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分析化学 武汉大学第四版 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06.00 KB
- 文档页数:11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2) 要通过10 号筛,d=2mm,应保留试样m Q≥0.1×22=0.4kg将10kg的试样进行缩分:=0.625kg>0.4kg可见需缩分4 次方可满足要求。
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得FeSO 4·7H 2O中铁的质量分数为20.01%,20.03%,20.04%,20.05%计算:a.平均值;b.中位数;c.单次测量值的平均偏差;d.相对平均偏差;e.极差:f.相对极差。
平均偏差。
解:淀。
若要求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解:设试样Fe 2O 3中允许的最高质量分数为6.某含Cl-试样中含有0.10%Br-,用AgNO 3进行滴定时,Br-与Cl-同时被滴定,若全部以Cl-计算,则结果为20.0%。
求称取的试样为下列质量时,Cl-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
:a.0.1000g;b.0.500 0 g;c.1.000 0 g。
解:27. 某试样中含有约5%的S,将S氧化为SO 4 ,然后沉淀为BaSO 4。
若要求在一台灵敏度为0.1mg 的天平上称量BaSO 4的质量时可疑值不超过0.1%,问必须称取试样多少克?解:8.用标记为0.100 0 mol·L-1HCl标准溶液标定NaOH溶液,求得其浓度为0.101 8 mol.L-1,已知HCl 溶液的真实浓度为0.099 9mol·L-1,标定过程中其他误差均较小,可以不计,求NaOH溶液的真实浓度。
10. 有0.098 2 mol·L-1的H 2SO 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 0mol·L-1。
问应加入0.500 0 mol·L-1的H 2SO 4溶液多少毫升?13. 欲配制Na C O溶液用于在酸性介质中标定0.02 mol·L的KMnO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
问应配制多大浓度的Na 2C 2O 4溶液?配制100mL多少克?转化为H 2SO 4,以0.108mol·L-1KOH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mL。
第一章概论1、答:定义:分析化学是发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相关物质在相对时空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
任务:定性、定量、结构。
作用:略2、答:略3、答:取样→分解→测定→计算及评价注:取样的原则:应取具有高度代表性的样品;分解的原则:①防止式样损失;②防止引入干扰。
4、答:Na2B4O7·10H2O的摩尔质量比Na2CO3的大,故选择硼砂作为标定盐酸的基准物质可以使称量误差减小,但是硼砂含10个结晶水不稳定,而碳酸钠摩尔质量小,性质稳定。
6、答:a.偏低b.偏低c.偏低d.无影响e.偏大f.偏小g.偏大h.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7、答:偏低NaOH O H O C H OH O C H NaOH V M m C 1210002422242222⨯⨯=••因为失水后的H 2C 2O 4中含有比同样质量H 2C 2O 4·2H 2O 更多的能与NaOH 作用的H +,这样测定时消耗V NaOH 增大,所以C NaOH 偏小。
8、答:偏高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略)1、答:不对。
应将原始试样全部送交分析部门,再由分析人员对原始试样采用四分法进行缩分,依据经验公式取样,再分解、测定等。
2、答:分解无机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试样的分解时将待测物转化为离子,而有机试样的分解主要是破坏有机物,将其中的卤素,硫,磷及金属元素等元素转化为离子。
3、答:用NaOH 溶解试样,Fe ,Ni ,Mg 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与Zn 基体分离。
4、答:测硅酸盐中SiO 2的含量时采用碱熔法,用KOH 熔融,是硅酸盐中的硅转化为可溶性的K 2SiO 3,再用容量法测定:测定硅酸盐中Fe ,Al ,Ca ,Mg ,Ti 的含量时,用HF 酸溶解试样,使Si 以SiF 4的形式溢出,再测试液中Fe ,Al ,Ca ,Mg ,Ti 的含量。
