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1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 格式:doc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25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理教案第一章: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1.1 陆地的分布和特征解释陆地的定义和分布情况探讨陆地的不同类型和特征分析陆地的形成和变化1.2 海洋的分布和特征解释海洋的定义和分布情况探讨海洋的不同类型和特征分析海洋的形成和变化第二章:大陆和岛屿2.1 大陆的概念和特征解释大陆的定义和特征探讨大陆的形成和变化分析世界上的主要大陆2.2 岛屿的定义和分类解释岛屿的定义和分类探讨岛屿的形成和变化分析世界上的主要岛屿第三章:海岸和内陆地形3.1 海岸的概念和特征解释海岸的定义和特征探讨海岸的形成和变化分析世界上的主要海岸类型3.2 内陆地形的概念和特征解释内陆地形的定义和特征探讨内陆地形的形成和变化分析世界上的主要内陆地形类型第四章:河流和湖泊4.1 河流的概念和特征解释河流的定义和特征探讨河流的形成和变化分析世界上的主要河流4.2 湖泊的定义和分类解释湖泊的定义和分类探讨湖泊的形成和变化分析世界上的主要湖泊第五章:气候和环境5.1 气候对陆地和海洋的影响解释气候对陆地和海洋的影响探讨不同气候类型对陆地和海洋的特征分析气候变化对陆地和海洋的影响5.2 人类活动对陆地和海洋的影响解释人类活动对陆地和海洋的影响探讨不同人类活动对陆地和海洋的特征分析人类活动对陆地和海洋的影响和解决方案第六章:世界地理分区6.1 亚洲地理特征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和分区探讨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和资源分析亚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6.2 欧洲地理特征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和分区探讨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和资源分析欧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第七章: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7.1 非洲地理特征描述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分区探讨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和资源分析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7.2 北美洲地理特征描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分区探讨北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和资源分析北美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7.3 大洋洲地理特征描述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分区探讨大洋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和资源分析大洋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第八章:南美洲和南极洲8.1 南美洲地理特征描述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分区探讨南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和资源分析南美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8.2 南极洲地理特征描述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和分区探讨南极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和资源分析南极洲的特殊环境和保护意义第九章:海洋生态系统9.1 海洋生态系统的概述解释海洋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特征探讨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功能分析不同海洋生态系统的类型和分布9.2 海洋生物多样性和保护探讨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威胁因素分析海洋保护区的建立和保护措施讨论可持续海洋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策略第十章: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10.1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解释全球气候变化的定义和原因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和海洋的影响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和适应策略10.2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原则探讨可持续发展对陆地和海洋管理的重要性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例和挑战第十一章:世界自然资源11.1 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解释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探讨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分析世界主要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11.2 重要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讨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的重要性和管理策略分析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资源管理、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问题探讨可持续资源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第十二章:人口、城市与交通12.1 人口增长与分布解释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探讨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分析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12.2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讨论城市化的定义、进程和影响探讨城市规划的目标、原则和方法分析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策略12.3 