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四线制功率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精华版)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815.50 KB
- 文档页数:44
三相电总功率计算公式解读在三相电路中,通常会有三个电源相位之间相差120度的电压波形,分别称为A相、B相和C相。
这三个电源相位通过三个连接负载的导线送电,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电路。
根据电功率的定义,三相电路的总功率是三个相位功率的总和。
每个相位上的功率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的乘积得到。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P = IV。
将这个公式应用在三相电路中,可以得到每个相位上的功率公式为P = √3 × V × I × cos(θ),其中V是相电压的有效值,I是相电流的有效值,θ是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角差。
其中√3是对三个相位的功率乘以根号3来保持它们的有效值的乘积的修正。
根号3是一个常数,在三相电路中用来修正功率值的。
P是三相电路的总功率,其单位通常为瓦特(W)或千瓦(kW)。
这个公式在实际的电力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用于计算三相电路的总功率大小。
通过测量和计算电压和电流的值,然后应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准确地获得三相电路的总功率。
在这个公式中,cos(θ)项是功率因数,用来衡量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间的比例关系。
功率因数越接近1,说明电路中的有功功率占比越高。
功率因数越小,说明电路中的无功功率的比例越高。
所以功率因数的值是衡量电路的效率和负载对电网的影响的重要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三相电总功率计算公式仅适用于对称负载(即每个相位上负载相同)的情况。
对于不对称负载(即每个相位上负载不同)的情况,这个公式是不适用的。
在不对称负载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测量每个相位的功率来获得总功率。
总之,三相电总功率计算公式是一个用于计算三相电路总功率的数学公式。
它是通过对三相电路的构成和特性进行推导得出的,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三相电路的总功率大小。
对这个公式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三相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计算和控制三相电路的功率。
三相四线电流计算公式电流是电力系统中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分为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
其中,交流电流是电力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电流,特别是三相交流电流。
三相电流的计算一般采用矢量图法或计算公式法。
本文将介绍三相四线电流计算公式。
一、三相四线电路三相四线电路是指三相电源和四条电线组成的电路,其中三相电源包括三个电压相位相差120度的正弦交流电源,四条电线包括三根相线和一根中性线。
因为三相电源相互独立,所以三相电路中的电流相互独立,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三相四线电流计算公式在三相四线电路中,电流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示,一种是用相量表示,一种是用实数表示。
用相量表示时,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可以用矢量图表示。
用实数表示时,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可以用电流值和相位角表示。
三相电流计算公式如下:Ia = I * cos(θa - θ)Ib = I * cos(θb - θ)Ic = I * cos(θc - θ)其中,I为电流大小,θ为电流相位角,分别对应于三相电源的相位角,θa、θb、θc分别对应于三相电压相位角的偏差角度。
三相电压相位角的偏差角度是指三相电压相位角与三相电源的相位角之差。
当三相电源的相位角为0度时,三相电压相位角的偏差角度为0度,此时三相电流大小相等。
三、三相四线电流计算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三相四线电流计算公式,我们来看一个实例。
假设三相电源的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电阻为10Ω,电感为5mH,电容为5μF。
则三相电流计算公式为:Ia = 220 * cos(ωt) / sqrt(10^2 + (ωL - 1 / ωC)^2)Ib = 220 * cos(ωt - 120) / sqrt(10^2 + (ωL - 1 / ωC)^2) Ic = 220 * cos(ωt - 240) / sqrt(10^2 + (ωL - 1 / ωC)^2) 其中,ω为角频率,ω = 2πf,f为频率,L为电感,C为电容。
