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医用防护口罩过滤环境气溶胶的性能
- 格式:pdf
- 大小:156.52 KB
- 文档页数:3
气溶胶预防与控制气溶胶是指在气体中悬浮的弱小固体或者液体颗粒,它们可能携带病原体或者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预防和控制气溶胶的传播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气溶胶预防与控制的相关内容。
一、提高室内空气质量1.1 定期通风:定期开窗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气溶胶浓度,减少病原体传播。
1.2 使用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弱小颗粒和病原体,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1.3 植物净化空气:一些植物如吊兰、常青藤等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净化室内空气。
二、佩戴口罩2.1 选择合适口罩:N95口罩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弱小颗粒,防止气溶胶传播。
2.2 正确佩戴口罩:佩戴口罩时要确保口罩紧贴面部,避免气溶胶通过口鼻进入呼吸道。
2.3 定期更换口罩:口罩使用时间过长会影响过滤效果,应定期更换口罩。
三、保持个人卫生3.1 时常洗手:时常洗手可以减少病原体在手上的传播,避免气溶胶通过手部传播。
3.2 避免触摸口鼻眼: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可以减少气溶胶传播的风险。
3.3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气溶胶病原体的可能性。
四、保持社交距离4.1 避免会萃:避免人员密集场所,减少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
4.2 保持距离: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减少气溶胶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4.3 远离患者:如有人浮现呼吸道症状,应远离患者,避免气溶胶传播。
五、加强清洁消毒5.1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室内表面,减少气溶胶在表面的沉积。
5.2 使用消毒剂:使用消毒剂对室内进行消毒,杀灭潜在的病原体。
5.3 注意卫生:保持室内卫生,减少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预防和控制气溶胶的传播需要综合多种措施,包括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佩戴口罩、保持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和加强清洁消毒。
惟独全面采取这些措施,才干有效预防和控制气溶胶传播,保护人们的健康。
医用防护口罩过滤效果标准随着新冠疫情的肆虐,口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防护用品。
在选择口罩时,人们往往会关注口罩的过滤效果,以确保能有效地抵御病毒和细菌的侵袭。
在医疗领域,医用防护口罩是最常见的口罩类型之一,其过滤效果直接关系到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安全,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的过滤效果标准。
医用防护口罩的过滤效果标准一般分为细菌过滤效果(BFE)和颗粒过滤效果(PFE)两部分。
细菌过滤效果指口罩对细菌颗粒的过滤效果,通常使用米色的细菌溶液进行测试。
标准要求医用防护口罩的细菌过滤效果不低于95%。
这意味着在测试中,如果100个细菌颗粒中有95个被过滤掉,口罩就达到了标准。
而颗粒过滤效果则是指口罩对颗粒物质的过滤效果,一般使用0.3微米的颗粒进行测试。
这个测试更加严格,要求口罩的过滤效果不低于99%。
0.3微米的颗粒正好处于气溶胶最难过滤的尺寸范围,因此该标准可以较好地评估口罩的过滤效果。
实际上,对于医用防护口罩来说,过滤效果不仅与材料的选择有关,还与口罩的结构设计密切相关。
常见的医用防护口罩主要有两种构造,一种是平面口罩,一种是立体口罩。
立体口罩相对于平面口罩来说,更贴合面部,有效避免空隙,提高过滤效果。
除了过滤效果标准外,医用防护口罩还有一些其他的标准,如气呼吸阻抗和合成血液渗透性等。
气呼吸阻抗衡量了口罩在佩戴过程中对呼吸的影响,标准要求气呼吸阻抗应不超过49帕斯卡,以确保使用者可以舒适地呼吸。
合成血液渗透性则是在特定压力下,用人工合成的血液检测口罩的渗透情况。
标准要求合成血液渗透性不得超过2毫升,以确保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免受感染。
尽管存在这些过滤效果标准,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很多人对口罩的过滤效果并不了解或关注。
