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 格式:doc
- 大小:866.00 KB
- 文档页数:7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精品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知识点1 时空分布不均1. 中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1)地区分布特点及原因:地区分布不均衡,具有“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的特点。
东部为季风区,降水多,且南方雨季长于北方,因此水资源分布呈现该特点。
(2)中国径流带分布A 是缺水带,B 是③__________ ,C 是平水带,D 是④__________,E 是⑤__________ 。
2. 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表现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⑥__________变化大的特点原因受降水(集中在夏秋) 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也不均匀影响不仅容易造成干旱或洪涝等灾害,而且给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带来了许多困难知识点2 兴建水利工程1. 解决中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1)主要措施:⑦__________ ,可以有效地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变化,在洪水期蓄水,缓解下游水量;在枯水期放水,增加下游水量。
(2)主要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兴建了大量水库,如建在长江干流上的三峡水利枢纽和葛洲坝水利枢纽、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利枢纽等。
2. 南水北调工程(1)目的: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缓解当地⑧__________ 短缺问题。
(2)线路:⑨__________ 线、⑩__________ 线、⑪__________ 线,西线工程难度最大。
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河,解决西北地区用水问题;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解决华北地区用水问题;东线方案由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解决华北地区用水问题。
知识点3 节约用水1. 中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中国淡水资源总量达28 000 亿立方米,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只有2 1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20 位。
2. 中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1)中国水资源⑫__________分布不够合理。
(2)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就更少了。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石桥子初中牛翠梅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2、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及其形成原因;3、明确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4、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途径;跨流域调水工程。
导入新课:水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是水资源不足却一直困扰着我国的大多数地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中国的水资源学习过程:同学们想一想: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那么,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有何特点?一: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自主学习:同学们看课本66页内容找出下列问题:(5分钟)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2、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3、根据水资源的供需现状我国可分为带、带、带、带、带,我们所在地区属于带。
合作探究:(10分钟)各小组结合课本66页内容和“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图合作讨论完成:1、水资源的丰歉除与降水有关外,还与、息息相关;从而分析黄淮海地区(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原因。
2、读图3―17,对照图2―9,完成下表:(注:工农业生产类型指工、农、牧、荒地等)地域水资源供需现状分布带对应地形区主要工农业生产类型北方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北部东北平原北部辽东半岛南方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横断山脉武夷山脉海南岛3、阅读课本67页“‘干渴’的都市”部分讨论归纳:(1)现在北京的用水主要有哪两类?(2)为什么称北京为“干渴的都市”?(3)请你为北京设计解渴的办法。
二、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温故知新: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有何特点?小组合作讨论:(10分钟)看课本68页图3―18,对长江和黄河流量变化进行比较,得出:(1)长江的径流量(大、小),黄河的径流量(大、小);(2)长江和黄河的径流量均明显地集中在两季;(3)你能用季风进退的规律说明形成南北方径流量变化的这种规律吗?(4)夏季风进退的异常会对径流产生哪些影响?综合以上原因,可以得出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有哪些?(5)我国径流量的年内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会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哪些影响?(6)咱们家乡的河流什么季节水量最大?什么季节水最浅?这些变化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小结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提高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我国的地形、气候等基本情况,对于水资源的概念、分布和利用等方面有一定认识。
但对于水资源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保护措施等方面的理解尚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和保护措施,掌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和保护措施。
2.难点:水资源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含有图片、地图、视频等素材的课件。
2.教学道具:水资源分布图、水资源利用图等。
3.参考资料:关于水资源的相关论文、报道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我国水资源的美丽景色和丰富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和保护措施,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水资源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讨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是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水资源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对其认识不足,难以理解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和保护意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表、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水资源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和保护措施,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认知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表、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状况和保护措施。