三相功率计算方法公式
三相功率计算是在三相电路中测量总功率的过程。
在计算三相功率时,需要考
虑到电流、电压和功率因数等因素。
以下将介绍三种常用的三相功率计算方法公式。
1. 三相有功功率计算方法:
三相有功功率(P)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P = √3 * U * I * cos(θ)
其中,√3表示根号3,U表示线电压,I表示线电流,cos(θ)表示功率因数。
2. 三相无功功率计算方法:
三相无功功率(Q)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Q = √3 * U * I * sin(θ)
其中,√3表示根号3,U表示线电压,I表示线电流,θ表示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角。
3. 三相视在功率计算方法:
三相视在功率(S)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S = √3 * U * I
其中,√3表示根号3,U表示线电压,I表示线电流。
需要注意的是,三相功率计算的单位通常是瓦特(W)或千瓦(kW),视在
功率的单位通常是伏安-安(VA)或千伏安(kVA)。
以上是三相功率计算方法的公式。
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准确计算三相电路中的
功率,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三相电路的特性和运行情况。
4-4三相电路的功率及测量1.一般情况S≠S A +S B +S C22QP S +=2. 对称三相电路ϕcos 3P P I U P =ϕϕsin 3sin 3l l P P I U I U Q ==ll P P I U I U S 33==Pl P l I I U U ==3P= P A +P B +P CQ= Q A +Q B +Q C Y 形连接时Pl Pl I I U U 3==ϕcos 33l lI U =ϕcos 3l l I U =△形连接时ϕcos 3P P I U P =ϕcos 33ll I U =ϕcos 3l l I U =ϕcos 3P P I U P =ϕcos 3l l I U =4-4-1 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4-4-2三相功率的测量(1)一般情况ϕcos 3P P I U P =P= P A +P B +P C1. 三相四线制电路中功率的测量三相功率的测量方法较多,采用那种方法取决于负载的性质和连接方式。
三相四线制电路中,负载不对称时,采用三表法测量,即用三块单相瓦特表分别测量出各相的功率,三块表的读数相加便得三相的总功率,即三相四线制电路中,负载对称时,采用一表法测量,即用一块单相瓦特表测量出其中一相的功率,再将读数乘以3便得三相的总功率,即(2)对称三相电路2.三相三线制电路中功率的测量A B C i i i ++=三相三线制电路中,因为无中线,所以有三相三线制电路中,无论负载是否对称,也不管负载是星形连接还是三角形连接,均采用两表法测量三相的总功率,仪表接线如图示。
W 2三相负载W 1****A CBi Bi A i C B B Ci i i =--AB A CB C u i u i =+A A B B C C p u i u i u i =++()A A B A C C C u i u i i u i =+--+A A B A B C C C u i u i u i u i =--+()()A B A C B Cu u i u u i =-+-12p p =+三相三线制电路中,若负载星连接,则三相功率为电力变压器整流变压器仪用变压器5-2 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炉变压器变压器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设备,在电力系统和电子线路中应用广泛。
三相四线制功率计算原理与计算方法
原理
计算方法
1.无功功率计算
无功功率是指在三相电路中,由于电容和电感的存在而产生的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无法用普通的计量表直接测量,需要通过计算来获得。
无功功率的计算方法包括两种:容性无功功率计算和感性无功功率计算。
容性无功功率计算公式为:Qc = U * I * sinφ
感性无功功率计算公式为:Ql = U * I * cosφ
其中,Qc为容性无功功率,Ql为感性无功功率,U为电压,I为电流,φ为电路的功率因数角。
2.有功功率计算
有功功率是指在三相电路中,由于有用能量的传输而产生的功率。
有
功功率可以用普通的功率测量器来直接测量,也可以通过计算来获得。
有功功率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直接计算法和间接计算法。
直接计算法需要分别测量三相电流和电压,然后将其相乘再乘以功率
因数得到有功功率。
间接计算法可以通过测量三相电流和电压的平均值,然后乘以一个校
正系数来得到有功功率。
校正系数一般为1.732
总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 = U * I * sqrt(3) * cosφ
其中,P为总功率,U为电压,I为电流,φ为电路的功率因数角。
总结