一些不良商家也可能会夸大口罩的过滤效果,误导消费者。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医用防护口罩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和认证的产品,避免购买劣质产品。
当然,仅仅依靠口罩的过滤效果是不够的,还需要合理佩戴和使用口罩。
由于近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各地口罩销量大增,但是在口罩的选择方面往往好多人都不明白各种口罩的执行标准以及其防护作用。
本文就市场上常见的几种口罩执行标准以作说明,以供大家参考。
针对不同作用合理选择不同型号口罩。
1. 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是一种密合性自吸过滤式医疗防护用品,防护等级高,尤其适用于诊疗活动中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时佩戴。
可滤过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微滴等,属于一次性使用产品。
医用防护口罩能阻止大部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WHO推荐医务人员采用防颗粒物的防护口罩,以防止医院空气中的病毒感染。
[2]医用防护口罩符合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标准,重要技术指标包括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和气流阻力。
具体指标如下: [3]1) 过滤效率:在空气流量(85±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0.24±0.06)μ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即符合N95(或FFP2)及以上等级。
能阻挡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的感染因子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感染因子。
2) 吸气阻力:在上述流量条件下,吸气阻力不超过343.2Pa(35mmH2O)。
3) 在10.9Kpa(80mmHg)压力下喷向口罩的样品,口罩内侧不应出现渗透等技术指标。
4) 口罩上必须配有鼻夹,鼻夹由可弯折的可塑性材料制成,长度>8.5cm。
5) 合成血以10.7kPa(80mmHg)压力喷向口罩样品,口罩内侧不应出现渗透。
2. 医用外科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或相关人员的基本防护,以及在有创操作过程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防护,防护等级中等,具有一定的呼吸防护性能。
主要在洁净度十万级以内的洁净环境内,手术室工作,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及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佩戴。
中国gb2626-2019标准口罩
gb 2626 2019口罩属于医用口罩,gb 2626 2019是我国于2020年7月1日实施的,关于呼吸防护用品的最新执行标准。
这个标准根据口罩的过滤效果,主要分为90、95、100三个等级。
相较于旧的2006标准,口罩gb26 26-2019在增加了测试项目的同时,也提高了原有测试的要求。
口罩gb2626-2019执行标准
gb 2626 2019属于医用口罩,这一类型的口罩主要用于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另外,口罩gb2626-2019是我国于2020年7月1日实施的最新口罩标准,这个标准根据口罩的防护等级,将分为90、95、100三个等级。
N90:防护过滤性大于等于90%的口罩;
N95:防护过滤性大于等于95%的口罩;
N100:防护过滤性大于等于99.97%的口罩。
一般来说,可以提供防护作用的正规口罩,都会在口罩的外包装上,注明其执行标准。
用户在购买口罩的时候,可以查看口罩是否有标明执行标准码,来判断一个口罩是否具有防疫功能。
【提示】下面是符合防疫要求的5种口罩标准码:
儿童口罩:GB/T 38880-2020;
医用防护口罩:GB19083-2010;
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
日常防护型口罩:GB/T 32610-2016;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 0969-2013。
标准医用口罩执行标准
医用口罩为医疗救助中所佩戴的专业防护口罩,可分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
1、医用防护口罩:标准为在空气流量(85±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质量中值直径(0.24±0.06)μ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即符合N95及以上等级,需具备内、中、外三层。
口罩上必须配有由可弯折的可塑性材料制作而成的鼻夹,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用于有严重的环境污染或突发医疗传染疾病(如呼吸道传染病)时佩戴;
