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流之行
- 格式:docx
- 大小:14.56 KB
- 文档页数:2
工作沟通函尊敬的上海zz公司各级领导,您们好!湖南xx传媒有限公司管理团队此次上海之行,受到了贵方的热情接待,在这里衷心的感谢!但此次上海之行的沟通交流结果,也充分反映出很多问题,为了今后工作的积极开展,我司特发此沟通交流函,期望能获得贵司及时的意见反馈。
首先,贵司营销人员所承诺的服务质量和效果,和此次上海项目启动会谈到的现实差异很大,让我们感到和之前承诺的内容不相符合。
xx公司将公司未来发展的全部期望都倾注在和zz的合作基础上,但贵司在xx项目上所蕴含的资源和心血就是非常非常有限的。
项目前期沟通交流团队和招商部的贯通和沟通交流非常不充份,同时贵司在招商进度和效果的推论和之前的允诺全然相符。
此次沟通中提到的我司项目的种种问题,应该是项目前期沟通中甚至是签约前就要解决的,而不是我们在马上要招商的重要时间点上要求我们改进,这将大大提高我司的招商成本,也会对招商进度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其次,贵司对我司项目的后期精心安排,也使人深感忧虑,实际上我们团队此次回去上海,贵司必须将后期合作的详尽计划展开传授和精心安排,但事实就是,贵司无论是在招商群人力搭载上,还是招商进度的计划性上,都没彰显出来一个优秀企业所理应的专业性,这使xx的招商工作,陷于了很大的被动。
为了贵我双方合作的前景和严肃性,我司郑重提出以下要求,请贵司做出书面回应:一、贵司在5月20日以前,应当制定一个详尽的xx“招商计划”,该计划应当严格依照双方之前签订协议的相应条款进行,内容包括:1)具体内容的负责管理团队:负责人,项目团队成员,该团队的具体内容考核建议。
我司强烈要求专项团队负责管理,不拒绝接受该团队兼其他项目的工作,而且,该团队成员数量不应当高于15人。
2)具体明确的时间安排:项目上线时间、第一次招商会时间、本年度能安排几次招商会,这些内容都需要明确的时间点确定。
3)招商效果的明晰预期:贵方必须对我司的项目情况存有了介绍。
恳请在此基础上,就下半年的招商的各个阶段的招商数量和快速增长规律展开预测。
骨干教师的自我修练-------上海之行有感我有幸参加华东师范大学和龙海市教育局共同举办的为期10天的《聚劁课堂有效设计与实施》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
培训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能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使我深受启发,感悟很深。
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却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
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听到了上海教育界的专家对教育方面的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
李士錡教授的《读懂学生,认识数学学习的复杂性》为我们讲解了教师发展的三个境界;特殊的数学学习问题以及教师面临的问题。
并从分析学习的问题实质的视角及案例,详细的阐述了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性质和教学策略。
余亚萍教研员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从多方面讲解了有效教学的概念,怎样才能有效教学,并结合课例组织设计提问,引导讨论其有效性,了解设计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掌握有效课堂的策略。
还有黄浦区卢湾第一中心小学特级校长的讲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自我发展》,从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知识结构以及自我修练等方面讲述了教师的发展要求。
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自己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
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
这些,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
今年的暑假夏令营,我们来到了上海。
大家都知道,上海是一个国际都市,是中国最繁华的地方,我也很高兴,能在暑假里来到上海。
我们在上海游玩了三天,第一天,我们首先来到了一大会址,一大会址位于上海市望志路106、108号(今兴业路76、78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一共有13人参加,还有两名外国人,一位是马林,一位是尼柯尔斯基。
其中,还有两名武汉人,一位是董必武,一位是陈潭秋。
游玩一大会址时,我知道了很多的东西,比如当时参加第一届一大会议的人员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经历等等一些知识。
接着,我们又玩到了科技馆,上海的科技馆比武汉的科技馆要大多了,上海科技馆要比武汉科技馆的3、4倍,非常的好玩,但谁让人家是国际都市呢!上海科技馆有4层楼,3层个展厅,上海科技馆把3层楼分成了很多的展区,每个展区都很好玩,给我影象很深的有:蜘蛛展、地壳探秘、机器人世界。
在蜘蛛展,里面展现了许多的蜘蛛,跟你讲解了蜘蛛的品类和蜘蛛的秘密;有蜘蛛模型,还有真的蜘蛛!在机器人世界里,有许多的机器人,有机器人会唱歌、有的机器人会画画、还有的机器人会跳舞。
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展现着不同的风采,给人们表演出各种精彩的演出。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世博园,我们在世博园里玩了一整天,完了7、8个馆,其中最好玩的是技术馆,我们在里面看了3场电影,全部都跟技术有关,在进馆之前,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一个人发了一台机器,之台机器是帮助我们看电影的,在看电影时会给我们一些提示,这也让我们很高兴。
我们从早上9点一直玩到了晚上8才出园,我也感觉很疲惫,我买了一个海宝做纪念。
我们在上海又玩了一天,之后去了宁波,然后就回家了。
我觉得这次夏令营没有白来,我也收获了很多,我很高兴!2020年,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上海这个东方之冠,我们也随着世界的脚步来到了这个繁荣富强的城市。
