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井吸水剖面测试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4.97 MB
- 文档页数:37
吸水剖面测井在长庆采油四厂的应用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层压力逐渐下降,为了实现长期稳定的开发,需要给地层补充能量,保持油层的压力。
目前主要的方法是采用注水保持油层压力。
因此在一个油田开发时除了钻一批采油井外,还要钻一批注水井。
通过注水井给井下油层注水,维持油层压力使油井产量保持稳定。
为了了解注水井注水状况,就需要测吸水剖面,了解个小层的绝对注入量。
标签:吸水剖面;注水井;同位素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推移,油层压力逐渐下降,为了实现长期稳定的开发,需要给地层补充能量,保持油层的压力。
目前主要的方法是采用注水保持油层压力。
因此在一个油田开发时除了钻一批采油井外,还要钻一批注水井。
通过注水井给井下油层注水,维持油层压力使油井产量保持稳定。
为了了解注水井注水状况,就需要测吸水剖面,了解个小层的绝对注入量。
主要用途是了解注入井各小层的吸水狀况,检查井下工具到位及工作情况,检查调剖效果,检查管外窜流,分析油井出水情况,分析油层水淹状况,进行浅部找漏。
1 测井原理目前吸水剖面主要用示踪法进行测井(即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
在注水条件下将同位素注入井内,随着注入水的流入,同位素滤积在注水层表面,用伽马仪测取示踪曲线,曲线上显示的放射性强度的差异就代表了注入量的大小。
该工艺采用放射性核素释放器携带放射性核素载体在预定的井深位置释放,载体与井筒内的注入水形成活化悬浮液,油层吸水时也吸收活化悬浮液。
而放射性载体滤积在井壁地层表面。
此时所测的伽马曲线与释放核素前的自然伽马曲线对比,对应吸水层中二者的幅度差,即反映该地层的吸水状况。
2 解释方法由于Q=△J/△I,即进入地层的水量Q与滤积的放射性活度△J成正比,测井曲线上反映即是吸水量与吸水层上的同位素伽马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的包络面积成正比。
假设某井有1、2、3三个层为注水层,深度校齐后,把自然伽马曲线与同位素曲线叠合,并使其在非目的层段重合,在三个注水层位分别求出这两条曲线的包络面积S1、S2、S3,则这三层的吸水量之比即为:S1∶S2∶S3。
吸水剖面测井技术简介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推移,我国各大油田相继进入勘探开发后期,油层压力逐步下降。
为了实现长时间稳定的开发和提高采收率,大多数油田通过注水的方法把石油开采出来,从而延长了石油的开采期限,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为了及时了解地下水的流动情况,这时需要吸水剖面测井。
标签:吸水剖面测井;同位素测井;应用1 吸水剖面测试原理目前常用的吸水剖面的测井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器携带具有放射性的131Ba-GTP微球示踪剂。
测井的时候在油层上部进行释放,并在井内注水形成活化悬浮液。
地层孔隙直径小于载体颗粒直径。
吸水层进行吸水时,微球载体滤积在井壁周围。
地层的吸水量与在该段地层对应的井壁上滤积的放射性同位素载体量和载体放射性强度三者之间形成的是关系正比例。
通过对比放射性同位素载体在地层滤积前、后所测得的自然伽玛曲线强度,计算出对应射孔层位上曲线重叠异常面积的大小。
用面积法计算各层位的相对吸水量,进而就能确定注入井的分层相对吸水量。
同时以温度曲线和流量曲线辅助解释各层相对吸水量。
2 吸水剖面测井施工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通常采用注水作业来提高地层的压力,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计算注入水在该井井下的注入动态和各小层的注入量,必需要对注水井进行注水剖面测井。