2.教学难点:水资源分布规律的成因、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展示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1)介绍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及其变化趋势,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整体状况。
(2)分析水资源分布规律的成因,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认识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3)讲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的利用,以及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的作用和影响。
(4)介绍水资源的保护措施,如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水源地等,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1.2006年,四川、重庆等地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水库干涸、河道断流、土地龟裂、庄稼减产甚至绝产、人畜饮水困难、工厂黯然停工。
而同一时间南方部分地区则河水暴涨、水满为患、大量淡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
(1)上述情况是真的吗?为什么?(2)针对以上问题,你能想出解决的办法吗?(1)真的。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2)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
点拨:此题通过情景材料设置了两道题目。
材料中的内容是真的,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解决的措施是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
2.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性,具体表现为、的特点。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多、少和大的特点。
不均衡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冬春年际变化3.针对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状况,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工程;针对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的状况,有必要兴建。
跨流域调水水库点拨:跨流域调水就是把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修建水库就是把夏秋丰富的降水储存起来,等到春季用。
4.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龙羊峡水电站——黄河——甘肃B.二滩水电站——雅等江——四川C.小浪底水电站——黄河——山西D.葛洲坝水电站——汉江——湖北B点拨:龙羊峡水电站一黄河一青海;小浪底水电站一黄河一河南;葛洲坝水电站一长江一湖北。
5.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但是,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会十分突出,试简述其原因以及缓解我国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原因: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才资源的污染。
途径: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6.仔细观察漫画,你看明白了吗?请你结合漫画编一则故事。
一个炎热的夏天,三毛来到一条小河边,大气太热,三毛就脱掉衣服,然后一下子扎进了小河里,他从水里露出了一个黑头,然后他爬出了小河,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小黑人。
点拨:此题通过漫画的方式来探究其中的原因:小河被污染了。
1.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A.南方耕地少,且水资源少B.北方耕地多,但水资源少C.北方耕地多,且水资源多D.南方耕地多,且水资源多B点拨:降水多,水资源就丰富。
我国降水分布南多北少,因此水资源也是南多北少,又加上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故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1.下列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的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珠江三角洲B点拨: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根据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可知,东北平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大都处在湿润地区,是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而华北平原由于人口众多,工农业生产发达,对水资源需求量大,加上水资源分布较少,成为我国缺水严重的地区,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2.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A.夏秋少,冬春多B.东南少,西北多C.夏秋多,冬春少D.东南多,西北少C点拨:此题考查了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的规律,而不是空间分布的规律,时间分布的规律是夏秋多,冬春少。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年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
材料二议论了50年之久的南水北调二程已进入实施阶段,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向西北、华北引水,力争2010年中线通水。
届时,北京市民将喝到长江水。
(1)从气候、人口和工业生产等方面说明北京缺水的原因:。
(2)解决北京缺水问题的方法除了南水北调外,还有、和等。
答案:(1)北京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冬春季节降水少;华北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农业用水很多;工业发达,工业用水“很多;人口众多,生活用水多,所以北京市十分缺水。
(2)植树种草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点拨:通过材料题的形式来考查北京市缺水的原因、解决的措施。
2.有关南水北调工程不正确的是()A.将长江流域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B.南水北调工程跨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C.调水方案分为西线、中线、东线三种D.中线调水方案是从三峡水库引水、将水调入华北地区D点拨: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到缺水的西北、华北地区,分为西线、中线、东线三种调水方案,中线是把水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调入华北地区,东线是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调入华北地区,西线是指把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的水引入青海、甘肃等西北地区。