上海是一个科技化的城市,说到科技,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上海科技馆”,上海科技馆分成多种展区:动物世界.生物万象.智慧之光……大家先来到动物世界展区,里面有巨大的大象.凶猛的狮子.美丽的秃鹫。
上海三日游攻略自由行概述上海作为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的城市风貌。
如果你正在计划一次自由行的上海之旅,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详细的三日游攻略,帮助你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体验上海的魅力。
行程安排第一天:市区文化体验•上午:上海的地标建筑外滩是你开始上海之旅的理想地点。
从外滩你可以欣赏到浦江两岸的壮观景色,远处的陆家嘴金融中心也会让你惊叹。
沿着外滩散步,你可以看到各种具有不同风格的建筑,同时也可以体验到上海的历史文化。
•午餐:在南京路步行街附近找一家传统的上海菜馆,品尝地道的上海本帮菜。
你可以尝试小笼包、红烧狮子头等当地特色美食。
•下午:参观上海博物馆,了解上海的历史和文化。
馆内展示了丰富的艺术品和文物,如青铜器、瓷器等。
在这里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上海的过去和现在。
•傍晚:前往田子坊,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老街区,保留了许多传统的石库门建筑。
这里有许多精致的小店和咖啡馆,逛逛街、品尝当地小吃或在艺术工作室参与手工艺体验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天:近郊经典景点•上午:乘坐地铁前往豫园,这是上海保存最完整的古典园林之一。
在园内你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园林景观、古建筑、假山、湖泊等。
尽量早点到达,避开游客高峰。
•午餐:在城隍庙一带寻找一家有名的小吃摊,品尝上海小吃。
如小吃摊最招牌的生煎包、鸡粥、年糕等都是不容错过的美食。
•下午:前往上海迪士尼乐园,这是中国第一个迪士尼乐园,提供了世界一流的娱乐体验。
在这里你可以坐过山车、观看精彩的演出以及和迪士尼公主合影留念。
•傍晚:回到市区后,在陆家嘴世纪公园放松一下。
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公园,供人休闲散步。
如果你愿意,还可以登上东方明珠电视塔,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
第三天:艺术与美食之旅•上午:前往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这是上海最大的当代艺术馆之一。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现代艺术作品,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和趋势。
•午餐:在法租界的一家法式餐厅享用午餐。
30日下午,刘名卓博士的《微课程的设计及应用》讲座为我们的上海华东师范之旅给予了一个完美的收尾。
从讲座中,我们了解了微课程的概念发展;通过可汗学院、TEDED、佛山微课这三个应用案例,我们清楚了微课程的特点及应用;通过洛川中学、昌乐一中的案例,我们清楚了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差异。
最后,刘博士还为我们讲解了微课程的设计流程以及应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翻转课堂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
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
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
刘博士的讲座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俗易懂,把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呈现给在座的诸位老师,使每个人都受益匪浅。
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从优秀走向卓越》的上海培训,这次培训的同志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教师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每天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
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专家、教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各位专家、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异彩纷呈。
左志宏教授---《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让我更深的理解了学生的现状,那些经典案例,也让我有了更好的面对和处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席居哲教授的《师生沟通艺术》也让我受益匪浅;杨敏毅教授的《做幸福的教师》,更是精彩,让我更加珍惜教师这个岗位……听专家、教授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
上海外滩基本介绍上海外滩是上海市的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商业区,位于黄浦江畔,是上海最著名的地标之一。
外滩的全长约1.5公里,是一个以欧式建筑为主的长廊,与浦东陆家嘴金融区相对。
外滩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浪漫的夜景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外滩的建筑风格多样,主要有英国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和新古典主义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外滩十八号,这是一座建于1923年的历史建筑,曾是上海洋行和各国银行的总部,如今已经成为酒店和商业中心。