并由此产生了井温、流量和同位素示踪等吸水剖面测井的工艺方法。
针对注水井存在的种种问题,依据注水井的类型和测井方法适用条件,优选出适合TH地区的测井方法进行注水剖面测量。
2.1 合注井测井方法:井温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合注井又分正注井和反注井,即油管下至注水层段以上的为正注井,油管下至注水层段以下的为反注井;该测井流程如下:仪器连接好后由电缆下入到井内,先测量目的井段的伽玛曲线及井温曲线,然后上提到目的层段以上,释放同位素,待同位素全部进入吸水层后,再进行伽玛曲线测量。
待同位素曲线测量好后,將仪器提到注水层顶部关注水,等温度有了明显的变化之后,下测井温。
三参数吸水剖面测井技术介绍与应用[摘要]三参数吸水剖面测井是监测注水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它能为油田合理注水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经过多年的施工,我们总结了一些有关三参数吸水剖面测井的资料应用和存在的问题与大家进行分享。
[关键词]三参数吸水剖面管外串槽大孔道沾污前言随着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油层压力越来越低,为确保油井稳定生产,就需要给地层补充一定的能量。
目前各油田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给油层注水,通过注水提供驱油动力,以确保油井产量。
1三参数吸水剖面测井原理三参数吸水剖面测井主要利用伽马、井温、磁定位三个参数来测量注水井吸水情况的测井方法。
井温,主要是测量注水井目的层静、动态温度;磁定位,主要是测量管柱节箍;伽马,主要是测量目的层在注入放射性示踪剂前后地层伽马射线强度的差异。
注水井正常注水情况下将放射性示踪剂注入到井内,随着注入水的流入,这些示踪剂将滤积在井中注水层的岩层表面上。
各注水层注水量的多少,在测井曲线上将显示出放射性强度的差异,通过对比注入示踪剂前后测得的自然伽马曲线,就可计算出各个注水层的吸水量。
实践证明,在合理选用放射性同位素并正确施工的条件下,地层吸水量与放射性同位素在岩层表面滤积的面积成正比。
2三参数吸水剖面测井的应用2.1划分注水井的吸水剖面,揭示注水地层的非均质性正常注水条件下,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资料,反映了某一压力条件下,地层的自然吸水状况,显示出各个吸水层段之间的层间矛盾,并揭示出各注水层段的内部矛盾,反映了地层在纵向上的非均质。
2.2检查注水井管外窜槽情况由于固井质量差,或固井完井时的强烈震动,以及增产、增注工程施工等,造成套管外水泥环的破裂,使储层间相互窜通,即形成窜槽。
油水井管外窜槽的存在,对油田分层注、采开发管理极为不利。
因此,凡是怀疑油水井存在管外窜槽的井段,都应及时检查、验证窜槽井段(简称验窜)。
三参数吸水剖面测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3检查套管或油管漏失部位由于长期受腐蚀或作业中机械损失等因素影响,部分水井会出现套管漏失现象,使大量注入水外流,不仅造成无效注水,而且有的会造成环境污染。
吸水剖面测井基本常识一、何为吸水剖面以及主要用途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推移,油层压力逐渐下降,为了实现长期稳定的开发,需要给地层补充能量,保持油层的压力。
目前主要的方法是采用注水保持油层压力。
因此在一个油田开发时除了钻一批采油井外,还要钻一批注水井。
通过注水井给井下油层注水,维持油层压力使油井产量保持稳定。
为了了解注水井注水状况,就需要测吸水剖面,了解个小层的绝对注入量。
主要用途:了解注入井各小层的吸水状况,检查井下工具到位及工作情况,检查调剖效果,检查管外窜流,分析油井出水情况,分析油层水淹状况,进行浅部找漏。
