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虾池塘养殖模式及改进建议
- 格式:pdf
- 大小:712.65 KB
- 文档页数:2
日本对虾具有耐低温、养殖成本低、活虾适宜长途运输、市场活虾出售、市场售价高等优点,一直是海水池塘养殖的优势品种。
近年来,日照沿海地区规模化发展冬季工厂化暖式大棚存养日本对虾,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
根据这一特点,日照市东港区养殖户司军昔经过探索,利用工厂化暖式大棚养殖日本对虾,获得成功。
2017年7月中旬放苗,2018年1月15日开始收获。
养殖面积500m 2,产值2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现把工厂化暖式大棚养殖日本对虾的技术介绍如下:一、养殖池设施及放苗准备养殖池的建设材料主要有混凝土、水泥砖、透明塑料薄膜等。
池子的形状一般为圆形或八角形,规格为20m 2~30m 2,池深90cm ~100cm ,池底平坦,排污口设在池底中央。
用塑料方框筐倒扣罩在排污口上,以排污口为中心,用砖垒内径40cm 的圆圈,高15cm 的内池;进水口设置2个,朝同一方向进水,以使水流旋转。
或用冬暖式工厂化养殖大菱鲆的闲置池,具备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地下深水井、增氧设施等。
日本对虾喜欢栖息于沙底,具有较强的潜沙特性,白天潜伏在深度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文/宋锋1 孔祥青2 司军昔3 李玉伟12cm ~3cm 的沙底内。
先用漂白粉消毒养殖池,然后铺设15cm 左右的细沙,铺设细沙前,一般用二级砂滤的海水冲洗细沙,把沙中的杂质或微生物等冲洗掉,同时也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进水施肥,培育基础饵料。
一般在放苗前10天~15天,虾池进水70cm 左右,选择晴天进行施肥,每立方水体施尿素3g ~5g ,以后每周视池水肥度情况进行追肥、施底改和投放有益菌。
二、虾苗放养(一)虾苗的选择和运输日本对虾的养殖苗种,应选择全长在0.8cm 以上、个体差异较小、规格整齐、体色透明、体表清洁无寄生物、健壮活泼、弹跳力强(捞起一部分放入水盆内用手搅水虾苗全部逆水游动,然后全部散开。
盆的底部放些沙子,很快就会潜入其中)的虾苗。
同时应对培育池水质、使用的饵料、亲虾来源及状况,进行认真了解和观察。
日本对虾养殖技术日本对虾怎么养?日本对虾养殖技术日本对虾怎么养?【专家解答】亲虾的选择。
选择装有冷冻木屑58 cmX41 cmX35 cm的泡沫箱,装入处于休眠状态的亲虾,装箱规格为80~100尾/箱。
在亲虾到达前,将亲虾池所在的育苗室完全遮光。
亲虾到达时,因长途运输,箱内温度会升至15 ℃左右,此时用低温消毒海水(海水比重1.018以上,pH值8.2左右)将亲虾身上的木屑冲洗干净,后按5尾/m2左右迅速放入60 cm左右的亲虾池中,注意将发育期接近的放在同一池中。
一般情况下亲虾入池后的成活率在85%左右.亲虾管理。
亲虾入池当天不进行换水,隔天以后每天结合吸污换水20 cm,换水水温与池水水温差小于0.5 ℃,可根据条件适当加入单胞藻类以调节水质和增加水色。
12 h后投喂以沙蚕为主的饵料少量,24 h后恢复正常投喂量。
一般情况下,投喂沙蚕前要用淡水将其冲洗干净,并浸泡5~10 min,后用碘制剂消毒1~2 min,然后再冲洗浸泡2~3 min投喂。
日投喂沙蚕总量为亲虾总体重的20%左右,分4次投喂,傍晚和凌晨投喂的2次占总饵料量的70%. 2.1.3亲虾催熟。
为使亲虾尽量发育同步,在亲虾到场后的3~4 d需对性腺在二、三期的亲虾进行切除眼柄手术,一般通过烧红的手术钳来达到目的,术前进行消毒,术后用高浓度碘制剂短时间浸泡消毒,然后放入盛有新鲜消毒海水的新池中,若操作得当,手术的死亡率在5%以下。
未发育的亲虾不手术,发育至四期的亲虾可直接用于产卵不要手术.亲虾产卵。
傍晚时分,排水吸污后加水以前,青虾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将2~3只80 cmX80 cmX50 cm的无底网筐放入池内,技术人员逐一对亲虾进行检查,将性腺达到四期的亲虾移出消毒,放入产卵池。
产卵池同样需要保持黑暗的环境,池水深1.0~1.5 m,施用EDTA二钠3~8 mg/kg及盐酸土霉素1 mg/kg,水温控制在28 ℃,微量冲气,产卵亲虾密度最好控制在4尾/m2. 2.1.5受精卵孵化和无节体收集。
日本对虾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随着全球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海产品市场也呈现出迅速扩大的趋势。
作为一种味美且富含营养的海产品,对虾(虾仁)备受青睐,并成为了世界各地餐桌上的常客。
然而,虾养殖业作为一种快速增长的经济产业,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问题。
本文将重点分析日本对虾养殖业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日本是全球对虾的主要生产国之一,其对虾养殖业在过去几十年内迅速发展。