2、医用外科口罩:标准为在空气流量(30±2)L/min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0.24±0.06)μm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30%;对细菌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口罩两侧面进行气体交换的压力差应不大于49Pa;2ml合成血液以16.0kPa(120mmHg)压力喷向口罩外侧面后,口罩内侧面不应出现渗透,可用于戴在手术室医务人员口鼻部位;
3、普通医用口罩:标准为由三层无纺布支撑,可阻挡较大的粉尘颗粒,并吸附细小的粉尘,达到较高的阻尘效率,可用于医务人员的的诊疗活动等。
口罩的安全标准类别:
口罩的安全标准类别如下:
1.医用防护口罩:执行标准为GB19083-2010,按照过滤等级又分为1级(95%以上)、
2级(99%以上)、3级(99.97%以上),适用于高风险区,如直接接触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
2.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为YY0469-2011,对细菌过滤可达95%以上,对非油性颗粒
过滤达30%以上,适用于中风险区,如医护人员或密集区工作人员。
3.普通医用口罩:也叫一次性医用口罩,执行标准为YY/T 0969-2013,对细菌过滤可
达95%以上,对0.3um气溶胶过滤仅达到20%~25%,适用于中低风险区,如普通门诊医护人员或密集区公众人员。
4.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防尘):执行标准为GB2626,分为2种,有呼气阀和
无呼气阀(常建议使用无呼气阀,但不宜久戴)。
5.普通民用口罩:执行标准为GBT 32610,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适用于PM2.5
浓度500以上。
6.KN95口罩:执行标准为GB2626-2019。
7.儿童口罩:执行标准为GB/T38880-2020。
新冠疫情下——手术室气溶胶的危害与细节管理摘要:自2019年12月以来,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一直蔓延[1],其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2]。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评估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还需要进一步的证实[3]。
大家都知道,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
随着我国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电外科设备(Electrical Surgical Unit,ESU)在手术中的应用广泛,随之产生的气溶胶也越来越多,危害之大。
本文就手术室气溶胶的定义、产生、来源、危害以及细节管理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关键词:手术室/气溶胶/危害/细节管理[Kew Words] Operating Room/Aerosol/Harm/Details Management电外科是应用于外科手术室的一种高频电流手术系统,具有止血快、出血少、易操作、患者预后好的特点,如今在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不仅提高了手术效率,还缩短了手术时间。
随之而来,它也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不仅影响手术视野,不便于操作,而且对手术室的环境和医务人员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成为职业暴露因素之一[4]。
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提高防护意识,加强细节的管理。
1.手术室气溶胶的研究现状1.1气溶胶的定义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其颗粒直径一般在0.01~10um之间。
手术室气溶胶是指在外科手术的过程中由各类电外科手术器械在分离人体皮肤、肌肉、实质器官、电凝血管等过程中,破坏与气化组织蛋白和脂肪而形成的气态物质,又称为手术烟雾[5]。
1.2气溶胶的成分及性质手术室气溶胶主要是由95%的水蒸气和5%以颗粒形态存在于细胞碎片组成。
其中5%的颗粒包括活性病毒或细胞、血液及组织碎片、有害的化学成分、诱导突变的物质等,具有毒性、感染性和致突变性[7]。
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甲醛、苯白血病致因)、一氧化碳、腈类、脂肪酸、酚类等多种化学物质,它们随会随着呼吸进入呼吸道,沉积于肺泡区,且肺泡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故很容易被吸收入血液[8]。
N95口罩技术标准一、过滤效率N95口罩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即空气中的气溶胶浓度小于等于5μg/L。