交通系统与布局解释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探讨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和布局原则分析交通系统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和规划策略第十三章: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13.1 经济发展理论概述解释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变和主要观点探讨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等的关系分析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影响13.2 世界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讨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和表现探讨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政策调整等的关系分析减少区域差异和促进均衡发展的策略13.3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解释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概念和内涵探讨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关系分析绿色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和挑战第十四章:国际政治与区域合作14.1 国际政治格局与体系解释国际政治格局的概念和演变探讨世界主要政治力量和地缘政治关系分析国际政治格局对全球和区域发展的影响14.2 区域合作的概念与类型解释区域合作的目的、原则和类型探讨世界主要区域合作组织和合作机制分析区域合作对成员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14.3 我国参与区域合作的战略与策略讨论我国参与区域合作的历史和现状探讨我国参与区域合作的目标、原则和策略分析我国参与区域合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第十五章:全球化与未来挑战15.1 全球化进程与影响解释全球化的概念、进程和主要表现探讨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5.2 应对全球挑战的策略与行动讨论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短缺、人口老龄化等全球挑战的策略和行动探讨全球治理、国际合作、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要性和作用分析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和责任15.3 展望未来: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命运分析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探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路径展望人类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理教案,包括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大陆和岛屿、海岸和内陆地形、河流和湖泊、气候和环境、世界地理分区、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南美洲和南极洲、海洋生态系统、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世界自然资源、人口、城市与交通、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国际政治与区域合作、全球化与未来挑战等十五个章节。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编制人:xxxx 审核人:xxxx 课时安排:2课时 使用班级:高二文科组班别: 姓名: 学号: 学习小组:【学习目标】1.记住世界海、陆所占百分比及海陆分布大势。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和洋、海、海峡的概念;记住世界主要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和洋、海、海峡的名称、轮廓特征和地理位置。
3.记住大陆上的洲际界线和各大洲的地形特征以及主要的河流和湖泊;4.能够在一般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中辨识五种基本地形,能概括其特点并记住其典型代表。
5.能够根据经纬网和轮廓特征对世界主要的大陆、半岛、岛屿、河湖、洋、海、海峡进行空间定位。
课前预习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地球上海洋面积占 %,陆地占 %。
分布特点:◆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半球. (注意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海陆分布情况)请在下面三图中分别填出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图1二、世界陆地1。
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概念陆地被海洋分成大大小小的许多块。
一般把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 ,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称为 。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___________.练一练图2世界最大岛屿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最大群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最大半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七大洲及其分界线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地球上的陆地可以划分为七个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 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在 半球,南极洲跨 半球亚、欧—— 山脉、 河、 山脉、 海峡 亚、非—- 运河、 海、 海峡南、北美-— 运河 亚、北美—— 海峡 南美、南极—— 海峡欧、非—— 海峡、 海各大洲面积: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欧洲1000 大洋洲900(单位:万平方千米)请在下面各图中分别填出大洲或大陆的名称和重要经纬线的度数:图3练一练分布界线 大洲地形类型特点备注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地面起伏山地海拔较高( m以上)很大峰峦,坡度山脉:呈条带状并沿一定方向延伸很长的山地。
从历年高考来看,区域地理知识约占试卷分数的30%~40%,平时常说“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区域地理知识。