二、测井原理目前吸水剖面主要用示踪法进行测井(即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
在注水条件下将同位素注入井内,随着注入水的流入,同位素滤积在注水层表面,用伽马仪测取示踪曲线,曲线上显示的放射性强度的差异就代表了注入量的大小。
该工艺采用放射性核素释放器携带放射性核素载体在预定的井深位置释放,载体与井筒内的注入水形成活化悬浮液,油层吸水时也吸收活化悬浮液。
而放射性载体滤积在井壁地层表面。
此时所测的伽马曲线与释放核素前的自然伽马曲线对比,对应吸水层中二者的幅度差,即反映该地层的吸水状况。
三、吸水剖面测井资料解释方法由于Q=△J/△I,即进入地层的水量Q与滤积的放射性活度△J成正比,测井曲线上反映即是吸水量与吸水层上的同位素伽马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的包络面积成正比。
图1所示:图1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载体法测井原理示意图如1图所示:图中1、2、3三个层为注水层,深度校齐后,把自然伽马曲线与同位素曲线叠合,并使其在非目的层段重合,在三个注水层位分别求出这两条曲线的包络面积S1、S2、S3,则这三层的吸水量之比即为:S1∶S2∶S3。
因此,只要求出各注水层的异常面积和各注水层总的异常面积,即可得到各注水层的相对吸水量:nβi =(Si/∑Si)×100% (1-2)n=1式中βi 为i层相对吸水量;Si为i层的异常面积。
吸水剖面测试操作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吸水剖面测试操作步骤和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注水井吸水剖面测试。
2引用标准《放射性物质安全管理规定》《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石油放射性测井辐射防护安全规程》SY/T5465-2005同位素(释放深度参考标准)3程序内容3.1出车前的准备3.1.1队长(技术干部)对本班工作提出针对性的安全、质量、环保施工要求。
3.1.2班长到调度室领取吸水剖面测试通知单、吸水剖面测试作业票、油田常规作业票、QHSE作业计划书、施工设计、组合测井曲线图及相关记录表。
3.1.3班长组织召开班前安全讲话,开展经验分享活动,按照本井设计进行技术交底和应急措施、操作规程的学习,进行岗位分工和风险提示。
3.1.4班组成员劳保护具上岗,各种证件齐全有效,对各自岗位的风险进行识别并提出预防措施。
3.1.5填写班组QHSE综合记录、施工设计交底记录,各岗位签字确认。
3.1.6到仪表班领取吸水剖面仪器:磁定位、伽玛仪、温度压力计、流量计、扶正器、释放器、加重杆等,准备笔记本计算机。
3.1.7到资料解释组收集该井上次测试有关的情况,包括测试下深、遇阻遇卡记录、投捞记录等,并根据井口压力计算好加重杆长度。
3.1.8检查装载吸水剖面测试井口防喷装置(防喷管、防掉器、井口连接短节等),天、地滑轮、回流管线、手压泵及管线,管钳、扳手等现场工具。
3.1.9司机按车辆巡回检查制度进行车辆检查完好,证件齐全。
3.1.10班长核查设施完整,测试仪器工作正常。
3.2施工过程3.2.1测试前的准备3.2.1.1到采油厂油藏室办理油田常规作业票。
3.2.1.2到采油厂工区签字确认油田常规作业票。
3.2.1.3确认施工现场达到施工要求,检查井口设施完好并与巡检工办理交接井手续。
3.2.1.4各岗位进行巡回检查,劳保护具上岗,严禁烟、火、手机带入井场,确认无误后,填写QHSE检查表和吸水剖面测试作业票、油田常规作业票。
注水井测吸水剖面技术要求一、测前准备要求。
1. 井况检查。
这注水井得先看看它的状态是不是正常。
就像人要体检前得保证身体没啥大毛病一样。
井口装置得牢固,不能松松垮垮的,要是井口都不稳,那后面的测量就像在摇晃的船上跳舞,肯定不准。
油管和套管得没有漏失,要是油管或者套管漏了,水就可能跑到不该去的地方,那测出来的吸水剖面就成了“糊涂账”。
