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景臣钢笔行书字帖(唐诗三百首1-50首)
- 格式:pdf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27
行书字帖-唐诗三百首(全集)唐诗三百首全集1《春晓》唐孟浩然2《鹿柴》唐王维3《相思》唐王维4《杂诗》唐王维5《终南望余雪》祖咏6《静夜思》唐李白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8《江雪》唐柳宗元9《登乐游原》唐李商隐10《听弹琴》唐刘长卿11《八阵图》唐杜甫1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13《游子吟》唐孟郊14《关山月》唐李白15《望月怀远》唐张九龄1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17《春望》唐杜甫18《登岳阳楼》唐杜甫19《终南别业》唐王维20《凉州词》唐王翰2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22《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23《早发白帝城》唐李白24《枫桥夜泊》唐张继25《凉州词》唐王之涣26《出塞》唐王昌龄27《乌衣巷》唐刘禹锡28《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29《咏柳》唐贺知章30《黄鹤楼》唐崔颢31《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32《清明》唐杜牧33《山行》唐杜牧34题都城南庄唐崔护35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36《古郎月行》唐李白37《山中送别》唐王维38《独坐敬亭山》唐李白39《马诗》唐李贺40《蒙学诗》佚名41《春夜喜雨》唐杜甫42《越女词》唐李白43《夜宿山寺》唐李白4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45《池上》唐白居易4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47《寻隐者不遇》唐贾岛48《明日歌》文嘉《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唐诗三百首 (含注解评析)唐诗三百首·卷一、五言古诗============================= 《感遇·其一》作者: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解】:1、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2、坐:因而。
3、本心:天性。
【韵译】:泽兰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花卉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评析】: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
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
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
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
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
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
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
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 《感遇·其二》作者:张九龄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解】:1、岂伊:岂唯。
2、岁寒:孔子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
后人常作砥砺节操的比喻。
3、荐:进献。
【韵译】: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就不成阴?【评析】:读此诗,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颂》。
诗人谪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
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贞操。
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
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田英章硬笔行书唐诗三百首全集(1-102)田英章硬笔行书唐诗三百首全集1、虞世南《蝉》2、虞世南《咏风》3、七岁女《送兄》4、李桥《风》5、陆游《示儿》6、王涯《塞下曲》7、贺知章《咏柳》8、骆宾王《咏鹅》9、骆宾王《易水送别》10、李峤《中秋夜》11、王勃《山中》1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3、王勃《春庄》14、杨炯《从军行》15、宋之问《渡汉江》16、贺知章《回乡偶书》17、张说《幽州夜饮》18、张说《蜀道后期》19、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 20、张敬忠《边词》 21、张九龄《照镜见白发》22、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23、于谦《石灰吟》24、王之涣《登鹳雀楼》 25、王之涣《凉州词》 26、孟浩然《过故人庄》27、孟浩然《送朱大入秦》28、孟浩然《春晓》29、孟浩然《宿建德江》30、孟浩然《度浙江问舟中人》31、王昌龄《从军行》32、王昌龄《从军行》33、王昌龄《从军行》34、王昌龄《出塞》 35、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6、王昌龄《闺怨》 37、王昌龄《送柴侍御》38、王昌龄《采莲曲》39、王昌龄《卢溪别人》40、王维《鹿柴》 41、王维《相思》 42、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4、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5、王维《鸟鸣涧》 46、王维《山中送别》 47、王维《杂诗》48、王维《陇西行》49、王维《辛夷坞》50、王维《竹里馆》51、王维《莲花坞》 52、王维《山中》 53、王维《田园乐》54、王维《少年行》55、李白《静夜思》56、李白《秋浦歌》57、李白《秋浦歌》 58、李白《古朗月行》59、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60、李白《望庐山瀑布》61、李白《清平调之一》 62、李白《清平调之二》 63、李白《月下独酌》64、李白《军行》65、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6、李白《越女词》 67、李商隐《晚晴》 68、李白《峨眉山月歌》 69、西鄙人《哥舒歌》70、李白《赠汪伦》71、李白《望天门山》72、李白《金陵酒肆留别》73、李白《山中问答》74、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75、李白《早发白帝城》76、李白《独坐敬亭山》77、李白《夜宿山寺》78、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9、王翰《凉州词》 80、张旭《桃花溪》81、戎昱《移家别湖上亭》82、戎昱《塞下曲》83、高适《别董大》 84、高适《营州歌》 85、高适《除夜作》 86、严武《军城早秋》87、储光羲《江南曲》88、张谓《题长安壁主人》89、张谓《早梅》90、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91、刘长卿《听弹琴》92、刘长卿《送灵澈上人》93、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94、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95、杜甫《八阵图》96、杜甫《春夜喜雨》 97、杜甫《江南逢李龟年》98、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99、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00、杜甫《赠花卿》 101、杜甫《前出塞》 102、杜甫《绝句》。
