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投资决策实务
- 格式:doc
- 大小:123.51 KB
- 文档页数:8
一、计算题1、某公司原有设备一台,目前出售可得收入7.5万元(设与旧设备的折余价值一致)预计使用10年,已使用5年,预计残值为0.75万,该公司用直线法提取折旧.现该公司拟购买新设备替换原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新设备购置成本为40万,使用年限为5年,同样用直线法提取折旧,预计残值与使用旧设备的残值一致;使用新设备后公司每年的销售额可从150万元上升到165万元,每年的付现成本将要从110万元上升到115万元.该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3%,资金成本率为10%.要求:通过计算数字说明该设备是否应当更新?2、某公司拟有用新设备取代已使用3年的旧设备.旧设备原价170000元,当前估计尚可使用5年,目前的折余价值为110000元,每年销售收入30000元,每年经营成本24000元,预计最终残值10000元,目前变现价值为80000元,购置新设备需花费150000元,预计可使用5年,每年年销售收入60000元,每年经营成本12000元,预计最终残值10000元.该公司预期报酬率12%,所得税率30%.税法规定该类设备应采用直线法折旧.要求:利用差额内部收益率法,进行是否应该更换设备的分析决策,并列出计算分析过程.3、某公司有一投资项目,原始投资25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220万元,开办费6万元,垫支流动资金24万元.该项目建设期为1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0万元.设备投资和开办费于建设起点投入,流动资金于设备投产日垫支.该项目寿命期为5年,按直线法折旧,预计残值为10万元;开办费于投产后分3年摊销.预计项目投产后第1年可获净利60万元,以后每年递增5万元.该公司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0%.要求:(1)计算该项目各年现金净流量(2)计算该项目回收期(3)计算该项目净现值4、某企业现有资金100000元,可用于以下投资方案1或2.方案1.购入国库券(五年期,年利率14%,不计复利,到期一次支付本息);方案2.购买新设备(使用期五年,预计残值收入为设备总额的10%,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设备交付使用后每年可实现12000元的税前利润)该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10%,适用所得税率为30%.要求:(1)计算投资方案1的净现值(2)计算投资方案2的各年的现金流量及净现值(3)运用净现值法对上述投资方案进行选择1、答案:初始现金流量增加额=-40+7.5=-32.5万元营业现金流量增加额:旧设备折旧=(7.5-0.75)/5=1.35万元终结现金流量增加额=0差额净现值ΔNPV=8.84*(P/A,10%,5)-32.5=1.01差额内部收益率:-32.5+8.84(P/A,ΔIRR,5)=0(P/A,ΔIRR,5)=3.676(ΔIRR-10%)/(12%-10%)=(3.676-3.7908)/(3.6048-3.7908)ΔIRR=11.23%因为差额内部收益率高于资金成本率,所以应选择更新.2、答案: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150000-80000=70000元更新设备增加的折旧=70000/5=14000元更新后经营期1-5年的销售收入增加额=60000-30000=30000元更新后经营期1-5年的总成本增加额=(24000-12000)+14000=26000元更新后经营期1-5年的净利润增加额=(30000-26000)*(1-30%)=2800元因旧设备提前报废发生的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110000-80000=30000元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抵减所得税=30000*30%=9000元ΔNCF0=-70000元ΔNCF1=2800+14000+9000=25800元ΔNCF2-5=2800+14000=16800元-70000+25800*(P/F,ΔIRR,1)+16800*(P/A,ΔIRR,4)* (P/F,ΔIRR,1)=0 设ΔIRR=10%-70000+25800*(P/F, 10%,1)+16800*(P/A, 