然而,虾养殖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首先,虾养殖经常使用大量的饲料,这对周围水体的水质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饲料中所含的蛋白质和其他养分进入水体后,容易引发嗅味、水质浑浊等问题,对水生生物和其他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此外,养殖区域的饲料残留物也会沉积到水底,导致底栖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损害。
这些问题对于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以及周边渔业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威胁。
其次,对虾养殖业对于沿海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
为了建立对虾池塘,大量的土地被开发和破坏,导致了沿海生态系统的破碎化。
沿海湿地的消失使得许多鸟类失去了繁殖地和栖息地,对鸟类的种群数量和多样性造成了威胁。
此外,虾养殖还会引发土地沉降和海岸侵蚀问题,导致沿海社区面临更大的自然灾害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日本正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对虾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虾养殖业的监管力度,加强了对虾养殖区水质的监测和管理。
通过确保养殖区域的水质达到相关标准,减少虾养殖对周围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其次,一些对虾养殖企业开始采用生物技术和循环经济原理,以减少饲料的使用和饲料残留物的排放。
例如,引入了更高效的饲料和养殖技术,以减少对虾养殖所需的饲料量。
同时,一些养殖企业也开始将养殖过程与其他农业和养殖业相结合,将养殖废水用于农田灌溉或其他农作物的生态循环利用上,以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
此外,日本还鼓励对虾养殖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通过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支持,鼓励养殖企业参与生态修复和沿海保护工作,例如,参与沿海湿地恢复计划和鸟类保护项目,以减缓对沿海生态系统的破坏。
日本囊对虾工厂化一年两茬养殖技术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日本作为世界对虾养殖大国,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提高对虾养殖的效率和质量。
近年来,随着对虾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日本对虾养殖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传统的对虾养殖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养殖密度低、养殖周期长、水质监控困难等。
为了提高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性,日本开始探索工厂化养殖技术,并成功研发了一年两茬养殖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这种技术通过利用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水质处理系统,实现了对虾养殖的持续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养殖密度和养殖效率。
由于养殖过程中环境的控制更加精细,对虾的生长速度和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不仅提升了养殖业的竞争力,还为全球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技术的原理和实施步骤,可以更好地推广和应用于其他对虾养殖区域,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1.2 问题意义对虾养殖一直是日本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养殖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
传统的对虾养殖方式往往受季节限制,一年只能进行一茬养殖,不能实现全年稳定高产。
传统养殖方式对水质要求高,容易受到天气变化和水质污染的影响,导致养殖效益不稳定。
如何改善对虾养殖的生产效率,实现全年多茬稳定养殖,成为当前对虾养殖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工厂化一年两茬养殖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对虾养殖方式存在的问题。