因此,从命题角度看,区域地理是命题的基础和背景,如果区域地理知识掌握不扎实,无论理论知识掌握得多扎实,答题也是南辕北辙,得到“一棋走错,满盘皆输”的结果。
综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基本的命题趋势是:根据各区域经纬网及典型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准确定位;以热点地区地理材料或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或地图,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呈现局部地区轮廓图(含剖面图)对比考查学生对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位置、地形、气候的判断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特色农产品的全球贸易。
1 世界陆地和海洋★学习目标1.认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天然分界线。
2.了解世界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和海底基本地形的名称及分布。
3.说明大陆漂移假说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4.结合区域定位,考查陆地与海洋的局部轮廓或经纬网。
5.运用等高线图,考查陆地地形、地势的特征,对气候、河流的影响等。
6.结合造山带、海沟、岛弧链等考查海底地形与板块边界类型。
学海导航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海陆相间,海洋包围陆地,陆地分割海洋,全球海洋连通,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块。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无论是全球还是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水陆半球)。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占29%,海洋占71%。
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
二.陆地:1.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概念备注陆地地球表面未被水体淹没的部分由大陆、岛屿组成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连带半岛和地峡)全球共分六块大陆,它们是亚欧大陆(世界最大)、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世界最小,768.2万平方千米)半岛陆地伸进海洋或湖泊的部分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地峡两端连接大块陆地,两侧濒临海洋的狭窄陆地如中美地峡被称为“美洲大陆的桥梁”;克拉地峡;巴拿马地峡;苏伊士地峡等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21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岛屿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2.大洲:(1)七大洲的轮廓图:(2)七大洲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由大到小依次是:亚洲(4400万)、非洲(3000万)、北美洲(2400万)、南美洲(1800万)、南极洲(1400万)、欧洲(1000万)、大洋洲(900万)。
可简化为: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洋。
(3)七大洲的平均海拔高度排序(单位:m)由高到低依次是:南极洲(2350)、亚洲(720)、非洲(650)、南美洲(590)、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350)、欧洲(340)(4)七大洲的半球位置:①完全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无。
②完全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南美洲。
③地跨东、西两半球的大洲:亚洲(西伯利亚西端)、欧洲(冰岛)、非洲(佛得角群岛)、大洋洲(太平洋岛屿)、北美洲(格陵兰岛)。
④完全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
⑤完全分布在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⑥地跨南、北两半球的大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
(5)地跨热带、温带、寒带三带的大洲:亚洲、北美洲。
(6)七大洲之间的分界线:①亚、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②亚、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③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④亚、北美洲――白令海峡⑤南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⑥欧、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7)地跨两大洲的国家(9个)①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俄罗斯(欧洲国家)、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亚洲国家)。
②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埃及(非洲国家)。
③地跨南北美洲的国家:巴拿马(南美洲)。
④地跨亚洲、大洋洲的国家:印度尼西亚(亚洲国家)。
⑤地跨北美洲、大洋洲的国家:美国(北美洲国家)。
【例1】地表是由陆地和海洋两部分组成的,但是你能否说清它们的分布情况呢?请根据下图回答(1)~(3)题。
(1)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太空使者——加加林说,从太空看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
这是因为世界上海陆面积之比约为()A.1:1 B.7:3 C.3:1 D.3:2(2)关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大的大洲分布在最大的大洋的东岸B.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不相邻C.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是北冰洋D.最大的大洲和北美洲之间是最大的大洋(3)下列各大洲中只濒临两大洋的是()①亚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南美洲⑤南极洲⑥欧洲⑦大洋洲A.①②③④B.③⑤⑥⑦C.②④⑥⑦D.②③④⑦。
【解析】(1)地球表面海洋约占71%,陆地约占29%。
(2)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它位于最大的大洲——亚洲与北美洲之间。
(3)读图可知,亚洲濒临三大洋,北美洲、南极洲也濒临三大洋。
