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警和话统分析指引
- 格式:doc
- 大小:194.50 KB
- 文档页数:7
w数据管理及优化班周报●第一部分上周会议落实情况●第二部分网络性能核心指标通报●第三部分本周日常工作完成情况目录一、分组域掉线分析模板 (1)二、分组域系统间切换失败分析模板 (5)三、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低问题分析模板-NO REPLY (8)四、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低问题分析模板-CONGESTION (12)一、分组域掉线分析模板分析流程图:【问题类型】(业务类型—失败原因):分组域掉线--Ue_Operate_TimeOut【小区名称】(标准格式的小区名称):CSZXRxx_xxxx_XXXXXXXX_xxxxx【发生日期】:1月1日XXXXXX_xxxxx在XX月XX日分组域无线掉线率为XX%,分组域RAB指配建立成功的RAB数目XX个,RNC 请求释放分组域Iu连接对应的RAB数目为XX个,当日该小区分组域掉线累计达到XX次,掉线的主要原因为Ue_Operate_TimeOut,被列为最差小区。
1.告警及干扰情况分析该站当日无告警,也没有影响业务的闪断告警信息,查看动态数据,小区载频工作正常,资源无拥塞,天线系统通道驻波比均在1.5以下,均属于正常值,无UP干扰;或:该站在XX月XX日XX时至XX时存在XX告警(或H载波未配置/被闭塞,天线通道驻波比偏高,为XX),该告警会导致分组域掉线,XX日已发工单交由XX(部门/个人)处理。
该站近一周持续X天出现UP干扰,干扰值约为-XXdBm。
从信令看,掉线发生之前的测量报告显示ISCP 值为XXdBm,有可能引起无线环境恶化导致分组域业务掉线。
2、切换情况分析用户支持/不支持G网,锁定/未锁定T网;在分组域业务失败之前没有频繁发生切换或小区更新。
或:在分组域业务掉线发生时伴随有切换过程和小区更新,业务失败中,有XX次是切换后掉线。
查询地理信息,没有发现漏配的3G更优邻区,也没有漏配的2G更优邻区;或:查询地理化3G基站信息表,发现可以配置更优的3G邻区LAC1_xxxxx,已进行配置;查询地理化2G基站信息表,发现可以配置更优的2G邻区LAC1_xxxxx,已进行配置;3. 终端/芯片信息分析失败均来自同一IMSI:xxxxxxxxxx;共计XX次失败;或:失败不是同一IMSI;其中IMSI1:xxxxxxxxxx共失败XX次;IMSI2:xxxxxxxxxx共失败XX次;已通过IMEI查询流程查到终端IMEI为:xxxxxxxxxx,对应终端类型为:XXXXXX,该终端引起此类失败,属于已知问题;或:通过IMEI查询流程没有查询到终端的信息,已创建该IMSI的信令跟踪,并将该IMSI在TD异常话务支撑专员处备案。
2013-09-12 HUAWEIConfidentialPage1, Total8话统常用分析方法本章主要介绍用M2000来实现话统的各种操作和基本分析。
1.1 话统常用操作M2000可提供各种话统任务操作包括话统的创建任务,修改(名字,对象),查询(任务信息,任务结果),设置告警,删除任务,激活、挂起任务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BSC复位,重加数据等操作后,话统需要重新登记。
这是M2000话统的缺点,相反如果用操作维护台就可以直接执行批命令了。
1.2 话统常用指标常用的无线网优话统指标主要针对两部分,基于BSC和基于扇区载频的,另外寻呼成功率的统计一般从MSC取。
因为BSC寻呼成功率不一定准确,例如两个BSC同在一个位置区下,寻呼请求将在两个BSC下发,而寻呼响应仅在一个BSC回复,这样BSC寻呼成功率会低于MSC寻呼成功率,不能反应实际情况。
基于BSC的话统中,建议主要登记以下指标:BSC话务量及软切换比例统计,CS(电路域)呼叫建立成功率,PS(分组域)呼叫建立成功率,CS呼叫无线掉话率,BSC内和BSC间软切换成功统计(如果只有一个BSC,只登记Intra-BSC软切换统计),BSC内和BSC间硬切换成功统计(如果没有硬切换,不用登记),寻呼成功率,业务信道拥塞率。
基于Carrier的话统中,建议主要登记以下指标:Carrier话务量及软切换比例统计,CS(电路域)呼叫建立成功率,PS(分组域)呼叫建立成功率,2013-09-12 HUAWEIConfidentialPage2, Total8CS呼叫无线掉话率,BSC内和BSC间软切换成功统计(如果只有一个BSC,只登记Intra-BSC软切换统计),BSC内和BSC间硬切换成功统计(如果没有硬切换,不用登记)。
Carrier功率控制统计,Carrier前向负载统计,业务信道拥塞率。
建议登记MSC寻呼成功率。
其它指标根据需要进行登记,例如统计CDMA WLL系统可统计语音编码方式以了解语音质量有多大比例受编码方式影响。
话单分析系统的异常识别与报警功能话单分析系统是现代通信网络运营商中的重要系统之一,它能够收集并分析大量的通信话单数据,从而帮助运营商做出决策和优化网络服务。
