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对对歌》
- 格式:pptx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20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对对歌》(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材《对对歌》,歌词内容包括动物的名称和特点,如“小老鼠,尾巴长,会唱歌,快乐多”等。
通过学习这首歌,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掌握《对对歌》的歌词,并能熟练演唱;2. 培养孩子们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3. 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熟练掌握《对对歌》的歌词,并能正确演唱。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歌词中不同动物的特点,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动物图片、歌曲播放设备学具:作业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老师展示PPT上的动物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2. 歌词讲解:老师逐句讲解《对对歌》的歌词,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
3. 例题讲解:老师以小老鼠为例,讲解歌词中的“尾巴长,会唱歌,快乐多”是如何描述小老鼠的特点。
4. 随堂练习:孩子们根据老师的示例,尝试用歌词描述其他动物的特点。
5. 歌曲演唱: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对对歌》,让孩子们熟练掌握歌词和旋律。
6. 小组合作:孩子们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用歌词描述动物的特点,并进行演唱。
7. 作业布置: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种动物的特点,并画出动物的图片。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对对歌》歌词小老鼠,尾巴长,会唱歌,快乐多;小兔子,耳朵长,爱跳舞,欢乐多;小猴子,屁股圆,会爬树,勇敢多;小猫咪,眼睛亮,会捉老鼠,聪明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一种动物的特点,并画出动物的图片。
答案:例如:我选择了小狗,它有长长的耳朵,忠诚勇敢,是人类的好朋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孩子们对动物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但在演唱歌曲时,部分孩子对歌词记忆不牢,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孩子们去动物园参观,近距离观察不同动物的特点,加深他们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2024年中班语言教案《对对歌》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语言教材《快乐童年》第三单元,具体章节为《对对歌》。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儿歌的内容和节奏,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创编对对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对对歌》的内容,并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创编对对歌,让幼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对应的物品。
教学重点:学会《对对歌》的内容,理解儿歌的节奏和韵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材、录音机、磁带、黑板、粉笔、挂图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对对歌》录音,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摇摆,感受儿歌的韵律。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对对歌》的歌词,讲解歌词中的对仗关系,如:天空大地、红花绿叶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用简洁的语言创编对对歌。
如:太阳月亮、高山大海等。
4. 小组合作(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队长,队长带领组员共同创编对对歌,并进行展示。
教师邀请各小组分享创编的对对歌,对每组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对对歌》歌词2. 黑板右侧:创编对对歌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生活中的对对物品,如:苹果香蕉、书本铅笔等,并创编一首对对歌。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掌握了《对对歌》的内容,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其他类型的对对歌,如:动物、植物等,提高幼儿的创编能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体验亲子互动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创编对对歌,让幼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对应的物品。
中班语言活动《对对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歌唱与游戏》,详细内容为《对对歌》的教学。
通过学习《对对歌》,让幼儿感知语言的韵律美,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对对歌》的歌词内容,学会演唱歌曲,并能够熟练地表演出来。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对对歌的形式进行简单的创作。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集体活动中积极参与,相互配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对歌的歌词韵律和节奏掌握。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演唱《对对歌》,并能够运用其韵律进行简单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录音机、音响、歌词卡片、节奏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音乐火车”游戏,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模仿火车行驶的动作,引导幼儿关注音乐节奏。
2. 歌曲教学(15分钟)教师播放《对对歌》录音,让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教师分句教唱《对对歌》,引导幼儿模仿歌词中的动作,帮助他们记忆歌词。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对对歌》,并指导他们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歌词卡片,带领幼儿一起完成对对歌的歌词接龙游戏,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分组让幼儿进行对对歌的表演,鼓励他们大胆地展示自己。
4.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对对歌接力赛”,让他们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对对歌》歌词2. 歌曲节奏图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演唱《对对歌》,并尝试自己创编一段对对歌歌词。
