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思想汇报
- 格式:docx
- 大小:19.28 KB
- 文档页数:3
思想汇报范文学习长征精神尊敬的领导:您好!我以一名党员的身份,向组织汇报我对于学习长征精神的思考和实践。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蕴含着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奋斗、团结协作、不畏艰难等丰富内涵。
以下是我的思想汇报。
一、深刻理解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伟大长征过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高尚的革命情操。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习长征精神,就是要深刻理解其时代价值,将其作为推动我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长征精神的核心是坚定的理想信念。
作为一名党员,我始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确保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勇于奋斗,不畏艰难长征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不畏艰难、勇于奋斗的革命精神。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始终保持这种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从不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团结协作,共同奋斗长征精神强调团结协作,共同奋斗。
在团队工作中,我始终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与同事们密切协作,共同克服困难,完成各项任务。
我相信,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五、实事求是,勇于创新长征精神鼓励我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在实际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严于律己,廉洁自律长征精神要求我们严于律己,廉洁自律。
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清正廉洁,自觉接受组织的监督。
我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努力做到公私分明,廉洁奉公。
七、终身学习,不断提升长征精神鼓励我们终身学习,不断提升。
我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找到适应时代发展的“位置”。
关于长征胜利xx周年的思想汇报今年是长征胜利xx周年,为大伙儿带来的是对于长征胜利xx周年的思想汇报,欢迎阅读。
对于长征胜利xx周年的思想汇报【一】恭敬的党组织: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难历程,想起闻名遐迩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八十二年前的今天,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八万红军被迫离开中央依照地,从南中国的崇山峻岭中开始了漫漫长征。
长征路上,面对着自然界种种艰苦困苦,地点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他们都毅然挺过去了。
瞧!那冰冷的空荡荡的十三根铁索,他们飞过去了;瞧!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他们翻过去了;瞧!那杳无人烟的草地,他们踏过去了。
在整个长征的368个日日夜夜里,他们一共爬过了18座崇山峻岭,渡过了24条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个省份,占据过62座大大小小的都市,突破了10个地点军阀部队的包围,挺进和顺利经过了6个别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色大军,面对着30万武装精良的敌军,携带着数量庞大的辎重,在一具地球上最为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制服了二万五千里的艰苦险阻。
这一切,让今天的人们,长久地发出奇特的感慨。
正是这些肩负着伟大使命的中华儿女,以一种势别可挡的力量,走完了这样漫长的道路。
是他们,吓得敌人闻风丧胆,狼狈而逃;是他们,突破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娄山关;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将共和国的国旗抹成了红彤彤的颜色;是他们,靠着一股执着的精神,制造了如此一具历史的奇迹,走向抗日的最前线,提起了祖国生死存亡的重担!怪别得毛主席会如此说:自从盘古开乾坤,三皇五帝到现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像我们如此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别尽的艰苦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个人的两只足,长驱2万余里,纵横12个省。
请咨询历史上曾有过我们如此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
学习长征精神的思想汇报学习长征精神思想汇报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对学习长征精神的思考和体会。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军队的伟大征程。
它始于胜利,传承于战斗,成为我们党坚定意志、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信念与决心的重要象征。
长征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首先,长征精神教给我们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成千上万的红军艰苦跋涉、越过崇山峻岭、穿越险恶酷寒,令人生畏的艰难险阻并未动摇他们的信仰和决心。
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使得他们能够战胜无数的困难和挫折。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也会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不能灰心丧志,而是要像红军战士一样,坚守初心,以信念为动力,勇往直前,终究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次,长征精神教给我们热爱人民的情怀。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以人民利益为重,毫不犹豫地放下自己的生命安全和个人私利,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奋不顾身。
他们为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种伟大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崇尚。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关爱和关注,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利益发声,以实际行动践行长征精神。
再次,长征精神教给我们坚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
长征途中的红军,面对着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既面对剧烈的火力,又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但他们从未屈服,勇往直前,表现出令人钦佩的坚强意志。
同时,他们几乎没有任何个人私利,将自己的生死置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之上。
长征精神告诉我们,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我们才能真正取得辉煌的成就。