此外,外滩还有其他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如汇丰银行大楼、中国银行大楼等。
这些建筑展现了上海的历史变迁和多元文化。
外滩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拥有壮丽的夜景。
当夜幕降临时,外滩的建筑灯光亮起,与黄浦江上的灯光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画卷。
尤其是在晚上乘坐游船游览黄浦江,可以欣赏到外滩夜景的最佳视角。
外滩的夜景被誉为“东方巴黎”,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和拍摄。
除了观赏夜景,外滩还有许多其他的活动和娱乐选择。
在外滩附近有许多购物中心和高档餐厅,可以满足游客的购物和美食需求。
此外,外滩还有一些小吃摊位,可以品尝到地道的上海小吃。
游客还可以在外滩上散步或慢跑,欣赏江景和大楼的美景,享受一段宁静的时光。
外滩是一个不仅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地方。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上海的繁华与活力,体验到国际化的氛围。
外滩也是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庆典。
每年的元旦和春节期间,外滩都会举办盛大的活动和烟花表演,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和市民前来观看。
上海外滩作为上海的地标和旅游景点,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壮丽的夜景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建筑和江景,还可以体验到上海的繁华和活力。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外滩都值得一去,成为您上海之行的必去之地。
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之行江苏 邵冬冬 刘大忠上海简介: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四个中央直辖市(北京、天津、重庆)之一。
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最大的外贸港口。
有超过2000万人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地区,上海也是一座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今日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上海是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城市。
战国时属楚国,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贯穿现代上海的黄浦江也称春申江,故上海别称为“申”。
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所以,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所以上海又简称“沪”。
游历路线:第一站: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外滩(The Bund ),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简称外滩,亦称黄浦滩。
它是上海的风景线,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
全长约1.5公里,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上海开埠前,黄浦滩一带人烟稀少,是芦苇丛生的荒滩。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殖民者对“利于贸易运输,有发展余地”的黄浦滩十分垂涎。
根据中英《南京条约》,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辟为通商口岸。
开埠后,首先在外滩出现的是外商洋行,从事进出口贸易。
至20世纪20年代,外滩银行林立,被称为“东方华尔街”。
如今的外滩,已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一个形象窗口,沪上重大文化活动汇集地,申城旅游揽胜最佳境,都市景观新亮点。
跟踪训练:1、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八大关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
这种现象反映的社会状况是A .洋务运动全面开展B .中西方化交流广泛C .中国步入半殖民地社会D .上海、青岛是著名的对外窗口2、与右图事件所反映的信息相符的是:A.中国的国门已经被迫打开B.中国已经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C.中国完全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D.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重大进展3、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所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