然而,在处理如此庞大的数据量时,常常会面临异常情况的发生,如话单数据的丢失、错误或非法篡改等问题。
因此,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需要引入异常识别与报警功能。
异常识别是指通过分析和比对话单数据,识别出与正常情况不符的数据或行为。
往往异常情况是由于系统故障、人为操作失误或恶意攻击等原因引起的。
异常识别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定位问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处理。
在话单分析系统中引入异常识别与报警功能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可以帮助运营商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异常识别可以帮助降低运营商的运维成本,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资源浪费。
最重要的是,异常报警功能可以帮助运营商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避免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异常识别与报警功能,以便您了解如何为话单分析系统添加这些功能。
1. 数据完整性检查:异常识别的第一步是检查话单数据的完整性。
这包括检查话单的数量、格式、必要字段的缺失和错误等。
如果发现了任何问题,系统应该及时向管理员发送警报,以便进行修复和处理。
2. 数据一致性分析:异常识别还需要对话单数据的一致性进行分析。
这包括查看话单之间的关联性和约束条件是否满足,以及数据是否符合通信网络的工作原理。
如果发现了任何不一致或违反约束条件的数据,系统应该及时向管理员发送警报。
3. 异常模式识别:除了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外,还需要对话单数据进行异常模式识别。
异常模式可以是与正常模式不同的数据分布、频率、趋势或聚类。
系统应该能够自动学习正常模式并从中识别出异常模式,并向管理员发送警报。
4. 安全威胁检测:在话单分析系统中,安全威胁是一种常见的异常情况。
为了保护话单数据的安全性,系统应该具备检测恶意攻击、数据篡改和未经授权访问等安全威胁的能力。
NSN主要告警分析及处理流程作业指导书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目录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告警方面问题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7745告警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01告警.................................................................................................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04........................................................................................................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02告警................................................................................................. 错误!未定义书签。
.7744干扰告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射频通道核查指导书1、干扰话统分析通过干扰话统分析,可以批量分析全网的干扰话统,分析是否存在严重干扰的小区。
对全网进行干扰话统分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从M2000上获取全网的干扰话统指标L.UL.Interference.Avq和L.UL.Interference.Min,L.UL.Interference.Avq大于-115认为是有干扰的,L.UL.Interference.Min小于-123认为是底噪偏低;一种是从NIC采集数据(话统数据、告警数据、配置数据),再导入Omstar进行分析。
推荐采用Omstar进行干扰话统分析,下面介绍该方法的步骤:1.1 NIC采集数据1、登录NIC的网址,例如,https://10.100.85.12:31040/nic/,使用M2000的账号登录;2、点击图1中的“创建任务”右侧的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基于场景”,弹出窗口,如图2所示,并按照图2中各项填写(任务名称随便填),点击“下一步”;图1图2 3、弹出如图3所示窗口,选择数据收集时间范围;图34、点击下一步后,选择网元,单个任务支持的最大网元数为250(选择网元不能超出1000,最多可以将1000个网元拆分成4个任务),如图4所示,选择“是”,即可自动分割任务,每个任务250个网元。
