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剪切法分析输电塔原状土基础的抗拔极限承载力
- 格式:pdf
- 大小:568.26 KB
- 文档页数:4
218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3.24目前工程上大多采用直剪试验对土的剪切特性进行测试,连梦林[1]使用直剪仪研究了温度对冻结黏土的剪切强度的影响,发现温度越低,黏土的剪切强度越高。
丁勇等[2]使用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研究了保山地区黏土的抗剪强度,发现在相同含水率下,原状土样的抗剪强度相差较大。
然而,由于直剪仪不能完全控制排水条件 [3],剪切过程中土样的有效面积是不断减小的,使得直剪试验得出土的剪切特性并不准确[4,5]。
为此,使用单剪仪来研究单剪切情况下土的剪切特性,通过乳胶膜和橡胶圈的包裹,使得土样在剪切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排水条件,同时由于土样外部存在多个涂有低摩擦特氟龙涂层的钢质圆环,使得剪切过程中土样的面积保持不变。
钢质圆环能有效限制土样受压后的膨胀,保证K 0固结。
此外,单剪试验过程中土体的应力状态和设计的工程状态相近,土单元体承受多向水平循环剪应力,土壤的潜在破坏面为水平面,单剪试验能够近似再现纯剪切应力状态叠加现场现有应力状态的情况[6]。
相较于三轴试验,单剪试验需要较小的土样,对于比较难以获取的原状土样,使用单剪仪能够进行更多的试验。
为此,本文选用单剪仪研究温州原状土在不同固结压力下的单调剪切特性,为工程实践提供相应的剪切参数。
1试验仪器及方案1.1试验仪器本试验采用多向动态循环单剪系统VDDCSS,拥有高精度编码器控制的水平双向及垂直向制动器,可以分别施加静动荷载,实现应力控制或应变控制,模拟各种摘要 文章针对输电线路地基获取的原状软黏土,进行了一系列应变控制的单调单剪试验,研究了不同初始固结压力对软黏土的剪切强度的影响。
研究表明:原状土的抗剪强度随着初始固结压力的增大而不断变强,软黏土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峰值孔压随着初始固结压力的增大而变大。
获得了温州原状土的破坏包络线,不同初始固结压力下的有效应力路径朝着破坏包络线的方向移动。
关键词 软黏土;单调剪切;抗剪强度;破坏包络线中图分类号 TU753.7 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3.24.60Abstract A series of strain controlled monotonic simple shear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undisturbed soft clay in transmission line found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nitial consolidation pressures on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soft clay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ear strength of undisturbed soil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initial consolidation pressure, and the soft clay has a certain structure. The peak pore water pressur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initial consolidation pressure. The failure envelope of Wenzhou undisturbed soil is found, and the effective stress path under different initial consolidation pressures moves towards the failure envelope.Key words soft clay; monotonic shear; shear strength; failure envelope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深厚饱和的软黏土,在软黏土地基上有大量已建和在建输电线路项目工程。
ABSTRACT:A new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uplift ultimatecapacity of undisturbed soil foundation is deduced and presented based on the limit equilibrium theory ,Mohr-Column yielding criterion and the circular failure surface equations recommended by the standard DL/T 5219—2005“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undationdesignofoverheadtransmissionline ”.Acorresponding numerical computation program is written with the language parison and verification is performed by the lab modeling tests,in-situ test and other theoretical calculating methods,which indicates that this new method is able to accurately calculate and predict the uplift capacity of undisturbed soil foundations.KEYWORDS:transmission line ;undisturbed soil foundation ;uplift capacity ;failure surface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numerical computation摘要:基于DL/T 5219—2005《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范》推荐的圆弧回转破裂面方程,利用极限平衡法和Mohr-Column 屈服理论,推导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原状土基础抗拔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计算新方法,采用Matlab 语言编写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程序。
基于IPOA-BP的输电塔复合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预测模型杨世强;李小来;王彦海;曹铖;马立;尹恒伟
【期刊名称】《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年(卷),期】2024(43)4
【摘要】为了实现输电塔复合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的准确预测,克服传统理论、经验公式误差大,计算慢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鹈鹕智能算法(IPOA)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承载力预测模型。