5、答:不对。
应将镍币全部溶解,因为镍币中铜银分布不一定均匀,这样做取样无代表性。
第1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1 概述一、定量分析过程1、取样。
要有代表性2、试样的分解和试液的制备。
一般采用湿法分析,根据试样性质选取不同分解方法将试样分解转入溶液,然后分离、测定3、分离及测定。
根据待测组分的性质、含量和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4、分析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根据反应计量关系,计算待测组分含量,应用统计学方法评价测定结果及误差分布情况二、分析试样的制备及分解1、试样的采集和制备(1)首先选取合理的取样点和采样量。
(2)然后将采集到的试样经过多次粉碎、过筛(全部)、缩分(四分法)到200~300g。
缩分目的是使粉碎后试样量有代表性的逐步减少,缩分一次后试样量为原先的一半。
采集量和缩分时应保留的试样量由m Q2决定kdm Q试样量(kg)k 缩分常数,试样均匀度越差,k值越大d 试样的最大粒度(直径mm)2、试样的分解根据试样的性质及测定方法来选择适宜的分解方法(1)无机试样A. 溶解法,分解样品常用溶剂见P6HCl:电位序在H前的金属或合金、碱性氧化物、弱酸盐;软锰矿(MnO2);赤铁矿(Fe2O3).HNO3:不能溶解:铂、金及某些稀有金属;能被硝酸钝化的金属(铝铬铁);与硝酸作用生成不溶酸的金属(锑锡钨)H2SO4:多种合金、矿石;分解破坏有机物;(加热硫酸至冒白烟可除去溶液中的HCl、HNO3、HF.)H3PO4:合金钢、难溶矿HClO4:强氧化性、脱水性,分解含铬的合金及矿石HF:络合能力强,与硫酸或硝酸混合分解硅酸盐. (使用铂或聚四氟乙烯坩埚) 王水:浓HCl +浓HNO3=3:1,难溶的贵金属,合金,硫化物HNO3 +HClO4:分解有机物B. 熔融法 熔融法是将试样与固体熔剂混匀后置于特定材料制成的坩埚中,高温熔融,分解试样,再用水或酸浸取融块。
酸性熔剂:K 2S 2O 7,KHSO 4,用于分解铁、钛等氧化物矿石,用石英或铂坩埚 碱性熔剂:Na 2CO 3,Na 2O 2,用于分解酸性矿物,使用铁、镍、银或刚玉坩埚。
武大版分析化学上册答案-第一章概论1-3 分析全过程:取样、处理与分解;试样的分离与富集;分析方法的选择;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1-4 标定碱标准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 M=204.23g.mol)和二水合草酸(H2C2O4. 2H2O, M=126.07g.mol)都可以作为基准物质,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答:选择邻苯二甲酸氢钾更好。
因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1-5.基准物Na2CO3和Na2B4O7・10H2O都可用于标定HCl溶液的浓度.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答:选择Na2B4O7・10H2O更好.因为Na2B4O7・10H2O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1-6 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对HCl的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 a. 滴定时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的HCl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 b. 称取Na2CO3时,实际质量为0.0834g,记录时误记为0.1824g c.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溶液荡洗滴定管 d. 锥瓶中的Na2CO3用蒸馏水溶解时,多加了50mL蒸馏水 e. 滴定开始之前,忘记调节零点,HCl溶液的液面高于零点 f. 滴定管活塞漏出HCl溶液 g. 称取Na2CO3时,撇在天平盘上 h.配制HCl溶液时没有混匀答:使用Na2CO3标定HCl的浓度时,HCl的浓度计算公式为:cHCl=2mNa2CO3/(MNa2CO3VHCl)。
a. 由于VHCl偏高,cHCl偏低; b. 由于mNa2CO3偏低,cHCl偏低; c. 由于VHCl偏高,cHCl偏低; d. 无影响;e. 因为VHCl偏低,cHCl偏高;f. 因为VHCl偏高,cHCl偏低;g. 由于Na2CO3易吸湿,应用减量法称量。
称取Na2CO3时,在天平盘上,Na2CO3会吸湿,使mNa2CO3偏低,最终导致cHCl偏低;h. 溶液没有混匀时,很可能的情况是上层较稀,因此cHCl偏低的可能性较大。