10%,4)* (P/F,10%,1)=1868.28元设ΔIRR=12%,则结果为-1401.49(ΔIRR-10%)/(12%-10%)=(0-1868.28)/(-1401.49-1868.28)ΔIRR=11.14%因为差额内部收益率小于投资人期望的报酬率12%,所以不应更新.3、答案:(1)各年现金净流量:设备年折旧=[(220+10)-10]/5=44万元列表计算各年现金净流量(NCF):(2)回收期=3+(226+24-106-111)/116=3.28年(3)净现值(NPV)=106*(P/F,10%,2)+111*(P/F,10%,3)+116*(P/F,10%,4)+119*(P/F,10%,5)+158*(P/F,10%,6) -24*(P/F,10%,1)-224=106*0.826+111*0.751+116*0.683+119*0.624+158*0.565-24*0.909-224=165.50该项目净现值大于零,为可行方案.4、答案:(1)方法1:购买国库券于到期日所获的本利和为:100000*(1+14%*5)=170000元按10%折算的现值为:170000*0.621=105570元该方案的净现值为105570-100000=5570元方法2:投资方案1的净现值为:[100000*(1+14%*5)]*0.621-100000=5570元(2)投资方案2的净现值计算①计算各年现金流量方法1:初始投资现金流量(第1年年初)=-100000元设备年折旧=100000*(1-10%)/5=18000元税后净利润=12000*(1-30%)=8400元营业过程现金流量(第1—5年)=18000+8400=26400元终结现金流量(第5年年末)=100000*10%=10000元方法2:初始投资现金流量(第1年年初)=-100000元营业过程现金流量(第1—5年)=12000*(1-30%)+100000*(1-10%)/5=26400元终结现金流量(第5年年末)=100000*10%=10000元方法3:初始投资现金流量(第1年年初)=-100000元营业过程现金流量(第1—4年)=12000*(1-30%)+100000*(1-10%)/5=26400元第5年现金流量(含终结现金流量)=26400+100000*10%=36400元②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26400*3.791+10000*0.621-100000=6292.4元(3)由于方案2的净现值大于方案1的净现值,故应选择方案2.。
资料财务管理学第8章投资决策实务
投资决策是财务管理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它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利润
的增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投资决策实务包括对投资项目的评估、选择和
监控等方面的操作。
其次,投资决策实务还包括投资项目的选择。
选择是在评估的基础上,从多个投资项目中选择最适合企业的项目。
在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
因素,如项目的风险和回报、项目的关联性和互补性等。
此外,还需要对
不同项目进行风险和回报的比较,并进行资金限制和资源限制的分析。
最终,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环境等因素,确定最终的投资项目。
最后,投资决策实务还包括对投资项目的监控。
监控是为了确保投资
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监控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的进展进
行定期的报告和审核,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如果项目出现
问题或延迟,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此外,还需要对项目的预算和进展
进行评估,以确保项目的效益和成本控制。
总之,投资决策实务是财务管理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投资
项目的评估、选择和监控等多个方面。
在实践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
况和目标,结合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科学决策投资项目,以获得更好
的回报和利润。
第八章投资决策实务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估计现金流量应当考虑的问题中说法错误的是()。
A.必须考虑现金流量的总量B.尽量利用现有会计利润数据C.充分关注机会成本D.不能考虑沉没成本2.在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计算项目的现金流量时,不需要考虑()的影响。
A.更新改造项目中旧设备的变现收入B.因项目的投产引起的企业其他产品销售收入的减少C.固定资产的折旧额D.以前年度支付的研究开发费3.年末某公司正在考虑卖掉现有的一台闲置设备。
该设备于8年前以40000元的价格购入,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10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残值率为10%,已提折旧28800元,目前可以按10000元的价格卖出,假设所得税率为30%,卖出现有设备对本期现金流量的影响是()。