4.仔细观察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分布区,你找到了什么规律?它们大都建在,其中的原因是。
答案:阶梯和阶梯的分界线上主要因为阶梯的分界线上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点拨:一般情况有水电站的地方落差就大,落差大的地方就有可能建水电站。
1.以下城市的水资源供需状况最为紧张的是()A.乌鲁木齐B.兰州C.拉萨D.哈尔滨1.A点拨: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乌鲁木齐距离海洋最远,因此降水最少,所以水资源供需状况最为紧张。
2.以下地区位于水资源供需状况的丰水带的是()A.四川盆地B.横断山区C.东北平原D.武夷山脉2.D点拨:四川盆地和横断山区位于水资源供需状况的多水带,东北平原位于水资源供需状况的过渡带。
3.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A.把水能转化为电能B.发展淡水养殖业C.实现水资源的空间调配D.调节冬季节河流的流量3.D点拨: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因此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调节各季节河流的径流量。
4.以下地区中,用水最紧张、水土矛盾最突出的是()A.珠江三角洲B.松嫩平原C.黄淮海平原D.四川盆地4.C点拨:黄淮海平原占我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L、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5.我国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的问题突出,其原因中错误的是()A.人口持续增长B.全球气候变暖C.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D.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5.B点拨:全球气候变暖不可能造成我国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的问题。
6.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B.我国许多城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C.从1994年开始,我国把“中国水周”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D.随着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可供应量将会明显增加6.D7.我国西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A.西北地区多沙漠B.西北地区降水偏少C.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D.西北地区水库少7.B点拨: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偏少,因此西北地区缺水。
8.有关我国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水能资源也丰富B.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建水库C.我国的水能资源,现在大部分已被开发利用D.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的河流是长江8.D点拨: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水能资源不一定丰富;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跨流域调水;我国的水能资源,现在开发利用的很少。
9.完全位于山东省境内的调水工程是()A.引滦入津B.弓黄入晋C.引黄济青D.引滦入唐9.C10.下列措施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A.适当提高水价B.实施喷灌、滴灌技术C.大力发展重工业D.全流域用水进行统一管理调度10.C点拨:大力发展重工业,浪费水的现象必然就严重。
11.关于我国水资源说法不正确的是()A.总量较大,但要坚持节约用水B.季节分配不均匀,春夏多、秋冬少C.浪费很多、污染严重D.空间分布不均衡,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11.B点拨: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
12.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间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需求C.利用工业和生活用过的水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12.D1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东多西少,北多南少B.东少西多,南多北少C.东多西少,南多北少D.东少西多,北多南少13.C点拨: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14.将下列地区与所属水资源供需状况分布带连线。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A.丰水带⑥天山山脉②台湾岛B.多水带⑦准噶尔盆地③四川盆地C.过渡带⑧青藏高原北部④华北平原D.少水带⑨雷州半岛⑤内蒙古高原西部E.缺水带⑩黄土高原14.A.②⑨B.①③C.④⑩D.⑥⑧E.⑤⑦15.读中国主要水电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水电站三峡小浪底漫湾二滩龚嘴龙羊峡水口岩滩丹江口所在河流所在省区长期以来,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频频告急。
为解决天津用水紧张的状况,国务院决定实施引黄济津工程。
但因为相关地区河道污染严重,调水被迫多次改线。
据此回答16~17题。
15.第一列:长江黄河澜沧江雅砻江大渡河黄河闽江红水河汉江第二列:湖北河南云南四川四川青海福建广西湖北16.此次调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状况,应采取()①引长江水进入华北②引珠江水进入华北③节约用水,减少污染④大量开采地下水⑤开挖人海新河⑥将华北地区居民迁走A.①③B.②⑤⑥C.③⑤D.①④⑥16.A17.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①工业废水②生活废水③生活垃圾④家庭炉灶⑤水土流失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④⑤D.17.B18.以下关于水电站与所在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龙羊峡、刘家峡、小浪底水电站都位于黄河干流上,其中龙羊峡水电站在甘肃省B.二滩、葛洲坝水电站都位于长江干流上C.天生桥、岩滩水电站都位于珠江上,而且都位于广东省D.丰满、白山水电站都位于松花江上,而且都在吉林省境内18.D点拨:龙羊峡、刘家峡、小浪底水电站都位于黄河干流上,其中龙羊峡水电站在青海省;二滩水电站不位于长江干流上而是位于交流雅砻江上;天生桥、岩滩水电站都位于珠江上,都不位于广东省。
19.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人均占有量很低B.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3C.我国有限的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D.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衡,年际变化小19.C点拨: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很低;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衡,年际变化大。
20.近几年,我国采取了向塔里木河等河流下游调水的措施,目的是()A.解决农业用水问题B.解决工业用水问题C.居民用水问题D.恢复生态环境20.D21.读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2)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流域的水调到缺水的和地区。
其中东线和中线是将水调往地区。
中线是从水库调水,将水一直输往北京、天津。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利用了的旧河道作为输水主干道。
(4)南水北调工程将把我国的、、和四大流域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