第一章概论1-3 分析全过程:取样、处理与分解;试样的分离与富集;分析方法的选择;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1-4 标定碱标准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 M=204.23g.mol-1)和二水合草酸(H2C2O4. 2H2O,M=126.07g.mol-1)都可以作为基准物质,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答:选择邻苯二甲酸氢钾更好。
因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1-5.基准物Na2CO3和Na2B4O7·10H2O都可用于标定HCl溶液的浓度.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答:选择Na2B4O7·10H2O更好.因为Na2B4O7·10H2O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1-6 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对HCl的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a. 滴定时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的HCl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b. 称取Na2CO3时,实际质量为0.0834g,记录时误记为0.1824gc. 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溶液荡洗滴定管d. 锥瓶中的Na2CO3用蒸馏水溶解时,多加了50mL蒸馏水e. 滴定开始之前,忘记调节零点,HCl溶液的液面高于零点f. 滴定管活塞漏出HCl溶液g. 称取Na2CO3时,撇在天平盘上h. 配制HCl溶液时没有混匀答:使用Na2CO3标定HCl的浓度时,HCl的浓度计算公式为:c HCl=2m Na2CO3/(M Na2CO3V HCl)。
a. 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b. 由于m Na2CO3偏低,c HCl偏低;c. 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d. 无影响;e. 因为V HCl偏低,c HCl偏高;f. 因为V HCl偏高,c HCl偏低;g. 由于Na2CO3易吸湿,应用减量法称量。
称取Na2CO3时,在天平盘上,Na2CO3会吸湿,使m Na2CO3偏低,最终导致c HCl偏低;h. 溶液没有混匀时,很可能的情况是上层较稀,因此c HCl偏低的可能性较大。
分析化学第四版上册答案1.确定物质的化学组分——定性分析(由那些元素、离子、官能团或化合物组成)成分分析2.测定有关成分的含量——定量分析3.确定物质中原子间结合方式——结构分析(化学结构、晶体结构、空间分布等)分析化学是获取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科学。
(本课程将以与卫生检验专业关系密切的“成分分析”为基本内容,主要讨论成分分析的定量分析中的各种基本方法)二.分析方法的分类(根据分析化学任务、分析对象、分析原理、操作方法等分为多种分类)1.定性、定量、结构分析——根据分析化学任务元素、离子、化合物、相等2 官能团、空间结构等3.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根据分析原理*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故又称经典分析方法)化学定性分析:根据反应现象、特征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定量分析:根据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计量关系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使用仪器、设备简单,常量组分分析结果准确度高,但对于微量和痕量( 0.01%)组分分析,灵敏度低、准确度不高。
*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光化学、电化学、热、磁、声等)需要精密仪器;①电化学分析法:电位法、电导法、库仑法、伏安法等;②光学分析法: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等;③色谱分析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⑤质谱法;⑥核磁共振波谱法;⑦流动注射分析法;等。