【答案】(1)B(2)D(3)C3.陆地地形:(1)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2)七大洲的地形特色:(3)七大洲的地形特征比较:(4)七大洲的最高峰:①亚洲:珠穆朗玛峰(中国、尼泊尔交界处),海拔8844.43m。
②欧洲:厄尔布鲁士西峰(俄罗斯、格鲁吉亚交界处),海拔5642m。
③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坦桑尼亚),海拔5895m。
④北美洲:麦金利南峰(美国阿拉斯加),海拔6194m。
⑤南美洲:汉科乌马山(玻利维亚),海拔7110m。
⑥大洋洲:新几内亚岛上雪山山峰查亚峰(印度尼西亚),海拔5030m。
⑦南极洲:文森峰,海拔5140m。
三.海洋:1.概念:(1)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2)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2.四大洋的分界线:(1)印度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通过非洲最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E经线。
(2)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分界线:通过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的146°51′E经线。
(3)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通过南美洲火地岛南端合恩角的67°W经线。
(4)北冰洋与大西洋、太平洋的分界线:66°34′N纬线(北极圈)。
①北冰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丹麦海峡——冰岛——法罗群岛——设得兰群岛一线。
②北冰洋与太平洋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3.四大洋概况:4.四大洋的有关排序:(1)面积(单位:平方千米)由大到小排序:太平洋(18000万)、大西洋(9300万)、印度洋(7500万)、北冰洋(1300万)。
(2)深度(单位:m )由深到浅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表面温度(单位:℃)由高到低排序: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5.海底地形:【例2】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大陆东、西两侧濒临的大洋分别是()A.大西洋、太平洋B.太平洋、印度洋C.印度洋、大西洋D.太平洋、大西洋(2)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是()A.a B.b C.c D.d【解析】由密西西比河和科迪勒拉山系可知是北美大陆,那么它的东西岸分别是大西洋和太平洋。
图中字母表示山脉,a是海岸山脉,b是内华达山脉,c是落基山脉,d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答案】(1)A (2)C6.世界海运中重要的运河和海峡两大洲之间的海峡:①白令海峡(亚洲、北美洲)、②丹麦海峡(欧洲冰岛、北美洲格陵兰岛)、③直布罗陀海峡(欧洲、非洲)、④曼德海峡(亚洲、非洲)、⑤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南极洲)、⑥土耳其海峡(亚洲、欧洲)。
①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扼欧、亚、非三洲交通要冲,沟通地中海和红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是世界国际贸易货物运输数量大的国际运河。
②巴拿马运河——斜贯巴拿马共和国中部,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国际运河,国际贸易货物运输数量仅次于苏伊士运河。
③基尔运河——位于德国东北部,沟通波罗的海和北海,是波罗的海通往大西洋的捷径,是世界上通过船只最多的国际运河。
④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洲东南部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
⑥英吉利海峡——介于英、法两国之间的狭窄海域,是连接西北欧与北美的主要航线,是世界上货运最繁忙、通过船只最多的海峡。
⑦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亚洲西部阿曼半岛和伊朗之间,呈人字形,西接波斯湾,东连阿曼湾,是世界上著名的“石油海峡”。
⑧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和非洲西北角之间,是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唯一海上通道。
根据陆地和海洋的轮廓特点、经纬度分布,掌握下列内容:①图,海峡名称是英吉利海峡;A是英国,B是法国;向北沟通北海。
②图,海峡名称是霍尔木兹海峡,重要资源是石油。
③图,海峡名称是马六甲海峡;A是马来半岛,B是苏门答腊岛;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
④图,海峡名称是白令海峡;A是亚洲,B是北美洲;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
⑤图,海峡名称是朝鲜海峡;A是朝鲜半岛,B是九州岛、C是本州岛;北通日本海。
⑥图,海峡名称是德雷克海峡;大陆名称是:A南极洲,B南美洲。
该海峡有西风漂流洋流通过,从南极看该洋流流向是顺时针。
⑦图,海峡名称是土耳其海峡;大洲分别是A欧洲,B亚洲;北通黑海,南通地中海。
⑧图,海峡名称是曼德海峡;两侧的半岛和大陆分别为阿拉伯半岛和非洲;沟通的海域为红海和阿拉伯海(印度洋)。
⑨图,海峡名称是莫桑比克海峡;东西两侧的岛屿和大陆分别为马达加斯加岛、非洲。
⑩图,海峡名称为直布罗陀海峡;南北两侧的半岛和大陆分别为伊比利亚半岛和非洲,东西两侧的海洋分别是地中海和大西洋。
【例3】读一组海峡轮廓图,回答(1)~(3)题。
(1)A代表____(半岛),B代表____(洲),C代表____岛,D代表____(国)。
(2)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亚洲和大洋洲的海峡是____,图中代号是____;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____,图中代号是____;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____,图中代号是____;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盛产石油的海峡是____,图中代号是____。
(3)以上四个海峡的位置从地质方面考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从轮廓图判断陆地名称的题目,图中四个海峡要求重点掌握,同时注意土耳其海峡由三部分组成。
【答案】(1)小亚细亚非洲苏门答腊伊朗(2)马六甲海峡③直布罗陀海峡②土耳其海峡①霍尔木兹海峡④(3)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喜马拉雅一地中海火山地震带及其附近,海峡附近有火山、地震活动位于板块的交界及其附近,这里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7.世界主要的海运输航线(含港口)①北大西洋航线:西欧(鹿特丹、汉堡、伦敦、哥本哈根、圣彼得堡;北欧的斯德哥尔摩、奥斯陆等)—北大西洋—北美洲东岸(纽约、魁北克等)、南岸(新奥尔良港,途经佛罗里达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