三相四线制功率计算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计算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可以对电路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并进行功率的优化调整。
以上介绍了三相四线制功率计算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三相电功率的计算方法1.无功功率平衡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相平衡的情况。
在三相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遵循欧姆定律:I=U/Z,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Z为电阻。
根据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关系,三相电流和电压可以表示为:I = I1*cos(ωt+φ1) + I2*cos(ωt+φ2) + I3*cos(ωt+φ3)U = U1*cos(ωt+θ1) + U2*cos(ωt+θ2) + U3*cos(ωt+θ3)其中I1、I2、I3分别是三相电流值,φ1、φ2、φ3分别是三相电流相位角;U1、U2、U3分别是三相电压值,θ1、θ2、θ3分别是三相电压相位角。
根据三相功率平衡定理,三相电流的和为0,即:I1*cos(φ1) + I2*cos(φ2) + I3*cos(φ3) = 0通过测量U和I的相位差,可以确定功率因数cos(φ),进而计算三相有功功率P,三相无功功率Q和三相视在功率S:P = U*I*cos(φ)Q = U*I*sin(φ)S=U*I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得到三相功率的值,还可以确定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2.三相功率公式法当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不平衡时,可以使用三相功率公式法计算三相电功率。
根据功率的定义,三相功率可以通过计算三相各个负载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和得到:P=P1+P2+P3有功功率之和Q=Q1+Q2+Q3无功功率之和S=S1+S2+S3视在功率之和其中,P1、P2、P3分别是三相各个负载的有功功率,Q1、Q2、Q3分别是三相各个负载的无功功率,S1、S2、S3分别是三相各个负载的视在功率。
对于三相电路中的每个负载,有功功率可以通过乘以功率因数来计算:P = U*I*cos(φ)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φ为相位差。
无功功率可以通过乘以sin(φ)来计算:Q = U*I*sin(φ)视在功率可以通过计算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来得到:S=U*I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三相电路,无论是平衡还是不平衡。
三相功率计算公式P=1.732×U×I×COSφ(功率因数COSφ一般为0.7~0.85之间,取平均值0.78计算)三相有功功率P=1.732*U*I*cosφ三相无功功率P=1.732*U*I*sinφ对称负载,φ:相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cosφ为功率因数,纯电阻可以看作是1,电容、电抗可以看作是0有功功率的计算式:P=√3IUcosΦ (W或kw)无功功率的公式: Q=√3IUsinΦ (var或kvar)视在功率的公式:S=√3IU (VA或kVA)⑴有功功率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与单相电路一样,分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不论负载怎样连接,三相有功功率等于各相有功功率之和,即:当三相负载三角形连接时:当对称负载为星形连接时因UL=根号3*Up,IL= Ip所以P== ULILcosφ当对称负载为三角形连接时因UL=Up,IL=根号3*Ip所以P== ULILcosφ对于三相对称负载,无论负载是星形接法还是三角形接法,三相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相同,因此,三相总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P=根号3*Ip ULILcosφ⑵三相无功功率:Q=根号3*Ip ULILsinφ(3)三相视在功率S=根号3*Ip ULIL对于交流电三相四线供电而言,线电压是380,相电压是220,线电压是根号3相电压对于电动机而言一个绕组的电压就是相电压,导线的电压是线电压(指A相B 相C相之间的电压,一个绕组的电流就是相电流,导线的电流是线电流当电机星接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根号3相电压。
三个绕组的尾线相连接,电势为零,所以绕组的电压是220伏当电机角接时:线电流=根号3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
绕组是直接接380的,导线的电流是两个绕组电流的矢量之和功率计算公式p=根号三UI乘功率因数是对的用一个钳式电流表卡在A B C任意一个线上测到都是线电流电流和相电流与钳式电流表测量无关,与电机定子绕组接线方式有关。