图45、下一步弹出窗口如图5所示,不需要填写直接下一步后完成;图56、完成后即可开始从M2000采集数据,在NIC界面左侧的未完成任务中可以查询;7、选择一个已完成的任务,点击如图6中的“下载”,即可将配置文件、话统文件、告警文件下载到本地。
图62.2 OMStar核查干扰利用Omstar进行干扰核查的步骤如下:1、将射频通道核查的脚本导入OMStar中,在OMStar的扩展专题—>专题导入,如图7所示,选择FDD或TDD的脚本文件,不同的制式脚本不同。
图72、建立工程a) 建立一个LTE分析工程;b) 为了保证数据导入正常,建议选择All。
GSM高铁题目:对于高铁专网,在参数设置上应该把握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1) 禁用SDCCH切换、FACCH呼叫、呼叫重建、直接重试、DRX/DTX、跳频和功率控制;2) 可以启用基于基于快速移动的切换;3) 提高“最大接入距离”取值;4) 可以使用BA1表和BA2表避免出现重选或切换到专网之外的宏站;5) 加快测量,平滑处理、切换判决时间,提高重选和切换时延;6)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同步切换;7) 减少接入尝试次数、尝试间隔,尽快释放链路(减小T305、T308、T3109和T3111等)干扰题目1:干扰可能是网外或网内的,存在于上行信号或下行信号中,请说明日常工作中你是如何对干扰进行定位的?答案:1、分析话统指标,找出干扰小区,查看干扰范围;2、检查频率规划,查看是否有同邻频的情况;3、排查设备故障引起的干扰,包括天馈线、室分有源器件、直放站等;4、修改可能受干扰的频点,看是否能消除干扰,单频点干扰也可进行频点倒换;或者开启跳频技术;5、通过现场测试,查看信号是否强电平高质差的情况,可通过锁频对各个频点进行测试;6、如果是网外干扰,可使用扫频仪进行扫频,找出干扰源。
题目2:干扰的来源通常有哪些?答案:a外部干扰:主要由其他网段和临时开的干扰器带来的干扰。
必须使用频谱仪和定向天线查找干扰源;b直放站干扰:由于直放站应用的场所选择及天线安装位置不合理、上下行信号放大倍数设定不合理等都会造成干扰;c 硬件故障干扰:对于由天馈线、合路器、室分有源器件等硬件设备问题导致的干扰;d 网内干扰:主要是由于频率规划不当、者频率复用过于紧密以及越区覆盖等原因所引起的同频干扰或邻频干扰网内干扰一般随话务量的增大而增大。
题目3:干扰带来的问题答案:语音质量,掉话问题,切换失败,无法接入,容量变小,覆盖变差。
题目4:简述降低同频干扰的措施答案:⑴降低基站高度;⑵降低发射功率,包括基站和移动手机;⑶不连续发射(DTX);⑷开跳频;⑸增加两个同频小区的间距;⑹改变天线安装位置,如墙壁安装;⑺天线下倾;⑻天线水平方位角调整,使主波束偏离被干扰小区;⑼减少因大型玻璃幕墙反射而造成的干扰;⑽使用抗同频干扰天线;⑾分极接收;⑿使用小区分层结构;⒀删低话务小区频点GPRS速率题目:某GPRS/EDGE网络中,客户投诉部分路段数据传送速率慢甚至出现连接中断的问题。
1掉话问题1.1 掉话分析方法1.1.1话统分析:分析话统指标时,要先看BSC整体性能测量指标,掌握了网络运行的整体情况后,再有针对性地分析扇区载频性能统计。
分析时一般采取过滤法,先找出指标明显异常的小区分析,此时很可能是版本、硬件、传输、天馈(含GPS)或者数据出了问题导致的异常,可以结合告警首先从这几个方面检查。
如无明显异常,根据指标将各扇区载频进行统计分类,可整理出各重点指标较差小区列表,以便分类分析。
看指标时,不能只关注指标的绝对数值是高是低,关心的应该是指标的相对高低情况。
只有在统计量较大时,指标数值才具有指导意义。
1.1.2CDT数据分析及呼叫跟踪分析CDT(Call Detail Trace/呼叫详细跟踪)记录了一次呼叫过程中的基本信息(如:主叫、被叫号码、初始接入的小区、扇区、呼叫业务项、持续时长、引起呼叫释放的内部原因值等)和掉话发生时移动台所处的无线环境信息(如:掉话前激活集各个分支的小区号、扇区号、PN码、掉话前前向业务信道功率、掉话前反向EbNt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对掉话进行分析。
CDT可以粗略分析到扇区级的呼叫信息如:接入小区、扇区,释放的内部原因,掉话时的分支信息;自动跟踪功能可以让路上行人作为路测对象,关注其详细流程;手动跟踪功能可以使网优人员有目的的定点路测,关注其详细流程。
1.1.3路测路测是了解网络质量、发现网络问题较为直接、准确的方法。
路测在掌握无线网络覆盖框架方面,具有话统等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特点。
包括了解是否有过覆盖、覆盖空洞,是否有上下行不平衡,是否有天馈装反,导致PN信号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等等。