该技术能够实现对虾的全年多茬养殖,有效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工厂化养殖技术利用先进的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保障养殖环境的稳定性和水质的优质,提高养殖的品质和产量。
研究和推广工厂化一年两茬养殖技术,对提升日本对虾养殖业的竞争力,促进行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日本囊对虾工厂化一年两茬养殖技术的实施效果以及对虾养殖行业的推动作用。
通过分析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可以为日本对虾养殖业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生产模式,从而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产量。
日本对虾的养成管理1.养殖生态环境要求(1)水温:在7―9月,水温25―30℃,日本对虾生长最快,当水温高达34℃时,就有死亡的危险。
若此时投饵过多,食物腐败,水质就要变坏,水中溶氧量就下降,致使对虾呼吸困难而大量死亡,水温低于10℃时则不摄食,水温降至5℃时即开始死亡。
(2)氧气:在炎热夏季,或在养成后期无风闷热时,如果虾群集聚一起,容易引起局部缺氧而死亡。
日本对虾在池氧中忍受的溶氧临界点为2毫克/升,低于这一临界点时便开始死亡。
水中氧溶解度在65%以下,摄食量显著下降。
(3)pH值:pH值的变化在池养对虾中起重要作用,日本对虾如果在溶氧低于2毫克/升时,pH值保持在8.3―8.4也会死亡。
但pH值,若低于8,则日本对虾会快死亡。
(4)盐度:日本对虾较其它养殖对虾品种适宜高盐水体,最适盐度要求为20‰―34‰。
在9‰―19‰之间摄食量差别不大,9‰以下显著下降,6‰不摄食。
而且对低盐的抵抗力差,对盐度的突变反应灵敏。
容易造成死亡。
2.饲养管理(1)水质管理:是对虾养殖的第一项工作,依我省目前养虾条件,主要依靠潮差达到水交换的目的,因此,应随时根据水质情况决定换水量。
一般初期每天换水率为20%―30%,后期要求达到50%―60%。
(2)投饵:是养殖中的基础工作,必须每天进行。
日本对虾摄食种类、投饵技术与中国对虾养殖要求基本一致。
但对合成饵料的要求较高,其蛋白质含量要求在40%以上,否则不利于日本对虾的生长。
目前,日本对虾的主要饵料是新鲜双壳贝类,其次是人工配合饵料。
双壳贝类饵料主要是蛤仔和蓝蛤、鸭咀蛤等。
对虾生长到4―6厘米时,改喂经压碎的双壳贝类的效果最优,但需清除残壳,以免妨碍日本对虾潜砂。
在夏天高水温时,最好忌用含有血红素的鱼类作饵料,因为对虾吃了这种饵料,会损害对虾肝、脾脏,时间长了便引起死亡。
人工配合料有不同规格,适应不同阶段生长的需要。
在日本普遍使用日本藤永对虾研究所采用的一种配方(参见表格2)。
技术曰本对虾健康募殖技术文I阳西县梁氏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粱志发日本对奸(Annaeus/a/)〇«iV;u s )又称花虾、九节虾,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非洲东海岸、印度-西太平洋热带、中国东南沿海等地。
其具有生 长快、适应性强、耐低氧等特点,是 中国海水虾类养殖的重要种类。
我国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对虾人工 养殖,主要以土塘养殖为主,粗放管 理,导致养殖产量低下,亩产仅几十 斤。
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利用 南美白对虾的高位池改成沙底转养曰 本对虾,取得可喜的成绩。
池塘条件选择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光照条件好、交通方便、供电 充足、词料供给方便的地方,池塘 为长方形或近圆形,面积以5~10亩 为宜,养殖水深丨.5〜2m c i旧虾塘改 造时需挖去20〜30(‘m沙后铺设防渗膜 后,填人30~40cm新沙;新塘以水泥 板或地膜铺设,池底有一定坡度,方 便排水,池底中央利用砖块或石块圈 起,上铺10厘米左右厚的细沙,作 为曰本对虾的栖息场所。
细沙铺设面 积约为池塘面积的40%。
每口池塘 配置底部增氧设备或水车式增氧机4~5 台。
放养前准备1.清淤与消毒放虾苗前做好养殖池塘清淤与消毒,放苗前7~10天抽水入塘,待海水浸没池底后利用漂白粉对塘底、塘壁进行消毒,漂白粉用量为15〜20kg/亩。
24h后排干重新进水至0.8~1.2m,利用2g/m3强氯精对水体消毒。
2.培水水体消毒20h后泼洒硫代硫酸钠lkg/亩,3~4h后检测海水余氯指标,确定无余氯残留后,用白云石粉15kg/亩,EM菌5kg/亩,利生素3kg/亩、氨基酸肥藻膏5kg/亩进行水色培养,并及时根据养殖池水色、透明度的变化情况,调节施肥的次数。
待池塘水色呈现浅褐色、透明度达到30~40rm时,可进行虾苗投放,投放前应检测池塘水质指标,确保池塘水质达到投苗要求,以保障放苗成活率。
苗种放养与养殖管理1.奸苗选择选择体色正常、体型肥壮、形态完整、无损伤、无畸形、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触动有弹跳反应、个体规格整齐、肌肉饱满透明、肝胰腺饱满的虾苗,最好经PCR检测不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桃拉综合征病毒的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