这是N95口罩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也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必要条件。
二、吸气阻力吸气阻力是指N95口罩对气流的阻力大小。
合格的N95口罩吸气阻力应小于343.2Pa(约为35mmHg)。
吸气阻力过大会使佩戴者感到呼吸不畅,甚至会影响工作效率。
三、血液穿透血液穿透是检验N95口罩是否能够有效防止血液飞溅进入口罩内部的测试。
根据标准,N95口罩应能够阻挡70%的血液穿透。
这项测试可以评估口罩在医疗环境中的防护效果。
四、表面抗湿性表面抗湿性是指N95口罩在潮湿环境中的耐久性和防护效果。
根据标准,N95口罩在潮湿状态下,其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0%。
这项指标可以保证口罩在潮湿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防护效果。
五、呼气阻力呼气阻力是指N95口罩对呼出气流的阻力大小。
合格的N95口罩呼气阻力应小于218.3Pa(约为22mmHg)。
呼气阻力过大会增加呼吸负担,影响佩戴者的舒适度。
六、头带强度头带强度是指N95口罩固定在头部时的强度。
头带强度不足会导致口罩容易脱落或移位,从而影响防护效果。
根据标准,N95口罩的头带强度应不小于100N。
七、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是对N95口罩进行细菌过滤效率的测试。
根据标准,N95口罩对细菌的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
此外,还应对口罩进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特定细菌的过滤效率测试。
这些测试可以确保口罩在防止细菌传播方面具有足够的防护能力。
八、环氧乙烷残留量环氧乙烷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但在口罩中应不存在残留。
如果存在环氧乙烷残留,可能会对佩戴者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合格的N95口罩应不含环氧乙烷残留。
新冠病毒口罩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
口罩防护等级的排列顺序为:FFP3>FFP2=N95=KN95>KN90,不同国家的口罩执行标准不同,同时划分的等级也不一样。
下面是口罩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
1、中国标准GB2626-2006主要分类
KN类:适用于过滤非油性颗粒物。
KN90:过滤效率大于90%;
KN95:过滤效率大于95%;
KN100:过滤效率大于等于99.97%。
KP类:适用于过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
KP90:过滤效率大于等于90%;
KP95:过滤效率大于等于95%;
KP100:过滤效率大于99.97%。
2、美国标准,分为以下3种
N系列:用于防护非油性微粒;
R系列:用于防护非油性或及含油性微粒;
P系列:用于防护非油性或及含油性微粒。
其中,我们所熟悉的N系列的划分等级为:
N95:低过滤效率大于等于95%;
N99:低过滤效率大于等于99%;
N100:低过滤效率大于等于99.97%。
3、欧洲标准防护口罩的EN标准分为以下3个级别
FFP1:低过滤效率大于等于80%;FFP2:低过滤效率大于等于94%;FFP3:低过滤效率大于等于97%。
4、日本MOL标准
DS1:低过滤效果95%;
DS2:低过滤效果大于等于99%;DS3:低过滤效果大于等于99.9%。
5、澳洲AS1716标准
P1:低过滤效果大于等80%;
P2:低过滤效果大于等94%;
P2:低过滤效果大于等99%。
医用口罩n95执行标准
医用口罩N95是一种能够过滤空气中至少95%颗粒物的口罩,广泛用
于医疗保健环境中,以阻挡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颗粒物对操作
人员造成的风险。
因其高效的过滤性能和可靠的防护效果,N95口罩被认
为是医疗人员和民众在传染病流行期间重要的个人防护装备之一N95口罩的执行标准主要由国际规范和国家标准来制定,以下是关于
医用口罩N95执行标准的详细介绍。
国际标准:
1.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标准:NIOSH对N95口罩
的过滤效率、呼吸阻力、密合性和呼气阀进行了详细的要求和测试。
根据NIOSH的标准,N95口罩需要能够过滤至少0.3微米的颗粒物,并且在呼
吸时,阻力不得超过35毫巴。
此外,N95口罩的密合性也是非常关键的,要求口罩与脸部的密合度高,以确保空气只通过过滤层进出。
国家标准:
1.GB2626-2024《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标准:
此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对防护口罩N95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了规定。
这个标准要求N95口罩的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并且采用的是颗粒
