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身边的化学》参考教案1【推荐】.doc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1.1 身旁的化学教课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化学与人类生计和社会发展有着亲密的关系。
2.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过程与方法】经过观察和联系生活,能说身世边的化学物件和现象并解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感情态度价值观】感觉巧妙的化学现象,体验化学就在我们身旁,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教课难点】感觉巧妙的化学现象。
教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导入]我们的生活中有好多与引出“化学” ,引化学有关的制品,如各种塑料制起学生对化学的品、洗衣粉、食醋等。
铁器生锈、好奇心水壶中出现水垢等这些都是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现象[发问]你家里有哪些塑料制[回答]学生联系生活实质思虑、培育学生建立良品?它们有什么特色?食品增加谈论。
好的化学感情。
使剂有什么用途[总结]塑料制品有手机、牙刷、学生在轻松快乐肥皂盒、水瓶、食品袋和小孩玩具的氛围中感知化等,它们耐腐化、防水、质轻等,学就在我们身旁但不易降解,易造成白色污染。
食品增加剂可以改进食品的感官性状,但假如被滥用就会对食品造成污染,从而对人体产生危害[图片展现]结合图片讲解飞机[思虑]看图片思虑引起学生对化学是用特种合金资料制造的,用化的亲密感,感知学学资料可以制造不一样的产品好化学的重要性[师生总结]经过大批的事实,知道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说明化学与人类发展密不行分[介绍]一般铜制品和纳米铜的[总结]化学的含义及化学课的学拓宽学生的学习性质与用途,提升学生对“构成、习内容视线,提升对化学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认识科学的认识,建立学以致用的意识板书设计1.1 身旁的化学1.化学与家居、出行、环境、健康及社会发展的关系2.化学课的学习内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物质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科学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身边的化学【学习目标】1、了解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物品和现象,探究总结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了解怎样用探究的方法来学习化学,以及在化学课的学习中怎样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问题,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难点】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自主探究】1、自学导航:1)认真阅读教材1页~6页内容,了解化学与我们的社会生活之间关系,思考化学课的任务及学习内容知道化学常用的方法是实验。
2、应知应会:(1)了解和探究物质的、和,及其对的影响,就是化学科学的任务。
(2)化学学习的内容及科学探究的方法:人类的生活与各具特性的化学物品和现象息息相关,化学课的学习内容包括:①②③④(3)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是。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探究一:我们身边的化学1、想一想我们的衣、食、住中那些物品与化学有关(至少例举5类)?2、你知道我们出行中那些地方用到了化学?3、试举例说明化学与环境、健康探究二化学课学习的内容化学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跟踪训练】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C、研究物质运动规律D、防治环境污染2、下列社会问题,与化学有关的是()①泡沫快餐盒与白色污染②氟利昂与臭氧空洞③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危害④汽车新能源——燃料电池的开发A、①②B、①②④C、①D、①②③④【达标检测】1、下列各项研究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围的是()A、利用克隆技术进行器官移植B、应用电脑程序控制垃圾分类收集C、在铁路交通网络中应用计算机技术D、使废旧的塑料变成燃料2、下列家庭用品中不属于塑料制品的是()A、牙刷B、肥皂盒C、铝合金门窗D、电线外皮3、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A、研究自然界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B、化肥、农药、合成药物C、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D、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4、请列举下面各类人员在生活、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且能作为化学研究对象的物质。
1.1身边的化学课标依据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材分析本章是化学启蒙教育第一章,带领学生走进化学学习课堂,通过对一门新功课的学习憧憬和疑问,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教材介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物品,让学生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基本哲学观点,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通过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习惯和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这门科学,因此有许多疑问,也对新课程有一些期望和迷茫。
教师应该在本节课积极引导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身边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2记住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3知道科学探究方法既是学习的方法,又是学习有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化学课的学习内容教学难点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五、教法学法创设好愉悦的学习情景,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面对各种物质产生联想。
学法指导:产生,注意、发现,阅读、听讲,观察、猜想。
六、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引言: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一门新的功课。
大家会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听老师从衣、食、住、行谈起。
板书:第一节生活与化学活动一:就下列方面,请学生发言,列举他们知道的化学物品和现象:①家里的塑料。
②用化学纤维做的衣服。
③食品中的添加剂。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化学物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学生能够发表④制作交通工具的材料。
⑤药品。
⑥生命现象与化学相关。
活动二:看书回答问题。
板书:化学学科的任务是什么?化学学课学习的内容包括哪些?①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②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③化学对社会的影响。
④科学探究的方法。
小结:知识梳理;方法、技巧与规律小结。
1.1 身边的化学【学习目标】1.注意和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物品和现象,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2.通过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认识化学研究的内容;3.结合我国古代对化学化工的贡献和现代化学化工的发展,感受化学的魅力。
【旧知回顾】1.说一说你对“化学”二字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你身边的哪些物质与化学有联系?并说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新知学习】1.化学与家居(1)家里的塑料,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厨房中的用品,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们的衣料,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食品中的添加剂,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住的房屋,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清洁卫生的清洁剂,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与出行(1)制造交通工具的材料,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交通工具的燃料,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与环境、健康(1)环境污染的处理,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代、环保的材料,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防病、治病的化学药物,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身边的化学教案-2022-2023学年初三化学科粤版上册授课主题:身边的化学授课对象:初中三年级学生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身边的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实例,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身边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能够简单描述其中化学反应的特征。