特点:快速、灵敏,所需试样量少,适于微量、痕量成分分析。
(但对常量组分准确度低)4.常量、半微量、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根据操作方法及用量各种分析方法的试样用量方法试样质量(mg)试样体积(ml)常量分析 100 10半微量分析 10-100 1-10微量分析 0.1- 0.01-超微量分析 0.1 0.01化学定量分析:主要采用常量分析方法;仪器分析:主要用于进行微量、超微量分析。
第一章概论1、答:定义:分析化学是发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相关物质在相对时空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
任务:定性、定量、结构。
作用:略2、答:略3、答:取样→分解→测定→计算及评价注:取样的原则:应取具有高度代表性的样品;分解的原则:①防止式样损失;②防止引入干扰。
4、答:Na2B4O7·10H2O的摩尔质量比Na2CO3的大,故选择硼砂作为标定盐酸的基准物质可以使称量误差减小,但是硼砂含10个结晶水不稳定,而碳酸钠摩尔质量小,性质稳定。
6、答:a.偏低b.偏低c.偏低d.无影响e.偏大f.偏小g.偏大h.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7、答:偏低NaOHOH O C H OH O C H NaOH V M m C 1210002422242222⨯⨯=••因为失水后的H 2C 2O 4中含有比同样质量H 2C 2O 4·2H 2O 更多的能与NaOH 作用的H +,这样测定时消耗V NaOH 增大,所以C NaOH 偏小。
8、答:偏高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略)1、答:不对。
应将原始试样全部送交分析部门,再由分析人员对原始试样采用四分法进行缩分,依据经验公式取样,再分解、测定等。
2、答:分解无机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试样的分解时将待测物转化为离子,而有机试样的分解主要是破坏有机物,将其中的卤素,硫,磷及金属元素等元素转化为离子。
3、答:用NaOH 溶解试样,Fe ,Ni ,Mg 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与Zn 基体分离。
4、答:测硅酸盐中SiO 2的含量时采用碱熔法,用KOH 熔融,是硅酸盐中的硅转化为可溶性的K 2SiO 3,再用容量法测定:测定硅酸盐中Fe ,Al ,Ca ,Mg ,Ti 的含量时,用HF 酸溶解试样,使Si 以SiF 4的形式溢出,再测试液中Fe ,Al ,Ca ,Mg ,Ti 的含量。
5、答:不对。
应将镍币全部溶解,因为镍币中铜银分布不一定均匀,这样做取样无代表性。
分析化学陈哲洪第四版答案
本书将内容进行了简化,特别是对原篇幅较大的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等章的内容进行筛选,使其更为精练.将分析试样的制备及分解合并在定量分析化学概论一节中,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增加了超临界萃取及膜分离等新手段。
本书将内容进行了简化,特别是对原篇幅较大的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等章的内容进行筛选,使其更为精练.将分析试样的制备及分解合并在定量分析化学概论一节中,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增加了超临界萃取及膜分离等新手段。
第一章绪论
答案:1、仪器分析法灵敏度高。
2、仪器分析法多数选择性较好。
3、仪器分析法分析速度较快,利于批量样品分析。
4.易于使分析工作自动化。
5.相对误差较大。
6、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对仪器工作环境要求较高。
第二章定性分析
1.解:最底浓度
1:G=1:5x104
2.解:检出限量
3.答:应选用(2)1mol-L-1HC作洗液,因为HCI含有与氯化物沉淀的共同离子,可以减少洗涤时的溶解损失,又保持一定的酸度条件,避免某些水解盐的沉淀析出。
另外HCI为强电解质避免因洗涤剂而引起胶体现象
如果用蒸馏水洗涤,则不具备上述条件,使沉淀的溶解损失太大,特别是PbCI2。
HNO3不含共同离子,反而引起盐效应而使沉淀溶解度大,Nad 则虽具有共同离子,但不具备酸性条件,所以亦不宜采用。
《分析化学》思考题答案(第四版,武汉大学版) :篇一:分析化学_第四版_(武汉大学_著)_高等教育出版社_课后答案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123篇二:化学分析(武汉大学编_第五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从第三章开始。