唐诗三百首硬笔行书书法欣赏《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二、衍生注释:“将进酒”:“将”读“qiāng”,是请、愿的意思,“将进酒”就是劝酒歌。
“岑夫子,丹丘生”:岑夫子即岑勋,丹丘生即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钟鼓馔玉”:指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
“陈王”:指曹植,他曾被封为陈王。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表达对怀才不遇的感慨同时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
情感极为浓烈,既有对时光匆匆人生易老的悲叹,又有积极用世仍充满自信的旷达。
表现手法相当独特,起笔就以黄河之水一去不返和青丝暮雪来感慨时光飞逝,用夸张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全诗的最强音,表达了无与伦比的自信。
同时诗中大量运用豪迈的饮酒场景描写,借酒消愁,以乐景写哀情。
把饮酒的放浪形骸与仕途的坎坷愤懑交织在一起,情感像波涛汹涌的江水一样,跌宕起伏不断推进。
四、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一生渴望在政治上大展宏图,却未能真正实现理想。
他为人性格豪迈洒脱,喜欢游历四方,创作的诗歌大多意境奇妙,风格豪放飘逸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他的诗歌在唐代和整个中国古典诗歌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五、运用片段:范例一:在一次朋友聚会的时候,大家都有点沉闷。
这时候我站起来开始朗诵:“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来啊,朋友们,今天咱们难得欢聚一堂,咱们要像李白说的那样,开开心心喝酒聊天。
此时不乐,更待何时呢?”于是大家都被这句诗带动了情绪,聚会的气氛突然变得欢快活跃起来。
唐诗三百首全集1《春晓》唐孟浩然2《鹿柴》唐王维3《相思》唐王维4《杂诗》唐王维5《终南望余雪》祖咏6《静夜思》唐李白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8《江雪》唐柳宗元9《登乐游原》唐李商隐10《听弹琴》唐刘长卿11《八阵图》唐杜甫1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13《游子吟》唐孟郊14《关山月》唐李白15《望月怀远》唐张九龄1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17《春望》唐杜甫18《登岳阳楼》唐杜甫19《终南别业》唐王维20《凉州词》唐王翰2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22《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23《早发白帝城》唐李白24《枫桥夜泊》唐张继25《凉州词》唐王之涣26《出塞》唐王昌龄27《乌衣巷》唐刘禹锡28《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29《咏柳》唐贺知章30《黄鹤楼》唐崔颢31《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32《清明》唐杜牧33《山行》唐杜牧34题都城南庄唐崔护35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36《古郎月行》唐李白37《山中送别》唐王维38《独坐敬亭山》唐李白39《马诗》唐李贺40《蒙学诗》佚名41《春夜喜雨》唐杜甫42《越女词》唐李白43《夜宿山寺》唐李白4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45《池上》唐白居易4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47《寻隐者不遇》唐贾岛48《明日歌》文嘉《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行书字帖-唐诗三百首(全集)异度传媒唐诗三百首全集1《春晓》唐孟浩然2《鹿柴》唐王维3《相思》唐王维4《杂诗》唐王维5《终南望余雪》祖咏6《静夜思》唐李白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8《江雪》唐柳宗元9《登乐游原》唐李商隐10《听弹琴》唐刘长卿11《八阵图》唐杜甫1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13《游子吟》唐孟郊14《关山月》唐李白15《望月怀远》唐张九龄1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17《春望》唐杜甫18《登岳阳楼》唐杜甫19《终南别业》唐王维20《凉州词》唐王翰异度传媒2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22《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23《早发白帝城》唐李白24《枫桥夜泊》唐张继25《凉州词》唐王之涣26《出塞》唐王昌龄27《乌衣巷》唐刘禹锡28《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29《咏柳》唐贺知章30《黄鹤楼》唐崔颢31《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32《清明》唐杜牧33《山行》唐杜牧34题都城南庄唐崔护35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36《古郎月行》唐李白37《山中送别》唐王维38《独坐敬亭山》唐李白39《马诗》唐李贺40《蒙学诗》佚名41《春夜喜雨》唐杜甫42《越女词》唐李白异度传媒43《夜宿山寺》唐李白4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45《池上》唐白居易4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47《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48《明日歌》文嘉《春晓》唐孟浩然《鹿柴》唐王维《相思》唐王维《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唐李白异度传媒