A.减少360元 B.减少1200元C.增加9640元 D.增加10360元4.在计算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时,报废设备的预计净残值为12000元,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净残值为14000元,所得税率为25%,则设备报废引起的预计现金流入量为()元。
A.7800 B.8000C.12000 D.115005.在进行投资项目评价时,投资者要求的风险报酬率取决于该项目的()。
A.经营风险 B.财务风险C.系统风险 D.特有风险6.某投资项目的项目计算期为5年,没有建设期,投产后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均为100万元,原始总投资150万元,资金成本为10%,(P/A,10%,5)=3.791,则该项目的年等额净回收额约为()万元。
A.100 D.507.肯定当量法的基本思路是先用一个系数把不确定的各年现金流量折算为大约相当于确定的现金流量,然后,用( )去计算净现值。
A.内部报酬率B.资本成本率C.无风险的贴现率D.有风险的贴现率8.某项目的β系数为1.5,无风险报酬率为10%,所有项目平均必要报酬率为14%,则该项目按风险调整的贴现率为( )。
A.14%B.15%C.16%D.18%9.下列关于约当系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八章:投资决策实务一、计算题1、某公司原有设备一台,目前出售可得收入7.5万元(设与旧设备的折余价值一致)预计使用10年,已使用5年,预计残值为0.75万,该公司用直线法提取折旧.现该公司拟购买新设备替换原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新设备购置成本为40万,使用年限为5年,同样用直线法提取折旧,预计残值与使用旧设备的残值一致;使用新设备后公司每年的销售额可从150万元上升到165万元,每年的付现成本将要从110万元上升到115万元.该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3%,资金成本率为10%.要求:通过计算数字说明该设备是否应当更新?2、某公司拟有用新设备取代已使用3年的旧设备.旧设备原价170000元,当前估计尚可使用5年,目前的折余价值为110000元,每年销售收入30000元,每年经营成本24000元,预计最终残值10000元,目前变现价值为80000元,购置新设备需花费150000元,预计可使用5年,每年年销售收入60000元,每年经营成本12000元,预计最终残值10000元.该公司预期报酬率12%,所得税率30%.税法规定该类设备应采用直线法折旧.要求:利用差额内部收益率法,进行是否应该更换设备的分析决策,并列出计算分析过程.3、某公司有一投资项目,原始投资25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220万元,开办费6万元,垫支流动资金24万元.该项目建设期为1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0万元.设备投资和开办费于建设起点投入,流动资金于设备投产日垫支.该项目寿命期为5年,按直线法折旧,预计残值为10万元;开办费于投产后分3年摊销.预计项目投产后第1年可获净利60万元,以后每年递增5万元.该公司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0%.要求:(1)计算该项目各年现金净流量(2)计算该项目回收期(3)计算该项目净现值4、某企业现有资金100000元,可用于以下投资方案1或2.方案1.购入国库券(五年期,年利率14%,不计复利,到期一次支付本息);方案2.购买新设备(使用期五年,预计残值收入为设备总额的10%,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设备交付使用后每年可实现12000元的税前利润)该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10%,适用所得税率为30%.要求:(1)计算投资方案1的净现值(2)计算投资方案2的各年的现金流量及净现值(3)运用净现值法对上述投资方案进行选择。
第八章投资决策实务一、教学目标1、掌握现实中现金流量的计算2、掌握常见的项目投资决策及实际应用二、教学重点1、项目投资决策具体应用2、考虑风险、通货膨胀等情况下的项目投资决策应用三、教学难点项目投资决策具体应用四、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8.1现实中现金流量的计算0.5学时8.2项目投资决策1学时8.3风险投资决策0.5学时8.4 通货膨胀对投资分析的影响1学时五、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六、教学过程及内容主要内容:1、现实中现金流量的计算2、项目投资决策3、风险投资决策4、通货膨胀对投资分析的影响第一节现实中现金流量的计算一、现金流量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1、区分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相关成本:与特定投资决策有关的、在分析评价时必须考虑的成本。