3. 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增强对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掌握生活中化学反应的实例及其特征。
2. 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化学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1. 能够简单描述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及其对生活的应用。
2.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化学现象。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些现代科技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科技是否与化学有关,为什么?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身边的化学”,并让学生自由提出日常生活中体现化学的一些物质、场合以及所涉及的化学知识。
二、正文(35分钟)1. 介绍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实例及其特征(15分钟)a. 铁锈的生成:将生锈过的钉子和新的钉子放在试管中,加入热水。
观察并记录2个钉子的变化产生的气体与原因。
b. 明矾的应用:将一小块明矾放入滴漏皿中,加入苏打水(Na2CO3)。
观察并记录反应的变化和其原因。
c. 金属在酸中的反应:通过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以及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生活中金属与酸之间的反应实例。
2. 化学反应对生活的应用(15分钟)a. 考虑身边所使用的化妆品、洗涤剂等日常用品的化学成分,了解其作用原理。
b. 小组合作,选择一种生活用品,探讨其中的化学知识及其应用。
三、总结(5分钟)1. 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概念及所学的相关知识。
2. 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
教学评价:1.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乐趣。
2.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展示并讨论各自所选生活用品的原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加强了他们对化学现象的理解。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 身边的化学一. 教学目标:1. 感知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化学就在我身边,激发学好化学的情感。
2. 初步认识化学课学习的内容(了解)。
3. 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 重点、难点:深入理解化学科学是多方面地为人类服务。
三. 教学程序:引言:请大家思考:1. 你家里有哪些塑料制品?它们的性能各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么?2. 人们穿的衣服一般是由哪些面料制成的?这些面料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3. 你知道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用途?你知道为什么吗?4. 你知道制造飞机、汽车、轮船都用到哪些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性能?原因是什么?5. 你能列举出一些药品的名称和它们的性能吗?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6. 你知道以上这些物质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7. 你知道生命现象与化学有什么关系吗?8. 除了以上这些物质,你还能列举出哪些化学物质?就这些物质,你能提出些什么问题?以上这些问题你是否知道?如何解决这些困惑呢?这些就需要学习化学来解决。
我们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这些知识之外,还可以请教学过化学的人,或是查阅相关资料,或是上网搜索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学习这些知识。
(一)与生活有关的化学物品[观察与思考]打开P2 观察书中图片[结论]:生活离不开化学(二)生命现象与化学有关[观察与思考]打开P5观察书中图片(三)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辅助学习材料●提前渗透知识:认识并记住常见元素符号及其名称(打开P89)●化学学习方法简介1. 树立信心,充分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化学。
2. 勤奋:勤记忆、勤复习。
3. 重视实验,仔细观察实验。
4.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典型例题】例1. 化学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生活处处有化学,通过对化学的学习和理解,请你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提出一个化学问题或描述一种化学现象,并回答或解释。
解析:此题为开放型题,考查了学生对化学与人类关系的理解,答案只要科学合理并符合题意要求即可。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
本章是化学的启蒙章,主要是为了带领学生走进化学课堂,初步了解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望。
初步了解化学课学习的内容、学习化学的方法等。
因此,本章更主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学习方法的教育。
1.1 身边的化学
一、学习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观察身边的物质和物质变化的现象,能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描述(了解)。
2.初步认识化学课学习的内容(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观察的方法获取信息,练习用化学语言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2.培养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的习惯。
3.练习提出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强化学生为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二、教学设计思路(1课时)
重点: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化学学习的内容
难点:描述观察到的信息;提出问题
关键:学生对化学好奇心的强化
本节教学的基本思路:对化学产生好奇和疑问→ 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现象→ 化学课学习的内容→ 观察、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学生第一次走进化学课堂,一开始心理上就会对化学产生好奇和很多
疑问,这一点对上好本节课至关重要,课堂上自始至终应抓住学生这种心理,并且要不断使其强化。
教学开始,教师需作简单自我介绍,这一环节也很重要,要拉进学生与你的距离,让学生对你产生亲切感,对你产生敬慕。
学生翻开书,看图1-1片刻,问学生,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会再提出一些问题)。
要知道这些问题,大家一起来学习化学。
这节课先解决……(图1-1中的问题),给出第1节课题。
教师出示阅读提纲,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提纲(参考):
1.你家里有哪些塑料制品?它们的性能各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么吗?2.人们穿的衣服一般是由哪些面料制成的?这些面料各有什么特点?你知道为什么吗?
3.你知道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用途?你知道为什么吗?4.你知道制造飞机、汽车、轮船都用到哪些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性能?原因是什么?
5.你能列举出一些药品的名称和它们的性能吗?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6.你知道以上这些物质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
7.你知道社会发展与化学有什么关系吗?
8.除了以上这些物质,你还能列举出哪些化学物质?(结合检查站),就这些物质,你能提出些什么问题?
以上这些思考题,通过阅读教材,结合生活经验,学生能举出一些相应的例子、性能,对“为什么?”学生不可能说清楚,这主要是为了引发学生思考,强化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同时为后面的内容(化学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铺垫。
阅读后,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有条件的,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适时地投影相关的图片、展示一些实物。
通过讨论、交流,实际上对化学课的学习内容已经有了大概的轮廓了,教
师可以引导由学生概括出来。
板书或投影“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说明“观察、实验、探究、学会提出问题等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演示“喷雾写字”等有趣实验(补充如“烧不坏的手绢”等)。
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