附属关系)性质①与水反响生成对应的含氧酸(SiO2除外)②与可溶性碱反响元生成盐和水①与水反响生成可溶性碱②与酸反响生成盐和水工程酸碱盐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一样点均为化合物,其水溶液都能导电(电离)不同点酸=H++酸根离子碱=金属离子+OH-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组成特点肯定含氢元素肯定含氢、氧两种元素肯定含有非金属元素联络酸+碱→盐+水(中和反响)同步稳固练习1.下列是含碳元素的物质:①石墨②一氧化碳③干冰④碳酸⑤碳酸钙⑥乙醇⑦C60⑧甲烷⑨纯碱。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属于盐的是____,属于酸的是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
2.下列各组均有四种物质,其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将该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填在横线上。
(1)CuO、NO2、NaOH、Fe2O3,____;(2)O2、N2、Al、C____;(3)空气,氢气,碘酒,盐酸____;(4)食盐,蔗糖,酒精,醋酸____。
3.填写下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单质)4.在酸、碱、盐、氧化物这四类物质中,肯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的是____,肯定只含有两种元素的是____。
二、四种根本化学反响类型(一)化合反响: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 一种化合物(多变一)A +B +…(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 ==== AB(二)分解反响:化合物 ===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一变多)AB === A + B +…(三)置换反响:单质+化合物 === 另一种单质+另一种化合物(单换单)A + BC ====B + AC★金属活动性依次口诀相应化学元素: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1.金属 + 酸 ===== 盐 + 氢气反响条件:①酸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常用稀硫酸、盐酸。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类初中化学是指学习初中阶段所涉及的基础化学知识和概念,它为学生打下了理解和学习高中和大学化学的基础。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化学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 物质的分类: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物质,因此首先需要明确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又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其中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我们还可以根据混合物的形态将其分为均匀混合物(溶液)和非均匀混合物(悬浮液和乳浊液)。
2. 物质的性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物质的性质,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组成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燃烧、腐蚀等。
3.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在学习化学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例如,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具有促进燃烧的性质。
它不仅是人类所必需的呼吸气体,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农业等领域。
另一个例子是水,它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导热性。
4.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学习化学时,我们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原有物质消失,新物质生成。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方法,其中包括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等信息。
了解化学方程式有助于我们理解反应过程以及判断反应的类型。
5. 常见化学实验与实验室安全:在学习化学时,我们经常进行一些实验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常见的化学实验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因此,在实验操作中,我们需要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6.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特点:元素周期表是所有已知元素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它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分类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二、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相关例题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初中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分类,初中化学物质五大类别1、2021年初中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分类2021年初中化学知识点:物质的分类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学科,而物质是化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在化学中,物质的分类是学生们必须了解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根据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元素是指由同一种原子构成,不能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物质的物质。
例如,氧、氮、钠等都是元素。
元素是构成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基本单位。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化合而成,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一定的化学性质。
化合物是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例如,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碳酸钙是由碳、氧、钙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各组分之间没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
混合物的组分可以被物理方法分离出来。
例如,沙子和水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混合物;空气也是混合物,由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混合而成。
物质的分类在化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化学家需要根据物质的分类,通过各种化学反应来合成新的物质,同时也需要根据物质的分类设计不同的分离方法和纯化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需要根据物质的分类来进行正确的使用和处理。
物质的分类是化学知识中的一项基础性知识,对化学学科的深入理解和应用都至关重要。
2、初中化学物质五大类别初中化学物质五大类别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物质的知识。
物质按照其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五大类别,分别是元素、化合物、混合物、溶液和气体。
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一种元素只由同种原子组成。
元素是一种最简单的物质,常见元素有金属元素铁、铜、铝、锌等,非金属元素氧、碳、氯等。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它们化合后不仅具有新的性质,而且能产生新的化学反应。
如水是由氢和氧化合成的一种化合物。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的每个成分保持着原有的性质,可分为均质混合物和非均质混合物。
初中化学知识点大全1.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2.元素:原子的组合形成的物质。
3.化合物:不同元素化合形成的物质。
4.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的物理混合。
5.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6.物理性质:不改变物质组成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相态、硬度等。
7.化学性质:改变物质组成的性质,如燃烧、氧化、酸碱反应等。
8.扩散和溶解:物质向周围空间的扩散,溶解在溶剂中。
9.分离纯化技术:蒸馏、结晶、过滤等方法。
10.常见物质的性质:水、氧气、二氧化碳等。
11.元素周期表: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周期性规律排列的表格。
1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主族、副族等。
13.原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14.原子结构:原子核和电子壳层。
15.原子序数: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性质。
16.原子量:元素的质量。
17.元素的化学符号:元素的缩写表示。
18.原子组合方式:原子键、离子键、共价键等。
19.离子:电荷不为零的原子或原子团。
20.化合物的命名:离子式和共价式。
21.元素和化合物的化学式:化学式的表示和计算。
2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转移反应。
23.氧化剂和还原剂:接受和失去电子的物质。
24.酸和碱反应: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反应。
25.盐和氧化物:酸和碱反应的产物。
26.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特性、非金属特性等。
27.离子反应: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反应。
28.燃烧反应:物质和氧气之间的反应。
29.燃烧的条件:有氧条件下、可燃物质的浓度和温度等。
30.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表示和计算。
31.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的产物。
32.强酸和弱酸:酸的溶液的酸度。
33.酸碱指示剂:用于检测酸碱的物质。
34.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35.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能导电和不能导电的物质。
36.电解和化学电池:电子和离子的转移。
37.金属的活动性:金属与酸和氧的反应。
38.相对活动性:在活动性级别上的金属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