物的最恶劣工况进行测试,以确保口罩在最为严苛的条件下也能够提供高
效的防护。
以上是N95口罩的执行标准的主要内容,然而,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迅速满足市场需求,也发布了一些临时标准或测试方法。
但是,在确保口罩的质量和性能的同时,选择符合原有标准的认证产品,仍然是更加可靠和可信赖的方式。
·论 著·新型医用防护口罩过滤环境气溶胶的性能沈恒根1*,杨 磊1,刘 刚1,王华英1,蔡来胜1,刘书平2,陆 勇2(1.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51; 2.上海博格工业用布有限公司,上海201706)[摘要] 目的:研制新型防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 RS)病毒的医用口罩,并根据口罩阻挡环境中气溶胶微粒吸入人体内的使用要求,模拟人吸气量和吸气阻力,对口罩过滤环境气溶胶的性能进行测试。
方法:采集部分市售口罩和新研制的口罩作为测试对象,测定不同口罩对PM10、PM2.5和PM1.0的过滤效果。
结果:纱布口罩(16层)吸气阻力低、但对环境气溶胶微粒的过滤效率低于25%,3个纱布口罩叠用(48层)的过滤效率仍低于40.0%;含活性碳的口罩吸气阻力适中、对环境气溶胶微粒的过滤效率为20.3%~56.1%;非织造布口罩的吸气阻力较高,过滤效率在70.0%~99.7%;新研制医用口罩的吸气阻力与纱布口罩相当,对环境气溶胶微粒过滤效率达到96%以上,其中对PM10、PM2.5和PM1.0的平均过滤效率分别为99.6%、97.1%、99.4%。
结论:新研制的口罩具有低阻高效特点,是目前防SAR S病毒的理想口罩。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医用防护材料;口罩;环境气溶胶;微粒;过滤性能[中图分类号] R56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8-879X(2003)06-0629-03Performance of a new mask material in f iltering ambient aerosols for medical staffSHEN Heng-Ge n1*,Y AN G L ei1,L IU Gang1,W AN G Hua-Ying1,CAI Lai-Sh eng1,L IU Shu-Ping2,LU Yong2(1.Schoo l of Env iro n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o ng hua U niv er sity,Sha nghai200051,China; 2.Sha ng hai BG Industrial Fa bric Co., Ltd,Shanghai201706)[ABSTRACT] Objective:T o dev elop a new mask for pr ev enting sev ere acute respira to ry sy ndro me(SA RS).Methods:A new type o f mask and so me mar ket availa ble masks w ere tested unde r differ ent inha la tio n v olume and resistance.T he filter-atio n per fo r ma nce fo r a mbient ae roso ls of PM10,PM2.5a nd PM1.0w as test ed in all masks.Results:T he results we re a s follow s: (1)16-lay er g auze ma sk:the filter efficacy w as a lw ay s low er than25%.Ano ther m ea sur ement ma de with3lapped(48-la yer) ov er masks sho wed tha t the filtering efficacy was lo we r tha n40%.How ev er,the inhalatio n r esistance w as also lo w er.(2) M asks with activ ated car bo n:the inhalatio n r esistance w as moder ate a nd its filte ring efficacy w as20.3%-56.1%.(3)N o n-wo-v en ma sks:th e inha la tion r esistance was hig her a nd i ts filtering efficacy w as70.0%-99.6%.(4)T he new type of mask:the inhala tio n resistance wa s silima r to that o f16-lay er ga uze o ne.How ev er,the filte ring efficiency to a mbient ae ro so ls wa s high er than96%.Th e mean efficiency of PM10,PM2.5and PM1.0wa s99.6%,97.1%and99.4%respec tiv ely.Conclusion:A new type o f ma sk has been dev elo ped which can prev ent SA RS v irus.