前面的大家应该都不需要吧、、、第3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1.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算式:(1)19.469+1.537-0.0386+2.54 (2) 3.6?0.0323?20.59?2.12345 45.00?(24.00?1.32)?0.12451.0000?1000(3)(4) pH=0.06,求+[H]=? 解:a. 原式=19.47+1.54-0.04+2.54=23.51b. 原式=3.6×0.032×21×2.1=5.1c. 原式=+-0.06d. [H]=10=0.87( mol/L ) 2. 返滴定法测定试样中某组分含量时,按下式计算:已知V1=(25.00±0.02)mL,V2=(5.00±0.02)mL,m =(0.2000±0.0002)g,设浓度c及摩尔质量Mx的误差可忽略不计,求分析结果的极值相对误差。
解:?xxmax45.00?22.68?0.1245=0.12711.000?10002c(V1?V2)Mx?x??100%m=EVEm?Vm=0.040.0002?200.2=0.003=0.3%3.设某痕量组分按下式计算分析结果:,A为测量值,C为空白值,m 为试样质量。
已知sA=sC=0.1,sm=0.001,A=8.0,C=1.0,m=1.0,求sx。
解:22222s(A?C)sxsmsA?sCsm0.12?0.120.0012?4???????4.09?10x2(A?C)2m2( A?C)2m2(8.0?1.0)21.022x?A?Cm且故s??0.144. 测定某试样的含氮量,六次平行测定的结果为20.48%,20.55%,20.58%,20.60%,20.53%,20.50%。
第一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1. 某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10mm ,若其k 值为0.1kg ·mm -2,问至少应采取多少试样才具有代表性?若将该试样破碎,缩分后全部通过10号筛,应缩分几次?若要求最后获得的分析试样不超过100 g ,应使试样通过几号筛?解:(1) 根据经验公式m Q ≥kd 2,故至少采取试样m Q =0.1×102=10kg(2) 要通过10号筛,d=2mm ,应保留试样m Q ≥0.1×22=0.4kg将10kg 的试样进行缩分:10×(21)4=0.625kg >0.4kg 可见需缩分4次方可满足要求 。
查表1-1,故应通过20号筛。
2.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得FeSO 4·7H 2O 中铁的质量分数为20.01%,20.03%,20.04%,20.05%。
计算:a.平均值;b.中位数;c.单次测量值的平均偏差;d.相对平均偏差;e.极差:f.相对极差。
解:3.用沉淀滴定法测定纯NaCl 中氯的质量分数,得到下列结果:59.82%,60.06%,60.46%,59.86%,60.24%。
计算:a.平均结果;b.平均结果的绝对误差;c.相对误差;d.中位数;e.平均偏差;f.相对平均偏差。
解:5.某试样中含MgO约30%,用重量法测定时,Fe3+产生共沉淀,设试液中的Fe3+有1%进入沉淀。
若要求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0.1%,求试样中Fe2O3允许的最高质量分数为多少?解:设试样Fe2O3中允许的最高质量分数为x%6.某含Cl-试样中含有0.10%Br-,用AgNO3进行滴定时,Br-与Cl-同时被滴定,若全部以Cl-计算,则结果为20.0%。
求称取的试样为下列质量时,Cl-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
:a.0.1000g;b.0.500 0 g;c.1.000 0 g。
解:7. 某试样中含有约5%的S,将S氧化为SO24,然后沉淀为BaSO4。
第一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习题1. 某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10 mm ,若k 值为0.1 kg·mm -2,问至少应采取多少试样才具代表性?若将该试样破碎,缩分后全部通过10号筛,应缩分几次?若要求最后获得的分析试样不超过100 g ,应使试样通过几号筛? 解:(1)m Q ≥kd 2= 0.1 kg·mm -2× (10mm)2= 10kg ; 至少应采10kg 试样才具代表性。
(2)10号筛筛孔直径d = 2.00mm (见51页表1-1);最小取样量为:kd 2 = 0.1kg·mm -2 × (2.00mm)2= 0.4kg ;设:缩分次数为n ,10/2n ≥0.4, 解得n ≤4; 所以应缩分4次。