2. 答案示例:太阳红,月亮弯,星星闪闪照我眠。
花儿香,草儿绿,小鸟欢歌笑语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家庭对对歌”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感受语言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语言精品教案《对对歌》(通用一、教学内容《对对歌》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旨在通过趣味歌词和简单易学的节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本章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对对歌”的歌词和旋律,学习歌谣中的对仗词语,以及通过动作和游戏深化对歌词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背诵《对对歌》歌词,理解歌词中的对仗词语含义。
2.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语言游戏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歌词中的对仗词语。
教学重点:熟练背诵歌词,掌握歌曲节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歌词卡片、小鼓、节奏棒、图片。
2. 学具:幼儿用书、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欢快的歌曲,活跃课堂气氛。
邀请幼儿模仿教师做简单的动作,引入今天的主题《对对歌》。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展示歌词卡片,带领幼儿朗读歌词,讲解对仗词语的含义。
教师示范唱《对对歌》,引导幼儿跟随节奏拍手。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歌词中的一句,如“蓝天对白云”,解释对仗关系。
邀请幼儿举例,巩固对仗词语的概念。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歌词接龙游戏,让幼儿练习对仗词语。
教师敲击小鼓,带领幼儿按照节奏朗读歌词。
5. 歌曲学唱(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唱《对对歌》,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邀请个别幼儿上台展示,增加互动性。
6. 游戏环节(15分钟)组织“对对歌”接力赛,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幼儿积极参与。
教师简要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对仗词语的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对对歌》2. 歌词卡片:蓝天对白云、绿树对红花等。
3. 歌曲节奏:简单明了的节奏图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人一起唱《对对歌》,尝试用对仗词语创编新歌词。
中班语言活动《对对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对对歌》选自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内容主要包括对对歌的歌词学习、节奏感知、以及创编活动。
具体内容为:通过学习朗朗上口的对对歌,让幼儿体验语言的韵律美;引导幼儿感知对对歌中的对应关系,培养其逻辑思维;鼓励幼儿参与创编,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能熟练地朗读《对对歌》,体验语言韵律美。
2. 能够感知对对歌中的对应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 能够参与创编活动,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对歌中的对应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对对歌》,体验韵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歌词卡片、节奏乐器、创编活动素材。
幼儿准备:画笔、画纸、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对对歌的趣味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歌词学习(5分钟)教师展示歌词卡片,引导幼儿跟读,并配合节奏感知,让幼儿熟练掌握《对对歌》。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例题,引导幼儿发现对对歌中的对应关系,并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随堂练习,巩固对对歌的对应关系,并进行个别指导。
5. 创编活动(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参与创编活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编写属于自己的对对歌。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创编作品,进行互相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歌词《对对歌》。
2. 在旁边标注对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对应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编写一首关于家庭的对对歌,并画出来。
2. 答案示例:上联:爸爸勤劳工作忙下联:妈妈持家育儿忙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对应关系,进行语言创编活动,培养其观察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易懂性。
中班语言教案《对对歌》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幼儿园中班语言》第四章第二节《对对歌》进行教学。
该章节主要通过歌曲《对对歌》让幼儿体验语言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幼儿的语言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让幼儿通过听、说、唱的方式,感受对对歌的韵律和节奏,喜欢上这首歌曲。
2. 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积极动脑、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
3. 教育幼儿在与人交流时要有礼貌,学会说“请”“谢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让幼儿通过听、说、唱的方式,感受对对歌的韵律和节奏,喜欢上这首歌曲。
难点:教育幼儿在与人交流时要有礼貌,学会说“请”“谢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卡片、挂图、玩具等。
学具:幼儿自带玩具、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对对歌》。
2. 歌曲学唱(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对对歌》,让幼儿边听边跟着音乐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韵律。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讲解歌词的含义,让幼儿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互助、友善精神。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组演唱,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积极动脑、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