如可变成本非相关成本:与特定投资决策无关的、在分析评价时无需考虑的成本。
如沉没成本2、机会成本3、部门间的影响二、税负与折旧对投资的影响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需要考虑的税负(1)流转税应纳营业税=不动产变价收入*税率应纳增值税=固定资产变价收入*4%(非不动产变价收入超过原值)(2)所得税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应缴纳所得税=(变价收入—折余价值—所纳流转税)*税率2、税负对现金流量的影响(1)税后成本与税后收入举例见教材243页,例8-1(2)折旧的抵税作用举例见教材244页,例8-2(3)税后现金流量公式1:税后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公式2:税后现金流量=税后净利润+折旧公式3:税后现金流量=营业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举例见教材245—246页,例8-3第二节项目投资决策一、固定资产更新决策1、新旧设备使用寿命相同的情况(1)比较各项目的净现值或总成本现值(当各项目收入无差别,只有成本有差别时)(2)差别(差量)分析法:计算差量(增量)净现值(注意使用的前提条件是两个项目分别的NPV都大于0)举例见教材247—248页,例8-42、新旧设备使用寿命不同的情况(1)最小公倍寿命法使投资项目的寿命周期相等的方法是最小公倍数。
也就是说,求出两个项目使用年限的最小公倍数。
举例见教材249—250页,例(2)年均净现值法年均净现值是把项目总的净现值转化为项目每年的平均净现值。
年均净现值的计算公式是:ANPV=NPV / PVIFA(i,n)举例见教材250页,例二、资本限额决策1、使用获利指数法2、使用净现值法举例见教材251-252页,例8-5补充例题:例1、某公司拟购置一设备以扩充生产能力,现有甲,乙两方案可选.甲方案投资2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5年,无残值,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8000元,每年付现成本3000元;乙方案投资24000元,预计使用寿命5年,预计残值4000元,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10000元,付现成本第一年4000元,以后逐年增加修理费200元,另需垫付流动资金3000元.两方案均用直线法折旧,所得税率40%,资本成本10%.应选哪一个方案?(1)初始现金流量甲:NCF0=-20000元乙:NCF0=-(24000+3000)=-27000(2)经营期现金流量:年折旧额: 甲: 20000/5=4000(元)乙:(24000-4000)/5=4000(元)甲:NCF1-4=(8000-3000-4000)*(1-40%)+4000=4600(万元)乙:NCF1=(10000-4000-4000)*(1-40%)+4000=5200NCF2=(10000-4200-4000)*(1-40%)+4000 =5080NCF3=(10000-4400-4000)*(1-40%)+4000 =4960NCF4=(10000-4600-4000)*(1-40%)+4000 =4840(3)终结点现金流量:甲: NCF5=(8000-3000-4000)*(1-40%)+4000=4600NCF5=(10000-4800-4000)*(1-40%)+4000+4000+3000=11720(4)NPV甲=-20000+4600(P/A,10%,5)=NPV乙=-27000+5200(P/F,10%,1)+5080(P/F,10%,2) +4960(P/F,10%,3)+4840(P/F,10%,4) +11720(P/F,10%,5)=例2、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两备选方案。
甲方案:正常投资期5年,每年初投资100万元,共需投资500万元;从第六年初竣工投产,可使用15年,期末无残值,投产后每年经营现金净流入150万元。
乙方案:把投资期缩短为2年,每年初投资300万元,共投资600万元,竣工投产后的项目寿命期和现金净流入量均不变。
企业资本成本10%,假设无残值。
应选哪一个方案?甲方案:项目计算期=5+15=20年NCF0 -4=-100万元NCF5 =0NCF6 -20=150万元NPV=-100-100(P/A,10%,4)+150(P/A,10%,15)(P/F,10%,5)=291.4(万元)年均净现值ANPV=291.4/(P/A,10%,20)=34.23(万元)乙方案:项目计算期=2+15=17(年)NCF0 -1=-300万元NCF2=0NCF3-17=150万元NPV=-300-300(P/F,10%,1)+150(P/A,10%,15)(P/F,10%,2)=370.12(万元)年均净现值ANPV=370.12/(P/A,10%,17)= 46.14(万元)所以应选乙方案,即缩短回收期。
例3、某公司拟用新设备取代已使用3年的旧设备。