介绍上海之行英语作文My trip to Shanghai was an incredible experience. Thecity's vibrant culture, stunning architecture, and bustling streets left me in awe.During my stay in Shanghai, I visited many famous attractions. One of the highlights was the Bund, awaterfront area known for its beautiful skyline. Standing there, I was amazed by the modern skyscrapers on one side and the historical buildings on the other. The combinationof old and new was truly captivating.I also explored the Yu Garden, a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The intricate design and peaceful atmosphere madeit a perfect place for relaxation. Walking through the garden, I could feel the cha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ing.Another must-visit place in Shanghai is the Shanghai Museum. It houses a vast colle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art and artifacts. I was particularly drawn to the exquisite ceramics and delicate paintings. It was fascinating tolearn about the rich history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a.Of course, I couldn't miss trying the local cuisine. Shanghai is famous for its diverse food scene. From traditional dishes like xiaolongbao to international cuisines, there was something to satisfy every palate. I enjoyed exploring local food markets and trying street food, immersing myself in the flavors of Shanghai.The people in Shanghai were friendly and welcoming. Despite the language barrier, I managed to communicate with locals through gestures and basic Mandarin phrases. It was heartwarming to see their willingness to help and their genuine curiosity about my culture.Overall, my trip to Shanghai was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It allowed me to immerse myself in the vibrant culture of the city, explore its historical and modern attractions, and savor its delicious cuisine. I will always cherish the memories I made in Shanghai.我的上海之行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嗨,上海!”06会展专业上海城市考察汇报展隆重开幕12月17日,在厦门理工图文信息中心中央大厅前,四面彩色大旗帜迎风飘扬,上面的标语“嘿,上海!”非常抢眼,而理工湖的桥上也多了一条红白彩带,原来是06级会展专业上海考察汇报展在这里开展。
在图文中心开馆的同时,06会展专业的学生以一种别样的方式为学校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更为实践性教学特别是文科的实践性教学多了一个窗口。
从11月12日-11月24日,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传播系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师生一行129人,远赴上海,进行了一次被他们称为“发现之旅”的会展城市考察活动。
此次考察活动,经过精心的准备、严密的策划,在厦门理工学院院领导和文化传播系系领导的高度重视之下,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学生出发,作为执行“紧跟会展前沿脉搏积极融入会展实践“的策略改革和创新教学实践的一大举措,师生通过考察上海的办展环境、优秀展览考察、兄弟院校交流、商务中心文博馆展示活动等,以期在专业教学实践早期让学生就有一个宽广的视野,高远的目光,进而能吸收其他先进城市的展会经验和先行教育的办学心得,以提升自身的学习和心智模式的完善。
一路走过,走过一路,以“发现者”的眼光去看、去听、去交流、去感受、去体验……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上海引起了相当的关注,人们在赞叹带队120人的大团需要巨大勇气,同时也认为这样“身体力行”的实践形式是在恢复应用型专业的办学传统。
更认为这表面是仅仅是一个学校的个别行为,是教育与行业互动,理论与实践接轨的的一个简单的尝试。
可是该活动如果放在当前会展教育的大背景乃至全国教育背景下,其意义就不仅仅限于一个教育与行业互动策略的一次践行,从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务实的会展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反思后的结果。
根据考察活动的安排,回来后学生必须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向学校做一次展示,同时也对自己的学习做一个检验。
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通过20多天的努力,在一次次的筛选和比稿中,同学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全校师生奉献了这么一个视觉的饕餮,同时也让自己走出去的行旅及收获获得分享。
上海交流之行
张展华1D 31
去年十二月的圣诞假期之前,学校组织去上海进行学习交流活动,我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了。
上海是我一直以来想去的地方,真没想到我的第一次成行居然是在刚来香港读中学的第一个学期。
这次行程共五天,我们被安排住在当地学生的家里,这样的机会很难得。
在出发之前的几天里,我心里已经禁不住涌出各种期待了!