三相电功率计算公式是什么?三相电功率计算公式对考生解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计算公式是什么呢?还不知道的考生看过来,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三相电功率计算公式是什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三相电功率计算公式是什么?三相电功率分有功电率、无功电率、视在功率,计算公式如下:1、三相有功功率:P=1.732*U*I*cosφ。
2、三相无功功率:P=1.732*U*I*sinφ。
3、视在功率:S=1.732UI。
一、计算公式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三种功率和功率因素cosΦ是一个直角功率三角形关系:两个直角边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斜边是视在功率。
有功功率平方+无功功率平方=视在功率平方。
三相负荷中,任何时候这三种功率总是同时存在:1、三相有功功率:P=1.732*U*I*cosφ。
2、三相无功功率:P=1.732*U*I*sinφ。
3、视在功率S=1.732UI。
二、三相电具体解析1、三相电都是火线,,两根之间是380V,每根与零线间是220V,也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
2、三相电可以接电机,三根同时进入电机,有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
3、随便两根的电压是380V而不是220V。
4、可以用其中一根与零线构成220V使用。
5、中性线一般是用来在三相负荷不平衡时,来导通不平衡电流的。
三、选择导线的三个原则1.近距离和小负荷按发热条件选择导线截面(安全载流量),用导线的发热条件控制电流,截面积越小,散热越好,单位面积内通过的电流越大。
2.远距离和中等负荷在安全载流量的基础上,按电压损失条件选择导线截面,远距离和中等负荷仅仅不发热是不够的,还要考虑电压损失,要保证到负荷点的电压在合格范围,电器设备才能正常工作。
3.大负荷在安全载流量和电压降合格的基础上,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就是还要考虑电能损失,电能损失和资金投入要在最合理范围。
三相电功率计算方法1.三相电功率的定义和表示:P = U × I × √3 × cosφ其中,P为有功功率,U为电流的有效值,I为电压的有效值,√3为根号3,cosφ为功率因数,φ为电流相位与电压相位之间的夹角。
2.三相电功率的计算方法:为了计算三相电功率,需要先测量或获得电流和电压的参数。
根据测得的电流和电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计算三相电功率:步骤1:测量电流和电压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三相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电流的测量通常使用电流表,并保证电流表的量程足够大以容纳电流值。
电压的测量通常使用电压表,并确保电压表正确连接到电路的相应位置。
步骤2:计算电流和电压的有效值根据电流和电压的实际测量值,计算其有效值。
电流和电压的有效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I有效值=(I1^2+I2^2+I3^2)^0.5U有效值=(U1^2+U2^2+U3^2)^0.5其中,I1、I2、I3为三相电流测量值,U1、U2、U3为三相电压测量值。
步骤3:计算功率因数对于三相电路,功率因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cosφ = P / (U × I × √3)其中,P为有功功率,U为电压的有效值,I为电流的有效值,√3为根号3步骤4:计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有功功率P = U × I × √3 × cosφ无功功率Q = U × I × √3 × sinφ其中,Q为无功功率,U为电压的有效值,I为电流的有效值,√3为根号3,sinφ为正弦函数。
综上所述,以上是计算三相电功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有效值,并结合功率因数的计算,可以准确地计算三相电功率的数值。
需注意的是,在使用电力仪表或计算机进行计算时,会更加简化和自动化这些计算过程。
三相四线制功率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每相的电压和电流可以通过电表或电参数仪进行测量。
根据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值,可以进行功率的计算。
三相功率计算的核心是使用华尔定理,即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乘以功率因数。
对于三相系统,每相的功率计算公式如下:
P = √3 * U * I * cosθ
其中,P表示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θ表示相位差(即功率因数的反余弦值)。
三相功率计算方法:
1.首先,通过电表或电参数仪测量三相电压(Ua、Ub、Uc)和电流(Ia、Ib、Ic)。
注意,这些测量值应该属于同一时刻。
2.然后,根据上述功率计算公式,计算每相的功率。
3.最后,将每相功率相加,即可得到总功率。