旧设备原价170000元,目前估计尚可使用5年,折余价值110000元,预计最终残值10000元,目前变现价值80000元;使用旧设备预计每年销售收入30000元,付现经营成本12000元。
购置新设备需花费150000元,预计可使用5年,最终残值10000元;使用新设备预计每年销售收入60000元,付现经营成本24000元。
公司预期报酬率12%,所得税率30%,直线法折旧。
应否更新?若更新: ∆NCF0=-(150000-80000)=-70000(元)∆年折旧=70000/5=14000(元)∆NCF1=[(60000-30000)-(24000-12000)]*(1-30%)+14000*30%+(110000-80000)*30%(变现损失减税)=(30000-12000)*(1-30%)+14000*30%+9000=25800(元)或=(30000-12000-14000)*(1-30%)+14000+9000∆NCF2-5= (30000-12000-14000)*(1-30%) +14000=16800(元)∆NPV =-70000+25800(P/F,12%,1)+16800(P/A,12%,4)(P/F,12%,1)= -1401.49(元)<0或=-70000+9000*(P/F,12%,1)+16800&(P/A,12%,5)= -1401.49∆NPV=-70000+25800(P/F, I,1)+16800(P/A, I,4)(P/F,I,1)=0当I=10%时,∆NPV=1868.28当I=12%时,∆NPV=-1401.49∆IRR=10%+1868.28/(1868.28+1401.49)*(12%-10%)=11.14%<12%所以不应更新。
例4、某公司现有5个投资项目,如下表.(1)若资金总额无限量(2若公司能提供的资金总额250万元(假定剩余资金无其他用途)求最佳投资组合。
(1)考虑顺序为:BDEAC(2)PIA=1.5,PIB=1.55 ,PIC=1.4PID=1.53 ,PIE=1.7按PI大小排序:EBDAC,列表如下:A:1.5*100/250+1*150/250=1.2AC:1.5*100/250+1.4*50/250+1*100/250 =1.28ACE:1.5*100/250+1.4*50/250+1.7*100/250 =1.56三、投资时机选择决策某些自然资源的储量不多,由于不断开采,价格将随储量的下降而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价格不断上升,早开发的收入少,而晚开发的收入多;但另一方面,钱越早赚到手越好,因此,就必须研究开发时机问题。
在进行此类决策时,决策的基本规则也是寻求使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但由于两个方案的开发时间不一样,不能把净现值简单对比,而必须把晚开发所获得的净现值换算为早开发的第1 年初(t=0)时的现值,然后再进行对比。
举例见教材253-255页,例8-6四、投资时期决策从开始投资至投资结束投入生产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投资时期。
集中施工力量、交叉作业、加班加点可以缩短投资期,可使项目提前竣工,早投入生产,早产生现金流入量,但采用上述措施往往需要增加投资额。
究竟是否应缩短投资期,要进行认真分析,以判明得失。
在投资期决策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差量分析法,根据缩短投资期与正常投资期相比的Δ现金流量来计算Δ净现值。
如果Δ净现值为正,说明缩短投资期比较有利;如果Δ净现值为负,则说明缩短投资期得不偿失。
当然,也可以不采用差量分析法,分别计算正常投资期和缩短投资期的净现值,并加以比较,作出决策。
举例见教材255-256页,例8-7第三节风险投资决策一、按风险调整贴现率法1、用资本资产模型来调整贴现率Kj=RF + βj ⨯(Rm- RF)Kj—项目j按风险调整的贴现率或项目的必要报酬率RF—无风险报酬率βj—项目j的不可分散风险的β系数Rm—所有项目平均的贴现率或必要报酬率2、按投资项目的风险等级来调整贴现率:对影响投资项目风险的各因素评分,根据评分来确定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来调整贴现率3、用风险报酬率模型来调整贴现率:Ki = RF + bi ViKi—项目i按风险调整的贴现率RF—无风险报酬率bi—项目i的风险报酬系数Vi--项目i的预期标准离差率二、按风险调整现金流量法1、确定当量法:把不确定的各年现金流量,按一定的系数(约当系数)折算为大约相当于确定的现金流量的数量,然后,利用无风险贴现率来评价风险投资项目约当系数(d)是肯定的现金流量对与之相当的、不肯定的现金流量的比值现金流量为确定时,d =1.00现金流量的风险很小时,0.80 =< d <=1.00现金流量的风险一般时,0.40 =< d <=0.80现金流量的风险很大时,0 =< d <=0.40确定当量法克服了调整贴现率法夸大远期风险的缺点,但约当系数难于准确合理地制定举例见教材259页,例8-82、概率法通过发生概率来调整各期的现金流量,并计算投资项目的年净现金流量和期望净现值,进而对风险投资做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