3. 语言游戏(5分钟)(1)教师分发教学卡片,让幼儿模仿卡片上的动物或物品,进行对话练习,如“请”“谢谢”等礼貌用语。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流时要有礼貌。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歌曲《对对歌》,其他幼儿进行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挂图讲解(5分钟)教师利用挂图讲解歌曲《对对歌》中所表达的互助、友善精神,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曲内涵。
六、板书设计板书歌词《对对歌》,并在歌词下方标注韵律和节奏。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歌曲《对对歌》的歌词及意义。
2. 家长协助幼儿进行歌曲学唱,加强幼儿对歌曲的掌握。
大班语言对对歌教案(精选4篇)大班语言对对歌篇1活动目标1、使学生在儿歌朗读中积累词汇、句子,产生学习儿歌的兴趣。
2、通过儿歌朗诵,使学生初步了解儿歌中涉及的一些生活常识和丰富的知识。
活动准备1、录音机1台,音乐磁带l盒。
2、纸条若干。
活动过程1、情境创设,游儿歌乐园。
2、到对对歌乐园,个人对对歌。
指名两人站起来对歌,每组派一人,儿歌不能重复,重复者或答不上者算失败。
3、小组对对歌。
(对歌时站起身)如:第一组:我们念,你们对,看谁对得对。
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着脸。
第二组:驴的耳朵长,马的耳朵短,象的耳朵遮着脸。
第二组: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听得远第一组:猫的耳朵尖,猴的耳朵圆,狗的耳朵听得远。
第三组:我们念,你们对,看谁对得对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颗枣。
第四组:一边多,一边少,一盒饼干一块糕。
第三组:一个大,一个小,一头肥猪一只猫。
第四组:一边多,一边少,一群蜜蜂一只鸟。
齐:一边唱,一边跳,大小多少记得牢。
4、主持人念,大家答。
(对歌时站起身,答错或答慢者坐下)一只小鸡两条腿,两只眼睛一张嘴。
两只小鸡四条腿,四只眼睛两张嘴。
(依次相加,直至最后一名学生)5、朗读儿歌《宇宙大飞船》。
船,船,船,宇宙大飞船。
月亮第一站,火星第二站,小朋友,快上船,飞到天上玩一玩。
6、儿歌表演。
齐:满天星,亮晶晶,对着我们眨眼睛,我们围成一个圈,一人就是一颗星。
(出现戴太阳头饰的学生)齐问:你是什么星太阳:我叫太阳是恒星。
(出现戴地球头饰的学生)齐问:你是什么星地球:我叫地球是行星。
(出现戴月球头饰的学生)月球:我叫月球是卫星。
齐唱: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齐:我们围成一个圈,一人就是一颗星,猜星星,唱星星,长大上天去旅行。
7、主持人:你是什么地方人一生:我是上海人。
(依次回答,回答结束仍站着,直至全班完成)齐:我们都是中国人,我爱我们的祖国,我爱五星红旗。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对对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单元《快乐歌唱》中的第二章《对对歌》。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和理解对对歌的概念,学习创编和表演对对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对对歌,理解对对歌的特点和趣味性。
2. 能够积极参与创编和表演对对歌,提高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对歌的创编和表演。
重点:理解对对歌的特点,能够积极参与创编和表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卡片、音乐CD、录音机、黑板、粉笔。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各种成双成对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对对歌的概念,播放音乐CD,让幼儿欣赏并感受对对歌的韵律和趣味性。
3. 创编对对歌(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创编一首对对歌,教师巡回指导。
4. 表演对对歌(10分钟)每组派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卡片,幼儿快速说出对应的对对歌。
六、板书设计1. 对对歌的概念和特点。
2. 创编和表演方法。
3. 生活中的对对歌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创编一首对对歌,并表演给家人看。
答案:根据幼儿创编的对对歌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组织一次“对对歌大赛”,邀请家长参与,增进家园互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对对歌,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和趣味性。
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可达成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准确识别。
4. 教具与学具的实用性。
5.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6. 板书设计的清晰性和引导性。
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2024年大班语言教案对对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趣味歌谣》中的《对对歌》。
本课详细内容包括歌谣的朗读、理解、背诵和表演,通过歌谣中的对仗工整、韵律优美的语言,让学生感受汉语言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对对歌》的歌词,并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
2. 培养学生对歌谣中词语对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谣中词语对仗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对对歌》,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录音机、磁带、歌词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对仗现象,如门对门、窗对窗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仗美。
2. 歌谣学习(10分钟)(1)播放《对对歌》录音,学生跟读,感受歌谣的韵律美。
(2)老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歌谣,讲解词语对仗的特点。
(3)学生自读、互读,加强记忆。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老师出示例题,如“云对雨,雪对风”,引导学生发现对仗关系。
(2)学生尝试仿编类似的句子,进行课堂互动。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词语,进行对仗练习,如“山对水,草对花”。
5. 表演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歌谣进行表演,增强对歌谣的理解和记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对对歌》2. 歌谣内容分句展示,突出对仗关系。
3. 标注重点词语,提示学生注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对对歌》的格式,编写一首属于自己的对对歌。
2. 答案示例:云对雨,雪对风,小鸡对小鸟。
花对草,树对林,蓝天对大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对仗现象,进行创作和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谣中词语对仗的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