[KEY WORDS] sev er e acute r espirato ry sy ndro me;medical pr otectiv e ma teria ls;mask;a mbient aer osols;pa rticle;filtering perfo rma nce[Acad J Sec M il M ed Univ,2003,24(6):629-631] 医用口罩作为阻挡环境气溶胶中微粒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防护措施,在避免人体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前,绝大多数人使用纱布口罩或非织造布口罩,但对其在环境空气中病原体的防护性能和过滤效果研究甚少,造成口罩使用上的盲从。
作为口罩过滤性能的评价方法,国家标准[1,2]中以(0.075±0.020)μm计数中位径的氯化钠气溶胶进行医护口罩过滤性能标定测试;采用平均径0.3μm、0.1~0.5μm占90%的氯化钠气溶胶(钠焰法)进行自吸过滤式防微粒口罩过滤性能标定测试。
从气溶胶微粒捕集机制来分析,标定用气溶胶与环境气溶胶还存在着一定差异,尤其前者主要以扩散机制捕集气溶胶微粒,而后者涉及到多种机制作用,并且与捕集体特性有关。
作为抗“非典”科技攻关项目,作者研制了具有低阻高效性能的防护口罩,并建立了环境气溶胶过滤性能测试平台。
本研究利用此平台对新型口罩和各种市售口罩进行环境气溶胶过滤性能的测试。
1 材料和方法1.1 测试装置 环境空气由集流器进入管道,经过滤材测试段、流量计,由吸气泵抽吸排出(图1)。
1.2 测试仪器 采用TSI8520型Dust Trak监测·629·第二军医大学学报Acad J Sec M il M ed Univ 2003J un;24(6)①[基金项目] 上海市科委防治“非典”科研专项攻关项目.[作者简介] 沈恒根(1955-),男(汉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Corresponding auth or.E-mail:sh enh g@citiz.n et仪测试口罩前后环境气溶胶PM 10、PM 2.5、PM 1.0的颗粒物质量浓度;采用DP 1000-Ⅱ型数字微压计测试口罩前后压降;采用浮子流量计控制流量。
图1 口罩性能测试试验台示意图Fig 1 Mask performance testing system1:Cur rent collector;2:Tu be(φ50mm);3:T SI 8520Dus tTrak monitoring ambien t aerosol;4:TS I 8525P-Trak for countingsuperfine particles;5:DP1000-Ⅱdigital tosim eter;6:Floater flow meter ;7:Aspirator pu mp1.3 测试方法 测试过程在环境空气中进行,本校在研发口罩中建立的过滤性能评价指标按表1执行。
模拟人体呼吸时的吸气工况,分高、中、低三段流量(0.4、0.8、1.6L /min,测试管截面直径φ50mm )分别测试口罩的过滤风速、过滤效率及阻力等性能参数。
过滤风速v (m /min)和过滤效率Z (%)分别按式(1)、(2)计算: v =L 11000S (1) Z =d 2-d 1d 1×100%(2) 式中L 1为修正后经过测试口罩的风量(L /min ),S 为口罩过滤面积(m 2);d 1和d 2分别为过滤前、后的环境气溶胶微粒质量浓度(mg /m 3)。
表1 环境空气过滤性能指标Tab 1 Parameters f or f iltering air ParameterPuplex mas k Sim ple mask Filtration efficacy(%) PM 10≥95≥90 PM 2.5≥90≥80 PM 1.0≥80≥70Resistance(p /Pa) Ins piration ≤50≤40 Ex piration≤30≤302 结果和讨论2.1 环境气溶胶的测试与分析 环境气溶胶的测定结果见表2。
用Rosin-Rammler 分布函数对环境气溶胶各粒径尺度段测定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计算结果见表3。
由表2、3可见,本项试验中检测的环境气溶胶大部分是小于 2.5μm 的微粒。
由于人体呼吸的环境空气质量与身体健康直接相关,尤其是PM 2.5、PM 1.0能够深入肺部,因此,研究口罩过滤环境气溶胶微粒极具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表2 环境气溶胶颗粒实测数据Tab 2 Parameters of ambient aerosolParticle diameter (d /μm)0-1.0(PM 1.0)0-2.5(PM 2.5)0-10(PM 10)Concen tration 0.26490.31210.3149 (d B /mg·m -3)表3 各粒径段质量分数Tab 3 Part icle diameter distribution Par ticle diameter(d /μm)0-0.050.05-0.200.20-0.500.50-1.00 1.00-2.50 2.50-5.00 5.00-10.0Weight percen tage (w B /×10-2)15.2630.2530.6217.446.280.140.012.2 口罩过滤效率与阻力测试结果 本研究对纱布口罩、非织造布口罩、复合口罩进行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