首先,利用SPM混沌映射、Levy飞行以及融合非线性惯性权重因子ω的正余弦优化策略,对鹈鹕优化算法(POA)改进;然后,利用IPOA对BP 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参数寻优,得到IPOA-BP预测模型;最后,基于验证后的数值试验构建数据集,对IPOA-BP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
结果表明,IPOA-BP与POA-BP预测模型相比,方根误差下降65.75%,绝对平均误差下降65.79%,平均相对误差下降65.60%,可见IPOA-BP神经网络能够实现复合基础抗拔承载力较准确的预测,为该类型基础的承载力预测提供了新方法。
【总页数】12页(P105-116)
【作者】杨世强;李小来;王彦海;曹铖;马立;尹恒伟
【作者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公司;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183;TU391
【相关文献】
1.挤扩支盘桩式输电塔基础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的探讨
2.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抗拔极限承载力的可靠度分析
3.输电塔原状土基础抗拔承载力理论计算
4.基于剪切法分析输电塔原状土基础的抗拔极限承载力
5.输电线路原状土基础抗拔极限承载力计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7章地基的承载力•本章对各种地基的破坏形式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地基的临塑荷载、临界荷载、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详细介绍了按规范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与步骤。
•学习本章的目的:能够结合工程实际,确定合理和符合工程实际的地基承载力。
第一节概述地基承载力的定义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荷载,通常把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称为极限荷载或极限承载力。
正确的地基设计,既要满足地基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要保证满足地基变形的要求。
要求作用在基底的压应力不超过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并有足够的安全度,而且所产生的变形不能超过建筑物的允许变形。
满足以上两项要求时,地基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荷载就称为地基的承载力。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称为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中称为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一、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对地基进行静荷载试验时,一般可得荷载p和沉降s曲线。
从该图可见地基变形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两个转折点(1)压密阶段(直线变形阶段或线弹性变形阶段)在oa段,由于荷载较小,地基土产生的变形主要是在荷载作用下,土的孔隙减小,地基被压缩而产生的变形,此时土中各点的切应力均小于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此段p—s曲线接近于直线。
(2)剪切阶段(或称弹塑性变形阶段)p-s曲线非线性关系,沉降的增长率△s/△p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加。
地基土中局部范围内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发生剪切破坏,开始出现塑性区。
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土中塑性区的范围也逐步扩大,直到土中形成连续的滑动面,由载荷板两侧挤出而破坏。
剪切阶段是地基中塑性区的发生与发展阶段。
(3)破坏阶段在bc段,由于荷载增大达到极限荷载pu后,荷载虽增加很小,沉降急剧增大,即使荷载不增加,沉降亦不能稳定,因此p—s曲线的bc段陡直下降,地基丧失稳定.这时地基土的塑性区形成,土被挤出,承压板四周的土隆起,地基土因失稳而破坏。
风积沙地基工程性质及其输电线路基础抗拔设计摘要:沙漠风沙地基工程性质即输电线路基础抗拔设计是当前我国电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基于沙漠风沙地基工程特性,分析风积沙地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抗拔稳定性的设计方法,为我国沙漠地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风积沙地基;输电线路;基础抗拔设计0引言我国地区沙漠分布广泛,沙漠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地表温度高、昼夜温差大、风沙活动强烈是一种极端的环境。
沙漠地基性质特殊,而随着发展需要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在沙漠地区越来越多,风积沙是沙漠和沙地的主要组成物质,是一种特殊的地质材料。
在沙漠地区建设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工程建设中都坚持就地取材的原则,将风积沙作为地基土体。
而对于该地基,抗拔承载性是其设计控制的基础条件。
以下分析沙漠风积沙地基性及基础抗拔荷载位移特性,得到沙漠风积沙抗拔承载性能的极限值,用于指导实际设计。
1沙漠风积沙地基工程性质1.1颗粒级配与分类因为长期风力的吹扬、搬运、堆积,我国目前典型沙漠风积沙主要为中、细沙粒,占总组成的85%-95%之间,其中粒经的细沙粒占颗粒总组成的75%以上。
所有风积沙地基均属于细沙,一般情况下其不均匀系数G为1.6~2.5,曲率系数G为1.0~1.3,属于不良级配。
1.2含水性沙漠风积沙地基地下通常埋藏较深,沙层含水量少。
一般情况下,风积沙表层0.2m为含水量小于0.5%的干沙层,04m以下沙层含水量为2%-4%。
在实际情况下,沙层含水量随季节、气候的变化发生周期性变化,雨季沙层通常含水量较大,短期内可上升5%-6%。
旱季含水量较小,沙层含水量可降低到1%-2%。
1.3容重和孔隙性风积沙天然的重度与粒度成分、分选程度相关,沙里越粗重度越大,分选程度越高重度越小。
沙漠风积沙通常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组成,依据沙粒比重可知天然风积沙地基处于稍松中密状态。
1.4抗剪强度特性典型风积沙地基黏聚强度几乎为零,但因为含水情况不同,风积沙会产生毛细水的连结,使风积沙表现出一定的似黏聚力,且黏聚力岁含水量增加而增大,直到接近饱和时趋于平缓,实际工程中对于此类似黏聚力一般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