需要注意的是,功率因数是衡量电路中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间关系的指标。
它的范围介于-1和1之间,且通常是正值。
功率因数为1表示电路中只有有功功率,没有无功功率。
当电路中存在无功功率时,需要进行修正计算。
修正后的功率公式如下:
P = √3 * U * I * cosθ * PF
其中,PF表示功率因数的修正值,需要根据电路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比例进行计算。
总结:。
三相电功率计算公式是什么?三相电功率计算公式对考生解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计算公式是什么呢?还不知道的考生看过来,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三相电功率计算公式是什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三相电功率计算公式是什么?三相电功率分有功电率、无功电率、视在功率,计算公式如下:1、三相有功功率:P=1.732*U*I*cosφ。
2、三相无功功率:P=1.732*U*I*sinφ。
3、视在功率:S=1.732UI。
一、计算公式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三种功率和功率因素cosΦ是一个直角功率三角形关系:两个直角边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斜边是视在功率。
有功功率平方+无功功率平方=视在功率平方。
三相负荷中,任何时候这三种功率总是同时存在:1、三相有功功率:P=1.732*U*I*cosφ。
2、三相无功功率:P=1.732*U*I*sinφ。
3、视在功率S=1.732UI。
二、三相电具体解析1、三相电都是火线,,两根之间是380V,每根与零线间是220V,也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
2、三相电可以接电机,三根同时进入电机,有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
3、随便两根的电压是380V而不是220V。
4、可以用其中一根与零线构成220V使用。
5、中性线一般是用来在三相负荷不平衡时,来导通不平衡电流的。
三、选择导线的三个原则1.近距离和小负荷按发热条件选择导线截面(安全载流量),用导线的发热条件控制电流,截面积越小,散热越好,单位面积内通过的电流越大。
2.远距离和中等负荷在安全载流量的基础上,按电压损失条件选择导线截面,远距离和中等负荷仅仅不发热是不够的,还要考虑电压损失,要保证到负荷点的电压在合格范围,电器设备才能正常工作。
3.大负荷在安全载流量和电压降合格的基础上,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就是还要考虑电能损失,电能损失和资金投入要在最合理范围。
三相电中的电功率的计算公式: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
【P=√3×线电压U(380V)×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
三相电电器的总功率等于:3*相电压*相电流*功率因数COSΦ
【P= 3×相电压U(220V)×相电流I×功率因数COSΦ】
单相电中的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压U*电流I【P=U×I】
星形的相电压是每项火线对地线为220V,线电压是ABC三相火线分别间的电压为380V。
星形(Y)接法的负载引线为三条火线、一条零线和一条地线,三条火线之间的电压为380V,任一火线对零线或对地线的电压为220V。
星形接法:P=(U相*I相*cosφ)* 3 =(220*I*cosφ)* 3 =380/根号3 *cosφ* 3 ==√3UICOSΦ星形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的根号三倍。
三角形(△)接法的负载引线为三条火线和一条地线,三条火线之间的电压为380V,任一火线对地线的电压为220V;
三角接法:P=380v*I线*COSΦ=380v* √3 I相 COSΦ = √3UICOSΦ
三角时线电流=相电流的根号三倍,相电压=线电压。
由于三相电源相线之间电压为380V,相线与中线之间电压为220V。
将三个负荷(一般为相等的负荷)连接在相线之间(每两相之间接一个负载),为三角形接法;将三个符合接在三根相线与中线之间(同样每个相线到中线连接一个负载)为星型接法。
可以看出,三角形接法每个负载两端所加电压为380V,星型接法则为220V;因此,前者负载输出功率大,后者较小。
同时,三角形接法对负载的耐压要求相应也较高。
三相四线制原理
三相四线制是一种电力配电系统,它包括三个相位导线和一个中性导线。
其原理是基于三相电源的生成和分配。
首先,三相四线制通过三台发电机或变压器生成三相电源。
每个发电机或变压器产生一个相位的电流,它们的相位角相隔120度。
然后,这三个相位的电流通过三根相位导线传输到负荷端。
这些相位导线被称为A、B、C相,它们分别与发电机或变压器
的相位相对应。
当电流通过这些导线时,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相位差,从而产生有效的功率传输。
同时,中性导线连接到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并与任意一个相位导线连接。
这个中性导线用于平衡三相电流的不平衡性。