第一天的路上非常顺利,飞机竟然没有晚点。
我们到达上海时,冰冷的寒风吹得我一阵阵直打激灵。
过完海关后,上了大巴,去往交流的学校——上海格致初级中学。
校长亲自迎接我们,举行了一个简单的结对仪式。
被分配到和我在一起的小伙伴小名叫臻臻,是一个看起来很严肃的男生,他举止很有礼貌。
臻臻的爸爸开车来接我们回他的家。
晚上,臻臻的外公外婆特意给我熬了鸡汤,鲜美的鸡汤不仅温暖了我的全身,还温暖了我的心。
臻臻全家都对我很好,是那种真心实意的关心,让我非常感动。
第二天是周六,我和学校一起来的同学们先参观了上海城市规划中心,了解上海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惊讶巨大变化的同时我不得不感叹:想要把上海这样一个大都市管理和规划好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接着我们去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了解伤痕累累的中国近代史,革命先驱们为拯救苦难的祖国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精神让我感到由衷地敬佩。
午饭后,我们逛了人山人海的上海老街,品尝了当地的特色食品,我没忘记带一些回去送给帮助和关爱我六年的小学老师。
晚上,我们游览了赫赫有名的黄浦江边长廊,在陆家嘴金融中心和闻名遐迩的东方明珠电视塔背景下保存了我激动又兴奋的记忆。
夜空下的陆家嘴色彩斑斓耀眼,五光十色的高楼大厦旖旎夺目,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海市蜃楼的美,跟江对面的一片老建筑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短短的十几分钟,我们就被寒风吹得手脚冰冷,只好赶快回去了。
星期天是跟随住家活动,臻臻的爸爸带我和臻臻去了上海科技馆,我在里面学到了不同方面的许多宝贵知识。
我们还一起去乘坐了磁悬浮列车,感受了它那飞一般的速度。
一路上,我和臻臻聊了很多,关于他们的学校、他的学习情况,当然还有我们的共同爱好。
在谈话中,我发现臻臻其实是一个很容易相处的人,只是跟我一样有些慢热,彼此不熟悉的时候话不多。
其实,我发现我们俩还颇有些相似,那种无需语言交流心底便能产生默契的感觉真好。
我们俩相处得很开心,仿佛彼此已等待对方很久很久。
星期一的早上我们依照安排参加格致初级中学的部分课程,那里的同学们也都很友好。
下午我们参观上海博物馆的陶瓷馆,上了一堂关于中国博大精深的陶艺文化的课。
一件件精美的作品让人怀疑是天人所赐,不经意间下落凡间。
讲解的义工老师对陶瓷的了解让我们折服,他给我们足足讲了三个小时,每一件作品他都能娓娓道来属于它的故事。
这次很有意义的参观更坚定了我曾经的兴趣:应该认真花时间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让它湮灭在漫漫的时间长河里。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遗产是我们树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宝贵根基,无论我们将来从事什么行业、在哪里工作,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心是不会变的。
在上海的最后一天我们先在学校上了半天课,到了告别的时刻,我们每个人都跟自己的小伙伴依依不舍,那一瞬间,我懂得了“伤别离”的含义。
在即将踏
出校门时,只有臻臻特别跑出来跟我再一次道别,别人的小伙伴都没有出现,我感动得快哭了出来。
强忍住泪水我们彼此给对方一个真诚的拥抱,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再见”,但是却包含了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真挚的友谊。
回到香港之后,我在元旦之前发了一条短信再一次感谢臻臻全家,祝他们新年快乐,也欢迎臻臻有机会来我们学校交流。
我想,为什么臻臻跟我能很快彼此信任并成为好朋友,多半是因为我和他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相同的语言,我们在同样的理念下接受过教育,有着共同的理想,甚至对于未来的憧憬和打算也是极其接近。
作为一名尚未完全融入香港社会和教育体制的中一学生,我仍然对香港的方方面面保留着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次交流,我深有感悟:如果没有相互包容、彼此信任,如果不能以诚相待、放下隔阂,别说真挚友爱的情感了,就连基本顺利的共处恐怕也不容易。
人与人相处之道如此,香港与大陆的未来何尝不也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