2. 仪器准备。
测量用的仪器得是个靠谱的家伙。
要保证仪器的精度,这精度就像厨师做菜的调料量杯,刻度不准,菜的味道就全乱套了。
在使用前得好好校准,确保它能准确地感知和记录数据。
而且仪器的密封性要好,要是漏水或者进气,那就像人穿着破了洞的雨衣在雨里走,里面全湿了,仪器也就没法正常工作了。
另外,仪器的耐温耐压性能也要符合注水井的实际情况,要是在井下受不了高温高压,那可就“罢工”了。
3. 资料收集。
先把注水井的基本资料摸个透。
就像相亲之前先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一样。
要知道注水井的井深、地层压力、注入水的性质(比如是清水还是污水,水的矿化度是多少等)。
这些资料就像拼图的碎片,缺了哪一块,最后拼出来的吸水剖面图像都不完整。
二、测量过程要求。
1. 注入条件稳定。
在测量的时候,注水井的注入条件得稳定得像老和尚打坐一样。
注入量、注入压力这些参数不能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如果注入量一会儿大一会儿小,那水在地下的流动就乱了套,测出来的吸水剖面就不准确。
这就好比你要测量水流的速度,但是水龙头一会儿开得很大一会儿开得很小,你根本没法准确知道水到底是怎么流的。
2. 测量深度精确。
测量深度一定要精确,精确到厘米甚至毫米。
这就像狙击手瞄准目标,差一点都不行。
如果深度测错了,那这个地方到底吸了多少水就完全错了。
比如你以为是在某个地层测量,其实是偏了一点到了另一个地层,那得到的数据就像是张冠李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3. 测量时间合理。
测量的时间也很有讲究。
不能太短,太短了就像走马观花,数据还没稳定就结束了,那得到的结果肯定不准确。
相关流量法在精细吸水剖面测井中的应用摘要:当前,分公司针对注水井吸水剖面测井主要有同位素示踪测井、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和相关流量测井等方法。
其中,同位素示踪测井作为目前主要使用测井手段具有方便直观、成本低优势。
但限于其测井原理,该方法受放射性沾污和大孔道等因素影响严重,对于薄差层吸水程度难以判断。
同时对于套漏,窜槽、低注入压力井和单层突进井无法完全达到精细测井目,对于异常井测井具有一定局限性。
而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虽能克服上述多种局限性,但测井工艺相对复杂,测井成本过高,导致大面积推广使用较为困难。
与上述两种测试方法相比,相关流量测井所使用的放射性示踪液具有井下工具和相对较低的测井费用、不沉降、较小的扩散、不沾染污油套管等诸多优点。
但是,有关流量测井方法目前在分公司范围内使用较为有限,且仅限于现场作业人员和解释人员的个人经验,存在着井下实际吸水状况不能准确反应的测井和解释方法单一、陈旧、测井工艺和解释结果等因素。
本文通过剖析相关流量测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包括油套管管径变化、探头间存在流体损失和示踪剂释放的方式、仪器本身的影响和资料解释过程等多种因素。
为了克服深穿射孔、大孔道、窜槽、漏损、污损等因素的影响,增加薄差层的识别率,使测井结果更加真实可靠,为油田进入后期开发提供可靠依据,我们将优化测井解释流程,提高相关流量测井的准确度。
关键词:生产测井;吸水剖面;放射性示踪;相关流量;精细测井前言在精细吸水剖面测井过程中,速度法是当前较为常用方法,能够有效摆脱损耗法应用局限性。
注入井中之后在喷射器下方安装探测器,并且采用加装扶正器方式确保仪器处于居中位置,避免示踪剂喷射在井壁之上。
在使用速度法进行测量过程中,需要确保仪器位于两个射孔层中间,然后再将示踪剂喷射到井筒当中,最后对两点之间示踪剂传递时间进行测量,进而实现对每个解释层视流速合理确定。
示踪流量吸水剖面测井的应用原理主要是探测器会受到附近放射性失踪器的影响而出现相应的输出信号,借助于示踪剂放射衰变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