(3)据m Q ≥kd 2,得d ≤km Q =1.0101003-⨯ = .1.0mm ;查51页表1-1得:10号筛d = 2.00mm ,20号筛d = 0.83mm ;所以应使试样通过20号筛,可满足其要求。
2. 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得FeSO 4·7H 2O 中铁的质量分数为20.01%,20.03%,20.04%,20.05%。
计算:a.平均值;b.中位数;c.单次测量值的平均偏差;d.相对平均偏差;e.极差;f.相对极差。
解:a. ∑==n1i ix n1x =4%05.20%04.20%03.20%01.20+++ = 20.03%;b. x M = (x 2+x 3)/2 = (20.03%+20.04%)/2 = 20.04%;c. ∑=-=n1i i x x n1d =4%02.0%01.0%00.0%02.0+++ = 0.012%;d. Rd =%100xd ⨯= %100%03.20%012.0⨯= 0.06%;e. R = x max -x min = 20.05%-20.01% = 0.04%;f.%100xR ⨯=%100%03.20%04.0⨯= 0.2%3. 用沉淀滴定法测定纯NaCl 中氯的质量分数,得到下列结果:59.82%,60.06%,60.46%,59.86%,60.42%。
计算:a.平均结果;b.平均结果的绝对误差;c.相对误差;d.中位数;e.平均偏差;f.相对平均偏差。
解:a. ∑==n1i ixn1x = 60.09%;b. E a = NaClCl T MM x x x -=-= 60.09%-35.453/58.443 = -0.57%;c. E r =%100x E Ta ⨯= -0.94%;d. x M = x 3 = 60.06%;e. ∑=-=n1i i x x n1d = 0.21%;f. Rd =%100xd ⨯= 0.35%4. 按照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算式:a. 213.64 + 4.402 + 0.3244;b.10000000.147.246)52.100.25(1000.0⨯⨯-⨯;c.585103.31011.6105.1---⨯⨯⨯⨯;d. pH = 0.03,求H +浓度。
解:a. 213.64 + 4.402 + 0.3244 = 218.37;b.10000000.147.246)52.100.25(1000.0⨯⨯-⨯1000000.147.24648.231000.0⨯⨯⨯== 0.5787;c.585103.31011.6105.1---⨯⨯⨯⨯= 2.8×10-8;e. pH=0.03, [H +] = 10-0.03 = 0.9 mol.L -15. 某试样中含MgO 约30%,用重量法测定时,Fe 3+产生共沉淀,设试液中的Fe 3+有1%进入沉淀。
若要求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0.1%,求试样中Fe 2O 3允许的最高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SS O Fe m w m w ⨯⨯⨯MgO %132≤0.1%,解得:32O Fe w≤3%6. 某含Cl - 试样中含有0.10% Br -,用AgNO 3进行滴定时,Br - 与Cl - 同时被滴定,若全部以Cl - 计算,则结果为20.0%。
求称取试样为下列质量时,Cl - 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a.0.1000g ,b.0.5000g ,c.1.0000g 。
解:E a = x -x T = w Br × (Ar Cl /Ar Br )= 0.10% × (35.453/79.904)= 0.044%; E r =%100x E Ta ⨯=%100%044.0%0.20%044.0⨯-= 0.22%;E a 和E r 与称样量无关。
7. 某试样中含有约5%的S ,将S 氧化为SO 42-,然后沉淀为BaSO 4。
若要求在一台灵敏度为0.1mg 的天平上称量BaSO 4的质量时可疑值不超过0.1%,问必须称取试样多少克? 解:设:称取试样的质量为m S 克。
则:SBaSO S 3BaSOBaSO Ta M M %5m 101.02m m x E 444⨯⨯⨯⨯=∆=-≤0.1%,解得:m S ≥0.6;所以:必须称取大于0.6g 的试样。
8. 用标记为0.1000 mol·L -1HCl 标准溶液标定NaOH 溶液,求得其浓度为0.1018 mol·L -1,已知HCl 溶液的真实浓度为0.0999 mol·L -1,标定过程其它误差均较小,可以不计,求NaOH 的真实浓度。
解:设:标记和标定过的HCl 和NaOH 溶液的浓度分别为c HCl 和c NaOH ; HCl 和NaOH 溶液的真实浓度分别为c o HCl 和c o NaOH 。
