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一轮现代诗歌鉴赏复习指导
- 格式:pptx
- 大小:221.12 KB
- 文档页数:48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含义及作用例句及分析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韦庄的《菩萨蛮》“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深,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用特征代替本体。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以夸张手法,一气贯注,写出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组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杜甫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上句写昭君离开汉室,下句写死后身葬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一生的不幸遭遇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贺铸《青玉案》:“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设问作结,以实写虚,一问一答,将一腔愁思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苏轼《定风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读: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读: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技巧文句翻译题答题技巧: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同时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语、词类活用、重点句式、特殊语气在句中有没有体现,这些是重点的得分点,需要将特征翻译出来。
(“信”)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
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
(“达”)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
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1、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
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2、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3、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特别是比较熟悉的、特征性明显的作者,不能生贴标签,应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分步作答。
4、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如果判断准确,就要敢于大胆使用;如果不能肯定,要学会运用模糊语言,做到不懂装懂,尽量获取分数。
5、整体把握诗词和诗词中的句子,注重概括。
6、弄清题目问的角度,这就是我们回答的角度,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有针对性。
弄清题目怎么问的,问的方式即是回答的方式,做到“怎么问,怎么答”。
特别提示1、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2、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3、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原则:忠实于题干,“问什么,答什么”,忠实于文本,“要什么,给什么”。
古诗鉴赏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读: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读: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技巧文句翻译题答题技巧: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同时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语、词类活用、重点句式、特殊语气在句中有没有体现,这些是重点的得分点,需要将特征翻译出来。
(“信”)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
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
(“达”)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
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1、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
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2、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3、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特别是比较熟悉的、特征性明显的作者,不能生贴标签,应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分步作答。
4、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如果判断准确,就要敢于大胆使用;如果不能肯定,要学会运用模糊语言,做到不懂装懂,尽量获取分数。
5、整体把握诗词和诗词中的句子,注重概括。
6、弄清题目问的角度,这就是我们回答的角度,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有针对性。
弄清题目怎么问的,问的方式即是回答的方式,做到“怎么问,怎么答”。
特别提示1、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2、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3、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原则:忠实于题干,“问什么,答什么”,忠实于文本,“要什么,给什么”。
古诗鉴赏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现代诗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现代诗歌【单元解读】一.高考目标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二、单元复习本单元课文所选编的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这些诗作的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青年诗人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鉴赏诗歌有多种方法,如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要知人论世,注意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但又要避免用时代背景去简单地印证作品的思想内容,不以特定的政治事件或诗人的政治遭遇与作品内容一一对应;要注意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要品味诗歌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等。
当代翻译家辜正坤提出了中西诗歌鉴赏的十个角度: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作者角度、作品角度、读者角度、年龄角度、性别角度、社会文化角度、阐释者角度和译者角度,这可供鉴赏诗歌时参考。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鉴赏现代诗歌,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描绘手法描绘手法主要有:白描、细描、象征、衬托、衬托、衬着、对照、抑扬、动静联合、正侧联合、虚实联合等。
【手法分析】1、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概靠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精练的墨色线条来勾画画面,赋形写意,不事衬托,不施色彩。
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琢和层层衬着,更不用曲笔或衬托,而是抓住描绘对象,用正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短的语言,朴实平和的文字,洁净利素地勾画失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觉。
即纯用线条勾画,使用精练的笔墨,不加衬着衬托的写作手法。
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情况的,显得简短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又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逢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夜归人。
苍山,风,白屋,柴门,犬吠,归人,有条有理,有远有近,有板有眼,形成了“风夜归人”的画境。
田家父种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析】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画了父子勤劳奋作、官家修建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忍盘剥、压迫农民的深刻主题。
公子家聂夷中栽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
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析】此诗运用白描的手法,勾画了锦衣玉食、五谷不分的公子哥儿的形象。
2、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琢, 相关于白描 , 细描也能够称为工笔,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节气,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种锦官城。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衬着出春雨迷茫、色彩迷离的氛围。
3、象征象征是经过特定的简单惹起联想的详细形象,表现某种观点、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像的特点,能够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象征通常是以详细事物来示意作者的思想、态度与感情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