特别在进行了参数调整或做了覆盖方面的调整后,如天馈调整、或功率配比等参数调整后,都需要路测了解这些调整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路测可以解决细节问题,但也有一定局限。
路测路线有限,时间有限,不可能得到网络完全数据,例如要想通过路测来找到掉话从而分析掉话原因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假定当前掉话率为3%,打100个电话才有3个掉话,而且很难找到掉话地点。
华为5G网管性能问题分析手册-SA概述目前全省各地市已完成SA商用测试,除了从日常测试与投诉中发现网络存在“点、线”的问题,还需要从性能上发现面上的问题,从而使得NSA网络正常运行,保障5G网络的用户体验感知。
与传统LTE网络一样,需要从“接入性”、“移动性”、“保持性”以及“小区数传能力”几个维度进行性能问题分析定位。
接入性:无线接通率移动性:保持性:无线掉线率一、小区接入性能问题SA组网小区,终端接入5G网络的,主要涉及流程如下:涉及指标:无线接通率计算公式:无线接通率(NR)=(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Flow 建立成功数/Flow建立请求数)*(NG接口UE相关逻辑信令连接建立成功次数/NG接口UE相关逻辑信令连接建立请求次数)1.1接入问题规定动作1.1.1操作日志&告警故障基站的操作,告警和故障日志可以在U2020和一键式日志内获取,使用FMA 可以直接打开,对于操作日志主要排查是否存在影响接入的操作,主要判断问题时间点与操作时间点是否存在相关性;对于告警及故障主要查看问题时间点,是否存在相关未恢复的告警,如小区不可用、X2接口故障等。
1.1.2参数核查1、通过优化最小接收电平、小区选择参数、小区重选参数、5-4重选参数、邻区核查等手段提升;1.1.3射频通道(发功&上行干扰)排查上行干扰会影响SRS和PUSCH解调性能,严重影响吞吐率性能。
正常情况下底噪在-116dbm左右,干扰跟踪位于M2000 Tracing Monitor->NR->Cell Performance Monitoring.1.2接入问题定位思路NR接入问题涉及问题,可见如下思维导图1.2.1空口未发起RRC_CONN_REQ基站侧没有收到RRCSetupReq,需要在终端侧观察,终端侧是否有发起RRC接入可能原因:➢小区不可用,核查小区状态和故障告警;➢小区状态为BLOCK状态;➢NG-C链路故障或者未配置;➢AAU通道校正失败➢终端不支持NR频段;1.2.2NR随机接入失败当前导致随机接入失败的可能原因有:➢弱覆盖或干扰导致随机接入失败,核查问题小区覆盖和干扰情况;➢超小区半径接入:核查问题小区半径设置是否存在异常。
TD-最坏小区优化指引TD最坏小区优化指引(华为)目录反映小区RRC连接的拥塞程度,该指标偏高说明客户的信令连接受到影响,将出现用户接入困难,无线接入性下降等问题。
<指标定义>RRC拥塞率(业务相关)=由于容量控制而导致RRC连接失败次数/ 按原因分RRC连接请求次数*100%注:因为容量控制而被系统拒绝的RRC请求数量:由于容量控制的原因,UE→RNC:“RRC连接建立拒绝”(RRC CONNECTION REJECT )消息,其中原因为“congestion”3.指标优化建议3.1 RRC连接成功率(业务相关)RRC 连接建立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与业务相关的RRC 连接建立;另一种是与业务无关(如位置更新、系统间小区重选、注册等)的RRC 连接建立。
前者是衡量呼叫接通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结果可以作为调整信道配置的依据。
后者可用于考察系统负荷情况。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业务相关)=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业务相关)/ RRC 连接建立尝试次数(业务相关)*100%3.1.1 影响的因素1)上行干扰,观察上行ISCP值是否正常。
2)小区资源不够,小区是否拥塞,通过话统提取RRC建立失败原因是否为congestion。
3)用户无响应,终端问题。
4)终端和NB同步问题。
5)弱覆盖3.1.2 涉及的参数1)无。
2)载波数量。
3)RRCUERSPTMR,等待RNC下发RRC SETUP时间,超时接入失败。
4)PRXprachdes:期望在小区接收机得到的PRACH接收功率。
5)PCCPCHPOWER,pccpch功率。
3.1.3 优化建议1)查找干扰源,或在调整uppts位置暂时规避。
2)扩容,可以把A频点改为F频点增加容量。
3)RRCUERSPTMR,适当增加此参数,避免时延大导致超时建立失败。
4)提高PRXprachdes期望值,增加UE发给NB信息成功率。
5)适当提高pccpch功率,增加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