据c o NaOH ×V NaOH = c o HCl ×V HCl ,得c o NaOH /c oHCl = V HCl /V NaOH = c NaOH /c HCl , 解得:c o NaOH = 0.0999×0.1018/0.1000 = 0.1017, NaOH 的真实浓度为0.1017mol.L -1。
9. 称取纯金属锌0.3250 g ,溶于HCl 后,稀释到250mL 容量瓶中。
计算Zn 2+溶液的浓度。
解:1Zn Zn ZnL mol 01988.02500.039.653250.0VM m c 2-⋅=⨯=⨯=+,10. 有0.0982 mol·L -1的H 2SO 4溶液480 mL ,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 mol·L -1。
问应加入0.5000 mol·L -1的H 2SO 4溶液多少毫升? 解:设:应加入0.5000 mol·L -1的H 2SO 4溶液V 毫升。
1000×(480﹢V)﹦0.0982×480﹢0.5000×V ,解得:V = 2.16mL 。
11.在500 mL 溶液中,含有9.21g K 4Fe(CN)6。
计算该溶液的浓度及在以下反应中对Zn 2+的滴定度:3Zn 2+ + 2[Fe(CN)6]4- + 2K + = K 2Zn 3[Fe(CN)6]2。
解:646464642642)CN (Fe K )CN (Fe K Fe(CN)K )CN (Fe K Zn )CN (Fe K /ZnV )Zn (Ar Mm 23V m T ⨯⨯==++5000.039.6535.36821.923⨯⨯== 4.90 g·L -1 = 4.90 mg·mL -112. 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 mol·L -1 NaOH 溶液25~30 mL 。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多少克?如果改用H 2C 2O 4·2H 2O 作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 解:(1)448448O H KHC NaOH NaOH O H KHCM V c m ⨯⨯=,m min = 0.2×25×10-3×204.22 = 1.0 g ;m max = 0.2×30×10-3×204.22 = 1.2 g ,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1.0~1.2克。
(2)OH 2O C H NaOH NaOH OH 2O C H24222422MV c 21m ⋅⋅⨯⨯=,m min = 1/2× 0.2×25×10-3×126.07 = 0.3 g ; m max = 1/2×0.2×30×10-3×126.07 = 0.4 g , 应称取基准试剂H 2C 2O 4·2H 2O 0.3~0.4克。
13.欲配制Na 2C 2O 4溶液用于在酸性介质中标定0.02 mol·L -1的KMnO 4溶液,若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
问应配制多大浓度的Na 2C 2O 4溶液,配制100mL 这种溶液应称取Na 2C 2O 4多少克?解:标定反应式:2MnO 4- + 5C 2O 42- +16H 2O = 2Mn 2+ + 10CO 2 + 8H 2O1KMnOO C Na KMnOKMnOO C Na L mol 05.0c 25V V c 25c 442244422-⋅==⨯=g 7.067.000.1341.005.0M V c m 422O C Na ≈=⨯⨯=⨯⨯=14. 含S 有机试样0.471 g ,在氧气中燃烧,使S 氧化为SO 2,用预中和过的H 2O 2将SO 2吸收,全部转化为H 2SO 4,以0.108 mol·L -1 K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mL 。
求试样中S 的质量分数。
解:n(S) = n(SO 2) = n(H 2SO 4) = 1/2 n(KOH)%100m )S (Ar V c 21w SKOH KOH S ⨯⨯⨯=%100471.0066.32102.28108.0213⨯⨯⨯⨯⨯=-= 10.3%15.将50.00 mL 0.1000 mol·L -1 Ca(NO 3)2溶液加入到1.000g 含NaF 的试样溶液中,过滤、洗涤。
滤液及洗液中剩余的Ca 2+用0.0500 mol·L -1EDTA 滴定,消耗24.20 mL 。
计算试样中NaF 的质量分数。
解:%100m M 10)V c V c (2w SNaF3EDTA EDTA Ca Ca NaF 22⨯⨯⨯⨯-⨯⨯=-++%100000.199.4110)20.2405000.000.501000.0(23⨯⨯⨯⨯-⨯⨯=-=31.83%16. 0.2500 g 不纯CaCO 3试样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