在正常情况下,三相电流是平衡的,即三个相位的电流大小相等。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负载不均匀或故障,三相电流可能会不平衡。
中性导线可以提供一条路径,使得不平衡的电流通过它回流,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最后,在负载端,电器设备通过连接到相位导线和中性导线上来获取电力。
这些设备可以是电灯、电机、电炉等。
它们各自的功率需求从三相电源中提取。
总的来说,三相四线制利用三个相位的电流和一个中性导线提供灵活,高效的电力供应。
通过平衡三相电流和提供电力分配的稳定性,它在工业和商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三相电路各种功率计算公式在电力系统中,三相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形式,它由三个相位的电流和电压组成。
在三相电路中,有许多不同的功率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功率的各种参数。
本文将介绍三相电路中常见的功率计算公式,包括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等。
1. 有功功率计算公式。
有功功率是指在电路中真正做功的功率,通常用P表示,单位为瓦特(W)。
在三相电路中,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P = √3 × U × I × cos(θ)。
其中,P为有功功率,U为线电压,I为线电流,θ为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cos(θ)为功率因数。
2. 无功功率计算公式。
无功功率是指在电路中并不做功的功率,通常用Q表示,单位为乏(VAR)。
在三相电路中,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Q = √3 × U × I × sin(θ)。
其中,Q为无功功率,U为线电压,I为线电流,θ为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sin(θ)为反功率因数。
3. 视在功率计算公式。
视在功率是指电路中的总功率,包括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通常用S表示,单位为伏安特(VA)。
在三相电路中,视在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S = √3 × U × I。
其中,S为视在功率,U为线电压,I为线电流。
4. 功率因数计算公式。
功率因数是指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通常用cos(θ)表示。
在三相电路中,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如下:cos(θ) = P / S。
其中,cos(θ)为功率因数,P为有功功率,S为视在功率。
5. 三相电路总功率计算公式。
在三相电路中,总功率可以通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计算得出,计算公式如下:总功率 = √(有功功率² + 无功功率²)。
总功率 = P² + Q²。
其中,总功率为电路的总功率,P为有功功率,Q为无功功率。
6. 三相电路功率平衡计算公式。
在三相电路中,功率平衡是指三相电路中各相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和相等。
三相电能计算公式1. 三相有功电能计算公式(适用于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三线制对称负载)- 对于三相四线制系统,若三相负载对称,电能计算公式为W = 3× U_相×I_相×cosφ× t。
其中U_相是相电压,I_相是相电流,cosφ是功率因数,t是时间。
- 在三相三线制系统中,对于对称负载,电能计算公式为W=√(3)× U_线×I_线×cosφ× t。
这里U_线是线电压,I_线是线电流。
2. 三相无功电能计算公式(适用于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三线制对称负载)- 对于三相四线制系统,若三相负载对称,无功电能计算公式为Q = 3×U_相× I_相×sinφ× t。
- 在三相三线制系统中,对于对称负载,无功电能计算公式为Q=√(3)× U_线×I_线×sinφ× t。
3. 三相视在电能计算公式(适用于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三线制对称负载)- 对于三相四线制系统,若三相负载对称,视在电能计算公式为S = 3× U_相×I_相× t。
- 在三相三线制系统中,对于对称负载,视在电能计算公式为S=√(3)× U_线×I_线× t。
二、公式推导与理解。
1. 三相四线制有功电能公式推导(负载对称情况)- 在三相四线制中,每相的有功功率P_相=U_相× I_相×cosφ。
因为三相负载对称,所以总电能W = 3× P_相× t=3× U_相× I_相×cosφ× t。
2. 三相三线制有功电能公式推导(负载对称情况)- 对于三相三线制,线电压U_线与相电压U_相的关系为U_线=√(3)U_相,线电流I_线 = I_相。
三相总有功功率P=√(3)× U_线× I_线×cosφ,那么电能W=√(3)×U_线× I_线×cosφ×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