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听弹琴》唐刘长卿《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行书字帖-唐诗三百首(全集)异度传媒唐诗三百首全集1《春晓》唐孟浩然2《鹿柴》唐王维3《相思》唐王维4《杂诗》唐王维5《终南望余雪》祖咏6《静夜思》唐李白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8《江雪》唐柳宗元9《登乐游原》唐李商隐10《听弹琴》唐刘长卿11《八阵图》唐杜甫1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13《游子吟》唐孟郊14《关山月》唐李白15《望月怀远》唐张九龄1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17《春望》唐杜甫18《登岳阳楼》唐杜甫19《终南别业》唐王维20《凉州词》唐王翰异度传媒2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22《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23《早发白帝城》唐李白24《枫桥夜泊》唐张继25《凉州词》唐王之涣26《出塞》唐王昌龄27《乌衣巷》唐刘禹锡28《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29《咏柳》唐贺知章30《黄鹤楼》唐崔颢31《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32《清明》唐杜牧33《山行》唐杜牧34题都城南庄唐崔护35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36《古郎月行》唐李白37《山中送别》唐王维38《独坐敬亭山》唐李白39《马诗》唐李贺40《蒙学诗》佚名41《春夜喜雨》唐杜甫42《越女词》唐李白异度传媒43《夜宿山寺》唐李白4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45《池上》唐白居易4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47《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48《明日歌》文嘉《春晓》唐孟浩然《鹿柴》唐王维《相思》唐王维《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唐李白异度传媒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听弹琴》唐刘长卿《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唐诗三百首全集1《春晓》唐孟浩然2《鹿柴》唐王维3《相思》唐王维4《杂诗》唐王维5《终南望余雪》祖咏6《静夜思》唐李白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8《江雪》唐柳宗元9《登乐游原》唐李商隐10《听弹琴》唐刘长卿11《八阵图》唐杜甫1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13《游子吟》唐孟郊14《关山月》唐李白15《望月怀远》唐张九龄1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17《春望》唐杜甫18《登岳阳楼》唐杜甫19《终南别业》唐王维20《凉州词》唐王翰2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22《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23《早发白帝城》唐李白24《枫桥夜泊》唐张继25《凉州词》唐王之涣26《出塞》唐王昌龄27《乌衣巷》唐刘禹锡28《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29《咏柳》唐贺知章30《黄鹤楼》唐崔颢31《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32《清明》唐杜牧33《山行》唐杜牧34题都城南庄唐崔护35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36《古郎月行》唐李白37《山中送别》唐王维38《独坐敬亭山》唐李白39《马诗》唐李贺40《蒙学诗》佚名41《春夜喜雨》唐杜甫42《越女词》唐李白43《夜宿山寺》唐李白4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45《池上》唐白居易4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47《寻隐者不遇》唐贾岛48《明日歌》文嘉《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蝉》唐.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咏风》唐. 虞世南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3送兄七岁女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
4《风》李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5《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塞下曲王涯年少辞家从冠军,金妆宝剑去邀勋。
不知马骨伤寒水,唯见龙城起暮云。
7《咏柳》作者: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8《咏鹅》(洛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9《易水送别》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 0 《中秋夜》( 唐) 李峤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1 1 《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1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 3 王勃<春庄>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1 4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1 5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 6 《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想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 1 《 照镜见白发》 张九龄宿昔青云志, 蹉跎白发年。
1 7 《 幽州夜饮》 张说凉风吹夜雨, 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 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 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 谁知恩遇深!1 8 《 蜀道后期》 张说客心争日月, 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 先至洛阳城。
1 9 《 送梁六自洞庭山》 张说 即今河畔冰开日, 正是长安花落时。
谁知明镜里, 形影自相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