在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要树立崇高的目标,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并付出努力和奉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最后,长征精神教给我们团结和合作的力量。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只有团结一心、紧密合作,才能克服困难。
思想汇报关于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财富,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我心中永恒的榜样。
长征精神在我心中与众不同,它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顽强斗志,彰显出民族团结与拼搏进取的伟大力量。
长征是中国革命的生死时刻,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浴火重生。
红军被困湘江边,敌众我寡,但他们没有选择屈服,而是选择了绝地反击。
在这艰苦的时刻,毛泽东同志发出了“战胜困难,迎接胜利”的口号,鼓舞着每一个红军战士坚定的斗志。
在长征路上,红军面临各种艰难险阻,如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以及残酷的战斗,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相互搀扶,共同战胜困难,顽强前进。
这种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征精神在我个人成长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常常想起红军士兵们奋不顾身地跋涉长征的艰辛,他们身上透露出的坚毅与勇气鼓舞着我。
尽管学习的道路上充满了坎坷,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学习,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长征精神还使我对团结与拼搏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长征途中,红军不分彼此,相互支援,他们相信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一切敌人。
这是我理解“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的最好例证。
在生活中,我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也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这些都是我今后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的基础。
长征精神不仅在我个人生活中有着巨大的影响,也在社会层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国家的重要精神支柱。
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辛勤努力,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源泉。
在我看来,只要我们坚持长征精神,与时俱进,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取得更大的胜利。
长征精神是我心中永恒的榜样,它鼓舞着我不断努力,奋发向前。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坚持不懈,毫不动摇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抗战胜利70周年思想汇报(优秀篇)尊敬的党组织:9月3日,是个普通而非凡的日子。
说其普通是因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每年的每本普通的日历上,它都安安静静地存在着;说其不平凡是因为,就在70年前即1945年的8月15日,人类经过战争与和平两种力量的较量之后,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用自己的生命和血泪赢得了一场人类集体屠杀的结束。
70年过去了,这场人类自己制造的灾难所形成的梦魇却依然在很多人的睡梦中难以苏醒,记忆已经成了一种痛苦的铭刻。
70年弹指一挥间,哲人说过,忘记历史意味着一种背叛。
但愿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在我们的心中重新树起一座雄伟的和平纪念碑,碑文上铭刻的不是一种虚假的毫无主角的抽象而是一个个能让我们真正靠近的曾经活泼而善良的生命,无论外貌与地域,他们都是因为热爱和平而义无返顾地投身其中的勇士,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
我们不应该在死者原本纯洁的墓碑上随意篆刻自己的杜撰,因为我们无权如此。
我们需要而且应该做的是记住他们——每一个富有良知且个性十足的和平使者。
这是生者所能做的对那些为正义而死的善良人们的生命尊严的尊重。
电影《the longest day》里有一句让我时刻铭记的台词:“自由是需要代价的。
”自由是每个人生命存在所需要的空气。
一旦被粗暴剥夺,我们都会为自由去偿付比如生命那样高昂的代价而在所不惜。
战争象一座生存难以逾越的牢笼,将生存其间的人们圄于其中。
打破这个牢笼,结束战争成了自由热爱者的唯一选择。
他们的选择,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都是值得尊敬和后来者虔诚景仰的。
战争,不论后来的著史者以何种文字为之寻找发生的理由,其本身所撒下的斑斑血迹和造成的生命的殒去都是我们所难以直面的,这里的历史因为生命失去时的被迫和无奈而尤显得悲壮和沉重。
一个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士兵曾经说过:“我们都是战争电影里的角色,无奈的是我无法从电影中走出。
”战争似乎是一种人类激情自我抒发的渠道。
其实,这不过是站在历史之外阐释历史的一个牵强的理由罢了。
党校的学习并不枯燥,校党委每次都会精心策划一些关于党的影片来给我们加深对党的理解和印象。
今天我们看了《万水千山》之后,又让我再次领略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又让我再一次的见识了长征的精神。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长征中的人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不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究竟是什么让他们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坚定不移的信仰、是不屈不挠的求索、是无所惧的前行、是向着理想勇敢奋斗的精神。
是老人们口中述说的长征精神。
长征,“地球上的红飘带”,它的惊、险、奇、绝,对许多人来说至今记忆犹新;长征,中国革命征程上一段最为壮观的历史,它对中国和世界的深远影响,早已写进中国和人类史册里。
长征是伟大的。
它的伟大首先是造就了一种精神——红军用鲜血和生命造就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已成为人类最珍贵的共同精神财富,无论时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长征波”的辐射作用是永不消逝的。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长征精神除了“感动”,更是“铭记”、“重铸”和“再造”。
过去,“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在奔向陕甘宁大会师路上尽显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风采。
今天,长征是大课堂,长征是大舞台,长征是大史书,为中华民族的前行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坚定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永恒的精神。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
时值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
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
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支柱。
个人学习长征精神思想汇报个人学习长征精神思想汇报个人学习长征精神思想汇报一敬爱的党组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的胜利,锻造出了不朽的长征精神。
