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2.3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word教案(2)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平方千米》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方千米》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及其与其他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平方千米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面积的概念,对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平方千米这个大面积单位,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平方千米与其他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平方千米与其他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平方千米与其他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2.难点:平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
2.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平方千米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
2.实物模型:准备一些实际物体的模型,如学校、公园等,以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平方千米。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平方千米的问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实际物体的模型,如学校、公园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面积。
然后提问:“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大家猜猜平方千米是怎样的一个单位呢?”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平方千米的概念,解释平方千米是指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平方千米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四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20——2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千米的量感。
2.知道一般表示大的土地面积时使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过程与方法1.通过单位间的换算,借用学生已有的平方米的表象,进一步丰富学生1平方千米的量感。
2.通过理解和感悟,了解并知道一般表示很大的土地面积时,使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情感体验与价值观通过“知识积累”了解世界五大洋的面积,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设计意图:平方千米是比较抽象的面积单位,从面积的计算入手,先从理论上感受1平方千米的概念,而单纯单位对于学生的感知有一定困难的,所以要结合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尝试站1平方米中可以站立的人数进行计算1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学重点:知道“平方千米”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千米的量感。
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千米的量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练习纸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四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22~2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
2.会进行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常用面积单位进行梳理让学生熟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
2.通过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
情感体验与价值观1.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华东六省的面积,结合中国国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设计意图: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单位是三年级教学的,公顷、平方千米是本单元教学的,两次教学时间相隔比较长。
相邻的单位间的进率有些是100,个别是10000。
所以,有必要把教学的全部面积单位进行一次整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面积单位。
整理的时候,要着重回忆各个面积单位的意义,说出分别是多大的正方形的面积,然后把所有单位按大小次序排一排。
抓住意义进行整理,能再现单位的概念,组织起单位系统,使进率的记忆不是机械的,而是有意义的。
单位换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熟练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单位换算,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改写。
(2)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将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3)会正确计算含有小数单位换算的数量运算。
【过程、能力与方法】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单位换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有条理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各种数据的换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相互改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位的规律等知识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单位换算的方法。
3千米=()米 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23千克=()克 80角=()元单名数互换:高级单位×进率低级单位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2.比较大小。
38分米○4米 5升○4350毫升生:不能直接比较,应化作相同计量单位的数后再做比较。
二、新授1.教学例1。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F1比赛看过吗?上海嘉定有一条F1比赛赛道,全长5.451千米,英国的银石F1赛道全长5151米,哪一条赛道比较长?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本领来解决这个问题?(2)尝试比较,教师巡视。
(3)反馈比较方法。
方法一:将单位统一到米进行比较5.451 ×1000 5451(km)(m)生:将5.451km的单位km化成m,单位km前的数字要乘1000,把5.451km化成以m作单位的数需要把5.451乘上1000,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可以得出。
因为5451m>5141m,所以5.451km>5141m。
方法二:将单位统一到千米进行比较5141 ÷1000 5.141(m)(km)生:1000m=1km,因此要把5141m化成以km作单位的数需要5141÷1000。
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因为5.451km>5.141km,所以5.451km>5141m。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平方千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方千米》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平方千米这一面积单位,学会用平方千米来描述物体的面积大小,以及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平方千米是实际生活中常用的面积单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巩固对面积单位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对面积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平方千米这一单位了解较少,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实例和生活情境来感受和认识平方千米。
此外,学生对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也较为薄弱,需要在本节课中进行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平方千米这一面积单位,学会用平方千米来描述物体的面积大小,以及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平方千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换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平方千米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平方千米这一面积单位,学会用平方千米来描述物体的面积大小,以及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2.难点: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平方千米。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3.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对平方千米的学习。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平方千米的生活情境、实例、换算公式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平方千米的学习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直尺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情境的图片,如公园、操场、农田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的面积大小如何描述。
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引导学生从已知的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出发,认识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和公顷,并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
同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1平方米、1公顷的实际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熟练地进行面积单位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面积单位换算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1. 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
2. 正确进行面积单位换算。
3. 感受1平方米、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面积单位换算表。
2. 学具: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模型或图片,1公顷的地图或实地考察。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旧知:回顾已学的面积单位,引导学生说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 提出问题:如何从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换算到平方米和公顷?二、新课讲解1. 讲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 10,000平方厘米,1公顷 = 10,000平方米。
2. 通过实例演示面积单位换算的方法,如:将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换算成平方米。
3.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面积单位换算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面积单位换算。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面积单位换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强调面积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板书设计: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 10,000平方厘米,1公顷 = 10,000平方米。
2. 面积单位换算方法及实例。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面积单位换算。
2. 观察身边的物体,估算其面积,并尝试用不同的面积单位表示。