而长征精神的形成绝非偶然,它而是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做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红军泛博官兵艰难卓绝的革命斗争中磨砺而成的。
树立长征精神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具有平生受用的意义。
一长征的历史(1)长征的原因面对四次反围剿的失败,蒋介石改变了围剿战略。
1933 年五月,蒋介石亲自组织和指挥对各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 ,面对国民党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和重兵进攻,中共暂时中央领导人博古等却在军事战略上,实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战略指导,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方针。
这时,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从上海到达中央苏区,直接掌握第五次反"围剿"的军事指挥权。
于是,在国民党军"围剿"前夕,未及时有效地组织苏区军民进行反"围剿"准备。
此次反"围剿"持续1 年之久, 中央苏区军民进行了艰难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代价。
中共中央实行错误的军事战略和作战原则,使这次反"围剿"作战始终处于被动,以致在红军遭到严重削弱、中央苏区大部丧失的情况下,被迫进行长征。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从1934 年10 月起,中国工农红军三支主力部队先后被迫离开原有的革命根据的,实行战略大转移,进行长达两年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2)长征的意义回顾长征的全部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长征是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的领导,才取得胜利的;长征是在与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和他的分裂阴谋作了坚决斗争,并坚持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才取得胜利的。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长征思想汇报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深入思考长征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它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深深触动了我。
回想起小时候,我曾在爷爷的书架上偶然翻到一本旧旧的关于长征的书。
那泛黄的纸张、模糊的字迹,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爷爷看到我好奇的样子,便给我讲起了长征的故事。
爷爷说,长征那可是一场极其艰难的跋涉。
战士们不仅要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还要忍受饥饿、寒冷和疾病的折磨。
过雪山的时候,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好多战士穿着单薄的衣服,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爬。
有的战士实在太累了,坐下休息一会儿,就再也没能起来。
过草地更是危险重重,到处都是泥潭,一不小心陷进去,就很难再出来。
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红军战士们依然坚定地向前走,从未退缩。
如今,当我重新审视长征这段历史,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伟大精神。
长征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在那漫长的征途中,红军战士们不知道前方还有多少艰难险阻,但他们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无论如何都要走下去。
这种信念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它让战士们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长征是一种无畏的勇气。
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红军战士们没有丝毫的畏惧。
他们勇往直前,用血肉之躯开辟出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这种勇气让我明白,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能退缩,要勇敢地去面对。
长征还是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长征路上,战士们相互扶持,相互帮助。
有粮食一起吃,有困难一起扛。
正是这种团结一心的力量,让红军队伍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可有时候遇到一点小挫折就容易打退堂鼓。
和长征中的战士们相比,我们真的太脆弱了。
在工作中,有时会觉得任务繁重,压力大,就会产生抱怨情绪。
但想想长征,红军战士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能坚持下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在学习上,有时候遇到难题就想放弃。
可长征的精神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学习长征精神的思想汇报长征精神,一方面它是以革命为基础的,另一方面是无数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的体现,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为国家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
为大家带来的是学习长征精神的思想汇报范文,欢迎阅读。
学习长征精神思想汇报【一】敬爱的党组织:在建党95周年之际,我们开始了红色书籍学习的热潮。
自己也在此之间看了一本王树增的《长征》。
从这本书了自己了解了很多关于长征的事迹。
红军在1934年开始的长征,它对人类历史进程具有着巨大的影响,为新中国的诞生扎下了基础。
阅读长征,重新走上长征路,走过那千山万水,感受那风霜雪雨,去认识中国工农红军中杰出的共产党人和行进在这支队伍中的伟大红军士兵。
长征十分伟大,一组数字表明了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长征跨越了中国15个省份,转战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
长征翻阅了20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的五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
长征渡过了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的险峻的峡谷大江。
长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那片人迹罕至的湿地面积几乎和法国的国土的国土面积相等。
不久这样,在漫长的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始终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和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400场以上。
平均3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还需要平均每天急行军 50公里以上,宗军程远远超过2万5千里。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传播理想的远征。
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大半个中国,一路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传播着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
长征唤醒了中国的千百万民众,给予了他们世代从未有过的向往和希望自世界近代文明的潮流猛烈地冲击了这个东方大国之后,生活在中国社会最底层的赤贫的农民、手工业者、失业的产业工人从共产党人的宣传中懂得了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世间可以有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
红军长征思想汇报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崭新探索,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伟大的胜利。
长征无疑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了革命胜利而付出巨大牺牲的象征。
红军长征不仅仅是一次运动过程,更是一次实践过程,以及一次思想解放过程。
以下是我对红军长征思想的汇报。
首先,红军长征思想的核心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长征中发展和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游击战争为主要形式,打破了一切不正的军事愿望,尤其是打破了敌人对中国共产党的包围围剿。
长征使中国共产党掌握了以农村为基础的广大群众,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组织农民,组织贫农,组织小资产阶级,从而形成了广泛的统战基础。
长征思想中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仍然对今天的中国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来说,可以从农村发展起来推动城镇发展。
其次,红军长征思想中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是重要的一环。
长征经历了多次战斗,面对困难和挫折,中国共产党从容应对,并取得了胜利。
这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军始终保持了相对统一的意识形态,整体上没有出现重大的分歧和动摇。
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保持了相对的决策权,确保了长征的整体顺利进行。
长征思想表明在军事斗争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的统一和纪律,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最后,红军长征思想中用实践检验真理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
整个长征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实践是他们的正确思想能力的试金石。
长征思想体现了他们在长征过程中的各种实践经验,同时也指出了军队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的重要性。
长征的成功证明了真理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总之,红军长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实践经验和革命理论的集中体现。
在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发展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并通过实践不断检验和丰富革命真理。
红军长征不仅仅是一次胜利的战役,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思想实践并重的伟大历程。
红军长征思想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今天的中国仍然有许多启示和借鉴意义。
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思想汇
报
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思想汇报
时间漫漫,岁月匆匆,往事如烟。
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记起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长征?我不知道大家对于突然提到的长征各有什么样的反映,但是我想当我提到中国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时候各位应该不会陌生吧!不错中国两万五千里长征现在已经深深地扎在我们每一个人华夏子女的心中、记忆中了。
而恰恰今年又是中国红军长征胜利地70周年,在这个日子里不正是我们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传承弘扬长征精神,激励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机会么?话又说回来了我不知道大家到底是因为什么知道的长征又是因为什么记住的长征?是否真的懂得长征的意义,和那个至高无上得长征精神。
--就是我自己也不能做出对于这些问题的明确回答。
但是今天我得到了一个机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有幸参加了学校党支部举行的参观《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举办地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这次的展览主要是分为七个大部分和三个专题,它们是:《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用兵如神突出重围》;《斩关夺狭一往无前》;《艰苦卓绝理想胜天》;《胜利会师抗议救国》;
《长征精神光耀千秋》。
还有专题分别是:《长征标语》;《长征英烈》;最后还有《长征精神宣传教育》。
在展会中我得知,中国红军在经历了"左"倾错误的严重危害后,1934年10月至1936年
10月,xx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粉碎了百万国民党队伍的
围追堵截,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胜利
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
征是播种机,长征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
中国红军是一支战无不胜,凶猛无畏的猛虎,令当在他面前的对
手无招架之力,但是就是这样一支军队却因为一次重大的决策性
的失误差点失败的全军覆没,由于党"左"倾的错误领导,使得中
国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这次失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里不
可弥补的严重的影响,这次反围剿的失败使得中国红军的战斗力
大大下降,并身处险境,当时的国民党基本上已经是将红军重重
围住想一次性消灭这支中国上最有实力的起义军。
但是他的美梦
因为一个人的回归彻底的失败了,搁浅了--这个人就是伟大领袖
毛泽东,当时他的回归可谓是临危受命,同时也用事实证明了"左"倾的错误,他没有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他用他的出神入化般的
用兵,在经过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著名战役之后终于挽救了
红军并且使红军的长征进入了新的篇章,在长征中他们同心同德,艰苦朴素,万众一心,最终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成功会师结束
了长征的旅途。
同时也为统一中国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军事
准备。
现在我想说一下经过这次观展后我心目中的长征精神,回首
长征的路途,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也许一百个人会有一百个答案,但是我想大家的答案应该都会围绕这我以一下所说的几点,
个人简历团结,坚强,友爱,诚信,分享--这便是我理解的长征
精神。
我认为对于现在世界上任何一支队伍如果能做到以上五点
的话,那么哪支队伍我认为将是一只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队伍,令别人羡慕的团队。
以上几点也恰恰都是《八荣八耻》内容,这不是一个小小的巧合,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历史发展的法则。
放
眼看看我们的周围的一家家大公司,大财团哪一个不是将团结,
坚强,友爱,诚信,分享进行到底呢?所以说只有真正懂得了长
征精神才能真正的凝聚一个队伍,一个真正将心比心的队伍将才
会是闪着金色的光芒、会释放着无穷战斗力和创造力的,这样的
队伍甚至是可以完成长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