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案: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面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难点:将所学的面积单位换算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面积单位换算的动画和实例;2. 练习题:包括不同类型的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3. 计算器:用于进行面积单位换算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会给大家展示一幅地图,地图上标注了一个公园和一个操场。
我会提问:“如果我们想知道这个公园的面积,应该如何测量呢?”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我将引导他们思考面积的测量和单位。
二、新课导入(10分钟)三、例题讲解(10分钟)我会给大家讲解一道例题:“一个花园的面积是5000平方米,请问这个花园的面积用平方千米表示是多少?”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单位换算知识来解决问题。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强调关键步骤和思考方法。
四、随堂练习(10分钟)我会给大家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这些练习题包括不同类型的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
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个别辅导。
六、板书设计(课堂板书)我会在黑板上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和关键步骤。
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
七、作业设计(课后作业)1. 一个房间的面积是20平方米,请问这个房间的面积用平方厘米表示是多少?2. 一个农田的面积是3000平方米,请问这个农田的面积用平方千米表示是多少?作业答案:1. 20平方米 = 20 10000平方厘米 = 200000平方厘米2. 3000平方米 = 3000 / 1000000平方千米 = 0.003平方千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思考)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教学内容:二期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课本第22、23页教学目标:1、探索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丰富学生1平方千米的量感。
2、整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构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3、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
练习过程:一、铺垫练习: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你们还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记忆性口答]板书:km2—m2—dm2—cm22、在下面()中填入适当的面积单位(课本23页)。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9()一张乒乓球台面约410()一间教室的面积约63()一张软盘的面积约1()一个排球场占地约162()上海野生动物园占地约2() [ 通过填写适当的单位,促使学生将熟悉实物的某个面或某块区域与面积单位建立起联系,既诊断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激活他们已有单位面积的量感。
]3、师:什么是1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手势比划分别有多大?进率又是多少?[ 通过学生半操作性的练习,配合教师的面积模型演示,有效复习学过的面积单位进率,为本课借助学生低级面积单位的表象累积形成高级面积单位的表象奠定基础。
进一步感知常用单位面积的实际大小,强化对面积单位的认识,也完善了对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
]二、探究练习:一块长方形的草地长3000米,宽200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1、尝试解决2、交流解法教学预设主要有两种方法:解一:3000×2000=6000000(平方米)解二:3000米=3千米 2000米=2千米 3×2=6(平方千米)3、算法讨论:比较这些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从计算结果的比较中,直观认识到6000000平方米=6平方千米,进而得出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4、验证结论:如果不计算,你能证明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吗?(教师此时呈现课本20页“浦东陆家嘴地区航拍图”,启发学生从1 km2的定义角度去推理证明1 km2=1000000 m2:因为 1千米× 1千米 = 1 平方千米↓↓↓1000米× 1000米 = 1000000 平方米所以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5、把面积单位的关系填写完整。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2《认识平方千米》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方千米》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课,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的概念,以及它与其他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平方千米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方米、立方厘米等面积单位,对于面积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方千米这个单位,由于它与生活实际相距较远,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生活情境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起平方千米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活动,理解和掌握平方千米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知道1平方千米等于1000000平方米。
2.让学生掌握平方千米与其他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方千米概念的建立。
2.平方千米与其他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千米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2.探究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3.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教具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视频等。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际的物品,如地图、面积模型等,以便进行直观教学。
3.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巩固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的场景,如城市、乡村、公园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场景的面积大小。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表示这些场景的面积,从而引出平方千米这个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详细介绍平方千米的概念,以及平方千米与其他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同时,结合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千米的使用。
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通过单位间的换算,借用学生已有的平方米的表象,进一步丰富学生1平方千米的量感。
3.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常用的面积单位进行梳理,初步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并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学习过程,让学生体会我国的地大物博,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新课。
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有关面积单位的信息,一起交流。
生:我国的国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生:上海市的总面积大约是6341平方千米。
生:这张福娃的图片大小大约是10平方厘米。
生:“水立方”的总建筑面积大约65000平方米。
生:数学课本的大小大约5平方分米。
……
[学生课前收集、课中交流相关面积单位的信息,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抓住民
族精神教育的契机,体会我国的地大物博,结合奥运信息,树立以祖国为荣的
思想感情。
]
师:同学们收集的信息里有哪些面积单位?谁能从小到大排一排?
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面积单位,今天继续学习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
揭示课题: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
二、探究进率,进行换算。
1.师:这里哪些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
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
师: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怎么想的?谁能用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来说明?
生:1平方分米是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一条边上可以放1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一共可以放这样的10行,就是10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电脑演示)
师: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又是怎样想的?
生:1平方米是边长1米的正方形,一条边上可以放10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一共可以放这样的10行,就是100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分米。
(电脑演示)
2.独立练习。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9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校对,交流:怎么想的?
3.师:平方千米和平方米的进率是多少呢?小组讨论。
交流:1平方千米是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一条边上可以放1000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一共可以放这样的1000行,1000×1000=1000000,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电脑演示)
板书: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平方千米和平方米的进率,孕伏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的思想方法。
]
4.口答,说一说怎样想?
3平方千米=()平方米
56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
5.笔练。
15平方千米=()平方米 900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
17平方米=()平方分米 3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420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9平方米=()平方厘米
★ 4.50平方米=( )平方分米
校对,讲评
小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
[通过换算练习,巩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并对这些面积单位的进率进行梳理。
]
三、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1.P19/3填入合适的面积单位(cm2,dm2,m2,km2)
邮票约9 ()兵乓球台约410()教室约63()
软盘约1()排球场约162()上海野生动物园约2()
校对,重点讲评:兵乓球台约410平方分米。
怎么想的?
生:先用排除法,平方千米、平方米太大了不可能。
如果填平方厘米,400平方厘米等于4平方分米,410平方厘米就比4平方分米大一点,不符合实际情况。
410平方分米等于4.1平方米,符合实际。
[通过填写合适的单位,将学生熟悉的事物的某个面与面积单位建立联系,帮助表象记忆。
]
2.实际应用
(1)一张写字台的台面长是13分米,宽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
(2)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用面积是25平方分米的水泥砖铺地,需要这样的水泥砖几块?
[通过练习,初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